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封神]附身-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递给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犹豫了一下,道:“我门下南极当为长生大帝,肉身上榜。云中子,燃灯和十二金仙均是道德之士,根性深厚,不该上榜。”然后写了几个不怎样的记名弟子。
  通天教主道:“此次封神乃是阐教弟子神仙杀劫,与我截教弟子无关。”看到原始瞪他,通天想了想,还是写上了十几个名字。
  原始又瞪他。
  通天看了一眼老子,犹犹豫豫又写了十几个名字,立刻表明了态度:“就这些了,不能再多了。”
  这一圈儿下来,封神榜上只有几十个名字,大多还是通天写的,磨磨蹭蹭了半天,是一点效率也没有。于是这榜又在三清手里转悠了一圈。
  原始继续瞪:“师弟,你门下弟子皆是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不通教义,不修德行,根性浅薄,皆是只会害人的妖孽!理应应劫,合该上那封神榜。”
  “何为根性?你阐教弟子根性不见得比我截教弟子好!就算是妖族也不见得全是害人之辈!何况当年……”通天突然停住,面色不自然起来。
  元始面色也差了不少,随后冷笑道:“我门下十二金仙俱有大罗金仙道果,燃灯、玉鼎更有准圣修为,南极和云中子亦是其中楚翘。”
  通天听后,哈哈一笑道:“我门下多宝、龟灵、无当俱有准圣之境。”
  元始一听,面子上挂不住了。这通天门下竟有三个准圣,阐教加上新晋的玉鼎也才两个……也就是说,除了玉鼎之外其他的弟子都在劫中。他瞪了通天一眼,就要开口。
  老子见状,看了原始一眼,连忙开口道:“不如我等先写上这些,其余的位置空着,上与不上各安天命便是。依根性而定,有大机缘者,此劫自会免,根性次者,也是命数;至于教派之人,我等约束门下便是,如有陨落,也是天道使然。”
  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便按了老子的意思来办。
  封神榜之事已定,三清各自返回道场。
  首阳山八景宫中,老子对玄都大法师道:“此番量劫已起,无事不要下山。”
  金鳌岛碧游宫中,通天教主对截教众弟子道:“封神量劫已起,你等安坐洞府之中,每日诵读黄庭三卷,不得擅自下山;若是入到劫中,我也救你们不得!”
  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原想着把自己的徒弟们都给叫回昆仑山,自己讲道个几百年,等封神之劫过去了再放他们下山。就不信在他眼皮子地下还能有哪个不长眼的东西来让徒弟们应劫的?但转念一想,还是不对。十二金仙身犯杀戒总不是那么个事儿。这次能躲得了,那下次呢?万一杀劫越积越重,突然来了个无量量劫……恐怕自己都护不住他们,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就像是当初的……唉……
  但是这劫该怎么弄呢?元始天尊冥思苦想了半天,还真让他找到了个点子。阐教杀劫……不久是十二个阐教弟子么!也没说一定要十二金仙事事亲为吧?不如让徒弟们各自随便收一个徒弟,只要关键时候露个脸,便可以让徒弟代应杀劫,上那封神榜……
  想到此处,元始天尊立刻唤来白鹤童子,让他去招来十二金仙。
  此时的玉泉山上,自称“玉鼎真人”的年轻道士将流非带回山洞,又不知从哪弄出了茶具,给流非递了杯茶,不慌不忙地慢慢讲事情说了。
  “你是说……这个身体是你徒弟的?而你徒弟名字叫杨戬?”流非惊得茶杯险些掉落到地上。
  玉鼎真人微微颔首道:“正是。”
  流非眨眨眼,他严重怀疑不是自己没睡醒,就是眼前这人脑子有问题。于是他又问道:“这个……玉鼎真人?请问您住哪家……医院?”硬生生把“精神病”三个字给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到了封神卷了……
  流非的记忆问题关系到最后一卷,所以就慢慢发展了(PIA
  终于上正轨了TAT内牛……


☆、第二章

  第二章玉虚宫众仙藏机锋金霞洞杨戬元神归
  玉鼎真人疑惑道:“那是什么?此乃贫道洞府,玉泉山金霞洞,不知你问的可是这个?”
