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畏惧大汗威严,说的时候,他们也会有话就说,唯唯诺诺不被看重。
  这时,一个百户持刀喝着:“大汗面前,休得这样喧哗!”
  不大声音,让这些激动的人慢慢的安静下来,众将都看向主座,等着大汗的话。
  “眼下不是攻打翼州的时候了,吾儿忽尔博战死,导致并州崩乱,现在并翼二州连成一片,十万大成军连成一片,一同对抗着汗国,这还罢了,可是草原还可能给着我大军提供补给?”环顾四周,大汗冷冷的说着。
  是草原已不能提供补给,草原此时正闹着内乱,而幽州当时肆无忌惮祸害,汉人死了一半,逃了三成,还有二成分散,却也提供不出补给了。
  本来还想着劝说大汗放弃这个决定的大将,都面面相觑,不再言语了。
  众人都是心想巴鲁返回草原,实是不顾大局,要不是他带着人撤回草原夺权,大家又何必这样狼狈?
  “此事就这样定了,你们速去集合自己的人,天黑前离开此地!”深深吸一口气,大汗淡淡的说:“翼州拿不下,依着关卡幽州还是能拿下,幽州这里离草原不远,可以照顾到。”
  “留下三万人在幽什汉附军全部撤入幽州,我率军回草原,就要看看,巴鲁能和我争汉位?”大汗的声音虽不大,可这种迫人的威严,压的在场的人都心下一震不敢再多说,这件事算是就这样被拍板定下了。
  “是!”众将知道事情无可扭转,只得各怀着心思应着,出去准备撤离事宜。
  看着帐内聚集的人,渐渐散去,还在强撑着的大汗,一下子颓然了下去,整个人都显露出一种老态。
  在众将面前,大汗有着一个大汗的英明和强硬。
  不过在人后,失子之痛、长子背叛之痛还是时时袭来,整个人都仿佛是在放在火上煎烹一般。
  “大汗,您的身体……”有几个服侍着起居的人,都是跟了他很多年,这时上前扶着,欲言又止,想劝说又不敢。
  以他们身份地位,不敢在这事上随意插嘴。
  大汗看出他们想说什么,可此时的他却什么都不想去听,事已至此听了再多的宽慰话,又能有着什么作用?
  挥挥手,他喘息着说:“你们无须担心,我只是身子有些虚。让你们熬好的药汤在哪里?服侍我喝下吧。”
  说着挣扎着,想要站起身,只是身体微微一颤,双腿有些发软,却是还不能随意的走动着。
  “大汗,您刚刚醒来,又接连议事,还是先休息一会吧。”有人扶着重新靠坐在软塌上,又连忙派人去取。
  大汗叹口气,知道不是逞强时,靠坐着。
  知道大汗绝不能在时倒下,速度很快,捧着开的药汤迅速赶来了,又小心翼翼的服侍着他喝下。
  药汤很有效果,一入肚,没过多少时间,就起了作用,五脏六腑缓缓的蔓延开了一股温热,身体内的疲倦和寒冷就渐渐被驱散了。
  闭上眼睛一会,大汗微微松了口气,脸上也重新显出一丝红润色泽。
  “萨满奉上的药,是有些作用。”感受着身体的变化,大汗说着。
  所服的药,是投奔而来的中原萨满所开,以前偶尔看过几次,知道这些汉人的萨满,还是有些本事,只是以前一直没有重视。
  在这样的时候起作用,以后还真必须重视些,只可惜听说德阳真人,最近也生了些病,身体不是很好。
  此时自己还不能倒下,为着基业不坏,还要坚持几年的光景才成。
  想到这里,大汗吩咐:“赏德阳真人千两黄金。”
  黄金并不缺乏,掠夺几州的黄金白银,充满了仓库,大汗对此并不是很重视。
  只是这次从翼州撤兵实是无奈之举。
  从翼州撤走,汗国在中原所能拥有的地域,只有一个幽州,并翼二州的失去,不但给汗国带来重大损失,而且还导致着以后各种物资的大幅度减少。
  不过无论有着多大损失,总比让草原发生大乱来的要强。草原是万不能丢掉的根基,在两选一的情况下,必须撤回大批兵力。
  大汗的命令还是执行了,当夜,营地内外就是连绵的火把,无论是汉附军,还是胡人,都有条不紊的动员。
  只是一个晚上,一车车掠夺的财富牛羊就全部准备完毕,次日,举旗撤退,并不故弄玄虚,森严的撤退。
  “胡人撤离了?”
