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神话]问道太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宁以为这一切不过南柯一梦,梦醒了便回到那最初的地界里,不留丝毫痕迹。他是他,却又不是他。但不管如何,他都不会是那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亦不会因此而变成任何的另一个人。
    寂寂星光流转,那冰冷的天河水面上倒映的,是青年温和俊朗的面容。正是江宁此生的肉身所拥有的模样。
    与江宁所料的有些许的出入。
    这是中央天庭,是环绕着中央天庭的天河。
    “有趣的人!”
    不咸不淡的声音无端自身后传来,不带丝毫的情绪。却又好似佩玉鸣鸾,清冷优越,分外好听。
    是一个女子,一个一身白衣将面容隐在面纱后的女子。凌波微步脚下踩着幽冷的天河,裸露的眉目间一派清冷高华,尊荣天成。
    葱白的涂了丹蔻的指尖从衣袖中抬出,起手掐算良久,那女子方才漫不经心的道了一句,原来如此。
    以手遥点江宁的额头,那属于俊朗青年温和熟悉的面容一点点的褪去,变换出另一番模样来。
    雷公脸,身穿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正是那花果山水帘洞中的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素白的衣角划过,盈盈的星光流转,白衣女子身形隐没在星光之中,再不见丁点的痕迹。周遭场景于弹指瞬息间变化,又回到了那蟠桃园中。
    满目疮痍,神情戒惧的天兵天将排列一旁,手中兵刃尽皆指向自己。
    不知名的豪情壮志迸发,掌下银色流光微闪,现出一极不起眼之绣花针来。弹指瞬息间急剧变大,现出本来模样。
    正是那被孙悟空炼化做了如意金箍棒的东海龙宫镇宫之宝,定海神针。
    血色一点点的涌上心头,不单单是那天兵天将为金箍棒打中所挥洒出的血,更有蛰伏于心头的嗜血本能。
    他是江宁,却又不是江宁。
    某一个瞬间,他以为自己变作了那孙悟空。和他一起在这蟠桃园、这天宫中大开杀戒,任鲜血挥洒,染上战袍。
    但江宁是江宁,也只是江宁。不会也不可能变作那齐天大圣孙悟空。
    不同于推翻蟠桃园时的心绪皆不在状态与无能为力,这时的江宁是清醒的,清醒的感知着齐天大圣每一瞬间的心绪变动,以及招式法术的变化。
    这感觉极度的奇妙,却也极为难得。

  ☆、第76章 大梦醒

就像一位绝世的强者,毫无顾忌的展示着自身的种种绝学、运功路径。
    这是江宁所缺少的。
    花果山的美猴王也好名震诸天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罢,诸多种种神通招式,皆是经过了血与火的淬炼的。于征战杀伐中历练所得。
    似醒非醒,似梦非梦。
    有身形巨大的天神,手舞着近千万斤重的巨锤,一呼一吸间皆是三寸长的气柱。
    掌中棍影闪烁,如意金箍棒发出阵阵光芒,只是一棒,便使其血肉模糊神魂俱碎。
    又有举手投足间皆是风云相伴的女郎,黛眉微横玉指斜指,漫天风云化作兵将来袭。
    手下微微用力,拔出一把猴毛来,置于嘴边吹过。俄而变作百千猴子猴孙,手舞棍棒,与其对阵。
    。。。。。。
    血雨挥洒,残肢断臂飞舞。
    仙宫盛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几千几万年来不曾出现过的血腥残酷景象。中央天庭立足何止千万载,又何曾遭受过这样的场面?安宁祥和景象为战火取代。身穿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的猴头手持如意金箍棒,在琼楼玉宇间掀起无端杀戮。
    无数的天兵天将涌出,却又被葬身于金箍棒下。鲜血尽染,直到那头戴三山飞凤冠、手持三尖两刃刀的男子出现。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一个是诸天万界成名已久的强者,阐教二代首座弟子,也是中央天庭二圣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司法天神。
    至于另一个,则是天地奇石孕育而生,生而有大机缘大威能,在一场场战役中声名渐起,宛若流星般划过星空。
    诸多种种奇术、神通变化显现,不单单是江宁,便是那围攻的不少仙神,也看得目瞪口呆。
    九转玄功,天罡七十二般变化,强横武技,却是使这些沉寂久了的仙官仙吏们首次见识到原来这世间竟还有这等的奇术。那些所谓法术变化,还能如此去用。
    酣畅淋漓的战斗,却是久不曾出现过的。
    如果,这战场不是在这仙宫之中而对手又非是敌对的两方的话。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央天庭的尊严威望不容挑衅!
