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剑金钗-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心,但既然遇上了,何不瞧个究竟?
强烈的好奇之心,又促使他跃跃欲试。站起身子,不期而然又向东首石壁下走去。
再次抬头一阵细细打量,只见那条斜裂细缝,离地少说也有八九丈高下。除了隐绰绰的一丝白线之外,什么也瞧不到。
只有轻轻的水珠,由壁缝中滴落下来,发出滴滴之声,敢情这上面还甚是滑湿!
梅三公子算算距离三人醒转,为时尚早,自己何不上去瞧瞧?心念一动,立即气纳丹田,足尖轻轻一点,人已凌空拔起九丈来高。窜进洞口,用手一探,果然裂缝石壁上,触手如冰,又冷又滑,满生青苔!
裂缝虽有十来丈长的一条,但宽度却不到二尺。
身子钻入其中,后背和前胸,差不多已与两面的削壁相距无几。头脸还须歪着,鼻尖才不会碰着石上。而且一双脚更悬空荡着,无处立脚,因为腿部根本无法弯曲。
尤其是这条裂缝,由顶端垂直而下。两边石壁,有若利斧削过,极为平整光滑,滑不留手!寻常会武之人,就是轻功再高,也难飞升得上。
梅三公子凝神行功,提了一口真气,双掌轻按。身子又提升了五六丈高,脚尖紧贴着石壁。换了口气,双掌再按,人就再次上升。这样手足挨次递升,到了百丈左右,只觉扑面霏霏,尽是沾衣欲湿的白气。似雾似霰,一片迷蒙!裂缝也似乎稍觉宽敞。
梅三公子停住身形,仰头一瞧,任你目力最佳,也只能瞧到两三丈光景。再上去,依然是白茫茫一片云层,不知究有多高?
但觉这条裂缝,两面矗立而上的石壁,敢情越往上面,越是宽敞。
这一会工夫,自己已是衣履尽湿。山风徐来,渐生凉意。既然到了此处,自然只有继续往上,决无退下之理。不由鼓着勇气,蓦吸一口真气,双手虚空一按,足尖轻点。
人就像脱弦弩箭,穿云直上。
这会因石壁已经从陡峭,变为微有坡度,而且身形也不似先前那样夹在中间,施展不开。虽然石壁上还是满布
青苔,十分滑溜,但总算好了一些。
梅三公子毫不怠慢,足尖不停的在削壁上轻点,身子也一直凌空直上。约摸又过了一盏茶的光景,头上云层,已逐渐稀薄。
一连又是几个起落。蓦觉眼前一亮,自己身子,已站在一座峰顶之上,晴天万里,阳光照眼。自己在隧道地穴之中,不知时间,原来不但天色已亮了多时,而且已是巳牌时候!
纵目四顾,但见群山罗列,丘壑起伏。白云舒卷,清风徐来,不由精神为之一振。
再回头一瞧,自己来处,原来竟是十来丈宽的一个山洞。足底白茫茫的,尽被如絮浮云,填盖满了。这正不知是几千百年以前,裂开来的一个缺口?
再一打量自己立足的这座山峰,四面居然全是千仞立壁。满生着苔鲜,异常光滑,是个无人能登的绝地。
峰顶广达一二十丈,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岩石,也满生着青绿石藓。
峰顶中央,是一棵藤蔓低垂,虬根盘结的大树。这树树身不高,但覆盖极广,远望过去,犹若撑着一柄雨伞。
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剑
梅三公子这时恍悟歇语中那句“天外浮云”,原来指的竟是一线天之外,浮云之上。
哦!哦!是了!“在树之筋”,当时自己还认为就是指隧道入口覆盖的许多盘枯藤而言。这样看来,“在树之筋”,该是和这棵大树有关了。
不是吗?四句歇语,明明是说:“那一琼一文,两件异宝,是在一颗大树之筋,你该进入洞中的地穴,然后再由一线天出浮云之外。
现在只是要找到“大树之筋”就得了。
他这一豁然贯通,就立刻向大树底下走去!这棵大树,藤蔓交结,枝叶茂密,浓荫覆盖,怕不有四五丈方圆?地上比手臂还要粗的树根,虬筋盘结,滑杌遍地。
“在树之筋”?可能就在这虬筋盘结之处。
梅三公子心中寻思,这四句歇语,据江湖上的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
那么这“在树之筋”,当在几百年前的在树之筋,而非几百年之后,自己所能看到的在树之筋上。
即以这棵大树而言,最少也有四五百年了。
目前固然树身大得要几人合抱,但在几百年之前,也只是一株普通小树罢了,决不会有交错虬筋,遍地藤根。那么……这一琼一文,在树之筋,当时的树筋,又是什么呢?莫非那位神僧当时把宝物埋藏在树根之下?
