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国打这么一个贫困衰弱了近百年的秦国,战前智瑶还找赵无恤“谈了心”,可是却耗了几年才把秦军完全击退,原因无他,相互扯皮都不肯出力。
    还亏的智瑶临发兵前和赵无恤“谈了心”,赵氏还算不错,最起码智氏、赵氏这次配合中没出现相互扯后腿的情形,可比韩、魏强上不少了,赵志父积威勉强压制下的公卿内斗争端,又隐隐有了浮现的趋势。
    在夏瑜的时空里,此时本应该是智瑶开始变得跋扈嚣张的时候,可是这里的智瑶却因为形势不乐,不得不收起骨子里的张狂伍德,放下骄傲与赵无恤亲近交心,本应该在攻卫时浮现的智氏与赵氏的争端,却变成智瑶亲自开口承诺愿意与赵氏同生共死。
    是的,就是同生共死,智瑶说出与君同列,私兵同战的话,就表明这次攻卫,智氏的兵卒会与赵氏的兵卒一起担任先锋,有点类似后世的混编,不会有那个趋势那个先做先锋损耗兵力的说法。
    赵无恤心中微微感动,道:“执政如此,无恤敢不用命。”
    次年春,晋国举兵伐卫,齐国并未正面迎战,乃是暗中援助卫国,晋国执政智瑶身先士卒,与赵氏家主赵无恤一同率领晋国中军为先锋,硬仗冲在前方,却将比较不难攻克的城池留给其他军队,此举使得晋国士气大振,晋军大破卫国,齐军未动。
    得胜归来的智瑶志得意满,在分配战利品时除了自家智氏拿了大头,给赵氏的战利品也颇丰外,韩氏、魏氏都所获不丰,贪婪本事智瑶一贯本性,但本次大战的分配晋国上下却都称赞智瑶算是公道,毕竟大战硬仗本来就是智氏与赵氏打下来了的,韩氏、魏氏是跟在后面捡便宜而已。
    同年春,燕国国君服人再次领军,继灭屠何后,向东北出兵讨伐东胡,大败东胡数个部族,拓地千余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的霸王:
    YLYZFI扔了一个地雷

☆、第193章

昔日太师府;今日却已经变成了田舒的上将军府,接连大胜;尤其是吞并燕国近半国土;将易水两岸沃土收入囊中,使得田舒声望日隆;不仅在齐国备受赞誉尊崇;列国之中也谓之为良将。
    大胜回军授爵封地;田舒多有推拒,将田襄赏赐的许多财物土地分给了下属;但是却和田襄开口要了昔日的太师府做府邸;齐国朝中对此举多有侧目;议论纷纷;要知道昔年田彪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权势之盛,甚至犹过于当时的田氏家主齐国执政田常,现在田舒开口讨要太师府,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更令齐国朝堂侧目的是,作为执政的田襄竟然应允了田舒的请求,将太师府赐给了田舒,同时赐田舒爵为上将军,几乎算是齐国朝堂仅次于田襄的高爵了,但爵位虽然升了,实权却消减了,田襄接连任命了几位田赵氏的陪臣,又从田氏年轻子弟里挑选了几位比较成器的委以军职,虽然职位都不高,却隐隐又分走田舒手中兵权的态势,又是令齐国朝臣私下里颇多揣测。
    晋国攻卫,其本意在于试探齐国,列国诸侯都在揣测齐国会如何应对,彼时田襄将田舒从北地调回,很多人都以为是为了应对晋国做准备,但结果齐国只是给钱给物支援军械,等等,并未当真派将领军援助,如此田舒回朝,竟是有几分闲赋在家的意味了。
    一时间,包括齐国朝臣在内,列国诸侯公卿都猜测许是昔年夏瑜之事重演,田舒是否功高震主,已经开始被田襄猜疑忌惮了。
    各种谣言熙熙攘攘,不过身处谣言中心的田舒却很闲适,甚至似乎和享受自己这段清闲时光。
    此时田舒就正坐在太师府内一处垂柳下,很是悠闲的钓鱼。
    要知道作为三朝元老田彪昔日的府邸,太师府占地广大,府内不仅有跑马场,还有一处引水而成的内湖,其中有鱼无数,被样的各个肥大非常。
    田舒在这内湖垂柳之下,放置了一个军中常用的矮凳,手中执钓竿,就这么看着水面,等着肥鱼上钩。
    年纪渐长,几番征战,又历朝堂种种,此时的田舒更见沉郁厚重,静坐垂钓,也有几分为上位者的威重气度,远远听到有熟悉又急促的脚步声,也没回头,道:“这么快便散席了。”
    经常跑田舒府上也很是自来熟的江夺将北上的披风扔给在侧伺立服侍的下人,道:“还没散,人多的要死,我不耐烦看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就先走了。”
    田舒忍不住调侃道:“执政正子满四岁的生日宴,你就这么走了,不怕得罪田赵氏?”
