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帐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一时站定,凝望着我。它眼中波光闪烁,万语千言。 
忽然间我若有所悟。 
我双手颤抖,拉开了它的围栏。 
它冲出围栏,狂奔而去。 
不久以后我听见远远传来的它的悲鸣,起初激狂,渐而喑哑。 
渐至低回。 
渐成不绝于耳的凄凉短嘶。 
附近营地皆被惊动,报怨猜疑,渐起的人声。 
兵士们披衣挂甲,循声而去。我默默跟随着他们,一直走到帅帐之前。 
时当寂寞清晓,风定寒凝。 
我看见帐前大旗静静低垂,帐上结满苍白寒霜。 
门前风灯犹未熄灭,曙色却已夺去它的光辉。 
“惊风” 后腿弯曲跪于帐前,颈项低垂,声如呜咽。 
围拢而来的人群一片安静,默然无声。 
有人轻轻走开,不久以后连营骚动,马蹄疾响,将领纷纷驰马而来。 
帐前人群越聚越多,空气仿佛沉凝成一块巨大寒冰,缓缓压下。 
我忽然觉得我已被压榨到不能呼吸,而内心空虚万分,无可填补。 
我转身离开人群。 
我奔出军营,沿着河岸溯流而上。 
我不知奔行了多远,直至我看见河道转弯,没入深山。 
攀上河岸边一丛巨大的礁石,我放眼而望,已不见军营。 
河面华光刺目,我蓦然回头,只见冷冷朝阳已破云而出,凄艳半天凝紫,令我不分晨昏。 
黄河浊流于我脚下翻滚轰鸣,莽莽奔向虚空。 

我独立良久,伸手入怀,掏出那晚萧采给我的信。 
我记得那晚他看我的眼光,似是故人隔世相逢的感怀。 
我记得他说过当他死后再拆看此信。他说那一天不会太远,然而我没有料到那竟会近在眼前。 
当他笑谈生死的时候,我望着他。 
我与他匆匆数面,那时却觉得相识如有半生。 
我毫不诧异阿湘为何会爱他,因为我一生所见无人如他那般令人倾服。 
我送他出帐,目送他离开,我独立于黑暗之中,仰望头顶无星无月的长空,我的心情平静寒凉。 
我知道他们两人终将离我而去,我的一生将会重归孤独。 

从我有记忆时开始,我便记得什么是孤独。 
照顾我的是一名聋哑婆婆,我们住在密林深处的一座房屋,终年没有外人来往,以至我的手语比说话还要熟练。 
我的母亲每个月会来探望我一回,每次只能够停留半日。她来时总是清晨,我最爱看温暖阳光透入窗格,映照着她面纱摘下时光华乍现的容颜。 
我六岁那年,一个冬天的早上,婆婆没有起床。 
我做好了饭菜去唤醒她,却发现她已永远不可能醒来。 
我独自哭了三天,然后发现屋中已没有存粮。 
我取出箱中银两,离开小屋,寻找通往林外的路。 
那一天下起了大雪,我在林中迷路。 
我觉得无比寒冷,觉得世上只剩下我一个。周围的密林永远也不会有穷尽,我躺倒在雪地上,冰冷的雪地仿佛变得温暖,我不知不觉地睡着。 
我醒来时在母亲的背上,黑夜很黑,她的身体起伏,我知道她在奔跑。我的手脚疼痛,但我没有出声。我觉得莫名高兴,因为我知道从此可以不再与她分离。 
她带我走了很远。当我冻坏的手脚重新长好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小村庄定居。 
她开始教我一种陌生的语言,她说那是汉话,是我父亲的语言。她说当我长大后,我要去找他。 
她说因为他是汉人,所以他们不能在一起。 
她说因为他是汉人,所以我的存在是一个家族的秘密,她的家人不肯让她亲自抚养我。 
她听从了他们很多年,直到那天她心神不宁临时决定来看我,找到我时看见我已快要冻死,她才下定决心再也不和我分开。 
她开始教我武功,她说我要学会保护自己。 
她常常会在夜里惊醒,为着一些可疑的声音。 
我们不久开始搬家,因为她害怕我们的行踪已经被人发现。 
我们居住过很多地方,在不断的迁移中我渐渐长大。 
我十岁时她告诉我,在车宛国我们已无处容身。她要带我去中原。 
我们趁夜逃离边境,却被一队车宛兵马擒获。那领头的将军举起火把映亮我母亲的脸,然后大惊失色掉了火把,跪下说:“依兰郡主!” 
我母亲低声叹息: 
“你竟还认得我。” 她说。 
第二天夜里那个将军偷偷放走了我们,他送我们走时说:“永远也不要再回来。王爷已下密令,见到郡主格杀勿论。” 
我记得那时母亲的脸有如月光一般苍白,她握紧了我的手,一语不发。 
那天晚上,我们永远离开了车宛国。 