唉!如果真在树根之下,那就非斫倒大树,再挖掘根盘不可。算了!自己又并非志在必得,何必花这大的气力,把好好的一棵大树斫倒?
而且这棵几人合抱的大树,要斫倒它,又谈何容易?想到这里,正待回身,瞥见树身之上,依稀还有字迹!不由跨上前去,仔细一瞧,字迹和地穴石壁上情形相同,是用金刚指写成的。
不过树身和石壁不同,几百年来,它在不停的长大。字也就逐渐消失,目前已经谈到不可辨认。
梅三公子细心观察,一面用手指按着原来的笔划,顺势揣摩。这样推究了大半天,才依稀认出好像是:“绍兴十七年,智果手植”。等几个字样,“绍兴”是南宋高宗的年号,距今已有五百年了。!
至于智果?敢情就是这位发现宝物,留题歇语的神僧。
不过当年他手植此树,又何用在树身上留下字迹?他蓦地触动灵机,眼光依着这行字迹,向下瞧去。
树身下面,还不是和其他地方一样,盘着精如臂膀的虬根,那有丝毫异样?
梅三公子瞧了半响,不由哑然失笑。自己光是从树根上搜索,那会瞧得出端儿来?要知五百年前,智果神僧,植树之初,这还是一株小树啊!。
当年他留下这行字迹,准是埋藏宝物的记号,自己何不一试?
想到这里,立即从腰间抽出昆吾剑,先把树身下面露出地面的虬根切断,然后慢慢地向下挖去。
昆吾剑削铁如泥,何等锋利!他连挑带挖,何消片刻,就挖了三四尺深一个窟窿。但这棵古树根部,粗粗细细的虬根,竟然藤须纠结,越挖越多。
梅三公子双手并用,顺着一条较粗的树根,削去四边分支细节,往下挖去。一阵工夫,已经挖成一个深坑。而那条树根,还是盘盘曲曲的深不见底。
剑尖有了感触,虬根盘曲之间,忽然露出一角青石。不由心中一动,这树根深处,虽是岩层。
但显然这青石颜色,和原来的石层不同,敢情就在这里了?
心念急转,剑尖一挥,便把虬根切断,一面小心翼翼的拔开砂土。
青石逐渐露出,那好像长方形的一个石函!梅三公子陡觉精神一振,知道自己所料不错,紧接着把青石上下四周的树根砂石,悉数拔开。
然后还剑入鞘,双手捧住青石一端,往外拉出。石函共有三尺来长,上面还隐约有字。
梅三公子这时无暇多看,挟起石函,纵身跃上深坑。拂去身上砂土,放下石函。
细细一瞧,原来石函正面,果然还有一行小字,龙飞风舞,指痕宛然!
当然也是那位智果神僧,用金刚指写就:“琼蜂为精,功胜玄真,文曰阿耨,剑中之神,五百年后,贻有缘人。”
梅三公子看完之后,心头蓦地一惊,这六句似诗非诗的歇句,前面四句,似乎是解释那留在石壁上四句歇语的第一句“一琼一文”而言。
虽然这解释,还是不太清楚,但可知道,石函所藏的是一块玉石英精,和一柄神剑无疑。
可是后面两句,“五百年后,贻有缘人。”
难道智果神僧,当日藏宝之初,就算定要待五百年之后,才有有缘之人前来取宝?
这有缘之人,难道就是自己?梅三公子这会不再思索,看好石函合缝之处,两手轻轻一揭这石函好似浑然一体,那里动得分毫。
唔!许是年代久了,不易开启。当下手上不期而然又加了几分力道,那知依然一动不动。要是再加上十分真气,石函势非破损不可。但这神僧留下来的遗迹,万一破损了,岂非亵渎?
心念一转,反手撤出长剑,依着石函原缝,小心翼翼的用剑尖向四周轻轻划了一转。然后用手一揭,石函果然应手而启!
只见石函中间,平放着一柄两尺来长黑黝黝的短剑,和一块鹅卵大小四面凹凸不平的黄色琥珀。这就是数百年来,武林争传的两件异宝?
梅三公子瞧着这两件东西,心中未免稍有疑虑。
当下伸手取出短剑,一手轻按卡簧,缓缓一抽。
那知竟然分文不动,敢情年代久远,短剑生了锈?
那还成什么宝物?
