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另有乾坤-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鸨斜眼看他,说:“哟,这么年轻的官儿,倒不知道自己爱惜自己的名声!我们这里来的官不少,谁不是遮遮掩掩的?我要是大声嚷嚷起来,就狎妓这一项,要叫上头知道了,就够叫你丢了乌纱帽的!”
  禛冷然说:“我未必还怕你嚷嚷不成?上头知道了更好,像我这样进了妓院都不肯狎妓,洁身自好的岂不是更值得嘉奖?”
  老鸨见这招不行,就又抓着普通男人的痛脚之处做文章,阴阳怪气地说:“那我就出去和人家说你跑妓院来当柳下惠,看人家不笑话你?哟,客官,你是不是不行啊?”说完,还朝着胤禛抛了个媚眼,用帕子握住嘴猛笑。
  胤禛被她恶心得够呛,说:“你出去嚷嚷,人家只会说是不是你这里的姑娘不行啊?都不能叫客官有兴致。我也顺便帮你宣传一下你们这百花楼拿本地姑娘冒充东瀛姑娘,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看谁还有多余的钱专门跑你们这黑店伸长了脖子来挨宰?”
  老鸨完败。最后还是惧着胤禛的官家人的身份,极不情愿地退了九百两银子,胤禛也便息事宁人了,就当那一百两是酒菜钱和给姑娘的打赏吧。
  可是贾琏此时喝得烂醉,他和贾琏的几个长随都给龟奴们拦在百花楼外面不让进来,现在和老鸨吵了一架,也没有人上来帮忙,胤禛只好把贾琏挂在自己肩膀上拖出了百花楼。胤禛累得满头大汗,刚刚出了百花楼的大门,招呼着外面候着的小厮们将贾琏从自己身上弄开的时候,不经意抬头一看,却看见对面街上有几个人猛盯着自己看,其中一人,就是天天都见面的宁王司空祀。此时,他俊美的脸冷得如同结了冰霜一般,盯着胤禛眼珠子都不带转的,旁边站着的两个人推了推他,他才如梦初醒一般,又狠狠地盯了胤禛一眼,跺了跺脚,快步走了。
  胤禛也没空去管他,急急忙忙回了家,自己修书一封给林如海说清楚了始末。不过还是想着不妥,虽然以前和林如海相处得甚是投机,他应该会相信自己所言非虚。但是,到底事关重大,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是否能够被对方了解并采纳。胤禛想了一晚上,最后决定还是要和林黛玉本人说清楚此事,并叫她也拿定主意。
  次日天一亮,胤禛便早早地起来,先打发冬儿去玉牒馆给自己告个病假,尽管想到昨晚才见过司空祀,他必定不信,但是紧急关头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另外又叫几个婆子送了大丫鬟海棠往荣府去给宝钗报信,就说是薛姨妈今儿身上不好,叫宝钗过来经看着,再有,薛姨妈听说干女儿不日要启程,挂念得很,叫黛玉也过来一趟,顺便将大哥哥这里准备好给林老爷的礼物土仪一并带过去。
  这边,司空祀得了胤禛的告病假的信儿,心里十分别扭,昨天正好七弟和九弟两个人特意出宫来找他玩,几个人聊了会天,看天色还早,就去了街上玩。两个弟弟平时在宫里被拘束着,鲜少出门,见街上人流如织,街边摆满了各种新奇玩意儿都高兴得很,后来九弟看见一处房屋别致,挂满了红灯笼,还人来人往地,以为是什么有趣的地方,就吵着要走近了去看看,谁知道居然是个妓院。司空祀连忙拉着两个懵懂不知人事的弟弟就走,九弟还追着问:“什么坏地方?都是坏人才去的地方吗?不是正好叫官府的人来把他们一网打尽?”司空祀正想着该怎么回答九弟的话,却见七弟手一指,说:“咦,那不是新科探花薛文龙吗?怎么他也要到这坏人出没的地方来?莫非是来做细作的?”
  司空祀举目一看,胤禛还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还有个男人就挂在他身上,脸挨着脸,极其轻浮的感觉。只这一眼,司空祀就觉得全身的血都涌到了脸上,愤怒得全身都微微颤抖。
  回去以后,司空祀还愤愤不平,原来他是这种人,不光要去那种地方追欢逐乐,还要和男人勾勾搭搭,偏偏对自己装出一副正经无比的面孔来!