我们在泗州府居住下来,在那里度过了平静的半年。 
然后忽然有一天夜里,有人来捶我们的院门。 
母亲让我穿好衣服,在床上等候。她自己去打开了院门。 
我听见有人与她在堂屋中交谈,说是父亲派他们前来接我们入京。 
母亲淡淡答应,便说要回房来将我叫醒,稍为打点行装。 
她走回卧房,关好门户。 
她在黑暗中紧紧地拥抱我,在我耳边用车宛语低声地说: 
“他们不是你父亲派来的,他们都是你父亲的敌人,想要利用我们对他不利。我会出去对付他们,你要趁乱逃走,不要被他们捉到。” 
她将一个东西塞在我的怀中。 
“这是你父亲当年送我的信物,好好保存它。他… …” 
她还要再说下去,忽然门上有人擂响。 
她住口不说,在我脸上狠狠一亲,将我推至窗下。 
“快些逃走。”  她头也不回地说,然后她抽出匕首,猛地打开了房门。 
我看见她手中的匕首刺出的骇人血光,听见那人厉声长叫。 
院中人声嘈杂,咒骂呐喊,一涌而入。 
我骑在窗上,最后看一眼母亲。堂屋里的灯光映照着她的侧影,她美丽轮廓鲜明如画,在暗室之中散发着夺目光辉。 
人影绰绰,敌人已冲入堂屋。我翻下窗户,奔向院墙。院墙之外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我拼命狂奔,不知不觉间泪水流了满脸。 
我听见身后人声渐近,知道他们正向我追来。 
我跑到踉跄,满嘴血腥,然后我感到有什么无比沉重的东西击上我的后背,我一头栽倒,我最后的知觉是一片绝望与无比孤独,因为我忽然明白从此再也见不到我的母亲。 

我被人带到了京城。 
一个风采翩翩的中年人从他们手中将我领走,把我带回了他的家中。 
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谁,但我牢牢记得母亲说过的话。我踏入他家时,心中充满敌意。 
他的家中有很大的花园,开满了白色和紫色的花朵。一个美丽妇人和一个女孩坐在凉亭,看见我们,他们笑吟吟地走来。 
那个女孩在离我很近的地方停下,仰头望我。 
她的皮肤雪白,容颜清丽,她那时梳着双鬟,穿着浅紫色绣小白花的纱衣。她仰望着我的眼眸清澈如泉,阳光下幻出霓虹般的华彩,却仍无限纯真。 
我记得初见阿湘时每一个细节,我记得我们初见当日,她便牵了我的手在她的家中四处游玩。在以后的很多年中,她也曾不只一次牵我的手,与我并肩同看花落花开。 
有时我忽然觉得我过去半生,不过就是这样一次次牵她的手,一次,两次,不可计数,然而今后,再也不能。 
我在阿湘的家中安然度过了九年,他们并不曾象我母亲所说,用我来对付我的父亲。 
直到有一天,阿湘的父亲仓惶从外归来,将我叫进他的书房。 
他看着我,叹息一声:“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都是知道的。” 
我沉默地点头。 
他站起踱步,低声说: 
“那么我也不必多说。我抚养你多年不过是留作杀手涧,可惜四皇子不听我言,坐失时机。时至今日,我对你别无他求,只是阿湘一向待你甚厚,于你身世一无所知。我只希望你能带她离府,护她一生周全。” 
他转身望定我,等我回答。 
“我会的。” 我说。 
他长舒一口气,挥手让我出去。当我走到门口,他却忽然说: 
“这么多年,有些时候,我会忘记你的身世。” 
我站住,明白他话中意味。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他指点我文章武功,或是当他与我棋盘酣战,我又何尝没有在某一个片刻,忘记他是逼死我母亲的那些人的同党,忘记他是我父亲的敌人? 
人生难得绝对的爱恨,情仇总是难解难分。 
所以我明白阿湘。 
当她行刺后被擒,我潜入王府昏暗的牢狱中救她,乍见她空洞神情的一霎,我已明白她对萧采的爱恨牵缠。 
我已明白今生今世,我再也得不回我的阿湘。 
如果我还余什么希望,我只希望她可以幸福。 
我希望她可以与他偕老,即使她一生都要经历爱恨不息的交战,她依然可以领略到幸福。 
然而仿佛我所有的希望都会注定成空。 
萧采命不久长,而阿湘,我清晰知道她会何去何从。 

