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露-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记得,耀辉从私学回来后来过王府,我曾经问过耀辉可曾有心爱之人,虽然耀辉并没有直面回应,但显然,没有。”看看酣睡的两个年轻人,再看看言茂,薛钰缓缓道:“尽管不尽如人意,萧泓和耀辉两人的缘分,倒也不算得是恶缘。”
言茂看了薛钰一眼,转身离了去。
一向温文和曦的人,一旦沉下脸来,远比寻常人要有魄力得多,萧老管家敬畏得连忙退避开一旁,直言言老爷出了厢房,这才赶紧跟上,现在,客厅里,还有好些大人们在等着呢。
看言茂拂袖离去,没被待见的薛钰有点儿后悔,显然,终究不是自家事吗,他多言了。再看看榻上发丝缠在一起,酣然入梦的两个年轻人,想了一下,最终,没去搅乱萧泓的清梦。萧泓不日就要远离京城,此去少则三年五载,多则难说了,已经到了这份上,能过太平日子,也就只有这会儿了。薛钰离开前,叮嘱了左右,让他俩好生睡着,别去叨唠。
悠悠然,萧泓一觉睡到自然醒,神清气爽,当然,肚子也饿极。
坐起身,看了一眼身旁酣睡得面颊红润的严耀辉,萧泓轻轻一笑。转眼间,扫到窗棂进来的余光,微微一怔,从窗棂透进来的光线判断,似乎已经到了末时,严以律己的萧泓暗下脸红,原本只想小憩一下,没想到会睡到了这会儿。非^凡^
一直在门外候着的侍女听到屋内的轻响,轻轻撩起帘门进来来,连忙下了床,一直在门外候着的侍女们听到声响,轻移莲步进了来,准备为萧泓整理衣冠……
萧泓轻轻抬手,他不想搅扰还没睡醒的耀辉。转出厢房,麻利得收拾完自己,萧泓一边示意侍女们准备饭菜,一边转身返回厢房,轻轻摇醒耀辉。前些日子,他曾经误以为耀辉不治,夜闯太医院,事后,也知耀辉病情只是需要养胃。今日,午膳没吃就趴下了,这会儿,也该饿了。
被搅扰得张开了眼睛,犹在半睡半醒,严耀辉眼眸迷离,茫然看了推醒他的萧泓,很快,眼眸就清明了起来。看着站在他床榻边的萧泓,严耀辉轻轻扬眉,“你怎么还在?”
萧泓笑了下,转开话题,道“午膳都没用就睡下,现在该饿了吧。”
被萧泓这么一说,严耀辉微微皱眉,前一阵子饮食不调,引起了身体不适,最近才停了汤药,没想到,今日贪睡,错过了午膳,现在胃杵得疼了。2起身间,扫了一眼从窗棂透进来的光线,颇有点意外,都这会儿时辰了,老仪制居然没遣人寻他?真真意外。
“在我午睡的时候,有什么事吗?”严耀辉遍阅世味,自然很轻易感觉出过来帮他梳理衣冠的侍女们神情中有些不对。
“您和……休息的时候,姥爷特意过来寻您,见您休息着,就离开了。”
父亲过来?父亲若是要寻他有事,只消遣个人过来唤一声就可了,怎么会亲自过来?严耀辉连忙询问,“可知晓是什么事?”
听到伯父曾经来过,一旁的萧泓也一怔。
“……”言家的侍女轻轻道:“三少,今天一早,铭文就出门了……”
严耀辉轻轻拨弄了一下盘扣,对了,为安抚烦恼不定的小虎,铭文被萧夫人一并借走了,没有铭文在家,基本上,言家就清净得如水潭,没有什么消息能流传。言家家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除了铭文之外,任谁性情稍有些跳脱,在言家绝对待不长,能在言家安静得待下去的侍女们,向来只带耳朵,绝对不带嘴巴,所以,只要没有铭文,她们很难只带外面的事情的。
察觉出自己一定错失了什么,严耀辉加快收拾衣冠,小萧泓阻拦了一下,道:“你身体不好,先垫两下,我先去看看。”
严耀辉扫了一眼萧泓,只是没等拒绝,帘外,传来了老管家求见萧泓的传报。
萧泓快步出去。
站在院子,萧老管家搓着双手,神情略显恍惚,一见着迈步而出的萧泓,几乎用哀求的语调,低低道:“大公子,老爷到处寻找您,您快回府吧。”
“出了什么事?”看着在京中见惯了风云的老管家,萧泓沉声询问。
老管家脸色异常复杂,缓缓道:“从午后开始,来祝贺的大人们络绎不绝,送贺礼的车马已经把通往‘言宅’ 的道路全部都塞住了。”
萧泓和随之而出的严耀辉都微微一怔,一起抬头,看了看天色,萧泓皱眉道:“现在?很多大人来祝贺?”
