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唐群英-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话,一支签有什么好怕的。”李俶拿起签筒摇了起来,很快,一支卦签落到地上。李俶捡起卦签,签上只有三个字“火山旅”,看来要解签还得找专业人士。

李俶来到后殿,将卦签交给一位牛鼻子布衣老道,随口问道:“敢问真人,此签何解?”

老道看着卦签说:“火山旅,上离下艮,中存兑巽,日正明而雨下,二气相薄,阴阳不和,山中有风,风落山下,物皆伤坏,事事垂忒,君子得之,为羁旅之象。所谓:鸟焚其巢,乐极生悲。”

李俶听完老道的话,心中一怔,问:“是下下签?”

老道回答:“卦无好坏之分,一切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某看此卦签,知足下刚到长安数日,不久后又将远行。”

李俶点了点头:“真人所言不错。”

老道继续说:“足下此次远行,路上必遇灾祸。”

李俶心中咯噔一下,转念一想:有诸位兄弟随行,能出什么灾祸,这牛鼻子老道危言耸听,不过是想讹些钱财罢了。想到这里李俶掏出五缗钱放在案上,故意说:“如此说来,真人必有破解之法。”

老道将钱还给李俶,笑道:“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者,守正则吉。公子好自为之。”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李隆基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群臣,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受邀参加。

宴会上,李俶和安禄山备受众人关注,李隆基当着众人的面多次赞誉两人。安禄山对李林甫毕恭毕敬,对杨国忠却不理不睬,引起杨国忠的不满。杨国忠有意让安禄山在众人面前出丑,向李隆基和杨贵妃建议,让安禄山跳舞助兴。

安禄山明知杨国忠借机给他难堪,仍然主动出列,面带笑容为贵妃献舞。别看安禄山身体肥胖,外表蠢笨,但跳起胡旋舞来,却旋转自如,其疾如风,逗得李隆基、杨贵妃和在场的数百位王公大臣开怀大笑,杨国忠笑得格外灿烂。

李俶看着正在跳舞的安禄山和春光满面的杨国忠,心想:忍辱负重,安禄山果然是个厉害角色!杨国忠,你终有一日会为今天的狂妄付出代价。

第七十五章 涉险青刚

李俶离开长安前,特意停留了两日,目的是与郭子仪同行。郭子仪这次奉诏回京,身边只带了郭晞和四名亲卫。李俶借口想看看郭子仪治下的朔方,让马重英、贺拔楚岳、哥舒曜率同行的亲卫护送沈媛和李适返回武威,自己与郭子仪同行。

李俶准备在路上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郭子仪说明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共商对策。贺拔楚岳与父亲贺拔明重叙亲情,心中十分感激李俶,执意同行。

一路上,李俶见郭子仪父子情深、兄弟和睦,想到自己的遭遇,百种滋味涌上心头。至于安禄山的事,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行至庆州东川堡,日暮西山,投宿驿站。东川堡地处青刚岭下的河谷中,周围崇山环抱,林木茂密,人烟稀少。整个驿站只有一名驿丞和两名驿卒,没有其他客人。翻过前面的青刚岭,便进入朔方节度使辖地—盐州五原郡。

或许是因为怀念父母和哥哥,李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独自一人来到驿站天台上,看着灿烂的晚霞,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

“好美的晚霞!”贺拔楚岳不知何时来到李俶身边。

李俶随口颂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贺拔楚岳:“好诗!不过字里行间中似乎带着几分忧伤。”

李俶:“明山,这次回长安,你好像变了一个人。”

贺拔楚岳笑道:“说来还得感谢郡王,让楚岳重新找回亲情。”

郭昢、郭晤来到天台,请李俶去大堂用饭。李俶没有胃口,推辞不去。贺拔楚岳、郭昢、郭晤劝了半天。四人来到大堂,顿时惊呆,只见郭子仪、郭旰、郭晞和四名亲卫趴在桌上,昏迷不醒。

李俶上前摸了摸几人的脉搏,沉稳有力。看着桌上的饭菜,李俶感觉不妙,莫非是进了黑店?不可能,这里是官办驿站。李俶呼唤驿丞,无人回应。

贺拔楚岳对李俶说:“郡王,此地不宜久留。四郎、五郎快去牵马,我们立刻离开此地。”

少顷,郭晤快步跑回禀告:“我们的马匹不见了!”

李俶当机立断,扶上郭子仪、郭旰、郭晞,离开驿站。几人走出不远,回头看见驿站燃起熊熊大火。

郭晤右手握拳,怒道:“是谁要谋害我们!”

