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发走了碰了一鼻子灰的倭国使臣,弘皙问胤禔:“大伯王,若是他们当真按着我们说的去做,那我们不就只能接受他们的臣服,之前做的不是都白搭了?”

    胤禔笑着道:“那也得他们当真愿还政于他们国君再说。”

    而以胤禔和胤礽这些年对倭国国内形势的了解,这个问题先前他们也便讨究过,不到万不得已,倭国幕府怕是怎么都不会走上那一步的,毕竟这个世上还真没几个人会愿意轻易放弃原本已经拽在手里的权利而由上位者归于臣下,且就算真有这个万一,他们也不会让之发生。

    倭国使臣回去写信与幕府将军商量大清太子开出的条件去了,大清的军队却没有停歇,登陆上日本本土的海军以沿海登陆点为根据地一路往内陆扫荡并向着幕府所在地江户城(今日本东京)进发,倭人完全抵挡不住退无可退,眼见着江户就要破城。

    胤禔率的陆军就这么在李焞战死之后基本等同灭国的朝鲜驻扎了下来,半个月之后,琉球方面传来消息,琉球国王被倭人刺客暗杀在了国都之内。

    于是也不再管倭人到底是答不答应他们的条件,胤禔直接下令,倭人毫无诚信拒绝和谈,着令登陆日本本土的大清军队在一个之月内直取江户城,夺下日本整岛。

    到了这会儿,算是明白过来到底发什么了什么的弘皙也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胤禔这分明就是在耍无赖,果真是老奸巨猾惯了的,胤禔完全不介意承认是他派人扮作倭人去刺杀了琉球国王,然后笑眯眯教育他:“这不都是跟你汗阿玛学的,兵不厌诈啊,小弘皙……”

    即使倭人完全没有理由也没有这个功夫在这个时候分出心来去对付琉球,但胤禔说杀琉球国王的是倭人那就是倭人,他说倭人没有诚意拒绝与他们和谈便定当是要开打,谁叫他在出征之前,从万岁爷那里收到的旨意便是攻占日本琉球朝鲜三国,而非再多收几个只会挖空心思专研好处的没用藩属国。

    说到底,他也是为了办好差事讨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欢心罢了。


 324遇刺

    轰轰烈烈的战事前前后后打了近一整年;当江户城的将军幕府被推倒遗址上被插上大清国的旗帜;整个日本岛尽在清军掌控之中,终于是宣告了这一场战役以大清国的完胜告终。

    胤禔留下大部分兵马驻守朝鲜南部沿岸;只带了一小部分人准备退回辽东去准备班师回朝;在启程之前,意犹未尽的弘皙兴奋地与胤禔请愿,下一回还要随他一块上战场。

    胤禔却是好笑地摇了摇头:“免了;爷想过些安稳日子;以后不打仗了,若是再有战事要打,满朝皆是能人,还是让别人去吧。”

    从平定朝鲜这一刻起;胤禔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去要拐带胤礽去外头过些舒心日子。

    这样一分别就又是一整年,他实在是受够了。

    从南边撤回北边,胤禔和弘皙在平壤城暂驻,自李焞死后倭国与荷兰攻入平壤斩杀李氏王族火烧朝鲜王宫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之后又被清兵赶回,如今整个平壤城早已没了往昔一国都城的繁华,所到之处尽是一片狼藉,胤禔率军进驻之后下令禁止扰民,又派人去搜找清点了一下所剩无几的朝鲜李氏贵族,收获自然是寥寥,最后也便算了,反正,朝鲜这便算是灭国了,他们要接手,如今也是名正言顺。

    弘皙踏上已经夷为平地的王宫废墟,感慨不已,每一次的征战就是一轮新的杀戮,常年在外行兵打仗的哪一个不是罪孽深重,当然,也包括他们这些当权者。

    胤禔像是看出了他的心事一般,走上前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提醒:“太子爷,你是要做皇帝的人,可不能太仁慈了。”

    弘皙点头:“我知道……”

    时值三月,虽是春天,这几日连着下雨天气却是冷得很,呼啸的风贴着面颊而过,弘皙捂紧身上披着的斗篷,正还想与胤禔说什么,却突然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下意识地回身挡开,不远处原本弯腰清理废墟砖瓦的工匠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身后,手里还握着柄短剑,连跟随左右的侍卫也没注意到,那人手里的剑就已经朝着弘皙刺了过去。

    “啊——!”

