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禔身体一僵:“太子爷,你喝醉了。”
  胤礽胡乱摇了摇头,笑他:“大哥只敢说我喝醉了吗?怕是大哥有贼心没贼胆吧。”
  “太子爷……”
  胤礽伸手一推,胤禔一下没反应过来就狼狈地倒在了身后的榻上,胤礽勾起嘴角,一手压住了他的肩,一手便扣住了他的脖子:“别动。”
  “太子爷,你真的喝醉了。”
  胤禔有些哭笑不得,胤礽的样子醉眼迷蒙,双脸酡红,显然是醉了,若是他还清醒着,怕是万不可能如此的。
  胤礽卡在胤禔脖子上的手慢慢收了紧,微眯起的双眼里闪动着危险的光芒:“你说,你到底想要如何?”
  胤禔不信他还真能掐死了自己,倒是不怕,反问他:“太子爷这么问我,又是想听我回答什么?”
  胤礽愣了愣,他虽然醉了思维却是清醒着,只不过是有些忘形了而已,胤禔这么一说,方才那些在脑子里沸腾叫嚣起来的情绪瞬间便如同被泼下了一盆冷水一般,偃旗息了鼓。
  怏怏退开身,胤礽坐回桌边沉默了下去,他今日心情确实不太好,所以才会在胤禔提议喝酒的时候没有犹豫便跟了来,也所以才会在在几杯酒下了肚之后就借着酒劲忘了形。
  胤禔理了理衣服也坐了起来,似乎是已经把方才的事情给忘了,再次给俩人盛满酒,把其中一杯推到了胤礽面前,道:“太子爷,喝酒吧,醉了也无妨,有我陪着你呢。”
  胤礽一手撑着脑袋半靠在桌上,偏过头似笑非笑地瞅着胤禔,眼神有些勾人,胤禔心中一荡,便不敢再看,举杯与他碰了碰便先喝了下去。
  于是俩人你一杯我一杯地推杯换盏,一壶酒光了又叫人再上,很快便都醉了,胤礽已经整个趴到了桌上,却依旧坚持着喝着,满脸的红晕,笑容却是近乎晃了胤禔的眼睛。
  胤禔一手握着杯子,另一手手指腹在胤礽脸上摩挲着游移,嘴里呢喃着他的名字,一会儿是‘太子爷’,一会儿又是‘胤礽’,‘保成’。
  胤礽偶尔应个一声,微眯着眼睛似乎是很享受。
  当自鸣钟指向的时间已经过了戌时,胤礽喝完杯子里的最后一滴酒,彻底栽倒桌上闭上了眼睛,手也垂了下去,手中握着的杯子掉落地上,‘哐’的一声便碎了。
  尚存一丝清醒的胤禔推了推他的肩膀,见他真的睡着了,便想叫屋子外头候着的人进来,只是话到嘴边却又鬼使神差地绕了回去,手指依然留恋地在他的面颊上逡巡,双眼定定地看着醉酒睡着了而显得分外无害温和的面前人。
  最后胤禔拖着他的腰他把扶了起来,半拖半抱着把人弄上床,帮他脱了靴袜和外衣,吹灭了灯自己也爬上了床,与他合榻而眠,盖着同一床被子拥着他慢慢睡了过去。
  窗外夜空中悬着的月亮不知何时隐到了云后去,最后一丝光亮也退了去,隐隐约约间,有花香浮动,是开到露台边来的,那正灿烂着的石榴花。
  寅时过后,天才蒙蒙亮之时,胤礽先醒了过来,一睁开眼看到近在咫尺的睡颜,愣了片刻才慢慢想起来昨晚他与胤禔喝酒,喝醉了说了很多糊涂话,然后便与他在同一张床上睡了一夜。
  叹了叹气,胤礽轻推开他还架在自己身上的胳膊,坐了起来,发了好一会儿呆,心绪才终于渐渐平复下来,自己一夜未归,何玉柱想必也在外头守了一夜,思及此,便想叫他进来,正欲开口,身边睡得正香之人又翻了个身,打断了他就要出口的话。
  撇了撇嘴,便也做了罢,干脆就伸手勾过了一旁架子上搭着的衣服,穿好便下了床,要推门出去的脚步却又因为目光被窗外那几乎开到屋子里头的来的花吸引而顿住了。
  原来他这屋子外头也有一棵石榴树。
  胤礽走上前去,在窗边站了片刻,那艳红的花朵比昨晚看着还要俏丽许多,奔放张扬着,是他喜欢的模样。
  于是心情一下便好了不少,嘴角也微扬了起来,又站了片刻转身正欲走瞥见一旁书桌上凌乱堆着的各种书册下头似乎压了幅画卷,一时好奇,胤礽便走了过去。
  压在上头的书一本接着一本被拿开,下面的那幅画终于是露出了全貌,而胤礽却是彻底愣住了。
