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是谨妃没有着族人支持,初时听闻此女也是出身官家,是一位官家的千金,但与家人失散,到现在也未能寻到,算是孤女一个,这样的一个妃子,实际上就根基薄了点。
  并且最重要的是,谨妃无有子嗣。帝王的宠爱,不过是一时,帝王的恩宠,也不过是对着一人一族一代,以后如何还要靠着子嗣才成。
  而谨妃虽是有着一些帝宠,却没有子嗣,这如同无根之花,开的再美,终不能结出果来,成不了大气。
  最后就是皇后自己筹码足够了。
  自己的后族受着皇帝信任和重用,自己生有嫡子且受着皇帝重视,自己也有着帝宠,更有着皇帝的敬重,这些是别的妃嫔无法比拟。
  身为帝王,尤其是这后定天下的开国之圭,很多时都是身不由己,只要他能将皇后放在首位,重视嫡子,这样对于身为皇后的宋心悠来说就已是足够了。
  唯一让她有些不安……就是皇帝迟迟不立太「启航水印」子。
  虽说天下初定,皇帝才二十五岁,这事还有些过早,皇帝对别的的子嗣也重视,再拖上几年未必不会有着别的的子嗣来分着帝鬼
  宋家在蜀地是大世家,在天下诸世家里还是排不到一流,而这后宫新入宫妃嫔,哪一个不是大家出身?
  要是她们都有着子嗣……。
  宋心悠想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眸里有着丝丝冷意。
  御书房
  虞昭作为首相,正在说话:“皇上,各司都委派了人,不过去年一下子得了一半的天下,这郡县的命官都不好寻。”
  “这事上次朝会觐见都说过了。”王弘毅笑了一下:“本朝鼎立已成,后面还是速度太快,根基上一时还没有扎实……”
  虞昭若有所思,目光一闪微笑了一下,说:“皇上,现在委任,从原本各个郡县中提拔,又检查降官中有些好的用着,不过这终是权宜之计,是不是在科举中的举人进士中提拔。”
  ”不行,现在只是一时权宜,而科举任官用人,这是朕的国政,恢复古时乡官三吏之事,科举的举人进士都必须经过这关才行,朕要的不是清谈的官,是从乡县中起来的实事官。”
  “这是国政,不能违背,卿是首相,与别人不同,朕就直说,谁动摇朕的国政,君臣就当不了,功劳情分也没了,朕不吝杀戮!”王弘毅后静的说着。
  这种后静,顿时使虞昭心里一阵寒意,笑着:“是,这是国家论才重典,皇上既有决意,我们都知道怎么办了。”
  “朕信的过卿,信的过内阁。”王弘毅带着笑:“你是第一任首相,这是第一任内阁,朕给的任务很简单又很复杂在五年任期内,把各种各样的官制、上下,体系、规矩,都厘清了,有这条就是有大功于社稷。”
  听了这话,虞昭坐不住了,起身叩拜:“臣明白了。”
  “起来吧,朕还有二条事,第一就是参酌着商议有功之臣的封赏,这件事朕准备花个一二年完成,不必太急,初议出来后,给朕阅看。”
  再说了些话,这位宰相退出去了。
  王弘毅嘘了一口气,看着御案上的折子,最后把御笔一搁,站起了身。
  内侍见皇上神色有些疲倦:“皇上,可给皇上熬些醒神的汤水?”
