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幸福(种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坚现在每天都泡在海里,这个岛离着停船的深水区中间有一片沙滩,还有一片浅滩也就是浅水区面积也不小,落潮时水深只到李坚的大腿,是个理想的潜水区,危险性不大。
这里的海水里物种特别丰富,底下更是有很多的珊瑚海葵的颜色艳丽,小鱼 贝类虾蟹的穿梭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坚的潜水技术也越来越好,本来他的体力就出众,下水呆的时间都比别人要长了。
在练潜水时李坚还不忘发挥自己雁过拔毛的本事,在探险时林子边上的小椰子树被他在偏僻处挖了好些,还有野芭蕉 山荔枝的也没放过,下到海里更是好看的珊瑚不错可以拿回去当摆件大龙虾不错可以给吴悠吃各种贝类味道不错拿回去想吃就吃梭子蟹 花蟹的也不放过,还有血珊瑚草什么的只要自己认识的有价值的就不放过,全收了。
最好的收获就算是听到别人捡到了珍珠后自己利用比别人强大很多的神识也找到了不少的珍珠,大大小小有三十多颗,其他人在近海下去一共也没找到多少,最重要的是经过几天的水下寻找探测,找到并认识了几种产珍珠的母贝,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好按照产的珍珠颜色区分了,像是黑色珍珠质的黑碟贝还有 白碟贝金碟贝等,其中有的比如同样有白珍珠可是外壳明显不是一个品种的,也不管这些全都放到空间的海里,留着慢慢繁殖吧。
其实空间的海里和湖里有了很多物种了,虽然自己没去捕捞看看,可是珍珠贝肯定有,可惜自己现在有个毛病看着好东西不收就难受,也许是得了强迫症吧。(请无视为什么原产地澳大利亚 菲律宾日本中国的珍珠母贝这里都有,架空小说看个乐呵吧,考据党千万手下留情)
这个时代的珍珠价格可是不低,在这里所有的珍珠全都是海里天然的,产量本就很少,加上采珠的不易,所以价格居高不下,自己空间又添了一个大的收获项目了,以后母贝繁殖多了也许可以研究实验人工植入的方式增加珍珠的产量,现代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很普遍了,自己还在电视里看到过的,想着有个栏目播出的挺详细的,可以试试的。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更的晚了,至于分别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第39章
在岛上的这段时间里;其他船只陆续的回来了,最后统计有六艘杳无音信;也不知道是失散还是沉没了;等到在岛上呆了18天后,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这次吸取了上次的经验;船队里的船只都比较集中;防止中途出现的意外,接下来的日子重复着以前的生活;中途断断续续的又遇到一些海岛;有的由当地土人居住;大部分都是荒无人烟的状态,船队的航行虽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像是有些小岛水位太浅,差点搁浅,还有的有当地土人的岛屿,由于语言不通对着船队害怕抵抗的等等,这些问题都一一克服了,在出海的第四个月这天来到了一个岛国,据说根据那份海图显示算是一个海岛群,到这里路程算是走了不少了,离开这里继续走,离着下一个大陆还是很远的。
在离着这个海岛群还很远的外海,所有的船只全都停在这里,等待着去交涉的人员回来看看结果,再决定是否登陆,在等待了一下午的时候,才传来信号原地休息,明天一早出发到陆地。
一大早船只就根据指示靠到码头了,这个群岛的位置十分优越,看着岛上的人们的穿戴来说比中途遇到的来说要富裕很多。
当地土人酋长非常欢迎船队的到来,听说是楚朝来的更是激动,这里经常路过商队,所以人们对于各地的物产风俗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听到船队带来了茶叶 瓷器的立刻提出用珍珠香料水果的作为交换,而且可以在群岛的其他岛屿随意换取需要的物资。
