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清天道-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夫人和李靖大喜过望,两人忙拉着哪吒朝着画像跪倒拜道:“李靖在此拜谢圣父对我儿哪吒调教之恩!”
只见那副画像忽然凭空而起,来到哪吒面前,在三人惊异地目光中化作一道清光没入了哪吒的头顶。消逝不见!
李靖和殷夫人惊疑不定。见哪吒无事,方才落下心中的巨石。细细思之。知晓鸿玄定不会加害哪吒,想必是赐下什么物事给哪吒,也是哪吒的造化,是以又兴奋了起来。
李靖在家待了三日,又重新回到军营练兵去了。哪吒亦收敛了性子,从此与人为善,邻里称道,百姓赞赏。殷夫人见状,欣喜不已,心中暗暗感谢圣父教导之恩,日日祭拜不已。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端坐八宝云光座上,对白鹤童子吩咐道:“且去桃园将你师叔姜尚唤来!”
白鹤童子应了声是,随即出了大殿,未几便将姜子牙引来。但见姜子牙朝着元始天尊拜道:“弟子姜尚拜见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
元始天尊点头,道:“平身吧!待到姜子牙拜谢而起,元始天尊问道:“姜尚,你入我门庭多少时日了?”
姜子牙恭敬地回道:“启禀老师,弟子自三十二岁拜入昆仑山,至今已有四十年矣!”
元始天尊点头道:“姜尚,你命中无缘仙道,如今人间商纣无道,西周当兴,你有将相之福,将来位极人臣,可享尽人间富贵,你这便下山去吧!”
姜子牙闻言大惊!忙跪倒苦苦求道:“老师慈悲!弟子一心只求大道,无心眷恋凡尘富贵,望老师怜悯,留弟子于山上修道!”言罢叩首不已!
元始天尊见状叹了口气,道:“你命该如此,天道既定你乃封神之人,怎可违背?还是下山去吧!莫再拖延了!”
旁边的南极仙翁亦上前劝道:“师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天数注定,你命中注定享人间富贵,还是下山去吧!日后还有上山之日,莫再延迟,以免惹恼了老师!”
姜子牙闻言只得回到洞府,收拾了一番,再次进到玉虚宫拜泣道:“弟子不敢违背老师法旨,这便下山,只是还望老师慈悲,告知弟子将来归着如何?”
元始天尊言道:“你今既已下山,吾有八句偈子,后日自有应验。偈曰:
二十年来窘迫乡,耐心守分且安然;
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叁拜将握兵权。
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你当谨记了,虽然此番下山乃是应天辅佐圣主,但日后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时!”
姜子牙闻言方才脸露喜色,遂拜别了元始天尊与一干昆仑山众仙,在南极仙翁的相送下出了昆仑山,径直往朝歌而去。
待到姜子牙走后,元始天尊挥退了众仙,玉虚宫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忽然从紫霄宫中飞出一道金光,瞬间便穿越了混沌,来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元始天尊一惊,定睛一看,却见金光闪烁中,显出一物,乃是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节该有四道符印,总共八十四道符印。这时,一道声音倏忽传入元始天尊地耳中,道:“此物乃是打神鞭,可打三界犯劫之仙;封神之时,你可赐予姜尚,以完杀劫!”
元始天尊大喜地接过打神鞭,手捧着它朝着紫霄宫方向拜道:“弟子拜谢老师赐予神器!”
在打神鞭出现在玉虚宫之时,三十三天之上的众圣业已知晓。众圣反应不一。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准提道人一撩手中的七宝妙树,脸露喜色,喃喃自语道:“鸿钧老师赐下了打神鞭,岂不意味着封神将启?善哉善哉!东方却是有与我西方教有缘之人,贫道当往度之!”言罢尽自出了道场,劲往东方而来。
娲皇天,女娲娘娘叹道:“封神将启,不知有多少神仙陨落!”感叹一番,望着宫外那个多年来一直孤寂无言地身影,轻声道:“或许,该是你下界一番了!小十!”
火云宫中,人族三位圣皇彼此相视一眼,轩辕黄帝开声道:“可惜殷商,天幸西周!只是我轩辕子孙彼此残杀,如之奈何!”原来夏、商、周俱是他之子孙,虽然无论哪家得天下,都是他轩辕的子孙统治着人族,只是毕竟是自己的子孙,难免心有不忍。
伏羲劝道:“皇弟无须如此!潮升潮落乃是自然之道,不可太过在意了!”
