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唐群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含凉殿清晖阁,马燧扶李豫坐下。少顷,郭旰带来太医。

太医给李豫把过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下官无能,殿下饶命!”

马燧:“太医有话直说。”

太医吞吞吐吐的说:“从殿下的脉象看,肝经不调,脾经虚弱,可,可能-”

郭旰又急又气的问:“可能什么?”

“可能是中毒,但又不像中毒。”太医额头上全是豆大汗珠。

“废物!”郭旰把太医推倒在地,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孙远瑛。

孙远瑛:“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殿下每日的饮食和汤药远瑛都逐一检查,丝毫不敢懈怠。”

薛平抓住孙远瑛的衣领说:“我看你也被李辅国那老阉贼收买了!”

郭旰怒道:“来人,将此贼押入天牢候审!”

孙远瑛没有申辩,被兵士拖了出去。

马燧问太医:“你可知道是何毒?”

太医令回答:“下官无能,不知殿下所中何毒。”

马燧命人押来国师申泰芝。

申泰芝见李豫双目失明,哈哈大笑:“本国师虽然输了,但是你李豫也别想赢,试问一个瞎子怎么能够君临天下?”

郭旰、薛平将申泰芝按在地上,一阵拳打脚踢。

马燧示意郭旰、薛平住手,对申泰芝说:“交出解药,饶你不死!”

“可笑你等自以为防备周密,万无一失。本国师告诉你们,此毒谁也解不了!”申泰芝看着马燧、郭旰、薛平一阵狂笑,面部抽搐了两下,鲜血从口鼻流出,气绝身亡。申泰芝早知自己难逃一死,事先服下随身藏匿的毒药。

马燧安慰李豫:“殿下别急,只要广征天下名医,您的眼睛定能治愈。”

李豫经历一连串变故,身心受到极大刺激,突然大发雷霆:“出去,全都给我滚出去!”

众人退出清晖阁,李晟、马燧分派众将宿卫大明宫,事毕,两人悄悄回到清晖阁外,静静守着李豫。

李豫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回想起这一天经历的变故:身边两个相处多年的朋友叛变,哥哥久别重逢却不能相认,双目失明不知能否重见光明,这一切都因争夺帝位而起,做了皇帝又有什么用,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保全。李豫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想法,对郭子仪和众将说明一切,请他们看在昔日情份上,放过自己和哥哥李丘华。

第百七十五章 灞河密语

一连数日,李豫的情绪十分低落,把自己关在含凉殿清晖阁内,不见任何人。

申泰芝畏罪自尽,之前是否有对李豫下毒?通过何种方式下毒?下的什么毒?都已死无对证。马燧命薛平审问天牢中的孙远瑛。孙远瑛在薛平的逼问下只是喊冤,矢口否认受了张太后和李辅国收买。太医们翻遍药王孙思邈留下的书籍记录,依然一筹莫展。

李晟、马燧、浑冉炻柿旄鞑勘恚【≈笆兀雷糯竺鞴统ぐ渤牵悄谕庀缘闷骄舶材D谑塘醯滤潮还厝氪罄魏螅挥泻鲜实娜苏展死钤サ娜粘F鹁樱淘竦弥拦卵┯肜钤ス叵捣浅#宰髦髡徘鬃郧肜炊拦卵6拦卵┤牍螅鞫械F鹫展死钤サ娜挝瘛

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经过登基仪式,李豫名义上还只是太子。几位亲王和朝中大臣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太子李豫出事的传闻,长安城内开始躁动不安。郭子仪心急如焚,李辅国案涉及张太后、越王、兴王等皇室宗亲,包括左右宰相在内的几十名朝中大臣牵涉在内,事不宜迟,久拖不决可能引发新的动乱。

程元振见太子李豫状况堪忧,心中有所谋划,借机向郭子仪献媚道:“奴家掌管玉玺,汾阳王需要用,支会一声即可。”程元振本想借此巴结郭子仪,不料却被郭子仪痛骂一通。

郭子仪此刻手握大唐帝国的军政大权,即便代李豫传达谕令,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然而,此刻郭子仪心里考虑的是帮助李豫继承大统,稳住风雨飘摇中的大唐帝国。

------

夕阳西下,一辆青色马车匆匆行进在官道上,与其他想赶在长安城门关闭前入城的马车不同,这辆车却是背道而驰,出城向东驶去。

夜色朦胧,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长安城西灞桥上,两匹黑色骏马停在道路中间,马背上坐着两名身材高大,手持兵刃的年轻武士。