    江夺一瞪眼,道:“鸟!我本来就不招田赵氏待见,赵仪那件事,只怕田赵氏早就记恨上我了,反正都得罪了,还怕得罪的更深些吗!?”
    田舒神色淡淡的道:“田赵氏嫉恨你倒说不上,记恨我倒是多些。”
    江夺挠了挠头,来回踱步,道:“我听好多在北地派官的旧识说,国府最近撤换了很多北地易水两岸的官员,这个……现在北北地人心不稳,许多狄人又有侵扰的趋势。”
    田舒看着湖面漂浮着的鱼漂,神色漠然,道:“易水两岸土地平坦宜于耕种,是燕国最肥美的土地,四年多前我们攻打燕国时,为了分化燕国国内公卿,答应保住这些燕国贵戚易水两岸的封地仍旧归他们所有,后来赤狄破蓟都,燕国贵戚被杀掠殆尽,这易水两岸的土地虽然直接收为国府直属的领地,但为了稳定人心,就是燕国贵戚的属官邑宰,我都没动,一则是守我当日诺言,二则也避免新下的城池土地因为贸然更换属官而生乱。这几年过去了,眼见这块肥肉似乎是好好吞进肚了,只怕朝中有人就要眼馋想要伸手了。”
    江夺有些愤怒,道:“这些个狗屁事都不知的肥膏粱,真只当北地是块肥肉!?易水两岸土地是肥,可是边上挨着中山、赤狄、北狄,燕人又有许多不是那么真心臣服,只看着地肥,不看上面有着火炭烫手呢!这要是一个弄不好,是要出乱子的!”
    田舒没说什么,只是依旧盯着水面,看着那游鱼来回来去围着自己的饵料转悠,可就是不上钩,微微叹了口气,道:“该说的我都已经和执政说过了,想来国府自有安排,也轮不到你我操心。”
    江夺有心想要开口说什么,但最后还是住口了,江夺心中明白,田舒未必不对齐国国府此时的处置有些不认同,不然也不会在今日执政府为田赵氏所生的正子摆四周岁宴时托病不出,只是田舒虽然军中良将,但从小跟随其父田至长成,到底是多了几分温和淡漠,并不是昔日老太师田彪那火爆执拗的脾气,有些事情说过了,主上不听,也就罢了。
    江夺替田舒不忿的时候,田舒倒是有几分出神,竟是有些自嘲的想,自己有朝一日竟是回落到与以前阿瑜相像的境地——功高震主,惹人猜忌,不过还好,自己姓田,还好,田襄即使有些忌惮自己,可骨子里还是信任他的。
    微微仰头望天,田舒长叹一声,突然觉得,人生于世,功名之事,不过过眼云烟,了然无趣,与这争名夺利相比,也许得一心人相守,就像昔日的老太师和太师内佐一样,一生相伴,白头到老,那才是更应该向往的吧。
    燕国,无终城。
    夏瑜正在算账,不仅仅是自己在算账,还在教一班国府官吏算账。
    比夏瑜死命的督导折腾,齐椽终于把夏瑜要求的那种叫做“纸”的东西弄出来了,这东西一弄出来,夏瑜立刻要求国府官吏全员转换记账方式,将竹简上的张目在誊抄一份按照比较现代表格式的方法来记账,以此来减少官员贪墨的可能。
    不过这些都要一步步来,首先就要夏瑜先培养一批“会计”型的官吏,是以这段时间夏瑜可算是即当“领导”又当“老师”,亲自挑选了一批有计算头脑的官员亲自辛苦教导,然后再领着这批勉强堪用的官吏亲自整理账目。
    这查账嘛,自然都能查出不少猫腻来,不过夏瑜将查出来东西一律留底不发,这就让有些有贪墨“黑历史”的国府官吏心惊胆战,生怕什么时候这些“黑历史”被夏瑜拿出来清算。
    因为被人握了把柄,这国府官吏,可是比以前更加听话了,要知道燕国举国迁到无终城,无终城原本的许多官吏,包括燕国东北部如孤竹、令支的许多城守邑宰,有些能干的虽然升官了,但也不少被这些迁国而来的国君与国俌的心腹替换了,有些被惩治了,有些原本天高君王远当地作威作福的现在被人压着一头,不满不忿也是有的,只是他们的这点不满不忿,被这手段太过厉害的国俌夏瑜恩威并施,胡萝卜加棒子的一同收拾,可是彻底烟消云散,服气了。
    此时服人大败东胡,又是俘虏几万,战报传回来,又有无数燕军士卒封爵赐土,地方划县,国府派官,哪样不是极耗心力的,这边厢夏瑜带着一众官吏算账,批奏章,边上公子谦自己一处案几,身边几个夏瑜挑选的伴读,正是在默写夏瑜交给的功课。
    不一会儿,公子谦将功课默完了,便交给夏瑜来检查,夏瑜忙的晕头转向,都快趴下了,随手接过公子谦的默文,一看,一愣,道:“这么一会儿,你就全背下来了?”
