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叶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
  叶程以为这次外婆真生他的气了,不打算搭理他了,又想到今天去钱兴良家里的时候,王桂华的态度,顿时心里就沮丧得很。
  “你咋了嘛?”陆明远走过来推了叶程一下,说话硬邦邦的,半点没体贴一下叶程现在的心情。
  “没咋。”叶程这会儿正难受呢。
  “咋没咋啊?”看他那样子,都不像是没咋的。
  “就没咋。”叶程说。
  “那咱晚上吃啥?”看刚刚蔡金枝气愤的样子,估计是不会给他们送晚饭了,一包泡面一个面包,陆明远也只是吃了个半饱。
  叶程看了看陆明远,又看了看一旁正坐在地上盯着自己看的灰子,终于还是强打起精神出门了。小卖部里头的东西不能当饭吃,而且也贵,总吃就不划算了,他得往家里买点米粮才行,从前这些事都是蔡金枝帮他张罗的,这回蔡金枝都生气不搭理他了,他只好自己出来找了。
  两人一狗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大圈,也不知道买粮食这件事要从哪里入手,农村毕竟不像是在城里,还有菜市场店面什么的。等他们转悠到村口的时候,见到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小溪边洗红薯,这会儿洗红薯的,大概都是打算撵碎了洗薯粉的。
  叶程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去问了:“你这红薯卖不?”
  “这谁家小孩啊?”那男人笑了笑,好像终于想起来了一样:“是叶程吧,想吃红薯了?来,自个儿拿,这玩意儿不值钱。”
  “我想买多一点。”叶程认真地说。
  “买多啊?那也别买洗好的,我待会儿还上一趟山,晚一点给你送家里去,你要多少?”虽然对方还是个小孩,但是考虑到他家的情况,那男人大概也觉得叶程要买红薯是可以理解的。
  “要五十斤。”前年蔡金枝就往他院子里头送的三十斤,他和陆明远两个人就全给吃完了,这一次待的时间长,就多买一点吧。
  “嘿,就你俩买那么多吃不完,到时候可就都烂了,听大伯的,先买二十斤吃着,吃完了大伯家还有,挖了个土窑呢,这红薯放到明年都不会坏。”
  当天下午叶程跟陆明远正在院子里头摆弄吴老头给他俩买的修鞋机呢,那个大伯就送红薯过来了,二十斤,也就小半箩筐,他在叶程屋里头找了几块旧木板,底下垫上石头,把红薯放在木板上头,搁在阴凉的地方。
  “这红薯啊,就不能直接搁地上,放木板上头,不容易烂。”他一边说着一边帮两个小孩把红薯摆放好。
  “这要多少钱。”叶程见他把红薯都放好了,就从自己挎包里头掏钱。
  “给三块钱吧。”听男人这么说,叶程楞了一下,他在城里头的时候常常去菜市场,对物价倒也熟悉得很,而且他们镇一碗面条也要一块钱了,这二十斤红薯,怎么都不只是值三碗面条的钱吧。
  “嗨,大伯还能赚你钱啊?收一点意思一下就行了。”这人原来大概就没打算跟叶程说这个,没想到他一个小孩还能知道物价,顿时就笑了。
  “你这院子里头是啥玩意儿?”那人收了叶程的三块钱,刚要走,又见到他们院子里头的修鞋机,顿时好奇了,俩七八岁的小孩还能整个这东西回来?