  “不过是坐的有些闷了,走走就好。”王弘毅说着,就上了舆。
  一月,天气有些寒冷。
  这一日的天气很是不错,阳光灿烂,刚刚开了春,王弘毅在典上坐着,呼吸着外面的空气,过了一会微微有些闷烦的感觉去了不少。
  再过两个月,这宫内的景色就不错了,嫩绿一片,花园内更是姹紫嫣红,蝴蝶飞舞其中,景致可算是甚美。
  对于重心放在政务上的皇帝来说,这念头一转眼就过去。
  去了后面,先去见过太后,在皇后里待了一会,出了皇后宫殿,命人直奔着谨妃里去了。
  坐在舆上王弘毅想着事情。
  刚才有贴条上来了,知道皇后派谨妃去西苑的事,他想起来,这天下初定,还有着一些需要统一。
  西苑建的十之八九,要无例外,各方面都不错才是。
  在修建前,各项事宜就不会少,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在修好后,本就要让谨妃去看一看。
  听皇后说了,谨妃在她汇报过了,说是西苑一切都好,这可以做为皇家专用夏天度假之用。
  身在皇家,在很多时候都是身不自「启航水印」由,王弘毅对自己人并不算吝啬,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也愿意让后宫能多一个去玩乐的地方。
  “娘娘!”谨妃宫内,桃竹上前,见娘娘坐着,上前说着:“时辰不早了,臣去令人准备午膳吧。”
  谨妃淡淡的说着:“去准备吧,…按着昨日的菜肴来。”
  “诺。”桃竹默默退了下去,吩咐准备。
  王弘毅到时,谨妃刚刚用过午膳,才让人将东西撤下去,就听到宫人禀报,说是皇上来了。
  王弘毅经常来,进来后,直接向着里面走来。
  谨妃得到消息后,带着宫人出来相迎,就见身着淡粉罗裙的素儿盈盈下拜:“臣妾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王弘毅走过去,执起谨妃的手,笑说:“来时不曾和爱妃打着招呼,何罪之有?你为朕分忧,不仅无罪,还有功劳。”
  谨妃闻言微微垂首:“这是臣妾的本分。
  “这里不是说话之所,爱妃随朕来。”说着王弘毅手牵着谨妃缓缓向里走去,跟在身后的宫人内侍,脚步都不由得略略的放缓一些。
  谨妃虽不是皇后,也非是贵妃,但在这皇宫内份位不低,她所住的宫殿,布置的很不错,只是并非金碧辉煌的大气,带着有些清冷。
  王弘毅早就习惯了这里的布置,并不介意这里的清冷,到了里面坐了,就等着她进行汇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厘清天下祭祀(下)
  协手进去时,王弘毅的手虽有着保养,可练过武领过兵,手掌有着一层薄薄的茧,与素儿的手握在一起,素儿微垂眼睑,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任由着皇帝拥揽着自己往内殿走。
  进了内殿,王弘毅令别人退下,王本想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吩咐下去,不过想到西苑的事,还是先询问了。
  “听皇后说,你上午去了西苑?”
  “官家,臣妾上午是去了西苑,在那里检查了一下。”
  王弘毅温言说着:“爱妃觉得怎么样?”
  “西苑早先未建时,臣妾会有司都仔细看过,觉得风水甚好。今日又去看了看,建筑和布局的确是大师之作,风水和建筑相得益彰,龙气氤氲,久住能涵养性情,再过些时日弥漫开处,就是一处适宜暂住的行宫。”素儿说着。
  王弘毅听了,心中高兴,这地有些期待,里面建的一些是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夏日去住上一两个月,暑气能消散不少。
  “这样很好,爱妃辛苦了。”王弘毅起身,在殿中踱着步子,想了想,说着:“出面设计的几个道人和异士,还是要嘉奖,你上了名单吧。”
  素儿欠身应着:“是,名单臣妾过几日就奉上…”官家对臣妾有大恩,臣妾别无他长,只能做着这些小事,只要皇上能不嫌弃,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爱妃这些年来为朕所做的,朕一直记在心里,咒禁司在爱妃手里,朕才能放心。”王弘毅微笑了下。
  知道皇帝对自己有着信任,素儿听了心下欢喜。
  她庆幸自己当初决定,要是选了别的拥有龙气的人,现在怕是早就遇了不测,哪有现在的局面?
  不过皇上此次过来,怕是不止为了询问西苑的事?
  果然只过了片刻,王弘毅神情严肃些,回座坐下,说着:“爱妃,朕还有一事。”
  素儿心里有准备,听到皇帝一说,毫不意外起身,拜下:“请皇上吩咐!”