  画上描绘的便是这窗户外头的榴花,几乎与他眼见的场景一模一样,而让他诧异的则却是画旁的那首题诗。
  上林开过浅深丛,榴火初明禁院中。 
  翡翠藤垂新叶绿,珊瑚笔映好花红。 
  画屏带雨枝枝重,丹宪蒸砂片片融。 
  独与化工迎律暖,年年芳候是熏风。
  这首诗,他虽然已经没了多大的印象,却也还记得那是他自己写的,是上一世的他写的,当时也不过是偶然得见榴花姿态迷人,一时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戏作,过后连他自己都忘了,却没想到胤禔竟然一字不差地给记了下来。
  指腹摩挲着画上那娇艳欲滴的艳色花瓣,胤礽的心头五味杂陈,前尘往事就这么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浮现起来,那些痛苦的,不甘的,绝望的过往,是他原本以为已经淡忘了不愿再想起来的回忆,却其实,一直都是如斯鲜活如初。
  心中一直以来的猜测得到了佐证,胤礽一时间竟然说不出是愤怒还是庆幸,愤怒的是他差一点就被他给骗了,而庆幸的却是,原来他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人。
  “你在看什么?”
  胤礽抬起头,胤禔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坐在床边目光复杂地看着他。
  


☆、说破

  胤礽随手拿起手边书本又放上了那画上;正好遮住了那首诗,然后冲胤禔笑了笑;道:“画得很不错栩栩如生的,这诗……也写得挺好。”
  胤禔暗自叹了叹气,勾过床边搭着的衣服穿好下了床;缓步走了过去,在胤礽的身后站定,一手绕过他的腰;将那掩盖在画上的书抽了走;手指轻点着那诗;缓缓道:“我也觉得这诗写得很不错,可是得意之作呢。”
  他一边说着;微侧过头,目光便落在了胤礽的侧脸之上。
  胤礽的眼神平静无波,竟是看不出一点动荡,不着痕迹地退开身,胤礽道:“我先回去了,一会儿还要去给汗阿玛请安。”
  推门离去之前,胤礽的手突然顿了顿,片刻后转身冲目光一直跟着他的胤禔抬了抬下颚,道:“大哥,有空在这吟诗作画,不如多关心关心正事吧,如今乌库玛嬷也入土为安了,也是时候收拾该收拾的人了。”
  “太子爷费心了,不过太子爷,你觉得若是汗阿玛御驾亲征,能否一举歼灭了准噶尔叛军?”
  “也许能,也许不能,战场之上诸多变数,又岂是我三言两语说得准的。”胤礽说着沉默了片刻,终究是叹道:“大哥,有的事情,心知肚明便可,又何必执意说清楚呢。”
  胤禔一愣,回过神时,除了微微晃动着的房门,房内已经没有人了。
  从胤禔那里出来,胤礽径直就回了自己房间去更衣,顺便叮嘱何玉柱把昨日他在胤禔房里歇了一晚的事情给瞒了下去。
  胤礽回去之后去给康熙请过安再回来时雅尔江阿已经在那里等着他,雅尔江阿先是给他请安,而后不免抱怨:“太子爷,您一大早的就去给皇上请安了吗?奴才可等了你几个时辰了。”
  “嗯,在皇上那里多待了一会儿。”胤礽塞了块酥糖进嘴里,随口敷衍着。
  实则今日雅尔江阿寅时刚过就上赶着来给胤礽请安来了,不过那时胤礽还在胤禔那里自然是没见着人于是他便又回了去,所以这会儿看到胤礽这个时辰才回来,才会有些诧异而已。
  只不过胤礽却不能与他说自个是上哪里去了,既然他误会了于是便也随着他的话给搪塞了过去。
  雅尔江阿不疑有他,转而正色禀报道:“爷,奴才收到消息,噶尔丹已经得到罗刹国人的支持,准备进攻喀尔喀部,现下眼看着就快要到乌尔会河了。”
  胤礽闻言有些诧异:“进攻喀尔喀?这么快?”
  “事情来得突然,确实是没想到他们手脚有这么快,这会儿就打到乌尔会河去了。”
  “皇上那里呢?他知道了吗?”
