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安纪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矫恃一些,这些或许惠帝都是能接受的。然而平安自进雍京以来一直保持着她朴实的待人之道,从不刻意做什么,然而现在聚拢在她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致使会有今日的局面,是她的幸事或是不幸,现在都不是定数。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惠帝看着平安对自己那浓浓的濡沫之情,心中感概万千,摸挲着平安的头发,惠帝缓缓说道:“平安,你这孩子虽然不拘小节,做事也偷懒的很,但是终归是有想法的,以后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帮着你姐姐做事,让我大梁更加强大起来,恢复先周姬氏的荣光也不是不可能的。”喝了一口刘侍递过来的参汤,惠帝接着说道:“你最大的优点就是重情义,对人真诚,对你身边的人尤其的好啊,可是最大的缺点也在这里了,平安啊”惠帝突然紧紧拉着平安的手,平安疑惑地看着惠帝,两双绿紫的眼眸对视着,惠帝郑重地平安说道:“平安,作为姬氏的血脉,你要知道你背负的是什么,有的时候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你最要知道的最要首先想到的便是你自己的生命,那比什么都重要了,知道吗?”平安茫然地点点头,其实她是不知道,不知道惠帝说的什么意思。

惠帝见平安还是没有开窍,心底叹息了一声,疲倦地松开平安的手:“去吧,我也累了,要好好的休息了。”平安站起身,转身准备出门,想了想又回到惠帝的塌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对惠帝说道:“女儿此去定能旗开得胜,阿娘只管将养身体,等着女儿胜利的消息。”惠帝含笑点点头,平安这才离去。听着这母女二人的对话,刘侍只觉得心中大恸,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等平安一走惠帝便再一次的晕厥过去??????

赵原这几天在雍京等着朝廷发兵,真是心急如焚啊,这大坯的阿姑和姐妹们可都等着援兵呢,于是乎军部的人每天都能听到赵原这个大嗓门在军部里呼喝的“奶奶的”的声音,别说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赵原在军部就听说朝廷任命宜宁郡王为主帅,洪洛为副帅,这洪洛洪老都督赵原倒是在军部见到了,洪洛和军部的上下人等,还有户部的官员一起都为这次西关用兵忙碌着,这宜宁郡王愣是一次没见着,赵原心中不免有一些不快。而且这几天在雍京里莫不风传着,说是几座关镇被匈狄轻易地攻破,这大梁内部一定是有奸细的了,而这奸细嘛,虽都不明说却都遥遥指向了宜宁郡王身边的人。前一段时间刚刚平静的关于宜宁郡王最宠爱的侍君出卖军械机密的事情又浮出了水面,这些风言风语有一些吹到了赵原的耳朵里。而关于宜宁郡王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军部,最多的说法是这宜宁郡王这次出征是被太女逼得,现在宜宁郡王可不愿意离家了,天天粘着自家的侍君,不忍分别呢。赵原听着这些传闻,心里直打嘀咕,这样的人为主帅,会不会误事啊,这大坯上下可等着救命呢。

当赵原在洪洛面前吞吞吐吐地说出自己的忧虑时,惹得洪洛一阵哈哈大笑,洪洛笑着拍着赵原的肩膀说道:“赵原啊,道听途说的事情是做不得准的,只有自己看过才知道,这宜宁郡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看过就知道了。”

赵原苦着脸说道:“奶奶的,我倒是想看在,这要也能看到啊。”

洪洛笑道:“明天大军就要开拔,到时候你就能看到了,”说到这,洪洛故作神秘地靠近赵原,凑在她的耳边说道:“不过传闻这东西,多少有点是真的,郡王喜欢粘着她的侍君就是真的,哈哈哈??????”赵原挠挠头,心中满是疑惑,赵原这人虽然表面粗犷了一些,说话粗鲁了一些,但是能被赵慧派到雍京送军情,要和陛下对答,要和军部的人交涉,其实性子里并不莽撞,大坯被袭,她酒醉之时仍能解决问题,可见她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现在见洪洛说起宜宁郡王时并没有厌恶之色,但言语之间又满是调侃之意,便着实纳闷了起来。

这种纳闷一直延续到出征之后,赵原发现大军的整个调动都是副帅洪洛和张溥的指挥之下运作,原因嘛,好像是宜宁郡王不会行军打仗,不过在赵原看来,这样的主帅也很好,起码比不懂装懂,处处掣肘的好。而看着洪洛手下的参将们,对这样的事情也是见怪不怪了,赵原打听了一下,原来在上次和霍国之战中,这位宜宁郡王就是当甩手掌柜的。

