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春-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真低下头,对于这么一个要求,不知怎么就狠不下心来拒绝。于是她道:“哪里有你这样要东西的,分明就是在抢。”说话间,她自己的手却是微微一收,把那支刚才还觉可憎之极的金钗紧紧地攥在了手里,既不插回头上去,也不还给李曦,只是扭开头去,自己又往前走了起来,算是默认了那根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木簪已经送给李曦。
李曦追上几步,两人继续默默地看着街景往前走。
“做道士,好玩不好玩?”他突然开口问。
“这问题……我们修道可不是为了好玩,天道飘渺,哪里有玩的功夫?”她反问。
李曦撇嘴,一脸不屑的样子,“才不信,你也是修道的,却整天喝酒、作诗、看书、会友,这还不叫好玩?天道飘渺,我可没看到你怎么努力求索”
玉真笑笑,扭头看着他,“你才认识我几天?我勘经的时候你何曾见过?什么都没见过,就在这里说这样话,也不知道脸红……”
李曦也笑,“那改天你勘经的时候让人叫我,我要看你都是怎么钻研天道的。”
玉真扭过头去不理他,“才不告诉你,你在一旁看着,肯定捣乱,哪里还有心思勘经。”
两人笑闹着,渐渐走向街道尽头。
长安城的格局便是如此,城内有一百多个坊,每个坊都是有四门有城墙的,随时可以封闭起来。李曦和玉真已经走到这个坊的最东头,前面远远可见,出了大门,就是朱雀大街了。
站在这处地方,往前看,灯火璀璨,往后看,璀璨灯火。
只有这里,人声渐远,灯火疏离,只有漫天的星光洒下来,影影绰绰。
似乎是心有灵犀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停下脚步,面对面站在那里。
李曦把玩着袖子里的木簪,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但是一直到最后,梁山伯都没弄明白祝英台的心意,真是可惜啊。”
听了这话,似乎刚才的那些流畅与惬意,都突然一下子给李曦掳走了,让人不知不觉就一个跟头又跌回现实里。
玉真公主直觉的自己的心怦怦的跳,口舌都有些发干,心里忍不住问自己,他想告诉我什么吗?或者,他是在拿梁祝二人,比他和我?
大约每当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总会突然之间就胡思乱想起来,玉真公主也不例外。
她虽然修道多年,身心清净,可是似乎只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李曦就已经把她从仙界拉回了凡尘。
于是当李曦抑扬顿挫的说起一段爱情故事,她嘴上说的淡然,其实心里早就凄楚得了不得,当李曦拿一根丑陋不堪的金钗换了她的木钗去,只用一句话,就让她看似埋怨,其实心中却有着淡淡的欢喜,当李曦再次提起那个似乎颇有双关之意的十八相送,她心中不禁怦怦地直跳,既怕,且羞,却又忍不住的想要期待着一些什么,偏偏自己心里还不愿意承认隐隐约约之间的某种堕落。
这时候李曦抬头看着满天星光,道:“有时候其实我也蛮想修道的,可就是这俗世之中喜 欢'炫。书。网'的东西太多,权力、美色、金钱……都不舍得丢开啊,一想到如果我出家修道了,我的女人就有可能给别人搂在怀里,我就难受得要死,就是这么一个霸占欲很强的人……”
又是一段莫名其妙的话,但是听在玉真公主耳中,却觉得这两段话丝毫都不突兀,一时间越发的心跳耳热,连那攥着金钗的手掌都不知不觉的就腻出一层油汗来。
李曦不说话了,她也屏息。
似乎是明知道李曦接下来要做什么要说什么,心里有些怕,也有些期待,最终不舍得逃开,便干脆自己哄自己:他不过就是说了一个好听的爱情故事罢了,自己修道多年,岂能连这些儿定力都没有?
突然的李曦收回目光扭头看着她,拿起手里的木簪在她眼前晃了晃,慢慢地笑起来,“走了,师姐。谢谢你送我到这里。”
听到这话,玉真蓦地松了口气,似乎逃过一劫似的,但是心中却也同时有一抹失望荡漾开来:他怎么会这 么 快‘炫’‘书’‘网’就要告辞离开了?
