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度支那那一片的,除了暹罗在世祖年间就开始向我朝纳贡,其他的,安南(越南)、柬埔寨、南掌(老挝)和缅甸都先后表示过意愿,还有西南边的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南洋的海上岛国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胤礽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问他:“朕怎么记得安南应该也是自世祖朝开始就一直在向我朝纳贡的吧?”

    “是倒是,”雅尔江阿解释道:“不过安南国内发生政权交替,原来的那个安南国已经被破国,新的掌权者其实在几年前就派过使臣来我朝请求册封,当时被先帝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给拒绝了,之后便就自立为王,这一次许是怕我朝旧事重提发兵讨伐,便又再次遣使前来表示愿臣服于我朝的诚意了。”

    胤礽想了想那应该是康熙驾崩前一年的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他倒是没放在心上,于是道:“那便如他们的愿便是,既然他愿意称臣纳贡,多收一份朝贡也没什么不好。”

    “是……”雅尔江阿心道这哪里多收一份朝贡是多散一份财才是真的,明明之前因为先帝爷爱面子来纳贡的那些藩国使臣每一回来带回去的赏赐都远比缴的贡品多得多,有这样的好处哪个不愿意来的。

    胤礽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笑了:“那都是小财,计较什么,这些国家虽小位置上却都靠近我朝,能乖乖听话为我朝所掌控就是给我朝边境多增添一道抵御外来强敌的天然屏障,也是大有益处,互惠互利的事情朕没有理由拒绝。”

    “皇上英明。”雅尔江阿拍着马屁。

    “苏禄国也要向我朝臣呈纳贡吗?”一直在旁听的胤禔突然插上话问他。

    雅尔江阿点了点头:“确实是有这个意向。”

    胤礽偏头看胤禔:“可有何不妥?”

    “那里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人确实在那一片经营了有上百年,期间断断续续地被苏禄人打退,不久又卷土从来,再打再退再重来,如此反复,适逢现下西班牙国内动乱,欧洲诸强哄抢西班牙王位,他们无暇多顾这边,苏禄国得意暂时喘口气,攀上我朝,想必也是指着我朝能给他们以庇护,做我朝的藩国远好过落在那些西班牙入侵者手里。”

    胤禔点了点头,问胤礽:“你觉得呢?”

    胤礽轻眯起了眼,沉思片刻,目光落在雅尔江阿身后墙上的那幅地舆图上,南洋那一片海上群岛包括印度支那一块都被他先前用朱笔给勾了起来,确实都是他一直记挂着的地方,印度支那一片的那些国家尚且有自主权如今愿意向他们称臣能趁机掌控他们是再好不过,就是那些海上岛国,大多都已沦为了欧罗巴诸国的殖民地,却就有些棘手了。

    片刻后,胤礽开口问道:“南洋的那些岛国,现下可是大多在荷兰和西班牙手中?”

    雅尔江阿道:“是没错,其实最早来南洋经营的欧罗巴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过这些年这两国势头都不如从前,尤其是葡萄牙,如今在欧罗巴洲已经很难排得上号了,海外领土也大多被荷兰、法兰西、英格兰等国抢了去,荷兰的海军厉害,可是从葡萄牙手里抢了南洋的不少地方,之前风头正盛时,西班牙人也不得不暂避锋芒,将一部分南洋殖民地分给荷兰人,星洲(新加坡)、马六甲那一片如今都是他们的,而苏禄、吕宋(菲律宾吕宋岛)等地则还在西班牙人手里。”

    “但荷兰现下比不得英格兰了吧?”

    “不好说,不过现下确实英格兰、法兰西有后来居上的意思,之前荷兰跟英格兰的海战输了,现在确实比不得他们当年最强盛的时候了,这回肯和英格兰联手对抗法兰西,也是想分西班牙的领地挽回些颓势。”

    闻言,胤礽轻哂道:“朕若说……朕不想看这些欧罗巴强盗在朕的家门口为非作歹呢?”

