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春-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者漕粮事大,关乎到长安万民的吃饭问题,谁都不敢停,连陛下都不敢,即便死人,还是得继续运,二者,若是一旦被百姓们知道了真实的数据,只怕民心骚动啊其实呢,每年都死那么些人,不止是户部和地方官员们知道,就连陛下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办法呀而这个,以后就要看你有没有好办法了”

  …… ……

  在裴耀卿的公事房里聊了整整一个下午,李曦才起身告辞。

  看他如此谦虚的请教,而且问的问题还往往是比较独到也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因此裴耀卿便觉得李曦此人虽然年轻倒也务实,如果说此前他心里还颇有些抵触玄宗皇帝任命自己出来给李曦挑头的话,现在倒是开始多出了一抹期待。

  眼看着李曦告辞离开,他站在院子里想起李曦刚来了自己就忍不住冲他抱怨什么摘不摘桃子的事情,倒是有些可笑,而他的回答,倒是比自己要有趣多了。

  摘桃子?还是背黑锅?

  裴耀卿笑了笑,心想此子年纪轻轻便处事如此沉稳,看上去倒不像是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况且他又有偌大的才名在身,想必将来定是会有一番成就的,那么,背个黑锅就背个黑锅吧。

  再说了,指不定就真能跟着分点桃子呢?

  第二天忙着写奏折,要人,要钱,李曦仍然没有去自己的衙门视事。

  一直到第三天一早,李曦才正式上任。

  第一次来到位于宫城之内的新江淮转运使司衙门的时候才发现,这衙门的位置确实挺偏僻的,而且不像六部啊太仆寺啊太府寺啊之类的那么热闹,自己这门口,冷清的门可罗雀。

  李逸风先跳下马来,帮李曦挽着马缰,见李曦左右前后的打量,似乎是猜到了他的心意,便笑道:“虽然位角偏僻些,到底也是主政一门了,咱们江淮转运使司也是隶属于政事堂的衙门,说起来大人这个副使,怕是给个一州刺史都不换啊”

  李曦闻言失笑,甩蹬下马的同时,笑道:“即便下州刺史,那也是正四品下的高官,人家不愿意跟我换才对呢主政一方,天高皇帝远,多舒服啊,可比我这个差事要松快多了”

  李逸风闻言呵呵一笑,道:“若干年后,谁敢保证这小小的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不能走出一位相公来呢?”

  李曦闻言一愣,此前他倒是不知道,这李逸风竟对自己有这等期望?

  相公,有资格称相公的,那可是宰相啊

  或许若干年后,自己能有资格问鼎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

  想到这些,不觉得就是心中一热,但是旋即,李曦却是不由得苦笑,昨日跟裴耀卿的一番谈话言犹在耳,自己连眼下这一摊子都还没有捋出个头绪来呢

  把马匹交给随行的随从,李曦一边迈步往里走,一边小声道:“这个话以后可不要乱说,给人听了去,指不定怎么笑掉大牙呢,我才多大,才当了几天的官儿,哪里敢想这个”

  李逸风笑笑,不说话,心中却是想:不靠恩荫,不经科举,十八岁入长安而旬月之间声震天下号为名士,而且得到玄宗皇帝的信任,无根无基,便直接出任从六品下的官职,主政一门,而且,或许不管对于玄宗皇帝陛下还是李曦自己来说,眼下这官职,只是试水而已,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玄宗皇帝还在等着李曦为他去做……

  这样一个人,将来若不拜相,可乎?

  两个人并肩往里走,李逸风落后了半个肩膀,一边走一边跟李曦再次介绍这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昨天已经到任的官员。

  除了李曦这个副使和李逸风这个丞之外,还有一人。

  这人名叫魏岳,乃是原本的户部官员,户部下设四个司,即户部、度支、金部和仓部。这魏岳原任水部主事之职,玄宗皇帝新设江淮转运使司衙门,这魏岳因为此前在水部就负责漕运之事,因此这衙门成立之后,他便给直接调过来,出任八个督漕使之一。

