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薇家里虽然没有大田了,但是原先租出去时候说好了,秋收后会给一部分玉米秫秸和玉米芯当柴烧,所以那东西也是有的。但李薇当然不愿再拿家里的玉米芯了,于是周末的时候发动双胞胎和吴凤二胖子她们,一起去地里拔豆茬儿。
    每人挎了槐条筐,踏着浅浅的秋霜,在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李琳和吴凤叽叽喳喳地说着,别看吴凤在课上声音挺小,背地里说话可一点儿也怯场。而李连辉和二胖子则撒了欢儿似的不像出来劳动,倒像郊游。
    李薇看着秋天的田野,深吸了一口清新凉爽的空气,遂引吭高歌:
    我从垄上走过
    垄上一片秋色
    枝头树叶金黄
    风来声瑟瑟
    仿佛为季节讴歌
    我从乡间走过
    总有不少收获
    田里稻穗飘香
    农夫忙收割
    微笑在脸上闪烁
    蓝天多辽阔
    点缀着白云几朵
    青山不寂寞
    有小河潺潺流过
    我从垄上走过
    心中装满秋色
    若是有你同行
    你会陪伴我
    重温往日的欢乐
    青山不寂寞,有小河潺潺流过,自己呢。。。。。。
    逝者如斯!
    由于土地还是比较松软的,几个不到半天每人都拔了一筐豆茬儿,二胖子和吴凤还好些,双胞胎拔了不到半筐就去玩了,偶尔又干一阵子,觉着手疼,就又不干了。反正知道有大姐在,嘻嘻哈哈东跑西颠的不亦乐呼。
    李薇虽然手也疼,但是想到弟妹都小,要不是被自己硬拉着去上学,现在还在家里玩呢,何必现在跟着吃苦,所以忙活的浑身冒汗,忍着疼,好歹弄了三大筐。
    中间吴凤干完了自己的过来一直帮李薇忙,让李薇很感动,告诉她不用,让她也去玩,但吴凤不声不响地坚持帮忙,说也没用。李薇自己手心都是火辣辣地,不信吴凤不疼,对这个女孩愈发的另眼相看。
    而二胖子,帮忙拔了几根就跑去玩了。
    不过他知道过来帮忙,李薇还是挺高兴,没白疼他,汗!
    中午回家的时候,一直有点儿阴沉的天终于下起了雨来,雨虽然下的不大,到家的时候几个人还是淋湿了。当天晚上李薇就发了烧,双胞胎倒是一点事儿没有。程敏给女儿找了片退烧药吃下,又用大被捂上,出了一身汗,烧暂时退下去了。
    这个时候,一般头疼感冒的,轻易不会打针,吃点药就会好了。只有发展到肺炎那么重了,才会去医院打针,至于挂点滴,那就是得住医院的大病了。
    跟经济一样飞速发展的病菌,到了十多年后,头疼感冒的,已经非点滴不能镇住了。
    折腾了一夜,李薇早上起来还是浑身无力,老妈摸摸李薇额头,还有点儿烫,就让李薇在家休息一天,明天好了再去上学。李薇正懒得起来,就势又躺被窝了。
    很快上学的都走了,上班的也走了,就剩李薇一人躺炕上眯着。本来老妈要留下来照顾她,可她多大个人了,哪用人照顾,在老妈照顾下吃完了药喝了点大米粥,把老妈好说歹说劝走了。
    她老妈上一天班可是赚一天的钱呐,哪能随便耽误。
    墙上的机械钟敲了八下的时候,李薇醒了。回笼觉睡的不错,身上不那么难受了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小品:
    上班的走了,上学的也走了,现在由本老太太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小咬(草)!
    没有树高啊没有花香~~~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李薇唱着歌儿爬出了被窝,把被子叠整齐收起来,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难得休息一天不用带孩子不用做饭做家务,忽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发了会儿呆,李薇感觉有点肚饿,早晨喝了几口稀粥根本不顶事儿。下地到灶间打开橱柜,看见帘子上的玉米饼,李薇胃口全无,想起爱吃的疙瘩汤来,打算自己做点儿,再放点儿秋菠葱花什么的,想想都好吃。
    说干就干,到西屋找到白面袋子,拎起来掂一掂,怕不得有个五六斤,再看看大米袋子,不到十斤的样子,这就是家里所有细粮了。剩下的玉米面和高粱米倒是不少。李薇叹了口气,这是什么日子啊,亏的老妈还觉着不错。
    再次瞄过面袋子的时候,忽然一道亮光闪过心头,慢着,那个。。。反正今天她休息,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做点儿馒头去卖卖?