胡思乱想中,恍惚的看见李曦拍手,然后有辆马车过来,然后他冲自己招了招手,上了马车,马蹄得得声中,渐去渐远了。
好 久:炫:书:网:之后,玉真才回过神来,扭头追着那马车看过去,似乎能看到他掀开车窗跟自己挥手的样子——带着些戏谑的无赖样子。
怎么样,我又让你吃惊了吧?——这或许是他得意的地方。
愣怔了许久,玉真公主才突然笑了起来。
这家伙,他叫我师姐?
抚摸着手里那跟粗劣的金钗,她越发的越发灿烂了些,“还真是无耻啊,我师父要是知道他有个这样的弟子,怕不得给气个半死?”
马车得得行到跟前,车夫和一个小道童同时跳下车来,诧异的看着笑容灿烂的玉真长公主,然后那小道童问:“殿下,咱们回去吗?”
她点点头,“回去。”然后便把那根金钗插回头顶的发髻,也不理身旁的马车,只是自顾自的往回走。
夜风起了,很凉。
走在夜风里,衣袂飘飞,宽大的杏黄道袍随风翩然起舞。
夜市似乎正在渐渐地热闹起来,刚才在路上自己感慨夜市之繁华丝毫不逊白日的时候他就嘲笑过,说这才是刚开始呢,现在看来,果然他说的不错,这才是刚开始呢。
行人越发多了起来,也有华丽簇簇的车马,更多的却是普通衣着的老百姓晚饭之后出来闲逛,本不准备买东西,或许遇上物美价钱瞧了心痒的物什,也会狠狠心掏钱买回去。
灯笼也越发多了起来,推着小车叫卖的人就是一盏盏流动的星星,在街市上穿梭往来。
呼吸着身边悠远的人间气息,她顺着两人一路走来的道路走回去,似乎不知不觉就听到了诗章深处那深巷柴门之中的犬吠。
灯火阑珊处,人间篱落苦。
“师父说的对,天道即人道,天理即人理。”她喃喃地道。
脸上带着一抹灯火疏离的恬淡笑容。
下面,推荐一本朋友的书——
书名:方寸杀
书号:2042458
异界的刺客传奇
近在咫尺,人尽敌国
方寸之内,有我无敌
这样的刺客,难道还不够拉风么?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四十七章敲门砖(上)
第四十七章敲门砖(上)
“我儿愚钝,怕是不堪先生驱使啊”高华老爷子道。
他躺在病榻上,脸上病恹恹的,没有一丝神采,唯有某些时候,趁李曦扭头看向李逸风的时候,他的眼中才会偶尔闪过一缕精芒。
九月十三日,在此前李逸风代表李曦连续十天的拜访停下三天之后,李曦带着李逸风一起,备了厚礼,亲自登门拜访据说尚在病中的高华老爷子。
李曦此来,自然首先为了答谢人家,毕竟人家可是真的救了自己一条命,如果加上莲莲妙妙和庚新,其实应该算是四条命,亲自来答谢一下也是理所当然。其次才是为了想要亲自试探一下这位高老爷子的口风,看能否把高升招致帐下。需要多少钱,李曦倒不甚在意,毕竟他现在可不缺钱,他缺的是安全感。
他需要一个能放心的放在身边,遇到危急时能够随时挺出来帮助保护自己和家人周全的人物,高升显然很合适。
李曦这个正主儿亲自来了,高华虽然推病,却也不便不见了,于是便让人把他和李逸风两个人迎进了院子,就在病榻前见了他们。不过李曦还只是道谢了一番权作慰问,还没等提起高升的事儿,老爷子就已经赶紧开口给谢绝了。
李逸风闻言就有些心中不悦。
且不说他们先后如此至诚的邀请,光是李逸风过来就来了十次了,眼下又是李曦亲自过来,光是说起现如今李曦偌大的名声,响当当的当今名士,请高升一介武夫过去做友客,绝对是高抬他们了。
要知道,自打李曦遇刺一事发生,李逸风放出口风去家里要聘请高手护院之后应募者如云的事儿就不说了,光是很多得知此事之后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在李曦身边护持的高手,就有不知凡几,更别提此事发生后,苏晋苏大人和李适之李大人更是各自派了几个老家人过来帮忙护院,俱都是孔武汉子。
只不过李曦处事谨慎,对于这等贴身护卫的事情,颇有些宁缺毋滥的意思,因此除了李适之和苏晋两位大人送来的护院暂且留下护持之外,其他人都婉言谢绝了而已。
