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明记 by 清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园一惊,道:“清明,你胡说些甚么?” 
清明笑起来:“你看,我是玉京城里生长大的,你却是军师当年从寒江上飞刀沈家要过来的,说起来倒是我关系近些,怎么我没说甚么,你先气急了?” 
南园怒道:“这种事怎可随便拿来玩笑?” 
清明敛了笑容,神色平静:“本朝开国不过二百余年,玉京城至今不过三十年,有成必有败,有生必有死,怎说是开玩笑?南园,我且问你一句,若是玉京不在,又或玉京不复今日之玉京,你又待如何?”   
南园愣了一下,这几句话,几是清明两年来极难得的认真之语,虽觉他实是大逆之言,却竟然不知该如何斥责,他想了半晌,方道:“我不知道。” 
真的,清明,我也不知道。   
二人悄然立于白沙之上,一阵轻风在他们之间倏然掠过。 
  
忽有一个兵士走来,行一礼道:“二位可是沈、于两位公子?江统领正在那边等候。”于是引二人到那片绿树成阴之处,另有一个较小的演练所在。到了门前,那兵士止是守在外面,由得二人推门而入。 
一进门,方见内里亦是白沙地面,三百步左右长短,尽头放着几只箭靶。场内并无他人,止潘白华与一人站在当地,因所处方位不同,唯见得两个背影。但见那人身形并不高大,穿一身亮银锁子甲,腰间佩着弓箭,南园心中暗想:此人定当是那江陵。   
闻得脚步声,潘白华和那人一同转过身来,潘白华笑道:“来来,我与你们引见一下,这二位公子便是沈南与于冰;而这一位,正是江陵江统领。” 
那江陵施了一礼,却未多言。 
而清明和南园两个,却是愣在了当场。 

