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镜中缘-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这……不,不难,我不会令你失望的,菲菲!”董乐宾一时激动,叫了她的一声昵称。他虽然知道这条件的艰巨,但还是信心十足地接受了。

“好,不许反悔?”王菲笑道。

“你也不许反悔!”董乐宾说。

回到学校,董乐宾遐想着王菲的身影,和今天的事情。但他很快明白,现在要更加刻苦学习,王菲的成绩不次于他,想超过她,他还需努力。因此,他拿出课本,进入了题海之中。

期中考试,董乐宾考了全班第一名,比王菲高出三分,当他知道成绩时,他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只有他知道,这成绩是怎样取得的。为此,他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虽然是三分,却意味着他完成了第一步计划。

这以后的几天,《中学时代》《山东青年》分别给董乐宾寄来了文章刊用通知,当他将这些成果递在王菲面前时,王菲开心地笑了,“不错,继续努力啊!”

“这……这个星期六有空吗?我想请你……请你吃饭。“董乐宾乘胜追击。

“噢,对不起,我这个星期六有特殊任务!”王菲说。

“什么特殊任务?”

“不告诉你!”王菲神秘地说。

董乐宾失望地坐在座位上,双眼直凝视着那心中的女孩,遐想万千,无意中翻开自己发表的作品,读着读着,自己便陶醉了。这种陶醉是一种酸楚的陶醉,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陶醉。

其实老天还是蛮照顾董乐宾的,老是制造一些机会让他接近王菲,比如说,那位爱考试的陈莹老师,每次考完试总会把他和王菲派过去阅卷,有时办公室就他们两个人,正因如此,每次阅卷,董乐宾都有些心不在焉,他喜欢呆呆地看王菲,她真美!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董乐宾心里的这一档子事,渐渐地被陈莹摸透了,因此不久以后,她开始不再让两人一块阅卷,并且单独找董乐宾谈心,劝他尽早收心,毕竟早恋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

十一月份,不知是怎么回事,有几名河淀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采访董乐宾,这使董乐宾感到特别意外,在这之前学校根本都没通知过他,但他很兴奋地回答了记者的专访。

晚上,学校专门组织同学们观看了这次专访,并决定对董乐宾实施一些物质与精神奖励。

屏幕上,一名女记者神采奕奕地介绍说:“这一期我们栏目的主人公是一位校园才子,他叫董乐宾,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他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曾经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过四十几篇文章,十几次在全国写作大赛中获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采访一下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成才的……”

掌声,雷鸣般响起。

董乐宾激动极了,其实他压根儿都没想到电台记者会来采访平凡的他,他突然觉得自己在刹那之间象个人物了,而且是一个不小的人物。回头看一眼王菲,她笑得那么开心,董乐宾想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肯定又上了一个档次,不由得心中暗喜。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次记者采访他,恰恰是因为王菲的鼎力推荐,王菲的姨母在电台工作,并主持最新设立的“焦点人物”栏目,王菲便提到了班里的董乐宾,没想到姨母对这个校园才子还挺感兴趣。

董乐宾一次次回头,搜索王菲的眼神,王菲朝他挤了两下眼睛,表示羡慕,同学们对董乐宾也是万分佩服,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次采访,使董乐宾在一中的地位又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同时,这对他日后的各项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触动。

人海茫茫的一个集市上,叫卖声连成一处,买声卖声共绘成一首别致的韵律,形形色色的人物交织在一起,展示着生活的多姿多彩。在集市中央,有一个很显眼的卖摊,摊主是一对长得有些模样的男女青年,摊子上摆着零乱的日用品和几张被烧得不成样子的证件等纸品。只听那男青年向围上来的群众解释道:“我们是济南亚强商品公司的,上周公司起了一场大火,把公司烧得狼狈不堪,为此公司不得不因为这个意外宣布破产,所有商品全部五折出售……”

