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国近代史-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丘吉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人也因此在太平洋进行了反攻。
  不管怎么样,美国人不可能单独行动。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常备军非常少。这在平时是件好事,在战时,就不得不依赖于人。
  如今,美国人想采取行动,还离不开英国人的支持,以英军为主力。这一方面令英国人行动保守,不愿意冒险;另一方面也令英国人在行动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丘吉尔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总算是说服了美国人。
  英军在阿拉曼的准备是不够充分,却远比德意联军强上许多。当蒙哥马利将军率领英国第8集团军,由东向西进攻阿拉曼防线,攻击“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时候,美、英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火炬行动,自西向东对德、意军队发动进攻,彻底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在北非的势力薄弱,其主力隆美尔军团经过为期数月的连续战斗,又未经补充,战斗力大减。盟军无论在兵力、坦克、大炮等各方面都数倍于德意联军。很适合没有战斗经验的美军熟悉战场。
  而且,占领北非可以增加盟军进攻欧洲的途径,吸引德军的注意力,为盟军从法国北部登陆创造条件。
  英国人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且英军为战斗主力。英国人一意孤行,美国人想“先欧后亚”,就只好让其三分。
  老实说,火炬行动与阿来曼战役,实际就是一个行动的两个部分。但英国人在法国投降后,直接攻击法国舰队,杀死数千人之多,令法国人极为痛恨英国人。为了避免北非20万法军的抵抗,盟军试图把登陆北非的行动,说成是美军的单独行动。
  整个行动的准备非常充分,火炬行动非常顺利。在阿尔及利亚境内,法军的抵抗有名无实,不到二十四小时便告结束;在奥兰和卡萨布兰卡,法军的士气略高,也仅抵抗了二天。战斗变成了一场向突尼斯的赛跑。
  对法国人来说,战争早在39年就已经结束。多数法国人不知道为何而战。为德国人战斗,法国人觉得自己象叛徒。为国家而战,哪个政府才代表法国,这也是个问题。维希政府投降的事实,太令人失望了。
  相比之下,法军更愿意与盟军合作。就象魏刚说的那样,“假如你仅仅带1个师来,我将向你开枪;假如你带20个师来,我就要拥抱你了。”
  法国人与盟军的合作,出乎希特勒的意料。恼怒之下,德军挥师占领了法国南部,维希政府垮台。希特勒还迅速派出了援军。
  21日,增援的德国空军和国防军在突尼斯登陆。
  隆美尔的形势不错,在隆美尔军团与英国第8集团军的较量中,打了个平手。然,考虑到美军向突尼斯的快速推进,他感觉到,自己的胜利全无意义。即便战胜了英军,也是不败而败。
  反复请示了希特勒,隆美尔把意大利人甩给了蒙马利哥,率领部队快速撤退到利比亚。蒙马利哥除了意大利人外,仅俘虏了少量德军。
  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主力陷于东方的德国,还有整个欧洲要保卫,在同实力雄厚的美国工业系统的较量中,不可能取得胜利。
  况且,德国的海军实在够呛,盟军在地中海的海、空军袭击,严重地干扰了德军的补给。
  8月中,英国第八集团军成功地绕过了利比亚的马雷特防线,突尼斯的盟军占据了压倒多数。9月1日,突尼斯失守。
  9月7日,北非德意军队全部投降,盟军仅俘虏就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是一个大胜利,极大的振奋了盟军的信心,使盟国人民有了战胜德国信心。丘吉尔说,“在阿拉曼之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以后,我们将战无不胜。”——这话只能作为一个良好的愿望了,事实很快就给了丘吉尔当头一棒。