    一声惊呼之后,前头的胤禔诧异转过身,惊愕地看着中了剑的弘皙向前栽倒在地,胸口全部染了红,痛苦地倒在了血泊里。

    弘皙虽然挡开了一下,却架不住对方动作太快,仍然中了第二剑,且就在胸口的位置,倒下地几乎当场就昏死了过去。

    一众侍卫也愣了一愣,随即慌张地蜂拥而上将刺客制服。

    每一回出外都能遇上刺客,胤禔真不知道该说是自己太倒霉还是命中带煞,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回中招的人竟会是弘皙。

    从错愕中回过神,胤禔咬牙切齿沉声吩咐人将刺客押下去查清楚来历,然后亲自上前横抱起已经昏迷不醒的弘皙回了他们驻下的驿馆去。

    众目睽睽之下皇太子被刺重伤昏迷的消息很快就在大军中传了开,全部随军太医都被胤禔叫了去给弘皙诊治,胤禔又气又急,一面吩咐手下副将去安抚军心,一面派人以加急信函将弘皙遇刺的消息送回京去。

    万幸的是,伤口虽然在胸口处,却没伤到心肺命脉,一众军医又是拔剑又是止血又是上药包扎手忙脚乱一整天总算是把命悬一线的太子爷给救了回来。

    看着躺在床上的弘皙惨白着毫无血色的脸,胤禔又是担忧又是庆幸,这会儿他甚至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耳光子,当初离京是胤礽把弘皙交到自己手里千叮万嘱要看护好他,结果在他的大意之下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幸好是救回来了,要不他还当真不知道该以什么脸面回去见胤礽。

    出乎意料的是,不过四五日,胤礽竟就亲自来了平壤,看着乍然出现在面前的人,胤禔惊得愣是半晌没回过神,还是胤礽先皱了眉,不耐问他:“弘皙怎么样了?”

    “哦哦……他昏迷了几天,昨日已经醒了,太医说能醒过来就不会有性命之忧,我……”

    “朕去看他。”

    胤礽打断他的话,直接叫人带路去了弘皙住处。

    胤禔无奈叹了叹气,跟了上去。

    弘皙昏迷了整三天才醒来,一众太医都说是万幸,随军众将领也是大大松了口气,若是太子爷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这回去可就非但领不到军功还得承受皇上怒火了,幸好,幸好弘皙是不负众望醒了过来。

    胤礽进门的时候弘皙身边的奴才正在给他伺药,看到胤礽突然出现,弘皙显然也诧异万分,挣扎着就要起身,胤礽快步走上前去,在床边坐下,按住了他的肩膀:“别动。”

    弘皙抿了抿唇,哑着嗓子道:“儿臣让汗阿玛担忧了……”

    “你知道就好,”胤礽看他没事,担忧便转成了恼怒,没好气地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朕听人禀报你受了重伤即刻就来了这边,好歹你还给朕活着,要不朕……”

    说到最后胤礽的声音竟有些颤抖,便就说不下去了,一旁的胤禔看着,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只再次庆幸还好弘皙平安无虞。

    尾随胤礽进来的还有胤禨,他没有走太近,跟着胤礽匆忙进门来,看到弘皙无恙从听闻他受伤起就一直吊着提到了的嗓子眼的心终于是落了下去,不着痕迹地收起了脸上过分的担心和焦急。

    弘皙一边轻言细语地安抚着胤礽,目光不经意间四处掠过,就看到了站在胤禔身后微低着眼的人,目光顿了一下,片刻之后难掩失望地移了开去。

    胤禔顺着他方才的目光偏过头看身后,正是胤禨,心道果然如此,于是又不免感慨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

    胤礽却似乎是完全没觉出有什么不对劲,看弘皙没事了便又叮嘱了他几句,然后站起了身,对胤禨道:“你之前不是也一路上都在担心的,你来陪弘晳说说话吧,朕累了,先去歇了。”

    于是他也没注意到俩人同时僵住的脸,又转身去叮嘱留守太医和伺候的奴才,最后胤禨无奈领命留了下来,恭送胤礽离开。

    从弘晳那里出来,胤礽才对一直跟在身后的胤禔努了努嘴:“你住哪?”