  流非嘴角一抽,捂着脑袋不说话。
  玉鼎真人笑道:“贫道知你对吾之所言仍有疑惑,不如由贫道传授你修行之法如何?”
  “恩?”流非很是不解,这传授修行之法和解答疑惑有什么关系。
  玉鼎真人刚要说些什么,心中一动,对流非道:“徒儿,代为师去迎接白鹤童子。”
  流非反应过来这声“徒儿”指的是自己,于是没好气地瞪了玉鼎真人一眼,起身向洞外走去。身后传来玉鼎真人的声音:“要谦虚礼貌!”
  流非翻了个白眼。心里给自己消气:自己还有求于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千万别冲动……最主要的是,想冲动估计也打不过他啊啊啊!
  在洞口等了一会儿,才见一只白鹤飞了过来,落在地上的瞬间变化成一个童子。流非第一次见到这么玄妙的事情,不禁睁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童子看。
  白鹤童子被他看得不自在,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盘红烧白鹤……于是白鹤童子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杨戬师兄,你……没事吧?”
  流非立刻收回目光,向白鹤童子行了个电视上看到过的道礼,正色道:“家师让我在此等候道兄。”他记得《封神演义》里面,杨戬是见谁都叫“道兄”的吧?
  白鹤童子连忙还礼:“师兄请。”
  顺利地把白鹤童子引到玉鼎真人面前,流非立在一旁,还真装的挺那么回事的。
  白鹤童子对玉鼎真人道:“玉鼎师兄,掌教老爷有令,招十二金仙前去玉虚宫。白鹤还要通知其他师兄,先行告辞。”
  玉鼎真人微微颔首道:“师弟先行一步,为兄这便启程。”
  白鹤童子走后,流非就着蒲团坐下,问道:“玉鼎,你说的那个阐教,真的是传说中的阐教?你不是演戏耍我?”
  玉鼎真人微笑道:“你认为是哪个,就是哪个。”然后起身来,向洞外走了两步,又转头看向流非:“你且在此等候,自然会有人解答你的问题。”
  流非刚要点头,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玉鼎,我现在在你徒弟身体里,那他去哪里了?”
  玉鼎真人神秘一笑,摇头晃脑道:“此乃天机,待到你的有缘人归来,自会知晓。”言罢,便消失不见,是去玉虚宫了。
  流非继续翻白眼,这家伙跑得倒快。
  有缘人?什么有缘人会跑到这么个偏僻山洞里?难道又是些神神怪怪的?串门的?很容易发现他是假冒的吧?砸场子的?不用砸他就得玩完。一拍脑袋,流非还是决定先参观一下这个传说中的“金霞洞”,来一次可不能白来。至于其他,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愁也没有用。
  流非是如何参观金霞洞暂且略过,我们的视线跟随玉鼎真人潜入昆仑玉虚宫。
  燃灯道人、云中子、南极仙翁都经常在玉虚宫听讲,因此早早地就坐在了蒲团上等着十二金仙。
  燃灯问道:“二位道友,可是知道老师召唤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云中子是个道德福仙,福缘深厚,比较靠近老好人,但是比老好人又精明很多;南极仙翁性子倒比较接近老子,对原始天尊更是顺从听话,因此深得原始喜爱。
  南极仙翁道:“老师智慧,又岂是我等可以揣测一二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不,燃灯面子过不去了。他也曾在紫霄宫中听道,奈何先天资质和人家有不小差距,人品不好连好一点的先天灵宝都弄不着,所以只好拜元始天尊为师,抱着个圣人的大腿,也好过日子。但是原始并没有收他当徒弟,也是看在同在鸿钧道祖门下听道,收了人家当徒弟,人家面子往哪儿搁?便给他安了个“阐教副掌教”的头衔。至此燃灯虽入了阐教,但是原始仍称呼其为“道友”,而燃灯称原始为“老师”,昆仑十二金仙又称呼燃灯“老师”,因此燃灯在阐教里算是一代半弟子。只是这掌教一直在管事,他这个副掌教就是一吃干饭的;而阐教十二金仙又哪里看得起半路□来的燃灯?就连法宝修为都不怎么样的黄龙真人都没给他过正眼,就更别提阐教的大弟子,拥有后天第一至宝翻天印的广成子了。这燃灯在阐教的地位真是尴尬到了一定程度。
  云中子见燃灯因南极仙翁的话面色有些不好看,便打圆场道:“燃灯老师,老师确实未曾与我等支会过什么。”
  十二金仙里广成子是第一个到的,一进来就听见云中子的话,出口讽刺道:“燃灯,你是在质疑老师?”