李俶心想:好险!要不是自己多愁善感,此刻恐怕已经葬身火海。与郭子仪同行是临时决定的,并无外人知晓,这场火应该不是冲自己来的。难道贼人谋害的对象是郭子仪!谁想置郭子仪于死地?杨国忠如日中天,为了排挤李林甫,对自己和郭子仪采取拉拢政策,不会是他。李林甫身陷困境,穷于自保,不可能干出这种事。谁是幕后黑手?李俶百思不得其解。

几人缓慢前行。李俶想起玄都观中自己抽到的“火山旅”卦,以及牛鼻子老道最后对自己说的话“守正则吉”。一伙山贼骑马追来,将李俶等人围住。这伙山贼有三十来人,全部身穿黑衣,面戴黑巾,领头的正是青刚岭山贼首领牛万山。

如果单是李俶、贺拔楚岳、郭昢、郭晤,这些山贼不足为虑。不过现在情况不同,郭子仪、郭旰、郭晞昏迷不醒,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

李俶给自己壮了壮胆,上前对众贼人说:“各位好汉,我们素昧平生,无怨无仇,为何要取我等性命?”

牛万山答道:“我等江湖中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此而已。”

李俶问:“你们杀了朔方节度使,就不怕引来朝廷大军围剿?”

牛万山:“买凶杀人的正是朝廷大员,牛某何惧之有!”

李俶:“是谁?”

牛万山笑道:“牛某虽为草寇,江湖规矩还是信守的。”

李俶有意问:“你没发现人多了几个?”

牛万山:“多几个无妨,就当牛某打折奉送。”

李俶:“你可知道我是谁?”

牛万山:“不知。”

李俶表明身份:“当今天子的嫡长孙,广平郡王,河西、陇右、安西、北庭节度使,李俶。”

牛万山大吃一惊,半信半疑地说:“你小子诈我!”

李俶取下腰间所系玉牌,扔给牛万山。

牛万山看过玉牌,心中开始惴惴不安,长安来的人只说杀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可没说还有个广平郡王。杀了郭子仪,朝廷可能会不了了之。杀了皇帝的爱孙,到时不仅山寨难保,只怕天地再大,也难有容身之处。

李俶见牛万山有所顾虑,继续说:“好汉如果想要钱,本王可以承诺,按对方给的数,十倍给你。”

牛万山本是见钱眼开的主,连忙问:“此话当真?”

李俶从容的回答:“只要你放了郭子仪和其他人,本王可留下做为人质。”

郭昢、郭晤对李俶说:“郡王,不可!我等保护您杀出去。”

李俶示意郭昢、郭晤别说话。

牛万山:“好,牛某久闻广平王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李俶:“如果想早些拿到钱,就把马匹还给我们。”

牛万山想了想,对手下说:“把马匹还给他们。”

李俶对贺拔楚岳和郭昢、郭晤说:“你们带上郭公快走!这些贼人要的是钱,不会为难俶。”

见郭昢、郭晤不肯走,李俶大声说:“俶命令你们立刻走!”

郭昢、郭晤不肯听令:“郡王不走,我们也不走!”

贺拔楚岳喝斥郭昢、郭晤:“你等违抗郡王命令,置郭公性命于不顾,难道要做不忠不孝之人?”

郭昢、郭晤被贺拔楚岳说动,带着郭子仪、郭旰、郭晞骑马离去。

牛万山还算守信,等到一行人走远,对李俶说:“郡王,请!”

李俶跟随牛万山来到青刚岭上的山寨。山寨修筑在几座相连的山峰上,三面都是陡峭的绝壁,只有一面有道路进出。

牛万山向李俶炫耀:“郡王觉得牛某的山寨如何?”

李俶回答:“不错,虎踞龙蟠,固若金汤!”

牛万山得意的笑道:“哈哈!郡王过誉了。”

牛万山将李俶安排在后山一座独院内,派了几名手下看守,按时派人送来饭菜。

住在山寨的几天,李俶闲来无聊,与看守自己的山贼聊起了家常。整个山寨方圆三里,有数百贼众,大多来自关内的庆州、原州、泾州、宁州等地,不少人因为失去田地,走投无路被迫上山落草。

来到山寨的第五日夜,李俶躺在床上刚要入睡,突然听到屋外有动静,披上外衣下床查看。李俶走出房门来到院中,只见月光晦暗,四下寂静无声,并无异样。

李俶转身回房,走到房门口突然被人从背后抱住,一个高大的黑影出现在眼前。李俶下意识正要张口,却被黑影捂住嘴。

两名黑衣人将李俶挟持到屋内,面前之人取下面巾,原来是郭昢。

李俶喘着气说:“四郎,你想捂死我啊!”