梅三公子心念转动,手上渐渐运功,三成、四成、五成!怪! 自己用上五成真力,即使是铁,也该拉长了。
这短剑和剑匣,不知是何物所铸?依然动也不动!
低头一瞧,这黑黝黝沉甸甸的短剑,形式奇古,剑柄上除了刻着“降魔护法阿耨神剑”八个篆字之外,一点装饰也没有。
剑匣虽然还雕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图案,但青铜剥蚀,更是瞧不清楚。
梅三公子暗暗寻思,武林中人为了两件宝物,不惜牺牲生命,闻风争夺。
以及智果神僧,费了如许周折,藏之深山,足见断不会是件废铁,许是自己参详不透其中玄机罢了。
唔!鼠老前辈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这阿耨神剑来历,不如带去给他瞧瞧再说。想着就把短剑佩好,然后再取出鹅卵形的黄色琥珀,略一打量。
那只不过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原形琥珀罢了,有什么稀罕?
“琼为蜂精,功胜玄真!”
这两句话,当然是指琥珀而言!
梅三公子不期而然的举手向阳光中一照。
啊!这回他发现了琥珀中间,果然有物!
那是有拇指大小的一个黄蜂,头上生着一对金色眼睛,蠹须如针,栩栩欲活!
咦!当真是活的,梅三公子还当自己眼花。
定睛细瞧,这透明的琥珀中间,那只黄蜂,果然扇着翅膀,还在不停的爬动。
天生万物,固然无奇不有,但奇物,倒还真是罕见!
当下也就顺手纳入怀中,一面把石函合好,依旧放入原来树根之下,然后将深坑填平。
等一切就绪,直起腰来,猛一抬头,只见太阳已是过了正午。
原来,这一阵工夫,竟然耽搁了一个时辰!
地穴中三人,谅来已可醒转,不由心中一急,连忙顺着来时石壁,往下跳去。
这回驾轻就熟,附壁下降,比来时自然要快得多。
何消片刻,便已翩翩然落到地穴之中。
一瞧三人,却尚未醒转,只得回到石榻坐下。
一边解下阿耨神剑,反覆端详,只觉剑匣上雕刻的花纹,似是人形。
但因年代久远,剥蚀得十分模糊,难以辨认。
他细心探究,从剑柄到剑匣,差不多摩娑个遍,依然无法抽出剑鞘,也无法参得透其中奥秘。
这样又过了一会,突听崔慧叫了一声“梅哥哥”揉着眼睛,坐起身来。
梅三公子忙道:“慧妹,我在这里。”
崔慧摸索着走下石榻,口中“噫”了一声道:“梅哥哥,我好像睡得很久了呢,怎么天还没亮?”
梅三公子笑道:“这时已经快未时啦!因为在地穴之中,瞧不到阳光罢了!”
崔慧惊奇的道:“什么?过了未时啦!唉!那我们今天又走不成了。”
她认为自己一行,还要从土烂死谷中走出去,是以一听过了末时,心中不由焦急起来。
这一叫,却把上官燕惊醒,眼睛一瞧,黑越越的,伸手不见五指。“咦!这屋子怎么黑得有点出奇!慧姐姐,你说什么,今天我们又走不成了?”
梅三公子笑道:“小妹子你别急,你们两人和这位祝兄,昨晚服下苗疆毒妇的‘补天髓’,酣睡了六个时辰,此时功力尽复,只要等祝兄醒来,我们就可以出洞了。”
“老前辈,晚辈已经醒过来了。”祝鹰扬其实和上官燕同时醒转。
他记得昨晚中了玄女教“五阴截脉”,由一位前辈高人,打通自己全身经脉。之后,自己又一阵迷糊,就昏睡迄今。
他想到这里,赶紧略一运气,只觉精力充沛,真气极旺,较之未受伤前,似乎功力反而精进了不少。
心下正在大感惊讶,及听到梅三公子一说,才知自己昏睡之中,又服下了一种补充功力的药物,心中益发感激,连忙说了出来。
梅三公子见他还是老前辈,晚辈的叫着,不由笑道:“祝兄,千万别这样称呼,小生和你年龄,差不多相仿,如不见外,正好平辈论交呢。”
祝鹰扬听得心中更是惊奇,因为自己曾听师父说过五阴截脉,手法最为阴毒,击中人身,无法救治。除非几位有数的前辈高人,才能用本身的真元之气,打通脉络,方始有望。
以自己师父那样的本领,尚无把握可以救治,是以猜想对方,可能就是几位有数的前辈高人。
这时听对方说出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竟有如此功力!倒真不可失之交臂,想到这里,连忙答道:“既然兄台吩咐,小弟敢不从命,不知兄台大号如何称呼?”