赶车的小童见状,勒住马缰,惊惶的对车内之人说:“师父,前方有强人拦住道路。”

车内之人十分镇定的回答:“童儿勿惊,来者故人。”

两名年轻武士执鞍下马来到车前,拱手行礼道:“先生,打扰了。家父在此等候多时,请先生下车一见。”

李泌走下车,看到河边站着一位身穿布衣的老者,正是郭子仪。两名年轻武士分别是四郎郭昢、五郎郭晤。

李泌走到郭子仪面前,跪地行礼:“草民李泌,拜见汾阳王。”

郭子仪扶起李泌:“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先生不顾安危,不远千里赶到长安,为太子殿下献计解危,挽救社稷于将倾,老朽不知如何答谢。如今殿下双目失明,庙堂势如累卵,先生为何不辞而别?”

李泌显得很轻松:“殿下的眼疾自有良医治疗,朝中危局郭公足矣应对。山人不精此二道,请恕爱莫能助。”

郭子仪急问道:“何方良医可治殿下眼疾,请先生明示。”

李泌回答:“三日之内必有良医入京。”

郭子仪:“老朽尚有一事不明,冒昧请教先生。”

李泌似乎知道郭子仪要问什么,反问道:“郭公可否先回答山人一个问题?”

郭子仪:“先生请讲。”

李泌:“郭公认为太子殿下如何?”

郭子仪:“太子殿下英毅果敢,宅心仁厚,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是上天恩赐我大唐的一位明君。”

李泌笑道:“既是上天所赐,郭公还有何疑虑。山人只能告诉郭公,此时的太子确是山人当年的学生。山人夜观天象,知郭公辅佐殿下登基,社稷得以中兴,国祚延续四甲。若此刻授帝位予他人,则社稷不保,万民涂炭矣。”李泌说完,上车离去。

------

李泌离京的第三天,长安城西金光门,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吐蕃僧人揭下京兆府张贴的寻医榜文。因为大唐和吐蕃正处于敌对状态,京兆尹崔光远不敢怠慢,仔细询问了吐蕃僧人的情况。这名吐蕃僧人名叫元丹贡布,此番路过长安,是要前往五台山朝佛。

崔光远带着元丹贡布入宫,找到当值的马燧。

马燧听了崔光远的介绍,直问元丹贡布:“吐蕃与大唐势同水火,大师为何肯为唐人治病?”

元丹贡布双手合十道:“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在僧人和医者的心中,吐蕃人与唐朝人都是人,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亦都是人。”

马燧连忙请元丹贡布为李豫诊病。

元丹贡布看过李豫的病情,经过仔细把脉诊断,找到了李豫眼睛失明的原因。李豫眼睛突然失明的原因并非是中毒,而是心经紊乱、肝经不调,加上饮酒过量所致。

元丹贡布采用雪域藏药内服,外敷,加上针灸等疗法,调理李豫的心、肝、脾脏。经过三日的治疗,李豫的眼睛开始对光有了感觉,只是视野还混沌不清。元丹贡布向李豫传授密宗心法。李豫原本烦躁混乱的内心,逐渐恢复到平和有序的状态,加上身边有独孤雪的悉心照顾,李豫的视力恢复得很快。

李豫得知孙远瑛因为自己失明一事受冤入狱,下令立刻将其释放,继续留在身边负责日常汤药监制。

李豫见到孙远瑛身上的伤痕,诚挚的向其道歉,同时下令:命贺拔楚岳负责天牢看守,禁止任何人私自用刑审问人犯。

贺拔楚岳得知李豫的病情已无大碍,前来向李豫禀告:“天牢中的刘荣一直叫嚷着要见殿下,说他手里有一个对殿下来说很重要的人。”

“刘荣!”李豫正要咬牙切齿,想起元丹贡布对自己的嘱咐,平静下来问:“他没有说是谁吗?”

贺拔楚岳回答:“沈媛。”

“媛儿!?”李豫惊得站了起来。

贺拔楚岳见状连忙说:“殿下稍安勿惊,元丹大师说了您这段时间需要安心静养。末将觉得事关重大,所以特来禀告殿下。”

李豫:“去把刘荣带到这儿来。”

“是!”贺拔楚岳领命离去。

一刻钟后,贺拔楚岳带着刘荣回来复命。

刘荣见到李豫,既不下跪也不行礼。

“你这厮看来还没被打够!”郭旰见状正要动手教训。[WWW。Zei8。]

李豫见刘荣脸上和身上有多处伤痕,制止住郭旰,对殿内众人说:“二郎、明山和坦途留下,其他人退下。”

侍卫和内侍很快退出清辉阁。

第百七十六章 惩办奸佞

刘荣看着众人离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李豫板着脸质问道:“你笑什么!?”