    胤禔和雅尔江阿愣了一愣同时诧异地睁大了眼睛,惊愕看着他,半晌,还是胤禔先开了口:“你说真的?那可就真得跟那些欧罗巴国家明着开打了。”

    尤其是荷兰,且不说两方海军对上硬碰硬大清有没有十成的把握,他们现在还计划着要拿下东洋几国,哪里来的那么多功夫再分出心去其它地方。

    胤礽撇了撇嘴,道:“没说现在,急什么,就从苏禄国先开始好了。”

    只要能先掌控中其中一国,之后再要插手南洋事务便就方便得多了,只要多给苏禄一些厚待恩赏,其他那些饱受欧罗巴列强欺压的国家定会纷纷效仿,投向他们,到时候再要开打赢面也就大得多了。

    虽然胤礽心里很清楚,南洋诸国如今也不过是畏惧大清强盛急着找护身符罢了才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们投诚,不过不管目的是出于什么,他都是不介意的,反正,这本也是正中他下怀的事情,先从政治上干预,武力上震慑,之后再行经济制约掌控之策,要拿下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难于登天之事。

    然后他再次抬了抬下颚,吩咐雅尔江阿:“下午传所有外务部和理藩院官员来一块详谈,这接受南洋诸国朝贡之事,越快定下来越好。”

    胤禔闻言笑了:“一下多了这么多藩属国,理藩院那些官员要忙得上吊抹脖子了。”

    “你去陪他们一块?”胤礽斜眼他。

    “别了,”胤禔赶紧摆手:“我已经领了三份俸禄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多领一份,皇上的厚爱,委实当不起。”

    胤礽嗤了一声,道:“朕正准备下旨,外务部和理藩院合二为一,反正他们干得活本也就很多是重叠的。”

    雅尔江阿听着眉头一皱,苦了脸,这么说来也就是……以后他有得忙了。

    胤禔看着他苦哈哈的脸,笑得更乐了,顺势问他:“简亲王,老九给你写信了吗?”

    “刚收到的,”雅尔江阿道:“他写信的时候刚到星洲,和当地人还有那些欧罗巴殖民者都打了交道,不过那些人都对船队敌意颇大,只是碍于我大清的威名和船队人多不敢轻举妄动罢了,方才说的那些他也有在信里详细提过,他说下一步就要启程往南美洲,怕是这一两年都联系不上了。”

    到南洋且还有人给辗转带个信回来,去那他们在这边听再多也想象不出到底是怎样一番情形的遥远美洲,那便是当真彻底失去联络,不等他飘回来连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之前还没觉得,这会儿真正想到他现下这会儿就在海上飘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雅尔江阿当真是有些担心和揪心了。

    胤禔和胤礽对视一眼,胤礽垂下眼慢慢吹起了端在手里的茶,胤禔犹豫了一下,无奈安慰起了对面满脸郁闷的人:“你也不用太担心了,他带了足两万人出去,这么多的人跟着,出不了岔子的。”

    雅尔江阿点了点头,哪里可能不担心,不过他也不好意思在胤礽面前表现太过了显得矫情。

    禀报完了事情,还有一堆差事要办,雅尔江阿跪安退了下去,胤禔看着他的背影远去,轻叹了叹气:“他也不容易……”

    “那你就去帮他分担些差事啊。”胤礽又笑着挤兑起了他。

    胤禔摇了摇头:“我再去多担份差事,你该抱怨我没时间没陪你了,还是算了,我大清人才济济,你还怕找不到人帮他的忙吗?”

    胤礽也懒得再说,靠着胤禔的背闭起了眼睛,睡过去之前低声呢喃:“就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记得出宫办差去。”

    “好……”胤禔笑着无奈应下。


 320证婚

    收编藩属国的事情有外务部自会处理;胤礽只特地叮嘱了私下里给苏禄国多加些优待;也就没花多少心思在上头,冬天过去;过完年之后转眼又到了世济五年的春天。

    从去年秋天起就说要去的蒙古却因为皇太子的婚事耽搁,到了现在终于成行;胤礽把弘皙和弘晋两个留京监国;只带上了几个小弟弟,然后是随行宗室和官员;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在正月之后启程离开了京。

    胤祄也在这次随扈出行的队伍中,是胤礽想着带他出去玩一玩才特地带上了他;八岁大的小阿哥第一次出远门显得极为兴奋;陪胤礽坐在龙辇之上却是左顾右盼坐不住地想下去骑马。

    胤禔不请自来推车门进来时胤礽正撑着头靠在车壁上看书,小十八趴在窗口眼巴巴地朝外头瞧,胤禔笑眯眯地捏他的鼻子:“想骑马?”

