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银锁金铃记-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在上面看着绳子,便是如此也折腾去了小半日。
    
    当日南平王上山拜见,向碎玉替金铃把脉,便诊断她天生经脉中无气,致使经脉萎缩。金铃拜他为师,随他修习他自创的冰心静气法。
    山上便只有他师徒二人,山下的操琴偶尔替他们送米送盐,金铃镇日对着不苟言笑的向碎玉,便如滚水入冰,本来活泼的性格也被逼得冰冰凉凉了。
    向碎玉这门内功既然叫做冰心静气,其中便有许多镇心理气的法门,而越是少欲少念,这门内功的威力就越是强大。内功越强,反而越能约束欲念。此内功与心法两两相生,一旦开始,便生生不息,越练越强,因此金铃虽然只拜入他门下一年,身体却好了许多。加之金铃天资聪颖,向碎玉十分欢喜,一身武功医术,早已打算倾囊相授。
    向碎玉的腿当日受陆亢龙重创,这两年来只能靠轮椅行走,颇为不便,家务只得由两人分摊。一年下来,小郡主竟很精通家务,也算奇事一桩。
    又是一年冬天,向碎玉旧时友人邀他下山,只留金铃一人在山中。向碎玉防她无聊,布置下许多功课,才由人推下山去。
    这一年实在是很冷,一入冬便不时有流浪汉在路边冻死,时局离乱,人人自顾不暇,实在没有余力去救别人。
    王氏娘子早上起床,觉得天气颇冷,忍不住哈了口气在手中。她推门便看见门口蜷缩着一个幼童,天这么冷,眼看是活不成的。王氏娘子心中暗道一声晦气,就要招呼巡丁来抬尸体。不料那幼童忽然呻吟了一声,抬起头来。
    王氏娘子见他嘴唇都冻青了,一双眼睛却晶亮亮的,终究是没能狠下心肠叫他走远些。
    不想那小童却先开口道:“大娘子,有残羹冷炙赏一口吗?我两天没吃饭了,不吃饱我就不能上山找神仙,找不到神仙我就活不成了。”
    王氏娘子听他说得荒诞,不禁问:“为甚找不到神仙你就活不成了?”
    小童认真道:“大夫说我病了,他治不了,只有神仙才能治,叫我去山里找。”
    王氏娘子一听,便道:“大夫敷衍你呢!‘神仙难治’,原是托词。”
    小童急道:“怎么会!大夫怎么骗我!”
    王氏娘子问道:“我问你,你知道山里的神仙住在什么地方吗?”
    小童摇摇头,道:“上山只有一条路,我顺着走便是。”
    王氏娘子道:“大夫不给你治病,定是因为你没钱。”
    小童低头道:“我确实没钱,他不肯治我,倒也不能怪他。不过我也不能等死啊,我要去山里碰碰运气。”
    王氏娘子道:“那我给你煮面吃,你进来烤个火吧。”
    小童高兴极了,忙不迭点头道:“谢谢!谢谢大娘子!”
    王氏娘子给他煮了一碗阳春面,他呼啦呼啦就着咸菜吃了一大碗,连汤也喝得干干净净。
    王氏娘子看她吃得差不多,忽然低声问道:“你真想去找神仙?”
    小童点头道:“真想去。”
    “我指一条路给你,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一定一定!我就说我福缘深厚,命不该绝,方才找到此地。”
    “那是最好……你从我家门前那条路往西走,看见一个有三棵柏树守门的路口,你就上去。那柏树,左手两棵,右手一棵。从此凡是见到这样的路口你就进去。过了一片破烂房子,再往上走小半个时辰,有一片竹林,竹林里就是神仙住的地方了。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柏树左手两棵,右手一棵,过了一片烂房子,看到竹林就是了。”
    “很好,吃饱了吗?”
    小童拍拍肚皮道:“饱了饱了,我该出发了!谢谢大娘子!大娘子高姓大名?日后小叫花翻身了,定来报恩!”
    王氏娘子赧颜扭身,道:“说什么谢不谢的呢?你找到神仙,治好病再说吧。”
    她手中抖出来一件旧衣服,慈爱地看着他,道:“这是我儿子的旧衣服,我本盼着生个女儿,因此一直留了一件想拿来改,谁知女儿迟迟生不出来……这件衣服,你拿去穿吧……”
    小童接过衣服,脱掉外衣,笑道:“大娘子,我不是男儿郎,乃是女娇娘,你与我有活命之恩,我叫你一声娘,这衣服也算穿对地方啦……”
    她说得动听,王氏娘子十分受用,竟大大地不好意思起来,小童把这一件夹袄裹在旧衣服里面,谢过王氏娘子,出门而去。
    王氏娘子奔出来拉住她,塞来一个冷馒头,又跑回去,趴在门边,只露出半张脸,大声道:“我姓张,我夫家姓王,叫操琴。你若记得我,就抽空来看看我!”
