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悝在岸边拜而回礼,道:“申先生才震朝野,区区一介家臣,恭迎先生分数应当,申先生何必惶恐。”
申子离所乘的小舟已经靠岸,自然也早有侍从铺好踏板,使得申子离能够顺利下船而不湿鞋袜,申子离顺势下船,笑着对李悝道:“在下的才干是小才,如何能与李先生的大才相提并论。”
李悝笑道:“先生也太过自谦了,也罢,你我也不比在此相互吹捧了,主公已经等候多时了,你我还是先去见主公吧。”
李悝伸手示意引导,申子离也含笑道“请”,跟随其后,二人行至一处亭子,只见一少年负手而立,仰头望天。
申子离大略扫了眼这少年的服饰,就猜出了眼前人的身份,道:“不知道魏氏少孙在看什么。”
那少年依旧仰头望天,道:“我在看天。”
申子离微奇,道:“少孙觉得天好看?”
少年人道:“晋国要变天了,我第一次看到头顶这片天空改换天地,难道不应该好好看看吗?”
申子离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神色一颤,道:“执政……执政他……”
少年人转过头来,看着申子离道:“赵志父,去了。”
申子离瞬时眼睛发红,半仙,终是眼泪滚滚而落,然后对着晋国都城的方向,跪下来,拜而及地,三叩首,哭泣道:“主公,主公。”
魏斯与申子离的见面,是以祭奠赵志父为开端的。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天我说过我的一位长辈亲戚被确诊了绝症,这段时间家里有点乱,这两天本来消息都是说已经平稳了,所以我都松了一口气还有心情去刷CP了,结果今天早晨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那位亲戚长辈去世了,就在昨天晚上,一个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者就这么离开了,说不出什么感觉,明天要出殡去送行,可能会有些忙。
另,感谢亲们的霸王:
拟歌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1 13:58:44
瓜瓜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6 11:50:24
瓜瓜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6 11:56:39
瓜瓜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6 12:03:48
瓜瓜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26 12:06:46
谢谢瓜瓜亲,连扔了四个地雷,对比我的更新速度,很是惭愧。
☆、第179章
赵志父贵为霸主国执政;他的葬礼依照礼节;自然是繁琐浩大的,从招魂、报丧、沐浴、饭含、袭尸、小敛、大殓、设奠等等;俱是繁复;更别说还有晋国国君亲身吊唁;晋国朝臣、诸侯使节来吊唁的也不知凡几。
如此大事;自然不可能只是赵无恤甚至只是赵氏一族奔忙;依照《周礼》所定,这丧礼中有很多地方是要家臣来协助完成,比如洗身,就是赵氏家臣要在太祝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小敛、大殓入棺;都要有亲信家臣的参与。
若论赵氏家臣第一位者,当然非尹泽莫属,在尹泽之前,赵氏家臣之首当属董安于,但是彼时赵氏与范氏政争,赵志父被范鞅打压,范鞅知道董安于是理政干才,逼迫赵志父杀掉董安于,赵志父当时初初继承家主之位,根基薄弱,加之向来庇护于他的韩氏老族长韩起病故,无力庇护董安于,眼睁睁看着董安于被逼自尽。
自董安于后,尹泽理所应当成为了赵氏家臣之首,虽然其后有阳虎分权,但是比之阳虎这个屡次反叛自家主公的反骨之臣,赵氏上下当然更加信任一贯稳健的尹泽。
这操持葬礼之事,千头万绪,赵无恤忙得□乏术,自是不可能全部包揽,许多事情,也是交给尹泽这个赵氏两代家主俱是十分信任的家臣处理。
大殓之时,一队日夜兼程的人马赶到,将一个带着泥土的包裹交给尹泽,而这个包裹就经尹泽之手,与赵志父一同入殓进棺。
尹泽并没有特意避开很多人,一同送葬的孔伟眼见这一幕,若有所思,但没有多说什么。
及至送葬之后,回程之时,孔伟与尹泽得空闲相谈,孔伟问及尹泽道:“那……那是执政的意思?”