这一转过身来,方见那江陵二十六七岁年纪,容颜端正秀丽,神情清淡如水,只眉梢眼角颇有沧桑之意。然而这些都在其次,这一位神箭江涉的唯一传人,京城禁军统领兼弓箭教习,竟然是一个女子! 
无论是京师还是玉京,从未听说过女子可为官或参军之事,更不用说任如此重要官职!这个女子竟至于此,该是何等的艰辛,又是何等的了得!清明忽地想起潘白华微微苦笑,说江陵从不在演练场之外见客之言,此刻方了然那话中深意。   
也正当此刻,方显出清明雨应变之快,他错愕也不过一瞬间,随即躬身为礼,神色肃然,“于冰见过江统领。”亦不多话。 
南园也自恍然,急忙一同躬身施礼。   
须知如江陵这般女子,能至今日必然经过许多常人无法想象之艰难困苦,要强心与自尊心也必然比常人超出许多,故而清明半点不敢显露轻佻之色,反是加倍的恭谨守礼,以示尊重。 
果然江陵微微颔首,神情虽没甚么显著变化,开口时语气却也颇为缓和,“两位公子甘冒奇险,只身入京,今日一见,果然均是十分了得的人物。” 
清明微微一笑:“江统领过奖了,在下在玉京之时,便闻得统领箭术之名,今日得见统领,实是在下之幸。” 
“是么?”江陵也微微一笑,“二位进京一事,已从潘相那里略有所闻,事关重大,潘相之言语虽已足为保证,江陵不才,却亦想见识一下玉京使者的本领。”她口中说话,手中却极快的抽出一把箭来,并不曾数,微一瞄准,便即射出。 
看她手中,也不过是一张寻常软弓,并无其他出奇之处,然而这九只箭一同射出,却毫无滞涩。但见弓开如满月,箭射似流星,九只箭射出却只闻一声风响,围着箭靶那红心,八只箭恰成一个圆形,最后一只箭正入红心当中。 
江陵以一女子任禁军统领之职,自有其惊人技艺。 
而她方才那一番话虽未明言,意思业已十分明显:玉京使者既是进京做如此大事,自身若无本领,又怎能让人心服?那九箭之威,更是不言而喻了。 
清明但笑不语,弓箭上本领,他自是远不如江陵,身上暗器又大半淬毒,心念一转,暗道:唯今之计,止有取个巧了。于是自怀中取出一把飞蝗石,随手向空中掷去。 
这一把飞蝗石看似杂乱,一无方向可言。忽然之间,一颗飞蝗石在空中撞上第二颗,两颗一同转了方向,又撞上第三颗,随即便是第四颗、第五颗……顷刻间,七八颗飞蝗石竟是全部转向箭靶方向,扑扑之声连响,全部嵌入了红心之中!   
清明转过身来,这一招其实是取了巧劲,以劲道准头而言,尚不如江陵,但已是足以眩人耳目。他方要说几句谦逊之语,身后却传来一个清越声音:“好一招‘连环劫’,唉……” 
这一声叹息声音极轻,却充溢了感伤之情。 
南园第一个转身过来,他进门时眼见有亲兵在门口把守,甚么人竟能入内?这一抬眼,遥遥见得一个服饰华贵的男子推着一架木制轮椅,轮椅上端坐一人,乌发白衣,身形十分清瘦。 
正午阳光酷热,唯有那一片槐树下颇为清凉。绿荫掩映之下,但见那人白衣胜雪,眉目如画。   
“啪”的一声,江陵手中的软弓直落到地上,显是她也惊讶到十分,随即伏身便行大礼,向轮椅中那白衣人低低的叫了一声:“父亲。”   
这轮椅中的白衣人,竟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神箭江涉!   
江涉微笑着点点头,目光却看向清明:“年轻人,过来谈一下好么?” 
清明眼神猛地闪烁了一下,脸上仍是一如既往的笑意,方才道:“前辈有言,晚辈自当遵从。”不待潘白华等人言语,径直便走了过去。 
江涉又向身后推轮椅那服饰华贵之人道:“阿静,你也去那边走走吧。”声音不高,但语意之中,十分坚决。   
“阿静?”正走过来的清明也不由心中一动,莫非此人正是静王?抬眼望去,见那人三十多岁年纪,身形高挑,五官虽不算得如何俊朗,然而轮廓深刻,气质昂然,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派。 
那人犹豫了一下,但终是放开了轮椅,向远处走了几步。   
清明直走到江涉面前,此刻离的近了,更觉此人当真是风姿清绝,绿荫处漏下光影婆娑,摇曳在他一身清素白衣之上,更加映衬的眉眼如工笔细细描绘一般。江陵亦是个秀雅端丽之人,但与其父一比,又是相差甚远了。 
按说江涉三十年前成名,如今至少也是四十多岁,但从他相貌实是看不出确实年纪。清明见他面色十分苍白,倒似久病不愈一般,又仔细看他身形动作,不由大为惊讶—— 
眼见此刻的江涉,不但是行动不便、身染重病,更似全无了武功。   
他目光又转到江涉放在轮椅扶手上的一双手上:手指细长优雅,微微蜷曲,却不见半分力度;指甲修剪的十分齐整,亦是毫无血色;惟有虎口与食指处一层薄薄硬茧,方能隐约窥见此人当年身份。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双手的肌肤颜色,那不仅仅是苍白,而是几乎已经到了半透明的程度,脉络和血管都清晰可见,颇有几分诡异。 
落云掌,惟有南园的成名绝技落云掌才能致人于此。 
但看江涉伤势,却已是缠绵多年,绝不可能是南园所为。退一步说,即使是今日之南园,亦不可能有这等功力。   
当年是何等了得的一代风流人物,今日却落到如此地步。   
江涉、江涉。 
清明忽然想起一首诗,一首很美,很古老的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   

只是那诗的结句实在是太过忧伤,似乎记得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在这种时候,清明居然有闲心把那两句诗在心中又默默念了一遍:“……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正出神间,却听得江涉的声音悠悠响起:“年轻人好俊的功夫,你的老师……是段克阳吧。” 