“怎么可能?”萧泓皱眉,“这会儿,大人们至多才下朝吧,要忙的事多得很,怎么会这么快就过来?”
严耀辉的想法和萧泓一样,昨天,经历了深巷变数的他在回来后,从小六那里知道了风华楼阁楼上发生的事情,不需要多大的智慧,也能断定,今日朝议绝不会轻易散了,就算不掀起血雨腥风,也得是雷霆霜雪,就算散了,也都会在官署静待其变,绝不可能有心情纷纷上门来道贺。
“来的不是朝官,是京官!”老管家连忙解释。
朝官?京官?其中有什么区别吗?
严耀辉注视着老管家满脸的欲哭无泪,一时间没领悟,颇有些迷惑。而萧泓迅速沉静下来,道:“大致来了多少?”
“前后来了快十拨了,足有上百,带来的贺礼,早就把门房堆满了……”老管家有点想哭,今日过午,陆续有京官来向言老爷贺喜,成抬成车的贺礼,把言家后开的小门都塞得严严实实,而,新的访客和贺礼还在络绎不绝往内城“言宅”运。那些在内城巡视的禁卫瞅得眼睛都直了。
萧府是京中一品名门,但凡是红白喜事,同好或是下辖官员齐齐来贺,门楣光照,倒也正常。可,虽“言宅”在内城,言三少也不过是五品,还是员外郎的虚衔,据老管家观察,今日前来的,没几个品阶低于言三少,对言家而言,绝对是“捧杀”。
老管家这么一席话,听得萧泓和严耀辉一起动容。
失算了!
萧泓与严耀辉对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震惊。
确实失算了!言家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京中权势熏天的朱门高官和掌控言论的儒门言官,完全忽略了京中多如蚁般的中小京官。
京城素来为天朝之中心,集天下财力,权势于一体,在京中为官者,数量可用如蚁来比喻,而能站在朝堂上的,只不过占京官中的零头罢了。除了多如蚁的京官,来述职和跑官的外地官员,更是不胜枚举,这些人消息灵通,钻营有道,对最近短短一月以来,京中的变数,都旁观得清明,眼睁睁看到,言家引起京中若多变数,空出若多官位,而但凡是和言家过不去的,都破门败家;而随着言家一边的,虽然算不上平步青云,也算是铺下了可经营的路子,有了前程。非凡電子書论壇
所以,一传出萧泓和言三少的婚讯已定了的消息,心思活络的大人们早已做好了权衡利弊,快速展开了行动。没办法,谁让言家使得京中接二连三得悬出若多的官职,那些在副职上待久了的大人们对和言家打好关系,尤为用心。
又何况,萧泓和言三的婚事已然成了定局,谁会和定局过不去。
严耀辉沉思了,言家行事,也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傻事,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得见招拆招,尽快应付化解,只是,这件事,显然有点难住了他。
“父亲在招待大人们吗?”
“是,”老管家低声道:“正在婉拒这些大人们送来的贺礼,不过,很难。”回完话,老管家复杂地看着从小看到大的大公子,唯一的想法就是大公子胆子真大,居然敢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不知道老爷是不是愁得白了发。
此时此刻,和萧泓婚事已定的严耀辉身份落于尴尬,绝不适合去喝父亲会和,只得继续再问,“老管家,父亲可有什么对策?”