正文 十四 北京包子
    李薇越想越觉得可行,看时间,现在发面还来得及,赶紧拿下墙上挂着的盘秤,称了五斤整的面,用温水和了,连盆放热炕头上盖着棉被发酵。
    这活计她长大后没少干,即使工作后在外面租房子住,吃饭店和食都吃的没了味道,她也经常下厨,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她厨艺还是不错的。虽然也买过基本烧菜的书,但是没特意学过,只能说她有当家庭主妇的天分吧。
    刚开始李薇是打算做馒头的,毕竟比较简单,只要放点糖就行了。可静下来想了想发现不妥,馒头未必就有麻花和面包受欢迎,毕竟人家麻花和面包外面都是油汪汪金黄黄的散发着香味儿,馒头除了皮肤白点儿,呆头呆脑的可没那么好的卖相,想到这李薇心里一凉,看来自己把这事儿想的太简单了。
    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后,李薇决定换个品种,做肉馒头——包子!
    先想了想原材料,面、菜、肉、油盐调料等,面有了,自家产的新鲜的大白菜有了,肉得去买。李薇也想过做素菜包子,但是觉着跟麻花一比,还是优势不大,决定还是放点儿肉,虽然成本会增加不少。油盐碱调料么,李薇看了一下,家里都有,但是不多,看来也得买些。
    李薇拿出笔大致算了下成本,面4角钱一斤,油两元左右好像,肉前几天前买过点儿1。1元一斤,调料、盐和水碱也就是小苏打用量不大,算五角吧,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再调整差价吧。
    另外就是调味的葱蒜,家里自己种的,有不少,这种东西现在也便宜,用量小估计没几个钱,也就白菜价几分钱,即使贵也不会太多。
    烧火蒸包子的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东西不值钱,据说一块钱能买堆的老高的晃悠悠一大马车,堆在地上有三间房子那么大的体积,够狠狠烧半年的。
    不过李薇粗略的算了一下,按照每个面包或者麻花的二两用面量,每个包子卖二角钱的话,做二十五个包子也只能做二十五个包子,略有几角钱的盈余。
    不过那也是特大号的包子了,当然不能做那么大,还有馅料的重量呢,保守估计,最少能做个三十个,一块钱的利润应该没问题。
    李薇虽然以前的工资也有几千,可现在一点儿也没小瞧这一块钱。她老爸现在的日工资也就一块多一点儿,她老妈日工资还不到一块钱呢,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工作一天啊。
    说干就干。拿了小布兜。掏了自己藏到秘密所在——某荒废耗子洞府地二十块钱。抽出十块塞回十块。
    现在想起一位女性办公室前辈地话。女人。得有私房钱。这话据说经过几千年广大女性同胞验证总结地。现在一看。真理啊。
    现在不少男人甚至单位都学起来了。
    不过男人地那叫偷藏私房钱。单位地叫小金库。
    出门就是一阵凉风。气温下降很明显。还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冷啊。
    到了镇上供销社地副食商店。先买肉。李薇问了下。现在卖肉可不是排骨贵瘦精肉次之肥肉便宜。恰恰相反。肥膘厚可以炼油地部位最贵。带骨头地地方。不用想。那是得搭配肥肉出去。不然没人要地。
    李薇折中了一下,买了块五花肉。本来想少买点儿够今天用的就行,可那卖肉的看李薇翻来覆去问来问去,研究的挺详细,孩子虽小,但貌似挺专业能做主的样子,没抱很大希望地说,最后一块五花肉给李薇便宜点儿,都买的话就一块零五分一斤卖给她。
    李薇还真心动了,这一块得有四五斤呢,一次用不了这么多,要不。。。。。。
    李薇拿定主意:“你卖我九角钱一斤我就都买了,不然称半斤算了。”李薇故意少说点儿以便压低价格。
    卖肉的大汉没想到李薇这么个小小孩还知道讲价钱,要知道现在无论卖什么可都是卖方市场啊,要是个大人的话他能当场翻脸。不过小孩么,也不一定就买的起,再说,他就剩这一块肉了,卖完了今天早点回去也好,点头:“行啊,九角五分吧,不然我就赔钱了。”
    李薇态度坚决:“就九角,不卖拉到。”
    大汉乐了:“呦呵,你这小娃子挺精的么,今天我高兴,你要是真能都买,我就卖你九角了。”
    李薇二话不说,掏出十块钱巨款:“称吧。”
    原本打算买一斤多肉的李薇买来四斤六两,卖肉的大汉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附赠了李薇两根大棒骨,虽然刮的一丝肉也无。不过李薇还是挺高兴,这东西虽然不顶肉,却可以顶油,好好熬煮的话,骨头汤放馅料里,可以替换些油不说,倍添鲜味儿。
    所以当场要求大汉叔叔好人做到底,给把每根大棒骨给劈开四份儿,以便尽快熬出里面的髓油。
    把大汉心疼的,他的杀猪刀啊!又得好好磨磨了,不知道谁家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儿啊。后悔啊,他没事儿送什么大骨头啊他,就是喂狗了,狗感激他不说,也不会要求他给劈八瓣儿啊!