船队在这里停留休整了二十几天又上路了,在这里李坚收获也很大,热带的香蕉 柠檬橙子腰果菠萝山竹橄榄椰子等都换取了种苗,还在跟着商队去其他岛屿时换了一些特产的珍珠珊瑚的,在其中一个小岛上,这里特产黑胡椒,那在楚朝的价格可是不低,商队用铁器丝绸的都包圆了,当然也少不了李坚的。
。。。。。。。。。。。。。。。。。。。。。。。。。。。。。。。。。。。。。。。。。。
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船队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站西度大陆,传说这里遍地黄金宝石,只是楚朝从未有人到达过,除了没有海图路线图等资料外,还与恶劣的气候以及海洋的危险性有关,在此次航行到达这里为止,中途船只受损沉没的失踪的一共损失了将近二十艘船了,人员也因为传染病等流放海岛的,还有风暴中失踪掉下海的,以及与船只一起失踪沉没的,死亡率接近十五分之一了,这还是在船上的药材充足的情况下,归航回途中药材肯定不够用了,那时候的危险性比现在还要大多了。
不管以后如何,现在大家可是兴奋地等待着这个国家的答复,送上的国书还没见到回信,也不能贸贸然的登陆,是敌是友还没见分晓呢。
等到了回信终于可以根据安排在专门为船队开辟的场地贸易了,看着摆出来的丝绸瓷器的,这里的人听说有遥远的楚朝的商队前来,都来凑热闹了,还有些离着远的人们听到消息往这里赶着,那些终于到达的商队们,大量着换取需要的东西,在这里计划停留一个半月,中途会去这个大陆其他沿海国家转转,如无意外总共三个月后回航离开。
李坚等军舰的任务本身就是保护商队的安全,这次也跟着去了大陆的几个大城市,见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食品,当然为了安全并没有进入大陆内部,只在沿海贸易,就算如此也遇到了当地人耍赖坑人或者海盗打劫等事情,多亏了大家经验丰富武力值也强悍才幸免于难。
李坚从来就不是亏待自己的,虽然自己的东西很多是残次品,可是禁不住稀有和量大,就算那些商队带的货经过海上颠簸也不比自己的好了,那些路过有人的岛屿换出去的铁器棉麻布的不算,就剩下的换取的物资运回去换成真金白银的,那够李坚跟吴悠奢侈的生活几辈子了,更不用提空间堆着的金块金条金沙各色宝石的了,那直接都堆成小山了,完全可以学习巨龙在金子堆里睡觉了。
这次最赚钱的还是空间产的药材跟水果了,这里的人知道楚朝有一种神奇的药材,断气的人都可以救过来,还可以用来续命,每次船队一到一个新地方,就有当地官员富户的来询问是否有此药,其实那就是人参,就是有到过楚朝的人听说有此药带回国了,关于药效疗效的就有些夸大了,就像雪莲因为稀少珍贵都说可以解百毒一样。
每次看到有人来问,李坚都偷偷地跟过去谈判,就这样光是人参卖出了一两百棵,船上的商队普遍带的不多,物以稀为贵嘛,船上有的主要是留着配药自用的,根据参龄那价格在楚朝就不便宜了,几十年的就要几百两银子了,在这里没有千两黄金直接免谈,更不用说自己还有好多参龄过百年的,那价格翻倍不止,就这样还跟抢似得,对于他们来说有了一颗好参相当于有了一条备用生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以前每年有带回来的也不多,自从有人进给国王一颗参,结果救活了国王的宠妃,那个进上参的人立即被封了爵位,从那以后人参就成了抢手货,可惜每年的货量太少,有买到的那个不是家里富有的,谁都想留着不舍得卖,这就造成了价格的居高不下。
这次的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有,谁都不傻现在不多买以后谁知道这些人还来不来了,就这样在李坚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人参地下生意都要卖疯了,千金一掷的够买囤货,就连那些空间的苹果梨子桃的也卖了个好价钱,偷着卖给了几个买参多的家伙,价格按每斤一金币算的,李坚觉得自己够黑的,可是他不知道等他们离开时这批药材水果给那些倾家荡产购买的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利润,直接就把这几个国家的富翁排行打破重新排列了。
