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口镜之邪佛作者:拏依伽 下部完结-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他这三千年如痴如梦的岁月祭奠哀默。奈何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本只是一个雅致念头,却混入后来佛国灵狐的一段奇缘,而那幅《水月》也因此才有机会,在转世后的秦雀手底展现人间。”
  “那大尊者最后到底如何了?神尊要变更天地格局,邪相到底让大尊者要神尊答应他何事,才能暂时阻止那一场天地衰竭?”有位仔细的听客不解地问道,急于知晓答案。 
  说书人摇头看向他:“不急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歇了一歇,开口继续讲道,“大尊者与大明神女前脚离开龙渊,庚炎几乎同一时间追到了优罗钵界。只可惜,等他到龙渊找到阿释拏迦之后,大尊者二人早已抵达神界境地。邪相阿释拏迦原本就是十分怨恨自己这个极为自私的哥哥的,他在庚炎出现在他面前后,便说了几句模糊的话,令庚炎错信大尊者要舍他而去,于是一怒之下,破格恢复神尊之躯,接着紧追大尊者的足迹而去。邪相在看到自己这个哥哥,为了那个与他们二人从上古纠缠至今的人失了平日的冷静,甚至是方寸大乱,他冷笑着,心底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只是,邪相却也是很开心的,毕竟他知道,只要那大尊者明晓一切,那么,他逃出龙渊的束缚,几乎指日可待。”
  “佛界寂灭之后,紧接着魔界是第二个牺牲品。神族惶惶不可终日,在燕楚七攻陷神门时,神军更是军心大溃。神界虽是神族统领聚集之所,实则也有贵贱之分,像边境地界的神族人,就如同凡尘的黎民百姓,被高高在上的贵族踩在云泥之下,苟且而生。而对于燕楚七那一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军队,边境的神族人根本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前说到秦水伯此人善用人心,他便就此煽动人心,一部分本就摇摆不定的神族人,立刻受了他的蛊惑,在秦水伯的一片诱人的花言巧语下,扬言为了自由,创无神之治,加入了燕楚七那支逆反天地的叛军。一时间,神门溃败之后,竟是神族人与神族人斗得个你死我活,尸横遍野。其后加剧的天地衰竭,更谓是雪上加霜,无辜枉死的神族人几乎数不计数。”
  懿兴斋内,响起一阵哀叹。 
  说书人默了半晌,才又继续讲道:“神族的青炎二帝虽在佛祖寂灭所留下的最后一言,知晓克止天地衰竭一事刻不容缓,且也知晓解救之法直指那个异世来的大尊者,可其实他们不清楚个中具体的缘由,即使大明神女带着大尊者到了神界,也无人知晓该如何阻止这一场灾难。”
  “战神李靖是个极为傲慢之人,又善猜忌,当初黑帝五子阖桑正是为了戏弄他,才突然追求李靖的未婚妻大明神女清欢。此次神女一别数日,竟真被她找出了当年那个突然失踪的大尊者,李靖见他二人行为亲昵,神女更是在大尊者入住神界之后多方照顾,那一丝妒忌之心,便如鱼鲠在喉,令他寝食难安。在与燕楚七的几次交战上,心不在焉,有一次差一点被燕楚七打成重伤。神女清欢愈是对大尊者好,李靖便愈是视大尊者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忽而想起几年前大尊者逃离佛界,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佛祖对他下了诛杀之令。于是李靖向青炎二帝进言,说是若要打压燕楚七这群叛党,便要做完佛祖未做完的事,斩杀尊者。并且,让被驱逐佛界的阿难陀与险险活下来的丹禅子为证,确实佛祖当初诛他之意,是因为大尊者与邪相有所牵连。燕楚七一行叛党能够所向无敌,全因拜邪相所赐,自然,大尊者的生死,与此事甚有关联。”
  “如此说来,那大尊者是被战神害死的?”有人疑惑道。 