女的附和着男的作产品介绍。

这使前来购物的群众都很感兴趣,成交的买卖也很多,不出一个半小时,那摊子上便空空如也了,摊主相视一笑,开始收摊。

“副主管就是不一样,鬼点子挺多的呀!”那女的开始说话。

“没办法,谁叫咱是李春邦呢?小莉,我们的合作真是天衣无缝,愿不愿跟我合作一辈子?”那男的注视着她。

“一辈子?难道你到了六十岁还这样吗?我们俩还在这集市上卖这些小东西?那太笑话了。”女的被逗乐了。

他们收拾好东西,坐上了公交车。

这一男一女正是李春邦和余莉。其实现在早已过了“一带一”的阶段,李春邦也成为一个熟练的业务员,完全有能力单独行动,李春邦的脑袋不是戴帽子用的,他时常会提出一些歪门邪道的招数儿推销自己的商品,而且还很善于同余莉一起演双簧,因此他表现斐然,在公司的评比栏上,他与余莉的红旗数直线上升,总经理不得不将他们提拔为业务骨干。

说是“业务副主管”的名义,其实就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而且没有岗位补贴,只是每次业务研究的发言,一般都少不了他们。

久了,李春邦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游南闯北的江湖人物,全凭一双脚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混饭吃。而且在这里,他的音乐天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公司里组织联欢都少不了他的节目。他觉得在这并不很起眼的公司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在与这些少男少女间的交往中,他感到了欢乐。其实这更象是一座学校。

李春邦在这短短的半年内,已经在公司里存了五千元钱,这对他可不是个小数目,其实在这里,同事们的收入差别非常明显。口才好的,推销能力强的,每月可得上千元,而差的,可能每月连肚子都喂不饱。而这样的的环境,促使每个人都有着执着的追求,都不甘落后,进而奋起直追。因此,即使收入不很可观,也很少有人退缩。

其实,这些男女哪里知道,这种传销属于非法传销,这种形式的团体便是在民间所流传的“老鼠会”!

 

集训完毕后,回到中队,黄河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见到了一个一直想见到的人,单是这也许并不为奇,更为奇怪的是,这人是以他想象不到的身份出现的。

回到分队,听李方明和邵茜说,区队长带了女朋友过来,但是丑得要命,所有人都搞不明白,象区队长那样一表人才怎么会找了一个黄脸婆?想不通,黄河也一心想见一见这位丑嫂子。

在一次他给区队长搞卫生时,黄河如愿了。他果真见到一个并不漂亮的女人,然而他却是惊讶至极,因为他认识这个女人,而且跟她还比较熟悉。

“黄河,怎么是你?”那女人见到黄河,惊叹道。

“陈老师,你……你……怎么……”黄河支唔地说不出话来。

“啊,你们认识?”沈利在一旁呆住了。

“这是我的学生,成绩好的很,可怎么来当兵了呢?”那女人双眼流露出兴奋与疑惑的色彩。

黄河以笑代答,悄悄地凑到沈利身边问:“区队长,这是嫂子吗?”随后将目光投向那位陈老师。

“噢……这个,陈莹,不,陈老师是我小学同学,我们一直保持书信联系,这次探亲我回到河淀,就把她带来了,没想到她竟然是你的老师,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沈利不敢相信地用手摸着脑袋,眼睛里释放出特殊的光彩。

“是啊,太不可思议了!”陈莹也叹道。

“陈老师,我们还是比较有缘份的,对吗?”黄河这才明白曾经的陈老师一直没有恋爱音讯的原因,原来她一直……嗨,一切的一切,真的太富戏剧性了,这个世界真的这么小吗?黄河突然觉得自打当兵以来,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意想不到的事情连续发生。一开始先是沈丽娇的出现,引发出一系列的戏剧性经历,这后来又遇到了曾经的语文老师陈莹,这一切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黄河真开始怀疑这是老天有意安排好的,其实,他没有想到,不久后还有一个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正一步一步朝他逼近。

黄河很喜欢找陈莹聊天,聊家乡事,聊昔日的同窗好友,尤其喜欢听她讲王菲的事情,聊着聊着,陈莹开始一本正经地对黄河说:“其实你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也许你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成就的,还记得你上高中时吗?每次我都把你的文章当范文来读。”

“那时候,陈老师你对我特别关爱。只可惜我不争气,连大学也没考上!”黄河不无伤感地说。

“不,我知道你的事!你其实没必要非得考那清华大学的!别的大学也不错!“陈莹很是遗憾地说。

黄河只是苦笑。

“不过,你在部队也是很有前途的,沈利说你表现不错,可以考军校的,当个军官也不错!”陈莹笑道。

“咱没那个福份哩!“黄河很谦虚。

“万事皆不难,只要肯登攀!”陈莹很有女人的气宇,“不过我希望你也不要放弃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只要平常多用心,你的水平不会亚于那个董乐宾的!”

