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治三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祢衡安顿好了之后,孔融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看看到底将他分到哪个等级。

然而,祢衡并不是一个考试型的学生,出来的成绩甚是糟糕。

尽管他那一手妙绝人寰的隶书书法看得孔融三月不知肉味,但是孔融还是将祢衡分到了最低级别的中专班。

至此,祢衡遇到了他出门远行以来的第一次挫折。《|WrsHu。CoM》

其实,论智慧和武功呢,祢衡一直都比孔融的那些门下弟子们高那么一点点,无奈一次考试考砸了,便沦落到最受歧视的中专班去了。

更要命的是,由于孔融先生的精力所限,中专班的任课老师并不是孔融先生本人,而是他带的那几个博士生。博士生懂个啥啊!

祢衡内心愤愤不平,但又灰心丧气,几次想回平原郡,拉倒罢了。

然而,他觉得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实在太没有志气。他酝酿着滔天的怒火,寻觅着泛滥的发泄。

第三十二章 祢衡童鞋成长记(二)

第三十二章祢衡童鞋成长记(二)

这一天,机会来了,孔融先生开大课,所有的弟子聚集一堂,聆听教诲。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大院子,黑压压地坐满了人,阳光在头顶明媚着。

为了让孔融先生的话传遍院子的每个角落,弟子们早提前把树上的知了捉了个干净,屋檐上的鸟窝也给捅了,偌大的院子,像一台被按过静音键的万丈彩电,阒然无声。

孔融先生清清喉咙,登台开讲道:“人之初,性本善。”

话音甫落,一人长身而起,朗声接道:“人之初,性本恶。”

孔融先生循声望去,哦,原来是那个隶书写得极好的祢衡。

孔融先生又道:“先有蛋。”

祢衡道:“先有鸡。”

孔融先生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祢衡道:“人所不欲,偏施予吾。”

遇上这么位抬杠的,课是没法上了,孔融先生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祢衡则浑身上下被一种复仇的快感包围,他情不自禁地仰天狂笑。

他挑衅地看着身边的同学,往宿舍走去。包袱早已收好,妻子和老父正在故乡倚门而盼。

孔融先生不愧是当代伟大的教育家,被祢衡当庭顶撞之后,气很快就消了。

在祢衡身上,尽管有些狂妄,但他看到了其他学生所不具备的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

他深知,只会人云亦云的人,注定一辈子没有出息。

他追上祢衡,两人在和平而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了一番长谈。

孔融大悦,当即拍板将祢衡升入博士班。

所谓一逢风雨便化龙,祢衡在孔融的悉心教导下,学业大进,才华尽显。

很快,其文章、经术、谋略、辩论,在孔融门下已是无人能及。

孔融叹道:日后能继承我衣钵的,当为祢衡也。

话休絮烦,且不表祢衡在饕餮精神食粮的同时,物质食粮却时常断档;

不表祢衡在孤独的异乡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也不表看见别的同学饮酒嫖妓时祢衡心中的愤怒和失落,只表光阴似箭,一晃四年。

祢衡自度学业已经大成,足堪游说诸侯、定国安邦,便向孔融辞行。

孔融挽留他留校任教,祢衡婉言谢绝。做学问岂是他的志向所在。

祢衡到宿舍收拾好包袱,哼着小曲,心情雀跃而狂野。

他正准备出门,却从门外进来了一个陌生人。祢衡好奇地打量了陌生人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他下定决心在孔融门下又多待了三年。那么,这个陌生人是谁呢?

看着他,必须承认,有些人一望而知即为非凡人物。

祢衡仅仅打量了陌生人一眼,便断定他是自己今生遇见的第二个注定不朽的重要人物。

第一个自然是他的老师孔融。陌生人衣冠华丽,俊美优雅,提着贵重的皮箱,看样子像是刚来报到的新生。

祢衡作为一个老生,对这位新生却丝毫也不敢轻视。他知道,若小觑了此人,只会是他自己的损失。

祢衡的第六感告诉他,眼前此人必将是自己一生的劲敌。

陌生人注意到祢衡,也是眼前一亮。“在下郭嘉,字奉孝,游学至此。”陌生人自我介绍道。

“祢衡,字正平。”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缘分啊。

与此相比,那些什么一男一女的相遇之类的则下之了许多。即便是才子佳人遇见,那又如何?