刘荣笑着回答:“枉我费尽心机,最终还是成为阶下囚。我终于明白了,你李丘民才是最大的窃国奸贼!”

薛平拔剑指着刘荣:“死到临头,还敢胡说八道。”

刘荣看了看薛平手中的剑,对李豫说:“你不会杀我。”

李豫看着刘荣:“我为何不会杀你?”

刘荣平静的回答:“我知道一个人的下落,这个人对你来说比含元殿上的皇帝宝座更重要。”

李豫猛然站起身:“媛儿!她在哪里?”

刘荣有恃无恐的反问道:“现在告诉你,我还有活路。”

“你找死!”郭旰上前正要动手。

李豫拦住郭旰,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怒气,平静对刘荣说:“交出媛儿,我可以放你走。”

刘荣看了看郭旰和薛平,冷笑道:“前几日在天牢中,你们对我用刑我都没说,此时此地我更不会说。”

李豫显得十分急切:“你要怎样才肯说!”

刘荣不削的看着李豫,回答:“送我出城,等到了安全地方,我自然会告诉你。”

薛平阻止道:“殿下,这厮最擅长耍阴谋诡计,不可信他之言。”

李豫看着刘荣问:“我凭什么相信你!”

刘荣:“你已经快是大唐帝国的皇帝了,难道还怕我骗你。现在心存顾虑的人,应该是我才对。当初沈媛随大批女眷被押到洛阳,身为秘书丞的我正好负责接收,我从名册上看到她的名字,觉得日后对我有用,于是篡改名册将她留了下来。安庆绪十分喜欢沈媛,曾悬赏千金找寻其下落。我当时没有将她交出,因为我知道,我的命何止千金。”

李豫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媛儿,她现在在哪里?你,你把她怎么了!”

刘荣笑道:“你大可放心,我这个人向来讲原则。算起来她也是我嫂子,我不会动她分毫。只要你放我走,我就把她还给你,这笔交易很划算吧。”

“放肆!这个时候还敢跟太子殿下谈交易!”郭旰揪住刘荣,一拳打倒在地。

刘荣从地上慢慢爬起来,抹去嘴角边的血,镇定自若的对李豫说:“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我的手下会把你的媛儿装进棺材,活埋为我陪葬。”

李豫一把抓住刘荣的衣领:“你敢!”

刘荣:“一个人命都快没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李豫略作思考,放开刘荣,对贺拔楚岳说:“明山,给他一匹马,送他出城。”

郭旰上前阻止道:“殿下,不可轻易放过此贼!”

李豫:“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光化门外,刘荣骑在马上,对同行贺拔楚岳说:“我知道将军手下有只秘密队伍,与我手下的死士不分伯仲。既然不分伯仲,将军最好不要耍什么花样。本人言出必行,只要安全离开长安,定派人将沈媛送到将军面前。”

贺拔楚岳断然拒绝道:“不行,见不到太子妃我不会放你走。”

刘荣:“好吧,那就请将军随我走一趟。”

------

郭子仪得知李豫的病情好转,专程前来探望,同时向李豫禀报:“经过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堂会审,判李辅国、鱼朝恩杖毙,其宗族流放安西。张太后、越王李係赐死,其宗族流放岭南。郭英乂、卫伯玉、赵泚、杨绾、彭体盈等十七人流放黔中。房琯、裴冕等二十人革职为民,永不录用。苗晋卿、杜鸿渐、魏少游等人降级留用。刘德顺、皇甫敬等人请殿下执行裁处。京兆少尹元载主动揭发李辅国罪行,恳请从宽处理。”

郭子仪提交的惩办人犯方案,没有牵连太广,与李豫的想法不谋而合。李豫点头照准,同时下发谕令:元载继续留任京兆少尹,以观后效。李豫这样做的用意很明白,告诉朝中众臣,以前占错了队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不但不会受到惩处,还能继续得到重用。

李豫让当值的马燧、郭旰陪自己来到天牢。回想起十几年前,自己和高力士第一次来这里,传达李隆基敕令释放郭旰,李豫的心中感慨万千。

天牢中关押的钦犯见到太子,喊饶命的,喊冤枉的声音此起彼伏。李豫无心理会,在关押李丘华的牢房门前停了一下,来到关押刘德顺的牢房。

刘德顺见到李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殿下,奴家万死!奴家罪无可赦,只求一死。”

李豫问刘德顺:“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要这样对我?”