黄河报之一笑!

陈莹说:“我今天下午就要回去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多多学习好好工作,争取在我下次见到你的时候,你会更加出色!”

“为什么不多呆几天呢,你才来了三天!”黄河疑惑地道,其实他真希望跟陈莹多呆一些时日,毕竟她是自己曾经的老师,而且也是故乡人,虽然区队长沈利也是老乡,但毕竟他是自己的领导,在很多方面还是不能有共同语言,有些话也不好直说。

“我怕我再晚几天回去,我的同学们就不认识我了!现在李副校长代我的语文课,我真有些过意不去,我已经误了三天课了,再误下去,太对不起同学们了!”陈莹歉意地道。

陈莹果真走了。沈利送他。黄河望着这极不般配的一对,心里却很高兴,他倒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永恒,毕竟两位都是他一直很敬重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他们戏剧性地结合在一起。

这些时候,马峰对黄河特别好,黄河想也许是因为他们马上要复员的缘故吧。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两个多星期,老兵们就要脱下穿了三年的军装,马峰也不例外。

黄河感到马峰一直象有心事,他的行为与眼神有时总是怪怪的,一个晚自习,马峰约了黄河到理发室谈心。理发室的镜子很大,黄河趁机窥了几眼自己的形象,突然感到有些不认识自己了,镜子里面那黑黑的家伙是自己吗?他不敢相信。

“好一面镜子,”马峰莫名其妙地说,象是在抒发一种情怀。

“镜子?怎么讲?”黄河不解。

“它可以窥探出一个人的全部,从参军到复员,你每一个成长历程,虽然它给人的只是一种流星般瞬间影像,当你离开它时,才感到原来你本一无所有。然而,你毕竟曾经与那里面的自己对视过,关注过,甚至触摸过……”马峰只管讲,根本不在乎黄河是否能够听得懂。

马峰转变了话题,“其实有些话我一直到现在才能对你说,我一直埋在心里。”

黄河一惊,道:“什么话?”

“我们是老乡!”马峰一本正经地说。

“老乡?这我知道啊,你是青岛人,这我都知道!”黄河差点被马峰给逗坏了。他怎么会说这种连傻瓜都知道的事情呢?

“我是说,我也是河淀人,至少曾经是河淀人,我是米家村的。”马峰依旧一本正经。

“你开玩笑吧,分队长,你怎么会……不可能!”黄河竟然觉得马峰是在戏弄自己。

“不是开玩笑。在十二岁以前,我一直是河淀人。后来父亲在车祸中丧生,母亲带着我,嫁给了青岛的一个小商人,我就成了青岛人。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河淀的模样,那里紧靠母亲河,土地肥沃……”

嘿,马峰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但黄河还是不解。为什么马峰一直不告诉他这个事实呢?而且既然是这么亲近的老乡关系,马峰又为何那样苛刻地对自己呢?他真的有些想不通。

马峰似看通了他的心事,接着又说:“我想你一定恨我,为什么对你管得那么严,不顾忌老乡情份,有些时候还故意刁难你,对吗?”