尹泽半响不语,最后长叹一声,回想那日赵志父昏迷许久才清醒,在见了阳虎之后,便召集家臣,郑重将赵无恤托付给赵氏家臣,乃是托孤之意,等到这些都做完,最后的最后,赵志父遣走了所有人,只留下尹泽。
尹泽永远记得,已经神智溃散的赵志父拉着他的手,死死的用劲,几乎用尽所有的力气从口中挤出两个字:“阿……聩。”
尹泽为赵氏家臣几十载,赵志父的事情,他大多知晓,自然也知道赵志父与剻聩之间的种种,眼见赵志父寿数将近,却硬撑着一口气不愿撒手,尹泽如何能不知其心中所愿。
最后尹泽轻声道:“我会把他接回来,与执政同葬。”
赵志父听得尹泽此言,长舒一口气,合目长逝。
尹泽回想起赵志父得自己诺言后,最后凝固在嘴角的笑意,一辈子硬得像个石头的赵志父,最后是笑着离开的,尹泽眼中有几分酸涩,回答孔伟道:“主公……自然是主公的意思,生不得相守,死而得同穴。”
孔伟也是为赵氏家臣近二十载了,也曾与剻聩并肩作战,此时听得尹泽之言,长叹一声,道:“何必,何苦。”
尹泽苦笑,道:“人生在世,若是看得破,若是解的了何必何苦这两问,有岂会有那种种缺憾,人生于世,又有几人能活的没有缺憾。”
听得尹泽此话,孔伟亦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赵志父葬礼过后,赵无恤正式继任家主之位不过数日,智瑶便亲自上门,此时的智瑶已经依照晋国百年传统得国君亲赐执政之位,身份不同往昔。
赵无恤此时虽是守孝之身,但是一来春秋之时守孝本就不是十分严格遵循所谓的三年之期,尤其是在晋国,每一个公卿的离去,都意味着卿位的变动,也意味着一场新的权力斗争的开始,在这种稍有行差踏差便举族尽灭的惨烈威压下,人总是会比较变通的,对每一个晋国公卿去世时,他的家族首先忙碌的是继承人如何顺利继承家族权力与朝堂权位,因为这些才是使得一个家族尽快正常无缝接轨正常运行下去的保障。
是以,赵无恤并没有因为居丧而拒绝见智瑶,毕竟作为此时的晋国执政亲自上门,赵无恤断然拒绝,也确实有些过分了。
智瑶其人,从来也不是一个虚应故事的人物,此时拜访赵无恤倒也不兜兜转转,现实依礼对赵志父的去世表示哀痛,赵无恤回礼感谢来客的关心,智瑶再追思了下赵志父对晋国的功绩,赵无恤自谦一下,表示都是赵氏一族应该做的。
走完这个基本的礼节流程,智瑶直接开口道:“赤狄南下,燕国要挺不住了。”
赵氏封地靠近北部草原,赤狄南下的洗劫燕国的消息赵无恤也有耳闻,此时一听智瑶提到此事也不惊诧,道:“无恤略有耳闻。”
智瑶道:“若仅仅是齐国,燕国可能还有一守的气力,加上赤狄,燕国绝对撑不住。”
赵无恤微微沉默,然后道:“执政其意?”
智瑶看着赵无恤,半响,开口道:“夏瑜在虒祁台上说,赵简子一去,晋国霸业必然倾颓,甚至会再次被肢解分裂,要我说,那夏瑜是太小看我晋国后辈了,晋国是百年霸主,在前执政手中晋国是霸主,在握智瑶手中,晋国依然是霸主。”
智瑶这话是有些狂妄了,此时他虽然是执政,已经是晋国实际上的掌权人,但毕竟仍是晋国国君的臣子,说什么晋国在他手中如何如何,俨然把自己当作晋国的主人,却是不是狂妄是什么。
不过赵无恤没对智瑶这略带狂妄的态度多说任何一句话。
倒是智瑶,此时眼神锐利,看着赵无恤,道:“我们不能坐看齐国屯兵燕国,若是齐国当真吞并燕国,国土扩张一倍有余,我晋国危矣。”
赵无恤依旧有些木然的脸,看着智瑶道:“执政何意?”
智瑶道:“我们要即刻发兵,攻打卫国。”
赵无恤一愣,他父亲赵志父对于卫国,可说是铭记心头,时时刻刻都想把卫国打下来了,使其彻底依附于晋,毕竟只有打下了卫国,才算是与齐国的争锋中占据上风,但是一生征战沙场的赵志父到最后也没能彻底的征服卫国,而此时赵无恤听智瑶再次提起攻打卫国,一时间到真是愣住了,然后脱口而出道:“为什么不先打齐国?”
这话一出,赵无恤自觉失言,眼神中微露懊恼之色,倒是让智瑶哈哈大笑了起来,等到智瑶笑完了,却是长叹一声,道:“打齐国?谁去?你?我?还是魏氏韩氏?”