  燃灯面色刚有些缓解,就被广成子阻得更难看。虽然想回击,但是这里是玉虚宫啊,虽然自己是个阐教副掌教,但终归是外人,哪有自己徒弟来的亲?原始肯定心里偏向广成子,以后指不定给自己什么小鞋穿。于是燃灯强笑道:“广成子道友,你误会了,贫道只是与二位道友猜测老师唤我等前来是为何事而已。”
  广成子道:“老师心思,又岂是我等可以猜测的?”与南极仙翁一般的论调,让燃灯恨得牙根痒痒,却又不得发作,只得强忍了下来。
  广成子,等着吧,总有一天收拾了你!燃灯调整面色,正色道:“老师智慧自然高深莫测,我等略作揣测,也好向老师学习一二。”
  “燃灯老师,南极师兄,云中子师兄,广成子师兄。”
  三仙一看,是玉鼎真人。
  虽然白鹤童子通知玉鼎真人的时候,前面已经通知了好几个了,但是这十二金仙里只有玉鼎是蟠桃吃多了,又被很久之前的流非刺激过,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斩了尸成了准圣,所以速度比其他十一仙还是快上不少的。但是他在路上磨蹭了一会儿,这才是第二个到的。
  广成子和燃灯不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玉鼎一来,就被大好人云中子拉过去劝架。
  虽然十二金仙之间有点矛盾,但是在一致对外上可比他们师父元始天尊和师叔通天教主之间要好上许多。因此劝架的一上,广成子就给了师弟面子,安坐蒲团之上。
  其他的十二金仙陆陆续续地都赶了过来,黄龙是最后一个到的。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十二金仙一到全,元始天尊就出现在上面的蒲团上,众仙安静了下来,都在等着听原始的吩咐。
  元始天尊道:“今唤尔等前来,乃是量劫又至。此次为我阐教杀劫,乃封神之劫,应劫之人上得封神榜,便归天庭所管,供其驱使,不得自由。”
  众仙大惊,广成子上前一步问道:“敢问老师,可有化解之法?”
  原始天尊道:“道祖言,共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应立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再次者,便化灰灰。此乃天道所立,若要脱榜,还要待到下一量劫。”
  广成子又问:“老师,难道我阐教弟子都要应了此劫,自此供那昊天驱使,不得自由?”
  元始天尊道:“无须如此。只要你等完成各自杀劫,便不再劫中,回洞府潜心修炼,自然不必担心;且此榜为空榜,若是满了三百六十五位,封神之劫自过;你等亦可自寻根行稍次者,收其为徒,可让其代上那封神榜。”言罢便消失了踪影。
  原始这话说得清楚明了,再听不懂的那就是傻子。阐教里有傻子吗?当然是不可能!所以十五个一直走仙道的仙人在心里盘算着,然后互相告辞,一一离开了玉虚宫。
  再把镜头转回流非这边。其实金霞洞除了一些茶具之类的东西之外,就只有兵器、鼎炉、原材料和库存最多的书了。只是这些书虽然流非莫名其妙地能看懂字,可这些歌字组合到一起他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把这闹心的书扔到一边,流非又走回了一开始醒来的那一间山洞。
  总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看看。对这里,流非有一种熟悉感,像是很久以前就在这待过一样。
  一阵眩晕袭来,流非突然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个身体了——
  【流非,你醒了?】
  没有通过语言,仿若灵魂间的对话,流非“听”得一清二楚。
  【你是谁?】流非发现自己不需要说话,只要在心里集中精神想,就能和那人交流。
  【你猜呢?】
  流非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试探道:【你……是杨戬?】
  【是。】虽然因为附身而看不到杨戬的表情,流非还是可以肯定这小子是在笑。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第三章 别玉鼎二人离玉泉 寻机缘紫气初现身
  附在杨戬身上,感觉到他苦练玄功,流非莫名其妙就产生了一种心痛。唉,这孩子……流非刚在心里感叹,就突然愣住了。他可以肯定自己从未见过杨戬,而且看上去怎么也是都成仙了的杨戬比他大好多吧?怎么就成“这孩子”了?对这个世界的某些东西不知所谓的熟悉感可以归于自己附身在杨戬的身体里,这个身体对他产生的影响;但是这该死的感叹又是怎么一回事?杨戬早已出师,乃是肉身成圣,道门封号“清源妙道真君”;他总不会把自己叫“孩子”吧?