  “这会儿应该已经有人去禀报皇上了吧。”
  胤礽点了点头,心想着兵部这两年一直在做准备,现在调兵遣将应该还来得及,只不过皇上要想御驾亲征怕是有些仓促了。
  “罗刹国国内现在的形势应当是一触即发才是,怎么这个时候还腾得出手来相助噶尔丹?”
  雅尔江阿道:“罗刹国的御前大臣戈洛文率了数千哥萨克兵长期在两国边境地活动,之前代表罗刹国方与佟相签订尼布楚条约的人便也是他,条约签订之后他虽然退了回去却并没有走远,后来噶尔丹便派了人私下里去笼络了他与他借兵买军火。”
  原来是这样,胤礽想了想问道:“戈洛文是哪一派的?”
  “面上他是索菲亚摄政王的人,不过私底下效忠的人如果奴才的情报没有错,应该是彼得沙皇。”
  “那份合约与他们来说已经能捞到不少好处了,不过这么看起来,他们似乎并不太满足,还想着借着助准噶尔的方式来要挟大清,这个彼得沙皇,自己的皇位还没稳住,就打起了以后的主意,胃口倒是挺大的。”胤礽冷冷嗤道,也好,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正想着,何玉柱匆匆忙忙地进门来禀报:“太子爷,皇上急传您过去,您赶紧去吧。”
  胤礽皱了皱眉:“怎么这么急匆匆的,什么事?”
  “具体的奴才也不是顶清楚,只听说是兵部收到的前线公文,皇上看过之后就让人来传您过去。”
  胤礽闻言心下有些诧异,一时半会地却也猜不透是什么事,于是也不敢耽搁,示下雅尔江阿先回去,便赶紧赶了过去。
  而当他甫一踏进书房之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在场的人除了他就只有康熙和胤禔两个,胤禔微垂着头从他进门起视线就没有落到他身上过,而康熙的一只手成爪状一下一下扣按着桌上的公文,深蹙着的眉昭显着他此刻的不满和焦虑。
  胤礽心中疑惑更甚,却仍旧是规规矩矩地先行了礼,起身之后稍一斟酌便问出了口:“汗阿玛突然叫儿臣前来,可是有何要事吗?”
  “噶尔丹已经勾结了罗刹国人,得到支援率兵攻到了乌尔会河一带了,你有何看法?”
  胤礽佯装惊讶道:“勾结罗刹国人?他们不是才与我们签订了条约,这才多久如何就背信弃义了?”
  “噶尔丹不但向罗刹国人借了兵,更购买了大批火器,已经虎视眈眈准备朝着大清开火了。”康熙说得淡然,语气里的忌恨却是听得胤礽心惊。
  “既如此,只有一面派人与罗刹国交涉警告他们不要干涉我朝之事,一面征调兵马前往应付了,依儿臣之见,可先调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兵马往乌尔会河阻截叛军,而皇上欲往亲征之事,也得等到回京之后再行定夺。” 
  胤礽说得小心翼翼,说完便也沉默了下去,康熙听罢顿了片刻,却是问起了另一件事:“胤礽,噶尔丹勾结罗刹国之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胤礽心下又是一惊,随即镇定道:“儿臣不明白汗阿玛这话是什么意思。”
  “噶尔丹设计谋害僧格,窃取台吉之位,私下勾结罗刹国人,大肆购进军火欲图谋不轨,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不告诉朕!”
  随着康熙的怒斥而下的是被扔到胤礽面前来的两样东西,一封是兵部呈上的禀报军情的公文,还一封便是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向朝廷求援的信函。
  策妄氏在信中写到他受噶尔丹迫害,被逼无奈之下率父亲旧部出逃,如今被噶尔丹穷追不舍已到黔驴技穷走投无路之境,逼不得已才向朝廷请求援助,并且表示只要朝廷肯助他夺回台吉之位,日后必定全心全意归顺效忠朝廷。
  信的最末,策妄氏为表清白表示自己从无与噶尔丹同流合污之意提到他早在五年之前就派人混进了随噶尔丹前往科尔沁朝拜皇上的队伍之中,并且将事情一一禀报与了大清的皇太子。
  原来是这事,要不是看到这封信,胤礽都快把这一桩给忘了,当初策妄氏的人私下来见他,他的注意力全被彭春曾经被掳一事给吸引了去,嘴上是敷衍着答应了与康熙说,但是过后便也抛到了脑后去。
  总归没证没据的事情,他那时候年岁又小,贸然跑去与康熙说,才是自讨没趣。
  只是没想到事隔这么多年,这事却又被旧事从提了,兵部来的奏报……胤礽不着痕迹地睨了一眼一旁一直沉默不言的人,微撇了撇嘴。
  “说话!”康熙斥道。
  胤礽跪了下去:“儿臣知错了。”
  “你为何要将此事隐瞒于朕?你想做什么?”