每次晚上睡不着李坚都会想起吴悠,他现在在干什么呢?有没有想我?那些自己换的珍珠宝石的本来就没打算卖,那些都是自己挑的好的,卖出去由于品质好量大会被人盯上,还是留给他做首饰的吧,到时候给吴悠做好多,他想戴蓝宝石就不给他红宝石,想干嘛就干嘛,特别是看到有些钻石原石,这里叫七彩石,古上说的七彩石的故事,什么女娲补天留下的五彩神石的碎屑落在地上,化作了这样通透的七彩宝石什么的。因为是补天之物,故而坚固异常,不像其他宝石那样易碎,不易打磨。还有石头在瓷器上一划就能划花。等等。
由于没经过打磨加工,看起来就像是浑浊的水晶似得,还都那么小一块块的,连买都没人买,虽然现在的水晶价格也不错,李坚也换了不少,可是像品质如此差,那么浑浊,还都是一小块一小点的,看着就不稀罕,这些全都便宜了李坚,他还打算回去自己研究着怎么打磨出像现代钻石似的多少个切面来,那就会还原钻石的魅力了,到那会那价格想想就知道会达到多高。
那些官员富户家的夫郎们,本来就喜欢漂亮特色的首饰,就像现代女人有几个抵挡得住钻石的诱惑,到时候做出成品亮闪闪的,在宣传一下关于七彩石的传说来源,还怕赚不到大钱吗,当然这都是李坚的想象,现在的他没背景没人脉的,真的弄大了那就是找死了。
但是这不妨碍他把能收集到的钻石原石全买了,这里的全是当地产的,产量不小,却全是各种品质的混杂着,只是按照大小粗略的分类,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加上本来的硬度就高打磨困难,所以只有些大颗粒的值得去加工,小的加工过也不太好看,价格不高,所以价格还是挺便宜的,让李坚连大带小全包圆了。
这次的收获各色宝石各类原石的,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各类香料了,那些珍贵的沉香*的弄了不少,好些品质好的就是商队里的人都弄不到,那全是自己拿人参换的,有的人想着多买人参好大赚一笔可是没有那么多的黄金,就拿出了压箱底的宝石 香料的,最珍贵的还是一小块龙诞香了,对他们来说跟普通香料一样,可是在楚朝可是皇家专用,价格不菲还弄不到。
在即将离开的最后一天,李坚托买参的人弄到的各色水果特产苗木种子的,还有粮食良种以及各种香料种苗树木的才陆续运到,对他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没啥珍贵的,李坚拿人参换起来毫不含糊,对他们来说很是合算,都急忙到处收集,李坚把他们种到空间里繁殖那可是一笔无法想象的财富,别人跨山越海的冒着危险带回来的香料,李坚可以自己种植加工,要多少有多少,虽然楚朝的气候条件好多种不活,可是空间没什么限制,完全可以好好栽培。像是沈香木产龙脑香的龙脑树*,即薰陆香树等,全都是珍贵香料品种。
忙碌紧张的三个多月过去了,李坚的走私生意也宣告结束,船队重新踏上了征程,这次的远洋贸易收获颇丰,那些从内陆远方赶过来的商队,带着特产的各色香料 宝石甚至黄金把带去的货物换了个干净,来得晚的没有货了,直接从买的多的那里换,那价格立即就翻倍了,就这样带回内陆的城市里还是供不应求的,这些就不是商队的人知道的了。
☆、第40章
回程时由于熟悉了海域速度快了很多,虽然遇到了些风浪损失了几条船,但由于营救及时总算人员损失不大,就是那些船上的物资来不及抢救丢失了些,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次出海见识了大海的无情和出海闯生活的不易,原先一些抱着探探路以后好大捞一笔的小商人们好些打了退堂鼓,只盼着这次能平平安安的把货带回去,转手利润可以做个富家翁了。
只有那些大商勋贵们反正是派的下边人打理,人员货船也多,损失点也承担得起,比起小商人拿命在赌一把,他们顶多给出事的人员发点安家钱已经算是有良心了,反正比起庞大的利润来说损失的算是比例很小了。
李坚这次只盼着平平安安回去,光是明面上的自己带的货,等回去转手就够买点田地做个富家翁了,还好自己算是随船官兵,相对比较自由。