    即使那已经无数次的被踩落在脚底,可该有的态度不容侵犯!
    出手打断这争斗的不是别人,正是那高高在上的太清教主,却是玉帝陛下也不得不打叠起十二分的警戒所对待的存在。
    即使留在中央天庭的只是其一尊分身投影,而非是其真身所在。
    小巧的金刚琢带着无匹的巨力袭来,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最后的印象里,是那云端之上仙风道骨的老者投来的一眼。
    舒漠冷淡,清寡无为。好似世间万物众生明灭,皆激不起丁点的动荡。却又洞悉一切。
    所有的诸般种种于弹指瞬息间划过,好似经过了极为久远的地久天长,又好似只是短短的一瞬,神魂归位所有的一切皆变得清晰无比。
    冥冥间好似知道了什么,又好似什么都不知道。心神于念海间沉浮,带动体内每一丝所能调动的血液经脉变化。脑海中似是有什么觉醒过来,不诉之文字,亦不见于任何典籍记载的东西一点点显现出来,却正是那龙女庙中所得的神秘卷轴。或者说藏于其中的功法。
    道可道,非常道。
    却是江宁所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江宁对这一切的追求,便好似沙漠之中饥渴许久的旅人般,向往着所谓的绿洲。
    如此又不知多少时日,或者说那心神念海间并没有所谓的日月星城时日变换。等到江宁再睁眼时,天还是那天,景色还是那景色。却是提灯彼岸二女童口中所言的碧海蓬莱梦中幻象之内。
    只不过那白鹤上不知何时却是多了个身影。
    玄衣华服,煌煌珠冠,如墨发丝高束。眉目清冷,深沉凝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升仙。
    那人是冷的,所吐出的声音也是极冷的,冷淡漠然,好似九霄之上俯视众生的神祇。此世俗凡尘之内,再没有能激起其兴趣的东西。
    “醒了?”
    淡淡疑问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陈述。
    提灯彼岸二女童分立在其两侧,温顺驯服,却是江宁所不曾见到过的乖巧模样。
    不是别人,却正是那提灯彼岸二女童说言的神秘主人,某一尊退隐已久的先天神圣。
    生而为神,神而自明,神而自灵。
    上古有神明,生而有*力大威能。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如此。
    后天地间有大劫数降下,无数生灵死去,无数先天神灵陨落。彼时的天地间尚所谓的无生死轮回,而死去,便是永远的死去,再无任何转世轮回可言。
    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纵使是生而为神、神而自明的上古神灵。
    而那些经历了上古大劫得以存活至今的,皆具有*力大威能不可想象。
    如伏羲女娲,又如眼前这位,一身气机却是比之江宁所见到的那阐教首座弟子、中央天庭二郎显圣真君杨戬更为强大。
    心下揣揣,却又于转瞬之间平静下来。
    如此人物,若当真要对自己做些什么,却是无法反抗。倒不如走一步看一步的好。
    更何况,以那女童提灯、彼岸二人表现来着,这神秘古神,当无有恶意才是。
    一念通达,江宁却是起得身来,端端正正对着那人行了一礼,与那人见过了。方才道:
    “小子江宁,见过。”
    却是顾虑着此前提灯彼岸二人种种小心谨慎之处,半点也不曾问及这人身份目的等诸般。
    总归这该知道的,迟早都会知道。
    似是并无多做言语的打算,那古神也只是对着江宁微微颔首一礼,便身化流光退去了。而提灯彼岸二女童也恢复了一贯江宁所熟悉的活泼神色。红衣女童彼岸眨了眨眼,指尖轻挑发丝,却是对着江宁笑嘻嘻道:
    “公子这一觉睡得可好?”