大家见面了,做爱了,爽的只能是自己,就算拍成A片流传后世,后人想到你们来,最多也就是性欲高涨,断然不会心魄摇荡,只悔生之晚也,不得从游请益。

所以说,境界有差距。扯远了,打住。坚决打住。

回到祢衡这边,他在郭嘉身上学到的知识不会比他从孔融身上学到的少。

郭嘉以他独特的天赋和超凡的见识,将祢衡领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郭嘉带来的珍贵典籍、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历朝得失的深入见解,都使祢衡受益匪浅。

祢衡像一块贪婪而高效的海绵,能迅速把他所接触到的知识吸干消化。

看见祢衡和郭嘉如此相得,最高兴的莫过于孔融先生了。

他的心灵如同秋日的田野,沉浸在丰收的金黄之中。他不无自豪地在孔子画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岂在门人之寡众?视祢衡郭嘉二人,较圣门七十二贤人孰如?

日后,祢衡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求学岁月时,这样评价他和郭嘉的关系:不遇祢衡,郭嘉不失为郭嘉;不遇郭嘉,祢衡不得为祢衡。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过了三年,黄巾之乱爆发了,名利的野兽在祢衡的体内再度苏醒,他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得时无怠,利在急行。

他要离开洛阳了。这次,孔融先生没再挽留,他知道,此时的祢衡不再是七年前的那个祢衡。

此时的祢衡,心如满月弓,志似穿云箭,他在向往着天下,而天下也在等待着他。

孔融先生只是问道:“汝欲何往?”

祢衡对未来的行止早已成竹在胸,当即慷慨言道:“天下方争时,吾择能者而侍之。”

孔融老先生又问:“汝何不事君(皇帝)?”

祢衡道:“君不能用尔(你),而况吾乎?”

这话勾起了孔融的伤心往事。

孔融长叹一声,闭上双眼,不再说话。

祢衡破天荒地给孔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去了。

为什么要去游历物色君主呢?因为天下即将大乱,他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而且他要证明,在弱者中间,他是强者,在强者中间,他是更强者。在他身上,不存在嫉妒这种低劣的情感。

当他初见到光芒如太阳的郭嘉时,心中并无妒忌,有的却是战而胜之的勇气和自傲。因为熊的沉默比狗的吠叫更为可怕,也更值得尊敬。

祢衡再来告别和他朝夕相处三年的兄弟郭嘉。

哥俩个年纪差不多,性情也相近,自然可以说些知心话。

他本来想邀郭嘉和自己共同游历,但见郭嘉有自己的意愿,也不便多说。

郭嘉倾囊,得十数金,悉数相赠祢衡。祢衡也不推辞,坦然受之。

郭嘉又歌了一曲:“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相见千般好,莫逢在沙场。”

听得祢衡也是好一阵感伤。两人洒泪而别。

祢衡先回了一趟阔别七年之久的家乡,一家人恍如隔世,相见无言,只是抱头痛哭。

儿子们见到祢衡,一时间还不太习惯,显得很是生分。

倒是那条黄狗还在,一见祢衡,便摇头晃脑,兴奋得不得了。

祢衡带着儿子,牵着黄狗,出平原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这样一来,两个儿子才和祢衡熟稔起来。

然而,祢衡却又要再度远行了,他要去游历天下……

第三十三章 贵人相助

不着边际地写了这么多,接下来终于轮到了正题。

且看祢衡如何在陈留开始自己的仕途,如何超越众多的高官显爵,以布衣之身,位极人臣。我说的这个极,是最高

意义上的极。

在陈留的小酒馆里。

祢衡把他在相府门前的经历告诉了自己的同乡华歆。

听完祢衡的遭遇,华歆也是唏嘘不已,忽问道:“孔夫子向来可好?”