    提着肉和骨头,李薇又买了盐调料和小苏打,花了不到两块钱,今天一共花了六块一角四分钱。
    李薇拎着东西刚刚走进村子,就被一大垛树枝给拦住了,绕过去一看,不是罗奶奶正蹲在地上么。
    只见老太太一手牵着罗三,一手拽紧勒在双肩捆着树枝的绳子,正艰难的想要站起来。可惜那么一大捆的树枝重量不轻,她怎么努力也起不来。
    李薇忙放下东西,赶紧的过去:“罗奶奶,我帮你。”
    别人不说,老罗家最明事理的就是罗奶奶了。
    李薇在后面使劲儿帮着抬了一把,老太太就着劲儿,总算起来了。然后李薇跟着一路走回去才知道,原来罗奶奶牵着罗三出去溜达,看见树林里地上的树枝不少,就回去拿了绳子捡了一捆,走到村口的时候实在累了,就歇会儿,可再起来却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李薇跟罗奶奶一路说着一路走,看罗奶奶用一根绳子绑罗三胸前,一头牵在罗奶奶手里,身上还背这树枝,看着就累的慌,李薇不解:“罗奶奶,干嘛绑着小三儿啊,让她自己走你不是能轻快些么?”
    罗奶奶无奈地:“唉,这小三儿啊,可不能撒手儿,一撒手儿就没影儿了,小时候我还能背动,现在大了,背不动了,我这腿脚啊,更加追不上啊。”
    李薇还不大相信,接过罗奶奶手里的绳子,想帮着减轻的负担,可她也就一个没留神跟罗奶奶说话的当儿,罗三一使劲儿带着绳子就跑了。李薇只觉着手里绳子一滑溜,就见罗三儿跟小毛驴似的尥蹶子狂奔,要不是因为昨天下过雨地面还有点湿,估计后面都能冒起一股灰尘!
    李薇目瞪口呆,不愧是大地痞罗三舅和本村知名泼妇罗三舅妈的孩子,一个字,猛!
    李薇转眼就怒了,好小子,你奶奶追不上你我追你可不在话下,拿土地佬不当神仙,小瞧我不是!
    李薇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包包,抬腿就追。
    要说罗三儿虽然淘气好动,毕竟才四岁多点儿,怎么是李薇的对手。李薇几步就把他后脖领子拽住了,罗三干倒腾腿儿就是动不了,李薇恶狠狠地:“小子,敢跑,再跑被我逮着了晚上放学我让你大哥收拾你,给我老实点儿,还有,跟你奶奶也老实点儿,不然把你奶奶累坏了,我看谁给你做饭带你出去遛狗!”
    李薇说完用力拉过罗三儿身上的绳子,在自己手臂上缠了几圈,小样儿,这回我要是再让你脱缰了,我跟你姓。
    罗三儿瞪大眼珠子撅着嘴瞅着李薇生气,不过到没有叫喊,李薇却感觉到似乎,这小破孩儿还有点儿不服气的样子,嘿嘿!