    “诸天万界,千般法术,万种神通。如公子这般者少之又少,需得好生斟酌才是。”
    却是那手提宫灯的粉衣女童提灯上前一步,对着江宁盈盈一礼。掌下光华流转,亦是一脸笑意道:
    “此处非是真是所在,乃是公子睡梦之中。公子修行之法虽好,多有神异,却是不可久留。还是早些离去为好。”
    莫大吸引力传来,江宁尚不及道别,便好似天旋地转般一切皆落入了虚幻。
    人声嚷嚷,喧嚣莫名。心神从九霄回返尘世,一切皆是真实而虚幻。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却是好一场非一般的梦幻。
    神思归位,莫名的只觉得身上多出了什么说不出道不明的变化,却又不知该当如何言说。
    在其旁边不远处的席方平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一切。
    眉目微垂掩去了其间的深思,复又对着江宁长施一礼,却是言道:
    “恩公可算是醒了,先前那般情况,倒是吓了小子一跳。只以为恩公出了什么事故。”
    也不揭破席方平话中满口的漏洞谎言,好生打量了这少年一般,江宁方才略加沉吟的问道:
    “此是何时辰?”
    山中不知时日过,一梦千年的事亦不在少数。有此一问,倒也并无多少其他意思,不过图个心安罢了。
    面上并未现出什么惊奇神色,那席方平倒也是面色如常,却是回复到:
    “前日里来大明宫中盛宴,那西天佛门的观自在菩萨和唐皇定下约定。于今日午时之际,在净土寺中召开水陆法会,恭送那位玄奘大师前往灵山求取真经,解救世人。”
    “也好叫恩公知晓,今日即为中元节,也是那佛门口中的盂兰盛会。小子前番得二郎显圣真君承诺,将于今夜大开虚空法阵,以*力勾连九幽黄泉,为家父讨个公道!”
    席方平父子本是九幽黄泉凡人城池中普通凡人,无有丝毫法力,亦无什么奇异之处。却因为席父无意间卷入地府争斗之中,发现了不得了的秘密,而遭受苦难。席方平乃孝子,所求所为,皆是如何将那受苦的老父解救出来。
    那日星海龙舟之间,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听闻得席方平遭受之经历,本打算先行前往九幽黄泉一行,而后再来这大唐仙朝。不想途中变故,等到找回那千丈龙舟之时,却不见了江宁王七席方平三人身影。
    杨戬无奈之下只得先行到得这长安城中。
    后江宁梦游蓬莱、闹天宫,那席方平也没闲着,却是求见了那位中央天庭的司法天神,得到其承诺。在中元节这天带着席方平回转九幽黄泉,将诸事件调查清楚,还席父一个公道!
    这事情说来复杂,其实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便见席方平面色微红,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洞,方道:
    “小子见恩公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也不敢随意打扰。只得将恩公安置在这客栈之中,求取郎中。不想竟是遇到了那二郎显圣真君。来给恩公看过了,倒也未曾说些什么,只是嘱咐我等勿要惊动,等那时辰到了,自然醒来。”
    略带了些许忐忑之色,复道:
    “小子见恩公似是对那西天佛门颇是忌惮,不知是否有兴趣去观一观那水陆法会?”

  ☆、第77章 水陆法会,太清之谋

西天佛门的水陆法会。
    前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划过脑海,素日温和俊朗的眉眼间也不由得浮现出丝丝缕缕的疑惑。
    却是过去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的交相错杂。
    这感觉并不美好,看似先知先觉,知道所将要发生的一切。却又充满着无穷可能与无穷变数,每一步皆会衍生出不同来。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江宁所熟悉的世界。而那些本该属于故事里的人物,亦不再是单薄的叙述。
    他们有血有肉,真实的出现于江宁的面前。相同而不同的经历走向,却非是江宁所能掌握了解的。
    此水陆法会,又称之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乃是西天佛门的一项重大节日。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故在法会中所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相当广泛,因此集合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水陆法会又有七日,却是佛家超度万生之盛会。
    第一日五更始,外坛洒净,四更天于内坛结界,遣使建幡,昭请众圣神灵;
    第二日四更始,请大德高僧上堂,五更奉浴;
    。。。。。。
    第七日五更始,普供上下堂众僧,午时斋僧,未时迎请上下堂至外坛。
    七日之后,西游之局启,玄奘西行。
    自踏入此方世界,莫名的,心底就有着对释家佛门的抵触。或者说,敬而远之。
    这样的情绪并不明显,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想这席方平竟也是察觉了吗?