  “修鞋机。”叶程回答。
  “修鞋用的,你俩这是打算要学修鞋?”这去过城里的娃娃就是不一样啊,比他们山里头的大人都有想法。
  “已经学会了。”陆明远大概是觉得这大伯人还不错,也开口说了句话。
  “学会了?来,把大伯这双鞋子修修。”男人一听,当场就把自己脚上的鞋子给脱了下来。
  这是一双解放鞋,不得不说,已经相当破旧了,叶程他们在城里头给人修鞋的时候,大多都是是鞋边鞋底的问题,修鞋面的人少,要修也大多是好一点的鞋子。而眼前的这双解放鞋呢,鞋边开好几个口子不说,鞋底也薄得厉害,鞋面也快要被穿烂了,有些地方的布面都被磨成丝了。
  这鞋要是送到吴老头店里,他肯定让人直接丢了,还修个屁。但是叶程毕竟刚刚才接受了人家的好意,二十斤红薯就只收了三块钱,还送货上门,心里觉得这人挺好的,又因为自己刚回来,就有人找他修鞋子了,也挺开心,于是就对着这双鞋子开工了。
  这鞋子虽然破,但是这个大伯平时估计还是挺爱护的,刚刚下地的时候肯定没穿,大概是光脚干的活,所以鞋子就是破点,也不算很脏。陆明远先用胶水把这双鞋子开边的地方粘上,叶程则进屋找了一条他小时候穿的旧秋裤,拆剪了当鞋面的底子。
  给修鞋机上了棉线,然后将剪好的布底子放在鞋面里头,右手摇机器,左手挪动鞋子,在鞋面上一圈一圈地踩线,没一会儿,两只鞋子就都修好了。
  “鞋底也快穿了,不过现在没材料,改天再帮你修吧。”陆明远毕竟是在吴老头手底下干了那么久,说话也挺有几分修鞋师傅的味道。
  “那个,这鞋底要用啥材料啊?”那男人问了。
  “车子的内胎就行。”像这些东西,从前都是吴老头屋里常备着的材料,他们这会儿啥也没有,看来以后得要慢慢搜集了。
  “内胎有啊,你们等着,我找找去。”村里的孩子就爱捡那些破烂东西回来玩,内胎之类的,就剪成细条跳橡皮筋做弹弓什么的。
  不一会儿,那人果然拿着一条自行车的旧内胎过来了,黑色的,还挺完整,没什么明显的破损。
  陆明远就又把那双鞋子接了过来,重新清理鞋底,用锉刀把鞋底打磨得起毛,然后又接过叶程剪好的自行车内胎继续打磨,等他打磨好了一块,叶程就用胶水把鞋子和用内胎剪成的鞋底粘上。
  等鞋底的胶水干得差不多了,叶程一脚踩起鞋拐子,把鞋子搁上头,拿着把小锤子砰砰砰一通敲打,将鞋底粘合的地方都敲结实了才罢手。
  “嘿,这是干啥呢?大强,你咋也在这?”院子里头正干活呢,蔡金枝这又回来了,她气归气,可哪里还能真的就撒手不管了,回去一通思量,也没想好这个事情该怎么跟她儿子说。
  “修鞋呢。”叶程见他外婆又来了,顿时就高兴了,脸上笑得也好看。
  “就跟那个老吴学的手艺啊?”蔡金枝跟吴老头通过信,晓得他是个修鞋的手艺人。
  “嗯。”叶程点点头,刚好他们把那双破解放鞋修好了,就拍拍手站起来接过蔡金枝手里的东西,一小袋白米,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油盐之类的东西。
  “金枝婶诶,你外甥不得了的,你看看他给我修的这鞋子,嘿,旧鞋翻新了这是。”那男人半真半假地说笑道。
  “还真能修啊?我看看。”蔡金枝听他这么说,也不嫌脏,接过大强手里的鞋子翻来覆去的看,一伙儿摸摸鞋面一会儿摸摸鞋底,一会儿又去扯鞋边,结果处处都平整得很,半点看不出来是从两个七八岁的小孩手里做出来的活计。
  “这活儿做得真不错,我看那城里的师傅跟咱这小地方的就是不能比。”那人可劲儿夸。
  “是不错,看来这以后是饿不死了。”蔡金枝也笑了笑,她这会儿心里还有气呢,可是见到外甥长进了,她哪里能不高兴。
  

  ☆、第 17 章

  村里人也没个消遣,没事的时候就爱聚在一块儿说闲话,最近他们就开始说叶程家的事了。
  “诶你听说没,那个叶程回来了,那孩子三更半夜到的村里,不吭不响就回自己院睡觉去了,这没爹没妈的孩子啊,回来嘛,连口热饭都没得吃,你说可怜不可怜。”
  “金枝婶也是第二天下午才知道的嘞,嗨,那俩娃娃关门睡觉,哪个晓得他们回来了。叶程带回来的娃娃你们见过吧?就是前年冬天钱兴良带回来的那孩子,叶程这回又给带回来了,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养活,钱守万他们家估计正犯愁呢。”
  “那娃娃长得倒是挺好看,就是整天板着个脸不爱跟人说话,不过那娃娃会修鞋啊,跟叶程两个人都会,听说是跟城里头的师傅学的,手艺还挺高,前几天帮人家大强修了双鞋子,硬生生把他那双烂鞋修出来了。”
  “我家那小子穿鞋跟吃饼似地,快得很,明儿我也过去试试他们俩手艺。”
  就这样,两个小小修鞋匠在村里先出名了,开始的时候大家也就是新鲜,拿两双破鞋过去修着玩,那破鞋修多了,就见出本事来了,处处都显功夫。