刘德顺抱着李豫的腿痛哭流涕:“奴家侍奉殿下二十余年,殿下待奴家如同兄弟。奴家实在是迫不得已。事到如今,奴家别无所求,只求一死。”

李豫来到关押皇甫敬的牢房,见到皇甫敬,直截了当的说:“当年在白亭,你只是一名流徒,本殿将你提拔为将军,你真是太令本殿失望了。”

皇甫敬脸上毫无悔过之意,回答道:“我本是大将之后,只因皇帝昏聩,家父遭奸人迫害,以致沦为流徒。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要不择手段,重新夺回原本属于我的一切!”

听了皇甫敬的话,李豫心中不禁不寒而栗,无言以对。

皇甫敬继续说:“不管殿下相不相信,在敬的心中,一直非常敬佩殿下。本想跟随殿下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可是十年前的五原之行,彻底打破了敬的梦想。”

李豫回忆起五原之行,当时的情况万分凶险,虽然过了十年仍旧历历在目。

“殿下应该还记得王怀玉吧。殿下与郭旰、王霆逃离庄园后,我与刘德顺被押到地牢,那地方简直就是地狱。王怀玉人面兽心,手段令人发指。”皇甫敬说到这里有些激动,漫长的十年依旧没有磨灭他的记忆。“敬不堪其胁迫,被逼就范。”

李豫有所顿悟:“后来王怀玉横死狱中,是你干的?”

皇甫敬:“不错,杨国忠要我杀人灭口。”

李豫大惊:“杨国忠!?”

皇甫敬:“殿下不知道,杨国忠就是五原盐商王百川幕后之人。”

李豫:“原来是他,但是这与你投靠张氏有何关系?”

皇甫敬:“敬原本以为,杨国忠伏法,可以忘却前事,继续为殿下效力。可是张太后那个恶毒的女人,不知如何得到敬投靠杨国忠的证据,以此要挟。敬走投无路,惟有放手一搏。‘盗钩者诛,窃国者侯’,天意如此,敬无怨无悔。”

李豫:“刘德顺呢,他也和你一样?”

皇甫敬:“刘德顺没有屈服于王怀玉。直到上个月,李辅国秘密抓了他的家人,他才被迫就范。”

李豫对马燧和郭旰说:“不要为难他们二人。”

李豫来到关押李丘华的牢房,让马燧、郭旰守在外面,独自一人走进牢房。

李丘华被打得体无完肤,看到李豫走进来,连忙跪在地上,用惊恐的目光看着李豫。

李豫上前,准备屈身搀扶李丘华。李丘华挣脱开来,跪在地上大喊:“殿下饶命,殿下饶命!草民有眼无珠,草民再也不敢了。”李豫痛心疾首,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豫擦了擦眼睛,走出牢房对马燧、郭旰说:“没有本殿许可,任何人不准进入此牢房。”

“是!”马燧、郭旰心中不免疑惑,但没有多问。

李豫回到寝宫,心神不安,屏退众人后突然问留下来的马燧和郭旰:“如果有朝一日,我告诉你们我不是李豫,你们会怎样做?”

马燧、郭旰跪地抱拳:“请殿下自重,我等愿誓死追随殿下!”

李豫挥了挥手。马燧、郭旰起身告退离去。

李豫免去刘德顺、皇甫敬死罪,流放黔中。天牢中关押的一干人犯只剩下贱民李丘华未作处置。

第百七十七章 丘民代唐

元丹贡布的精湛医术和藏传佛教的密宗心法,加上冰雪佳人独孤雪的悉心照顾,李豫的眼睛很快恢复如初。元丹贡布提出向李豫辞行。

李豫邀请元丹贡布留下来担任太医令,甚至国师。元丹贡布都没有答应。在这位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圣”和“药王”眼里,君王与平民没有什么不同。元丹贡布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元丹贡布和他的父辈们不同,他用十年时间遍访吐蕃、天竺和大唐,学习各方医术。其后回到吐蕃,在民间治病救人,深受吐蕃人民爱戴。