“小生天台梅君壁。”
“天台!你……你是梅三公子?”
“不错!祝兄也许认为令师兄十二金钱任龙,就是小生所杀?这中间情形复杂,一言难尽,我们且到洞外再详谈罢!”
祝鹰扬在江湖上走动,时间虽然不多,但梅三公子言外之意,自然听得出来,闻言连忙应是。
这时崔慧已从身边掏出火摺子,随手晃亮。她四处一照,惊奇的问道:“梅哥哥,我们已经不是在原来的石室中吗?这往那里走啊?”
梅三公子手指了指顶上一个斜斜的洞穴道:“我们就得由此出去!”
“啊!”上官燕和祝鹰扬同时叫出声来。
这洞顶离地差不多有十丈来高,慢说上官燕祝鹰扬两人,无法上去,就是崔慧,也面露难色!”
梅三公子微微一笑道:“这洞穴是斜坡,上去之后,就比较好走,还是由我把你们送上去罢!”
武功一道,丝毫勉强不得,三人心中自然清楚,当下由梅三公子挨次把三人送上洞穴,自己走在最后。
一会工夫,鱼贯爬出地穴,到了先前疗伤的石室之中。
崔慧再也忍耐不住,瞧着梅三公子问道:“梅哥哥,你昨晚说是鼠老前辈给你解药,你几时又碰上鼠爷爷的呀?”
梅三公子笑道:“时间不早也,我们边走边说罢!”
说毕,就引着三人出了石室,走完岔道,再向右拐弯,前面已经是隧道的直路。
他边走边说,就把在九道弯出口,崔慧上官燕蛊毒发作,昏迷不省人事说起,自己如何碰上钻天飞鼠,得到“百毒散”解药。
以及如何追踪温如风,在林中遇见三小姐于文娴,引来隧道入口,并在石室,替两人服药,后来自己也因蛊毒发作,运动疗毒。
之后,灯心和尚和祝鹰扬入洞不久,金老二一行也就入洞搜索,自己如何把祝鹰扬救来,以及岩寨先生受灯心和尚怂恿,找寻自己,钻天飞鼠又如何把众人吓跑。
自己不见三人,找入地穴,巧遇苗疆毒妇,为三人服下“补天髓”。又要自己参详壁上歇语,代取白灵丹,寻上一线天,获得两件宝物,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这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直听得三人连连称奇。
上官燕却高兴得直跳起来,急急问道:“梅哥哥,那两件宝物,你当真得到了,快给我瞧瞧!”
梅三公子不由笑道:“小妹子,你真性急!这里黑黝黝的,那里看得清楚?我们出了隧道,再看不迟,可是这两件东西,我真还瞧不出所以然呢!”
崔慧忙着接口道:“梅哥哥,那我们快走!”
梅三公子接着又向祝鹰扬说出自己一行,在雪峰山破庙中遇到十二金钱任龙等人之事,详细叙述了一遍。
并说次日自己曾亲眼瞧到追风剑客被人杀害,在树身上留着血书的“杀追风剑客者天台梅三公子”等字样。
后来才知任大侠也同时被害,而且也同样留着“杀十二金钱任龙者天台梅三公子”的血字。
只不知这嫁祸自己的人,是何居心?
祝鹰扬点头叹息了一声道:“小弟也确实怀疑梅兄和敝师兄无怨无仇怎会骤下毒手?既然杀了,又何用题上自己名字?而且如果题上名字。譬如说,小弟现在知道梅兄的大名叫做梅君壁,那就应该写‘杀十二金钱任龙者,天台梅君壁’,决不会不写自己的名字而写梅三公子了。所以小弟猜想,此人敢情是梅兄的仇家,而且又不知梅兄的大号。因为江湖上,自从梅兄力创轿前四煞,独斗红灯夫人,大破歌乐山庄,并且得到几年来只有传言的两件武林至宝,‘天台梅三公子’这几个字,已是无人不知,到处轰传。他所以要用上借刀杀人,不但借刀杀人,而且是一石两鸟之计,让华山、泰山两派的人,好找梅兄寻仇。因为此人深知梅兄武功,华山、泰山两派,如能就此把梅兄除去,固然是件快事。万一依然败在梅兄手上,甚或伤亡多人,也可趁此削弱两派势力。此人用心,可谓十分毒辣!”