    胤禔愣了一愣,带了他去自己住处。

    才撵退了人进到屋里,门阖上之后胤礽就双手拥住了胤禔的腰,靠过去闭起眼埋首在他肩上久久不语。

    胤禔抚着他的背,轻声道:“抱歉……”

    “说什么呢,跟你没关系。”

    “我以为……”

    “以为什么?”胤礽抬起眼笑看着他:“以为我生你气了?气你没照看好我儿子?”

    看着阔别近一年之久的人就在眼前,胤禔还有些云里雾里,又怔愣了好半晌,用力回抱住了他,贴上他的耳朵低声呢喃了起来:“保成,保成,保成……”

    “两个月前收到你派人送回京的公文知道这边的战事已经平了,就来了吉林这边,本想亲自迎接大军班师回朝顺便给你一个惊喜的,”胤礽慢慢解释道:“没想到几天前收到弘皙在平壤遇刺的消息,便就直接过来了。”

    原来如此,胤禔方才还在想胤礽到底是怎么在短短几天时间从京城飞来这里,原来是他一早就已经来了。

    胤礽轻推了推一直拥着自己不放的胤禔:“让我坐下,有些累。”

    胤禔点了点头,放开了他,叫了人上茶水点心来。

    等到胤礽坐下喝过茶喘过了气来,胤禔才与他禀报起了这边战场的情况,虽然送报京里的公文一直没断过,到底还是没有直接口头述说来得详细,胤礽听着轻笑了起来:“一年之内就把整个东洋都平了,倒是大大超乎我的意料。”

    “那之后呢?”

    “琉球王室已经上奏愿以琉球并入我朝,只求给他们一些封地就行,这倒是好说,这些人也是识时务的,也省得我再去花心思折腾他们。”

    胤禔其实还不知道,胤礽在来平壤之前就已经下了圣旨,将朝鲜和整个辽东一带并为一省,为辽阳省,以盛京为省府,日本和琉球合为一省,为东瀛省,以江户为省府,除了省府,两省另开府县若干,设东洋总督,统摄这二省。

    胤禔听罢胤礽说的,想起当初胤礽信誓旦旦要将这一片都划归大清国土的豪言壮志,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就成了真,一时又是感慨不已。

    胤礽抿着茶,又慢慢说了起来:“弘皙受伤的消息传回去之后,有不少人跟我暗示他这伤受的蹊跷……”

    “已经查清楚了,是留下来的犹不死心的倭人做的……”胤禔解释着,对上胤礽带着促狭笑意的眼睛,微怔了一下,突然就明白过来他说的不是这个:“……那你觉得呢?”

    其实不单是胤礽那边,弘皙出事后这几天军队里也有人在议论,他和太子爷一块出的门,偏偏就太子爷受了重伤,难免让人不好想。

    原本胤禔在朝中权势已经够大了,如今再立下这等军功,更是功高震主,也难怪会传出这样的话来。

    胤礽笑着摇了摇头:“无稽之谈,乱嚼舌根的我已经都处置了,你不用往心里去。”

    胤禔呆愣着看向他,良久过后,轻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胤礽便就这么全心全意不带半点怀疑地信任着他,别人说半句都不行,就冲这份情谊,都让胤禔觉得自己不多为胤礽做一些事情便是欠了他的下辈子也还不清。

    其实哪有什么欠不欠的,他们之间不过是互相依靠、互相信赖,这辈子唯一的,仅有的,值得完全交心的人罢了。


 325圈地

    世济七年的春天;出使美洲三年整的胤禟终于是带着船队回了朝。去的时候是从广东出发,回来的时候却是在库页岛登的岸。

    消息传回时;胤礽正在西暖阁里召见官员商议政事;当时同在场的雅尔江阿听闻当下就不自在起来;心不在焉地神游天外;胤礽几次问话都没听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恨不得当下就飞奔出外去接人。

    最后胤礽也无奈了,事情交代完了,就示意众人退下;然后对雅尔江阿道:“你出城去接老九吧;他大概还有半日能到。”

    雅尔江阿自然乐得领命;大谢过后乐颠颠地跪安退了下去。

    人都散了之后,胤礽才晃了晃手里的信冲单独留下来的胤禔道:“老九其实一上岸就先写了信回来;禀报了情况。”

    胤禔对胤礽的恶趣味有些无语:“那你不跟简亲王他说,你没看他方才那副着急的样子。”