  胡人撤兵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去,樊流海闻听着情报,尚带着一丝讶异。
  按樊流海的半断,虽自己和吴兴宗连成了一片,对着胡人大军起着威慑作用,但胡人实力实际上还充足,主力未损,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预料是拉锯战,打上几仗,才能逼着胡人后退,以后获得后方支援,再徐徐收复翼州。
  不想,胡人撤离的这样迅速和全面,看来甚至连翼州都不要了,这是个意外惊喜。
  “大将军,胡人大军的确撤离了,还带着那些汉人叛军。”樊流海面前的人,恭敬回答的说着:“失去的几个郡县虽被掠夺一空,却的确没有胡人了。”
  樊流海问了些情况,站了起身,露出了笑意:“不管怎么样,胡人还真是退了,这是个好消息!不过……”
  这位有着丰富应敌经验的大将,很快敛起笑容,自言自语着:“翼州丢下的郡县,要收复,只是胡人向来狡诈,这段时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沿线各关卡日夜不停的轮番巡逻,以防胡人的突袭才是。”
  “大将军是说,胡人有可能是假意撤离,再行突袭?”樊流海的一个大将,听了这话,皱眉问着。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谁能说的清楚?要是防御不力,掉以轻心,假的也会变成真的。”樊流海说着。
  “末将明白了!”
  “只有你明白可不成,传我命令,就说半个时辰后,在议事厅议事。”樊流海吩咐的说着,这样的事情,需让所有将校都明白。
  待手下人下去安排去了,樊流海坐在书房内,自言自语:“……而且这件事,还要尽快传给洛阳的陛下知道。”
  洛阳,帝宫
  随着这段时间,这帝宫渐渐充实,肃穆而戒备森严的气息弥漫而上。
  负责情报收集的官员,正门进来,在侍卫的带路下,向着大成皇帝居所而去。
  书房中,一批太监伺候着,个个挺立,都不说话。
  外面侍卫也是个个挺立。
  “陛下,十三司千户陈河年求见。”片刻,一个侍卫禀告着。
  “让他进来。”
  “诺。”
  “臣,十三司千户陈河年,见过陛下。”十三司千户陈河年走进来,在王弘毅的面前跪倒行礼。
  “起来吧!”王弘毅握管写字,头也不抬说:“朕写完了再跟你说话。”
  陈河年只得垂手站着,有些感慨。
  这里原本是大将军格局,豪华却空泛,此时因入住的是大成皇帝,大格局未变,但随着规矩,人手,来往这一系列的变化,还是慢慢的向着帝宫靠拢,这样的细微处的变化,自然带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陈河年到这里不知来过多少次了,仔细感觉,就能一次次感觉到变化。
  从东走廊到这里,明黄重幔,一重重门都站着侍卫,此时书房内,站了八个太监,都垂手站着,一动也不敢动。
  这种帝皇规矩,陈河年只听见纸声沙沙作响,凝神看时,见王弘毅已批完了一个折子,虽是一国之君,在这些上,一直都没有懈怠以对,认真坚持着。
  王弘毅经常见陈河年,随意的说:“起身吧,说说这次是什么消息?”
