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天战争-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回到266团,归功于自己。是啊,不是我老范独具匠心周密策划及时报道
,哪有什么典型?弄得不好就是事故。现在不仅事故原因无人问津了,就连在
W-712演练中266团未能按时遂行任务的话茬都很少有人提到了,那段
灰暗的历史在一颗典型之星产生的巨大的光芒照耀下,也变得有了亮度,而且
已经有人在报纸上提到,266团在那次演练中确实是按照实战要求,辛中原
和岑立昊的指挥是无可挑剔的,不是他们落后了,而是别人太超前了,超前得
可疑。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范辰光不仅捧出了一颗明星,而且为266团的军
事素质和指挥才能提供了新的认识,它甚至会改变钟盛英的看法和有些人的命
运,连辛中原和岑立昊都是他的受恩者。
范辰光盘算,随着韩宇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随着266团正面影响大于负面
影响,也随着钟师长的情绪一天天好转,机会就一步一步地成熟了。
范辰光开始发胖了,在希望的阳光的照耀下,连续几个月,疯狂地长肉。
事实正如范辰光判断的那样,当韩宇戈这个典型冉冉升起之后,钟盛英确实对
他格外留心了。钟盛英曾经专门把干部科长郑绍清叫了过去,咨询现在的干部
政策,郑绍清说,自从八十年代初军委下达文件之后,干部产生一律来源于院
校,一直没有松口从士兵中提干。
范辰光望穿秋水地等待着时机,累死累活地做贡献,但仍然看不出人生转折的
迹象。他是从刘英博的嘴里听说钟师长曾经为他动脑筋的,连钟师长都没办法
解决的困难,那就是天大的困难了。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凉了半截又热
了半截,毕竟首长心里还是有他,首长没办法,那是真没办法,就冲着首长对
他的重视,他还不能破罐子破摔,他还得打起精神干下去,只要还有一线希望
,他就要坚持到底。
第四章
一
1984年,南方某地边境冲突加剧,88师抽调部分干部,成立了战地军官
见习团,人员有侦察科路金昆科长,266团副参谋长岑立昊,师作训科参谋
马复江,267团政治处副连职干事姜梓森,265团司令部副连职参谋彭督
等以下十二人。另外还有几个搞保障的战士,其中有266团著名老兵范辰光
。
战地军官见习团带领本师侦察连到达边境后,被分到勐勒山下一支临时组建的
防卫部队,驻扎在勐勒山下金东乡政府所在的集镇上。
对于岑立昊来说,这次行动搞得好就意味着积累资本,而对范辰光来说,就是
痛苦了。在266团当了两年半代理新闻干事,范辰光既没有找到当官的感觉
,又把当兵的感觉弄丢了。他这种奇特的身份在见习团里显得不尴不尬,地位
和作用也很难把握,于是就闹出很多别扭出来。到达边境的第一天晚上,为了
捍卫自己的尊严,范辰光就同马复江斗争了一场。
晚上,路科长把见习团和侦察连的干部召集在一起听地方干部介绍敌情,金东
乡的苗乡长声情并茂,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一个中心意思就是敌情很严重。
苗乡长最后说,请各位首长务必注意安全,对方无孔不入,抓人破袭的事情经
常发生。你们还没到,刚才对方都广播了,说是金东地区来了多少多少人,都
是军官。
听完情况,路科长的脸阴沉了许久,才环顾众人苦苦一笑说:真是山雨未来风
满楼啊,看来你我这些人已经上了人家的黑名单。此来恐怕是凶多吉少呢。
然后做出几项决定,将侦察连的一个排撒出去,呈防御状态安营扎寨,夜间潜
伏巡逻一应事务均周密安排。
侦察连先期到达的设营人员给见习团号的房子是乡政府的一幢空闲很久的木板
楼,房间极大,有将近五十平方。几个负责警卫的战士和两个电台兵理所当然
地先进去把屋子打扫干净,然后自觉地打开自己的行李,分别守在门后窗前。
范辰光是第六个进去的,背着手四处巡视一番,然后吆喝一个战士将自己的铺
盖搬过来,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中心土墙下的一个位置。
马复江分管内勤,上楼后看了看范辰光摊开的行李,皱了皱眉头,不认识似的
看着范辰光说:这样不行,位置要统一分配。小范你往边上靠一靠,这个位置
给路科长,他有风湿病。
范辰光眨了眨眼,脸色倏然一红,愤然搂起自己的铺盖,重重地摔到另外一张
床上。
马复江说:这样恐怕还不行,岑副参谋长是见习团的参谋长,他跟路科长挨近
一点,有事好商量。你最好睡在姜干事这块。
范辰光的脸色更红了,只好又弯下腰搬自己的行李,嘴里不清不白地嘀咕一句
:操!