    “朕怎么知道他会不给雅尔江阿写信,而且让他知道了他怕是一直到胤禟回来都会没心思办差。”胤礽笑着道,说得理所当然。

    胤禟不是故意不给雅尔江阿写信,只因为送来给胤礽的请安信有专人递送是要快得多,至于私信,递送速度慢那还不如等他自己回来直接见面呢,便就干脆省了。

    至于出外三年回来的胤禟变成了怎样一副叫花子形象,从雅尔江阿初见到自马上下来的人愣是惊得半晌没回过神也不敢认人就可见一斑。

    胤禟却是满不在乎:“美洲那地界除了欧罗巴强盗和黑奴就只有围草裙的野人,你去茹毛饮血个三年指不定比爷还惨。”

    雅尔江阿无奈笑着把人拉进怀里:“回去这头发胡子邋遢的,爷帮你修修。”

    那自然是好的,不收拾干净了胤禟也没法去拜见胤礽。

    回到阔别三年的府上,离开之前还不记事的小女儿这会儿都有六七岁大了,被胤禟抱起来脏兮兮的胡子一扎便吓得嚎啕大哭,胤禟哈哈大笑,寒暄过后打发了妻妾子女回后院去,领着雅尔江阿去了自己单独住的屋子。

    虽然几年没人住过,下头的奴才倒是收拾将之收拾得很是干净整洁,雅尔江阿把人按进浴桶里,让之从头到尾洗干净。

    胤禟闭起眼睛靠进水里,满足地叹了口气,与忙碌着亲自上阵给他搓背的人道:“我差点就回来不来了。”

    雅尔江阿的手一僵,然后又继续动作起来:“后来呢?”

    “在南美的时候和西班牙人正面对上发生冲突,死了几百人,他们人多那个时候我们又刚刚上岸人生地不熟还晕乎,差点就全军覆没,最后他们还是顾忌着我大清王爷的身份,放了我一马。”

    雅尔江阿听着想象着当时的情形,有些心有余悸,面上却是一派嬉皮笑脸,问他:“怕了?”

    “那倒没有,只觉得,”胤禟说着顿了顿,又继续:“他们太过嚣张了些,看他们对待那些黑奴和当地土著的态度,若非大清现下国力强盛,还不定得怎么被他们欺凌。”

    “这倒是不用担心,”雅尔江阿道:“有万岁爷在,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收拾妥当之后胤禟当日便就进了宫去,请过安之后和胤礽几个说起了这一路上的见闻,他是由南洋先到的中南美地区,之后一路沿着西边海岸线北上到北美洲的最北面,再往西渡海而归,即使一路上都只是在美洲沿海一带活动,没有过多深入过内陆,却依旧是花了整三年的时间。

    “那边的风土地貌都与我朝大不相同,当地人的宗教习俗和生活习性也颇为有趣,与欧罗巴洲人也是大相径庭,可惜他们没有强大的武器,连剑都没有只看到长矛,更别提火器了,也所以才轻易就被那些欧罗巴人征服……那些黑奴是欧罗巴人从他们在阿非利加洲的殖民地掠夺贩卖过去的,去美洲给他们做苦工,日子过得确实很惨……和南洋这边差不度,起初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最先去的那边开疆拓土,这百余年又被英格兰、法兰西与荷兰人从他们手里抢了不少地方……”

    胤礽饶有兴致地听着,突然问起他:“美洲南边和北边可有何不同?”

    胤禟想了想回道:“臣弟没有去最南边,最初是到的大约中南部的位置,那里也是西班牙人最早登陆进行掠夺的地方,欧罗巴人多在那边开采金矿,再一船一船地运回去,所以那一快地方的殖民地也是被几个国家争来抢去,炙手可热,北边则人少一些,天气也严寒,越往北越是地广人稀人迹罕至,他们的金矿还没挖到那边,那里只产一些他们要的皮毛,虽也被他们给圈了地,到底还是要好许多的。”

    胤礽闻言轻挑起眉,又问道:“你去了三年,可有何收获?”