轩辕黄帝闻言只得无奈地点点头。
禹余天,上清境。通天教主脸色阴沉,默然无语!只是望着紫霄宫的方向,目光闪烁。
清虚天,玄清境。鸿玄微微笑道:“打神鞭么!”
正是:齐家感念圣父恩,封神将启打神鞭!
正文 第十二章 鹿台之血,相救比干
更新时间:2009…6…18 17:35:54 本章字数:4024
话说姜子牙下了昆仑山,劲往朝歌一路赶来,终于投靠了朝歌的同亲表兄宋异人,在他府中安定地住了下来。
那宋异人却是个实诚之人,见姜子牙年过七旬仍是单身,于是出钱为他讨了房媳妇马氏,只是姜子牙四十年于昆仑山上修道,虽未证得仙道,道术却也学得一两分,却不曾习得红尘谋生之道,卖柴卖不成,卖面又卖不成,做掌柜又做不成,是以无以养家,马氏日日与他吵闹。
宋异人见状亦不忍,知他曾习得些道术,更亲眼见他收服了宅内五鬼,是以帮他在南城寻了一门户,让他开了个算命店。
好歹也是曾听道于圣人,也学了些本事,虽未入仙家法眼,但在红尘中也可混口饭吃,一来二去,在朝歌中也闯出了些薄名,得了些积蓄,日子亦安定了下来,马氏亦不再同他吵闹!
时有玉石琵琶精从深宫中探望妲己而回,路过姜子牙的卦摊,起了戏耍之心,遂变作一个**去让姜子牙算卦,不意被姜子牙看破了妖身,反将她捉住打死,顿时引起了围观之人的哄闹,纷纷指责姜子牙欺辱**,起了淫心,**不许,反将之杀害。姜子牙心中无奈,心中暗道:“这些个凡夫愚子怎识得妖怪之身,怎知仙家之妙?!”
他被众人推推嚷嚷,已然不耐烦,幸得亚相比干经过,知晓一番之后,将他与已被打死的**带到纣王和妲己面前,禀明了一切,由纣王来决断!
纣王毕竟肉眼凡胎,不识妖怪,遂向姜子牙问道:“这分明乃是一个人类,你怎生说是妖怪,还将之打死,可知孤刑法之利么?”
姜子牙不慌不忙地行礼回道:“草民回禀王上。此确是妖精无疑!若王上仍有疑惑,可待草民施法让其现出原形。”
纣王闻言大奇,点头同意道:“若是你真可证明她就是妖精,并且让她现出原形,则孤必重赏于你;若是她不是,则孤以你滥杀无辜论罪!”
姜子牙俯首再拜道:“王上且看草民施展大法!”于是请纣王命人取来了些木柴堆于**尸体之上。手掐法诀,口中念念有词,猛然睁大双眼,喝道:“咄!”一道真火从他口中喷将出来,烧在了木柴之上,三昧真火和着凡火一起烧在了妖精身上,顿时将妖精烧得惨叫连连,口中喊道:“姜子牙,我与你何怨何愁。用三昧真火烧我?”
姜子牙不答。纣王受了妖精惊吓,却也相信了姜子牙,遂封姜子牙做了个下大夫。而那被烧出原形的玉石琵琶精则被妲己带回了宫中。放在灵气最盛之处温养了起来!
不久。纣王受妲己蛊惑。乃命姜子牙造鹿台。以供他享受。姜子牙也是个道德之士。怎可行此劳民伤财之事?又算出此去凶多吉少。是以留了一个符简给亚相比干。谢过了他地知遇之恩。便入宫直谏纣王。果不其然。纣王恼羞成怒。欲杀死姜子牙。姜子牙乃跳水以五行遁术逃回了家中。告别了宋异人。休了再次吵闹地马氏。独自一人劲往西岐而去。
深宫之中。妲己抚摸着手中地玉石琵琶。口中喃喃道:“妹妹。如今我已经设计害死了姜子牙。也算是为你报了大仇。你放心。姐姐总会让你重生之时!”原来姜子牙受害乃是妲己恼恨他当面杀了玉石琵琶精。遂迷惑纣王以建个鹿台为名。让姜子牙督工。料想姜子牙必不会答应。势必犯了纣王。故而戕害于他。只是她却不知。姜子牙借着水遁逃出。此时已走在了去往西岐地路上。
暂且不提姜子牙。只说纣王最后在妲己地鼓动下命北伯侯崇侯虎督造鹿台。如此三丁抽二。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冤死鹿台之下。朝歌城中怨气直升。冲击着三十三天。更惊动了凌霄殿上地玉皇大帝。
玉帝看着下方地缕缕怨气。不禁叹息地对王母娘娘道:“下界人皇不修功德。反残害百姓。无怪乎天意灭他!”
