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窈窕淑女,伊人好逑-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封建的时代,商人地位低下,她作为皇子王孙是不适合明面上经商敛财的,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到哪都不会变,将来要使钱的地方多了,靠她的奉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么一想,一个计划就在她心中形成。
她那时还不为其他皇子所关注,自然也不会有人发现她救了一个陌生男子,并与他在府上相谈甚欢,三个月中制定了接下来十余年的商业计划,造就了今日的第五商号。
天刚蒙蒙亮,何先生便带着那歌姬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琼锦楼。洵晏到了晌午方才起身,出了城门,便往原先定好的翮嶙去了。
正文 第十章
新年在不知不觉中就来了,宫内张灯结彩,上下皆都满脸喜气。边疆战况大好,匈奴人被打得怕了,匈奴王庭帐中有不少大臣已经提出想要议和,匈奴王见损失惨重,而匈奴本就是游牧民族,长久的征战使得国内民生空虚,便也有心议和。如此看来,估摸着肃亲王开了春便可凯旋。匈奴扰我边境二十余年,这下可大大出了口气,扬我国威了!
除夕之日,按着宫规祖制皇子公主需携眷属向皇上太后请安,寓意辞旧迎新,福泰安康。太池殿中,从晌午起便是妃嫔满座,丝竹悦耳。皇上居于正中金塑九龙椅上,右手边是满头白发雍容慈爱的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自皇上亲政后的三十余年便久居宁寿宫,颐养天年。皇帝吩咐了,若无了不得的大事不准打扰太后安养,顾不常见人。左手边是皇后的位子,往年素来是空置的,今年但见淑妃娘娘一身明黄色飞凤宫服,头上步摇摇曳,容光悦然于那处安坐。
淑妃本是正一品夫人,如今又安然坐于皇帝左侧,见者皆暗想是否储位已明?更有人悄悄认定,肃亲王还朝之日,便是淑妃娘娘荣晋后位之时,到那时,肃亲王便成了皇上唯一的嫡子,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
皇上端坐于龙椅之上,时不时探首与皇太后言说,神色恭顺孺慕之情溢于言表,又与淑妃娘娘谈笑一二,神采奕奕而眼眸含情,却也不曾冷落坐得稍远一些的七皇子生母贤妃娘娘。
自二皇子起,皇子们携妻带子一一受见,向皇上太后请了万安。皇上便问了寻常家事,如普通富贵世家一般,下孝上慈,共享天伦之乐。田夕虽是一人,却因肃亲王盛名朝内,无人敢轻视嘲笑,她身着亲王正妃黑色朝服,向长辈请安,身旁乳娘抱着皇孙于怀中,见礼之时,行跪拜大礼,口中念:“皇孙恭请皇上圣安,太后娘娘金安康宁。”皇上太后都颇为关心的询问了府上诸事,又都抱了抱皇孙,才让田夕入座。
直到十四皇子觐见毕了,七皇子洵晏仍未出现。
太后娘娘笑道:“哀家的好孙儿还没回来?”皇帝侧身笑答:“走前朕还吩咐了不可误了家宴,却忘了嘱她别耽了家礼请安。想是这样,她就多贪了些时间去玩。”太后摇头怪道:“也怪皇上,年节前了,还准她独自去翮嶙狩猎,那地头天寒不说,又是野兽出没的。哀家自她去那日起就日日不安挂忧。”皇帝受了太后的训,委屈不已,见贤妃坐在那笑着,便说:“这要怪贤妃,宠得老七越发无法无天,那日求了朕许久,朕也是没了法子才准了她。母后您放心,朕派了一队御林军随她去,必不会有所闪失。”贤妃狭长美目对着君上柔柔一嗔,却是笑意盈盈不言语。
正当此时,殿外朗声传来:“孙儿回来了,皇奶奶万福,父皇圣安。”说到皇奶奶万福之时,人已走到殿中拱手下拜。皇帝见她身上二龙戏珠大红箭袖起了些乱,登着的金丝镶边黑色朝靴也染了些灰尘,料想她是刚回了京,连衣服也不曾换,就道:“下去换身衣裳再来说话。”洵晏即告了退下去了。
淑妃娘娘见她走了,便道:“皇上还说是贤妃姐姐宠的七爷呢,太后您瞧瞧到底是谁把七爷宠成今日这不着地的性子了?”太后笑着瞧了皇帝一眼,皇帝干咳一声,又道:“这老七换个衣裳怎么这么慢?朕要好好瞧瞧,她去了这么些时日,倒是猎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正说着,一位身穿红色太监服的小内监引着洵晏进来了,她换了身玄色金蟒穿云亲王袍,外罩石青貂裘小褂,腰间饰十二颗蓝宝石腰带紧束,右侧佩了身份象征的山玄玉,绀色纹饰排穗绶带回环穿于身后腰带上,乌黑的青丝以嵌玉紫金冠束起,脚下也换了双厚底小朝靴。她星目温润,唇角含笑,身后又随了四名小太监,手中皆是恭恭敬敬端着她带回的衣裘,上到前,拱手欠身道:“臣儿来迟了,晚间宴上自要罚酒三杯。”太后笑道:“你本就是个贪杯的,这是哪门子的罚?”说罢,众人皆笑,洵晏也颇为赧然,稍稍低了头,扭捏道:“皇奶奶还是像小时那样爱取笑孙儿。”此言一出,殿内又是一阵大笑。等静了下来,皇帝早见了她身后候着的小内侍,便道:“你身后的是什么?”