  “天下基本平定下来,大鼎已立,天命已承,一朝鼎立,不仅仅是阳世富贵,也有着阴阳相济的大业。”
  王弘毅脸上若悲若喜,似笑不笑,良久又说着:“阳世的事,自有朝廷和官员去作,不过治世还在于德,移风易俗,厘定正祀非常关键,天下庙宇各路神鬼,鱼龙混淆,还需要做一番整顿。”
  “朕想来想去,此事还是交给爱妃去办最为妥当,爱妃掌管着咒禁司,对于清点天下各地神号,整顿鬼神,应有着人手……”
  说到这里,王弘毅顿了一顿,想起了地球上历代的事,心中就有了腹稿。
  “朕开国后,天下厘定鬼神,在于几条。”
  “首先就是上古神灵圣贤,以及历朝册封赐号之神,先一一清点是否还存。”
  “其次就是名在地志,功及生民,或名山大川之神能兴云雨,能泽百姓者,可入祀典。”
  “赐匾、封号、敕封三级而定规矩,这是一件大事,内阁和礼部,会花上几年时间,依大、中、小三祀而定,制订一套申请、审批、加封制度,并且得到落实。”
  “不过礼部和内阁只定制度,具体落实还需要你们进行,以确定本朝祀典。”
  这实际上是说明朝廷的原则,确定了标准。
  如果是人死后封神,原则是“有功烈于具。”“有功烈于社稷”。
  如果是山川河流产生的神,要能兴云雨,防御大灾,恩泽百姓,这就是地方神能否纳入祀典的标准。
  当然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于祀典者都不会轻易废黜。
  素儿听了皇帝的话,心下一惊,这事可是非同小可,按照这些条件,进入祀典只有少数民众神具备,大部分神将受到打击,于是问着:“皇上,除此之外呢?”
  “朕也不会堵塞了神道,不能有功手民,有功于社稷,也不能兴云雨,不是自然之神,也可以成神嘛!”说到这里,王弘毅露出一丝微笑:“天下祠庙祈祷要是有着灵验,只要不杀人,不血祭,不违道德,可特议加礼命。”
  只要“祈祷灵验。”就可获得承认,上帝站在强者这面,王弘毅同样承认强者。地球淳熙十四年敕文:“神祠遇有灵应,即先赐额,次封侯,次封公,次封王,女神初封夫人,次封妃,每加二字,至八字止……今后祠神祈祷应验,令各路运司依条保奏,取旨加封”
  这都是有成熟案例的事,王弘毅也照此而办理。
  只不过王弘毅深刻知道,这看似简单,只要“祈祷灵验”就可获得承认,但实际上要求极高。
  神灵红色,金色,青色,紫色,这四色看似平常,实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请皇上放心,臣妾会竭尽全力办妥此事!”素儿再次下拜说着。
  王弘毅受了这个礼,此事是公事,与平日里私事不同,受了这一礼后,他让素儿起来,说着:“爱妃去办事,朕很放心,此事交由咒禁司去办。”
  素儿犹豫了一下,想说些什么,王弘毅就看到,问:“可有什么难处?”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总要有朝廷上的官员配合,单是臣妾,无法公开审核的话,只怕有所遗漏,误了皇上大事。”素儿说着。
  素儿不贪权,在这事上,皇帝自是不会薄遇,并且事关重大,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天下鬼神的整顿清点,关系是帝国的阴面是否安定,是否扎下根基,对帝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还是稳妥一些更好。
  王弘毅听了素儿的话,沉吟片刻:“爱妃考虑的是,此事事关重大,又极繁琐,外面是的确需要有人来操持主持。”
  “有皇上这句话,臣妾就安心了。”素儿见皇帝有了打算,不再多说,只是应旨。
  王弘毅很是满意,谈过这件事后,离开宫殿去了前面。
  目送着皇帝的车驾离开,素儿吩咐宫女将宫门关闭,她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好好的筹戈,一番。
  王弘毅出了素儿的宫殿,因时辰还早去了前面,在前面的一处小殿下来,这殿重新修过,厚重的穹宇,一色金砖打磨得光可鉴影,殿宇深邃而幽静,弥漫着丝丝金色的气运,又有丝丝紫气。
  王弘毅平定了天下,除了胡人,再没有着可匹敌,这情况下,整个天下的龙气已完全落在身上,这殿已在帝气的笼罩下,更添着几分威严。
  王弘毅进了内殿,坐在御案前,吩咐内侍上了一杯热茶,喝了一口热茶,王弘毅的目光,落在了秘书阁之前送来的一些折子上。
  翻开几个,就找到一个折子,正是刘誉所上。
  王弘毅将折子翻开,又仔细的看了一遍,露出了一丝喜色,这人有着才学,处事并不拘泥,很懂得变通,本命气又高,一丝泛紫,正可用之镇压鬼神,有着他来办这事,就没有多少问题了。
  想到这里,说着:“来人。”
  立刻有一个九品内侍过来,恭敬回着:“微臣在。”
  “去,见秘书阁的刘誉叫来。”
  “微臣遵旨。”得了命令的内侍,忙出去找人去了。
  这里距离着秘书阁并不远,秘书阁因重要性,是在皇城的外宫办公,往来的都是受着信任,未来可能会有着重用的文官。
  这样的人,不能干政的内侍,自不敢得罪,因此这内侍一到秘书阁,就恭敬的向着刘誉行礼。
  刘誉能干事,刚入秘书阁,虽七品官位,渐渐受到重用,可说是前程似锦,此时正在秘书阁内做事,见有内侍来找自己,微笑一拱手,问着:“这位公公,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按照现在朝制,只有有品级的太监才能称公公。
  刘誉这样让这内侍有些好感,说着:“陛下要见你,这就随洒家前去见驾吧!”