  说书人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青炎二帝在此证据确凿之下,虽然阿难陀出言求情,可情况危急,他们寻不见其他办法,只得怀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将那时还是一介凡人的大尊者送上了诛神台,”转而又道,“好在神女清欢是炎帝孙女,她于诛神台上挺身相护,如同当初在婆揭毗弗林痛斥秦水伯一样,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愿一力承保大尊者平安。炎帝始终对神女怀着一分愧疚之情,阿难陀也于此时再次求情,于是,诛杀大尊者一事又再次无疾而终。虽然再次保住了大尊者的性命,可却令战神对大尊者的敌意愈发深厚,以致于最后被秦水伯所利用,使得李靖当着神女的面亲手诛杀了大尊者。”
  一位听客听到此处,恍然大悟道:“这也难怪仲古天尊要将李靖当成狗一样留在身边,大明神女的转世也对他形同陌路。恐怕,一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是因为愧疚了……”
  说书人愉快看向那位听客:“看来客官这三日都有来听鄙人讲故事,这么快就想到后世的因果,也不枉费鄙人将这个故事说到至今。”
  他笑了笑,接着说:“战神杀了大尊者之后,将其抛出神界,原本以为,如此便能一举两得,一来消除心头之刺,二来重创燕楚七那支恐怖的尸人叛军。可他未想到,此举正中了秦水伯的奸计。”
  说书人叹息一声,歇气喝了一口茶:“秦水伯在与邪相接触时,知晓那颗脱离云螭碧环的神珠变成了一面白镜,早在多年前,大尊者与庚炎消失无踪,秦水伯便打上了白镜的主意。此次大尊者重现神界,他便算计着如何为燕楚七夺来那面神奇的镜子。李靖抛尸,他与燕楚七找到大尊者的尸体,靠着李靖最后的女娲之力探到白镜所藏之处,以大尊者的身体为媒介,找出了那一面压制他体内母种的白镜。而后二人将白镜据为己有,更将大尊者的尸首抛入凡尘,任其为野狗分食,毁尸灭迹。另一边,他让燕楚七催动神镜的力量,将邪魂尸人那种噬魂夺壳的能力唤醒,并且故意遇到追来神界的庚炎,将大尊者遇害的消息原本告诉他。庚炎对此本就有所感应,一路上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当听到秦水伯所言,几乎顿时理智全失。他闯入神界,质问战神是否有此一事,战神本因此事恼不堪言,一时口无遮拦,竟添油加醋将刺杀大尊者一事全盘托出。”
  “人呐,总是禁不住三言两语的鼓动,很多事便是败在一时冲动之上。神族的人也是天地生灵,七情六欲不比凡人少,虽严于克己,却更易偏执于事。李靖那一番话说出口,由不得他后悔半分,仲古天尊庚炎失控,几乎下了十层的狠手打向李靖。战神惊诧万分,来不及抽身,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那无边神力袭向自己。李靖心里明白,只需受得一层神力,他一介战神便是魂飞魄散的下场。然而,这世上的有情人都是一个模样,为护得另一方的安然,顾不得以性命相搏,大明神女清欢,同样如此。因此,在那千钧一发之际,神女清欢推开了自己的情郎,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承受所有的毁灭之力,兰摧玉折,香消玉殒。”
  斋内响起一片唏嘘之声。
  “噬魂尸人觉醒,燕楚七二人窃取白镜的力量,与神界的战争一触即发,可怜的人又何其只有这一对小情人。”说书人举杯想喝一口茶水,低头一看,盏中只剩几片茶叶,于是摇了摇头,又将茶盏放了回去。
  那听了多时的小二看到说书人的举动,心思灵巧,立马不动声色地上前拿过茶杯为他添上了茶水。
  说书人小声向小二道了声谢,回望斋内,楼上楼下围得满满的尽是人,展开一笑,继续道:“就如同大明神女恳求大尊者出面时所言,凡界的人是人,难道神界佛界,这一切众生,都不算活在这世上的人么?燕楚七所做,起初是为了反抗荒庸暴|政,无论有神无神都罢,对最初的燕楚七而言,他只是不想受神佛二界无理的摆布,做一只没有自己思想的香炉。可随着自身力量的强大,初尝权力的滋味,燕楚七欲罢不能,渐渐偏离了原本的意思。秦水伯虽然察觉到他的变化,可走到这一步,他已无路可退,更何况燕楚七身上还有着女娲神力,他也舍不得退出。为权力而搏的战争里,受害的始终是下面最为无辜的子民,即使没有天地衰竭,恐怕仅仅凭着白镜的力量,就可倾覆这个世界。”
  “大尊者被李靖所杀时,还是假借托生的凡人之躯,因此他虽被豺狼虎豹吃得尸骨无存,可魂魄仍旧过了忘川,入了地府之门。当初大尊者初救雪蟾精时,曾许下诺言,若雪蟾精再枉害生灵,他便甘愿替雪蟾精下十八层地狱,受尽地狱折磨,为其赎罪。华藏世界里,雪蟾精为了救他,曾屠杀了不少佛子菩提,血染华藏佛海,这一笔孽债因此记在了大尊者的身上。”