  “儿臣不敢做什么,只是儿臣当时并不信那人所说,只以为他是别有用心想挑拨噶尔丹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便没有放在心上,如今想来,确实是儿臣鲁莽了,即使怀疑,也应该先将这事禀报与皇上才是。”
  胤礽的态度不亢不卑,只是实话实说把事情给解释了却也不是为了推脱罪责,而康熙听了深蹙着的眉终于是稍有纾解:“就只是这样?”
  “汗阿玛,五年前儿臣还是个整日只知念书的稚儿,如何懂得朝政之事,更不敢擅自插手,所以那人会找上儿臣,儿臣也委实是奇怪,儿臣不懂也想不明白,才没有敢与皇上说,儿臣做错了,皇上若是要怪要罚,儿臣无话可说。”
  说到最后,胤礽的语气里带上了两分不明显的抱怨,当然康熙是听得明白的,而胤礽显然也是有意为之,果然康熙听了这话,又沉默了片刻,语气便软了下来:“你起来吧,站着说话。”
  “儿臣谢汗阿玛不治之恩。”胤礽从容不迫地站了起来,再无半点尴尬之态。
  “算了算了,这事朕也不追究了,不过以后你不许再这么擅作决定,尤其这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更不是你一个人能做得了主的。”
  “儿臣知道了。”胤礽垂下了眼。
  从康熙的书房出来,胤禔拦住抬脚就走的胤礽:“我有话与你说。”
  胤礽冷淡地看向他:“大哥还有何话可说?”
  “公文和信是我给汗阿玛的,我就是怕皇上动怒,才没有经由其他人而是私下里呈与他,我不是……”
  “其实大哥若是有心,信的最后那段完全可以抹去的,”胤礽勾嘴笑了笑:“可惜我似乎没有那个福气,能得到一个全心全意为我着想的好大哥。”
  “胤礽!”
  胤礽倾身向前,手指点上了他的肩:“爱新觉罗胤禔,你听清楚了,既然你喜欢斗,爷便与你奉陪到底。”
  话说完,胤礽转身就走。
  “若是命数早就是天定了的呢?”胤禔大声问。
  胤礽顿住脚,半响,才缓缓道:“那又如何?”
  天定的命数,他从再次睁开眼的那一刻就有了心理准备,他其实并不在乎。
  


☆、毁约

  胤礽没有回去;而是叫何玉柱给备了马,也不让人跟着;说是去外头遛一圈,出了行宫就一路纵马向西而去。
  半个时辰过后,马儿一声嘶鸣;胤礽拉着马缰使之停了下来,面前是一片宽阔的河域,再前头便是山地了。
  跳下马;胤礽拍了拍马屁股;将之赶到河边去饮水;自己也在河岸边站了片刻看了看四处风景,一刻钟后;另一辆马由远而近,在他身边停下,马上之人跳下后跪地给他请安:“奴才鄂伦岱叩见太子爷,请太子爷安。”
  鄂伦岱是一等公镶黄旗汉军都统佟国纲的长子,自五年前在胤礽的帮助下入善扑营后如今已经做到了翼长之职,这几年来胤礽与他面上从无往来,却是私底下,鄂伦岱时常会如今日这般私下里来给他请安。
  鄂伦岱起身后,胤礽问道:“你神色似乎不太好,可是有什么不适吗?”