吃罢晚饭,故事就发生了。先是路科长带着参谋干事们到各个哨位检查防务,
回来之后召集见习团全体官兵开会,进行分工。路科长对范辰光说,范辰光你
是个耍笔杆子的,不要求你跟他们一样担负见习团的警卫工作。但是咱们见习
团里的政工干部只有姜干事一个人,少不了有些材料要抄抄写写,还有收收发
发的具体工作,文书这个角色恐怕还要你来担当。
范辰光看了一眼路科长,没有吭气。
马复江接着说,晚上我们干部下连查岗,见习团里的安全你们几个战士要多留
神。小范你是老兵了,还要给这几个战士当好班长,公差勤务方面你要多操一
点心。
范辰光对这样的分工显然不满意,腆着肚皮想了一会儿,转过脸去问道:姜干
事,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姜梓森听说过266团四大金刚的故事,那年跟岑立昊一起住院,范辰光去看
望岑立昊的时候还有过一面之交,知道这个范辰光是个很有特点的人物。姜梓
森说,老范,我们都要服从统一分配。
关键时刻岑立昊帮了范辰光一把,说:范辰光是个老同志了,搞勤务恐怕不太
合适。马参谋,关于范辰光同志的工作,政治部门或者哪位首长有没有明确的
指示?
马复江说,小范说他是师长直接派来的,可我们谁也没有听说。马复江说这话
的时候,脸上闪烁着捉摸不定的微笑,那笑容里分明流露着阴险的成分,至少
也是幸灾乐祸。
马复江的表情把范辰光激怒了。范辰光先是冷笑一声,然后才仰起脑袋望着头
顶上的木板,掷地有声地说:师长亲自跟我交待的,我是来写新闻报道的,谁
要是把我当一个战士支配,那他就算瞎了他的狗眼。
一语既出,四座皆惊。众官兵闹不清这位仁兄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脾气和口气,
想必是有些背景的。岑立昊暗暗叫苦,老范啊老范,你这不是成心找别扭吗?
路金昆起先还有些发怔,怔了一会儿,一拍桌子吼了起来:这是什么话?谁说
你是代理新闻干事啦?师首长只跟我说过,给你们增加一个兵,是写报道的,
当文书用。志愿兵怎么啦?志愿兵也是兵,我们有那么多的志愿兵,看看他们
是怎么表现的?哪个不是全副武装摸爬滚打的。再说了,你就算是新闻干事又
怎么啦?在这个方向,所有的人都归我统一指挥,你要是不乐意,现在就给我
卷起铺盖——滚蛋!
范辰光并没有被路科长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反而脖颈子一拧说:我主动要求参
战,是钟师长亲自批准的,你没有权力叫我滚蛋。
路金昆把一张瘦脸气得煞白,冷冷一笑说:我没有权力叫你滚蛋吗?你他妈的
给我听清楚,你要是真的来参战,你就老老实实地服从我的命令听我的指挥,
要是给我调皮捣蛋自找别扭,我敢毙了你你信不信?
二天
气
很
好
,
一
看
就
是
行
军
作
战
的
好
天
气
。
见习团进入战区之后的第一次适应性演练开始了。
出发之前,路金昆宣布,由岑立昊带领侦察连二排的两个班前往月亮塘地区开
设观察所,携带四部电台,两部同前出分队保持联系,两部直通友军炮兵营,
协调指挥炮火支援。范辰光随岑副参谋长行动。
为了检验见习军官的实战能力,这次演练行动的真实意图除了路金昆和岑立昊
和马复江以外,任何人都不清楚。范辰光当然更是不明就里,一看部队集合起
来,又听说是前出侦察,让他跟着岑立昊行动,立马就急眼了,涨红了脸冲岑
立昊嚷嚷:我又不是侦察兵,让我到前面去干什么?不是折腾我吗?