郭昢连忙道歉:“昢一时情急,请郡王恕罪。”

李俶回头对郭晤说:“还不放手!”

郭晤连忙松开李俶。

李俶:“山寨地势险要,守卫严密,你们是如何上来的?”

郭昢:“此事稍后再说,咱们先离开此地。”

李俶:“怎么离开?”

郭昢:“郡王是否记得,咱们曾在姑臧南山攀岩。”

“怎么不记得,你们该不是?”李俶心中一惊。

郭昢、郭晤点了点头,带着李俶悄悄从后院翻墙而出。

墙外有两名黑衣人接应,两人取下面巾,抱拳低声说:“盐州都督府参将戴休璿、戴休晏,见过郡王。”

李俶轻声回答:“多谢二位!”

众人在夜色掩护下摸索前行,途中遇到两名巡夜的山贼。

两个倒霉的山贼指着李俶等人问:“你们?!”

话音未落,只听喀嚓一声,戴休璿、戴休晏同时出手扭断山贼的脖子。

后山悬崖边,李俶见到一身黑衣的贺拔楚岳。

借着月光,李俶看了看深不见底的悬崖,问贺拔楚岳:“真要从这里下去?”

贺拔楚岳回答:“郡王不必担心,此崖高不过十丈。”

贺拔楚岳保护李俶下到崖底,以前在武威练习过的攀岩、绳降,此刻正好派上用场。根据李俶的估算,悬崖高度绝不止十丈。几个人沿着险峻的山崖,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进,走了一刻钟,前面又是一处断崖。这处断崖比第一处略低,估计有七八丈。众人艰难下到山脚,与在此接应的盐州骑兵都尉戴休颜汇合。

郭昢如释重负的说:“郡王,咱们安全了。”

李俶满脸通红,喘着气问:“爬悬崖这样的险招是谁想出来的?”李俶心想:早知道这么危险,还不如给钱换人。

戴休颜单膝触地:“郡王受惊,戴某甘受责罚。”

李俶扶起戴休颜:“哪里的话,俶得好好感谢将军才是。”

戴休颜:“戴某前日从采药的山民口中得知,青刚岭后山有条上山小径,需借助绳索才能通行。如果不是贺拔兄轻功好,我等也只能望崖兴叹。”

贺拔楚岳:“戴兄过誉了。”

李俶问郭昢、郭晤:“令尊和令兄没事吧?”

郭昢、郭晤回答:“家父和两位兄长没事。家父命我俩协助戴将军,务必安全救出郡王。”

戴休颜:“戴某带来两千步骑,只要郡王一声令下,我等立刻攻上山寨,将贼寇一网打尽。”

李俶想到牛万山对自己还算不错,那些山贼也并非罪大恶极之徒,对戴休颜说:“青刚岭地势险峻,强攻必然伤亡众多,不如从长计议。”

戴休颜:“末将遵命。”

从这么高的悬崖上摸黑爬下来,李俶感觉浑身酸痛,无法骑马远行,躺在营帐里休息。戴休颜派快马将情况告知盐州。

三天后,李俶到达盐州,见到郭旰。

郭旰单膝跪地:“旰替家父感谢郡王舍身相救!”

李俶扶起郭旰:“你我情同兄弟,不必如此,快起来。”

郭旰对李俶说:“昨日,家父收到边关紧急军报,和三郎赶往九原。家父临行前有言在先,让旰跪谢郡王救命之恩。”

李俶:“郭公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俶实在惭愧,你们准备一下,咱们也该启程回武威了。”

戴休颜禀告李俶:“郭公临行前嘱咐末将率兵护送郡王返回武威。”

李俶:“多谢将军,五原到武威的路俶走过,有诸位兄弟在身边,不会有事。”

戴休颜面露难色,思虑片刻说:“既然如此,休颜与两位弟弟送郡王一程。”

李俶不再推辞:“那就辛苦三位了。”