谁知道他们今天李曦都主动登门拜访了,这高华老头儿竟是这么不给面子,这边还没提起这个话呢,他就提前的把话口给堵死了,这自然是让李逸风心里憋了许久的怨气越发积郁了起来,当下他便咳嗽一声扭过头去,不说话了。
李曦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闻言笑道:“老先生误会了,曦此来只是为了答谢令公子的救命之恩而已,高升先生侠风磊落,人所共扬,曦何等人也,不过国子学一学子而已,焉敢劳动高升先生为护佑?此事不必再提,不必再提。”
李曦这么一说,高华老爷子反而眯上了眼睛,不说话了。
彼此不熟,只是象征性的登门道谢而已,人家老爷子又是病着,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自然就有些话不投机,于是只是简单的问候过之后,李曦便客气的起身告辞,老爷子也不留人,只是安排了管家送出门外。
等到那管家回来,见自家老爷子已经是重又在正堂的胡椅上坐下了。
“人送走了?”老爷子问。
“回老爷,送走了。”那管家回答道。
高华老爷子点点头,眯着眼睛一遍遍地摸着山羊胡,道:“这个李曦,别看年纪轻轻的,果然是有些道行的,只可惜,白身哪,而且还得罪了当朝太子,虽说在国子学里读书,但是以后这路子,怕是顺不起来喽”
那管家虽然也算是个明事理的,甚至还读过几年书,认得不少字,可是对于这些事情他哪里能听得懂,因为闻言便也只是附和地笑笑,“老爷自然是明见的。”
“我明见个屁”高华老爷子甩了甩袖子,仰头看着天上白云朵朵,叹息道:“人常言,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是帝王家不缺你这文武艺啊,根本就卖不出个封妻荫子,只是不知道该卖给谁好呢?唉,这个小王八蛋,叫你不听老子的话,叫你讨饭……”
出了大门,李逸风便愤愤然了起来。
马车粼粼声中,他忍不住说:“这高华老儿也未免有些太不是好歹了,公子亲自登门拜访,他居然公然装病,那外服还没脱呢,他以为拉一床被子往身上一搭就是病入膏肓啊”
李曦笑笑,对于李逸风的愤怒,他倒是颇能理解。换了谁被连续十次拒之门外,怕是心中都要有着不小的怨气,而这一次自己亲自来,怕他又是带着不少期望过来的,结果还不等提起话茬儿就让人给掰开了,他心中自是更加不悦。
想了想,李曦道:“其实想想,也正常。虽说我如今名气不小,可高华老爷子多大年纪了?六十多了呀,他可不是那种脑子一热就天不管地不顾的年纪了,一点名气,吸引不住他,至于钱,高家父子看来都不是贪钱的人,所以,我有什么资格非得让人家跟随?人家即便是开口拒绝,也实在是人之常情罢了。”
顿了顿,他笑笑,“或许等我得了官再来,老爷子定会是另外一番面孔了。”
李逸风闻言也只能苦笑,掀开车窗看看外边,见马车虽然跑得不快,却还不至于给人听了什么去,他这才道:“您上次醉酒之后说,您拒绝了咸宜公主这边,其实也就是向陛下表明了施政之心,但是怎么这些日子门下仔细观察,也出去打听了不少朝廷上的动向,这……如今好像是并没有什么动静啊”
李曦笑笑,道:“别急,我估计也就是在这几天里了,只是不知道,是陛下直接召见我,还是会打发哪位大人帮忙举荐一下?问题是,除非陛下暗地里给谁指点一下子,否则,这朝堂上怕是没人会为我出头啊,唯一知道内情又可以为我出头的九龄公,偏偏还居母丧……”
李逸风闻言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心里不太认可李曦的说法。
九龄公居丧是不假,但是,李曦以周邛入室弟子的身份,自从到了长安,已经四次求见,但是那九龄公居然吝于一见,显然的这已经是表明了态度了,李曦的那份奏章,他是持反对意见的,所以,所谓居母丧之说,也只好算作是公子爷说话给他留些面子罢了,其实说到底,九龄公有些看不上自己这位出身县学年仅十八岁的主公啊
不过李曦这么说,他还真是不好议论九龄公什么,当下里便只能是道:“或许,您可以请苏晋苏大人,或者是李适之李大人帮个忙?”