路金昆阴沉着脸,还没等岑立昊发话,便毫不客气地训斥范辰光说:放肆!能
跟领导这么说话吗?你不是侦察兵不错,步兵总当过吧?你不是说过你三大技
术在266团都是一流的吗?
范辰光傻乎乎地看着路金昆,满腔怨恨却又不敢发作,只好向岑立昊再次求援
:岑副参谋长你看我这一身横肉,上了战场人家还当我是师长旅长呢,一旦有
了情况,你们撩起长腿就撤个球了,我这百十公斤可怎么办啦?
岑立昊说:这样吧,你跟着我,只要我活着,就保证你的安全。
站在一旁的马复江声音很冲地问:范辰光你在扯什么淡?你到底还是不是吃军
粮的?
范辰光横了马复江一眼,眼皮一耷拉回敬了一句:明摆着是整我的,我不去。
岑立昊没有想到范辰光会是这样的表现,他昨天还认为范辰光关键时刻不会拉
稀,今天范辰光就以实际行动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什么四大金刚?简直给
266团丢脸。岑立昊走到范辰光的身边,一掌拍在范辰光的肩膀上,并暗示
性地捏了一下说,老范,跟我走!
那一捏,就把范辰光捏矮下去两厘米,当年在刘英博婚宴上范辰光对岑立昊的
斗争,几年后在这微妙的一捏中,输赢又有了新的诠释。
范辰光紧紧地盯着岑立昊眼睛,又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很悲壮地一拍胸膛
说:那好,岑副参谋长你是我的直接领导,我听你的。不过有一点我得说明,
我姓范的不是怕死鬼,但是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有些人
恐怕回去不好交代。
路金昆和马复江相视一笑,笑得岑立昊很不舒服。岑立昊说:老范,别再多说
了,在这里听我的。
范辰光这才停止磨蹭,视死如归地跟了上去。
上午十点多钟,岑立昊的人马到达了指定的位置。
这是境内的一个高地,见习团根据海拔高度将其命名为1496高地。大路自
然是没有的,只有一条盘山小道在密林里盘旋,且极为陡峭。
范辰光确实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啊!这是闹着玩的吗?老路老马岑立昊他
们敢玩这套活路,因为他们是军官啊,我能跟他们比吗?我范辰光是个兵啊,
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抚恤金连买条毛驴都不够,值得吗?如果为了转个球干
部要以老命作为代价,那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有一阵子,范辰光真想就地卧倒,休息半天再接着走。可是不行,他想岑立昊
这回逮住机会了,就是要狠狠地出他的洋相,你不是不服吗?怎么样,是骡子
是马这回见分晓了吧?
不,绝不能倒下,就是不服,永远不服,生命不息,坚决不服。
三
自从上次倾巢而动到前沿造了一场声势之后,见习团就再也没有组织大规模的
行动。针对这一带山高林密路径险恶的特点,上级交给见习团的任务是:坚守
不出,尽量避免正面接触,钳制对方兵力,形成长久对峙,保障东线主要方向
的行动。
路金昆接到这个命令,松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长久对峙,恐怕就到驴年马月了,战绩何来?回去怎么交待?便让岑立昊和马
复江想个办法,割草捎带搂个兔子。
岑立昊提出激将的办法,挑逗对方先下手,让他们先把对峙的格局打破。“6号
骑线点上的老麻两面讨好吗,那好,咱们把者岩那条路掐死,将老麻一家控制
住不让他越境,再请边防连出面搜几次山,把声势造大一点。我敢断定,不出
一个礼拜,他就要来窥探虚实。那时候就好办了……”
路金昆觉得这是个办法,就让岑立昊尽快拿个方案。并且要求,准备工作要绝
对保密。除了路、岑、马三人,谁也不能嗅到风声。
半个月后的一天上午,见习团的驻地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路科长和马参谋等人
几天前就分别带领分队到前面守点去了,金东基地只有岑立昊和姜梓森带着两
个排和勤杂分队留守。兵们仍然一如既往,该学习的学习,该训练的训练。
部队行动的时候,范辰光还坐在乡政府门前的长条椅上,一边看书,一边晒太
阳。即使在这样一个炎热的中午,范辰光也没有脱掉崭新的干部服,并且紧紧
扣着风纪扣,保持了严整的军容风纪。
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很有南方韵味的问候:你好,范记者。
范辰光打了个激灵,定睛一看,是金东乡驻地供销社的营业员宋晓玫。因为金
东乡偏僻,政府规定县城学生就业时,首先分配在金东这样的乡村先工作两年
才能回城,宋晓玫便是这批就业青年之一,在金东乡,她的地位是一号美女。
啊……你好!范辰光慌乱地向宋晓玫点了点头,又情不自禁地哈了哈腰。他自
己似乎也能看见他的大脸盘子红透了。他在几秒钟后为他的这个该死的哈腰动
作恨透了自己,恨不得甩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这个中午,范辰光的灵魂深处发生了重大的动荡。他想他必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必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无论如何也要成为一名军官。他清楚地听见了宋
晓玫称呼他为范记者。“范记者”?啊,是的,他是范记者。
原先,他向这里的老百姓介绍自己是见习团的新闻干事,“范干事”这个称呼给
他带来了暂时的愉快,满足了短暂的虚荣,可是他也为这个称呼含羞忍辱,那
个该诅咒的马复江就曾经在一个人多的场合明知故问:范干事?谁是范干事?