  原来是皇上要见自己,刘誉连忙起身肃立,以示恭谨,又说着:“原来这样,就劳烦公公前面带路了。”
  这一路上刘誉心里一件一件回想着自己的差事,反省有什么砒漏,又有哪些要注意,事实上秘书阁内的事不少,这天下刚刚平定下来,需要人手的地方很多,一时间,他的心思转了很多个圈,脸上却是半点不显。
  因离的不很远,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殿前,内侍就让他等着,自己进去通报,片刻,就听见传进,刘誉忙趋步进殿,拾级上了殿。
  “臣刘誉,拜见皇上。”到了里面,就忙趋前一步伏身叩拜。
  听着声音,王弘毅将目羌从手中的折子移到了这个跪下行礼的官员身上,目光所看,只见一丝青中带紫的本命之气挺立,而一团红气弥漫。
  这团红气相当浓郁扎实,可见这刘誉短时间内,就已经消化和扎实了根基,不愧是暗中继承了刘家一半龙气的人。
  对于这样的刘誉,王弘毅现在已经根本不会忌讳,反而更加器重和信任,这就是格局的改变导致的看法不一样。
  对王弘毅来说,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第三百二十四章 贵贱(上)
  “……吏部总计,所有郡县命官都已安排……此事体大,特此上奏。”王弘毅心中突觉一阵得意,所有命官都到位,标志着朝廷控制的一步走完。
  想了想,挥朱笔批着:“朕知道了,你们办事勤之,朕甚喜悦,钦此!”
  放下笔才说着:“起来吧!”
  “谢皇上!”刘誉谢恩,起身在王严毅的面前垂手站立着。
  王弘毅看了一会,说着:“刘卿,你上的折子,朕看了。”
  王弘毅看了看手里的折子:“宇写的不错,很有精神,办的虽是琐碎,还算有理有据……”
  顿了一顿,王弘毅说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部上了一个条称,说各地祭祀混乱,有着不少是非法淫祀,有的还杀人血祭。”
  “礼典关系国本,不可大意,故咒禁司受命巡查天下,清点祭祀,只是缺少一个明官,因此你就去办这事。”
  刘誉闻到任命,微微一怔,此事非是小,事,皇上能将这事交给他去办,分明是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臣自当全力办妥差事,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刘誉伏在地上说着。
  “朕给你旨意,大小也是钦差,给你铜虎兵符,不要辜负朕的期待。”王弘毅淡淡的说着,这铜虎兵符,可调一个卫以下的兵力,是关键时用着。
  直到刘誉出去,王弘毅吁了一口气,这件事算是吩咐下去,只是想要看到结果,怕是要等些时日了。
  清点天下各郡县的神号,绝不是小事。
  清点过后,邪神和伪神都给予罢免,正神自然归位。要做完这些怕是没二三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
  负责这件事的人,既要有信任,又必须不能有重要的职司,否则二三年时间忙碌着这事,太过误事。
  刘誉这人正合适,而且把这事办下去,王弘毅也不吝提拔,到时自然有正五品位份。
  刘誉在明调度,素儿在暗调查,这件事交代了下去,王弘毅算是完成一项工作。
  看了几道折子,王弘毅再次开口:“将十三司的王从门传唤到这里来。”
  “微臣领旨。”殿内侍立着的一个九品内侍忙站出来应着,虽有官职,但明确规定,内侍不许干政,违者立杀无赦。
  见这内侍出去,王弘毅搁下手中折子,表情看不出喜怒,眸子幽幽。
  十三司总衙门,就在皇城内,不是太远,不过所处僻静,是皇城里的总衙门,门前修的大气,有着持刀番子在门前守卫。
  第一道门开始,时不时的会有着岗哨来回走动,也是戒备森严。
  皇城也不是谁想进都能进来,因此这里算是非常安全。
  一个内侍过来时,在门前守卫着的番子有眼尖的立刻看见了。
  “不知这位公公有何事情?”有个番子,见得这个穿着九品官衣,上前行个礼,问着。
  内侍说着:“洒家是奉了皇上口喻,请王大人进宫一趟。”
  原来是找王大人,门外番子不敢怠慢,一面请了这位太监歇息一会,一面飞快向里面禀报去了。
  “总司大人!“
  王从门此时正在里面看着案卷,忽听外面有人声传来,不禁一怔,抬起头来问着:“外面何人?”