  “陛下,这次是从翼州送来的军报,请陛下御览。”陈河年说着,将手中情报送了上去,自有人接过来,转手交到王弘毅手中。
  展开一看,王弘毅的先是一喜,又若有所思,下来踱步,一阵风从檐下掠过,望着外面天色,一时都有语言。
  胡人从翼州撤兵,翼州收复,这样的消息对大成朝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放到大局上说,王弘毅却没有乘胜追击的想法。
  地球历史上中国三国,袁兵兄弟战败逃跑,郭嘉说:“我军急攻,两人会相互支持,如果缓攻,他们之间会争权夺利,等彼此消耗,筋疲力尽再去进攻就可以一举平定。”
  果袁氏兄弟不久就发生争斗,袁谭被杀,袁尚也失去了力量。
  现在胡人主力还在,如果进逼幽州,只怕逼的草原团结,而如果不去进攻,就可坐看草原厮杀。
  并且这段时间不但可以修养元气,而且胡人这一撤,短时间内不会有力量顾及汉人,那大成朝最大的麻烦,就是秦地了。
  王弘毅的眸子闪着幽光,许久才喃喃说着:“天授不取,反受其咎,传朕旨意,洛阳城内五品以上官员,半个时辰后于议事殿议事。”
  第三百十九章 长安(上)
  洛阳,皇宫议事殿
  此时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殿前五十亩大的广「启航水印」场上,沿途立着一排排侍卫,个个面容冷峻,带着杀气,挺立不动。
  皇帝在此居住,这里就是国本所在,自是戒备森严。
  大殿内,合抱才能环住的圆柱,一根根的支撑着高顶,玉石磨成的一片水滑地面,一块块之间看不到缝隙。
  上面还雕琢着花纹,美仑美奂,圆柱左右,站着百人官员,群臣各抒己见,纷纷发言,不过商议了几个时辰,终接近尾声了。
  九阶台阶,台阶止中间帝座上端坐一人,穿着正式冕服,现在都作金色,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鞘、散六章纹,又配十二蔬冕冠。
  此时王弘毅高居九重,带着微笑,双手轻轻扶膝正襟危坐,看着下面的官员议论着,表情平静。
  “皇上!”议论都差不多了,在洛阳区域内,文官第一的张攸之上前说:“胡人内乱,无暇外顾,自是统一秦川凉州之时。”
  “臣附议!”随着这声,群臣纷纷而上。
  特别是一些将军,都个个带着激动之色,上前叩拜。
  不怪将军沉不住气,将军都知道胡人撤兵的消息,又得知并翼二州顺利被拿下,放眼整个天下,可以说,没有力量能和大成朝抗衡了。
  只是对将军来说,天下只剩幽、秦、凉三地了,这就是最后的战功了。
  王弘毅先没有说话,目视殿中,殿中众将气运如潮,各自争艳,其中就有十数人是青色的气运。
  当年郑誉家、牧融、高勋、黄杰、石家谦都已经通过战功,提拔到了都指挥使的位置,还有舍下的七八人也是各军中涌出的将才,不知不觉中,可以说涌现了一批有才能,有气运的将军。
  王弘毅审量着这些将军,个个都身材魁梧显出铁铮铮精悍气息,眼中露出了满意之色说着:“诸位爱卿,既都同意先取秦地,那事情便这样定下了。”
  “先令使者前去秦地,令秦王归降,去掉王号以秦国公加之,要是秦王不得,”,。”那大军压境,直取长安,在这段时间内各路大军要预备完毕。”
  说着,扫看了殿下的众将,这些军中后起之秀,就是主力,而丁虎臣却是统帅,只有他才能有效率领各路大军。
  “陛下英明!”听着这样说,一瞬间,群臣不约而同起身叩拜,山呼海啸:“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上紫气弥漫,使殿内的人都受了感染仿佛醉了。
  张攸之叩拜着,突想起了当年,当年自己一身白衣,而此时王弘毅也不过是二郡的节度使记得有一天,与花园中一壶酒,几个小、菜,两人君臣相逢,互相斟酒,说着未来的期待和梦想。
  谁能想到,只是几年时间,就已经卷席天下,而几年前的君主,现在已经高居九重,垂裳治天下呢?
  不过王弘毅此时却有些惊喜,在这个战略决定一选择时,突然之间,殿中一声暗雷,浓郁之极的紫气滚滚而来。
  王弘毅原本白色帝气华盖,再次凝实,丝丝垂下。
  放眼看去,整个华夏天下,都滚滚气运相连,鼎漂浮在空中,威严古朴,镇「启航水印」压天下。
  王弘毅心中充满了喜悦,自己已下旨,竭免新占领州郡的钱粮,赈济灾区灾民,这使朝廷花费了上百万石粮食,又少收了一百万两银子。
  不过,南方已几年天下大熟,到了这时,海关制度相当成熟,稳定在每年进帐六百万两银子的水平,这钱粮还是能打下去。
  夺取了关中和凉州,那天下就只剩幽州了。
  这版图已经超过历史上的宋朝,而且自己才二十四岁,以后的岁月还长着呢,不怕夺取不了幽州,使宋朝历史重演。
  更可以文武并用,创造道统和盛世,数千万黎民的至高无上大权与道统,才能与天合一,真正完全确定下来。
  不过,王弘毅还是清醒过来,说着:“众卿起来吧,礼部就派使者前去。”
  长安
  几朝旧都,城墙巍峨,就算风光不在,古朴威严的气息依旧是扑面而来。
  洛阳到长安,路途并不远,十天后,使者团就来到长安,不过在入城后,就失去了自「启航水印」由,有城内的官员负责接待,安置在馆内,却责令他们轻易不得出入。
  此时外人全部退出,只有门前有着秦军士兵钉子一样站着,使节团的人,也不着急,有的官品低些,就在案前整理文书,有的就弄了些私宴。
  小小的一桌,上面有几人,都是使节团里的官。
  纪延寿用箸拈了一粒花生米吃了,焦香崩脆,说着:“李大人,这里不说什么时候安排我们面见,莫非是有意耗着我们?”