    “你放心吧!我一定记得!我姓龙!叫不花喇!”
    王氏娘子忽然想起了什么,大声道:“你可千万别说你是胡人!”
    不花喇却走的远了,不知听到了没有。
    金铃一人在山中,奉师命采挖几种草药。向碎玉虽然腿有残疾,整日坐在轮椅上养伤,无法亲身示范,但终究轻功曾经好过,金铃得名师指点,爬高上低的本事已练得十分不错。
    是以年纪虽小,向碎玉却并不很担心她,只是隔三四日回来看看她,检查她平日要做的功课。
    向碎玉的衣服非黑即白,给金铃的衣服也是这两种颜色,她在山中采药,身着白衣,在山崖上飘来飘去,颇似仙人乘风。
    忽听有个童声喊道:“小神仙,小神仙救救我!”
    金铃朝下看了一眼,见竟有一幼童,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向碎玉常常交代她不要和别人多讲话,她不欲横生枝节,便要离去。
    只听那小童又喊:“小神仙!小神仙!你干什么不睬我?是不是我没给你磕头?”
    说着,她就要跪下磕头,金铃一皱眉,跳到小童面前,按住她的额头道:“我不是神仙,你不要给我磕头。”
    那小童急了,道:“人家跟我说山上有神仙能救我性命,我走了大半天,都只见到你一个人,还飞来飞去地,怎么会不是你?”
    忽然她又脸有喜色:“你不是神仙,那定是神仙座下的小童子,对不对?你让神仙救救我,好不好?”
    见她面颊潮红,呼吸急促,露在外面的手却青紫青紫,金铃奇怪,问道:“你怎么了?非要神仙救你?”

  ☆、第520章 结发受长生二

曲破星清了清嗓子,道:“少则三五日,多则□□日,总能醒的,难道还能永远这样不死不活不成?你许久没吃东西,来吃点饭,舒活舒活筋骨吧,小徒孙日日需得翻身擦汗,否则血流不畅,易生褥疮,这事总不成让我们几个老骨头动手吧?”
    金铃道:“是啊,自是该我来……”
    忽地一阵香气飘来,任逍遥招呼道:“吃饭了吃饭了,都不要傻站着,过来坐。”
    她说着“都”,却只上来拉金铃,与殷絮凝两人一左一右地押送着她来到饭桌前坐下,看着她吃饭。
    阿七埋头吃了一会儿,突然问道:“金铃师姐,二师姐她……当真是小龙王?”
    众人错愕,殷絮凝问:“阿七,小龙王是谁?”
    阿七道:“以前和我一样是个小乞丐,后来……后来……”
    他见金铃似又陷入恍惚,问道:“师姐,我能说不能说?”
    金铃回过神来,问:“什么不能说?”
    阿七压低了声音,压低了声音,也不管在座的人实则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你和小龙王的旧事。”
    见金铃默默点头,阿七便说:“金铃师姐不知何事出现在上庸城里,小龙王要饭要到她家门口,就留在她家做工,后来她一个人跑回来,说金铃师姐走了……我们都觉得……觉得她们……有点……有点什么,可是小龙王后来失踪了。”
    他说着说着,忽然恍然大悟,大声道:“师父,你肯定知道什么,是不是?”
    喻黛子道:“我能知道什么?”
    阿七道:“定然知道……我们从上庸把金铃师姐救出来之后,你算了一卦小龙王的方位。你说要不了一年,她们就会在东边相见。后来建业城里只有、只有……只有二师姐,你,你肯定马上就知道了。”
    喻黛子责怪道:“我说这些话你倒是记得清楚,叫你背周易,你怎么就背得结结巴巴的?你要是能背下来,还需要来问我知不知道吗?”