  听说副使大人来了,里面的官吏们赶紧迎出来,走在前面的,却是三个人。

  当先一个看上去年近六十的老翁,李曦看了纳闷,李逸风却是已经赶紧走到前面来为李曦介绍,道:“大人,这便是您昨日特意上奏折保举的杨慎馀杨大人。”

  今天遇到一特操蛋的事儿,心情崩坏,就这三千字了,欠大家半章,明儿至少八千字,搞不好,我争取弄一万字出来

  反正情人节也没情人

  当然,还是要提前祝各位七夕快乐

  有月票的就给投个月票,安抚一下俺沉痛的心情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四章文武双全(一)

  第四章文武双全(一)

  自己前天刚管杨崇礼老大人要了人,昨天才递上去保荐的奏折,今天就看见杨慎馀过来了,李曦很高兴,当先便过去先拱手,道:“原来是慎馀公,曦见礼了。”

  别看杨慎馀一直都不曾入仕,但他作为杨崇礼的长子,在长安城内素来威望很高,在他面前,李曦倒是不敢摆什么架子。

  杨崇礼年轻的时候自恃乃是前朝皇族出身,虽然入唐已经几十年,但是隋朝的皇族杨氏与唐朝的皇族李氏本就沾着亲,除了隋炀帝的血脉至亲之外,其他杨氏倒是基本都得到了保全,而且基本的生活和地位还是有的,因此便不肯读书,也摆架子不肯出仕。

  一直到十八九岁,他看中了一位女子,但是人家女方家里坚决不肯答应他的求婚,因此他一怒不娶,正式出仕,发奋做官,一直到三十多岁,已经官居四品刺史,仍是独身,直到这个时候,或许是打开了心结,或许是父命难为,他才勉为其难的娶了亲,因此他虽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儿子也不小了,但是父子俩的年龄差距还是不小。

  杨慎馀今年不到六十,而且骨骼气脉上也像他的父亲,整个人给人一种奕奕有神的感觉,一看就是一位肚子里有计较的智者。

  两人闲话了几句,算是见过了,这时另外两人才又过来见礼。

  一个三十来岁的,生得高大威猛,黑灿灿的,一副典型的关中大汉形象,此人便是李逸风刚才介绍过了的,原户部水部司主事魏岳,现正式出任江淮转运使司衙门的督漕使。

  另外一个则是原本在太府寺勾当,名叫常风,今年也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不过面皮极是白净,看上去温文尔雅,他眼下也是出任督漕使。

  当下两人就在官厅之外郑重地拜见了李曦这位主官,李曦也淡淡地还礼,然后才笑道:“我知道,你们或在户部,或在太府寺,都是捂热了的被窝,突然给调到这里来,扎被窝,想必心里早就把我翻来覆去的骂了多少遍了。”

  李曦这话一说,杨慎馀脸上倒是不动声色,而魏岳的脸色偢黑,看不出什么来,这时候便只有常风闻言一下子就红了脸,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来,想必是被李曦一下子点中了心事,颇有些尴尬的意思。

  李曦一边迈步往官厅里走,一边肃手让大家也进来,同时边走边笑道:“是啊,江淮转运使司,这个衙门到底是该管些什么,手里有什么权力,大家都还不知道,到这种地方来,自然是不如呆在原来那老地方舒服惬意的。但是,诸位……”

  这时候,李曦已经走入官厅,便随便拉了一把胡椅坐下,其他人不好坐,便罗列地站在官厅一侧,静静地听着李曦这位上官的第一次训话——

  “你们之中,除了慎馀公之外,想必也都在原来的衙门里呆了不止一年两年了,甚至魏兄、常兄,你们也都已经做到主簿了吧?想再往上一步?是不是很难了?”