我永远记得那个傍晚的衰草枯阳,万山残雪。 
在那个傍晚,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紧紧拥抱我。 
我觉得那是我们相从半生的一场见证,是我们缘尽于此的一记绝响。甚至连他生也都是不可期许的,因为我知道她的来生之约已经给了谁。 
她同我母亲一样,径自在我生命中划过一道温暖美丽的幻彩,然后倏忽离我而去,再不可追回。 
我知道一切终会失去,也许每一个人与生俱来永不会失去的只有孤独。 

我脚下的礁石微微撼动,那是种超乎黄河浪涛之上的声威。 
远远传来炮声动地,仿佛要以其无穷郁奋逼转大河流水,动摇崇山峻岭,震落我头顶冷冷冬阳,击破整个混沌阴霾的时空。 
我知道那炮声为谁而鸣。 
炮响十二记。 
主帅殁于军中。 
我静静倾听十二声炮响。然后黄河万古不变的波涛重回耳边。 
我以颤抖的手指打开萧采留给我的信。 
信中所写令我不能置信自己的双眼,随即兴起的是万丈空茫。 

二月十七,我们重返京城。 
帅旗半落,三军缟素,凯旋之师却士气低靡。 
皇上亲至胜衣亭相迎,素酒淡宴,与众将同饮。 
我远远看见他寂然踞坐于主位的身影,一时万念生废,黯黯失神。 
不久朝野分功论赏,西征将领多得提封。萧采被追封追谥,丧仪隆重空前,皇上亲自扶棺,极尽生荣死哀之能事。 

两个月后,我决定离开京城。离京之前,我趁夜去看望他们的坟墓。 
四月春尽,飞雨落花。他们的坟前竟已芳草离离。 
雨声穿林打叶,点点滴滴。四周如此凄静,仿佛这里已非人间。 
我在雨水中放任自己泪流满面。 
很久以后我听见身后的脚步,当我转身我便看见了他。 
“我知道你迟早会来,” 他说,“我一直派人守在这里。” 
我低头无语,我不知道自己能对他说些什么。 
“我派人找过你们很多次,” 他说,“我还亲自去找过你们,却没有找到。” 
我抬头望着他,他的眼光里满是无奈哀伤。 
我轻轻冷笑:“你找过我们么? 在你登基以前?” 
他目光一闪,没有作声。 
“早在你登基之前,母亲已经死了。” 我说。 
不知为何我感到郁气上涌,难以自制,我指着萧采的墓碑对他说: 
“他死了,你伤心,但是他活着,你又永远不会放心。我的母亲为你而死,你会为此一生怀念,但如果那时她便带我来找你,你又会怎样? 难道你会将我们留在身边?” 
我望着他,他不能回答。 
“也许你会在那时就杀了我们。” 我冷冷地接道。 
… … 
很久以后他才说: 
“你明白这些,我已经可以放心。” 