  司空祀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反正想着这一档子事情,觉得自己不应该生气,也没立场生气,偏偏那股子恼怒嫉妒就如同一个不倒翁一般,按下去又自己起来,无论怎样平心静气都没法平复下心情,在床上翻来翻去,也是一夜不曾安眠。
  第二天一早,得知他还请了病假,司空祀更是火不打一处出来:好哇,仗着自己对他宽容,居然这般目无尊长,喊了个人来报信就敢擅自做主不来了,看明天他再来了不好好治一治他!
  这边,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宝钗和黛玉两姐妹就来了。胤禛对宝钗黛玉说:“今天叫你们来,不是因为妈妈病,而是有个十万火急的事情,现在就要叫林妹妹知道,好叫林妹妹你自己拿个主意。妹妹你这时先回避一下,去看看妈妈。我先和林妹妹说话。”
  宝钗见胤禛说得十分郑重,又望了望黛玉,黛玉也冲着她点头,于是宝钗就乖巧地出去了。
  胤禛看了看黛玉,倒是比初来的时候个子高了些,只是到底还是不足十岁的孩子,脸上稚气未脱,想到她一个没娘的孩子眼看着又要没了爹,还要被贾府里那帮子狼心狗肺的亲戚暗地里谋算,心里十分不忍,狠了狠心,才说:“妹妹,你虽然不是我的亲妹妹,不过,我母亲认你做了义女,我妹妹也和你好得形影不离的,我心里也是一般地把你当做亲妹妹看待的,凡是涉及到你的事情,少不得为你盘算盘算。所以,这一件关系到你大事,必须要叫你自己知道。”
  胤禛缓缓地将贾琏的话大概择其精要说了说,考虑到黛玉的感受,也不刻意去渲染贾府人如何坏什么的,只是把整个事情还有厉害之处和黛玉说明白了。
  黛玉听清楚原来日日对着自己说亲道热的贾府的亲戚们背后居然是这幅嘴脸,这样的心肝,马上红了眼圈,落下泪来。
  胤禛很着急,不过现在却不是安慰她的时候,再说他也不会安慰人,于是直接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想对策才是要紧。我为你谋划,但是也要你愿意才是,若是你心里原本就打算的那样,我也就不用忙活了。”
  黛玉虽然和胤禛没有来往过,可是平日里见宝钗说起这大哥哥来都是一脸崇敬,人后也经常听到这大哥哥如何蟾宫折桂的风光和行事为人来,心里十分尊敬和信任,现在见他为自己和自己家的事情一脸焦急,心里十分感动,于是说:“大哥哥为了我的事情跑前跑后,我心里知道,只是我现在却无能力去自己张罗,只有全靠大哥哥给我拿个主意了,若是以后有机会,我定会设法报此恩情。”
  胤禛皱眉说:“那些多的话就不要说了,现在没工夫客气来客气去的。你也不要不好意思,我就把话挑明了说,你知道我全是当哥哥的为妹妹打算将来的心意就好了。我一直让你宝姐姐和你一起住,就是要她多照看着你,可是如今她也大了,再有个一年两年的,肯定要出嫁。我的意思,你宝姐姐是不能嫁给贾宝玉那个没用的东西的,就是你,也不能嫁给贾宝玉,别看贾府现在还风风光光,其实早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何况,那里的人多黑心的人也多,害人的事情不少。你嫁过去,那等于是送羊入虎口,往后你一辈子就难过了。要说我和母亲,当然是希望把你接出来住,现在看来却不能够,因为,有你外祖母在,她一定不会答应。只有你自己心里早早打定主意,先耐烦着住一段时间。还有,就是,你的婚事,当然,现在你还小,说不上这一层来,可是,刚才的话,你已经知道了,贾府里现在是都打着算盘要将你嫁给贾宝玉,好顺理成章地拿到你手里的那一份林家的家私。若是你属意贾宝玉,就打算以后嫁给他,那就当我什么也没说。若是你没那个打算,就赶紧听我一句话,赶在贾琏带你回家之前叫你父亲早作应对。”
  黛玉咬着嘴唇,最后下了决心似地说:“我全听大哥哥的。再说,人家丢弃的东西,我也瞧不上!”