  “他死后渡过忘川,被恶鬼王拖入无间地狱,由诸多恶兽,争取食啖,魂魄四分五裂尽焉,又复而原貌,再被其恶兽争食,如此反复,没有尽头。所谓无间,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无时间绝。在大铁围山之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高一万里,城上火聚,悉是铁为,无可逃出。铁蛇铁狗,吐火追驰,刑具各种,受用不尽。一入此狱,便是受尽诸多磨难,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仲古天尊四处寻找大尊者的尸首,掐指算去,只感到凡尘四处都是大尊者的踪迹,哪里知晓那是因为下了豺狼之肚,那些畜生四处奔走,自然不会在一个地方。而大尊者的魂魄,其实正在地狱中倍受煎熬,万死千生。”
  说书人收拢折扇,于心不忍地垂下眼帘,顿了半晌,讲道:“大尊者在地狱受尽磨难之时,他听到白镜的哀鸣,神界几乎快要毁于一旦。为保不被噬魂尸人所触,无计可施之下,神界存活下来的族人,在神殿上一一坐化成石,如同当初的佛界一般,将魂魄回归于天地,以求避过此劫。只有战神李靖不甘于此,拼死与燕楚七抗衡。若非庚炎找不到大尊者,欲回到神界质问李靖究竟抛尸何处,恐怕也不会救得他的小命,令其苟活于世。”
  “而另一边,地狱中的大尊者突破一层一层的地狱,无论魂魄被撕裂千万次,踏过多少处刀山火海,当忘川水被染成血红,他的魂魄凭着仅存的意识顺着忘川而下,通过地藏王为迷途佛子留下的最后一道佛门,重返人间。”
  说书人低沉的声音染上一层淡淡的哀伤,他略微失神地继续说:“只可惜,他的魂魄突破一层层地狱时,所受的创伤实在是太过巨大。他回到人间后,几乎只能以血红的忘川河水为形态,铺于天际,朝着神界而去,期间被阳光蒸发,几乎形神毁灭。是那些一直眷恋大尊者的萤火精魅,似是感受到了他无声的乞求,不顾日光照射,全部纷纷涌现于青天白日,以小小身躯,数以万计之多,为血河挡住太阳的光芒,令其魂魄在血河蒸发之前抵达神界。”
  “也便是如此,血河吸引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命定的转轮圣王丹禅子,和佛国灵狐法华拏耶最先找到大尊者魂魄所寄的血河。他们看到血河不知以何种力量,吸出了所有附在燕楚七叛军身上的邪魂,一时之间,天地变色,暴雨连连,血河内,就好似有无数冤鬼挣扎。法华拏耶因嗅觉灵敏,一眼认出那血河是大尊者的魂魄所寄,他想去帮大尊者脱离痛苦,却被血河中显现出的人形一掌打入了凡尘。那血河中所显现的人身着墨蓝色的衣袍,长相妖魅,额前有一处极为生动诡异的墨蓝花纹,一头长长的青丝连接着困住所有邪魂的血河。他叫住一旁震惊不已的丹禅子,趁丹禅子不备,夺走他怀中随时都携带着的优昙钵华,将其投入凡尘。接着,那人形怂恿丹禅子用锡杖击碎自己的天灵,让丹禅子将他的魂魄连同这条血河里的邪魂一起毁灭。丹禅子那时本是极不愿的,除了震惊之外,他也从未想过会有那么一天,是自己做了大尊者的催命判官。可是,紧抓着他的大尊者一再出言催促,混乱之下,终逼得丹禅子亲手执起锡杖,刺进了那墨蓝人形的天灵之中……”
  “唉……这一幕却被赶来的神尊庚炎见到,从旁人来看,就好似丹禅子亲手扼杀了大尊者虚弱的魂魄,你道是那神尊还如何能冷静下来,恐怕当下便想将丹禅子挫骨扬灰。当大尊者在丹禅子怀中烟消云散,他对庚炎说了最后一句话,又惹得庚炎怒火冲天。他说,若是庚炎敢伤到丹禅子分毫,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原谅神尊。此话一尽,整条血河,连着丹禅子怀中的人形,全部灰飞烟灭……其实,大尊者如此说,只不过是为了保丹禅子一条性命……而将法华拏耶和优昙钵华皆打入凡尘,也是因为如今的凡尘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讲到这里,不少人都明了了一些因果:“难怪,仲古天尊之后那么恨江云,却又舍不得杀他。尊者到死都庇护着丹禅子,加之之前的一些误会和出于混沌的那幅画,难保仲古天尊不会以为大尊者和丹禅子背着自己有私情。可佛国的历史又怎会在后世出现那么大的偏差?优昙钵华又怎会入了轮回?没有了所向无敌的邪魂,燕楚七和秦水伯是什么下场?”