萧老管家连忙摇头,表示不知。
严耀辉抬手抚额,此刻,无法站在父亲身边,一起分担解决危机的无力感,让严耀辉第一次感觉到铭文的存在,对言家而言,是何其重要。
“你有什么想法吗?”萧泓也明了其中危机,素容询问。
“暂时想不出……”严耀辉轻轻皱了一下眉,言家之所以再闹也没人管,是以固守在法度边缘不出界为前提,而现在,这些云集过来,各怀目的的大人们就算再无心,在言家来说,必然成为觊越,被其“捧杀”。这些大人们送来的贺礼,收,绝对不能收;退,也绝对退不得。而若是不能把百官来贺劝阻回去,言家之前步步为营的布局,将成为笑话,并且监察御史和言官留下可以给予致命一击的把柄,这对言家百害无一利。
低头沉思,抬起头,严耀辉看着萧泓微微皱眉,萧泓也想到了什么,反倒轻轻一笑。
“你想到了什么。”严耀辉扬眉询问,语调中有些懊恼。
萧泓只是微微笑,反而很是欢喜,对耀辉斜眼,颇有些宠溺。
“大公子……三少……”老管家眼巴巴看着这两位居然有闲情打哑谜,急得要死,忙道:“可有什么想法?也好让老奴赶紧传给老爷知晓。”
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管家不用担心,既然贺礼已经送上门了,那就收下,不过,只收现银,捐于兵部,充军饷就可以了。”
听了萧泓如此一说,老管家醒悟,原以为波天的祸端,当即成了一桩大善,只是……老管家那复杂的表情更加复杂了,老管家当然知道,言三少在京中声名大振,就是源于在风华楼举行的一场义卖赢得了“上善若水”的美誉,如果再来这么一次,定得再次把声名推高,如此一来,婚事就绝对不可能像言家所预计的那样,暗地下来进行,而是大张旗鼓,上蹿下跳得昭告天下进行了。难怪,言三少显出懊恼的神情。老管家心中叹息,作为旁观者,他能作证,自言家入居内城开始,言家就决定疵伏,之所以一再搅闹难定,实在只是为了保身。
“这里没事了,你快些回去吧。”严耀辉示意萧泓快走,本来挟持百官为媒,也盘算着这些大人们定要顾惜自身名誉,不会太张扬,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忽略了太多旁因。
“三少,某要烦恼。”听了言三少催赶大公子的语调中有些许不悦,萧老官家连忙维护着,道:“这事儿,未必不是件好事……”
没等老管家说完,外面一阵脚步跑动声响,守着院门的粗使侍女快速回报,“三少,文管事过来了!”
文管事,也就是铭文,铭文回来了,他们也可算能知道前面的状况了。
甩着马尾,从前院一溜烟跑来的铭文跨进三少所居住的院落,一眼一见到和三少站在一起的萧泓,立即瞪大了眼睛,失声道:“萧公子,你怎么又来了?我可要告诉外面老爷了!”说完就转身回跑,害得老管家一边示意侍女们赶紧安抚住铭文,一边一个劲给大公子递眼色。从一起共事开始,老管家就对小铭文各种不符合仆役该有的行为进行了纠正,至今,毫无效果,老管家也很无奈。
这个死小孩!再次被铭文不待见,萧泓牙痒痒的,曾经有过“吃白饭”不光彩的经历,导致他在言家小六和铭文面前,丝毫锻不出世家公子的尊严。既然不想被这小子告状,就只得向耀辉告辞了。
才踏出院门,身后就传来铭文欢噗的嚷嚷声:“三少,三少,我跟你说,我跟你说……非凡】会|员手打”
老管家目送大公子消失在院门,连忙竖起耳朵去听消息,铭文不在家的小半天里,消息闭塞了的大家都好寂寞啊。
“言宅”后开的“正门”早已被车马堵塞得严严实实,萧泓从这宅邸原有的旁门出去,早已在那等着的新侍卫们表情都非常复杂,就在萧将军进入言宅不久,他们就得到了萧将军和言三少婚期在即,眼瞅着络绎不绝的大人们前来道贺,让再江湖上不羁惯了的他们叹为观止。
避开通往言宅的路,萧泓由后面绕着个大圈子,往萧府回。就这样,一路上,但凡见到萧泓的,无不站住脚,道喜不停,萧泓轻轻摇头,看来,就算没有那些跑上门送礼的京官,这场掐着时间算的婚事也决计不会静悄悄得过去。
此刻,一行官较正由远而近,往言宅这边过来,看那规格那气派,围着巷子探头看热闹的禁卫们连忙整队转身就撤。