  流非刚醒来的那天,杨戬正用据说是“以前的流非”交给他的方法,元神回到灌江口溜达,结果流非正巧在这个时候醒来。对于这种说法,流非十分里有九分不相信,就他这样的连个放在金霞洞外间的普通功法都看不懂的家伙,还能交给杨戬东西?这不开玩笑嘛!杨戬是谁?那可是传说中的战神啊!在把关羽神化了的《三国演义》出来之前,不管黑道白道,拜的可都是他杨二爷!于是流非觉得,这个“以前的流非”十有□不是自己。
  瞎琢磨了一会儿,流非明智地决定先认下这个身份,毕竟封神的时候阐教是个大靠山,元始天尊极其护短,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对于流非的心思,杨戬知不知道这点,倒是不甚明了。六百多年过去,杨戬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心沉似海,喜怒不形于色,这都是小伎俩了。
  杨戬说:【道祖曾言,此乃天道所定。这便是说,你不会一直这样。等师父回来,我便陪你去寻找契机,如何?】
  流非没料到杨戬这孩子这么为人着想,喜道:【好啊!只是……不耽误你吗?】
  杨戬一笑:【这是我自愿的。】
  流非心中一暖。
  玉鼎真人自从去了玉虚宫之后,就消失了十年,这刚一回来,就被徒弟给冷眼了一记。
  玉鼎真人一惊,心里还是回忆着自己是哪里又犯错了?回忆来回忆去都没有那个时间啊!于是他秉着早死早超生的原则,问了出来:“徒儿,可是为师做错了什么?”
  流非看得白眼直翻。为毛你见了杨戬就乖得跟个什么似的,怎么不见你当初这么对我?到底你是他师父,还是他是你师父啊玉鼎你不能这么惯他!
  杨戬淡淡一笑道:“师父,您又做了什么错事了吗?”
  玉鼎真人立刻摇头:“没有。”
  杨戬不置可否:“既然这样,徒儿有事要下山一趟,师父请勤加修炼吧。”
  玉鼎真人惊讶道:“徒儿,你要去干什么?现在封神大劫将起,没有重要的事情可千万不要下山啊!万一沾染了因果,可就不好办了!”然后便将玉虚宫中元始天尊所说的话都一一说了出来。
  杨戬皱眉道:“师父,封神之事交给弟子来应对,您只管安坐洞府便好。”
  玉鼎真人见杨戬岔开话题,知道是不能改变他的主意,只好嘱咐道:“你下山之后要多加小心,多行善事,积善缘,修福德,少沾因果,有什么事就回来找师父,千万不要一个人硬抗,明白吗?”
  杨戬含笑应下。
  见徒弟应得这般快,玉鼎真人心念一转,就觉得有问题:“流非,是不是你小子搞的鬼?”
  搞个毛线球鬼啊!流非内心吐槽,翻了个没人看得到的白眼。
  杨戬温声道:“师父,徒儿何时骗过你?”