    胤祄诚实地点头。

    “下去让你五哥教你。”

    胤祄转头看胤礽,见他没有反对,欢呼一声就要蹦下车去,胤礽却又突然叫住他,把手边的斗篷扔过去,吩咐道:“外头风大,把这个穿上再下车,别骑太久了。”

    胤祄谢过之后,蹦蹦跳跳地下了车去。

    车里只剩下他们俩个之后,胤禔才笑着冲胤礽努了努嘴:“万岁爷你带这些小弟弟还带上瘾了不成?”

    从前是日日带着小十五,现在则是小十八,都像带儿子一般,胤禔看着都免不得有些嫉妒了。

    “小十八有些先天不足,这两年慢慢调理着倒是好多了,”胤礽说着微摇了摇头:“要不只怕也多活不了几年。”

    说到底当年康熙借胤祄的事情对他发难也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真那么关心小十八就不会拖到等他快要不行了才重视起来,这一回胤礽亲自把人带在身边养了几年,胤祄的身体倒是好了许多,胤礽心里也着实宽慰了不少。

    “我看他有你亲自关照倒是比从前好多了,你不用担心,”胤禔伸手过去捏他的下巴:“你一会儿操心那个一会儿操心这个的,就不怕折寿?”

    胤礽抬眼看向他:“有事?”

    “没事不能上来了?”胤禔继续捏他的下巴,手指在他的脸侧摩挲着,轻声呢喃:“当真这么喜欢带小娃娃?你要是能生,怕是我们可以三年抱两吧……”

    胤礽白他一眼:“为何不是你给朕生?”

    胤禔低笑:“你说为何呢,陛下?”

    胤礽没脸再说下去,拍开他的手,目光重新落回了手里的书上头去。

    胤禔笑嘻嘻地靠过去,一个吻落在他的嘴角边,胤礽微一愣,手里的书滑落地上,顺势回揽住了他。

    因为说要去看胤祉,出塞之后胤礽就下令直接去了巴林部,一早收到消息的乌尔衮带了全族的人出来迎接圣驾。

    胤祉也来了,却因为行动不便就在巴林郡王府里等候接驾。

    孝庄的陵寝离巴林部的郡王府有几十里地远,胤祉的府邸在陵寝园附近,又因为他行动不方便不能远行虽人在草原上和乌尔衮平日里见面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在郡王府里驻下,胤礽手捧着热茶,和转眼已有五年没见的胤祉闲聊了起来,乌尔衮去亲自张罗圣驾下榻的一应事宜,屋子里没有外人,胤礽吹着茶随口就问起了胤祉:“在这边的日子可还好?”

    胤祉笑答道:“蒙皇上厚待,臣弟在这边过得很好。”

    胤礽看他面色红润,气色不错,人也富态不少,便就笑了:“看得出来。”

    胤禔也顺口问起了他:“这里离陵寝园也不算远,虽说名义上是让你来守陵的,也不需要就住在陵寝园外头吧?何不在这里置府就近和乌尔衮住在一块?”

    胤祉略有些尴尬回道:“我不好跟他日日在一块,省得惹人闲言碎语,再说也得顾及着姐姐和额涅。”

    荣宪是这府邸的女主人,荣太妃则和胤祉一块来了这边定居,两母女离得近了能时常见面其实也都很高兴。

    胤祉显然是没有胤礽和胤禔两个那么放得开的,总是有诸多的顾虑,也因而即使人来了这边,依旧是和乌尔衮分居两地,偶尔才能见一次面。

    “他也同意了?”

    胤祉点头:“我坚持,他也就不好说什么,而且他旗务事情多,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我们一个月最多也就见个三两次,不过……已经很好了。”

    比起之前十几年的分离,确实已经很好了。

    之后乌尔衮带着儿子琳布来拜见胤礽,琳布是乌尔衮嫡出的孩子,胤祉的嫡亲外甥,十四岁大,不同于乌尔衮浓眉大眼的粗矿长相,琳布系长眼睛秀气的模样完全继承自荣宪公主,颇有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真传。

    请过安之后,乌尔衮笑问胤礽:“明日是小儿娶亲的日子,皇上可否赏脸参加婚礼喝一杯喜酒?”