(七)京华烟云 
  
语气很平静的一句话,声音亦不算高,清明面色猛的一变,脸上还勉强保持着笑容,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他出道十年,这是第一次被人一眼道破身份。 
眼下情形甚是复杂,是非敌友难定,静王虽相隔了一段距离,然而目光烁烁,一直看向这里。纵是清明向来胆子极大又有决断的一个人,也不免犹豫几分:自己这身份着实隐秘,当讲,方是不当讲? 
江涉却也不待他思索,自语一般道:“那一招‘连环劫’,除了三哥当年,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 
一点淡金阳光洒在他面上,恍然可见乌发中浅淡银丝和眼角细微纹路。远远望去,依然是白衣俊美的一个人,细看之下,方知毕竟是光阴飞渡。 
一瞬间,清明决定下了这个赌注,他微微一笑:“老师是不敢当的,承蒙段军师厚爱,略指点了我几年。” 
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实话。   
江涉抬首,极轻的笑出声来:“玉京的使者么?” 
清明正色道:“正是。江前辈,其实我这次进京,最主要的,也是为了见您一面。” 
“见我?”江涉也不禁微微一怔。 
清明叹道:“江前辈又何须惊讶,今日之江前辈、陈玉辉将军、还有玉京之段军师,烈将军,三十年前,不都是极熟识的好友么?”   
此言一出,江涉脸上颜色剧变,本就惨淡的面色更是宛如清白瓷器一般,瘦削手指猛地颤抖起来,竟是不受控制。静王站的并不远,一眼见得如此,三两步就要跑过来,江涉却又挺直了身体,向他极轻的摇了摇手,静王脚步当即顿住,见江涉神色十分坚决,终是退了回去。 
“原来你也是知道的……”他惨淡笑笑:“是三哥告诉你的吧。” 
“不过,当年不止四个人啊……三十年前的事,大抵也没甚么人知道了,那时,七个人在一起,当真是无法无天了,别人叫我们甚么‘京华七少’,那时年轻,胡闹倒是真的……” 
  
…… …… 
  
“阿云和阿七站在一起,街上的大姑娘都只看他们两个了!” 
“嫉妒啊你!”有人头上被猛敲了一记。一个年轻飞扬的声音叫道。 
“别闹了,喝酒去,大哥他们几个都等急了。” 
“大哥又进宫当值去了?真是,最近每总缺他和老三。” 
“大哥和三哥有官职在身,自然不同。”一个沉稳老成的声音答道。 
“那,那老六还做官呢!” 
“二哥,六弟是世家,不一样的。”依然是那个声音。 
“算了算了……” 
“恭喜二哥,最近升迁的好快!”十分斯文的声音笑道。 
“老六你也拿我开心!”一肘子捣过去。 
斯文声音的主人笑着躲过,“只阿七还是白身……” 
“他还小呢,急什么!”前面的声音,略有些不以为意。 
“那有什么好,和六位哥哥在一起才好呢!”一个仍带着些许孩子气的声音叫道。 

…… …… 
  
“当年的京华七少里,我排行最小,烈军排行第二,段克阳第三,陈玉辉第四,第五……”江涉微微停顿一下:“是云飞渡。” 
寒江之畔,一身浴血的云飞渡竟是江涉的兄弟。 
清明只听得惊心动魄,这些内情,他其实一概不知,敢下赌注的原因:一是方才江涉无意间脱口一句“三哥”;更重要的是,当日他刺杀陈玉辉之际,瞥见桌上一个小手卷,手卷虽陈旧,上面的几个人物竟是十分熟悉,当下便把手卷放入怀中藏好,却从未想过,画中人物竟有如此错综之关系。   
这个赌注,他已赢了一半。   
他自然不会在江涉面前提到此事,若被他知道自己便是杀陈玉辉凶手,只怕命也要送到这里,更不用说完成任务了。但想到那画卷上还有两人,自己却不识得,不由问道:“那么余下的两位……”   
“排行第六的潘意你大概从未见过,他是白华的父亲,几年前病逝了。” 
清明“啊”的一声,想到手卷上一个斯文清俊的年轻人,单看相貌,与小潘相并非十分相似,但那种温文中隐隐显贵之气质却是如出一辙。   
“而排行第一的人,大家最服气的大哥,正是石敬成。”   

…… …… 
  
当年,大概没有人会想到今天这样的结果: 
二哥烈军脾气暴躁,其实十分关心兄弟;三哥段克阳聪明机智,很少有事瞒的过他;四哥陈玉辉沉默寡言,擅长兵法;五哥云飞渡刚烈骄傲,最是性情中人;六哥潘意出身世家,形容温文,一直对我照顾有加,却很少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大家最为信赖,如兄如父一般的人物,却是大哥。 
京华七少,绝无无名之辈。 
大哥石敬成和六哥潘意一开始就是朝中人物,六哥还可说是家世原因,大哥却是完全凭着自身才智,他文武双全,三十岁的年纪,已在朝中颇有势力。 
后来三哥段克阳投到了宁王手下,一次六哥喝醉了,用筷子敲着酒杯笑着说,三哥其实是最骄傲的一个人,绝不甘于人下的,只可惜,他太有心机了,心机太盛也会遭人忌的。 
可是说这话的六哥也是个心机极深的人物,但是他一直对我很好,他说,他止我这么一个弟弟。 
二哥烈军大概真是被宁王的霸气才华吸引过去的,那位宁王殿下,当年也曾见过几次,果真是不世出的人杰。 
五哥云飞渡一向和二哥最为要好,他投到宁王那边我倒并不吃惊。 
但是,我从未想过有一日我们会刀兵相见。 
京华七少,凋零几半。 
后来我很少见到大哥,四哥常年驻守边关,相见更少;只有六哥,时常还来探我,一次他苦笑着对我说:阿七,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你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 
我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说这话的六哥潘意,却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病逝了,他本来是那么风雅洒脱的一个人物。 
  