    公子谦的脸微红,点头,道:“内父您吩咐要用心的。”
    夏瑜神色微微有些复杂,叹了口气,道:“累了没?和你的伴当们去玩一会儿吧。”
    公子谦看了眼室内忙的昏头胀脑的一众国府官吏,有些犹豫的开口道:“我想来留下来帮内父,我也学了算账的。”
    夏瑜听得此话,有些欣慰的笑了,道:“你有心了,只是你年纪还小,有些事情不急,出去玩一会儿吧,所谓劳逸结合,才是学道正当。”
    公子谦早熟,加之身世缘故,乖巧敏感,但是他的那些伴读却都还是孩子心性,此时听得可以出去玩,都按捺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夏瑜见状,吩咐在旁的寺人桥,道:“带他们去跑马吧,我燕国男儿,不可不习御马之术。”
    公子谦自从带入宫中起,夏瑜就将他交由寺人桥看护服侍,毕竟寺人桥是将服人服侍长大的寺人,人品也好忠心也好,都是可信的。
    寺人桥年纪渐老,老人嘛即使是寺人宦官对于孩子也是喜欢的,倒是真心爱护公子谦这个乖巧聪明的孩子,服侍很是尽心,此时听得夏瑜的吩咐,道了声“诺”,便领着公子谦为首的一群孩子除了国俌夏瑜的正室。
    所谓查账记账,作为司农兼另主管钱粮的长史之位的公子启自然不会不在,就算公子启想要偷懒,已经快累趴下了的夏瑜也不可能放过他清闲逍遥的,此时公子启在夏瑜的下首位上,也是一个案几,上面的张目堆积如山,也是算账累得快吐血了,而眼见方才这夏瑜教导公子谦的一幕,头也不抬的道:“内父对公子谦很用心?”
    夏瑜也没多想,道:“他是君上唯一的子嗣,自然应当用心,况且,谦也很是聪慧。”
    迁国之时,公子启的父兄选择留在蓟都,其后被赤狄所杀,得到消息时,公子启吐血晕倒,虽然后来因为燕国情势危急,国府急需用人,公子启顾不得悲伤就爬起来接着干活了,但这家族惨剧在公子启心中刻骨铭心,作为服人的伴读,经历过服人回宫后与大公子白挣储的过往,公子启从心底认为燕国之所以会有这次迁国之难,根本原因就在于内斗内耗,是以此时眼见夏瑜用心教养作为庶长子的公子谦,忍不住道:“昔日大公子白也很是聪慧。”
    此话一出,夏瑜正在翻张目的手一顿,然后淡淡道:“何意?”
    公子启知道作为臣子,有些话不当说,但他实在忍不住,道:“国俌不怕重蹈昔日国君与大公子白之事,燕国再次祸起萧墙吗?”
    夏瑜的神色恢复了平和,很是自然的道:“卿放心,不会,因为……”
    因为我与服人不会有子嗣,燕国不会有正子,所以所谓昔日服人与大公子白之事不会重演,这话夏瑜没说出口,也不会说出口。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地雷:
    YLYZF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30 07:31:44
    yuan00ke00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30 17:54:35

☆、第194章

公子启见夏瑜没有将话说尽;犹豫了一会儿,终是开口道:“最近朝中对君上子嗣不丰之事多有议论,国俌您……若是……”;期期艾艾半天,公子启咬咬牙挑明了;道,“有人议论君上当纳侧室延绵后嗣。”
    夏瑜正整理账目的手一顿,握着毛笔却半个字都没落下;然后这一顿过后,夏瑜随即又神色如常,继续誊抄计算着;声音很是平和的道:“长史你操心的还真是多啊。”
    公子启也知道这等国君的家务事还是少搀和几分为妙,话已经说完,当然点到即止,闭口不言,也继续低头算账去了。
    一众长史吏员忙了一整天,到了下午时分才准许归家,不过这不是因为帐算完了,而是因为“下班”了,哎,没办法,没日没夜的忙,难道还不许人家回家吃饭洗澡顺便和内室内从人温存温存吗?整日整夜的耗在国俌正室里算账,那还不把人累死!