  听着,桌上几个人都有些面色不渝。
  李台琼是正使,正四品,这时坐在椅上半晌不言,看了一眼,外面没有人,又扫了一眼桌上,只见大家都看着,就有一将。
  这将是使节团的武将,正五品,名字是岳时行,此刻掇着一个红烧肘子,在大快朵颐,没有说话。
  李台琼却不敢轻视,这将是皇帝点的,路上都见识了这将的颜色,沿途杀伐决断,处事明决。
  李台琼暗叹皇帝的识人之明,似乎皇帝点的人,都是人杰,端起酒杯饮了,说:“来,大家喝一杯!”
  说着,又斟一杯自饮了:“大成朝已经占领了天下七八成,蜀地又是龙兴之地,早积蓄了十万军,粮草无数。”
  “长安虽有潼关,可是皇帝坐镇洛阳,虎视耽耽,长安大军就被压制和牵制着不能动,这样的话,只要蜀中我们得了汉中,自阳平关而下,可袭长安,可夺凉咐,可以说大局已定了。”
  刘笋听了,笑的说:“这话细想,真是正理,秦国公(秦王)就算知道,也无可奈何,这就是阳谋了。”
  “所以说天意难违!”纪延寿又用了一口,满面笑着:“我们这次来,只是尽人事,秦国公能降,就兼大欢喜,不能也是命数。”
  大家听了都是一笑。
  “哎,此战能平,再得了幽州,天下就定了,就能安享太平。”纪延寿感叹一声,若有所思的一笑:“想起十年前天下崩乱,现在想来真像梦一样。”
  顿了一顿,又问着:“听说皇帝准备在乡里建制授官?这官是不是太多了些?”
  “大燕定制,太宗说,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惟其人,可是三代皇帝后,不到百年,就出现了纲纪大坏,官职冗滥,吏治败坏的局面。”李台琼笑着:“前朝正官不多,可权就落到了吏手中,为了节制吏员,正官又招募师爷幕僚,这样统计下来,实际上人数照样膨胀。”
  “自古时,官吏一体,郡设郡守,郡下辖县,县设县令,县下分亭里,又有着亭长、啬夫、游檄众职。”
  “以后众朝,废除这制,只委县官,美其名减官减重,但实际上吏员和幕僚,人数更多于亭里,而且不负责任。”
  “皇上有鉴于此,因此重启亭里之制,从此不许再有幕僚和编外吏,县下设亭,十里一乡亭,设一亭长,正九品,又设啬吏管田税,游檄巡察缉捕,以后科举取士,必先当一年啬吏,以熟悉民间赋役多少,知其疾苦,然后才能任亭长,渐渐而上。”
  “据闻,有官就有印,亭长也有印信,不过啬吏和游檄没有印,里长也没有印信,不属官,由民间推出,获得县令同意。”
  众人听了,都是默然,原本大燕制度,中了进士,就直接当八品七品官,所以利益很大,但现在,只能从小吏起步了。
  并且恢复旧制,朝廷控制力就大幅度提高了。
  刘笋就说着:“此制是古法,当然很好,只是每县必有十几个里,里内又设啬吏和游檄,只怕在册吏员激增十倍,这如何负担得了?”