洵晏这才稍稍好些,脸上倒还留了些绯红,只不知是羞的还是殿内温高给热的,她稍稍侧身,取起第一个托盘中的紫貂大氅,道:“这是孙儿亲手猎的紫貂所制,皇奶奶诚心礼佛,冬日晚间难免严冷,孙儿想着,若这大氅能替奶奶稍稍御寒,也是孙儿同它的福分。”皇太后笑着点头,让身边的金嬷嬷下去接了,道:“皇帝不准你们来宁寿宫,你每月送来吃用的物件,却要把哀家宫里塞满了。”皇帝朝着洵晏赞许一瞥,几个皇子都低掩眸,眼中思绪一闪而过。
接着便是皇帝的白熊躺椅垫,贤妃的黑貂小裘,至于第四件银狐小褂,她也没半点避讳的当着众人的面,让内侍送到了田夕座上道:“五嫂一人辛苦,臣弟一点心意,望五嫂勿要推辞为好。”接着不等他人有何想法,对着淑妃娘娘和其他诸人拱手道:“淑娘娘和哥哥们的,我已遣人送去,弟弟们也是。”面面俱到,竟无半点疏漏,更不落人口舌。
太后与皇帝暗中对视一眼,意味深长。
到了晚宴时候,皇帝设家宴,太池殿中亮如白昼,那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砖上反着灯光,更添明亮。
洵晏坐在右手边第二个位子,上头是二皇子端亲王洵阳,下首便是十四皇子安郡王洵晨,九皇子,八皇子依次坐着。对面坐着二皇子,三皇子,十三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十一皇子。后头是公主、妃子、宫嫔还有皇子妃,亲王正妃。皇帝看起来很是高兴,对儿子们的敬酒来者不拒。殿内歌舞融融,乐声不断,熏香缭绕,一片太平。开宴不过半个时辰,皇太后年老力有不支,早早退了宴,皇帝便派身边的杨庆林送太后回宫。
丽妃坐在后头,见着这歌舞升平的情景,又想着儿子在牢里凄苦的境况,连白日的请安皇上都没准他来,不由就偷偷抹起了眼泪,想着皇帝难得这般高兴,咬了咬牙端了杯酒上前,福了一礼道:“臣妾祝愿陛下福泰安康。”
皇帝仰脖喝下,放下酒杯,见她祝完酒还不退下,似是有话要说,便道:“今日朕高兴,有话便说,说错了,朕也赦你无罪。”丽妃一听,跪倒在地求道:“皇上,今日除夕本是团圆的日子,洵暄在牢中许多时日也知错了,皇上开恩放他出来吧。”
话还没说完,皇帝脸色便冷了下来,寒声道:“退下。”
“皇上。”丽妃还想再求,却见皇帝脸上越来越不豫,周围皇子王爷也没人为她说话,心一冷,只好苦涩的依言退下。气氛却因她一句话,蓦地冷了下来。
洵晏侧坐着,自饮自酌,仿佛没见着发生了什么一般。倒是十四皇子压抑着难受,寻着话来说,凑到洵晏耳边道:“七哥,听说你前些日子得了本前朝李延的诗册,哪日给臣弟观赏一二?”十四皇子是个爱诗的,泠晏上一世看了这么多诗词,自创不行,赏析赏析,随口吟一二首还是可以的,便常和他谈诗论画,两人因此感情颇好。既然十四皇子说了,她自然不会拒绝,如他一般压低声音,爽快道:“明日便让人送你府上。”
十四皇子感激笑道:“那便多谢七哥割爱了。”
皇帝见这两人咬着耳朵说的正欢,便提高声音问道:“老七,老十四,你们在说什么?”洵晏暗道这下糟了,果真,下一刻便听到十四皇子这个老实的实话说道:“臣儿向七哥要本诗册,七哥允了。”