王母娘娘亦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封神之举乃是鸿钧老师钦定。任谁亦不可更改。到时三界封神。我天庭亦可多些能耐非凡地仙将。也免得诺大个天庭只有些许上不得台面地神将。失了天庭体面!”
玉帝闻言摇头。道:“王母却是过于乐观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母娘娘疑惑地问道:“还请陛下明示!:ωар.ㄧб Κ.Сn”
玉帝答道:“王母当知,此次封神,虽是为我天庭增加应命之人,只是封神乃是三教相商,而上榜之人却是从阐截二教而生,不论此次大战是谁上榜,到时天庭难免又是阐截二教争斗之地,派系林立已是小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难免天庭威严失却,而朕亦是威名尽失!”
王母娘娘闻言吃了一惊,细思了会儿,大觉玉帝所言有理,不禁叹道:“如此说来此次封神对我天庭而言亦是利弊相生了!”
玉帝闻言默然无语!
东海方丈仙洲,鸿玄看着朝歌城中的怨气,心中无奈,每一次量劫来临,必有无数生灵湮灭,这死去的百姓只不过是个先兆罢了!待到姜子牙封神之时,不知又会有多少生灵涂炭!忽然,鸿玄神色微变,旋即松了下来,冷冷笑道:“好个妖孽!”
却原来是妲己见鹿台已然造好,又再次蛊惑纣王道:“大王乃八方至尊,威临天下,正该登上鹿台,日日享乐其上,臣妾虽不才,亦可为王上求来上仙,若是王上以礼许之,说不定上仙高兴,给王上长生之道,到时王上可日日享乐,寿与天齐,则不失为传遍天下之美事!望王上许之!”
纣王闻言大喜道:“美人果真求得神仙降临,则孤当与美人永生享受,日日承欢!”
妲己娇笑着应是,直迷得纣王神魂颠倒不已!
于是十五月圆之夜,纣王与妲己登上了无数鲜血染成的鹿台。有亚相比干等臣子相随。一时月圆放亮,众人处于如此高台之上,到时浑身清凉,只是念起无数死去的无辜百姓,一干忠臣纷纷掩面拭泪,暗自神伤!
纣王满心思都放在了神仙降临。是也并未注意到众臣地神色,否则难免又是一番杀戮不可!
等了许久,仍不见神仙降临,纣王已是不耐烦了起来,对身边的妲己问道:“美人,那神仙为何还不降临?可是孤做了甚恼了神仙之事?”
妲己宽慰道:“大王莫急!神仙不久便会降临!”话音刚落,却见从天边远远飞来数十身影,飘飘若仙,如履凡尘!
纣王见状大喜道:“美人果不欺孤。真有神仙降临!”言罢当先领着众臣上前朝着已经落在鹿台之上的神仙拜道:“孤不知神仙驾临,有失远迎,还望众位仙长莫怪!”
为首一仙笑道:“所谓不知者无罪!大王如此诚心。我等岂是不知?这便赐予大王长寿,以谢我等之意!”
纣王闻言欣喜若狂,忙殷勤地将众仙一一引入座位,同他们饮酒作乐,其乐融融!
只是众臣中有比干对这些所谓的神仙却是产生了怀疑,盖因比干生有玲珑七窍之心,能识妖孽,是以那些个神仙饮醉了酒,竟然纷纷露出了狐狸尾巴。被比干看到,比干心中大惊,表面上不动声色,暗自下了鹿台,将之告知武成王黄飞虎。
黄飞虎亦是吃了一惊,于是在饮宴过后,派周济等人在后面跟着那些扮作神仙的狐狸精,发现其等藏于轩辕坟一洞中,次日便带了柴禾来到洞口。烧了起来,只闻一片惨叫声从洞里传出,此起彼伏,未几便将一众狐狸精烧了个精光。
比干用狐狸皮做了裘衣,献给了纣王,不想却是惹恼了妲己。妲己恨比干尽杀她之子孙,遂施了一计,躺床装病。
这却急坏了纣王,问道:“美人之病甚是怪哉。御医也治不好。不知有何法?”
妲己脆弱地答道:“臣妾闻皇叔比干有玲珑七窍心,食之可愈!”
纣王神智已被迷。竟不论其言语真假,乃命人召来比干,道:“苏皇后病重,非皇叔之心不可信,但请皇叔取其一片,以救苏皇后!”