  朝廷官吏规模必须与财力和百姓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这也是正理。
  李台琼只一笑,说着:“以前哪个县令,不养十几个幕僚?建了里亭,如果能去掉幕僚、私吏、师爷这些编外夹,实际上官吏还是减了不少。
  “而且本朝和以前不同,单是海关关税,每年就有六百万两,要知道,前朝田税不过三百万两,单是这项,养兵养吏就绰绰有余。”
  这进入政务议论,众人说到这里,都觉得不能进行下去了,举杯喝酒。
  纪延寿“嗯”了一声,说:“这话说远了,大成开国,我们能奉此大运,如果能作出点功业,日后封妻荫子,都是有着,皇上至仁,赏赐极厚,我们都要用心才是。”
  大家都是点头,以后天下太平,就算你再有天才,也必须自啬吏、亭长、县六曹中一路上升,再难以破格提拔,现在却是最后的机会了。
  不趁着这个机会,以后前途就相对艰难了许多,想到这里,人人都希望郭文通能不战而降,这样使节团就有着大功,至于不战而降了,大批准备的将军失去了机会,这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了。
  第三百十九章 长安(下)
  “他们真是这样说着?”秦王宫殿内,一道威严的声音冷冷问着。
  匍匐在地的官员,连头也不敢去抬,只是恭敬说着:“王上,都有地下通道和铜管,外表看不出痕迹,却听的清清楚楚,的确是这样说着。”
  郭文通皱着眉,缓缓在大殿的地面上踱着步子,脸上毫无表情,片刻,吩咐的说着:“传我令旨,让众臣进来议事。”
  “是!”立刻有人传旨而去。
  片刻后,就进来几个大臣,都行了礼,坐了,其中有一人,身材修长,美髯过胸,长眉细目,是大臣许清远。
  许清远一拱手,声音清朗的说:“王上,成国使者此番前来可是劝说主公归降?”
  许清远素有着恩宠,郭文通不好将无明恶火随意发出来,声音枯干说着:“许卿家猜对了,正是为了此事,这是已经得来的国书内容,你们且传看着,一会说一说,要怎么样处置才好。”
  说着,郭文通示意内侍,内侍会意,取着一个副本,在高阶上一步步的走下来。
  “许大人”,……”内侍来到了许清远的面前恭敬递上,许清远点点头,将副本接到手中,道了声罪,就凝神观看。
  “你们传着看一看,成国怕是真当自己是天子,一口呵斥孤的语气。”郭文通这时说着,口气平淡,可细听却可听出夹杂着一丝愤慨。
  这也是郭文通心中愤怒的主因,秦国和成国的交锋,从五六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因着秦地地域的特殊性一直没有大战。
  两地边境的气氛一直都很紧张,论起两国的实力,秦国处于下风,可是郭文通半生戎马,父祖传承都是名将,有一腔的傲气,特别是几次战略选择,都被王弘毅玩弄在鼓掌之中,这使郭文通难以释怀。
  长安在手中,有着面积广阔的秦川,背后还有凉州,郭文通觉得自己是可以与成国、汗国形成三足鼎立。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地球上就是西夏)。
  至于归降成国……归降王弘毅,交出所有人马做个富家翁,这个选择郭文通接到副本时,就实际上已经确定了。
  大殿内,安静的一根针掉落在地都能听的真切。
  郭文通在座上,表情看不出端倪,许清在下面手捧着副本低头看着,几个大臣屏息凝神,注意力放在了许清远的身上。
  过了片刻,许清远将副本内容看过了,表情看不出变化,将副本递给一位重臣,这人也是接过凝神看着。
  随后一些郭文通的大臣,都看过了。
  当副本再次被递还到郭文通面前,郭文通不投上一眼,直接扔到案上,这举动,就使下面的人心中一动。
  “诸位爱卿,有什么想说?”目光在这些大臣身上扫过,郭文通问着。
  大殿内一片安静,许清远开口说着:“王上,众臣都可降,唯王上不可降。”
  这是!个典故,在地球上有,在这个世界也有。
  大臣降了,一般情况下,还可加入体制,累官不失州郡之官,而郭文通降了,官是别想了,爵虽可封侯,但就必须关门思过,再也不能南面称孤!
  听了这话,郭文通说着:“大成使者前来长安,上下议论沸腾,都大失孤望,你说这话,才是爱我,与吾见相同。”
  “臣附议!”
  “臣亦附议!”见王上心意已决,在场的人只得纷纷附和。
  许清远低着头,眸中浮现出一丝异色,果是稍微刺探,就已经得出了王上的心意,心中暗中感慨。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