…… …… 

“江前辈!”却是清明的声音把江涉唤回,他勉强抬起头,看了面前这个笑意轻扬的年轻人,“既是前辈与军师当年曾有兄弟之谊,我叫一声‘前辈’,勉强也不算僭越。于冰有一事相求,望江前辈看在昔日情谊与玉京数十万百姓份上,援手相助。” 
江涉只是静静倾听,并不发一言。 
清明若不惊慌,继续述说:“其实说起来不过是一句话:玉京愿降!” 
这一句话声音压的极低,江涉手指又一颤,道:“你说甚么?” 
“不错,玉京愿降。但即便降后,城中仍须留有相应军队,两位王妃需得妥为安置,城中首脑保有相应地位,最好……”清明一笑:“能在玉京中继续任职。” 
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之极,但细想之下又并非没有道理:朝里最了得的将军陈玉辉已死,北方戎族蠢蠢欲动,若玉京肯降,自是上策。 
虽然,这条件实在太过苛刻。 

清明又道:“不直接与朝中商谈的道理想必江前辈也知晓,只因石太师绝不会赞同此事,太师官高权重,只有静王殿下与小潘相联手上奏,方可一试。倘使此事真能做成,一来住了刀兵,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二来前辈兄弟亦有相见之日,也全了情义,岂非甚好?” 
这一番话情理俱在,也是清明看出江涉原是个性情中人,方出此言。他住了口,静等江涉答话。  
“兄弟情义?”江涉忽然苦笑一声:“你可知,我这一身伤病是如何来的么?” 
他不待清明答话,又道:“十年前,有人拼了性命不要来到京城,只为杀我……那一次,若不是阿静在我重伤后倾了全力救我,能不能活下来还是未知之数,虽然活下来也不过是个废人罢了……” 
“这些年只苦了阿陵,我重伤那年她才17岁,我一个幼子江澄止有3岁。家中再无他人支撑门庭,她竟携了弓箭,至朝上自请承我之位……这十年来,原是难为她了……” 
清明至此方知为何江陵以一女子之身,竟能至此高位。江涉几句轻轻带过,当日朝堂之上,可不知经了多少波折。随即又想:其实江家若是依靠静王庇护,原不必如此艰难,可见这江家父女,也均是十分骄傲之人。 
正思量间,却又听江涉声音响起:“那时我方知道,二哥是何等恨我……” 
声音很平静,但是,那是经历多少磨折之后的平淡。   
清明不由后退一步,心道自己果真疏忽,既是看出江涉伤势是落云掌所致,却怎的未想到这一点? 
原来清明和南园皆是段克阳一手教养出来,但段克阳武功偏于阴寒一路,不适于南园。故而南园之成名绝技落云掌,却是烈军亲手教授。 
纵是他应变甚快,一时之间,却也说不出话来。 