“哦?老七家里还有诗册呢?”皇帝此言一出,满殿笑声。十四皇子见此,为哥哥辩道:“七哥诗词做得极好,臣儿有幸见识过几回,纵是诗杰金睦在世,也要甘拜下风!”金睦是前朝诗杰,田园诗作得出神入化,在座不少人都极为仰慕。
听他这么一说,皇帝兴致来了,坐直身子道:“这可是奇事一桩。老七,你便做一首来听听。”洵晏暗暗瞪了十四皇子一眼,十四皇子只当没有看见,幸灾乐祸的偷偷笑。抬头又见田夕坐在淑妃娘娘身后,对着她揶揄的掩嘴低眉轻笑,心一硬,站出席拱手道:“请父皇出题。”
皇帝见她丝毫不扭捏,心中欣赏,也不为难她,随口道:“即是除夕佳节,过了今日便是新年伊始,你便以春为题,诗词皆可。”春之一字,是为历代文人所爱,咏春诗词易做,做得好的却是极少。洵晏举杯来回踱走数步,沉吟少许,便想了首更漏子,吟道:“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殿中诸人皆有惊讶,向来懵懂惫懒的宝王爷却是如此文采不俗,转念又细细品味词中意味。洵晏挑眉肆意一笑,词意急转,续道:“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吟到最后一句,眸光便不自觉的往田夕处瞟去,与她四目相接,不等他人察觉,便又迅速移开,心跳却因这一对视而加剧。
正文 第十一章
田夕本是端着稀薄的米粉喂给小王爷,却听洵晏如此细致难得的春词,她上阕取春日寻常景物细致的描绘,引一幅绵绵雨中春景图栩栩于眼前,下阕虽过旖旎,倒也是不俗,寓情于春景之中,也是文人常有的,整阙词不同于历来宫廷诗词的靡靡之风,却有着禁宫内春风忽来的清新雅洁,写景入微抒情自然,起承转接皆属上上之作。当听得那句“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更是引起心中波动难安,方抬头去看,却正对上她那双黝黑幽深的眼眸,眸中含情脉脉,如水波般泠泠漾开,更如明月皎皎无暇如一,田夕心内一惊,只待再看清些,便见她转开眼去,款款立于殿中,唇角笑意浓浓,那眼中的意味却是不在。
莫不是,看错了?田夕稍稍平静,小王爷等了许久不见母妃喂他,不满起来,举着个小小的拳头,在虚空中晃了几下,把田夕的思绪拉回到眼前。
“啪啪啪!”皇帝双掌拍了三下,盛赞道:“好!洵晏这阕词做得极好!果真如老十四所言,和那金睦不相上下啊。你们说呢?”
这词自然是好词,是,诸皇子各宗亲因上阕惊讶于洵晏才情,到了下阕却为她词中的闺阁之思所淡去。二皇子最先应和皇上的话,笑道:“七弟这词当真好,上阕写春景,下阕嘛,”他扬眉瞧了瞧四周的年轻皇子世子,带着嘲意笑说:“写的是春情,上承下接,虽未言春却字字是春,当真好啊!”话刚说完,几个平日里不大安分纵情声色的世子便低声笑了起来。
他这话明面上是夸赞洵晏,暗意的嘲讽相讥人人都听得明白,话中意味更是露骨,几个还未出阁的公主已是羞红了脸。皇帝陡然不悦,眼中闪过怒意,又见洵晏依然持杯站着,不曾反唇相讥,也不见尴尬惭愧,便漫声对二皇子道:“你对诗词经纶是最不上心的,怎么今日倒是精通起来,能评说老七的词了?”