“不,不!”黄河摇头。

“我看得出来!”马峰略有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辅战师战士,要具备全面的素质,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经得住委屈,经得住考验,所以自你入伍以来,我就试图在各方面对你进行培养,对你严格管理,而且还时不时给你制造一些委屈。我想,现在你应该是一个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的人了。”

黄河心里一颤,似乎从马峰的眼神中,发现了一种感动,发现了他的良苦用心,仔细回顾这一年来,的确有过许多解不开的疙瘩,有过许多想不通的心结,也曾对马峰有过深深的痛恨……但在此时,一切仿佛都已不存在,记忆中的,只有欢乐与祝福,只有那些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

“谢谢你这一年来的关爱。”黄河握紧马峰的双手,想起面临分别,眼中有一股白亮的东西,在眼里直转。

“好好干!我等你的好消息!”马峰拍了拍黄河的肩膀。

其实这个时候,面临退伍的老兵,心早已飞走了。尽了三年义务,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也成熟了许多。此时中区队就开始强调,留队的同志多帮老兵整理一下东西,买买车票。马峰利用一些空闲时间,整理编写了一篇关于基层带兵的文章《怎样带好分队》,根据亲身体会阐述了一名基层班长所需具备的素质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等等。全长三万字,可以说是给中队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要说部队里最感人的场面,那便是给老兵送别了,望着熟悉的营房,熟悉的小路,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几年的战友情,凝成多少不舍的泪水。唱一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限留恋溢满心头……

记得当初离开家乡

带着青春梦想走进部队

时光它匆匆似流水

转眼我就要退伍把家回

告别亲如兄弟的战友

走出热气腾腾的军营

回头再看看那熟悉的营房

历历往事再次印上心扉

忘不了第一次手握钢枪的陶醉

忘不了第一次紧急集合的狼狈

忘不了第一次探家的滋味

忘不了过年深夜独自一人想家时眼泪

吃过多少苦哇,但我从不后悔

流过多少汗哇,但我从来不觉得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水的兵

其实我是真的真的真的不愿离开部队

……

而此时,还有多少话没有说完,就开始离开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地方,亲爱的战友们,保重吧……送行的战士以及即将上车的退伍老兵都哭得像泪人,干部的眼中也有一股白亮的东西闪动着。黄河想起了自己来当兵时,同学们送行时的场景,更想起了米馨给他送行时的情形,不觉间泪如雨下,他紧紧地搂住了马峰。

车,终于一步一步离开了视线。

然后,隐约见到那挥动的手。'霸气 书库  。。'

再后来,就只剩下回忆了。

营房开始空荡起来,紧接着开始合并分队,重新任命骨干,黄河被任命为副分队长,再接下来,中队召开了整顿动员大会,依照惯例,每年在老兵复员以后,都要进行一次综合大整顿,整顿纪律整顿作风,毕竟老兵复员那些天,部队总会产生一些松懈的情绪,因此为了使各项工作恢复如初,给那些有所放松的战士敲个警钟,开展整顿是很必要的。

这次整顿预定时间为四个多月,直到新兵下中队,其实这次大整顿也是为了使中队那些正在向老兵过渡的新兵,各项素质能有个质的飞跃。因此,这整顿期间也是战士们综合素质提高的阶段。

早晨长跑,穿上迷彩服,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其实这个时候人员特别少,除去哨兵,每个区队只有十几个人,今天正逢干部们开会。

黄河带队跑出营房,喊了一个响亮的呼号,清了清嗓子的杂音。说实话,一出营房就是舒畅,总有一种跃跃欲飞的感觉。

顺着东西路向西跑,迎面不知是哪支武警分队也正在跑步,两军对垒,都觉得比较新鲜,相互看着对方。

一个武警分队的家伙从黄河与部队中间插过去,黄河一瞅,是个第三年度的兵,心里料道他是在故意挑衅,便回头把他拽住说:“同志,不懂得规矩?”其实黄河只是想给他提个醒,毕竟在指挥员与队伍中间穿行是一种极不尊重的行为。谁想那位战友倒上火了,“怎么了,想打架?”样子很不友好。

“这倒不是,你怎么会……”还未说完,就见那家伙照黄河胸膛上就是一拳,黄河气不过,也还击,刹那间两人如猛虎下山,你一拳我一脚打起来,其实那人哪是黄河的对手,不超过十几个回合,那家伙便力不从心了。这时候,两伙部队都围了上来,先是吵,后来竟混为一体,打了起来。黄河阻止不住这声势,只见过往的行人已成了一圈。

“自家人,打什么?住手……”黄河的叫声制止不了两军的冲突。黄河恐慌起来,毕竟这事起源于他。完了,这下子要是闹到上边,不给他个处分才怪!