  主事再往上,自然就是员外郎,前者主簿虽然也是官,但却是署事官,意思是,如果放在地方的小衙门里,他们就是吏员一级的人物而已,而员外郎,则已经变成了主事官,这其中区别,可是非 常(炫…网)之大。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台阶,就可以把多少官员硬生生的压住。

  只要你有本事,慢慢的熬资历熬到个主簿,还不算太难,八品而已,但是要想做员外郎……那可就是难如登天了。

  所以,李曦这一句话,几乎是一下子便戳中了他们的软肋,当下那常风自不待言,便是魏岳和杨慎馀,也都是打起了精神认真地听着李曦的话。

  好吧,今天我八点起床,在电脑前傻坐了一天,一整天啊,一个字没写出来心情实在是差到了极点

  本来真的是想请假了,真的是一个字都不想写。但是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勉强挤出了一点字,很汗颜,但是好歹表明一下我的态度——这本书,绝不断更

  今儿欠下大家的,我记着呢。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四章文武双全(二)

  第四章文武双全(二)

  在官者自然言官,李曦知道自己新官上任,又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新衙门,而人家这几位都是原本在各个衙门里呆的好好地,突然给调派过来的,这心里不免要多少的有些不太乐意,所以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该摆什么官威。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示之以威,可是远不如怀之以柔。

  于是,他新官上任,开口不说其他,首先就说起了做官。而果然不出他所料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吊起了大家的兴趣。

  要知道,任何工作,都是基层的多,顶层的少,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这就好比是后世大学里的职称问题,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学问,又肯认真教学,那么混个讲师,进而混个副教授,乃至于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要想提成教授,可是难如登天,很多人可能连博导都做了,却愣是给一辈子都卡在副教授的位子上上不去。

  而大唐的官员说起来其实跟这个教授副教授的,是一个道理,很多人一辈子就卡在主事的位子上,几十年如一日,难得寸进。所以这个话题抛出来,大家自然关注。

  这时候眼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李曦便继续道:“做主事做了好几年了,往上爬吧,难。因为员外郎大人也想做郎中,可是他也上不去啊,他上不去,这位子就占着,下面人自然就只好继续等,而且呢,即便出了个位子,多少人眼巴巴的盼着呢?地方上每年都要择一批能吏,朝廷上每年都要恩荫加封,另外还有不少进士过来争饭吃……”

  如话家常一般,李曦信口拈来,说的就是升官的难处,这话却是一下子就点中了常风的痒处,当下他听得直是频频的点头,显然是心中正有此等忧愁。

  说着说着,李曦话题一转,道:“继续熬下去吗?等下去?在我看来,没什么太大的希望,须知道,有多少人熬了一辈子都熬不上去啊为什么?朝廷六部,九寺,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大唐聪明人扎堆的地方啊,再者来说,这种大衙门,一切都有成规定法,为官的,只需要按照规矩去做就是了,哪里有你展露才华的机会?”

  说到这里,李曦拿眼睛在几个人脸上看过去,却见常风和魏岳闻言之后先是错愕,然后才是一副蹙眉深思的模样,唯独杨慎馀,直是点了点头,脸上却仍是没有什么表情。

  不过呢,对于李曦来说,能打动常风和魏岳,就已经足够了。

  那常风思付半晌,这才笑道:“大人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往日里下官也曾想过类似的问题,却不似大人般看得如此明白。说来,下官真是受教了。”

  李曦笑笑摆手,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咱们江淮转运使司是个新衙门,一切都还不定章,翌日能否做出些让世人吃惊让陛下刮目相看的成就来,可就全靠诸位啦”

  他这话一说,顿时几个人就是眼前一亮。

  李曦倒是没有明说来 自'炫*书*网'己这个衙门有如何如何的好处,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他就把江淮转运使司这个新衙门与六部九寺等衙门的区别点了出来。

  是啊,江淮转运使司虽然是新衙门,看上去好像是不如呆在户部和太府寺里安逸舒适,可这新衙门,什么规矩章程都没有,才更容易做出成绩来啊

  有了成绩,上达天听,看在了陛下的眼中,这个,岂不就是前程么?