  不过叶程和陆明远两个人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村里的人们因为不相信他俩的手艺故意拿不好的破鞋过来给他们补,他俩还以为在村里修鞋就是这个样子呢,一双鞋修下来,就跟翻新差不多了,只觉得在这村里赚钱确实比跟着吴老头的时候难多了。
  你要说这农村人苦吧,其实这农村人也闲,南方大部分人家地都不多,农忙的时候就忙一下,农闲的时候有些人就做点副业,没有副业的打打毛衣打打牌。但是大伙儿都还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闲聊,院子里屋子里,手里干着活的不干活的,同村的不同村的,几个脑袋一碰就能说上老半天。
  自然的,叶程他们的事也都被传开了,到后来,十里八村都知道这俩娃娃会修鞋。
  不过会修鞋归会修鞋,大家对叶程从城里带个孩子回来这件事,基本上还是不赞同的,就算是大人,也不是说领养就能领养的。有些人也是吃饱了撑的,拿这些事去跟钱守万开玩笑,结果被钱守万劈头盖脸一通骂。
  “他要带回来就带回来,你跟老子来说这件事是要干嘛?我自己家里五张嘴还养不过来呢,还能替别人养那些阿猫阿狗?你爱管这闲事你管去,别扯到老子头上!”
  通常这个时候,蔡金枝都不吭声,他要骂要嚷随他去。蔡金枝也不是不想把那个叫陆明远的娃娃送走,可是这往哪里送啊?一个大活人的,总不能丢山上去喂狼吧?要真有地方去,他们当初早就把叶程送出去了,哪能让他一个人住在那小破院里头。
  外头别人怎么说,叶程他们自然是不会知道的,他只管关门过自己的日子,最近蔡金枝来得也少,他自己如今也长大了些,不像从前那样烧个饭都能烧焦。
  趁着这会儿天气还算暖和,叶程带着陆明远,把他家院子里头那块菜畦又给挖出来了,又让蔡金枝帮他弄了点菜籽葱头之类的,自己就把地给种上了。陆明远那小子根本帮不上忙,除了帮着拔了几根草,其他时候就只知道跟灰子蹲在边上看。
  钱兴良倒是来了一次叶程家,拿了几双旧鞋给叶程他们补,补完了拿着鞋子看了看,说他俩现在出息了,那吴老头人还真不错。随便说了几句闲话以后,他又说等志高和志远开学了,他就又要出去打工了,不出去不行,待在家里那是坐吃山空啊。
  后来钱兴良跟他们说,既然有手艺,就别在家里窝着了,买上个自行车,到附近村子里头去跑跑,多少赚点吃饭的钱,别总靠叶程舅舅家养着。再说着说着,他就说算了,还是我带你们去镇上吧,你俩小破孩能知道买什么自行车。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叶程跟陆明远就跟着钱兴良去了镇上,因为两个孩子个小,就挑了辆女式自行车,车轮子比男式的小很多,车座跟车头之间还少了横杠,对身高的限制就少了。
  叶程他们又去了上次买手套的那个老板娘店面,她的店面大,什么杂货都有,叶程他们一圈找下来,除了轮胎线,其他东西都好买到。那老板娘也说了,像轮胎线那种东西,地方上的人用得少,她也没进,估计其他店面更不会有。
  不过那老板娘人挺好的,她听说这两个孩子要买过来修鞋用,就说叶程他们要是要的话,她下次去市里进货的时候帮他俩看看,能找到的话就给带一点回来。钱兴良听她这么说,连忙让两个孩子道谢了。
  回到村里,钱兴良把叶程他们连人带自行车送回院子里头,自己就回家了。倒是村里人知道钱兴良带着两个孩子买了自行车,以后让他们跑村修鞋,顿时又热闹开了,有不少人还跑叶程他们院子里头看热闹来了。
  “叶程啊,你知道骑车不?”有人就问了。
  “不会骑,会推。”钱兴良说他们会推就行了,现在大部分的村子都有土路,把工具放在自行车后头,推着就能进去。
  “这后头要放工具啊?那得钉个架子才行。”他们村里有个张木匠,这会儿就给叶程他们出主意了。
  “你不就是木匠吗?给人家小孩钉一个。”边上的人连忙就接话了。
  “我回家找找材料去。”张木匠也干脆得很,说着就出了院子。
  “喂,大拱子,你家上次做柜子不是还多了两块杉木板子吗?拿出来拿出来。”院子里的人接着起哄。
  “这你都知道?”那大拱子也不恼,笑嘻嘻地也出了院子。
  不一会儿,张木匠拿着工具跟材料过来的时候,杉木板也到了:“还是这个好,我这个松木的,就是太重。”
  张木匠叮叮哐哐一整敲打,边上的人也都帮忙拉个锯子什么的,没一会儿,两个木箱子就做好了,还带翻盖的,盖子上还带了个锁扣,能上挂锁。张木匠量了量自行车后座的宽度,然后用两根结实的木棒子把两个木箱固定在自行车后座的两侧。张木匠的手艺相当不错,就这一会儿工夫,做出来的木箱子也是又结实又好看。
  “这箱子放放工具还行,太重了就吃不住。”张师傅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
  “俩小孩还能有什么重的东西啊?重了他们也推不动。”大拱子摸了摸那俩木箱子,不知道是不是还有点心疼自家的杉木板子。
  “嘿,叶程啊,这张师傅给做的箱子好吧?”