十几个人与三十几个人相抗衡,最终创下了以少胜多的“佳绩”,辅战师的兄弟们看着被自己打倒的武警们,很是兴奋,但当他们看清楚围观的群众时,刹那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己人打自己人,糊涂啊!但后悔又有何用,那些武警兄弟们狼狈不堪的样子倒使他们生了同情之心。唉,在人民群众面前丢了一把人!还是辅战师的同志们觉悟比较高,纷纷过去赔礼道歉,那帮同志很是不服:“有本事给坏人使?给自己人使这算什么能耐?”

“对不起,我们一时冲动……”黄河依旧陪着笑脸说话。

“算了算了,我们走……”武警们开始整队。

“回去!”黄河也整队。回去的路上,黄河心里总有一个大疙瘩,他觉得今天这事太不光彩了。万一让上边知道,他就完了。但是他也不敢隐瞒,真是进退两难。

回到中队,黄河径直去找了沈利,向他承认了今天的事情。这一说不要紧,把沈利给气坏了。“我一不在,你就给我捅了这么大个马蜂窝!”他不停地在屋里踱步,不知该怎么办。

“我愿接受处分!”黄河脸涨得通红。

“你知道吗?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沈利眉头紧皱,气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万一那挨揍的武警找上门来,那不仅会连累他,还会影响到整个中队的成绩。最后沈利决定,去找队长商讨一下。黄河建议说:“能不能不惊动队长?”说实话,他这时真怕队长给他来个处分,那他怎么对得起家中父老乡亲?

“废话,这么大的事儿,你能瞒吗?”沈利气愤地走开了,只留下黄河一个人,象掉进无底深渊。

队长还是比较开明的,而且也比较有头脑,他决定带黄河到武警那里赔礼道歉,都是军人,相信会相互体量的,况且他在那武警部队里面也有几个关系不错的。

事情相当顺利,队长一出马,这两边都互相谦让,事情得到了解决,两家不打不相识,成了友好的邻邦。武警那一方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在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鉴于黄河平时的表现不错,况且事情的真相也确实不好下结论,中队没有对黄河及其他十几名人员进行过为严重的处理,但作为一名指挥员,黄河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中队让他在军人大会上做了检查。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分队的分队长田伟探家,这对黄河来说是一个考验。况且分队的李方明与邵茜两名同志不给争气,在哨位上要求比较松懈,从重要哨位上调回了中队的自卫哨。说实话,黄河真不敢相信。李方明要求松这他不否认,但邵茜在他心目中一直是很优秀的一个同志,怎么会要求松懈呢?但事实就是事实,中队不会无缘无故地怨枉好人。

作为一名新提的副分队长,上级领导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一不小心就会换回一顿狠批,但黄河也没脾气。

每天夜里,黄河都久久难以入眠。他一直在想自己该怎样搞好分队管理呢?自己肩上扛的是列兵衔,对那些老兵他该怎么管理才能恰到好处呢?对那既是老乡又是师生关系的李方明,他又该怎样给他做思想工作呢?一系列的问题在脑海里盘旋。

早晨长跑,已经成为一个富有规律的课题,但是跑长了,确实心里边比较烦。据值班区队长反映,今天的长跑是散跑,区队竟有七八个人抄了近路,区队长沈利也因此挨了中队长一阵猛批,气急之下,他集合区队人员,集体练蹲姿。

说实话,蹲得久了真难受,那腿是酸了又疼,疼了又酸,十分钟过去了,沈利还没有流露出同情之心,这时有些人受不了,但也不敢动,索性闭上眼睛强忍着酸痛,只有李方明盛气凌人地换了一只脚,黄河就蹲在他身边,不觉为他捏了一把汗。

“李方明,你干什么?中午写一份检查给我!”沈利气愤地说。

“区队长,条令上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李方明说。这话一出口,战士们竟都笑了起来,只有沈利瞪了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