  胤禛赞许地说:“好,有志气!既然如此,现在时间紧急,我也不能和你多说,得要马上出去筹措安排。你就手书一封,将你心里的打算说与你父亲知道,另外,拿一件你以前惯常用的东西作为信物,与这两封书信一起马上送去扬州,叫你父亲知道。”
  黛玉出去了一会儿,又进来了,将自己从小戴在身上的寄名符儿托在手上,给了胤禛。
  胤禛安抚地说:“好,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会安排的。等你到了扬州,一切都听你父亲的就好。”
  胤禛将两封书信和信物包好,他想着自己现在不能离开京城,一来是有公务在身,二来若遇上贾琏,难免叫他疑心是自己动的手脚,不如叫冬儿去跑这一趟。不过,叫冬儿去跑这一趟也不放心,因为他不老成,又没干过这等事,须得有个稳当的人带着才好。另外,要赶在贾琏和黛玉抵达扬州之前将书信送到,还要留出时间来给林如海应对,非得比贾琏他们至少早个七八天才好。如此说来,倒是像送六百里加急军报那样的方式才好,不如去找司空祀,找他要一个可以快马加鞭,惯常送急信的人带着冬儿去才妥当。
  胤禛当机立断,马上穿好官服去了宗人府。
  到了玉牒馆,果然看见司空祀在里面,一双俊秀的眉毛锁在一起,眼睛虽然是盯在卷宗上的,神智却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胤禛轻轻走过去,他都没抬头,直到胤禛到了跟前,才猛醒过来一般,待看到是胤禛来了,他的眼中先是掠过一层明显的喜悦,旋即又冷了下来,继续低头看文件。
  胤禛说:“咦,莫非我最近练了什么隐身功不是,怎么你看见了我也好像没看见似地?”
  司空祀没好气地说:“你不是病了吗?怎么又跑了来?难不成是装病,实际是因为一夜春宵就起不了早了?”
  胤禛说:“原来你是说这个,说来话长,现在我却没空和你解释,以后再说吧。现在,我要请你帮个忙,借个人来用一用。”
  司空祀冷冰冰地说:“不借!”
  胤禛顿时脸上神情一冷,立起一双剑眉,看着司空祀,说:“我还没有说缘由呢,你就一句话给我堵死了。我跟你说,现在先别和我置气,把正经事办了再说,否则,以后,我也和你钉是钉铆是铆,只是公事上的关系了。”
  司空祀气呼呼地坐了好一会,才站起来说:“好吧,先去把你要忙的事情忙完了,我再来治你这流连风月之地,败坏我朝官员清誉的罪!”
  胤禛唇角一勾,说:“好,我等着。”
  司空祀撇撇嘴,便站起身来走了。
  一会儿,司空祀便去找了合适的人来,叫人带去给胤禛看。胤禛给了那人一百两银子,又许诺说差事办好了,回来还有赏。那人一见跑一趟有这么大一笔外财,自然是喜不自禁,连声答应着,胤禛便马上带着他坐车回家,取了书信和信物交给冬儿,又叮嘱了冬儿该怎么和林老爷说,才打发冬儿和那人一起火速动身。
  没几天,胤禛回家时,薛姨妈正在门口,见了儿子,就走出来,悄悄地说:“家里突然来了几个人,只说是专门来等你有要紧事的,问他们打哪里来的,却不肯说,不过,我听着那口音,倒像是淮扬那边的人口呢。”
  胤禛心想,谢天谢地,林如海的人终于到了。
  那几人见到胤禛十分客气,说是主人有书信要面呈薛家大爷,其他的人却不便透露,无礼之处,还望见谅什么的云云。
  胤禛摆一摆手,表示不介意,领头的一个大汉才十分慎重地从怀里取出书信来,恭恭敬敬递给胤禛。




☆、57最新更新

  胤禛接过来;吩咐下仆们将这些人带去用饭;好生款待;又客套了几句;然后自己去了书房。
  胤禛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林如海亲书的书信一封;还有一枚十分精美的碧玉玉佩。
  林如海的书信的大意是;非常感激薛蟠(胤禛)的好意提醒和忠告;其实林如海本人为宦多年,早就参破人情世故;原也防着这一招,之前就做了些防备。只不过林如海还是心存侥幸;想着贾母乃是黛玉之外祖母;贾赦贾政二人亦是黛玉之亲舅舅;谅必不会将主意打到外甥女的头上来,没想到最后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枉费了他私下里对贾家的一贯的扶持和照应。再有上次黛玉的信中也言辞激烈地表明拒嫁贾府的决心,林如海想着贾家的种种卑下之处和贾宝玉的顽劣,亦不愿女儿投身于大染缸一般的贾家而耗尽心力,遂决意为黛玉另作他想,不再作将女儿嫁与贾宝玉为妻的打算。