李豫为了向元丹贡布表示感谢,以千金答谢,元丹贡布不受。李豫得知元丹贡布准备前往五台山朝觐,命郝廷玉随行护送。

登基大典前一天,李晟前来禀告登基仪式的戍卫安排。

临走前,李晟对李豫说:“殿下的先生李泌离开长安前,交给晟一封密信,要晟妥善保管,等到此时亲手转交给殿下。”

李豫接过信,见封口处火漆完好。

李豫拆开信,信中写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乎丘民而为天子。陛下代天巡狩,当以万民为重,中兴社稷,望陛下好自为之。山人本是修道之人,涉世日久,此番重归衡山,专心黄老,再不入世,望陛下勿念。”

前两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意思是说:整个天下,黎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其次,君王排在最后。得到黎民百姓拥戴才能成为真正的天子。

李泌博览全书,熟读经史,文中少写一个“得”字,显然是有意而为。李泌是要借此对李豫说:“天下大乱初定,百姓生活窘迫,再也经受不起战乱侵扰。比起万千百姓,谁做君王并不重要。你李丘民做了天子,务必以黎民百姓为重。”

看到这里,李豫感觉心中一阵翻腾,抬头看了看李晟。李晟显得有些不明所以。

大明宫含元殿,大唐帝国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建极登基,百官朝拜,鼓乐齐鸣。

程元振当众宣读天子即位诏书,“皇太子豫,睿哲温恭,宽仁慈惠。文武之道,秉自生知。孝友之诚,发于天性。……”

李豫登基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封赏功臣。

程元振宣读新皇敕令:

封郭子仪为司徒,加太子太师衔。封李光弼为太尉、兵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加辅国大将军衔,领河北节度使,统辖河北五镇。

崔圆继续担任中书令。李麟任右相。裴遵庆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相。刘晏为尚书左仆射,兼任度支、盐铁使。颜真卿为吏部尚书。崔光远为礼部尚书。元载为户部尚书。封李泌为邺侯,赐衡山。

任命张献诚为右武卫大将军,领山南西道节度使。任命鲁炅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领山南东道节度使。任命田神功为右威卫大将军,接替侯希逸任淄青节度使。任命薛嵩为左威卫大将军,继续为昭义节度使。任命李抱玉为左卫大将军,领陇右节度使。任命马璘为右龙武卫大将军,领河西节度使。任命辛云京为右武卫大将军,领河东节度使,兼北都留守。任命戴休颜为左龙武卫大将军,领朔方节度使。任命白孝德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北庭都护。

李豫非常注重提拔任用年轻人才。

破格任用段秀实为京兆尹,兼京畿、关内采访使。召严郢回京,授御史中丞。任命王震为秘书省监。

任命李晟为右羽林卫大将军。任命马燧为左羽林卫大将军,兼兵部右侍郎。任命仆固怀恩为右骁卫大将军。任命马重英为左骁卫大将军。任命浑伊炀来蠼H蚊何仪N来蠼H蚊罨彻馕益缥来蠼H蚊鶗勎笪湮来蠼姹孔笫汤伞H蚊课蠼鹞嵛来蠼彀参鞔蠖蓟ぃ恼蚪诙仁埂H蚊钤挛参鞲贝蠖蓟ぁ

任命哥舒曜为左武卫将军。任命薛平为右千牛卫将军,兼内飞龙使。任命贺拔楚岳为左千牛卫将军。任命郝廷玉为右骁卫将军,兼内射生使。任命南霁云为左骁卫将军。任命王霆为右监门卫将军。任命章仇瑾瑜为右金吾卫将军。

宦官专权是困扰唐朝后期的首要问题。李豫颁诏内侍不得担任军职,程元振因为功勋卓著,升任殿中监,兼内侍监,解除内射生使和内飞龙使之职。

李豫下诏广开言路,取消“讪谤朝政、指斥乘舆”等罪名,四品以上官员可随时入宫面君。李豫下发敕令,效法武则天,在含元殿前的广场上设置肺石和登闻鼓,百姓有冤屈可站在肺石上诉说冤情,由御史记录,也可敲响登闻鼓告御状。

战乱之后的大唐帝国可以用“一个烂摊子”来形容,河北有拥兵自重、随时可能造反的五道节度使,江南、山南等地官吏贪渎,农民起义不断,西面的吐蕃和大食犹如两只饿狼,一直对大唐虎视眈眈。≮我们备用网址:≯

-------

安史之乱后,各镇节度使拥兵地方,对朝廷阳奉阴违,甚至公开造反,相互征伐。李豫登基后的第一要务,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