要说宜宁郡王真是甩手掌柜似乎又不是,宜宁郡王的一些对于军队的小改动在赵原看来着实不错。这次怀山张溥部的禁军穿的都是新军服,没有了以前裤子大裤裆的累赘,看着整个人都精神的很,而且,每个军士的腿上都打了绑腿,大梁的军队主要还是以步兵为主,据说打绑腿可以减少急行军中腿部的疲劳。赵原还分发到了一些肉干和干的蔬菜,干的米饭,干的面条,让赵原开了眼界了,这东西据说是用热水一泡就能吃,每个军士自己背着一个小包裹,里面有睡袋,油布衣,油布的鞋套,这些东西可以应付一些突发的自然情况,这些轻巧实用的小东西都是根据宜宁郡王的想法做出来的,这次是第一次用于实践,宜宁郡王还发下命令,让军士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可以告诉自己的长官。

这些东西看着都不起眼,但在这个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时代,省却了很多的麻烦,禁军能够在三天之内就开拔,最重要的就是不用首先考虑从各地征调给养,部队先行就携带了一定的军需,而后粮草就可以跟上,这样加快了军队行动的进程,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因为这些小事情,赵原对宜宁郡王更加的感兴趣,可惜的是这宜宁郡王作为出征的主帅居然没有骑马,而是坐在了马车里,因为宜宁郡王操心国事,连日劳顿偶感风寒,一出雍京居然就病倒了。这让赵原对这位传说中的宜宁郡王就更加的好奇了。

平安没有骑马而是坐了马车,她病了,严重感冒,咳得比较厉害,而且发着烧。可就是这样马车里伺候着平安的七七还是一脸的不待见,偏平安看着七七的脸色也不敢说什么,燕赤霞跟前还能哼哼唧唧地撒撒娇,博取点同情,七七一上马车,平安立时就靠在燕赤霞的身上做闭目养神状,连咳嗽都不敢太大声。

七七见燕赤霞抱着平安,便没好气地说道:“把她放那,这马车现在也不颠了,她不是挺能折腾的吗?甭可怜她。”这七七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可见是不好了。

平安实在是装不下去,只好可怜巴巴地说道:“七七,我这可是病着呢你能不能怜惜我一点哦?”

七七一歪头:“你怎么病的?”平安马上连个屁都没放,乖乖地离开了燕赤霞的怀抱,倒在马车的车座上了。燕赤霞看着平安的样子好笑的很,不过郡王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几日白日劳神也就算了,偏晚间还要到蕴秀和月心的房里恩爱缠绵一番,临行前的晚间居然在蕴秀的屋里癫狂了一夜,闹得出征之时蕴秀起不来不说,郡王自己个的身体也是吃不消了,那次肺部受伤后,平安容易咳嗽,这次大约是劳心劳神劳身的狠了,居然发作的比以往厉害,发起烧来。

三军主帅临行生病若是传扬出去,且不说有没有人会借此做文章,就真正的战事而言,对三军的士气也有极大的影响。不要说秦承祥对着平安暴跳如雷,妫岚颜满脸哀怨,秦子路满脸担忧,就是平安自个也知道这事是自己自作自受,强撑着身体完成了一系列出征前的仪式,一等出了雍京,平安就弃马钻进了马车里。好在这次的副帅是洪洛,老相知了嘛,对于平安的种种异于常人的举动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只是张溥张将军难免有一些侧目,不过对平安这个特别爱惜自己的人来说,侧目什么的还是不能让她有什么触动的,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平安倒在马车软和的榻上就纳闷了,怎么就晕头晕脑的做了那么久呢?哎,说起来要怪就怪月心这小子,说什么换个花样吧,愣是被这个妖精骗了。第二天歇在蕴秀那,看着李蕴秀可人的样子,这不就得也拿他试试嘛,偏蕴秀这小子羞涩的满身都是粉红,秀色可餐,秀色可餐,哎,果然是色字头上一把刀,什么时候都错不了的理论哦,不过蕴秀的样子还真是可爱呢刚想到这,脑袋上就被七七打了一巴掌:“歇着就歇着,想什么呢你?”平安知道一定是自己的表情出了问题,哎,自己怎么会找了这么个家伙看着,看燕赤霞多好,什么都依着自己,哎??????