  林如海在信中叹息若是自己还能再活几年,一定要将黛玉从贾府接出来,好生为女儿筹划将来,可惜,现在病体难支,时日无多,委实是有心无力,现在再后悔当初不该偏听偏信,将黛玉送往贾府也来不及了。黛玉一个芊芊弱女,孤身一人在外面居住既叫人担心,面子上也不妥当,只有还是让她继续寄居贾府,以待其成年。至于薛蟠(胤禛)在信里提到的以薛姨妈为黛玉义母的名义将黛玉接到薛家住的提议好是好,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一来贾母健在,断断不可能丢下她作为外祖母的面子将黛玉拿给没有实际血缘关系的薛家养活;二来薛蟠(胤禛)本人亦是未婚之青年男子,住在一起委实不便,恐怕有碍黛玉之闺誉,故而不做考虑。贾母如今春秋尚健,料想有她护着黛玉,多少应该过得去。
  还有黛玉的婚事,本来是贾母多次暗示过的,现在既然已经不在考虑之内了,林如海稍后会另外写书信给贾母,表明态度。另外,黛玉在贾家居住,一应花费他会全部打点好,随后让贾琏带去给贾母,绝不沾贾府一文钱的便宜,免得那帮子人见婚事落空就说长道短让黛玉难堪。
  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下面就是林家的财产如何在黛玉成年之前妥善保管,以免落入不怀好意的人之手的问题了。说起来,这些人还为数不少呢。一拨就是林如海现在家里的几房姬妾了。林如海早就安排好了,将扬州地面上的一些田地铺子和银钱散发给几个姬妾,虽然尽都无所出,毕竟跟了他一场,林如海把生计给她们安排妥当已经将上述人等遣散。这一点已经落实,不需多虑了。第二拨就是林如海族里的几个远房亲戚还有贾琏等人了,这一拨人倒是不好打发,必须做些戏码给他们看。林如海当然恨不得把全部家底都给黛玉,但是这帮人既然嗅着味儿来了,不给点残羹冷炙打发了去是不可能的。道理上也说不过去,林如海再怎么为官清廉,也不可能家徒四壁,一点家底没有。到时候,他们必定会疑心林如海隐秘地将家私给了黛玉。那帮人就算当时没翻出来,也难免不甘心。“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们要是盯上了黛玉,可就不妙了。以黛玉一个孤女,又是未出阁的小姐,怎么弄得过他们?所以,林如海豁出去五十万两银子做面子上的家底儿给大家看,再叫林府的管家最后为主人家做点事情,向他们哭诉老爷平时如何乐善好施,如何两袖清风等等,叫他们相信林家确实就是这么多了,当然,就一般官宦家庭而言也不是小数字了。然后,按照本朝律法,亲女还可得其中的五成,也就是说,除了林如海的私藏,黛玉明面上另外还可得二十五万两银子的遗产,剩下的就叫贾琏和林家远房争夺去吧,反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给黛玉留的大头算是保住了。
  下面就是如何为黛玉保管并在其成年后交与她的问题了。林如海素日知道薛蟠(胤禛)的品性高洁,愿意将此事托付与胤禛处理。林如海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存放在扬州的一个地下银庄里,约定的取银子的信物是两枚一模一样的玉佩和林如海的亲笔信。一枚玉佩给胤禛,另外一枚玉佩和信将在黛玉到扬州后交给黛玉本人,待黛玉返回京城后请胤禛帮着黛玉料理。林如海的意思是虽然放在银庄里安全,就怕遇上战事之类的天灾人祸,银票当然不如现银稳妥,所以,就请胤禛帮着黛玉至少兑换出一半的现银出来,为黛玉在京城附近购置下田庄之类的,这次派出来的仆人都是林如海精心挑选出来的忠仆,到时候胤禛可以把他们打发到新购置好的田庄去管理。此外,田庄上每年交回来的租子也只有烦劳胤禛代为折变为现银或银票转交给黛玉了。因为此事甚是繁琐,全部叫胤禛帮忙也太托实,林如海随信还附有一张一万两白银的银票,聊表谢意。
  胤禛读了此信之后,觉得林如海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周全,不禁松了一口气,好吧,就等着林妹妹回来,按着他父亲的指示去实行好了,到时候可就有的忙的了。
  且说这一天,司空祀见胤禛回家去之后就没有再回转回宗人府来,心里又是气闷又是怅然,闷闷地回了王府,传了饭来自己用了,正说去书房里坐一坐,就看见管家慌慌张张地进来传报说:“太子殿下驾到。”
  司空祀急忙整理衣冠,出门迎接,却见身着便服的太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已经进来了,司空祀连忙上前见礼,太子扶起他来,微笑着说:“咱们兄弟就不要多礼了,进去说话吧。”
  进了大厅,司空祀还是依着君臣之礼跪拜了太子,然后,司空祀请太子上座,又让茶,屏退众人后,两人喝了一会儿茶,闲话了片刻。司空祀见太子并无别样话说,只是闲闲地问着自己去了宗人府办差后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心里暗自琢磨太子今天微服来自己府上莫非真如他所言,只是来看望分府另居的自己,说几句闲话的?