    他一句话堵得阿七闭嘴,阿七只得缩着吃饭。殷絮凝和任逍遥不住往金铃碗里夹菜,她低头吃了一阵子,猛然间发现对面多了个人,那个神不知鬼不觉的画家三太师叔不知何时出现在饭桌边,吃得一脸满足。
    旁人其乐融融,只有她像是心里缺了一块,金铃殊无心情吃饭,只想赶快回到银锁身边去守着。
    她整天整晚地在银锁边上守候,唯恐错过了她苏醒的征兆,一天一天地数着日子。擦身翻身之类的活她自是都揽下了,闲暇时便抓着银锁的手低语,说着说着,就伏在她身上默然哭泣。
    殷絮凝有时远远地看着她二人,亦有时怔怔掉下眼泪来,任逍遥手忙脚乱地帮她擦,殷絮凝要不是问她“大徒孙这样,小徒孙醒不过来怎么办”,就是说“我有你给我擦眼泪,她的眼泪谁来替她擦呢”。任逍遥哭笑不得,叹道:“殷絮凝,你平日里没心没肺,我怎地今日才发现你如此多愁善感?”
    “哎呀,师姐不担心吗?说是鲛人心,可以前从未有人用过,谁知道是不是放坏了?若是一个……”她陡然间压低了声音,“一个死不了,一个活不过来,从此天人永隔……呜呜呜……我都不敢想……”
    任逍遥只得扛了她去别处,道:“你莫在这哭,若是哭得大徒孙心烦意乱,又要寻死怎么得了?”
    殷絮凝道:“任逍遥,你不许比我先死了。”
    任逍遥奇道:“你怎地忽然说这个?我又做不了主。”
    “我不管,我不管,你保证。”
    “好好好,我一定保重身体,绝对不比殷絮凝小混蛋先死。”
    殷絮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忽而又苦着脸,嗫嚅道:“算了吧,我想想看,还是我后死吧。”
    任逍遥伸手来捏她的脸,“你今日怎么啦?”
    “生离死别,想想就觉得受不了,还是我替你受着吧。”
    任逍遥忍不住笑了起来,殷絮凝便跳脚骂道:“我对你这么好,你还敢笑……呜……”
    任逍遥抱着她转了一圈,叫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七日之后,在她一眨不眨的注视下,银锁的指尖忽然颤了一颤,她陡然间睁大了眼睛,霍地起身奔出去叫殷絮凝。
    
    是以她并没有像去年一样躲开去调息,而是一边冰心凝神,一边紧盯银锁,不让她有机会逃跑。
    银锁也并没有打算逃跑,她早已察觉大师姐这身蛮横的内功见到自己便有些问题,此时僵持不下,但过个把时辰总能寻到破绽。
    她的修为虽然难有寸进,但要说到料敌先机,预料预判,早已是大师中的大师。她整日与陆亢龙过招,快到极致的招式都已见过,寻常招式想要伤到她,几乎已经不可能。
    只是见了大师姐,这料敌先机就有些不灵光,再加上金铃与她武功实属同源,都是攻那不得不守,不得不避之处,纵使她提前得知金铃要攻何处,如何躲闪格挡,便要费一番脑筋,更不要说大师姐内功浩浩如海,硬扛不得,若非要格挡,往往需连消带打两三招,即使没有被她破了中心,也被打乱了节奏。
    两人此消彼消,都不肯后退半步,翻转腾挪之间打了个大致平手,谁也占不到便宜。日头高照,似已到了正午。
    银锁的鼻尖上已渗出汗珠,一张俏脸嫣红。金铃却仍然气定神闲,一剑便要换银锁好几刀。更让银锁着急的是,她的灵觉又有点不灵了。
    灵觉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修炼焚心诀之后,一旦运功,七情六欲尽皆离体,心中旁无所扰,恰似镜湖明月,以眼看,以耳闻,以舌尝,以鼻嗅,以身触,以意观,周遭万物都倒影心中镜湖,过去现在未来都呈现其中。
    银锁并未如陆亢龙一般练到第七重,无法和他一样“以意观”,只能以五感获得一个预感,纵使如此,也比常人占了许多便宜。
    而现在她心中镜湖涟漪不断,一切都扭曲变形,浑不是原本的模样,已不能使她看清金铃下一步的动作。