  鄂伦岱面露难色:“奴才无事,只是实不相瞒,方才奴才听阿玛与小叔提起兵部收到前线军情奏报,说是准噶尔部噶尔丹得到罗刹国人支持,已经大批兵马开进了喀尔喀部,罗刹国人才与我朝签订合约,如今这么快就又背信弃义了,奴才委实是担心……”
  其实鄂伦岱不说胤礽也猜到了,罗刹国人此等行径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过后真的会无视两国之间签订的停战协议,助噶尔丹向大清开火,而合约是佟国维谈下来的,若是罗刹国人这么快就反悔了,佟国维也很难不担心康熙不会迁怒于他。
  鄂伦岱同是佟氏子孙,虽然他与父亲佟国纲不合闹得举朝皆知,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也还是明白的,所以此刻他会如此满脸忧色倒是完全不出乎人意料。
  胤礽宽慰道:“你放宽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就算罗刹国人真反悔了,也不是小舅公的责任,好歹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也不会为难他的,你们也无需太多虑了。”
  “可……”
  “你若是真担心,不如主动请缨现在就上前线做先锋,到时候你身上有了军功,那就是实打实的功绩了。”
  鄂伦岱愣了愣,随即道:“奴才谢太子爷指点。”
  鄂伦岱离开后,胤礽勾嘴笑了笑,罗刹国人比他想象的动作还快些,可怜佟国维这个罪责是要背定了。
  鄂伦岱回去之后就去找了康熙请愿前往乌尔会河作阻截准噶尔叛军的前锋,获准之后便随理藩院尚书阿喇尼自科尔沁直接出发去了战场。
  七月底,送葬的队伍回到了京师,康熙里立刻下旨开始准备亲征事宜,一面派人去罗刹国方面做交涉,又半个月之后,消息传来,罗刹国发生宫廷政变,摄政王下台,彼得沙皇亲征,皇权尽收于手。
  再之后,彼得沙皇遣使送信而来,表示先前那份合约是由清国与罗刹国摄政王签订,并非出自沙皇意愿,没有盖印沙皇印玺,不具对罗刹国的约束效力,罗刹国拒绝承认。
  “罗刹国沙皇的意思是要我朝重新派遣使臣前去和谈,重新签订一份新的合约,否则便不肯从噶尔丹处撤兵。”
  兵部尚书禀报着,康熙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背着手来回踱着步,谁人都看得出他表情中此刻的焦虑和愤恨。
  “这个彼得沙皇摆明了是想趁火打劫借噶尔丹要挟我朝!皇上!奴才以为这劳什子的合约也别签了!既然他们背信弃义在先不如直接开打吧!干脆连着噶尔丹一块给收拾了也好让他弄清楚我大清不是好欺负的!”
  有人如是叫嚣着,众多人纷纷附和。
  康熙蹙着眉不语,脸色却是越发难看,胤礽观察着他的神色,等到众人叫嚣够了,才上前一步,道:“汗阿玛,儿臣有话说。”
  康熙看他一眼:“你说。”
  “噶尔丹与罗刹国勾结若是不除他日必成大患,只是众位大人所说不和谈而直接开打却是万万不可,虽然在先头的雅克萨之战,罗刹国是输了,但是他们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而我朝需要的只是与罗刹国的和平共处,并非你死我活,所以不必在他们身上浪费兵力,为今之计,可以先稳住罗刹国,请他们撤回借给噶尔丹的兵力并不再对噶尔丹售以火器,一旦噶尔丹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要将之歼灭便会容易得多。”
  “重新和谈再次签订合约,你能保证罗刹国过后不会再次反悔?”
  “儿臣不敢保证,”胤礽道:“但只要这一次我方多长个心眼,准备周全了,做到面面俱到,不让他们找了空子钻,他们便是想反悔也反悔不了。”
  康熙闻言眼神一冷,胤礽这话倒是提醒他了,若非他们马虎给人落下这么大个漏洞,罗刹国人哪来的可趁之机在他们腾出手准备收拾噶尔丹的时候突然反悔再滋生事端。
  而听了这话同样心中一凛的便是佟国维,在对上康熙的眼睛时更是当即就跪了下去请罪:“是奴才无能,在与罗刹国签订合约时不够谨慎,草率行事,被他们趁机使诈,如今造成此等局面,奴才实在难辞其咎,奴才甘愿承担所有罪责。”
  原本他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而且远比他想象得要严重得多,若是单纯的毁约那便是罗刹人不守信用理亏的是他们,但现在,罗刹人是抓住了合约上的漏洞,毁约毁得名正言顺,他们根本无话可说。
  其实这事说起来,不单是佟国维换了谁都很难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而在合约签订之后也并没有任何人包括康熙,都没有提出过异议,现在出了事情,却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否则康熙就没法向满朝文武天下臣民交代。
  如今是连民间百姓都知道了朝廷被罗刹人摆了一道,被人名正言顺地给毁了约,吃了这个哑巴亏却还有苦说不出,朝廷和皇帝沦为天下人的笑柄,面子里子丢了个干净,所以康熙有多恼火自是不难想象,也所以即使佟国维是国舅,是他亲舅舅,他这次也是帮不了也不想帮了。
  佟国维深谙康熙的心思,也很清楚唯有他主动请罪,把罪名全部揽上身,撇清康熙的责任才能让康熙的怒火平息一些,所以在跪下去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
  朝堂之上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方才还吵闹着的众人同时默契地闭了嘴,索额图垂着头却是一背的冷汗,幸好,幸好当初去签订合约的那个人不是他,要不然现下跪在康熙面前请罪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