    眸中不自觉的闪过丝丝缕缕的阴霾,转瞬即逝。既然身处这局中,不管愿与不愿,既然知道了,江宁自然是有心前往一看的。
    当下也不多言,却是随着席方平一同向那水陆法会举办之处而去。
    既然未来早不可预测,他江宁,也不是什么依赖外物的。与其凭空猜测,到不如亲眼去看看、见识一般,那西天佛门又究竟做何打算。
    佛门固然势大,乃此诸天万界中,有数之大势力。却也非是一家独大之局面。封神一战,鸿钧道人有言,佛门当兴。而这之后的局势,恰也印证了这位远古道人的这句话。
    饶是如此,诸天万界道门为尊之局面,亦未尝改变。西天佛门,亦非是一家独大。
    而那大日如来相助中央天庭的玉帝陛下镇压诸妖王叛乱,立下西游之局。所求所为,又岂是区区佛道平衡?
    此水陆法会既开,长安城上下诸多势力,皆已至得这净土寺范围。而净土寺地界,非但起了高台,更有诸多亭台楼阁、酒楼茶馆,立于一旁。
    诸天万界,强者为尊。虽非正理,却也是绝大多数修行者奉行的。在那水陆法会东南西北四方延伸开去,各有高阁一座,为那长安城中大势力所占据。其后延伸开去,便是那酒楼茶馆。虽说位置不及四座高阁,却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江宁与席方平到达此地界时,诸酒楼茶馆皆已是人满为患为人所占据。至于那位置视角极好的四座高阁,却非是江宁席方平二人之身份地位可以企及。
    所幸二人都不是那等讲究之人,寻了一偏僻冷清之小茶楼。清茶一盏,静观向那高台方向。
    天花乱坠遍涌金莲,梵香阵阵妙法莲华无限,诸佛陀菩萨金刚虚影闪现,万千佛子口诵佛号,无数善男信女顶礼膜拜。而那高台之上,一俊秀僧人宝相庄严,口讲经文,无数佛法佛理化作明灭不可见之光华,向四方飞去。
    喜怒哀乐惧,贪嗔痴恨怨。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伤别离、五阴炽盛。
    长安城西去百十里,有一村庄,凡人所居。每日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倒也算得一处逍遥隐逸世外之所。
    三年前,山中有老虎修炼成精,能伤人。每至十五月圆之夜,必取一童男童女性命。村人苦之,有猎户上山,欲除虎害,皆不返。久,竟成一患。
    村中有一少年,姓周,行九,为家中幼子。年十三,日食斗米,有巨力。
    这一日,周九备好箭矢、刀枪、斧等诸物,也不拜别父母,偷溜上山,欲除虎患。
    此虎乃四相之一,白虎后裔。虽通人言、晓变化,妖性难除,每至十五月圆夜,必取童男童女生食之。其高大也,非同寻常,较之寻常猛虎更为生猛暴虐。
    周九寻得猛虎洞前,眼见得白骨累累血腥遍地,心恨之,目眦欲裂。
    乃伐木为柴,以烈火灼烧之,堵其洞口。已身隐于道旁,手持弓箭。
    火势渐起,浓烟入洞。虎怒,起而啸。携起一阵妖风撞出火墙,向周久扑去。
    见此情状,周久亦舍了弓箭,手持大刀,向猛虎扑去。
    未想这猛虎修炼日久,一身皮肉,硬如钢铁。
    那刀与猛虎头颅相撞,不但未曾深入皮肉,反倒迸裂开去。猛虎亦不迟疑,血盆大口张开,向周九咬去。
    咸腥气刺入口鼻,周九心下黯然,却是惶惶然道:
    “我命休矣!”
    恰在此时,有佛门金光冲入此间,洒落开来。诸妙法佛理回荡,暴虐嗜杀等诸般情绪,安定详和之意顿生。那周九面色平和,竟是双手合十,走入猛虎腹中。但闻得一声佛号,那猛虎身上妖气尽去,张口,吐出一宝相庄严的光头少年来。正是周九。
    又有,大唐仙朝之中有一小国,名曰朱国。内中所居,亦是凡人。
    此间有一少年,姓周,名处。胸有大志,闻世间百兽,以龙为尊。能大能小,吞云吐雾遨游大海、腾翔九天,操纵风云,神通广大不可详数。周处奇之,遂心生屠龙之志。
    乃从师于一异人,习得屠龙术二三。自以为功成,心生骄矜。或问之曰,龙何在?此术何以屠龙?