江涉看着清明神色,忽然淡淡一笑:“其实二哥要杀我,我并不怨他。当日若不是我在城墙之上射了宁王那一箭,五哥又怎会惨死?一命偿一命,原也是应当的。” 
他微微抬首,望了天际浮云,“世人皆道我当日那一箭是为了天下黎民,之后加官晋爵,又人道我是为了名利云云,那些,其实都是假的。” 
“我少年起就和六位兄长一起,说是名气不小,其实一直靠他们护佑,毫无江湖经验。宁王叛乱那年我只17岁,看他们刀兵相见我竟是呆住了,六哥一直说我太孩子气,可在那之前我当真毫无所觉!后来京城整整被围了三日,那一天在城墙上,我看见宁王,心中便想,若是这个人一死,我们兄弟岂非又可团聚,依旧像从前一样?那一箭,那一箭便是从此而来!”   
他越说越激动,忽地猛然咳嗽起来。眼见静王又要走近,却被他厉声一句“阿静,我没有要你过来!”生生阻住。 
清明停了一下,无视静王的杀人眼光,走近了些,右手贴上江涉背心,为他调整气息,待江涉气息稍定,方道:“其实江前辈所想,并不尽然。” 
“我只知道一件事,若是烈将军的落云掌当真是想杀一个人,只怕是当时便死了。又何谈甚么后来找灵丹妙药前来救助?烈将军或者当年自己也不自知,他那一掌,其实手下仍是留了情吧。” 
手掌下的清瘦身躯一震,半晌无言。   
终于,江涉缓缓开口:“好,我便助你。” 
清明心中大喜,面上却仍保持平日笑意,退几步深行一礼道:“于冰谢过前辈。” 
他转了身,正要向潘白华他们方向走去,却听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正是江涉:“玉京之事,只怕烈军并不知晓吧。” 
清明心中一凛,却不答言。 

迎面见到潘白华面上温和笑颜,清明心中忽然一阵冲动,一句话几乎脱口而出:“潘白华,我刚知道一个很伤心的故事,你陪我去喝酒好不好?”   
然后他顿住脚步,先笑了一笑,然后说:“江前辈已答应相助,潘相,下一步就要你和静王爷斟酌行事了。我和沈南先行告辞。”不理众人脸色,拉了南园便走。 
潘白华也有些惊讶,叫道:“于公子……” 
清明笑道:“一起来便已够招摇了,莫非还要一起走不成?静王爷、江统领,改日有机会再见!” 
众人见他说的有理,于是也不多让。 
南园听得江涉应允,心中也自喜悦。直到了演练场外,方才到:“清明,做甚么急着要走?” 
清明一面走,一面道:“那里已经没我们事了,不走做甚么!何况,我方才忽然想到一件与今日旨意相关的大事,故而急着出来。” 
南园见他说的认真,便也不再多言。清明来往京城几次,熟识路径,辨了一下方向,便和南园向客栈而去。 
然后,不知不觉中,下雨了。   
南园皱了眉:“出来时还是好好的天气,怎么这样?”拉了清明在一家店铺屋檐下躲雨,又道:“你且在这里等等,我去前面看看有没有卖伞的所在。”说着返身又跑入了雨中。 
清明站在屋檐下,一双手笼在袖子里,他其实并不讨厌下雨,但就此看看雨景,倒也是件不坏的事情。 
这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眼望去,京城楼阁,皆在烟雨之中,仿佛隔了一层旧事,朦朦胧胧的看不大清楚。清明悠然自得的哼着小调,忽然想到:三十年前的江涉等人,年少风流、风神俊朗,是否也如自己一般,在京城里逍遥自在的看过雨景。 
不知何处,有琵琶声铮铮琮琮的响起,一个女子声音遥遥传来:“……记得阿谁扶上马,那记当年许多话。” 
但是三十年后的江涉,依然有着当年一样的性情。 

正胡思乱想中,忽见街上雨中走过一个年轻人,并未打伞,一身单薄青衫被雨水浇得紧贴在身上。左手腕上缠了白绢,便有血痕渗出来。 
南园恰在此时回来,手里拿了两把紫竹油伞。清明接一把在手,却向那青衣人掷过去,笑道:“梅侍郎,接着!”   
那青衣人一怔,一伸手将伞抄住,抬头见竟是清明,举手便要将伞掷回。 
清明却笑道:“梅侍郎,这伞不是送给你的,是卖给你的,你若想要,拿一两银子过来就是了。” 
青衣人又一怔,想是从来没想到有人竟会说出这种话。他抬首又看了清明一眼,犹豫片刻,竟是真的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子扔了过去。   
清明一手接住银子,微微一笑。 
望着他身影渐去渐远,南园不由问道:“清明,这人是谁?” 
清明道:“青梅竹。” 
南园一惊:“那你方才还把伞给他,莫非……” 
清明已知他意,笑道:“青梅竹这个人,脾气又绝下手又狠,就算我今天给他一把伞,他日后下手,也不会因为这个留情些。”   
“那你掷一把伞,所为何来?” 
清明看了南园,半晌,方才笑道:“也没甚么原由,只是忽然想给他一把伞,于是就给了。”说着接过南园手中另一把伞,道“你我打一把吧,好在现在雨也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