李曦摇摇头,“不可。我与他们二人,乃至于贺工部等人,堪称是义气之交,彼此谈诗论文饮酒闲话,自是极好,若是其中一旦掺杂了朝政,怕是反而会影响了这份感情……不妥,不妥啊,若非实难危急,我不准备请他们帮忙。”
李逸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便沉默下来。
想了想,李曦问:“最近你可又曾往大兴善寺去过?见到莫言大师了没有?”
李逸风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苦笑道:“又去了两次,都没见到他人。”
李曦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也沉默下来。
即便他心里明知道,玄宗皇帝怕是已经打定主意要用自己了,不然在仍然很是看重门第的大堂上层社会,尤其是皇家,他们是绝对不会把自己一个小地方出身的普通人看作是驸马都尉人选的,即便咸宜公主再喜 欢'炫。书。网',即便自己再做的好诗,是名士,那也不行。
而正是因为那份奏折一上,让玄宗皇帝心里把自己摆到了一个明显高过正常身份的位置,所以,才会有了玉真别馆内大家一哄而上的劝亲。
而等到自己彻底的拒绝了做驸马都尉享受富贵的可能之后,只怕玄宗皇帝心里更是打定了主意会用自己了,但问题就在于,这第一步,怎么走?
自己一个从九品的待官之身,之前的履历又仅仅只是当过几个月的小小县主簿,玄宗皇帝自然不可能一上来就给个什么高位,不过却肯定也不会是一个普通混日子的位子,因为玄宗皇帝只听了自己的言,还要观自己的行,所以肯定要放一个能做实事的官儿给自己,用以考察一下自己确实的能力。
但是问题就来了,给个什么官儿才合适?
另外,平白无故就要任用一个人出任要津,即便以玄宗皇帝的大权在握,却无论如何也得给朝廷重臣,给吏部官员们一个理由啊不然的话,便是连玄宗皇帝怕是都掰不过这个理儿去,会直接给门下省驳回了。
所以,自己还需要一个恰当的举荐人。但问题是,谁能站出来为自己举荐一下,帮自己敲开大门呢?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四十七章敲门砖(下)
第四十七章敲门砖(下)
一路上慢慢地思索着当下困扰自身的一些问题,苦无所得,然后李曦就乍然听得外边热闹了下来,似乎人众喧腾,一时间声势竟是极大。
正蹙眉间,马车已经慢慢停了下来。
车夫在外边道:“公子爷,咱们走不动了,据说前边清路呢。”
与李逸风对视一眼,然后两人便先后下了马车,果然就看见街面上已经有兵丁手持刀枪正在沿途清查过来,所有行人和车马都必须要让到道旁,为来者清路。
李曦心里寻思这到底是什么贵胄人物,出门一趟竟是要偌大的声势,便扭头四下里看看,然后问那拢住马头的车夫,“这是到了那个坊了?”