  太子放下茶杯,看着司空祀,终于把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六弟,哥哥此番来,乃是有一事相求。”
  太子微微红了脸,语气略微有些迟疑地将事情说了出来:原来他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来求着司空祀帮忙,还是为了老三的事情。现在皇子中有了子嗣的只有老大和老三,太子妃倒是怀上了,才三个月大,她以前就流产过一次,身子骨不太结实,生不生得下来还是个问题。然后,老大的两个儿子,现在是被皇帝接进宫去养着的。老三本来只有两个女儿,不久前陪同皇父驾幸某行宫时因为醉酒和一个婢女有了那事儿,那婢女倒是好运气,居然就怀上了,还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老三大喜之下,把那婢女扶上了婢妾的位置。可是老三转头一想,老大的儿子算是废了,谁叫他们摊上个蠢货爹,自己这个儿子算是皇长孙了,庶母的身份低了的话,孩子也低人一等,便想到司空祀这里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玉牒上改上一笔,将原本玉牒上记录的“靖亲王长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子某行宫草房,生母系内务府女子王氏,收生稳婆不详。”的记录改一下,改成生母为已故的熙妃,后来奉上谕,准由靖亲王妃某某收养。这样,老三这长子的身份就高出了许多。不过老三自觉和司空祀交道不多,便让太子来为他说和。
  司空祀一听就摇头说:“这怎么行?亏他想得出来!”
  太子说:“其实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改了之后名儿好听,究竟也没有碍着谁的事情。好弟弟,你就帮个忙吧。”
  司空祀当然不肯,太子只是苦苦相求,司空祀实在忍不住,便说:“论理这话不该我说,可是我就是不明白,他到底有什么好,能叫你为他赴汤蹈火到如此地步?”
  这话一出口,司空祀看见太子的脸一下子变得刷白,也知道这话说得急了,踩中了哥哥的痛脚。不过,就上次的事情,司空祀很看不惯三哥的做法,只是三哥十分狡猾,从来都不会跳到前台来动作,倒是一点错儿都叫人挑不着。此时,将一直以来梗在心里的疑惑不平说出来,虽然得罪了太子,司空祀倒是觉得痛快了许多。
  太子一双眼睛幽深地盯着司空祀看了半响,说:“你都知道了?”
  司空祀手指轻轻转动着茶杯,斟酌着说:“知道一些,也许没有哥哥想象的那么多。”他有意含糊其词,只是不想叫哥哥难堪。
  太子蹙眉扶额道:“你怎么知道的?难不成是东宫中……”这话一出口,太子的眼中掠过浓重的不安和恐慌。
  司空祀只得说:“不是听别人说的,是琼林宴的那天……我自己……”司空祀想起当日在山洞外听到的暧昧情景,自己也羞惭得说不下去了。
  太子有些失神地问:“啊……你连我委身于他的事情都知道了?”




☆、58最新更新

  没想到太子这般直接;司空祀一口茶水几乎要喷出来;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掩饰着说:
  “我不是要刺探哥哥的隐私;只是,这事情委实不解;如鲠在喉。以哥哥的尊贵无比;何须如此呢……”
  太子的目光悠远;似乎穿透了富丽堂皇的宁王府,直达不知名的深邃远方;说:“情不知所起,只是;明知道那是毒药;是悬崖;是深渊,一旦投身而入,就如同飞蛾扑火,却也只有闭上眼不再回头了。情之所至,连性命尚且不顾,哪里会在意身份之高下吗?”
  司空祀听了,略有动容,不过,他轻轻转动着手边五彩斑斓的茶盅的盖子,慢吞吞地说:“这个……情之所至,两情相悦之时,抛开面子,不在乎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