其实燕赤霞对平安这种行为也是有不满的,只是身份不同,燕赤霞总不好说什么,要是让平安觉得自己争宠了,倒是不好了。况且一见平安失去往日的勃勃生气,靠在车塌上要死不活的样子,燕赤霞心疼还来不及,要批评的话早就丢掉九霄云外去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安嘟嘟哝哝总是嫌马车颠簸,其实现在的马车经由基地不断的改良之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颠了,平安大概因为上次受伤,有了一点恐车症什么的,所以更多的时候平安喜欢把燕赤霞当靠枕。

偏偏燕赤霞对平安是心疼的,当靠枕就当靠枕吧,燕赤霞可是很有当靠枕的觉悟的,而且把平安环在自己的怀里让随军出征的燕赤霞心里很安定。这虽然不是燕赤霞第一次上战场,但燕赤霞的心里却是忐忑难安的,平安已经让燕赤霞在帅帐中听令。

先平安因病不能出现在军帐中,便就安排了燕赤霞在洪洛的手下听用,用来协调洪洛和张溥做决策时要向平安回禀这样的麻烦。而在中军中全权代表平安的是韩莫将,只要韩莫将和燕赤霞没意见,大将军就没意见,平安赖在马车不出来之前就是这么和洪洛,张溥说的。弄得张溥对平安满肚子的意见,让一个铁匠和侍君代表自己个,这位平西大将军果然是史无前例的第一人啊好在韩莫将和燕赤霞对洪洛和张溥的决策并不发表什么意见,要不然这位张溥将军估计得跳回雍京向太女告状了。

洪洛对这两位是知之颇深的,韩莫将对平安的重要性,洪洛是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要把这位在军事基地里最重要的人物带上。而燕赤霞是平安一直在培养的,有的时候逢七天一次的郡王府比武之中,洪洛会被平安邀请着给这位侍君开小灶,解答一些战例上不懂的地方,洪洛对燕赤霞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很是赞赏,不过真的要这男人出征,在洪洛看来还是有点不大能接受。平安这次带燕赤霞出来,洪洛并不觉得吃惊,所谓教科书,那毕竟是书本上的知识,而真正的将军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平安能想到这些,也是有见识的了。而这几天燕赤霞在帐中听令,洪洛顺着平安的意思,路上行军之时,便对燕赤霞进行了很多战争上实践的提点,让燕赤霞受益匪浅。

由于前期大梁一直在修路,现在这修路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大军行进的非常的迅速。而平安一直在强调的同意度量衡,在马车上的体现便是车同轨,相同的尺寸,相同的规格,使得车辆的使用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大军行进的路上,不断有关镇的军队汇入,在洪洛和张溥的指挥调度下,一路都不耽搁,急行军在五天之后,五万大军齐达大坯城下。这时候的大坯已经在匈狄的围攻下坚持了近十几天,这十几天之内大坯守将赵慧心急如焚,她的家就在大坯城内,一旦大坯城破,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次匈狄来袭,不但时间上不对,连攻城的手段居然也是十分的齐全,完全和以往那种打过就跑的匈狄草原战略截然不同。匈狄开始试图毁灭烽火台被发现之后,便将这城池团团围住,而且就赵慧的分析,虽然烽火放出,但是周围那些城矮人少的小村镇大约已经被袭击了,而面对匈狄接连不断的攻城,赵慧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不过还好将自己的侄女派到了雍京送信,算是给自己家留下了血脉了。

这些天赵慧一直坚持在城头和军士们同甘共苦,熬得两眼通红,原本挺拔的身躯如今已经摇摇欲坠,亲兵见赵慧的样子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便要扶赵慧下城,却被赵慧一把推开。这时城下的匈狄突然发起了疯狂的攻城,眼见着箭支漫天飞来,亲兵也不管赵慧会不会发怒,几个人用盾牌护着赵慧,几个人拖拽着赵慧往城下走去。刚到城下就见一个军士骑马飞奔而来,见了赵慧也不下马只在马上喊道:“将军不好了,东门破了。”赵慧身子摇晃了一下,什么也顾不得说了,推开亲兵,上了战马就往东城奔去,东门被撞破,虽有匈狄进入但是大坯的军士悍不畏死地用身躯挡在东城城门洞里,以单兵见长的匈狄一时竟不能进入大坯。赵慧到时正要进行指挥,一支流矢直奔赵慧的面门而来,赵慧忙一闪身,那支箭便扎在了赵慧的肩上,赵慧滚鞍下马,后面的亲兵一拥而上,想要扶起赵慧,却见赵慧一骨碌爬起来拔出佩刀冲向城门洞,军士见主将都不畏死,都奋勇向前,便是争夺城门洞的战争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赵慧厮杀了一阵只觉得眼冒金星,知道支撑不住了,看着身边守护着的亲兵,大喝道:“不要管我,去把她们赶出去,堵住城门??????”话还没有说完,就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然而东门已破,匈狄开始调集大批的军士前来东门,哪里能赶得出去,赵慧拼死厮杀心里却感叹着大势已去。匈狄开始蜂拥进城,赵慧在亲兵的护持下边战边走,眼看力有不逮。