祢衡惊道:“汝亦知夫子乎?”

华歆道:“孔文举夫子当世真儒,桃李遍天下,谁人不知?子鱼(他的字)有一事不明,以君之才学,复持孔夫子

之荐书,何人莫不以延君为幸,奈何却难逾相府三尺之阶,徒见辱于护门之犬?”

祢衡心高气傲,离开洛阳时,压根没有想过向孔融讨要荐书,以孔融对他的器重,只要他开口,自然会给他写一封

极尽美言之能事的荐书。

手持这样一封荐书,当比今日手持五六个博士文凭更能唬人,可以少奋斗N年。

然而祢衡却并不想要,他有自己的强硬原则。

祢衡答道:“夫子惠吾已多也,祢衡愧无以报。今功未成,名不就,不得光耀师门,心实耻之。为人弟子,倘只知

假师尊之名以邀幸,不知挟师尊之术以自立,此小人之道,非君子之道,祢衡不屑为也。”

华歆心里暗赞道:怪不得夫子(孔融)对此人赞许有加,观其胸襟,果有可异之处。

又道:“君欲见相国,华某或能助之。”

已是山穷水尽的祢衡闻言大喜,道:“愿闻其详。”

华歆道:“吾与相国有故旧之谊。此来陈留,欲献策于相国,求富贵荣华。君欲见相国,如不嫌委屈,可暂时充作

华某的仆从,等进了相府,你便可在其间说说你的才华;

如果相国赏识你,希望你别忘我华歆引见之功,如果相国将你逐出,那你多留此地也是无益。天下之大,何处无用

才之地,你若想转赴别处,我愿资以盘缠。你他日有成,勿忘我华歆相助之义。”

好运来得太突然了,祢衡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祢衡原不喜华歆之长相,此时却是越看他越顺眼。

祢衡心想:陈留有那么多家酒馆,华歆却偏偏走进我在的这一家。他可以在任何时候走进这家酒馆,却偏偏在我最

走投无路的时候走了进来。也许,这便是不可测的命运吧。

当时的祢衡又怎能想到,这其实是一场有意的安排。

虽说祢衡不免认为扮充仆从有失体面,但想到终于能见到相国,这点小小的委屈实在算不了什么,于是高兴地应允

下来。

受华歆提供的利好消息影响,祢衡的股价顿时飙升,酒店老板主动张罗着给祢衡这一桌加酒加菜。

祢衡殷勤地劝酒,又问道:“不知兄台欲以何策献于相国?”

祢衡这一问,华歆也甭管他是不是自己的知音,便取出一幅地图,在上面指点着讲解开来:

“且看,泾水青水之间,这里因两水交汇……有丰岁,无凶年,陈留为沃野,得以富强。”

华歆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以为天下妙计,莫过于此。

祢衡于水利虽为外行,却也觉得华歆的这个项目听上去很美,但隐隐又觉得其中另有玄机。

反正事不关己,他也无暇细想。

两人杯觞交错,尽欢而散,约定好次日同去相府。

第二天,一大清早,祢衡找了一条河,趴在岸边,脑袋长长地伸在水上,以水面为镜子,排演他准备多日的面见相

国时的说辞,声音何时激昂,何时低沉,语速何时该快,何时当慢,何时笑,笑到几分,何时停顿,停顿多久;

每一个眼神,每一种的表情,他都像一个追求完美的导演,设计了又设计,直至他认为无可挑剔为止。

有路人经过,还以为他要投水自尽,欢喜得不得了,一个劲地怂恿他:“哥们,你倒是跳啊。”