    不过这边厢吏员连同公子启都“下班”回家休息了,夏瑜却是没得休息的,又将一套已经拟好的法令搬出来,仔细检查,而也就在此时,室外有寺人禀报有人执令牌求见,却是夏瑜布置在城中的哨探细作。
    要知道自从迁国以后,夏瑜便开始利用往昔入燕时派遣出去的商人和自己配送的心腹在燕国内外乃至诸侯列国中安排下无数暗探细作,虽说只要夏瑜愿意,他可以“看到”这个星球上发生的任何事,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夏瑜没办法时时刻刻的盯着所有人,所以细作哨探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情报补充的来源。
    从菏泽手中接过那哨探呈上的密报,夏瑜打开密封的竹筒,只见里面是一张薄纸——自从纸张被夏瑜折腾出来后,密报都改用纸张,毕竟帛书比纸张要贵的多,当家作主的夏瑜可是心疼府库的支出。
    将用数字排列的密码对应文字,读毕,夏瑜微微叹了口气,一旁服侍在侧的菏泽见夏瑜面色有忧虑之色,小心问道:“主,出什么事了?”
    夏瑜将那张写满密报的纸烧了,有些自嘲有些无奈的道:“其实我还是喜欢打仗,若是情势允许,我真相和君上缓换换,留他守国,我出去冲锋陷阵。”
    菏泽眨了眨眼睛,不解夏瑜话中之意。
    夏瑜没再多说什么,忽地转了话题,对菏泽道:“你明天去挑两个人,要身家清白的,样貌端正,明日君上巡查军营回来,给君上送过去,。”
    菏泽微怔,半响才明白夏瑜这个命令的意涵,微微长大了嘴,眼中满是讶异,半响说不出话来,菏泽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却是一个字也没说出口。
    有些事情,以菏泽的身份,就算再不同意,也是没资格开口劝阻的,作为仆从,主上有令,只能遵从,菏泽默然良久,最后道了声:“诺。”
    第二天早上,睡眼朦胧的公子谦起床后不久就被夏瑜拎起来了。
    夏瑜向来觉得小孩子要睡饱才好,所以从来不强迫公子谦早起,今日却是一大早就把公子谦叫起来,梳洗着装过后,便带着同乘一车出宫去了。
    寺人桥被夏瑜调去照看公子谦,眼见这一大早晨的便出宫去了,寺人桥年纪大了,不便跟随,忙着指挥寺人给公子谦收拾,及至恭送夏瑜带着公子谦离宫,看着远去的马车才微微皱了眉,暗道:国俌到底有什么事情非要这么大早的出宫去,还要带上孩子。
    不过虽然心中疑问,但寺人桥却也不敢多问,这几年间夏瑜总揽国政,去弊兴利,强国富民,种种作为,在朝在野,声望极高,加之国君宠敬,国俌殿中事,但有所请,无有不从,使得夏瑜的权势日盛,朝堂上下无人敢搓其锋。
    即使如寺人桥这等从小服侍服人长大的寺人,在夏瑜初初入燕时还敢有几分不给眼色,现在却也是毕恭毕敬,不敢稍有违逆了。
    公子谦在马车上问夏瑜道:“阿父,我们去哪儿啊?”