细雨朦朦,织成一片随风幻灭的青烟。 
他走到萧采墓前,手抚墓碑,低声问我: 
“你还记不记得他有什么遗言?” 
我忆起那晚萧采一言一笑,宛如眼前。 
我记得他那时超然神色,仿佛已蝉蜕尘埃之外,蜉蝣万物之表。 
我低声说: 
“了却君王天下事,何计生前身后名。”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 
雨后天清月淡,落花返香。 
我在月色中凝视我的父亲,看见他刹那失神的脸,眼中迷乱嘈杂的波光。 
我为他感到无比悲哀。 
我从颈中解下他当年送给母亲的玉佩,放在他的手中,转身静静离开。 
月光淡漠。 
映照着墓前玉阶,阶下一带幽兰。 
兰上雨水如同泪眼。 
而我此生再也无泪可流。 
我知道。 
我已无泪可流。 

(完) 

后记


  这个故事的最初构思是在大学时代,那时刚刚读完二月河的前两部,喜欢老十三喜欢得意犹未尽,于是开始设想一个身世遭际颇有相似之处的男主角。在大三暑假某一晚心血来潮,挑灯夜战,写出了前三章。此后为了这个故事昼伏夜出十数日,又工工整整以稿纸抄好。此类小说还有数篇,不过一向只是敝帚自珍,从未想过公之于众。那时自以为写作的快乐已经十分酣畅淋漓,完全无需他人推波助澜,日后回想也许只是信心不足,借故托辞。
  此后数年工作恋爱,心思浮躁,扰攘生活。不过眼界一开,见识渐长,重读旧作,文字情节均令我骇笑,有意重写,却完全沉不下心。两千年离开北京,来到米国,日见一群生活得快乐简单粗糙的老美,我不由变本加厉地推崇起我们中国情怀的含蓄精致。
  所有旧稿已丢在北京家中,于是重起炉灶,开写。但是眼高手低,写得十分生涩艰难。再加上我喜新厌旧,写完前五章后,又想起另一个故事。不免东走西顾,暗自担心也许两个故事都无善终。
  后来室友兼同学lj 发现我的秘密,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我心思活动,终于战战兢兢奉上软盘。立时后悔。与她同读,但觉满目疮夷,羞愧难当。多亏她一味夸奖,状甚真诚,挽回我一些颜面。次日起床,惊见此人已默不作声心狠手辣将前两章贴上坛子。
  后路已绝,我于是从此沉沦。老大及网友谬赞令我责任心与功利心同时大盛,埋头苦写之余,仍不忘日日监视点击率。历时一月有余,居然大功告成。其间lj 居功至伟,是情节顾问及文字监督。值得批评的是寒假来访的我家猪,此人惯于霸占我的电脑狂玩他那些借来的过时游戏,又兼冷言冷语挑出小说毛病,直攻我固疾,改无可改。大是可恨! 更过份是此人出言极为无耻:〃写前半部时我远在它州,你大抵感怀寄托,写后半部时我已来了,遂成无聊遣怀之作。是故后半部不如前半部远矣。〃 脸皮直是厚如城砖。
  这个故事之所以披上武侠外衣,是因为那个世界里的情感更加纯粹而精彩,光芒美丽。其实写来较为取巧。我十分佩服坛子上一些人写平实现实而能妙趣横生,实在非我能及。只好继续致力于这些幻想故事,也算是为坛子添些别的颜色。
  萧采的名字出自李贺〃风采出萧家〃 ,至于丁湘,纯粹是取〃丁香〃 的谐音。我最不善于起名,这篇小说名及小说中的人名地名,若非这般投机取巧,便是信口胡诌,都不甚佳。亦舒可谓起书名的高手,还有古龙。和是我所见最美的书名,则俯拾而来,万般贴切。功力之深,难望其项背。
  夜深千帐灯。
  希望深夜时登上坛子的人们不会在千帐灯火中错过我这一盏。
  谢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