这些才是京中真正的大人物,阻挡在言宅门前的车马全部都被赶开了,堪堪腾出了可以通行的小路来。
陆续下轿的大人们抬头看着开着开在原本奢华高大的正门旁,拐弯角处的这道门楣上的“言宅”两字,大人们齐齐撇嘴,本还以为扬州严氏无法无天,没想到,还晓得避讳。
看着这不伦不类的门楣,一下子,沮丧的情绪翻涌而出。本来,不得已妥协的大人们早已打定了主意,在办完官署的那点事之后,再接着暮色过来提亲,三媒六证了结后,让言家萧家自个儿心照不宣得把婚事办了,没想到,他们还没下朝,萧泓言三的婚事就不知道怎么传了开来,据说,内城还好,都在观望,而外城,则炸了窝般疯了!导致他们想要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已经来了,还是把事情办完,早点回家吧。大人们暂且不管什么礼教,径直跨过门槛,径直往内快步去。这栋言三用半个铺子漆器“换”回来的言宅,沿着正门的中轴一应厅堂楼阁一直按照原样封存着,大人们随着引路的小厮,沿着不起眼的偏道,来到了一处不甚起眼的旁宅小院前,小院内外,聚着都挪窝的京官小吏们激动非常,纷纷俯身相迎。
大人们来得太快,导致言茂也没有多少准备,匆匆迎来。
这是言三的父亲?言氏的家主?大人们扫视着迎面而来的风采翩翩的男子,齐齐盘算着一件事,有六个儿子的是非之家的家主言茂,究竟年岁几何?
“大人们啊……”迎着大人们,言茂长长一辑,随后,即顿足叹道,“你们……可害苦我们言家了!”
大人们脚下一顿,嘴巴一起歪了,究竟谁害谁!盯着温良如玉的言茂,自认被倒打一耙的大人们齐齐深深得吸一口气,默默念着:镇定,镇定,千万别喝这个是非之家的家主扯淡。也是,能闯进“乌台”,把监察御史说得哑口无言,自认倒霉的人,还是能不翟让,就别招惹的好。
其实,大人们也早就懊恼了,就像言茂所抱怨的一样,确实是一些大人害了言家,要不是有些大人们为了搅混水,放纵那些由塞北归来的公子们肆意妄语,言三的确能脱身。
一边幽怨着大人们不负责任推波助澜,一边,言茂礼让着大人们往客厅上座。
这个小院,原本是这栋宅邸中若多偏院中的一个,因为住着宅子的家主言茂,自然就成了正房正厅。现在,刚才还高朋满座,已经自动退避一空,适才赶回来的珍娘正在指使侍女们重新上茶。
大人们各自入座,已既成定局,也就不想和言家扯淡,一起看向薛将军,今儿个,可是薛将军第一个跳出来保媒的,这个头,怎么也该由薛将军出才对。
“言……先生,外面那些贺礼,你可有什么法子解决?”是在找不出合适称谓,只能用先生来称谓了,薛将军看着温文尔雅接近于柔弱的言三他爹,肃然直言道:“今日这些还好,想必,明日会更多。”
堵在言宅门前的贺礼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薛将军能首先提到这事,其立场,显然偏袒在言家这边。
静静看了薛将军一眼,言茂也领情,想了想,轻轻一叹。
听到言茂悠悠长叹,在场的大人们一起端起茶杯,瞄着杯中漂浮的茶叶末,毫无疑问,是廉价货,言家还真够抠门。
提到言家,大人们烦恼之余,其实也真心佩服,能在京城这种以门阀来论资排辈的地界,区区言家能横行到这种地步,就算有势力遮掩,也绝对是上智,不过,这一遭,倒想看看,言家如何应付。
叹息之后,言茂轻轻道:“多谢薛将军抬爱,言家久居小城,家道中落,也想收下这些贺礼以作家资,只是,想到若今日贪图,往后人情往来必定入不敷出,所以,细细想来,实在不划算。反正萧泓即日就要南征,大办婚事,实在浪费,不如,把积攒下办婚事的银子捐出来充作军资,为将士们添些衣冠也好。”
说到这里,言茂牙一咬,下了偌大决心,沉声道:“为小三婚事攒下的五百两银子,都拿出来捐了。”
“老爷……”站在言茂身边的珍娘低声道:“可是,府里只剩下两百两银子了,哪里有这么些?”
“前几日不是还有六百两么?怎么只剩下两百两了?”言茂大惊。
“京城居,大不易,花销太大了。”珍娘忧愁难消,轻轻道:“要不……将少主和六少进宫了,应该会有些赏赐,等他们回来,借借?”