  因此听李曦说完这句话,那常风与魏岳略一思量,便不约而同的面带喜色拱手施礼,“下官谨受教了”

  而当此之时,那杨慎馀虽不说话,却也是拱手施礼。

  来这里之前,父亲便说过,这李曦不是一般人物,切不可因为他年纪轻就小瞧了他,杨慎馀还有些半信半疑,对他的恭敬,倒有大半是因为他此前那些诗作为他带来的名声。而到了现在,亲眼见到李曦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之后,他却是立刻就明白了,自己老父亲一辈子眼明,这一次看得也依然是出奇的准确。

  若换了其他主官,在上任之初,便是不摆架子不搞什么官威震慑之类,却也少有这般和颜悦色的,而且官场例习,套话和官话是必须要讲的,更何况是新官上任,那种无用的套话更是所有人一致的选择。

  但是这李曦新官上任,却是不摆丝毫的架子,而且一副跟大家闲话家常的模样,偏偏他几句话一说,轻巧的就抓准了大家的心理,一下子就把刚才还很陌生的下属给拉到自己身边去了。关于这个,只看刚才李曦来之前,那常风还是一脸的哀怨,但是现在,听了李曦几句话之后,却是突然就变得精神奕奕起来,就可知李曦这番话有多大的魔力。

  有些人,确实是天生就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把握住其他人的心理,并且不需要怎么做作的去做些什么东西,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件事,就能把人都拉拢过来。

  这东西,就是天赋啊。

  这时候他忍不住心想,怪不得自己都快六十岁了,老爷子却又非得让自己出仕,而且还是给自己选择了这么一个新近刚刚成立的衙门口,跟了这么一个年仅十八岁,倒跟自己孙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主官,却原来,老父亲他早就已经看好了这个李曦的未来。

  新官上任说完了开场白,这就算是正式上岗了,于是接下来李逸风等几个人便带着李曦去到官厅之侧他这位副使的公事房里去。

  进了房间,首先看见的就是房间两侧的摆设,一边是一长排的书架,是供将来放一些文牍所用,目前空着,另外一边的墙上,却是挂着一张硕大的大唐行政区划图。

  虽然很粗略,但这已经是李曦来到大唐之后所见过最大的地图了。

  上任之初李曦就特意叮嘱过李逸风的,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那就要想办法弄地图,漕运漕运,干的就是长途运输的活儿,所以,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自他以下,包括八位督漕使在内,必须保证人手一份地图。

  这公事房让李曦很是满意,进去打量了一圈,他笑着点头,扭过头来看看众人,他道:“诸位,咱们这个衙门口还很零碎,人,东西,都不全,要想让这个衙门早日运作起来,早一天做事情,这段日子里,可就要劳苦诸位了。”

  这时刻,站在房内的四个人齐齐的躬身抱拳,“下官等愿效犬马”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四章文武双全(三)

  第四章文武双全(三)

  见大家都在自己的公事房里聚齐了,李曦便准备干脆交代一下近期的安排。

  不管是不是出于新官上任的热乎劲儿吧,好不容易手里有事情可做了,而且还是于国于己都有大利的事情,他自然是巴不得早一天让事情走上正规。

  江淮转运使司衙门肇建,用的是原来武后时期秘书省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官衙,后来虽然入了中宗朝这个衙门就被搁置了没再用过,但毕竟是官产,因此每个月都有人过来打扫清理,甚至还定期的有维护和修复,所以很是干净。等到玄宗圣旨一下,政事堂那边萧嵩韩休二位宰相便直接把这栋官衙批给了江淮转运使司做衙门使用。

  而且当初武后时期的秘书省曾经烜赫一时,他们自己的官衙要用东西,自然都是拣最好的用,因此这衙门里举凡屋舍建筑、桌椅板凳等等,用的都是上好材质,虽历二十多年的闲置,却一直保存完好,到现在还是可以直接使用无碍。

  有了这个基础,只需要把一些紧急要用的文牍案卷等整(www。fsktxt。com)理好,该备下的纸墨笔砚乃至于火炉茶盏等预备齐全,这衙门的硬件设施其实也就已经齐全了。

  而且因为是玄宗亲自下旨,因此上上下下都不敢怠慢,所以衙门才刚开始成立,还没开始正式办差,吏部那边除了当即选拔一部分吏员准备交接之后直接调派过来之外,还已经正式传文到万年县,一日之内,三十名杂役便已经征召到位,到昨日,便已经开始正式入职了。