  盟军在非洲获胜以后,登陆欧洲就提到了日程上来。如今,美英两国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从英国出发,进击法国北部,一举打垮德军。两国还有了新的选择,就是从突尼斯出发,攻克西西里和意大利,再从那里进攻巴尔干,或者法国南部。
  北非战役结束后,便开始欧洲登陆战——“曙光行动”。这本是美国人竭力主张和要求的。英国人为了换取美国人支持北非行动,被迫同意的。“曙光行动”不是英国人想象的那种小规模登陆牵制行动,而是一次规模较大的登陆作战,一次战役。
  然而,刚刚大获全胜的北非战役,却没有助长美国人的信心。
  战前,马歇尔将军及其属下,都对美军的战斗力信心十足。而英国人以为,新兵没有实战经验,需要更多的训练。这也是两国在制订作战计划时的重要分歧之一。
  谁知道,刚与德军交手,就叫隆美尔打了个满脸开花。如果不是德军指挥出了问题,恐怕会一直把美军赶到海里面。
  战后美国人的态度大变,又严重地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对“曙光行动”是否继续,美国人非常忧郁。但时间到了这时候,苏联的形势越愈发的不妙。
  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五个月,中军的轰炸比德军还频繁。大量燃烧弹的使用,连绵不断的轰炸,已经把城市变成一片废墟。而伏尔加河水路的中断,更加剧了供给的困难。当地的大多数工厂都毁于轰炸,或者是搬迁到居民区,以小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
  斯大林使尽手段,来催促美英尽早登陆欧洲。北非作战在苏联人眼里,完全是不负责任,推萎拖延的手段。苏联与美英的不信任加深了。美英没有对中国宣战,这就很令苏联人不满意。第二战场从欧洲挪到了北非,更加深了不满。斯大林生性强硬,威胁的电报,络绎不绝。
  苏联人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苏联红军的士气为低谷,德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几座城市。是斯大林格勒的战斗,鼓舞了人心,使苏军恢复了士气高昂。中国对苏宣战,这是个沉重打击苏联人勉强维持下来。斯大林格勒沦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苏联人士气已经不高了,如果因此崩溃,苏联可能就此土崩瓦解。即使坚持住了,但斯大林感觉不到某种诚意,也可能发生盟军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于是,现在轮到英国人主张继续“曙光行动”。
  一般说来,英国人不喜欢直接登陆欧洲作战。按照他们的传统习惯,英国人会用物资贸易和封锁,来削弱欧洲大陆上的敌人,扶持友邦。说白了,就是拉一派打一派,等欧洲国家互耗的差不多了,英国再来捡便宜。
  这种手法是老了点儿,但有效就好。欧战英国人倒是直接参战了,派出几百万军队登上欧洲大陆,结果就别提了。真是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再打下去,德国人就统一欧洲了。通过中东,德国与中国保持着贸易往来;通过中国,德国与世界保持物资流通。封锁的办法,不起作用。欧洲对美国是利益所在,对英国则生死攸关。
  曙光行动就是大铁锤计划的改进版。在北非作战还没有结束,盟军就开始着手为星光行动作准备,连续运送了大批物资和兵员到英国。准备随后,从英国出发,在法国北部登陆。
  预计到北非战役的损失,美国还特意从中国购买了大批商船和物资加以弥补——此类消息总会在稍后被通知德国。但这一消息夹杂在众多同类消息中,被德国人忽略了。德国人没有想到,美英联军会在短期内发动第二次登陆,这种行为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从准备到实施,整个计划匆匆忙忙,与北非战役只间隔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盟军的行动也算是出奇不意了。
  10月4日,曙光行动行动开始。不过,美英联军进攻的目标,不是法国北部,而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丘吉尔是决心很大,开辟第二战场,帮助苏联人鼓起勇气。但这不意味着,他会同意在法国登陆。要知道,德军就算不从苏联战场调回军队,也足以在这里凑齐四十几个师的部队。那得出动多少美英军队,登陆作战,才能动摇德军防线。