梅三公子听得悚然一惊,暗暗点头。
崔慧却披着樱唇说道:“什么仇家?反正此人逃不出是那天雪峰山破庙中在场之人,除了祝兄的令师兄十二金钱任龙和追风剑客两人之外。那就是金透银弹范老三,灯心和尚,和阴世秀才公孙庆三人。他们因为听说两件武林异宝,落到梅哥哥手上,才不惜借刀杀人,一石三鸟,让你们杀得天翻地覆,鹬蚌相争,他好渔人得利,坐享其成。”
梅三公子想了一想,摇头说道:“慧妹所说,确也有理,不过,你仍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崔慧自认理由十分充足,听梅哥哥这么一说。不由睁大着一双妙目,反问道:“梅哥哥,那么你说其二是什么?”
梅三公子微微沉吟道:“慧妹,祝兄的令师兄十二金钱任龙和追风剑客两人的武功,比之金透银弹范老三,阴世秀才公孙庆,灯心和尚三人,孰高孰低?”
崔慧笑道:“这几个人的武功,自成家数,各有所长,在江湖上都算得一流以上的高手。要真正说到谁高谁低?极难分得出来。”
梅三公子不由笑道:“这就是了,以十二金钱任大侠和追风剑客的武功造诣,和其余三人,全在伯仲之间,相去不多,如要杀害一人,决非是数百招之内,就分得出胜负。这个人能在不多时间之内,赶杀两个高手,留下血字,从容俐落,则此人功力之高就得高出他们数筹之上,才能办到,是以杀任大侠和追风剑客的凶手,不可能是金透银弹范老三、公孙庆和灯心和尚,于理甚明。”
上官燕小姑娘边走边听,始终没有插口,这时忍不住问道:“梅哥哥,那么你说是谁杀的。”
梅三公子摇头道:“这时还无法判断,不过我想迟早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大家这一阵谈话,不知不觉已走近隧道出口。前面业已隐约透进阳光。
第三十三章 九幽门人
梅三公子、祝鹰扬、崔慧、上官燕四人,刚一走近隧道出口,瞥见洞口地上,阳光照到之处,好像有人写了许多字迹。
再一细瞧,歪歪倒倒的果然是字!
“堵洞巨石,岩寨老儿涂有剧毒粉剂,出洞之时,不可沾及,我先走了,嘻嘻!”
虽然没有署名,显然这是老偷儿钻天飞鼠鼠爷爷的口气。
梅三公子不由恍然大悟半夜之前,岩寨先生和金老儿说了几句耳语,一个人匆匆赶来,就是为了在堵洞巨石上洒毒。如果洞内之人,妄图退出,不知就理,用手搬移,就得沾染剧毒。
看这口气,鼠老前辈业已先走。
唉!幸亏他已先走了,否则叮嘱自己向苗疆毒妇要的三粒“补天髓”,自己没有办到,如何向他交待?
心中沉思,眼光却往洞口打量,果然有块堵洞巨石,已经被移开了三尺光景,正好够一个人侧身而出。
连忙回头通知大家,别碰上那块巨石。
鱼贯出洞之后,发觉前面还有许多参差石块,和矮小藤树,挡住洞口,即使到了近前,也决难发现。
转出石徇,原来此处是一个乳石荒凉,草长过人的山坳。不过许多荒草,业已被人践踏得东倒西歪,有迹可循。
敢情岩寨先生灯心和尚,以及金老二阴世秀才等人,在洞中被鼠爷爷一字一顿,说出的“勾魂律令”。吓破了胆,才慌慌张张的逃出洞来。
“勾魂律令”那两句“阎王注定三更死,谁能留得到五更”的古怪话儿。到底有什么力量?会使这批一流高手,闻风丧胆。
梅三公子循看偃草路迹,一边走,一边问道:“祝兄、慧妹,你们在江湖上可曾闻到有人说过‘勾魂律令’的来历吗?”
“勾魂律令?”祝鹰扬、崔慧、上官燕三人,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语气似乎十分新鲜。
“不知道。”祝鹰扬摇着头,话刚出口。
崔慧也跟着嚷道:“我从没听爷爷说过啊!”
一阵静默,只听四个人衣带飘风,和脚踩在落叶衰草上的轻微声响。
一阵工夫,便出了山坳,前面有着一条山径,向左就是通往土烂狭谷方向去的。
赶到土烂谷口,只见琴剑两小,精神萎顿的坐在石上,一眼瞧到主人,早已欢呼着迎了上来。
梅三公子四面一瞧,却不见温如风的书僮蓝儿,不由问道:“唉!蓝儿呢?”
琴儿忙道:“小的三人,自公子爷走后一会,便觉得腹中痛痒难禁,大家缩做一团,渐渐的昏迷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腹中一阵急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