第七十六章 忠良之后

李俶一行八人离开五原,向武威进发。一路上,李俶与戴家三兄弟无话不说。通过交谈李俶得知,戴家是夏州望族,世代尚武。兄弟三人从小骑马射箭,研读兵书。

根据史书记载,兄弟三人后来都成为唐军的高级将领。

长兄戴休颜,以胆略著称,被郭子仪引为大将,以战功累迁至盐州刺史,拜左龙武卫将军,封咸宁郡王。

二弟戴休璿,文武兼备,战功卓著,封东阳郡王。

三弟戴休晏,谋略过人,官拜辅国大将军,封彭城郡公。

夕阳西下,一行人渡过黄河,夜宿沙头驿。

沙头驿位于武威、灵武、会宁三郡交界处,从这里到武威还有三天路程。驿站西北两里处有座高达百米的沙山,黄河围绕沙山向东奔流,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大弯,黄沙、绿草加上清澈的河水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驿站中住着三十多位客人,晚饭时间,大堂里很是热闹。

贺拔楚岳轻声对李俶说:“郡王,是否注意对面桌上的两人?”

李俶沿着贺拔楚岳手指的方向看去,对面靠窗的桌子坐着一名二十多岁男子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男子一副游侠打扮,桌上靠近右手处放着一把长剑。男子警惕的注意到有人注视,右手移到剑柄上,目光中透出几分杀气。

李俶转过头,轻声对众人说:“可能是父子吧。”

贺拔楚岳:“从两人的年龄判断,不可能是父子。奇怪的是那人对孩童十分照顾,甚至带着几分敬意。”

郭旰:“可能是亲戚。”

郭昢:“我看不像。”

戴休璿:“你们注意到没有,此人身上带着伤,而且是新伤。”

几个人正各抒己见,驿站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少顷,十余个手握长刀的黑衣人闯进驿站大堂。这些不速之客全都黑巾蒙面,目光中透着十分杀气,一看就不是善类。

大堂里显得有些混乱,客人们惊惶失措,驿卒早已不知去向。带孩童的男子拿起长剑护住孩童,目不转睛的看着来人。

少顷,从门外走进来一名身穿锦衣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这帮黑衣人的首领。

锦衣人对带孩童的男子说:“上次让汝等侥幸逃脱,害得燕某被主人责备。今日看你们往哪走!”

带孩童的男子手持长剑直指锦衣人:“你等狼心狗肺之徒,竟然连一个十岁小孩都不放过!”

锦衣人大笑道:“我家主人有句话说得好:‘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哪怕是到了天涯海角,你等也休想逃脱!”

带孩童的男子怒道:“众目睽睽之下,你们胆敢行凶!”

锦衣人摸了摸下颚的胡须,得意的说:“听你这么说,燕某突然觉得好害怕。”

李俶被锦衣人的言语激怒,将茶杯猛然摔到地上,站起身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等不觉得太嚣张了吗!”

锦衣人背对着李俶,笑着说:“公子可要搞清状况,现在戌时已过,外面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时候!”

郭旰站起身,喝斥道:“大胆恶徒,你可知道在与谁说话?”

锦衣人转过身,注意到李俶等人,立刻改口说:“燕某劝几位别淌这趟浑水,此事可是关系长安杨府。”

长安杨府?莫非是杨国忠?“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到是符合杨国忠一贯的行事作风。杨国忠行事狠毒,但凡得罪他的,动辄灭人满门,连孩童都不放过。想到这里,李俶笑道:“多谢提醒,此事在下管定了!”

锦衣人的脸色很是难看:“胆敢跟我家主人作对!你等自寻死路!”

贺拔楚岳、郭昢、郭晤、戴休颜、戴休璿、戴休晏一齐起身,瞪着锦衣人。

李俶心想:我身边有七员猛将,你等贼人才是自寻死路。

锦衣人一挥手,十几名手下刀剑出鞘,双方动起手来。带孩童的男子不顾身上有伤,加入战斗。李俶来到孩童身边,将其护住。

大堂里顿时乱作一团,其他客人见状夺门而逃。锦衣人手下的武功都不错,不过跟郭旰、贺拔楚岳、戴休颜等人相比,却是差了一截,胜负很快分明。

锦衣人见势不妙,招呼手下离开,临走放下狠话:“你们等着,有你们好看!”

带孩童的男子收起兵器,拱手致谢:“多谢几位英雄仗义相救,此地不宜久留,请几位尽快离开。”

李俶抱拳道:“多谢提醒。”李俶见男子身上的伤口正在流血,吩咐郭昢、郭晤扶他坐下。

李俶问男子:“不知义士如何招惹上长安杨府?”