    李薇一路走一路感叹,这两年罗三舅和罗三舅妈总在外面跑,据说是做小买卖,十天半个月的回来一趟,家里全交给罗奶奶了。罗三舅妈还不大知足,以前在家的时候偶尔还闹个矛盾,现在知道老人的好了吧,哪像自己家里,要是有奶奶在,自己就不会沦为小保姆了。
    唉,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回到家后李薇就忙活开了,煮骨头,洗菜剁菜剁肉调馅儿,闻闻不错,喷儿香。然后用小苏打调面。
    这和面可是个经验活儿,待面发酵变酸后,把调成水的小苏打揉进面里面,揉匀了,闻闻酸味儿,以酸味儿微不可查为佳;然后用刀把面切开一个大口子,切面里面布满的小孔以芝麻大小为佳;再闻闻切面儿,味道以里外一致为佳。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李薇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擀面开始包吧,先把面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按照计划,打算分成三十份儿的,没掌握好大小,也是怕分少了赔钱,最后多了三个剂子,三十三个。
    李薇一个人里里外外忙活,蒸了两大锅三十三个大包子。自己先试吃一个,恩,味道好极了,不过包子个头真不小,手上掂一掂,怕比一根麻花还重,看了看还剩下的馅料,看来这面和馅的比例得研究研究。
    然后问题又来了,她怎么拿到学校里去卖啊,东屋西屋的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工具,唉,这要是有个卖冰棍儿的箱子就好了。。。。。。咦,等等,吴凤妈可是夏天卖冰棍的,要不去看看能不能借过来用用吧。
    别说,别人去了还真难说,小气的吴凤妈还真得考虑考虑。但是吴凤上学后在父母面前没少说李薇好话,吴凤老实,要不是有李薇护着,挨欺负那是一定地,尤其前院那生龙活虎的罗家两个小子,就没少弄哭吴凤。
    所以吴凤妈随口问了问就把那裱糊的不错的箱子借给了李薇,李薇的借口是放吃的,怕凉了。
    三合板的箱子不重,李薇倒也能拿动,可装上三十多个包子就不一定了。一事不烦二主,接着又借了自行车。这可是个大件儿,李薇允诺中午一会儿就还回来,吴凤妈才不那么痛快地让她推走了。
    这也就是李薇平时挺懂事儿,不然换个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吴凤妈也得看看是谁,祖上有无不良记录,身家是否清白,考察一下人品,核实一下理由,看看最近有无可疑行迹。。。。。。
    政审通过了还得看老娘心情爽否。
    所以,别看只是借个自行车那么简单,背后折射的人格魅力,李薇还是挺激动地说。
    这样,李薇又拿了床毯子和两个她们姐弟小时候用的棉垫子,放箱子里面保暖,拿出一张白纸,把白漆箱子外面醒目的‘冰棍雪糕’四个字糊上,用红粉笔写上‘包子’俩字,末了端详起来,觉着太单调,还是给包子起个响亮的名字吧。
    李薇琢磨了半天,印象里就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叫天津包子吧,津字二年级以下学历的还不一定认识呢。天津,上海。。。对了,李薇毫不犹豫地写下北京二字,成了‘北京包子’。北京烤鸭它亲戚。
    说起北京,跟她们生活还是挺贴近的,冬天的时候有一种黑条绒的棉鞋,就叫做北京棉鞋,一般孩子以能穿上北京棉鞋为荣呢,这个不陌生。
    至于夏天,不是有首童谣这么唱么: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北京啊,多么令人向往的地儿;北京包子啊,多么令人向往的包子,就他了没错。
    包子装好了,李薇自己也包装了一下,找出她老妈给人家干活穿的一件白大褂,下摆太长,简单缝上一截,至于肥大,大就大点儿吧,又拿出白帽子白口罩戴上,多么标准的餐饮行业工作者。
    更重要的一点,被双胞胎等熟人看见就不妙了。
    推了自行车驮着北京包子箱,锁上门,已经是一身汗的李薇心里感叹,这感冒应该能好了,她容易么她。
正文 十五 面带贵相
    李薇提前学校下课五分钟到了学校操场,观察了一下,把自行车停在了领操台旁边,对着教室的方向。卸下冰果箱子,这可是个体力活儿,弄不好摔下去就满地滚包子了,不过总算没有出意外。
    等李薇摆好包子箱,拿宽大的袖子正擦着额头上的汗,忽然一个悦耳的声音传来。
    “请问,包子什么馅的,多少钱一个啊?”
    天籁啊,李薇忙放下袖子,一看,是她们学校美丽的音乐老师孔老师,忙压低了嗓子回道:“哦,猪肉白菜馅的,两角钱一个。”
    “哦,给我拿两个吧。”
    李薇从白大褂的衣兜里掏出个白塑料袋来,这东西她就一个,拿来当手套套在手上给顾客拿包子用的,转生过来的她可受不了直接用手给人抓食物。
    不过孔老师显然对她的做法很满意,看着那同样雪白的冰棍箱子和里面包包子的雪白纱布,夸赞道:“师傅你这很讲卫生嘛,要是包子味道好了,我明天还从你这买包子,还会推荐我们老师们过来买哦。”
    李薇心里那个高兴,长这么大从来没卖过东西,出师大捷啊。
    忙继续压低嗓子:“谢谢孔老师啊,您一尝就知道,我这北京包子啊,可是北京亲戚的秘方,包你吃一个想两个,嘿嘿。”
    孔老师接过包子没走:“哦,你认识我?”