赵无恤方才失言已经让智瑶看破他并非完全居丧而不理朝堂之事,倒也索性不再假装了,直接道:“执政所言何意,不妨直言。”
智瑶一拍案几,道:“好,我有话直说,齐国大军北上,但田襄也不糊涂,日前我探得消息,田襄在齐国与晋国的边境也调动部属了不少人马,防备我晋国趁齐国内空虚偷袭。”
赵无恤微微皱眉,道:“廪丘不再我们手里,以齐晋边境地势论,廪丘不在我们手里,太吃亏了,若是廪丘当真驻守重军,我们直接攻打齐国,只怕要损失不小。”
智瑶道:“确实如此,本来若是我晋国能够出动最起码两卿或者三卿的力量出击,即使廪丘有重兵守卫,倒也不是拿不下来,只是我瑶初出继任执政,一则威信不足,只怕很难驾驭三卿与敌战,二则,国内留守之事也是复杂难言,不易决断。”
赵无恤听智瑶其言,虽未直言,但也明了其言下之意,说到底还是晋国四卿之间互相不信任,一起出门打仗吧,智瑶虽为执政,但刚刚继任,威信不足,难以统御,而留在国内看家的晋国上卿人选也是难定,出征的其他几个晋国上卿只怕也害怕其人在国内使绊子。
赵无恤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执政有话不妨直说。”
智瑶叹了口气,道:“你居丧已尽,回朝领军,不论是打齐国还是打卫国,我们都没有时间了,必须尽快决定,然后即刻起兵。”
赵无恤道:“我还在为父守丧……”
智瑶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道:“别说这些虚的了,我晋国居丧向来未必一定要那么长的时日,多有夺情处置,我已经禀明国君,不日国君当下令要你回朝。”
赵无恤听得此话,最后禀手施礼,道:“诺,无恤谨遵国君命。”
“晋国很快就会进入赵氏与智氏相争并强的时代了。”申子离含笑向魏斯剖析晋国此时政局,道,“赵志父为执政二十余载,赵氏在他手中扩张极为迅速,其封地之广乃居晋国四卿之首,而智瑶其人野心勃勃,赵志父一去,压在他头顶的泰山便被搬走了,他必然会为智氏扩张极尽所能,一个是前任执政的家族,一个是现任执政的家族,一个山中的两头老虎,如何能够不相争并斗。”
申子离侃侃而谈,魏斯目露深思,静静的听着,然后道:“那我魏氏当如何自处?”
申子离微微一笑,道:“躲开。”
魏斯微微皱眉,道:“何意?”
申子离笑道:“两只巨兽打架,实力不足的人应该做什么?自然当避之,以免无辜祸及,由的他们去打,最后两败俱伤,方乃魏氏之幸。”
魏斯与申子离谈论良久,及至天色将暗,申子离告退时,看着申子离由家仆下人牵引着退下,良久,魏斯对一直旁观的李悝道:“老师,我不喜欢这个申子离。”
李悝很是平静的道:“你不需要喜欢他,你只需要知道他有用,申子离这样的人,对您有用,这就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激瓜瓜亲的地雷。
☆、第180章
夏瑜巡查过一边蓟都城防;整个蓟都都已经动员起来,征丁入伍,分配军械发配粮草等等琐事,俱要夏瑜配合,毕竟此时燕国国库已空,蓟都守军所需种种多是太子府库支撑。
服人昨日刚刚巡查过营地,今日夏瑜查看后勤补给是否充足;算是又巡查了一遍;查看过并无什么疏漏后;夏瑜回了燕宫。
为了方便政令军令传达,已经接手了燕国实权的服人此时已经住进了燕宫;虽然只是依据礼法太子当居的东室;但对燕国朝堂上下;也足以意味着许多事情。
有不少家眷被服人控制的朝臣许多都在暗中希望燕君姬范会对服人这种已近大权独揽令出东宫的做法会表示不满,但令人费解的是,从始至终,燕君姬范就一直没踏出过他的寝殿,没对此时燕国的朝局多说任何一句话,若非总是有姬范酒后咒骂寺人的声音从国君正殿内传出,几乎有不少燕国朝臣都怀疑姬范是否身遇不测。
夏瑜踏入东宫正殿时,殿中并无人在其中候命服侍,只有服人一人,正跪趴在那张“四海归一图”上,正在一寸一寸的圈看蓟都周围的地势,手旁有些用来军队的模具摆设,正在地图上来回铺排推演着。
夏瑜见此情形,也不便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的脱了披风放置在一旁,然后行至服人身侧,也跪坐下来,看着服人静静推演,良久,道:“晋国可有消息传回?”