就在这时,突然匈狄人的阵营里发出一阵金锣之声,很快眼看就要攻进大坯的匈狄人中有人在大喊着,接着在赵慧等人的惊讶中,匈狄人开始慢慢后退。这时城头上一个大梁的军士大喊着:“将军,将军,是我们的人,我们的人 ?'…3uww'?????”赵慧深吸一口气大喊道:“援军已到,众家姐妹,跟我上,一定要护着大坯。”说罢挥舞着战刀向匈狄冲去,大坯的守军都是精神一振,跟在赵慧的身后呼喊着冲了上去。

匈狄人的探马已经将大梁援军已到的消息报到了中军,虽然大坯的东门已破,但是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来,大梁军队的骑兵的旌旗远远地已经能看得见了,于是由匈狄中军传下了命令,将部队开始收拢,并且有组织的安排撤退。

大坯城里的赵慧知道如果这时候去追击只会增加自己军士的伤亡,便命令军士不要追击,立刻修复被撞破的城门。自己则在亲兵的搀扶下登上城楼观看。

只见远处旌旗招展,而匈狄并不慌乱开始有条不紊地将攻城的人撤下来摆出阵型准备迎敌,赵慧立刻对自己身边的亲兵说道:“去,通知个城门的守军,立刻到这集结,如果援军进攻,我们准备好等会和援军来个里应外合。”亲兵领命急忙下去传令。

大梁的外围军队并不着急,骑兵在远离匈狄人阵营的地方开始结阵,而后面的步兵还在陆续地跟上。

洪洛和张溥并马站在一个高处往下看去,只见虽然匈狄人看见大梁的援军已到,却不慌乱开始收拢,远处甚至能看到匈狄人在撤退。洪洛微微一笑,对张溥说道:“看来我们的仗不好打了,军机司有情报吗?这次匈狄能集结这么多人,不知道是哪几个部落联军,是谁在指挥作战呢?”洪洛之所以这般问张溥,是因为张溥是太女近臣。

太女虽然身有残疾,但是在平安没有出现之前毕竟是惠帝唯一的女儿,并且一直作为皇位继承人培养着,身边自然就有一些有才能的人辅佐。而太女自幼聪慧,等年纪渐长,当惠帝觉察到太女的确实比自己更甚一筹之后,便逐渐将一些事情放手交给太女打理。太女十六岁冠礼之后,惠帝更是将军机司这个隐藏于军部深层的暗部交给了太女。张溥原是太女亲卫,因为表现出来的才能卓著,被太女赏识,一步步提拔上来直至怀山禁军的将军,成为雍京最大的一支禁军的将军,也是大梁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将军。

这次出征所用之部多为张溥部,便又委任了张溥为副帅,禁军在大多数时候以治军,练军为主,说到上战场比起洪洛的手下就差得很远了。所以太女在大军临行前,指定洪洛为作战指挥,张溥负责协调,不过既然太女派了张溥为副帅,那这一线的军情很多是掌握在她的手中的。而在来的路上,洪洛也曾经问过,只是当时消息还没有到手,现在面对着井然有序的匈狄军队,洪洛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张溥立刻回答道:“洪老都督,得到的情报是说,这次匈狄居然集结了八个部落的力量,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大首领是禺氐部的杉正,杉正此人有帅才,在匈狄中颇有威望,据传说是她有可能成为阿渥尔大方。”

洪洛一笑,刚想说话,就听身后一阵咳嗽声,只听见平安略微有点嘶哑的声音说道:“这阿渥尔是谁啊,怎么谁都拿她说事啊?”张溥差点一个趔趄从马上掉下来,敢情这位领军对付匈狄的主帅,连匈狄最有名的大方都不知道,真不知道天天在干什么。