    “收获自然是有的,”胤禟笑眯眯地道:“起初臣弟一路北上,也是想看看一直往前走到底能到什么地方,便就在美洲最北面发现了一片还没有被欧罗巴人染指的广袤地域,当地的土著自称他们脚下的那片土地叫阿拉斯加,臣弟在那里待了三个月,还往内陆走了一些,虽然气候是严酷了些,倒当真是个好地方,臣弟带去的工部能人还偶然间在那里探得了大的金矿。”

    一提到金子胤禟便两眼都放在放光,果然是本性难移。

    “金矿?那里也有金矿?那里离我朝很远吗?”胤礽兴趣一下就提了起来,追问道。

    “确实有金矿,臣弟带人在那里探勘过后发现不单有而且还绝对不少,因为欧罗巴人还没发现那个好地方才得以幸存,而且那里也不算特别远,”胤禟道:“阿拉斯加是在美洲西北面,离罗刹国最东面已经很近了,离我朝的库页岛也不远,臣弟从阿拉斯加出发往西走,到在库页岛登陆所花的时间比之前从南洋出发往南美洲要短得多。”

    胤礽笑了,偏头看胤禔,冲他努了努嘴,征询他的意见,胤禔慢条斯理啜着茶,问胤禟:“你出发的时候是带了一万三千人吧?怎么回来就只剩下三千人了?”

    “实不相瞒,”胤禟乐道:“我自作主张,留了万余人下来在阿拉斯加,学着那些欧罗巴人的样子,插上我大清朝的旗帜把那地给圈了下来……”

    胤礽和胤禔面面相觑,胤禟已经起身走到了胤礽的那地舆图前去,地舆图经白晋领着一众洋人传教士和工部官员历时七年重新勘测绘制已经全然翻了新,比之从前的那幅更要清晰明了得多,除了大清广袤的地域,上头还将东洋,南洋乃至整片亚洲和欧洲诸国都大致的位置标识了出来,却缺了美洲那一快,胤禟提起笔,随笔勾勒出了阿拉斯加的大致位置,然后道:“大概就是这一块了,准确的位置还得派人去勘测。”

    胤礽看着轻眯起了眼,这么看起来离库页岛还确实不算太远,若是大清也要开拓海上殖民地,那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倒也可行……”

    “我就说问题不大吧,”胤禟得意道:“趁着欧罗巴那些强盗还没摸过去,我们先下手为强圈那里。”

    胤禟野心勃勃跃跃欲试,胤礽便把这事交给了外务部去处理,待商榷过后再看是否之后还要多派些人过去,也不是这么快就下的了决定的事情。

    “你才回来就别想着往外头跑了,”胤礽叮嘱道:“在京里过几年安生日子吧,你的差事之前一直是胤禨在做,他本事还不错,你回来之后跟他一块干便是。”

    “那是自然,臣弟领命。”

    虽然阿拉斯加的金子很多,毕竟还在地下埋着又山高水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堆到面前来任他躺着睡的事情,比起来,还是接手大清储备银行的差事实打实地数金子比较过瘾。

    打发走了人,胤礽也起身走到了地图前去,一手抱着胳膊一手轻敲着下巴看了良久,笑问胤禔:“有何看法?”

    胤禔走上前来,伸手比划了下大清离阿拉斯加大概的距离,肯定地点头:“是还不错,既然老九他留了人在那边,不如当真多派些人过去看看吧,没道理那些欧罗巴人到处扩张满世界地挖金子,我们就一直蜗居在此经营着这门前的一亩三分地。”

    胤礽道:“蒙古和库页岛那边都有金矿……不过这种东西不会嫌多的。”

    他当然也不会嫌多,欧罗巴人挖空心思的攒金子积累财富,他们怎么能落后,大清的储备银行也需要金子,自然是越多越好。

    “阿拉斯加……”胤礽轻吐出这四个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几分。


 326十年

    世济八年;由出旗商业银行投资的第一条直通漠北蒙古的采金大路开通,源源不断的金银铜矿从漠北运至关内,道路的通畅同时方便了关内商人与蒙古部落间的通商交往;亦加强了中央朝廷对偏远地区的管控能力,与此同时;东南亚印度支那一片尽数归为大清属国,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年提升,大清凭着银行调控的优势;始终保持着对外通商上的主动权;真正做到了凭借着把持掌控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达到制约控制他们的目的。

    辽阳、东瀛二省从起初的内乱起义不断,到之后接受朝廷施行的一系列且施恩优惠且加强管控的于普通百姓有确实益处的政策举措;又随着胤礽加派驻军;有意识地鼓励内陆百姓移居以加强交流往来促进民族融合的种种举动,渐渐便也就太平安分了下来。

    除了到处开山修路,大型的船厂、矿厂、农场等也在几间银行资本地推动下陆续开办了起来,各式民间小厂更是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