  所以可以说,这衙门虽然才刚成立了不过三天,却是因为大唐中央政府非 常(炫…网)快速而强大的调动能力,此时竟是连软件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只不过呢,骨头和肉都有了,却还缺乏一些精神实质。

  这当儿李曦看过了自己的公事房,很满意,便招呼杂役搬了四张凳子来,随后又有人捧来香茗,于是就借着李曦的公事房,江淮转运使司衙门召开了第一次的办公会议。

  “上任第一日,本官就去京兆府尹衙门拜访了裴公,并且就调外地粮食入京一事,与裴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算是初步把章程给定了下来。”

  手里捧着茶碗,李曦一字一句地慢慢说着。

  “魏岳大人原是水部司主事,想来该是清楚,虽然对于长安每年的用粮总量来说,外来粮食所占份额不大,而且就在这不大的份额之中,江淮漕米还是占了一半有余……”

  李曦说到这里,一直正襟危坐的魏岳点了点头,认可了李曦的说法。

  于是李曦继续道:“所以,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我想咱们诸位今天第一次坐在一起,就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此后,咱们这个江淮转运使司的所有精力,就要全部放到江淮方向了。呵呵,这个话说来有些好笑,咱们本来就叫江淮转运使司嘛,自然正该只管江淮漕运”

  “但事实上呢,陛下任命本官出任这江淮转运副使的时候,对于漕粮的来处,并没有要求的十足清楚,也就是说,其实咱们这个衙门虽然挂名江淮转运使司,其实河东道、河南道的米粮,咱们也完全可以运,咱们这个衙门,是总揽一切漕运事务的,但是,本官以为凡事揽得太宽,反而不好,所以,除了江淮漕米之外,其他的事情,咱们就暂不插手了”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很多事务掺杂不清,所以就在这第一次办公会议上,甫一开始,李曦便用一番话直接定下了基调,决定了自己这群人此后做事的主攻方向。

  他这么一说,以杨慎馀的见识,固然只是轻轻点头,心中暗赞不已,而魏岳和常风则是彼此对视一眼,对李曦这番话的赞成之意都在脸上表现了出来。

  他们都是在衙门里呆了有些年头的,虽然未必就有什么极高的见识,你让他们自己站出来说一说杂学旁收不如专攻一事的好处,他们只怕也说不出来,但是他们胜在做官时间长,在大唐的中央衙门里呆了那么久,积累了足够的做事经验,因此李曦这番话一说,他们就隐隐约约的觉得李曦说的对头。

  只是事先他们可没想到,李曦一个才十八岁的年轻人,居然就能有这般见识。

  从介绍完了几个官员那时候起,李逸风就一言不发,只是一路默默地随在李曦身后,认真地观察着杨慎馀等几个人,这时候等李曦这番话说完,他就明显的发现,这大方向一定,常风和魏岳、杨慎馀他们的脸上,都是明显的踏实且振奋了起来。

  一看见这个,他就忍不住的点头。

  关于这个问题,昨天晚上李曦还曾经和他讨论了好大一阵子,当时李逸风虽然也认为李曦的办法很对,但他不建议李曦把话说的那么死。暂时的,为了抓住重点,其他地方的事务自然可以先抛开不理,但是不要把话说的太明白,等到江淮漕运之事理清楚了,至于河东道河南道等地,也未尝不可以划拉进江淮转运使司衙门的事务中来。

  要知道,覆盖面更广,可就意味着权力更大呀

  但是现在,只看这些人听完了李曦这番话之后的反应就可以知道,在这方面,李曦是明显的再次比他技高一筹,也或者说,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后世受惯了大中国教育的孩子,从大局观上来说,李曦在当下的这个时代,接近于天下无敌。

  如李逸风等,其实未必就比李曦的智商差多少,但是他多年蜗居在小地方做小小主簿的经历却是决定了,他的眼界和大局观在李曦面前,至少要差了七八个档次。

  仔细回想着昨晚自己同李曦的讨论,再仔细的推敲为何李曦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大家的反应会是如此,并且还要想一下,如果这番话李曦说的不是那么肯定,也就是说,如果他一开始就把江淮转运使司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范围给模糊处理的话,大家大约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