  说书人立刻解释道:“历史的偏差是因为大尊者魂散丹禅子怀中时,他对丹禅子说过几句话。他让丹禅子改变所有的事实,将佛国神界,甚至于魔界消失的罪责全部加诸到他的身上,让他若有一日得以转生世间,背负着一条条数不尽的罪过,才不会像他这一生一样,碌碌无为,逃避所有的责任。如同邪相所说,宽容不能完成的事,也许,恨可以令其大梦初醒。至于优昙钵华,他本非凡俗之花,绽放之日近在咫尺,况且他早有了自己的意识,投生轮回,不过只是为了能遇见大尊者的转世。而燕楚七和秦水伯,这两人的下场也都是十分凄惨的。秦水伯是被那根当初庚炎赐给虚耗的玉箸刺穿了心脏,点成金人,而后击碎成了一块一块的金石,散落四处。燕楚七没了邪魂叛军,又失去了最为重要的秦水伯,虽孤零零的活了下来,最后却郁郁而终。做这一切的,正是被大尊者留在优罗钵界的小白练,白河。”
  有人又问:“那所谓的灭度之劫到底有没有渡过?那个大尊者和仲古天尊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 
  说书人轻扬嘴角:“这一切,便是之前所讲到的三万年之后,大尊者后世的故事……”
  ……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真是多……不要嫌弃这一章!前世再这样写下去就得没完没了了!快夸我想到这个好办法!!咳咳,你们的一些疑问,今生的江云会全部解释清楚的,然后全部神转了,就end了……


☆、第一百三十三回

  听说娑婆无量苦,争似静焚香一炷。
  幽冥之下,途经鬼门关之后,便上了黄泉路。人死后,凭着路引在忘川河边,等着渡河人前来引渡。行过不久,会有鬼差在岸边接引,领着众多鬼魂进入酆都,一个一个经由十殿阎王审查前生孽债。十恶不赦之人,由鬼差引领至不同的地狱,受尽诸多磨难,或下油锅,或上刀山,或由铁树剥皮,等等刑法,苦不堪言,难得有求出之日。恶小或生前多行善事,由阎王划得不同来世之果,经由鬼差带领至忘川河边,再由渡河人引渡去投生井,逐个投入轮回。
  现如今的渡河人已在忘川河边引渡了一批又一批的鬼魂,按凡间年岁来算,将近六个春秋。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河水虫蛇满布,腥风扑面,每一个走过冥界忘川的鬼魂,都会忘记尘世中的一切,如同抹除一切的苍白纸张,再无一丝颜色。
  河上有一座名叫奈何的桥,桥下修有一个石池叫做血河池,不愿投生,迷恋前尘的鬼魂,便会被投进血河池中永世不得超生。桥上有一座土台名为望乡台,那个熬煮孟婆汤的老妇人就等在望乡台边,等着每一个投胎转世的人。在投生轮回之前,老妇人会指引他们站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生前的人间,然后递过一碗由生前八苦而熬做的孟婆汤,喝下之后,便会忘记前程往事,忘却一生爱恨情仇,忘尽一世沉浮得失,不记所爱之人,亦不记所恨之人,来世相逢,相见不识。
  最后,由着生前所欠孽债指引,一步一步走过奈何桥,投入六道光芒不同的投生井内,意为六道轮回。
  忘川河边还有一块三生石,此石由两条神纹划作三段,是谓前世、今生、来世,上有一条姻缘线,由今生延续至来世。有人想知三世姻缘的,便要站在三生石前,伏在三段不同的石上,梦入前世今生与来世。
  这一世熬制孟婆汤的老妇人原名姓姜,与前几任的孟婆相同,都是生前受尽折磨的可怜人,因不愿再受轮回之苦,在上一任孟婆愿意投生之后,由阎王指名在奈何桥边,一边熬制忘尽前尘的孟婆汤,一边看尽每一个投生之人或悲或喜、或甜或苦的人生,以致终有一日放下心中执着,大彻大悟。
  姜氏在奈何桥边不知熬了多久的孟婆汤,来来回回的鬼魂都太多,有些人她竟已经见过不下数十次,只可惜她虽认得他们,而他们却从不记得她。