    “恩。。。。。。那个。。。。。。不是,俺其实吧就住在附近,家里日子实在不好过,下面还有两个小孩子,您看俺这身板儿又瘦小,干不了重活儿,只好做点小买卖糊口。”
    “哦。这样啊。你贵姓啊?”孔老师到没有多想。随口问了一句。
    “那个。。。。。。免贵。俺姓。。。李。”汗。孔老师我就一卖包子地。不要那么关心我好不好。人吓人会吓死人滴。
    估计孔老师也是怕手里地热乎包子凉了。这回没有多说什么。点头走了。
    李薇拿着刚刚卖包子那四角钱。激动地同时发现自己忽略一个问题。忘记带零钱找零了。幸亏刚刚孔老师拿地是零钱。不过想想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学生们带地午饭钱都是家长给地零钱。几乎没有拿大票地。也是怕孩子乱花或者弄丢。
    孔老师刚走。下课铃就响了。
    没几分钟。各个教室开始有学生涌出来。低年组地都在后院那排教室。前面地是五年级以上地高年组和教师办公室。
    全校十二个班级,这个时候每家的孩子也多,附近也就两个村子的孩子,可每班就有将近五十个学生,所以,全校将近六百个学生。十多年后,每个年级就剩一个班,学生二十左右,都是计划生育的功劳。
    李薇一边卖包子,一边注意李琳和李连辉两个出来没有。不过显然她的好运气在孔老师来光顾后就用尽了,从下课到现在几分钟过去,还没卖出一个包子,看着密密麻麻从眼前过去的学生,李薇心里那个着急啊,真要卖不出去可怎么办那,就是剩少点儿也行啊,可以拿回去自己家吃。
    她正急着,忽然看见李琳和李连辉两个,从第一排教室的门洞里出来了。后面还有吴凤等几个她们班的同学。李薇屏住呼吸,想看看这两个小的没自己在身边会怎么样,毕竟平时都是她为他们两个甚至前后桌算上一共六个服务的。
    只见李琳拉着李连辉快步小跑着奔李薇的方向来了,边跑还喊:“快点快点儿,去晚了就买不着麻花了,你不是不爱吃面包么,快点儿!”
    李薇松了口气,还行,李琳还知道照顾弟弟,不过,丫头什么眼神儿,没看见这儿有卖包子的么,李薇也不敢喊,她还不想被人发现自己。
    不过似乎听见李薇心里的呐喊,李连辉刚刚从她面前过去,忽然不动了。
    “二姐,我要吃包子。”李连辉对他姥爷的包子很怀念啊。
    李薇差点儿热泪盈眶,小弟,大姐以后一定对你好点儿,你不会写字大姐也不打你了啊。
    李琳也回头也看见了李薇的包子箱,有点不情愿地,她还想用手里多余的五分钱买两块糖呢:“小弟,你不是吃麻花么?包子没麻花好吃,包子里面没糖,不甜。”
    李薇真想冲上去扇李琳两巴掌,小丫蛋子,她就知道,这李琳从小到大跟她犯冲,尤其长大后,没少陷害她,让自己给当绿叶在她看顺眼的男人面前风光,真不是个东西!
    李薇忙煽动李连辉:“包子啊,猪肉白菜馅儿的大包子啊,比姥爷爷爷做地包子还好吃啊,包子啊,两角钱一个。”
    当然,没忘了改改声音,声线弄粗点儿。
    李连辉就觉着这声音怎么这么亲切呢,拉了二姐就过来了。
    而李琳感觉熟悉的同时,似乎还有小秋风在背后凉凉地吹着,像她姐要揍她时的感觉。
    最后李琳拧不过李连辉,买了两个大包子回教室吃去了,不过李琳临走说了一句话可把李薇吓出了一身冷汗。
    “咦,你穿的鞋跟我姐的一样啊,还有裤子。”
    这死丫头眼睛那么尖干什么!
    也不知道老妈给没给两个人带壶凉开水。
    有李琳他们给李薇开张,情况好了起来,陆续的有学生过来买包子了,虽然没有卖地很火,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