比干闻言怒目而睁道:“昏君!心者一身之主,隐於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为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惜,只是社稷邱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江山亡!”未待纣王出言,又朝着成汤宗庙方向拜了八拜,泣道:“成汤历代先祖在上,今昏君丧德,国之将亡,比干无力,这便追随列位祖宗而去!”言罢从袖中取出一把匕首,以之忍痛挖出自己的玲珑七窍心,将之扔到于地,看也不看被惊呆了的纣王,独自艰难地走出宫门。
走过一个卖菜地老妇身前,比干正欲询问,却忽然一阵风刮过,卷起了他和老妇,消逝于朝歌城中。
朝歌城外百里一座山岗上,比干此时正昏迷地倒在地上,而妲己正浑身颤抖地拜倒于地,不敢言语。
鸿玄神色漠然地看着妲己,直看得她内心忐忑不安,不知所措!
鸿玄挥手发出一道光芒射到妲己身上,妲己霎时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翻滚不已,发髻衣裳尽乱,痛苦不已!
鸿玄冷冷地说道:“妲己,你难道忘了本尊之言否?竟敢残害忠良,其心当诛!”
妲己强忍着痛苦拜道:“天尊饶命!天尊饶命!小妖再也不敢了!小妖知错!小妖知错!”
鸿玄冷哼一声,妲己身躯一震,那痛苦顿时如潮水般退去,消逝无踪!
鸿玄漠然道:“若再有下次,本尊定让尔化作灰灰,连无间地狱亦入不得!”
妲己身体一抖,颤抖着说道:“谢过天尊饶恕之恩!小妖定当谨记天尊之言,日后再也不敢了!”
鸿玄点点头,一抖衣袖,妲己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已然回到宫中。
鸿玄看着昏倒的比干,叹了口气,将他收进衣袖内,身影消逝,已然回到方丈仙洲!
比干睁开朦胧地双眼,心神一动,低头一看,那心口的窟窿不知何时已然长出,心中暗惊,不知为何如此!
抬眼一望,却见鸿玄正端坐于云床之上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躯一震,忙起身拜道:“比干拜见圣父,愿圣父圣寿无疆!”
鸿玄点点头,道:“比干,你乃少有忠臣,不该身死。然则纣王无道,天意灭商,不可更改!你又是封神榜有缘之人,日后难免上天成神,且先暂住方丈岛中,待到封神之后再离开吧!”
比干闻言神色萧索地说道:“比干谨遵圣父法旨!”
人虽生,心却死!
正是:血血染成鹿台高,心心失却忠义低!
正文 第十三章 神眼失效,亲临西方
更新时间:2009…6…18 17:35:54 本章字数:3341
话说纣王宣比干进宫取心,众臣早已闻得消息,是以尽皆担忧不已,纷纷朝着大殿行去。只是还未到得大殿,武成王黄飞虎便已收到消息,比干已于宫中自己挖心而去,此时不知去向。众臣面面相觑,不知所言,有臣子夏招顿足叹息道:“天子丧德!大造鹿台,黎民遭殃,谏官杨任被剜双目;今又丧心病狂,听信妖妇之言,残害皇叔,百官失望,天下失心!”言罢神情没落。
众臣闻言亦纷纷以袖掩面,哭泣起来。黄飞虎见状,心中暗叹,他黄家世收恩德,却是不可似那些人般反叛,只是他也是个玲珑剔透之人,身居高位,却也懂得为官之道,虽不与费仲尤浑等人同流合污,却也不会直言犯谏,恼了纣王。如今看着一个个忠臣无故冤死,心中亦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他仰头望天,心中念道:六百年成汤天下,莫非要丧于纣王之手么?!
只见大夫夏招又厉声道:“昏君无能!”也不理众臣,大步地朝着鹿台走去,其势汹汹!
黄飞虎惊道:“夏大夫此去料想再进直言,只怕此时王上听之不进,徒遭大难!我等速速去阻止他,成汤不可再少一忠臣矣!”