  那新来的渡河人听说在人间世犯下了弥天大罪,这些年来枉死的人太多,六道投生井早已不堪负重,渡河人不仅要引渡着投生的人来此投生井,还要引渡一部分去往轮转盘和一处位于穷凶极恶之地的佛门生路投生。
  不知多久前,那渡河人载着一个身着墨蓝衣袍的年轻男子来到她面前,年轻人并非生人,也非死人,而是界于生与死之间的人非人。他对姜氏说,他想看一看自己的三生,他忘记了很重要的事,如果不记起来,或许会害了很多很多无辜的人。
  三生石并非姜氏所管,但是当初阎王曾对她许下过一个诺言,凡是想要梦入三生的人,姜氏都可以向那个人提一个要求作为交换。
  因此,姜氏对那个年轻人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待他梦完三生之后,取代她的孟婆之位,而姜氏入六道轮回红尘。
  待在这里太久太久,已经够了。
  只是姜氏数着日子,一天一天等着年轻人醒来,一碗一碗递给投生人孟婆汤,这一数,这一递,便好似没有尽头,令人越是等下去,便越是急不可耐。
  姜氏的心,忽而感到莫名的烦躁不安,她看着那个沉睡于三生中不知何世的年轻人,就好似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待在冥界一刻,都是折磨。
  三生石上沉睡多年的人,那覆着其中一条神纹的手指轻轻抖动了一下,姜氏凝视的目光猛然一震,立刻舍了手中的土碗,不顾走到面前的鬼魂,朝着石边的年轻人走了过去。
  “年轻人。”她的声音苍老干涩,就好似风干的枯树皮,每一个字音,都摩挲着脆弱的喉骨。
  三生石上的男子缓缓睁开双目,漆黑一片的眸子,沉浸着数万年的时光交替,就好似深潭里的漩涡,深沉而又隽永,幽静却又有些木讷。
  他久久张着双目,似乎并没有看着什么,数年未动的身子仍旧一动不动,那游荡在三生里的神思仿佛依旧未回到体内,精致的容颜上,散发着如同木偶一般没有温度的气息,连额前那处瑰丽的花蕊纹路,一时间都显得没有一分生气。
  “你终于醒了。”姜氏沉声吐出一口气,除了解脱,还是解脱。
  男子移动目光,看向身前的老妇人,眸子深处有一瞬的迷惘。片刻,似是记了起来,他缓慢直起身子,垂首看了看自己的衣饰和双手,静静的,又失了神。
  “你看到了自己的三生么?”姜氏看他的表情有些迟钝,想是三生里的事事非非全部涌入脑海,醒来时,会感到一阵错乱。
  男子回过神来,漆黑如墨的眸子,就好似雨后慢慢散开雾气,更为清澈干净,他看着姜氏,忽而笑了起来:“我是江云。”那微弱得几乎听不清楚的声音,带着一丝的不确定,“是钵多罗,是沧海……”说着,又垂下了头。
  ×××
  丹峋山顶,灵气汇集之处,有一个避世卜算天命的妙处。大小弟子门人总共四五百余人,个个身怀绝技,通晓天地之法,善查世间根源之物。号称“通天命”的掌门人玉璇玑,更是将卜算之术发挥到极致地步,一只法宝玉盘,只要是世间有根之物,皆可查得来历。
  一个高挑的青年正走下丹峋山,他背负一柄长剑,身形挺拔,指骨奇长,面貌虽算不得极为俊朗,却也生得十分端正。
  走到山脚时,青年顿住了脚步,回身望向住了八年的丹峋山,遥遥可望见师门的那一尖白顶,在云雾之中,就好似擎天玉柱。
  青年的神色平静,目光略微含着几分眷恋,清风下,寒气卷起衣衫飞舞扬动,散发出一股飘然入世的的感觉。这般不知立了多久,他终于收回目光,朝着山下继续走去。
  两年前,南越开国君主神武帝暴毙天下阁,朝堂动荡。神武帝傅晋未出一子,本就渐掌朝政的媚世妖姬赤目子,在雷厉风行之下,扫除一切障碍,终登上南越帝位,成了史上一代女帝。
  前朝余党几年前在梧州找到了唯一活下来的东篱皇子,此皇子本是由庆文帝独宠的罗儿公主所诞,却因为后宫是非,初生世间的时候就被人狸猫换太子,当做畜牲养在冷宫数十年。后来南越开国君主傅晋推翻东篱统治,庆文帝与数名妃子皇子自焚于紫寰宫长生殿,使得所有人都以为东篱皇脉尽断,不想那罗儿公主的亲子却因那件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