    金铃一剑,刺她肋下,她猛然躲开,弯刀向下横扫,金铃剑尖一颤,晃开了弯刀格挡,将她肩头皮甲划开。
    幸而康旗主手艺超群,皮甲虽然损坏,却并没有断裂下落,若不是再在原处划一刀,或许还能抵挡几次攻击。
    几番交锋,金铃有威胁的几剑,都是被银锁错身躲开,两人因而换位,此番料想也是如此,金铃正要转身,银锁却并没有转到对面,而是直接跳上树逃跑了。
    金铃追了过去。
    她的轻功仍是不如逃跑小行家银锁,虽然追上,但仍旧是差一点点够不着,银锁却早已熟悉在各种地形上急速奔跑,渐渐与金铃拉开一段距离。
    金铃绝知此时放虎归山,徒留后患,须趁自己尚且锋锐,一鼓作气揍她趴下,是以加紧脚步。
    九凝峰犹若九根手指,抓向天空,四壁都滑不留手,只有峰顶接尘落土,又落草生树。不知几千几万年,才在峰顶生成蓊郁的树林。
    银锁在这层层树冠中穿梭,敏捷得如猫儿一般,方才她的身形被树叶挡住,尚且还可靠耳力一听,这会儿小猫儿销声匿迹,若不是蹑手蹑脚跑远了,那就是一定还躲在附近。
    她环顾四周,树叶沙沙而动。这山顶上的风似乎从不停止,有许多树已被风固定,浑身枝叶都往同一个方向伸展。
    银锁若是跑远了,声音混在树叶声里,金铃就只能在原地等她出来。
    她忽然心念一动,退到水潭边上,银锁果然喝过水,正用手把嘴角的水珠擦掉。金铃从树上凌空而下,剑影笼罩住了银锁。
    银锁朝旁滚开,再站起之时刀已拿在手上,笑道:“大师姐真是坏死了,又不准人家喝水。”
    她绕到树后,又不见了踪影,金铃再度凝立。
    风中似乎传来细细的铃铛声,金铃蓦地举剑向头顶。剑尖上立刻感到了压力,她看都来不及看,转身肘击。却击中了银锁的手掌。
    刀呢?
    她急忙扭头,正见另一柄弯刀斜飞过来。
    银锁掌中使力,忽地将她推向前方。金铃顺势往弯刀处跑去,刺出一剑。那弯刀碰到障碍,本应绕半圈接着飞,却不知被金铃施了什么法术,在她剑尖上转个不停。她剑身斜甩,那弯刀竟冲着银锁飞来。
    银锁看刀飞来,也不躲闪,伸手便将弯刀一拨,绕着身体转了几个圈,最后收在手中,化作漫天狂沙,向金铃扑来。
    金铃现在已不大好。她身上已有一部分内息蠢蠢欲动,使得她不得不分心去压制,如此一来,一心二用,不但招式上逊银锁一筹,内力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待到银锁发现如今对金铃一招只需费之前一半的功夫,按她出招的频率,自可慢慢摆脱金铃的压制,反败为胜。
    两人刀剑相击,对方的情况都在一刀一剑中清清楚楚。她便是再作伪,也快要被银锁发现了。
    她忽然后退一步,手中长剑作刀,朝银锁挥出一剑。银锁见她这一剑奇怪,没敢硬接,双刀防在身前,朝后退了几步,避开她这一招的锋芒。

  ☆、第521章 结发受长生三

银锁一个人去了云顶,回过九凝峰,去过金铃的房间,去过乌堡最高一层,到处都没有金铃的踪影。她离开了乌山,牵着一匹瘦马,当先便去了江陵,可惜王府上下一片缟素,南平王竟然也在这当口过世了。
    她一个人去的时候,只听南平王妃恸哭,萧荀陪在一旁,久久叹一口气。
    她自己一个人悄悄退了出去,离开了江陵,去过乌山,暗中潜入过上庸分坛,亦是一无所获。上庸仍旧是那个寂静的小城,他们的鲁派散了,大头陈死在了她手上,张派竟然蒸蒸日上,成了上庸第一大帮派。
    银锁在街头慢慢走过,给人撞了一下,摸走几个铜板。她的眼神跟着那偷东西的小孩,看着他给街角半大的孩子交了过手钱,回头望了她一眼,又消失在转角处。
    她正打算离开这里,却和一个人目光对上,那人从车里探出个头来,穿得不俗,浓眉大眼,看着甚为面善。那人似乎也发现有人在看他,亦打量起银锁来。
    银锁不露声色地用眼角打量他,一边想着这人是谁。
    马车经过身边的时候,她听见那车夫问道:“鲁掌柜,天色不早,我们是不是找个地方住店?”