“不好,他们比言家更拮据,这次为了来京城,赶着私房钱为那些随行的置办了些新衣服充充场面,如今,他们就要回北方了,北方天气凉得多,就算宫里有赏赐,也得紧用在多备些厚实衣服才行,要不,从岳父铺子里预支些……”
珍娘轻轻锁眉,万分为难,轻轻道:“老爷,上次砸了半个铺子的漆器,虽说换了这么个宅子,可是,被砸的铺子是义父的,京兆尹判陪的宅子文契却写着三少,义父已经赔大了,再去借银子,只怕……”
珍娘含蓄的说辞,让言茂愈发为难,只得深深幽叹,道:“家道中落,愧对先人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在座的大人们端着茶杯,听得都木呆了,撇着眼,扫视着一唱一和的这两位,无语了。在最下首,端坐着一位极其不起眼的官员侧目,看向恬静依旧的珍娘,暗下吐气,此人正是珍娘的娘家兄长。
经历了二十年大浪淘沙,珍娘的娘家——杜家,早已家道中落,再加上人丁不旺,大有日落西山日渐凋零之势,这次,珍娘突然归来,和兄长作了一夜长谈,最终,杜家派遣了一些可靠的家仆前往言宅帮衬,而,杜家所得的回报让杜家又惊又喜,单单这几日,早已被边缘在名媛之外的杜家女眷随着萧夫人进出薛将军府,正式回归与京中名媛之中,这对家族中有好几位待嫁未嫁的女孩儿的杜家来说,尤其重要,千古以来,就算是片面,联姻也依旧是延续家族荣盛的重要一环。现在,他只盼望着一切顺利,绝对别出偏差就好。
吴源悠闲得品茶,静静听着。没错,他只是个听客。
薛将军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位璧人,诧异错愕之后,他可算知道了,为什么大人们一提及言家,反应倒不是愤恼,而是无奈的原因了。
“言先生不用担心,既然是萧大人非要攀这门亲事,一应花销当然由萧府承担,我们一会儿区萧府时,会转达言先生仁慈之意,请萧府这算出办理婚事的银子,一并送过来。”一旁,另一位大人轻轻而笑。
“多谢大人体谅。”言茂连声道谢,“言宅门户狭小,太委屈大人们,至于大人们好心好意送来的人情,不妨这算成现银,一起捐于兵部用于此次南征。”
妙啊!早已听明白了的薛将军眼睛锃亮,缓缓道:“不送到这边,那么送到哪边?”
“不如,还是借用风华楼吧,也不用旁人经手,请兵部书吏直接来收就是了。”
“不妥……”薛将军缓缓道:“天下银钱当须经户部之手,由户部经手,方显得名正言顺……”
听了薛将军此言,言茂微微一笑,连声称是。
解决了薛将军所顾忌的事,那么,接下来的三媒六证的过程就顺利多了。
虽说百官为媒,到底只需要三人出马就行。
为言家保媒的是监察司新贵吴源,为萧府保媒的是薛将军,而为言萧两家搭桥的……只能算是永固了,只不过,这会儿谁也请不到永固就是了,最后,由大人们抓住一位江南籍贯的大人出来,这位无辜受了牵连的大人很郁闷,不过,现在已然想出了。只要不干涉,就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利益。那么,又何必自寻烦恼?况且,其实,从被史官挥毫记下起,在场的大人们都算上了同一条贼船,想要反悔,已然万万不能。
三媒汇聚,一旁的珍娘已经萧准备下一斗,一尺,一箭,一镜,一算盘和一杆秤,算是完成了六证。三媒六证俱全,萧泓和言三的婚事已然合乎礼法,再无可退。至于六聘嘛,反正只是走过场而已,喝盏茶的功夫就定下了,明天成亲。
办完这些,大人们快步撤退,往萧府去。
随着这些朝官们离开,不会儿,再次堵着言宅巷道的贺礼开始陆续撤出,看得时不时“顺路”看热闹的巡城禁卫交头接耳,这言家好大的脸面,居然把那么多大人的贺礼拒之门外,那可是大大得罪人的失礼。只是,为什么那些挟着贺礼离开的大人们脸色都一副喜气洋洋?猜不透的禁卫们看得除了佩服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回到萧府,让人将几名追随他的侍卫请去休息,萧泓径自往父母所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