  “好。”
  “那以后张师傅来修鞋,你还收钱不?”
  “不收了。”叶程说。
  “那大拱子以后来修鞋,你还收钱不?”
  “不收了。”一块上好的杉木板子,估计要修好多次鞋才能抵得清。
  “那以后大娘来修鞋呢?”
  “不收了。”叶程在菜市场待过,知道这么说肯定没错。
  “哎呦喂秋桂婶,你可真会讨便宜。”边上的人就笑了。
  “去去去,我怎么能不给叶程钱呢?叶程啊,大娘跟你开玩笑呢,晚上大娘家里煮南瓜,一会儿给你端一碗过来,别听那些人瞎咧咧,啊。”
  “晚上秋桂婶家里煮南瓜,大伙儿去啊?”
  “去啊。”
  “都去,怎么不去?”
  “……”院子里头又是一阵热闹。
  “叶程啊,你们打算啥时候开始跑村?”那个叫大强的男人问了。
  “明天。”叶程把自行车推倒屋檐底下,然后把院子里头的工具一样样装到自行车后头的箱子里,陆明远种地不行,摆弄修鞋机还是很顺手的,拿着扳手三两下就把修鞋机跟三脚架拆分开了。
  “呦,这娃娃干活真溜。”大家看了都觉得挺新鲜,一般人家的小孩,七八岁哪里能干这精细活,能帮着打点猪草拾点柴火就算是乖巧的了。
  “明儿阿清刚好要回娘家,我让她带你俩去她们村吧?”阿清是大强老婆,人如其名,长得相当清秀,是村里的俊俏媳妇。
  “十八岭啊?那可够远的。”
  “那附近有不少村子,听说还住着客家人嘞,离镇里远,他们也不常常出来,我看有生意。”张木匠也是到处跑着给人家干活,所以对他们镇周边村落都熟悉得很。
  “我看也行,不是有拖拉机吗,明天坐拖拉机过去,跟阿清在十八岭住两天。”
  大伙儿这么七嘴八舌的,就帮着叶程和陆明远把他们之后两天的行程给定下来了,蔡金枝也都是后面才知道,不过他也没意见,说去十八岭就去十八岭吧,灰子留在家里,这两天她过来喂。
 

  ☆、第 18 章

  第二天一早,蔡金枝就过来叶程的小院替他们整理行装了,第一班进山里的拖拉机是九点,所以他们时间还是很充足。
  叶程起来刷牙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头放着两个拖拉机的内胎,就问他外婆:“这哪儿来的啊?”
  “你说那车胎啊?还不是你舅舅,上次我拿了几双鞋子过来补,回去后他跟你舅妈都看了老半天,也是觉得你补得好,昨天我说你要进十八岭,他大晚上的就出去了,三更半夜才回家,早上让我把这俩东西给你带过来。”
  “你舅他就是个愣子,光是嘴巴坏,也没个把门的,整天乱喷。不过他心还是好的,你就多记住点他的好,他骂人的时候咱都当听不到,啊?”