服人在地图上来来回划执推演的手微微一顿,然后道:“哪有那么快,这会儿只怕还没到晋国呢。”
夏瑜点头,然后道:“看守那些公卿宗室家眷的人手……”
服人知道夏瑜的意思,道:“公卿宗室,毕竟根基深厚,公子启……我已经把他扯下来了,换了孙由,同时调了些你的陪送人马,两重保险,应该暂时不会出问题。”
公子启是宗室,虽然家人安分并未搀和到这次的政争之中未受波及,但毕竟服人将满朝公卿家眷都囚禁起来的手段玩得太大,公子启作为协助太子府兵控制整个蓟都的服人党,也是备受人情压力,服人将他从这件事情里摘出来,也有保全之意,而同时宗亲,孙由因为亲自动手杀姬缶及几个宗室庶叔的事情,已经算是彻底站队在服人这边了,夏瑜的人马大多来自齐国,与燕国贵戚牵扯不深,所以服人才用这两队人马替换了公子启。
这其中内情,服人不多说夏瑜也明白,稍微顿了下,夏瑜道:“我听说田舒大军北上,沿途秋毫无犯,并且还强迫易水两岸燕国封君减税减赋,使易水之畔几不见有难民逃窜。”
服人在地图上来回推演的手一顿,然后声音里面有几分不辨喜怒,道:“田舒堪称良将,如此做派,倒不愧是你昔日的好部将好兄弟,不过,这种做法,若是没有易水两岸的燕国贵族配合,只怕也是艰难,我燕国贵戚,好啊,好啊……”
最后两个好字,服人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稍微沉默了下,任由服人平复情绪,最终的最终,夏瑜终是开口,道:“晋国之事,尚在未知,而我们的时间却是不多了,我上次的提议,太子您……”
服人原本还带着愤怒的神色一瞬间冷了下来,但随即又有了几分压制不住的痛楚从那冷硬的壳子的缝隙渗出,道:“还没到时候。”
夏瑜看着服人,目光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似是愧疚似是心痛,但太快了,一直没有回头的服人并没有看到。
终是,夏瑜看着这张四海归一图,道:“齐军尚未围城,若是齐军围城,就来不及了。”
服人心中不知为何突然升起一股怒气,一甩袖将自己摆放的推演模具打乱,道:“蓟都有十几万的百姓!蓟都是燕国历代君主宗庙所在!”
夏瑜眼见服人发怒,却是神色如冰,毫不退缩,面无表情的道:“现在不走,死得就不止十几万的百姓,至于燕君历代宗庙,祖宗的江山还在,祖宗的后人还在,祖宗的祭祀就不会绝,今日我燕国当真为齐国所灭,那么燕国历代国君才真是是断了祭祀,将不血食。”
服人听了这话,沉默不语,良久,声音嘶哑得道:“难道燕国的立国旧都要在我的手丢掉吗?燕国……燕国会亡在我手里吗?”