看着那些大商勋贵雇佣的船员下人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不管是每天的忙碌,还是日常的伙食住宿,都要差很多,也不可能带货什么的,被管事的看见签卖身契的下人们会被没收的,平时经常看到被动辄打骂的,特别是长期补给不足时,首先减少的便是他们的份额,李坚无比庆幸自己还有个空间有个安身立明的根本,哪怕替人参军也算是遇到好人了,起码比那些活不下去卖身的强多了,
在海上期间,李坚也利用停靠补充补给等机会,不但与自己船上的人混熟了,也与其他船上的官兵混的脸熟,与一些托关系拿着全部身家备货上船的小商人有了几分交情,那些勋贵们也有几个管事在李坚的刻意讨好下也一起吃过酒。
从这些人的口中对于这次大家带的货有了几分了解,对于自己带的货的价值也有了几分把握,哪怕销路方面也已经给有门路的漏了点口风,到时货比三家反正多个朋友多条路,不合适就不卖也吃不着亏,大家也知道这些官兵私底下都带着货,船长之类的管事的带的比谁都多,也算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谁也别妨碍大家一起发财,不然拼死拼活的来一趟为了什么,李坚便是打着给大家一起找销路名义来接触别人的,也算是给有心人打点预防一番,到时就算自己零零碎碎的出货,被人发现货物多些也可被认为是多人一起的,算是遮掩点吧。
。。。。。。。。。。。。。。。。。。。。。。。。。。。。。。。。。
历时一年多将近两年的这次出海已回到泉州港而告终,在这里休整后,随队战船将分散回各自所在驻防地了。
大部分商人都走了,或者走内陆水运把货运到各地,或者直接泉州卖出拿银子走人,总之一片繁忙。
李坚按照预计的处理了部分货,明面上的就换了几千两银子,这在船上算是不上不下一点不打眼,当然空间里金子银子的快堆成小山了,毕竟自己换回的都是价值高的,不说大家都知道的宝石珍珠有多贵,和银子的差价有多少,而自己空间里现在都算是养殖珍珠了,那量有多大。
就说一小块沉香就换一堆银子了,不用说还有*之类的香料了,都是有价无市的,这些东西好多有钱的人平时花钱都买不到,下次这么大规模的出海还不知何时,平时只有很小的量流入楚朝。
李坚只处理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和那些珍贵的东西比如那块龙诞香和好的宝石类得都没舍得卖,自己是不会在出海了,以后这类东西想要就要花高价买了,还不如留着,毕竟有些东西本土并没有出产,市面上的有价无市,贸易毕竟不便,留作传家或者自己打首饰给吴悠相当不错呢。
这次回去就可以到期走人了,几千两银子回去肯定要“孝敬”一番,才好运作后路,不知道吴悠有没有想着自己,身体怎么样了,还等着自己吗?时间就在李坚的胡思乱想中过去了,终于船靠岸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看到那些得了消息等在岸上的人们翘首企盼着自己的亲人下船,李坚只觉着自己总算活着回来了。
在人群中终于找到了几个熟悉的人,吴悠刘老等一见着黑黑的李坚眼泪都下来了,边说着“回来就好啊;回来就好”便把李坚迎回去,等洗漱完毕稍作叙话就让李坚先去休息了。
歇了几天把带回来的东西礼物给各个人送去,都是些南边的出产各种水果绸缎之类不常见的,李坚专门采购回来送礼的。
也和吴悠聊了分别的日子各自的生活,听着吴悠在码头拉货的见闻,自己走后的日常,说说自己船上的经历,听着吴悠日夜等待自己回来,每天打听船队何时归来,李坚便觉着自己这辈子有这么一个人等自己真的值了,想想前生自己孤单一人在外,无人管无人问的,现在自己有爱人对自己不离不弃,也有了好好生活的资本,觉着没白活一回。
两人一边打算着以后到哪里重新生活,一边刘老帮忙办手续离开,花了近百两银子才算是全弄完,只要拿着开出的证明路引,到所在地衙门入户就好了,花费的比预计的要少多了。
这次出海只要活着回来的都没少挣钱,管着处理这些事的都瞪大眼看着呢,怎么可能少要了,李坚知道肯定是刘老的面子,时间长了才知道刘老是从京城来的,算是来避祸的,已经几年了,他们将军还欠刘老救命之恩呢,能来军中避祸那背景肯定不简单地,这次也借了光了。