  丘吉尔是被迫答应了曙光行动,可他并不真的准备落实。或者说,丘吉尔准备进行的是一次试探性的牵制攻击。现在,美国人的决心动摇。英国人便趁机主导了行动,把进攻方向,从法国北部,转向了西西里岛。
  登陆战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英国海军称雄数百年,加上新兴的美国海军,打德国海军(指水面作战)是胸有成竹。但说到登陆战,近几十年来,英国人也干过几回,但每次都干净利落的失败了。
  登陆战的主要困难在于现代军事上的变化。军队使用重武器,使其严重依赖港口进行补给,而港口却都会有重兵把守。而且,登陆作战需要风平浪静的天气,并在大潮期间方可。因为如此,才可以迅速上岸。在未上岸前,陆军只能当成靶子用,十分脆弱。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使登陆战的时间容易为敌人所预测,实施起来自然会困难重重。
  但这对丘吉尔不算什么,他有句名言,“真相必须有假相做保镖”,这是撒谎的诀窍。美英联军的军事行动,多是采用此类欺骗战术,才大获成功。
  很快,希特勒就得到了准确情报,盟军准备进攻西西里,但仅仅是为进攻撒丁岛和希腊做掩护。
  进攻撒丁岛,是为进攻法国南部作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则可以进攻意大利;在希腊和巴尔干登陆,则可以切断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通道,如果盟军会与南斯拉夫的铁托汇合。德国的巴尔干盟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很可能倒戈。这样一来,盟军就一跃进至奥地利和匈牙利,冲到德国大门口了。
  希腊和巴尔干半岛、撒丁岛、西西里岛。这三个地方都可能是盟军进攻的目标。
  现在,有了可靠的消息,反复核实消息无误后,希特勒相信了这一情报。就调动部队,进行了部防。简单地说,无非就是削弱了西西里岛,加强希腊等地的防御,称了美英的心意。
  战斗之初,美国军队因为缺乏经验,除了很多差错,在一团混乱中,也完成了登陆任务。但接下来,就是一场恶梦了。
  几天以后,希特勒知道自己被欺骗了,恼羞成怒,他急于给盟军以严厉地打击,以挽回局势。于是,希特勒亲自出马,给我拍了电报,希望中国空军能在苏联战场为德军的作战提供支援。
  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明明知道德国空军会被调到哪里,也得装作不知道。因此,我都没有问详情,就答应了希特勒的请求。希特勒大喜过望,连连表示“中德友谊永世长存”云云。
  花花轿子人抬人,我也就顺水推舟地作了类似的回应。
  当然,这东东是当不得真的。当初年少时,我没少听说,中苏友谊永世长存的结果——没国两年“友谊永世长存”的两国差一点儿就爆发了核战争。
  一个人的欢乐总是建立在另一个人,或一些儿人的痛苦之上。希特勒是高兴了,罗斯福和丘吉尔就要倒霉了。
  PS:修改了一下,查资料真麻烦.今天还有一章……为什么说这话的时候我又感到阵阵的心虚……哎,我可真是个虚心的人啊!
  第141章
  10月份的地中海,风高浪急,并不是登陆作战的好时机。美英联军又刚刚结束北非战役,利用这个心理上的盲点。盟军在登陆作战的初期,并没有什么太多伤亡。
  驻西西里的意大利守军多为强行招募的本地人,训练平平,且兵无斗志。盟军登陆之初,意大利人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投降的意军太多,打乱了盟军的进攻,阻挡了盟军的登陆。
  在我的印象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一直是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除了寥寥无几的几场小战斗,英勇一点儿。其余时间,意军造成的累赘都要比贡献大。我记得意军最“辉煌”的战绩,发生在二三年前的北非战场。五十万意军被五万英军打败,俘虏无数。
  德军努力奋战,但数量有限,只有新式的“虎”式坦克,令美英联军吃了点儿亏。但是,在护航的美国巡洋舰舰炮的炮击下,坦克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并没有改变结果。盟军仅伤亡四千多人,就完成了登陆。其中,很多伤亡还是由于天气原因,或是美军的误伤。
  不过,随后的战事就不那么顺利了。