啊,你们说的是老范啊,啊,哈哈,老范你行啊,昨晚还是个兵,今天早晨就
当干部啦?恭喜恭喜啊。
那当口他把马复江在心里枪毙过一千次。后来他跟岑立昊说了,说自己对外称
干事,是为了方便工作。马复江他凭什么这样跟我过不去?他就不怕我背后放
他的冷枪?
岑立昊听了之后笑笑,没有马上发表意见。待范辰光又发了一阵牢骚,才慢腾
腾地说:老范我教你一个办法,你以后也别再让人家喊你范干事了,干事算什
么官啊,干事干事,就是干事情的嘛。你放着现成的头衔不用,叫干事干什么
?降低身份嘛。以后你就对别人说你是记者,这也是事实。记者有大有小,有
专职的也有名誉的,还有特邀的。你不是军区报纸的特邀通讯员吗?换个说法
就是特邀记者,省略特邀二字,就叫记者得了。
范辰光茅塞顿开,那一天足足有两个小时对岑立昊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以后
范辰光就对外自称是范记者了,是见习团的随军记者。
现在,范辰光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他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记者,是解放军里
的一名有文化的军官。他就是要让宋晓玫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对他刮目相看。仅
仅为了得到宋晓玫们的尊敬或者爱慕,他也有理由为此奋斗而不屈不挠。
是一阵急促的脚步惊醒了范辰光的美妙的设计。管保障的修理技工老孙几乎是
蹦下楼的,向下面的守备排飞身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姜干事和二排长。
不到十分钟,一个排的兵力便齐装满员地集合起来,而此刻岑立昊头戴钢盔,
手拎一支冲锋枪,早就脸色铁青地等在上山的路口边了。
路、岑、马三人精心酝酿的“遭遇战”于是日中午十三时拉开帷幕。此次战斗被
命名为“8-16遭遇战”。
四
“8-16遭遇战”之后,就像吹来了一阵神奇的风,一直备受冷落饱尝屈辱的
范辰光终于像一艘巨大的沉船浮出了水面。
一个湿漉漉的清晨,干部们照例分头带着各个分队爬山,强化体力。根据路科
长的安排,岑立昊上午要到距离县城四十公里的新界野战医院看望伤员和病号
,所以早操就没有出门。
洗漱完毕,范辰光笑容可掬地凑了上来,递给岑立昊一摞文稿。
岑立昊匆匆浏览一遍,是范辰光写的报道,共有三篇。一篇名为《密林奇兵,
中原良将——
记路金昆和他率领的见习团》,还有一篇题目是《疑是神兵从天落——
8-16遭遇擒敌始末》,写的是某部副连长王树才指挥本连二排与敌遭遇,
灵活果断地处置情况,化险为夷,将遭遇战打成漂亮的伏击战。最后一篇的标
题是《神机妙算的当代诸葛亮,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看稿子的时候,岑立昊起先还顺手改了几个错别字,可是看着看着脸就拉长了
——
最后这篇报道是写他的。文中生动地记叙了在8-16遭遇战中,他是怎样审
时度势,准确地把握了战场态势,及时地率领分队赶到增援之敌必经的黄石岩
路口,在强敌逼近的紧急时刻,巧妙穿插,既呼应配合了遭遇战的分队,又扩
大了战果。
看完几篇稿子,岑立昊良久不语。
范辰光一直是兴致勃勃的、热烈地观察岑立昊的反应,等到岑立昊脸上的笑色
消失了,范辰光脸上的笑色也就消失了。他看出来了,岑立昊不高兴,而且是
真的不高兴。
范辰光的确是逮住了一个好线索。看看这几路人马,行动是如此神速,目的是
如此准确,配合是如此默契,遭遇战场和阻增战场接应战场浑然一体,就连边
防连的小炮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心有灵犀地投入了战斗。这样精彩的遭遇战,不
仅近几年绝无仅有,就是通览我军全部战例,恐怕为数也不是很多。