    胤礽闻言却并不意外,看琳布一眼,笑了:“行,朕就给你做证婚人便是。”

    乌尔衮父子喜出望外,皇上亲自做证婚人那可是天大的荣宠,这便赶紧谢了恩。

    其实去年年初的时候乌尔衮上奏请求赐婚,胤礽就犹豫了起来,以乌尔衮的身份,他的儿子又是世子,要指至少得指个他的亲侄女过去才不算亏待,当然他的一众弟弟家的闺女到了适龄的其实也有不少,要挑一个倒是不困难。而每每到蒙古部落请求赐婚的时候,大多数的宗室都是有些人人自危的,说到底,去蒙古和亲的公主格格下场能好的委实是不多,谁都舍不得自己宝贝女儿嫁那么远去,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他们也是没办法,这事胤礽也斟酌了许久,他舍不得自己女儿,将心比心其他人怎么想他不问也清楚,而且他才答应了宝珠要帮着她提高女子地位,转头又因为政治原因送她的堂妹去蒙古和亲,似乎也颇为矛盾,摒除这满蒙联姻送公主格格去蒙古和亲的旧策,是胤礽一直都在想的事情,这才是刚开始而已。

    满洲人入关已有大几十年,如今大清国运昌隆,其实早就不需要依靠蒙古人也足以稳坐江山,相反需要对他们多加防范倒是真的,但胤礽却并不大想用抚嫁和亲的方式去稳住他们,毕竟用柔弱的女子去解决政治问题的做法虽然古已有之,但总归在他看来是有些不入流,从前是无可奈何,现在却是可有可无,虽然不能一下就把这政策给取消了,却可以潜移默化的逐渐改变。

    乌尔衮这里,便是胤礽想要做出改变的一个开头,乌尔衮一贯与他们熟稔,又与胤祉关系匪浅,胤礽自然就想到了从他这里下手,留中了他的请指婚奏折下旨巴林部郡王世子可自行婚配,私下里写信给胤祉说明了原因,吩咐他稳住乌尔衮那边,让之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有了胤祉的从中斡旋,事情便顺利了许多,乌尔衮也不敢抱怨,让儿子娶了青梅竹马的蒙古格格,然后这一回胤礽来之前,也是在胤祉上的请安折子里知道琳布即将成婚,特地踩着时间来,就是要以不刻意地方式来做这个证婚人,好给巴林部以安抚又不至做得太明显。

    只要这个开端做好了,有了先例,之后再要推广至其他部落便会容易得多了。

    胤礽的用意,乌尔衮也是懂的,也不敢不识抬举,这便欢天喜地地去命人做准备,再三地感谢隆恩浩荡。

    打发走了乌尔衮两父子,胤祉再次与胤礽道起了谢:“方才臣弟看到弘晟,几年不见他懂事多了,书也念得不错,多亏了二哥的教导,臣弟实在是感激不尽。”

    弘晟是胤祉活下来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亲王世子,今年十一岁大,当年没有跟他来蒙古,一直留在京里的亲王府,每日和其他府上的阿哥一块进宫念书,在一众圣祖皇孙中算是较为出众的,胤礽也颇为重视,对胤祉的感激,胤礽笑了笑倒是满不在乎:“也是靠他自己努力,弘曦、弘景两个应该也到了入学的年纪吧,这次就让他们随朕一块回京去如何?”

    胤祉自然是满口答应再次谢恩,若说当年他离开时为了弘晟的前途留他一个在京里还稍有担忧和顾虑,但这么多年下来,见胤礽当真是真心实意地教导培养他的儿子和一众圣祖皇孙,不管胤礽和其他人兄弟关系如何,对他们的儿子几乎都是一视同仁,这一点,也着实是叫胤祉心悦诚服,自然是很放心把自己的两个小儿子也教给他。

    胤礽和胤祉闲聊家常,胤禔插不上嘴先回了自己住处去歇息,这才走出门,就见王府的管家正领着个一身喇嘛服饰的人往院子里走,离得远长相看不太清楚却瞧着颇为眼熟,且管家似乎对之还颇为尊敬,胤禔顺口问起身边奴才:“那人打哪里来的?”

    去打听过后,身边人来回报:“那是这里颇有名气的一个喇嘛,叫巴汉格隆,明日世子爷婚礼,照例是要请得道喇嘛来诵经祈福。”

    闻言,胤禔的嘴角微抽了抽,吩咐道:“一会儿去跟巴林郡王说一声,明日请这喇嘛坐得离皇上远一些,最好……是一定别让皇上看到他。”

    “……嗻。”


 321挤兑

    巴林部郡王世子的婚礼很热闹,大清皇帝亲自证婚;周边蒙古部落的王公台吉都来喝了喜酒;乌尔衮是赚足了面子,也同时,胤礽乘兴又下旨当场给几个适龄的蒙古王公子弟指了婚;下了诸多赏赐,当然,指的也都是门当户对的蒙古人。

    于是这会儿这些蒙古人算是都明白过来,皇帝这是不想和他们通婚了。

    狐疑总是会有的,但看在胤礽大手笔下的赏赐又亲自指婚的面子上;众人也不敢心有不满,俱是高兴地领旨谢了恩。

    胤礽在王府待了两日;之后便启程去了祭奠孝庄陵;当日自然是驻跸胤祉府上。

    没了那些蒙古人在,胤礽这才传了胤祉来,闲聊过后问起了正事:“朕让你盯着蒙古各部落的动静,可有何收获?”