二皇子才惊觉自己多饮了几杯,已说了胡话,忙低头讪笑回道:“臣儿虽不爱文墨,却也知七弟这词写得好,臣儿失仪。”
宴上伺候的宫人接过洵晏手中的酒杯,洵晏转向二皇子拱手道:“二哥过赞,臣弟愧不敢当。”二皇子更是尴尬,惶然抬眼看了皇上,见他也是常态,不见怒意,才放心下来,对着洵晏回了一礼:“七弟好才情,愚兄不及。”
虽然长幼有别,但他二人都是亲王之位,洵晏待哥哥们历来客气恭顺,即便是未封爵的三皇子,见了面也是执幼弟之礼,处处周全的。二皇子当着众人的面,言语过分,字字尖刻,她丝毫不见放在心上,就这胸襟气度已是让人钦佩。
这一小小插曲便过去了,诸人又如常谈笑,直到散了席,已是三更之时,皇上多饮了几杯,已是醉了,杨庆林让宫人抬来了玉辇,小心的扶着皇上坐了上去。其他亲王皇子也多少有了醉意,唯独十四皇子清醒,到了殿门外,他拉着洵晏到了暗处,说道:“七哥只去了十几日,朝中局势却起了大变化。今晚是不得详说了,臣弟明日到府上,七哥看,可否?”洵晏皱了皱眉,点头道:“明日午后,就在府上等十四弟了。”
十四皇子得了话,便带了内侍先走了。洵晏立于雪地之中,见他缓缓而去,背影俊逸,月白色外袍在月光下更是出尘扬逸,真真是个俊雅脱俗的人儿,心内赞叹一声,又不自觉的摇了摇头。
“王爷,咱们是回府,还是就在宫里住下?”小德子见十四爷走远了,便上前请示道。
洵晏收回目光,问道:“五嫂走了么?”
“肃王妃刚走,想是才走到了武崇殿外。”小德子估摸了下,答道。武崇殿离太池殿甚近,只隔了条鹅卵石细道,如此来看,倒是真的还未走远。洵晏寻思着她一个人,偏她的性子不爱多带几个下人,现下又是三更天了,只怕她路上不安,便追了过去。
刚走到武崇殿外,便见田夕带着碧琳在那站着,朝着这边张望,似是在候着谁。洵晏微微一怔,快步上去,在她面前打了个千,方问:“五嫂可是在等人?”
田夕见她来了,眉眼便静了下来,笑道:“可不是在等你。”洵晏不解,想了一圈都忆不起是何事让五嫂在此等她,便疑惑着问:“何事等我?”
田夕低头看向她的腿,却只见到那玄色的衣襟下摆融入于夜色之中,除此再无其他,便抬头望向她的眼眸道:“白日便想问了,只是没有机会。我瞧见你站立之时左腿似是无力,时有摇颤,可是受了伤了?”
三更的夜色,团圆佳节的时节,本也该圆满的月亮,只徒留细细弯弯的如钩一道,悬挂在武崇殿的上方,那一道的光亮照在田夕脸上,她的眉目,她的薄唇,她小小巧巧的鼻尖,皆美如雨后初霁的芙蓉,在洵晏眼中染上了一层清纯典雅的光彩。日日思而不得的佳人就在眼前,洵晏的心却莫名的沉静下来,在心底凝成柔柔软软的一片,只想爱护她,守着她。别的心思在此刻都被远远的隔出脑海。
洵晏低头抿唇笑了笑道:“不过小伤,不碍事的。”
前几日狩猎时,不慎被一只大白熊伤到了腿,幸而亲卫即在身旁,不至于伤的太重,只是沿路颠簸,伤口还是疼着。她掩饰的极好,父皇母妃皆不曾察觉,偏偏是坐得更远的五嫂留心了。心中不可谓不感动。
田夕不满的摇头,坚决道:“即便是小伤,也要好好上药,若是留下一点半点的后遗之症,到时有你难受的,”见她只是笑着,却不应答也不言语,心觉奇异,无奈道:“你也该有个王妃了,好照料你这不安分的性子。”
洵晏红了脸,视线瞟向别处,嗫嚅着道:“五嫂说什么呢。”这害臊的小模样当真是不易见到,田夕掩嘴笑了笑道:“瞧这样子,可是有了喜欢的?给五嫂说说,也好替你参谋一二。”纵是这夜色之下,洵晏那红得快要发紫的脸色还是大大取悦了田夕,见她神色不自然,快要恼了,忙说:“快回府吧,记着要好好上药。这些天,也别到处走了,在家安分几日。”
洵晏见她恰是时候的转了话头,快要蹦出胸口的那颗心稍稍的缓了下来,又实在是恼她不明她的心意,还想着给她物色其他人,顿时失落不已。也不应她的话,叫小德子从过路的几个小太监那又取了一盏照路的灯笼,说道:“我先送你回府。”
“可你的。。。”田夕仍是不放心,洵晏不耐的打断道:“这么多天都过来了,还差这一时半会的么?送你回了府,我自然会好好上药。”
田夕知她是个性倔的,她不愿做的事,说什么也没用,想到府中王爷习武也有不少好药,等会亲自督着她上了药,也比放她自己回去瞎对付一通要放心得多,就答应了。