带孩童的男子警惕的看着李俶,没有回答。

李俶见对方难言之处,改口问道:“义士准备去往何处?如果方便,我等可以送你们一程。”

带孩童的男子谢道:“我们前去丰安军。有些事情不便相告,还请足下见谅。”

李俶:“无妨,我等去武威,正好同路。明日一早,我们一同启程。”

带孩童的男子放心不下:“这伙人绝不会轻易罢手,咱们留在此地十分危险。”

“义士尽管放心休息,今晚我等轮流守夜。”这里是郭子仪的辖区,李俶没有任何担心。

正在这时,驿丞和四名驿卒不知道从哪里跑来,大声嚷道:“你等打坏这么多东西,明日跟我等去官府。”

戴休颜把驿丞带到一边,说了些什么,打发走驿丞。

第二天清晨,众人出发前往丰安军,一路上有不明身份的人尾随其后。

傍晚,一行人到达朔方节度使辖下的丰安军驻地。

带孩童的男子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交给守卫军营的兵士,兵士进去不久,一位身披铠甲的年轻将军走了出来,抱起孩童,将众人请进军营。李俶没有亮明身份。年轻将军听说李俶等人仗义出手击退贼人,摆下酒宴表示感谢。

年轻将军拿起一碗酒,敬李俶等人:“在下丰安军使韩游瑰,在此谢过诸位义士。”

李俶没想到眼前之人竟是一军统帅,向韩游瑰表明身份:“在下广平郡王李俶。这几位是郭令公的公子郭旰、郭昢、郭晤,俶的亲卫统领贺拔楚岳,盐州都督府都尉戴休颜,参将戴休璿、戴休晏。”

韩游瑰十分吃惊,手持酒壶斟酒,没有注意盏中的酒溢出流到了案上。韩游瑰强作镇定道:“郡王和诸位将军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李俶连忙解释:“韩将军千万别误会,我等从盐州返回武威,途中路过此地。”

韩游瑰很快恢复了平静,抱拳道:“末将不敢,郡王、诸位将军请慢用。来人,再烤两只羊来。”

酒过三巡,李俶客气的对韩游瑰说:“俶心中有一疑惑,不知是否当问?”

韩游瑰恭敬的说:“郡王请问。”

李俶:“与我等同来的那个孩童是什么来历?”

韩游瑰放下酒盏,走到李俶面前,双膝跪在地上:“末将有罪。”

众人被韩游瑰的举动搞懵了。

李俶:“韩将军这是为何?有话起来说。”

韩游瑰站起身,看了看郭旰等人,欲言又止。

李俶:“在座几位都是俶的兄弟,将军有话直说无妨。”

韩游瑰:“此子姓谢名东平,是家父一位故友之子。”

李俶继续问:“不知这孩童与杨国忠有何关系?”

韩游瑰:“东平的父亲是前任监察御史谢行岌,因为向皇帝参劾杨国忠的恶行,遭到杨国忠迫害,枉死狱中,全家老小被流放黔中。杨国忠赶尽杀绝,派人在途中暗下杀手,幸得王义士相救,为谢家留下唯一血脉。”

李俶终于明白,韩游瑰为什么跪地请罪,在谢行岌没有平反前,收留包庇朝廷要犯,可判连坐之罪。

第二天,李俶向韩游瑰辞行,诚挚的对韩游瑰说:“我等来到此地,一路上有耳目跟踪,杨相恐怕不会善罢甘休。韩将军如果信得过俶,请将谢御史的遗孤交给俶。”

韩游瑰稍加思虑,单膝跪地抱拳道:“韩某代东平谢过郡王,日后郡王如有用得着韩某的地方,韩某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李俶一行离开丰安军,向武威进发。从丰安军到武威有两天路程,第一天需要穿越戈壁沙漠,这里是河西和朔方的交界地。

进入戈壁,贺拔楚岳禀告李俶:“郡王,咱们后面有尾巴。”

李俶对贺拔楚岳、郭昢、郭晤说:“有劳三位,将后面的尾巴解决。”

“我等领命!”贺拔楚岳、郭昢、郭晤调转马头离去。

半个时辰后,三人骑马赶上,贺拔楚岳禀告李俶:“郡王,都办妥了。”

李俶点了点头。茫茫戈壁失踪几个人很正常,应该不会引起杨国忠的怀疑。李俶没有回避戴氏三兄弟,已然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回到武威,李俶盛情款待戴氏兄弟,安排三人住在武威王府,亲自带他们参观河西突骑和西凉狼骑。

戴氏三兄弟在武威逗留数日,向李俶辞行。李俶出城相送。

李俶把谢东平留在身边,让贺拔楚岳教授其武技。

河西突骑扩军为三千人,李俶奏请朝廷批准,李晟升任为左骁卫将军,统领河西突骑左、中、右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