  希特勒是下了决心,要给美英一个教训,竟然敢于向如日中天的德国进攻(希特勒高喊:“日出东方,唯我不败!”)。他一边严令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不得后退,并派出了大批援军;一边大举从苏联战场调动了2000多飞架,返回欧洲参战。空军的调动很迅速,但数量众多的飞机,也还是花了三天时间。
  10月6日,第1伞兵师和第29装甲步兵师等,共四个师的增援部队,越过海峡,登上西西里岛,使岛上德军增加到六个师。这些部队调动到意大利,就是准备去北非作战的。没有想到北非战役结束这么早,倒用在这里了。
  10月10日,德国空军抵达意大利。随机而来的还有从苏联战场返回的两个伞兵师。这些人只携带了随身武器,但伞兵的重武器本来就没有多少,补充也很方便。
  10月12日,从德国出发的三个装甲步兵师,到达了科西嘉半岛,与伞兵部队汇合。他们还随身携带配备给伞兵师的重武器装备。
  10月13日,从法国出发的两个装甲师,抵达科西嘉半岛。从苏联战场调回的两个装甲师正前往法国,预计回在于15日到达。
  到10月14日为止,德军在西西里岛上,已经聚集了13个师,共二十五万大军。
  希特勒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兵力,自是没有瞒过盟军。盟军虽然搞不清调来的德军有多少,但查明番号的部队就有五个师。希特勒的强硬反应,大出美英联军联合指挥部战前作出的判断。
  密切关注着此事,丘吉尔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不由得吸了口冷气。希特勒的意图很明确,德军是想在西西里岛大干一场。这种反应,事前也设想过,却没有想到德国的实力如此雄厚,竟在短短几天就调集了这些兵马,却只从苏联调回两个装甲师——还有两个师的伞兵,英国人并不知道。
  这也罢了,想到希特勒从苏联战场调回的上千架战机,才真令丘吉尔恼怒,这些该死的中国人!
  是进攻、防守,还是撤退,围绕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美英联合指挥部里的两国将军们又产生了分歧。
  这是很正常的,美、英两国利益不同,想法不一,分歧也就再所难免了。
  按美国人的想法,就是进攻,趁德军立足未稳,先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进攻不利,则就地防守——和德国拼消耗。
  从战争开始,德国人已经连续作战快五年了,本身的战争潜力已挖掘尽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持续,德军必然会越打越弱。
  反之,美国人刚刚参加战争,工业生产正向战时生产过度,还在全力武装训练美军。换言之,美军只会越战越强,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也会越来越多。盟军在海上占有优势,凭德国海军的实力,是无法切断盟军的补给的。光拼消耗的话,美国人是谁都不怕。
  英国人却有不同意见。美国人不怕消耗战,英国人可怕的紧。
  英国才有四千万人口,德国却有八千五百万,美国则是一亿三千多万。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英国人实在消耗不起。况且,英国人也已经打了三年多了。消耗战打下去,多半先把英国人耗干了。
  对美国人重创德国空军的念头,英国人呲之以鼻。现在西西里岛上挑大梁的,可是英军。美国是在一刻不停的整编军队,但想派遣大规模的援军,最早也要等到来年。那可得等好几个月,这期间的消耗等于是要英国人的命。如果英国虚弱无比,还谈什么大英帝国特惠待遇,恐怕连英国殖地都保不住。英国人说什么,也不能同意美国人的想法。英国人的思路很简单——“撤退,还要尽快”。
  但是,这些理由都放不到桌面上来,英国人不同意,不能拿这当理由。所以,英国人只好强调客观因素。比如说,冬天的地中海风浪很大,盟军是在海上占便宜,补给却也困难重重云云。
  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负责指挥这次作战的是副总司令、盟军第15集团军群司令英国陆军上将哈罗德·亚历山大。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严重依赖美国,但美军上上下下都缺乏实战经验。故总司令是美国人,副总司令指挥作战的是英国人。