  “回大人的话,外面传报进来,说皇上派了一个公公来找大人进宫,现在人就在外门迎着!”
  王从门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在门外禀报的说着。
  “皇上让我入宫?”王从门闻听此言,脸色一变,一时间连手上的案卷落了下去,心下一沉,预感到了什么。
  不过此时不是呆想时,忙整了下衣冠从里面走出来。
  “人在外门?可有怠慢?”这话是问的前来传消息的番子。
  “大人,卑职哪敢怠慢宫里的人。”番子忙回的说着。
  以前,王从门还真是不把一个小小内侍放在眼里,要知道皇上英明,对内侍和女官干政深恶痛绝,绝对不会被内侍宫人拿捏。
  王从门自己又是有着实权的天子近臣,不可能被内侍钳制。
  但眼下不同,自出围困洛阳而十三司无能之后,他就一直有些提心吊胆,虽皇上一直没有发落他,他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样结束。
  罢了,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而且作为臣子,他又能躲到哪里去?
  这样想着,王从门调整了下表情,对番子说:“还不带路?”
  其实在这熟悉的衙门,哪需别人带路,这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为小小内侍就乱了方寸,传出去实是不好听。
  番子不敢多言,忙到前面引路。
  到外门时,这内侍已有些不耐烦出来张望,一眼看到王从门,立刻说:“王大人,你可是出来了,快随洒家走吧!”
  出了衙门,王从门塞了张银票过去,内侍收了,不过他是一个内侍,又能知道什么,不过是隐讳的作出一种颜色,表示出门前皇上心情并不太好。
  王从门的心猛地一紧,这样消息对他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皇上要见他,他又总不能不去,因此一路上他的脸都是微微绷着,整个人都陷入到患得患失中了。
  这个公公虽有所察觉,不过皇帝每一日召见的臣子不知道有多少,有得了赏,自然也有受了罚,与内侍却是没有半分关系,因此并不理会,只是带路,并且和王从门说话,引着几句。
  十三司渐渐职份渐高,变成了三品,差一步就可入内格,不是自己内侍能得罪。
  二人行的很快,片刻来到了内宫门前,都出示了腰牌,进入其中。
  有着心事,此时虽有着一些风景,王从门连眼角余光都不放到景物上,只是闷身走着路,心里很是不安。
  “到了。”响起声音,王从门抬起头来。
  眼前出现了一殿,殿门前有着大内侍卫,在距离几步远站着,持刀而立。
  “王大人且在这里候着,待我进去禀报皇上。”内侍例行公事交代,就上了台阶。
  王从门来过许多次,自知道这里的规矩,此时来此不知有什么结果等着自己,王从门垂手站着,看上去很平静,内心里早就起了波澜。
  正自胡思乱想着,内侍的声音再次响起:“王大人,皇上宣你觐见。”
  王从门在内侍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皇上所在偏殿。
  偏殿内,有着几个宫人侍立一旁,皇帝正在翻看着手里的折子,目光低垂,王从门一进来,不敢向上多看,直接行着跪拜礼:“臣王从门拜见皇上。”
  跪倒后,好一会,皇帝都不曾开口让他起身,王从门也不敢自己起来,只得跪伏在那里,心下忐忑,冷汗就直透了上来。
  又过了一会,听到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