众臣闻言,纷纷醒了过来,随着黄飞虎追了上去,只是连黄飞虎亦未料到,夏招一个文臣,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走得如飞,让众人追之不及,还未到鹿台之下,忽然从高空上摔下一个身影,轰地一声,鲜血乱溅。
众臣大惊!定睛一看,只见那已摔死之人脸面血肉模糊,浑身骨折,只是从服饰上分辨得出正是夏招。
此时纣王出现在鹿台之上,俯视着众臣子。冷冷地喝道:“夏招匹夫,欲行刺孤,不成反投而下,气煞孤矣!传孤旨意,将夏招一家大小尽斩于午门,枭首示众!”言罢不再理会众臣。重回享乐去了。
众臣闻言心中凉了一截,正暗自悲戚,忽闻有军士来报言太师闻仲已然平定北海袁福通之乱,此时班师回朝,快要到午门了!众臣闻言大喜,闻仲先皇托孤之臣,素来忠肝利胆,一身正气,此时归来。正可整治朝纲。是以纷纷在黄飞虎的率领下来到午门等待迎接。
未几,只见一队军马从前方行来,当先一人头生三眼。不怒自威,座下墨麒麟神态威凛,正是太师闻仲而来!
黄飞虎忙领着众臣上前见过闻仲道:“恭喜太师得胜班师回朝,天佑成汤!”
闻仲笑道:“赖历代先皇保佑而已!”随即扫了众人一眼,皱眉问道:“怎的不见了亚相比干?”
此言一出。众臣脸色黯然!
闻仲心中疑虑。朝着黄飞虎问道:“可是出了甚事?”
黄飞虎叹了口气。将闻仲不在朝歌这些年来发生地事情俱都告知。语毕仍在嗟叹不已!
闻仲眉毛一竖。双眼一睁。怒道:“不想十年征战在外。朝政竟糜烂至斯!众位大人且随我入宫面圣!”
众臣闻言大喜。随着闻仲来到九间殿。敲响了鼓声。未几。纣王在一干侍从地簇拥下来到了大殿之内。一看闻仲在此。也不吃惊。早有人禀报于他闻仲已回到朝歌。他方坐上宝座。闻仲便行了拜礼。奏道:“臣启奏王上。历经十载。北海叛乱已平。”
纣王喜道:“太师果然是能臣。北海既平。孤心甚安!小说整理发布于ωωω.ㄧб k.cn”
闻仲再奏道:“臣闻王上新纳苏皇后,乃是贤淑贞德之人,举国称道。臣身为人臣。不可不拜见国母,望王上开恩。允许臣拜见皇后娘娘,以尽人臣之责!”
纣王闻言点头道:“太师果是忠臣,准奏!”
随即命人去请来了妲己,众臣再次参拜过后,闻仲直起身子,双目大睁,额头的一目倏然张开,一道黑白亮光从此神眼中射将到妲己身上,妲己吃了一惊,以为他要谋害,正欲施法回击,却见亮光已然消逝,闻仲额头上的第三目悄然合拢了起来!
纣王惊喝道:“太师此乃何意?莫非欲行刺苏皇后不成?”
闻仲闻言躬身奏道:“臣请王上恕罪,臣非是行刺苏皇后,容臣禀来,臣天生三目,第三目生有神力,可辨出忠奸妖邪。臣虽听闻苏皇后贤德,然并未亲见,是以适才以神目试之,果如人言乃是贤德之后,老臣无礼,望乞王上皇后恕罪!”言罢伏身而拜。
只见妲己谓纣王道:“王上,闻太师乃是先皇托孤重臣,又乃王上之股肱,太师不过是出于一片忠心,虽是失礼,却情有可原;况且太师征战十年,为王上平定了北方,劳苦功高,王上毋须怪责!”
纣王闻言脸色稍济,道:“皇后果然有容人之德!”又转首对闻仲道:“爱卿亦是一片忠心,孤已知晓,爱卿十年征战,想必多有劳累,可先回府休息!”言罢当众赐了闻仲许多钱帛财物,又携着妲己回后宫享乐去了!
见纣王和妲己已然离去,黄飞虎上前疑惑地问道:“老大人,你适才所言可曾属实?”
闻仲闻言叹息道:“老夫天生神眼,上可看三十三天,下可洞察九幽之地,凡是妖孽,俱可辨得!只是今日不知为何,老夫适才以神眼观之,却有一层东西挡住了老夫的神光,以致看之不清,徒呼奈何!”却原来是鸿玄曾亲手助狐狸精掩饰妖气,圣人出手,毕竟不凡,纵使闻仲神眼通天,亦难破去鸿玄亲自施下的法术!
黄飞虎闻言皱眉道:“事有反常必为妖!连老大人都不能看清,更可肯定她是妖孽无疑!只是我等毫无证据,王上又受她诱惑,怎生是好?”
闻仲也叹息道:“无论如何,老夫受先皇所托,身在一日,便保殷商一日!”
一干众臣只得无奈相互告辞而去。闻仲归来,纣王慑于闻仲的威,不敢太过作孽,朝纲一时大振,众臣鼓舞,大有重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