忙忙乱乱的日子过去,李坚终于离开了营地,回到了村子里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才总算踏实下来,村子里的人看着李坚回来了无不羡慕,谁都知道出去只要活着回来都是发财的,就看有没有那个命和那个胆量了。
两个人决定还是往南边走走,一是吴悠的身体毕竟损伤太过,太冷的地方对他身体不好,在一个在小地方毕竟不便,赚钱来就是花的,在这个小村子里整天鸡毛蒜皮的竟是事的,哪怕多吃个鸡蛋,每天买点肉都有人在背后说闲话,时间长了怕是被人盯上要出事的,毕竟大家都没钱就显得你个别了,不盯你盯谁。
所以还是要到繁华点的城里去,虽然开销大但是赚钱的机会也多,哪怕买点良田田庄的也好买,所以两人收拾好就带着刘老给的书信决定先去京城送信,在顺着京城坐船南下。
一路还算安全,毕竟走的管道,有时还和商队同行,看着他们的那辆马车一看就是拉货的,只能算是还算结实,穿的也是棉布,吃的是饼子就不像有钱的,总算平安到了京城找了客栈歇下,一路颠簸太累了,睡了一天才算缓过来。
☆、第41章
滚滚河水日夜不停的流淌着,不管如何世事变幻,沉默的旁观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这条宽阔的运河连接了南北的交通,从繁华的江南鱼米之乡到庄严的京城,每天都可见在运河上繁忙的船只往来,在交通不便的时代里,河运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运河沿岸的百姓因此受益不少,沿河的大的城池码头里,经济繁荣,不管是做工还是卖力气,温饱之余还可小有结余,加上这条河的重要性,沿岸堤防很是牢固,哪怕灾年都没出现过大的险情,就算干旱洪灾的也不至于出现全家逃难背井离乡的情况。
在京城往南700里的运河边上,这里算是丘林地带,不像京城附近那样沃野千里,一个田庄最多就十几顷地的,这里靠河大片的沙滩荒地,往里便是小丘陵不断,山间平地不多,好地多是大户人家的田庄所在,加上交通不便,到城里码头比较好讨生活,所以人烟不多,零散的分布在山岭之间。
这里算是京城下属的溧水城,因境内溧水河得名,溧水河起源于山野之间汇入运河,溧水城全境内多条支流,哺育护佑了一方百姓,饮水灌溉全都仰仗于此。
李坚吴悠安居此地已经六年有余,当年在京城拜访完刘家给刘老送完信,就在京城盘亘一段时间,两人一起可以算是逛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李坚还是吴悠从没像这么自在的时候,没有银钱生活的压力,身边有爱人相陪,干什么都是满满的幸福滋味。
本来两人打算到处走走看看,等到遇到合适的地方在安顿下来,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了,了解了才知道这个时代不是你想去哪里都可以的,官府路引之类的没那么好开,出去了就算银钱开道还是有不少麻烦,就只好先把户籍办了安顿下来再说。
详细了解了关于落户出行的规矩,就决定落户京城了,这样出行在外地行走比较方便,在刘家的介绍下两人就在京城置办起了家业,买房安家才好落户啊,所以买下了京城的一套房子,不算大,一个主院带着两个跨院,还有就是不算繁华街道的两个铺子租了出去。
京城物价高不说,关键是像好的田庄铺面之类的,小门小户的有钱都买不到,市面上大多零散田地,也不好管理,还是刘家给介绍了溧水城,原来刘家老家便是溧水城的,近几代才安居京城,现在老家还有祖宅,每年都有人回乡祭祖的,那里衙门有老刘家远亲在,多少有个照顾,做什么比较方便,加上京城附近几个城池多有京里人家出去置办的产业,在当地一般人家也不敢找麻烦,毕竟谁也不知来的这位京城人士的背景来路不是,一般能落户京城再出来置办产业的,都多少有些背景,像是那家府上的亲戚之类的多不胜数。
在溧水城两人一开始挑了相邻的两个庄子,都是几顷平整好田地带着几座小山岭的那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熟悉了当地环境,现在大部分时间两人都在溧水城度过,京城只是每年去收租子之类的,还是比较喜欢这里的环境和庄子里的生活。
六年下来两人不但把原来的两个庄子打理得不错,还新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