可是,岑立昊想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文章不能这么做。
且不说这几篇稿子花里胡哨,如果碰到有心人,将这三篇报道综合起来看,就
很有可能发现一个秘密,可能就要对8-16遭遇战的性质产生怀疑。遭遇战
打得很精彩,精彩得让人怀疑:三令五申叫你们对峙,谁让你们“遭遇”的?前
指对88师见习团指挥8-16遭遇战始终低调,听说有首长发话,指责这支
部队好大喜功,在不让出击的情况下顶风蓄意密谋出战,所以一直压着没有评
功评奖,路金昆心里正憋着火呢。现在一报道出去,等于自己承认蓄意密谋,
那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岑立昊用手指掸了掸稿子,问范辰光,这几篇稿子路科长看了吗?
范辰光得意地说:看了,路科长说,很好。如果你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请你签上字。我今天跟你一道到县城邮局去发。
岑立昊狐疑地问:路科长真的认为很好?
范辰光的大脸盘子倏然红了起来,语气很重地说:路科长回来了,你可以自己
问嘛。难道稿子有什么问题吗?
岑立昊说:老范,稿子写得不错,我尤其要感谢你对本人的抬举,可是,我不
能签字。
范辰光像是屁股上刚刚挨了一针青霉素,鼓起眼珠子盯着岑立昊:你这是什么
意思?
岑立昊说:没有别的意思,我说不能发,就肯定有不能发的道理。但是我现在
不能跟你讲这个道理。
范辰光愣了一会儿,突然一声冷笑:我明白了,岑立昊你还想压制我。
岑立昊笑笑说:你怎么说都行,反正这个字我是不会签的,路科长认为很好,
你干脆请他签不就得了?
吃早饭的时候,岑立昊就范辰光的稿子向路金昆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原以为路
科长一定会无条件地赞同他的意见,岂料路金昆埋头想了一下,不以为然地说
:其实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报道出去,家里的首长才能知道咱们在
干什么,我们写了那么多汇报材料,恐怕还抵不上报纸上一则消息。我看就让
他发吧。
这回轮到岑立昊想不通了,心想路科长这是怎么回事啊?急于表功已经到了不
计后果的地步了。本来还想据理力争,见旁边的马复江向他作了个意味深长的
怪笑,便把话又咽了下去。
五
大雨在勐勒山地区下了七天,兵们多是北方人,很不习惯,病号渐渐地多了起
来。
范辰光在这段日子里却显得十分活跃。一个月前他将三篇稿子复写了四十多份
,就像当年“培养”典型一样,铺天盖地地撒了出去,几乎覆盖了全国主要的城
市,虽然没有如数见报,但是当地的省报和军区小报还是上了两篇,恰好一篇
的主要内容是写路科长的,标题改了,内容也删了不少,但是主要的过程说清
楚了。
路金昆比较满意,见习团里其他干部也对范辰光刮目相看,战士们原先在喊范
记者的时候还多少带有一星半点戏谑的味道,现在则不然,现在再喊他范记者
的时候就觉得他还真的像个记者。
路金昆对岑立昊和马复江说,看人呐,还真是不可貌相,什么人都有自己的长
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关键就要看当领导怎么使用怎么引导了。引导得不好
,这个人就是稀泥一摊,引导得好,这个人可能要发挥大作用。岑立昊和马复
江都没有表示异议。
这时候形势起了变化,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紧张了,房子也多了,见习团就分
开来住,路金昆、岑立昊和马复江都是单独住一间,范辰光也享受了这个待遇
。因为大家都在楼上,楼下住着一个班,安全倒也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