    周处诺诺,为国人所讥。
    此间又有老者一人,名曰叶公,最为好龙。平日饮食衣物器皿所居,皆以龙形。与人言语,必谈龙貌。
    有星海之外,真龙感叶公虔诚,降下真身,现身于朱国之中。
    叶公乍见真龙,恐惧非常,面上几无常色。龙怒,搅动风云,欲将此朱国之地,化做泽国。
    关键时,周处挺身而出,手持大刀,与真龙战。三日三夜,不敌。
    是时,雷鸣电闪风云俱动,百千丈龙尾横扫而出,将欲使此朱国一地,尽做颓圮。
    便在此时,有佛音妙理唱响虚空,回荡上下。如此又不知多少时日,真龙退归星海之外。朱国上下,尽做佛国。
    …………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
    心下怪异之感挥之不去,江宁暗自惊醒。便见那四座高阁之中,仙光祥云缭绕,道家经文、儒门浩然气、妖族妖氛等诸多种种,几相勾连,堪堪抵挡那中央高台佛光。
    此四座高阁,一为中央天庭所据,主事者阐教二代首座弟子,司法天神二郎显圣真君杨戬;一为儒门所据,主事者初推辞了文昌帝君尊位的梓潼神,隐于此长安国子监之地的张亚子;一为妖族所据,主事者来历身份神秘,却不知为哪一方妖君妖圣。至于这最后一座高阁,其主事者由始至终,便未曾露面。
    长安城中仙凡混杂,江宁席方平二人所处之茶楼,偏僻冷清绝少行人。因而江宁只是放眼扫过,便将此间情景了然于心。
    便见这茶楼之中,不过二三茶客,皆是一副古怪沉醉模样。只那临窗之位,一壶清酒,一样貌俊美轩昂之书生。静看向窗外仙气缭绕之地,似有所思,却又更像坠入迷雾。
    此长安之地,有一大户人家姓吕。吕家有子,名岩。少有逸才模样俊朗,人物风流。
    吕氏本为前朝贵族,流传至今,却是与平常人家无异。吕岩甫一降生,便有白鹤盘旋,降落院中,化一仙童,赐以吕氏诸人等仙丹仙果无计。因而吕氏族人对吕岩寄予厚望,以为家族振兴之子。
    逢唐皇重儒,开科举,吕岩人物文采风流,一朝科举高中,当朝宰相以女许之。由是,权威益重家族振兴。
    如是又多年,吕岩身居高位门生故吏无数,一朝获罪,身死魂灭父母亲族尽皆戮没。
    遥遥闻得钟磬声响,好似间隔了无尽的时空距离。案上酒盏碎裂开来,幽幽酒香升腾,堪堪将吕岩自刑场魂断的幻梦中解脱开来。
    眸中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半晌,渐归清明。便见那书生吕岩长笑一声,掌下拂起,径向着净土寺相反方向而去。口中清啸,既而歌。
    “世人一觉黄梁梦,梦回尘世几惘然。莫道富贵和权势,敢向红尘取逍遥。”
    其音正大,中正平和,更含逍洒隐逸之意。一时之间,竟是与那高台之上佛家妙语抗衡,不落下风。
    “原来如此!”
    便在此刻,距那高台不远处一方高阁之上,三山飞凤冠,黑氅银铠,额间一抹金色流云纹,俊逸非凡的二郎显圣真君冷嗤一声,幽幽道。
    佛家设西游,道门又岂是甘于示弱之辈?而那太清教主谋虑深远,竟是在此西游局始之际,亦顺手布下了一局吗?

  ☆、第78章 法会变故,后土

杨戬既为阐教二代弟子,玉清教主门下,于同为三清之一的上清教主,又岂能无有丝毫了解。
    封神一战,三清隐逸大神通者归山,仅中央天庭中,留有一太清教主化身代为镇压。
    玉帝陛下纵是有诸多不满,也不敢拂了那位太清教主颜面,生出怨忿。又因,那分身投影虽为太清教主所化,神通法力,却也不敢与太清教主等同。而其久居兜率宫中,炼丹为乐,甚少外出。索性便封了个太上老君的名号,也不曾授予什么职务。
    杨戬做为这中央天庭司法天神,个中纠结,自是再明白不过。而就在多年前妖王叛乱尚未闹及天宫之际,久居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就曾提出以诸天万界有识之士,择优者录,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