    胤祉放下茶盏,谨慎回道:“南面都还好,漠北那边,臣弟听探子来回报说是自从皇上您出兵平定了青海和准噶尔又在那边开了府,他们就一直担心着您迟早有一日也会挥师进攻他们,毕竟他们不如漠南这边一直以来和朝廷联系紧密,所以这次您来蒙古,他们也是一早收到消息,来了南边迎驾,其实也是想向您表忠心。”

    胤礽让胤祉来蒙古,自然不是单纯让他为爱走天涯的,胤祉其实算是他派驻在这边的眼线,几乎每两个月就会把漠南漠北蒙古的大小事情写成奏章连带着请安的折子一块送上京,五年来从未间断过。

    胤礽闻言手指轻敲了敲身边的座椅扶手,问他:“漠南蒙古就当真有那么太平?对朕将青海和厄鲁特的汗位撤销改派流官管辖当真一点想法都没有?”

    “……臣弟问过乌尔衮,他也和其他那些蒙古王公商议过这事,其实……是有人有顾虑的,他们担心着有朝一日皇上也会将这个法子用在漠南这边,毕竟现下朝廷又在全国推行起了改土归流之策,也确实是掀起了一些风浪,好在之后都让乌尔衮给劝住平复了下去,暂时他们还不敢如何倒是。”

    “你之前怎么没跟朕说过?”

    面对胤礽怀疑的目光,胤祉略有些心虚地别开了眼:“皇上政事繁忙,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没出乱子,臣弟就没与您提这一桩,省得您操心……”

    “难不成要真等到出了乱子你再告诉朕不成?”

    听出胤礽语气里的恼怒之意,胤祉低下了头赶紧认错:“臣弟知错了,臣弟办差不利,还请皇上责罚。”

    “算了,”胤礽没好气道:“朕知道你是不想朕找乌尔衮的麻烦,不过当初朕让你来蒙古的时候就说过你得记得你大清王爷、爱新觉罗家子孙的身份。”

    “……臣弟不敢忘。”

    看着胤祉低三下气的样子,胤礽越发不耐:“那么朕问你,朕要怎么做,才能彻底断了这些蒙古人的狼子野心,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像噶尔丹这样的人,你来了蒙古这么久了,可有何想法?”

    胤祉想了想,小心回道:“臣弟才疏学浅,只知道历朝皇帝为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从汉朝甚至更早开始,就用尽了各种法子,修突前堡垒群、火烧草原、建禁牧区、发展农耕、甚至杀胡令,效果在一定时期总是有的,但是归根到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胤礽听着抬了抬下颚,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胤祉斟酌着继续道:“包括我朝,至入关以后,为了稳住这些蒙古人也下了不少功夫,行分而治之的盟旗制度,给予他们爵位官职叙功奖励,推崇喇嘛教以麻痹他们,也包括行满蒙联姻的和亲政策,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有用的,也确实让这些蒙古人至少大部分面上都心悦诚服地降服于我朝,但无论是前朝还是我朝用的这些政策要推行下去都必须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中原王朝政权处于上升期、强盛期,才能费时费力费金钱地去做这些事情,否则,便全都是徒劳。”

    这话听着倒还有些意思,原本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的胤礽一下来了兴致,追问他:“何以见得?”

    “远到汉代,近如宋、明,全部都是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才能压制住这些游牧铁骑,一旦国势衰落,游牧民族便会奋起反抗,来势汹汹马蹄直踏入中原……说到底我满人虽非以游牧为生,当初却也是胜在马上骑兵厉害,才能直取中原河山,所以,臣弟才说,不管是前朝历代还是我朝现今用的这些法子,都不是治本之策,最多只能换得一时的安稳罢了,他们的铁骑太强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远非在关内待久了好日子过多了懒散成习惯了的中原王朝兵马所能比拟。”

    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