    马车颠簸,夏瑜怕公子谦坐不稳当跌跤,搂着公子谦的肩膀,道:“去你公伯曾祖府上。”
    公子谦一听,立时拍手道:“太好了,我很想公伯曾祖。”
    狄氏去前,曾经有托公伯厚照顾公子谦,迁国之初,夏瑜忙于国事,没去注意公子谦的事情,也就有得孙由将公子谦接到了公伯厚府上,一住就是四载,公子谦自然对公伯厚府上众人都相处出了感情,对那位很是慈爱的公伯曾祖,也是十分亲近,入宫一段时间,跟随在夏瑜身侧,虽然也习惯了,但对很是疼爱自己的公伯曾祖,怎能不想念。
    夏瑜见公子谦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微微叹息。
    带着公子谦到了公伯厚的宗政府,此时公伯厚居住的府邸十分狭小,门庭也颇为寒酸,但就是如此,也比无终城内绝大多数公卿朝臣的府邸宽敞气派多了,说是仅次于皇宫也不为过,要知道迁国以后,燕国贵族在在都节衣缩食,比之以往富贵景象,那都是“贫寒”了不少。
    那守门的小家老见到远远的一驾四驾马车驶来,在仔细看马车的纹饰,知道是夏瑜的车驾,便急急遣了下仆进去通禀,自己则是一边恭敬上前行礼一边吩咐下人摆了下马凳。
    夏瑜引了公子谦下了马车,公子谦见了那恭迎的小家老,开心的道:“阿莒,今天你值守啊。”
    那被称作阿莒的小家老见了公子谦,满是讶异,但还没等他回答公子谦的话,府中便有人急急而出,却原来是公伯厚的长子孙由的父亲,对夏瑜行礼,道:“国俌,老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不能亲迎国俌,着区区前来恭迎国俌入内,老父已经在静室等候。”
    夏瑜点头回礼道:“有劳下大夫了。”
    孙由的父亲没什么实职,有个虚爵同下大夫,所以夏瑜这么称呼。
    就着孙由父亲的引领,夏瑜进了公伯厚的府邸,及至到了静室,眼见公伯厚怀里抱着个拐杖,正在案几旁坐了,身侧的下仆正在给他热酒,公伯厚似乎也很有兴致,一边饮酒一边静静观赏庭中景色,眼见夏瑜来了也不起身不行礼,直直把孙由的父亲急的够呛,正待代老父向夏瑜道歉,却见夏瑜摆了摆手,道:“下大夫暂且退下吧,我有话和公伯祖说。”
    孙由的父亲看看自己的父亲,又看看夏瑜,心中一百个不放心,但既然夏瑜开口了,也只能无奈道了声:“诺”,便退下了。
    孙由的父亲退下后,公伯厚也没甚反应,继续在那里饮酒,间或还拍着大腿起歌唱《诗》,而夏瑜也不做声,这么听着。
    公子谦年纪还小,不解此时情景,看看夏瑜又看看公伯厚,不明白为什么阿父和公伯曾祖为什么都这么干站着。
    就在此时,夏瑜轻轻推了一下公子谦的后辈,道:“还不去和公伯曾祖打招呼。”
    公子谦得到准许,点点头,扑到公伯厚怀里道:“曾祖,我好想你。”
    人的年纪越是大,就越是喜欢小孩子,许是好孩子身上的勃勃生机能够驱散几分属于老者的沧桑暮气,公子谦在府里住了四年多,公伯厚对其喜爱非常,现在眼见公子谦扑倒自己怀里,长叹一声,抱住这个自幼失去内父的孩子,半是宠溺半是训斥的道:“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礼仪规矩都学去什地方了!?”
    公子谦也知道公伯厚宠爱自己,训斥也不当一会事,只是直直的想公伯厚怀里钻,小闹道:“曾祖,曾祖,阿谦好想你。”
    笑闹了一会儿,公伯厚看着还站在廊下的夏瑜,拍了拍公子谦的背,道:“你的寸兄都很想你,去找他们玩吧,我有事情和你阿父说。”
    公子谦看看公伯厚又看看夏瑜,见夏瑜也道:“去玩吧,走时我叫你。”
    公子谦自幼便没了内父,本就比一般孩子多几分敏感,虽然年幼,也是会看人眼色的,见阿父与公伯曾祖同时开口,便很是乖巧的点了点头,道:“诺。”
    眼见下人引了公子谦出去找公伯厚的孙子们玩耍去了,公伯厚的神色也冷淡起来,道:“国俌好手段,只怕这无终城上下,有人家里夫夫内室里的耳语都逃不过国俌的耳目,我昨日不过在府中有了几分牢骚,今日国俌便亲自上门了,老夫何德何能,让国俌这样卑躬屈膝,一国内主,竟在廊下效下臣静立待礼。”
    夏瑜此时自顾自得走上堂中,坐在了公伯厚的对面,也没为公伯厚这冷嘲热讽的言语而生气,很是平淡的道:“论公,我为国俌,乃是主上,但论私,我是服人内室,是您的后生晚辈,还要教您一声公伯祖呢,晚辈恭敬长辈,廊下待礼,不丢人。”
    公伯厚冷哼一声,“当”的一声将手中的酒杯放下,道:“老夫可当不起这一声公伯祖,国俌也休要来这等恭维,你带了谦来,无非就是想要软化老夫,让老夫过几日朝会上不要反对你新颁布的两条法令。”
    夏瑜微微叹了口气,道:“方才公伯祖您说府中偶有耳语,我便要亲自上门来,这话确实错了,若公伯祖您只是府中耳语,我又何必亲自上门。”
    公伯厚怒目圆睁,道:“夏瑜,你不用如此作态,我告诉你,三日后小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