  玉鼎真人想想也是,然后又嘱咐了一番,才放过对面一体俩魂的可怜耳朵:“徒儿,为师曾路过一个山洞,在里面放了给你的东西。你不必急着去找,先去办你的事便可。”
  看着玉鼎真人那神秘样,杨戬虽不明他又在搞什么,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你师父怎么这么啰嗦?】流非感叹着玉鼎徒弟前徒弟后的差距。
  杨戬轻笑:【你会习惯的。】
  我怕我习惯之前就被他烦死了!流非继续吐着槽。
  次日一早,杨戬便告别玉鼎真人,下了玉泉山。
  【杨戬,咱们去哪?】
  杨戬想了想,道:【你我既是在杨府初见,便先回灌江口看看,如何?】
  流非表示赞同。毕竟他初来乍到,对这些东西陌生得很,还是先跟着本地居民晃吧。
  杨戬虽不是急着赶路,但他的速度还是让流非惊叹不已。果然,神仙就是神仙,连走个路都跟凡人不一样……
  流非虽然因为工作原因看过一些介绍古代方面的书籍,但是探险不是考察,他们玩的是刺激,书籍什么的并不深究,所以真正到了这个时代后,就显得很白目了。索性杨戬脾气好,耐心好,没有一点嫌流非烦的迹象,都是很细心地解释。流非不禁感慨,这小子去了现代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在灌江口转悠了几天,还是没有什么进展,杨戬安慰道:【天机本就缥缈,你不必灰心。】
  流非叹了口气,刚想说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走路都不用自己费劲,突然间心中一阵悸动:【杨戬!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呼唤我……】
  【哪个方向?】
  流非抢了杨戬的一只胳膊,抬手指了一个方向。
  【西海?】杨戬看清方向,直接向西海飞去。
  流非在杨戬身体里,所看到的视野也是与杨戬相同的,有一种坐上了高达的感觉。
  还未到西海,确切说是在灌江口到西海三分之一的时候,流非便让杨戬停了下来。
  【去那边的灌木丛看看。】
  杨戬依言走了过去,仔细查看,才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是一个阵法。迟疑了一下,杨戬问道:【流非,你可以破解这阵法吗?】
  流非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这原来是一个阵法,难怪我什么也没看到……】
  正当二人琢磨之际,却见那阵法突然变幻,一道紫气从里面急射出来,眨眼间便没入了杨戬体内……
  【鸿蒙紫气?!】流非大惊。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章

  第四章起贪念二仙食恶果归程路山洞取功法
  杨戬听得流非所言,刚要相问,远处就飞来二人,具是道士打扮;一落地便拦在了杨戬面前。
  杨戬心中警惕,面上却是温和有礼道:“贫道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敢问二位拦贫道去路是为何故?”
  玉鼎真人门下?二人互看一眼,神色迅速交换。其中一人上前施礼道:“原来是阐教同门。我二人乃阐教武夷山修士,我乃萧升,这位是曹宝道友。”
  杨戬还礼道:“原来是二位道兄。”
  萧升?曹宝?
  流非心念一转,很久之前所看的《封神演义》里的情节清晰地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这俩人很有名啊,不过与他二人的本身修为无关,出名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声不响地藏着一个先天灵宝——落宝金钱。这落宝金钱的实用程度可与西方教准提教主的七宝妙树、孔宣的五色神光有一样功效,只不过因这二人修为原因,落宝金钱仅是可落大部分先天灵宝。你想想,若是手里有这么个东西,跟人家打架大不过,或者是看上了人家的宝贝,只要这么轻轻一落,那东西就跟原主人彻底失去了联系,你顺手这么一抓,然后这么一跑,那宝贝就是你的了。
  这么阴险的东西,要不是萧升曹宝在封神的时候用了去落赵公明的缚龙索和二十四颗定海神珠,还不能暴露出来。这俩人,莫不是也知道了那道鸿蒙紫气?可这道紫气被天道所掩盖,非有缘人不可知。就连圣人也觉察不到,这两个还未到达玄仙境界的人是怎么知道的?
  流非正想着,就听杨戬问道:“二位道兄拦住杨戬可是有事?”
  萧升曹宝见自己拦住的是阐教十二金仙里唯一入了准圣境界的玉鼎真人的徒弟,不由有些打憱。二人因落宝金钱的反应,本是来寻找灵宝的,结果遇到了杨戬,而那落宝金钱所示,这宝贝肯定是在杨戬身上。被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要出来?如果强抢的话,让玉鼎真人知道了,他们可没好果子吃。只是就这么放弃了,依照落宝金钱的反应剧烈程度,这至少是一件先天灵宝,更有可能堪比至宝行列,实在是不甘心放弃。
  萧升心中闪过一丝杀意,如果在这里将其打杀,那玉鼎又如何知道是他二人干的?想到这里,他不经意间看了曹宝一眼,瞬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