    她终于恍然大悟,想起这人是在哪里见过,随即笑了笑,上马出城。
    这一出,一天一夜也没有停,她从山中穿出来,从汉水之南渡江到北,犹豫了一整天,往洛阳方向去了。向北渡过黄河,穿太行,经上党,进太岳山到平遥,又从平遥向西渡河拐回了陕西。
    黄河之水朝海中奔去,河伯冯夷随水而下至东海之滨,望洋向若而叹。
    她走走停停,在统万城里流连了几天,听当地人讲了冬至天狗吃月,终于把城里最黑最邪的东西吃了去,当天连地牛都翻身庆祝。
    银锁卖了马,买了一匹骆驼,只带着水桶和干粮就走进了茫茫沙漠,不久天上飘起了雪,她越往西雪越大,至黄河畔时,河面上已全部冻了起来,她走过封冻的河面,在银川附近稍作整备,又进了另一片沙漠。
    这是她第二次走这条路,无数次地眼花看见金铃掀开毯子一角,裸身钻进她怀里。
    然而茫茫沙漠之上只有她一个人,身旁跟着一匹老骆驼,连狼也见不到,更莫说旁人了。
    她就这样走啊走啊,终于看见漫漫黄沙天幕之下的祁连雪顶。
    祁连山旁有黑山,黑山永远和祁连在一起。她想起她给金铃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眼中隐隐闪着希冀,又想着上山前夕金铃来找她,眼中的辉光因她的拒绝一点一点地熄灭的样子。
    银锁叹了口气,想着金铃的绝望,想着她是在怎么痛彻心肺的折磨下才能刺出这一剑。想着若是她自己在彼时彼地,是会盛怒之下当场将对方乱刀砍死,还是努力把这些都忘掉,装作自己也只是逢场作戏。
    凉州亦还是那个凉州,熙熙攘攘,挤满了域外和中土来的商人,集市上人声鼎沸,她却第一次发现自己和人群离得这么远。
    凉州以西有西海,吐谷浑王以此为王庭,筑伏俟城。西海以西两百里有山坳,四季如春,名曰神仙谷。
    银锁循着记忆拐入小路,环着湛蓝的西海走了半圈,每走一步,都觉得回忆里的故事满满地要溢出来。
    只是不见故事里另一个主角。
    
    其后二人日渐亲昵。金铃经常回来之后便把银锁扣在书案边陪她写往来书信,银锁常常头靠着桌案上,看那本孙子兵法,看着看着就开始打瞌睡。
    金铃发现之后,有时会揉着她的头发把她揉醒,有时却又盯着她发呆,有时忽然把她吻醒,抱到书案上极尽狎昵。
    但银锁心里一直惦记着让金铃马不停蹄说一个时辰的话,金铃不在时常以抄书为乐,在的时候便缠着她教读书写字,却不知金铃喜欢听她软软糯糯地求人,巴不得她来缠。
    日子又已不知不觉过了许久,金铃外出的次数却渐渐变多,有时半夜三更跑回来,身上还要带两三处轻伤。之前有一面之缘的竹竿汉子也会在此借住,身上也都带着伤,有时住个一两日,有时上过药就走。
    银锁虽已猜到金铃的“任务”十分危险,却从来不敢问。金铃不说,银锁便只安心替她上药疗伤。
    一日银锁问金铃可还记得当初说过,若抄百遍就解说全文给她听,金铃一愣,道:“我说的是若你不懂,就解说全文给你听,你需得先……”
    她顿了一顿,道:“需得先抄够一百遍。你抄了几遍了?”
    银锁颇得意,伸脸道:“我已抄足一百遍,只等你来给我通篇讲解。”
    金铃摇头道:“照书抄连三岁小儿都会,算不得准,你需得背诵给我听。”
    银锁只道她要耍赖,都快哭出来了,又听她说只是背诵,又不由得喜上眉梢,得意道:“一早就会背啦,请金铃师父听好。”
    金铃一只手支着下巴,倚在桌上听银锁背书,听她的声音抑扬顿挫,清脆婉转,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无畏。她盯着窗外,生怕看了一眼金铃就分心背错词,金铃却看着她琉璃色的眼睛,几乎走了神。
    银锁背完一篇,就要问她背得对不对,金铃点头放行,她才往后继续背。如是九篇背完,银锁眼巴巴看着金铃。金铃摸摸她的头,道:“我瞧瞧你的字。”
    银锁献宝一般将自己的手书拿出来给金铃看,拿在手上厚厚的一叠,金铃一页一页慢慢翻看,看一会儿,便抬头看她一眼。银锁十分紧张,生怕金铃又挑她的毛病,被她看了几眼,忍不住道:“少主!我初初学书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边读边写的,你可不能因为我写的不整齐,就赖我的帐……”
    金铃却是看着她写的字,禁不住在脑中描摹着她趴在自己曾经趴过的桌上认认真真写字的样子,光是想的已然不够,非要亲眼看一看她才够。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得笑出来。
    “少主!”
    金铃摆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