一行几人,便往宫外走去。到了宫外,宝亲王府的马车已经候着了,肃亲王府的软轿已叫田夕派去送小王爷先行回府,现下还未回来。
洵晏便安排了她乘自己的马车,又让侍卫匀了匹马出来自己骑着。田夕坐在马车里,车厢内点了安息香,让人神思舒适,香料点的不多,不使人觉得困倦。马车内布置简单,只一张小小的矮桌,一壶茶水,边上又放置了几个靠垫,还有软枕小毯,但物件却件件都是上好的,单那矮桌便是千年沉香木所制,万金难求。田夕挂念她的腿伤,想叫她一道乘坐,却恍然想到她在殿上时那道深沉含情的目光。
现在回想起来,那短短的一瞬里,她的眼神却是十分缠绵。
正文 第十二章
翌日,刚用过午膳,十四皇子便来了王府,两人在书房内谈了一下午。这些时日,老四把他的人一个一个的安插入朝堂,几个重要的空缺他占了十之六七。
“听说二哥气得在府里发作了好大一通。”十四皇子斜靠在椅上,唇角稍稍上挑,眼神略有不屑,对于二皇子那鲁莽急躁的性子,他向来是没什么好感。洵晏了然的笑着:“二哥惯来喜欢和四哥争,偏生又争不过。也难怪他生气。”她说完,起身从书架上取了一册书,递给十四皇子说道:“你既来了,也不必我特意遣人给你送去。”十四皇子只瞧了一眼,眼中便含了喜色,上前接过,俊秀的脸上扬起笑意,望着洵晏道:“多谢七哥,就知道七哥挂念我。”说完便低头爱不释手的小心翻开诗册,这本诗册乃是李延亲笔所书,世上只此一本,是为孤本,他鉴赏了许久,喃喃赞道:“果真是李延的真迹,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一撇一捺又见洒脱不羁。”眼眸透亮的望向洵晏,颇为孩子气的笑道:“这么好的东西,七哥当真赠与我了?”
洵晏挑眉笑道:“我赠与你的好东西还少么?和田暖玉,景城独瓷,数都数不过来了。”十四皇子讪然,又面带感激恭敬,笑道:“这是七哥疼我。”
洵晏也不过多言语,两人感情自小就颇好,十四皇子是个耿直不羁的性子,喜爱山水诗画,二人时常一道去京郊的名山古刹,饮酒吟诗,自小一点一滴积累的情谊,自是亲厚。见天色不早,便对他道便道:“你有了这本诗册,料想也不愿留了晚膳再走了。现下便赶紧回宫吧。”十四皇子也是这个意思,迫不及待的取了一只墨绿竹纹的锦盒将诗册装了起来,便和洵晏告辞,直奔回府好好观赏这新得的诗集。
之后,洵晏并不因四皇子在朝堂上的得意而有所动作,依旧是无所事事的到处晃荡,擎鹰斗犬,走狗斗鸡,在眠香楼里一呆便是整夜。猜不透宝王爷是如何想的,检校御史以宝亲王德行不正弹劾。皇上看了折子,不过只把她叫去甘露殿,不轻不重的说几句,便也由了她去。
烟绰自第一次登台便被据说是对她一见钟情的宝亲王包下了。楼里自然不敢让宝亲王的人接客,只让她多多少少的唱个曲儿,跳个舞,一日到头只需伺候七皇子,倒也落得清闲。用了午饭,她在自己房里捧书细读,她虽是风尘女子,闺房却是别具一格,分外雅致的,笔墨书画,琴棋俱全,瞧着倒更像是位大家小姐的闺阁。她看了多时,觉得乏了,便想取些水润润喉,一抬头却见洵晏正笑吟吟的看着她。烟绰一惊,忙起身,走去福了一礼道:“王爷吉祥。”洵晏微一抬手,免了她的礼。烟绰瞧着她的脸色不错,想必心情也是好的,便稍稍上前一步,小声问道“王爷何时来的?怎么也没人来吩咐一声。”
洵晏走去倒了杯水递给她,又拉着她到自己身边坐下笑说:“有一会儿了,见你看得入神,便没打扰。”烟绰接过水道谢,心中为她这分体贴而生起几分暖意。
“常见你看书,倒不知你都看成书痴了。”
“不过是些闲书,比不得王爷,读的都是圣贤书。”烟绰谦虚道,她见洵晏嘴角含着笑,眼眸清亮,深处却有着隐隐的锐利,心内倏然生起惧意,忙低头,不敢再多直视。洵晏瞧着她满满一架子的书册,摇了摇头:“你过谦了。”她倒有些好奇,烟绰来这楼里前,有怎样的家世,养成了她如今这爱书的性子。刚欲发问,小德子闯了进来。
小德子是个极为谨慎有规矩的,若不是大事绝不会如此。洵晏起身问道:“何事惊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