那车夫闻言公然回答,“回禀老爷,这里是务本坊。”
李曦点点头,务本坊紧挨着宫城,倒真是有可能是什么大人物要过路,过了务本坊就到南北大道,往南再走一坊之地就到了自己住的亲民坊,要是沿路顺遂,再有个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可以跑到了,不想时机不巧,却是给堵在这里。
来到长安之后也遇到过几次这样大人物过路时要清街的情况,每次都要耽搁不少时间,而且清街期间还不许你乱动,只要你在人群里胡乱穿梭,就会有行刺之嫌,虽然眼下太平盛世,很多规矩都宽松许多,哪里来的那么多刺客,不过要是维持秩序的武官和官兵非得较真的话,这还真是个不小的罪名。
心里想着能有这等气派的一般都是皇族中要紧的人物,而且即便是那些要紧的皇族人物,在眼下玄宗治世时期,也大多已经不太敢于摆出这般的气派了,也就是薛王和岐王等几个老王爷在正式觐见的时候,才需要摆出全副仪仗来清街,李曦不由得摇头叹息自己倒霉,心想也不知怎么赶那么巧。
一旦遇到清街,少说也得半个多时辰,左右闲着无事,李曦回头看见自己侧后方不远处正有一家酒楼,便招呼了李逸风一起到楼上坐一会儿,那车夫自看管马车在下面等着。
一路挤着往酒楼走的途中听见路旁行人的议论,李曦这才知道,敢情要过路的不是什么皇室人物,而是一位号称“通玄先生”的道人。
据说他是在恒山修道的,生于尧舜时,至今已数千岁,则天皇帝时就曾屡屡征召他,可是他不喜人间之事,因此屡征不至,前些日子恒州刺史韦济上表举荐,玄宗皇帝派遣了中书舍人徐峤亲自前往,这才把他给召入长安,眼下就住在这务本坊的一处道观里。
据说这些日子里,玄宗皇帝亲自问道,对他很是尊崇和礼遇,出入依仗比王侯,今日便是在兴庆宫问对完毕,一路大驾回来了。
听着旁边路人对于这位通玄先生那神神乎乎的来历的讨论,据说他道术通天,能呼风唤雨,还擅长生之术等等,李曦不由得洒然失笑。
这些东西,他可是不会相信的。
如果说某些修道有术之人,比如莫言大和尚等,能够掌握天地之间一些玄之又玄的哲学原理,并且从而拥有一些大异常人的本事,那信与不信的,尚在两可之间。
毕竟一直到了现代社会,易经仍是一门无法完全破译,被认为是神奇之极的哲学系统,至于推背图之类的,则更是神奇之极。
但是要说一个人能活几千岁不死……这等事情,也就只好当做神话来听了。
扭头看看李逸风倒是一脸好奇,李曦也不便说什么。
他知道在眼下这个时代,即便是再厉害的读书人,好像是通晓了很多道理,可是一遇到这等怪力乱神的东西,却仍是会选择相信。即便不信,也是宁可敬着,绝不敢亵渎。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即便有通天彻地之能,要想他做一个无神论者,却还是不太现实。
走进酒楼一看,一楼已经完全坐满了,甚至有一张桌子围了十几个人的热闹处,想来遇到这种事情不能走动了,跟自己抱着同样心思想进来闲坐一会儿的人还真是不少。
这会子招呼声要东西的声音此起彼伏,店里的伙计忙得不亦乐乎,压根儿也没工夫招待新来的客人了,于是李曦抬腿就往楼上走。
到了楼上,也是没座。
不过幸好,这处的客人还少些,所以伙计还能过来招呼,听见李曦要喝壶茶歇一歇,便建议他们跟别人合座。本意只是歇歇脚看热闹而已,自然不挑剔,李曦便答应了下来,不过扭头看到靠窗一张桌子上一道背影,他却又赶紧摆手,指着那桌子道:“不必了,我们就坐那张桌子,沏两碗好茶来,再来些果子点心。”
他刚吩咐完,那靠窗桌子上的人已经扭过头来,淡然而笑,“李先生,一别数月,一向可好?”
李曦哈哈一笑,遥遥施礼,道:“曦见过大师,这厢见礼了。”
这人正是久欲一见的莫言大师。
要说起来,自从蜀州一别,至今可已经接近三个月了,此时乍一见他那张丑脸,李曦倒是不知怎么就生出一股亲近感来。
李曦和李逸风过去落了座,先是忙着嘘寒问暖的叙了一阵子。不一会儿,那店里的伙计先是张罗着切了几个果碟之类的送过来,又过了一会儿,便又送过来两盏茶。
李曦笑道:“这一次大师莫非又是算准了曦会路过此地上来喝杯茶,所以提前在这里等着了?”
莫言老和尚闻言笑笑,不置可否,只是道:“来到长安这段时间,你做的超乎老衲预料的好啊,如果不出预料,当**托老衲送的东西,快要有结果了。”
李曦闻言沉吟,手指轻轻地叩着桌面。莫言大师是知情人,自己又多承他相助,自然没有避讳的必要,因此便直言道:“怕是还缺少些机缘呀”
莫言老和尚闻言一笑,“不远了。”
李曦闻言眼睛一亮,这老和尚,向来言出必中,不管他是学究天人也罢,还是真的懂一些神鬼莫测的预知之术也罢,总之与他相交以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