  总而言之,美军和英军在联军指挥部里,基本是势均力敌。意见差距这么大,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得出结论的。但凯塞林元帅哪里有耐心等美、英讨论出个结果来,希特勒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10月15日,德国空军倾巢出动,把盟国空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力,全然失去了前几日的威风。德国飞机遮蔽了天空,盟军措手不及,数量、质量、飞行员,盟军没有一个方面占上风。德军飞行员训练有素,久经实战考验,正是颠峰时期。一日之内,盟军就损失飞机230多架,舰艇十多艘。
  与此同时,凯塞林元帅指挥大军,开始了全面反攻。在西西里岛上,除了二十五万德军,还有十万余意大利军。但考虑到意军的战斗力,凯塞林元帅直接放弃了使用意军的打算,仅命令其防守。
  从德军反攻开始,仅仅两个小时,盟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了其开战以来的伤亡总数。盟军战线全线动摇。
  随后的三天三夜里,盟军是一个失败连着一个失败。德军有意识地对缺乏战斗经验的美军战线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使其率先崩溃。并从打开缺口的侧翼,向蒙马利哥的第八集团军猛攻。
  希特勒对此结果非常满意,他骄傲地宣称要“把西西里岛变成美英联军的坟墓”。据说,他还有意把驻扎在希腊的隆美尔也派往西西里岛指挥作战,“一雪前耻”。
  空中的战斗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天盟军和德军被击落击伤的飞机都在百架以上,双方损失都很大。德国空军凭借着数量优势和飞行员的素质,慢慢占据了上风。
  10月21日,德军已经夺回了西西里岛大部,把盟军压制在了锡拉库扎、奥古斯塔和杰拉等几座海滨城市里。
  此后的撤退,对盟军来将,是一场永远也不愿回忆的恶梦,被俘虏的盟军官兵就超过了十万。戈林这一回没有提什么“空军就可以消灭盟军”之类的鬼话,希特勒也没有干预前线指挥,至少没有作出不切实际的指挥,还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了补充。
  希特勒也真是急了,北非的失败,对他的影响很大。希特勒非常清楚,德国已经竭尽全力,没有多少战争潜力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苏联战争的胜负已定。这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只要坚持过这段时间,德国此战就一定会赢。
  此时此刻,希特勒分外容不得失败。此前盟军在北非的战斗进展顺利,使很多德军准备就绪,尚未来得及投入到北非战场。这回都用在这里了。
  再说,有中国军队在,希特勒也可以放心的调动军队。
  希特勒调动的空军,都是从斯大林格勒调回国的。其它地方的空军调动不多。大部分德国空军调走了,苏联人的压力是小了些儿。但从一比六,上升到一比四,并没有改变战局。有德军是俩个五十,没有德军就是一个一百,一样的压倒多数。
  中国空军在苏联战场还有七千多架。从斯大林格勒到叶卡捷琳堡,中国空军的战机也有五千多架,仍占据了绝对优势。在配合德军作战时,中国空军也只负责支援斯大林格勒一带。
  从中国入苏作战以来,已经损失飞机上千架。空军为了弥补损失,已经订购了三千八百架各式飞机。希特勒为了补充自己的军火生产能力的不足,也开始从中国大量订货。这一回,便从中国预订了一千零五十架战机,二千辆坦克,还有火箭炮之类的。
  性能相仿的中国武器,价格要比德国的同类产品低不少。这是因为设计理念不同。中国的军火同时强调性能和价格。德国的武器则讲究完美。这也使德国的武器生产速度缓慢。
  过于精致的东西,很难大批量生产,如,德国的IV坦克。无法批量生产,又会使价格上涨,不适宜普及,其形成的战斗力也就很有限了。质量差距不大的时候,战争绝对是数量胜过质量的。
  德国还从中国大批采购了弹药。反正,中德两国的多数弹药口径都是一致的,可以直接使用。
  这些订单,既代表了希特勒的感激,也源于对德国武器生产速度的失望。
  德国的新式坦克虎式重型坦克,月产只有二十几辆,而IV坦克的改进型也是月产不足两百辆。这样的速度,怎么能够打赢战争?
  苏联每月可以生产T…34,及性能在T…34以上的各类坦克,超过700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战,苏联的产量还会持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