  “嗯。”叶程点点头,刷完牙就把那两个内胎放进自行车后面的木箱子里去。
  一会儿陆明远也起来了,拿起叶程刚刚用过的牙刷,挤了一点两面针上去,站在院子里的水沟边上刷牙。他见到蔡金枝从来不打招呼,蔡金枝也不怎么跟他说话,只管继续跟叶程唠唠叨叨。
  蔡金枝给叶程他们准备了一些咸菜和肉饼,还用一个塑料袋装了几斤大米,又拿了个大饭盒让他们带上:“记住啊,出去了到别人家里要客气点,把米阿菜阿都带上,到时候让他们煮饭的时候帮你蒸上,别老吃人家的。”
  “叶程啊,你们好了没?”这才不到八点半呢,阿清就在外头叫了。
  “快了快了,马上就出来了。”蔡金枝连忙应了,麻利地把东西都收拾好了,送叶程他们出了门:“阿清啊,这两天叶程他俩就麻烦你了,你多帮我看着点啊。”
  “嗨,你家叶程还要我看着啊?汽车火车都坐过了,那十八岭算啥,是不叶程?”阿清说。
  “说啥呢这是,坐了汽车火车就能上天了?”蔡金枝说。
  “那还不能,坐上飞机才能上天呢。”阿清是个笑嘻嘻道。
  “你说你这人咋这么会说话呢”蔡金枝也笑开了:“你们路上小心着些,我就不跟着出去了,守万那边还有活儿要干。”
  “放心吧金枝婶,宝贝外孙丢不了,过几天好好的给你带回来。”
  阿清说着就带叶程他们出了村口,从公路进他们村子的,还是一条土路,有一段还是石头铺的,自行车不怎么好推,尤其两个孩子还这么小,阿清就接手过去帮他们推了。
  平时大伙儿出村子都不怎么走这条路,村后头就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公路,不过因为都是台阶,自行车上不去。
  等到了马路边的时候,时间还很早,他们坐在树底下等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把拖拉机给等来了,刚上车的时候人多,他们三个上去以后还硬搬进去一辆自行车,拖拉机上都挤得不成样子了。
  有些男人就站到外头去,脚踩在最外头那点地方,整个身子都在车外,手抓住上头的架子,几个男人往那儿一站,差点没把拖拉机的车头给压翘起来,不过山里的司机胆大,每天开着这山路十八弯,大概也确实有些技术,就这样,载着满满一车人,吧嗒吧嗒开往深山去了。
  车子越开,车上的人就越少,等到了十八岭的时候,车里也就没几个人了,叶程他们下车后拖拉机继续往深山里开。
  十八岭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据说前些年打算在这里开发个旅游区,后来好像是因为交通还是什么原因,最终也没什么动静。叶程他们下车的地方在一个山脊上,下车走了几步,就见到一个小村子了,这个小村子的视野非常开阔,一边的山沟里头,还修了一个不小的水库,几个妇女正在水库边洗衣服。
  阿清的娘家就在这个村子里头,她刚一下车,就有许多人跟她打招呼,说说笑笑就进了村子,叶程和陆明远也跟在后头。山里头的人热情得很,阿清的母亲也不问叶程他们是干什么的,就先拉到家里去,说是要给煮鸡蛋。
  “娘,你别煮了,人家可是来干正事的。”阿清笑着说。
  “干正事就不能吃俩鸡蛋了?什么话?”那大娘说着就麻利地刷起锅来了。
  “娘啊,你晓得他们这次是来干啥的不?”
  “我哪知道,这是干啥来了?”阿清的娘看了看叶程和陆明远,俩娃娃进山如果不是为了探亲,那还能是为了啥?
  “修鞋。”陆明远一本正经地说。
  “啥?修鞋?”一直坐在边上没出声的老头子突然说话了,应该是阿清的爹。
  “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们村这俩娃娃手艺可好了,镇上的师傅都没他俩修得好。”阿清连忙夸起叶程他们来了。
  “你就别吹了,还你们村呢?你们村是哪个村啊?”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老头子显然不爱听这些话。
  “嘿,就是大强他们村的,哈哈。”阿清连忙改口道。
  “你别搭理那老头子,别扭那样,女儿嫁他家去还不是他家的人了?”阿清的娘就看不得他家老头子那点小性子。“再说说,这俩娃娃真能修鞋啊?”
  “真能修,家里有破鞋不?你们自个儿看看就晓得了。”
  “有是有,就你上次给我买的那双绒面的布鞋啊,我穿着别提多合脚了,前阵子洗好了放在柜子里头被虫子给咬了,哎呦心疼得我诶。”阿清的娘皱着脸,估计这会儿还心疼得紧。
  “咬成什么样了?”阿清问道。
  “两只都咬了,你看,鞋面都成这样了,我前几天带到镇上去了,结果到修鞋的摊子上看了看,他那线颜色都不对,就没给补,补衣服的又补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