洪洛却是见怪不怪,笑道:“大将军身体不适,还是在马车里坐着就好,这里有我和张将军,大约也能镇得住。”

平安催着马到了两人的身边,说道:“我也不想出来啊,可是这头一阵呢,我总不好太偷懒了,就这么样吧”张溥撇了撇嘴,一言不发,对这位,张溥的意见可大发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安却不管张溥的脸色,自顾自地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来一个木头做的长长的圆筒,凑在眼睛边往战场上看了看:“哇靠,这么多人,不说匈狄没多少人吗?啊呀,那是大坯吗?被打成这个样子,看来还得多花点时间修一修,看看,看看我就打算到这个地方了,这回要实验一下基地的研究成果了。哇噻,大门都被打破了,不知道里面的守军怎么样了?”

张溥见平安拿着个圆筒在自说自话,以为她在胡说八道,便讽刺道:“这么远郡王也能看得见?郡王莫不是千里眼?”

洪洛却是知道平安的本领的,一把抢过平安手里的圆筒,一边学着平安往眼睛一放,一边嘴里说道:“大将军这又是在现???????啊”话没说完,洪洛大叫了一声,吓了张溥一跳,洪洛将那圆筒拿下来看看,又将圆筒放在眼睛上,兴奋地喊道:“天啊,天啊,大将军有这等宝贝,怎么不早拿出来?”

平安得意地笑道:“这不是才想到吗?才做出来的吗?怎么样?这个有用吗?”

洪洛笑得像个老狐狸一样:“有用,有用,简直是太有用了,大将军,不是我洪洛奉承你,就你那个脑袋瓜子也不是一般人能长得出来的。”

平安顿时苦下一张脸:“老都督,您这是在夸我吗?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张溥被两个人说得莫名其妙,心知是那个圆筒的缘故,便说道:“洪老都督,那个是什么宝贝?”

洪洛一边不舍得地将圆筒递给张溥,一边说道:“千里眼,这个是叫千里眼吗?”

平安咳了几声说道:“望远镜好吧?什么千里眼?”

张溥将那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战场看时,只觉得那人似乎就到了自己的眼前,吓得她慌忙将圆筒拿开,几次之后才适应了,待将战场上的情景看的清清楚楚时,张溥狂喜道:“太好了,这真是一个宝贝。郡王,这真是一个宝贝。”

平安撇了撇嘴想着,当然是宝贝,这可是我们家月心帮我做的呢,你就有银子都没地买去。洪洛突然嘿嘿一笑,凑到平安身边,小意地笑道:“大将军,这个宝贝,您还有吗?不如送给我一个吧”张溥立刻来了精神,眼睛虽然不离开望远镜,耳朵却已经竖了起来,虽然这几天自己对这宜宁郡王的态度是不怎么好,不过同是副帅,要是送一个给洪洛的话,那自己是不是也能得到一个?哎呀,这前几日对这郡王的不怎么好呢,现在该怎么描补呢?张溥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想着。

只见平安大方地挥挥手:“这也不值什么,这个就送给你吧”洪洛大喜,一伸手将张溥手里的望远镜抢了过来,对着战场观察着。

张溥既然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是那等不识时务的人,况且这样的好东西,要是自己不下手,这后面眼睛冒绿光的参将可多得很呢,不是有句话说的好,能屈能伸才能做大事嘛,于是张溥对着平安露出谄媚的笑容:“郡王,您看,能不能送我一个啊?我可也是副帅呢”

平安二话没说便从怀中又抽出来一个递给张溥说道:“准备了,准备了,这个给你。”张溥立刻露出比花还灿烂的笑容,接过望远镜看了起来,真是清楚啊。平安还一边解说着:“这样旋转可以调节焦距 ,能看得远一些,怎么样?”

洪洛和张溥连连点头,把跟在旁边的那些参将们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平安,馋的口水都差点流了下来,洪洛和张溥都看着战场上的形势。洪洛开始下达一道道命令,等大军开始缓慢向前推进之后,洪洛和张溥才放下望远镜。

两人回头一看,平安手里举着一个望远镜也在看,看着平安的望远镜,洪洛和张溥对视一眼真是哭笑不得啊只见平安手里的望远镜可是这个望远镜是由两个圆筒组成的,之间的距离嘛,正好眼睛距离那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