服人一贯坚硬的背脊开始颤抖摇晃,夏瑜看着那清瘦的身影,心痛、愧疚、难过,一瞬间,心中有太过复杂的情绪涌动,看着服人的背影,夏瑜隐约有种错觉,似乎此时此刻服人像一棵已经不堪重压的松柏,终是要这今冬这惨烈的风雪之下折断,所以夏瑜本能的上前一步,用双臂环住服人。
服人的后辈贴在夏瑜胸口的那一刻,夏瑜感受到了服人的身躯不自禁的一颤,夏瑜慢慢的收紧双臂,紧紧的拥抱住服人,除此之外,夏瑜不知道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服人继续支撑下去,
本来有些微颤抖的服人,就这么安静的被夏瑜拥抱着,慢慢的,似乎情绪平复了下来,不再颤抖,然后,最终,他回身,张开双臂把夏瑜抱在怀中。
原本有些不习惯被人拥在怀中的夏瑜想要挣扎,但微微犹豫了下,终是没有个挣开服人的怀抱。
就这样,在这个许久无人居住以至于显得有些荒芜的燕国东宫,夏瑜与服人两人静静的无言拥抱着,分享着这段时间以来逼人欲狂的重压。
自这一刻起,夏瑜知道再也无法将服人单纯的看作一个值得辅助的君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服人渐渐平静下来,拥着夏瑜,道:“再等等,再等等,若是我们能够守住蓟都,等到晋国动作,那时齐国一定会撤兵,我们重整社稷,回击赤狄,还不到那个地步。”
夏瑜紧紧抱着服人,在心中长叹一声,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已经“看到”所以知道晋国人是分不出手来打齐国了,因为秦国人动了。
齐军大营。
田舒静静的看着帐外,神色有些悠远,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帐内则是田襄新派来的使者,正在兴高采烈的拍田舒的马屁,道:“将军功绩,当真满朝皆赞,将军进兵神速,短短时日大败燕军,兵锋直指燕国都城,执政当着满朝公卿的面,对将军大家赞扬,临淄城内,无人不知将军神勇,尤其将军下易水,而易水无逃民,这可是连稷下学宫那些书呆子都不得不称将军一声‘仁义’……”
“你说秦国人兵出函谷关了?”对着使者的赞誉田舒脸色未尝有半分波澜,直接开口询问秦军动向,打断了临淄来使的滔滔不绝。
那使者神色微微有些尴尬,但也知道田舒是现在齐国执政田襄还在收田须打压时就交情很好的死党,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传令使得罪的起的,是以即使被打断了说话,使者仍然很是好脾气的笑了笑,道:“确实如此,其实执政听从内佐建议,早已经派人联络了秦国,只是彼时赵志父仍然在位,秦君尚在从晋国的诸侯会盟回秦的路上,所以难下决断,及至秦君返回秦国,刚好听闻赵志父的死讯,秦君当即决定兵出函谷关。”
田舒没说话,半响,才道:“阿瑜……夏瑜在虒祁台上与晋国几位嗣卿论兵之事,你可有耳闻?”
那使者道:“颇有耳闻。”
田舒道:“绢上论兵,今日却成事实,赵志父一去,天下形势立时一变,只看晋国如何应付吧。”
晋国执政府,智瑶摔了手里的酒尊,一双黑亮的眼睛此时满是怒火,而此时依照智瑶邀请已经不再居于封地守丧重新担任晋国上卿之位的赵无恤,此时默默无语,只是静坐着看智瑶发火。
及至智瑶发泄完毕,赵无恤淡淡道:“此时发火也没用,几日前执政邀我整军预备攻齐或是攻卫,我已经令赵氏家臣有所准备,倒也不是仓促不及,正可应付秦军来犯。”
智瑶听得赵无恤一席话,倒也冷静下来,敲了敲案几,道:“我听南面边关回报,楚军也有异动,这天下诸侯,当真是觉得我晋国无人了吗?”
赵无恤道:“不过是见我晋国先执政新丧,有投机之意,这些都不是要紧,秦军与我晋国自崤山之后,一直仇恨未消,楚国更是与我们争霸百年,眼下秦国国力哪里能与秦穆公时候相比,只要即刻动员,挫败秦军不过时间问题而已,我倒是不担心这些,我真的担心的倒是燕国。”
赵无恤这一说,智瑶立刻明白过来,道:“只怕秦国、楚国异动,都脱不了齐国干洗,齐国目的只怕……他们实在意图拖住我晋国,是我等不得为助燕国而转过头来攻打齐国,毕竟此时齐国大军北上,国内空虚。”
赵无恤叹了口气,道:“只怕其中内情正是如此,这个齐国新继任的执政田襄,厉害啊。”
有些话赵无恤没说,这个田襄种种手法,赵无恤隐约也从中看到了几丝他弟弟手段的影子。
☆、第181章
齐国;临淄;夜色已深;一轮玉盘当空如洗;月色清澄。
田襄仰首望天,看着那一轮圆月,目中神色悠远,有回忆之色;良久;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嘴角微微浮出一丝怀念的微笑。
“听说执政理政直至深夜;我叫庖厨做了点吃食给执政宵夜。”
一声颇为柔和的声音传来;打断了田襄的回忆,田襄回头;只见他的内佐身后有下人捧着一叠食盒随侍的田赵氏悄然进了屋室。
田襄微微皱眉,但随即看到田赵氏微微苍白的脸色,想到初初接到赵志父病逝的消息,田赵氏当即昏厥之事,心中一软,道:“夜深了,你还没睡?”
田赵氏苦笑,道:“哪里睡得着。”
眼见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