祢衡回到旅店,华歆的马车已等候多时。他进入马车,见里面堆满了礼物。

华歆不像祢衡那样贸然登门,照今天的说法,他是排队预约过的,根据相国的日程安排,今天可以召见他了。

因此,郑国到得相府,自有相府舍人出来接入。

忙中偷闲,先简单说说我们的主角相国张小罗的生平。

初,张小罗是个纯粹的现代人,被张角的召唤术搞到汉末,来当他的义子;

之后经历一些原因,不小心被一个神秘组织绑架了自由,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里面进行了一番特训后,就收到这个组织的头目命令,出来执行找回重要物件(部分书卷)的任务。

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同僚,如童渊王越之流……其实这些都是头目的安排。

不过这个组织的头目有些不正经。

他曾问过头目:“我是第几个派出去执行这项任务的?

“从我在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逃跑的几率是多少?”

“0。01%。”

“那如果我侥幸逃跑了,躲过追杀的几率呢?”

“0。0001%。”

“那成功夺回物件的几率呢?”

“0。∞%。”

……

几经周折,书卷又被王允得到,小罗只好再继续假扮董卓去得到那份物件。

面对0。∞%的成功率,小罗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他以无比的冷静和耐心,向世人展现出他高明的智慧和超凡的策

略——就跟王允干耗着,看谁活的长。

——————

按下主角的发展史,再回到男二号祢衡。

其实祢衡也是现代人,话说他是怎么过来的?难道也是张角的召唤术?

当然不是;说起来这个祢衡很惨,前世他在等计程车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高楼上掉下的手机砸死了(详见第一章,

主角手机的去处),之后就复生在这个祢衡身上。

话说这一日,祢衡装扮成华歆的仆人,一道进入相府,来到一处宅院,舍人叫他们先候着。

舍人进去通报时,张小罗正斜躺在榻上假寤。心道:妈的,这是第几个亲朋好友了,每天都是这样。

身边簇围着十数个官员,正各司其职地帮着他完成工作。

或传递书简,或低头思索,或摇头看书,或整理归档,或提笔写字,或拿刀改字,或抚琴弹奏……

舍人哈着腰候着,直等到张小罗睁开眼睛,这才小心地禀报道,华歆带重礼求见。顺手递上一张礼单。

张小罗扫了一眼礼单,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带他进来。”

舍人出来,对华歆说道,相国唤你了。

华歆向祢衡努努嘴,示意他跟自己一块进去。

祢衡刚一举步,却遭到舍人一声断喝:“干什么呢,里面是你这种下人进去的地方吗?”

祢衡眼看就要和他梦寐以求的相国见面了,却忽然碰到这么一位不知好歹的作梗者,怎不火冒三丈:区区一个小舍

人,想毁灭掉我仅有的希望?!

祢衡盛怒之下,上前一把薅住那舍人的脖子,将他掼翻在地,抬脚便要朝那舍人的要害踢去,幸好华歆及时把他拽

开。

舍人一向仗势欺人惯了,没想到今天惹上个不怕死的,他从地上灰溜溜地爬起来,一时间吓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只

是拿眼狠狠地瞪着祢衡。

华歆安抚祢衡道:“少安毋躁,等我进去见到相国,再替你想办法,你尽管放心,一定会让你见到相国的。”

华歆和舍人进去之后,剩祢衡一个人在院子里。

祢衡焦虑地搓着手,心脏狂跳得像一个等待被宣判的囚徒。

美妙欢快的丝竹乐声,从屋子里隐隐传出,让祢衡悲观地感到自己凶多吉少。

在未知的等待中,时间过得单调而漫长。

终于,门开了一条缝,探出了舍人的脑袋。舍人也不出来,只是从门缝里朝祢衡招招手,那意思是你可以进来了。

祢衡心头狂喜,脚步却冷静地钉在原地。他也朝舍人招招手,示意他过来自己这里。

祢衡可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去见相国。他要通过舍人之口,先摸摸张小罗的态度。

舍人却不肯过来,只是加快了招手的速度和幅度。祢衡反而更加笃定不动了,从舍人的招手可以看出他的态度,而

从舍人的态度又可曲折地反射出给舍人下命令的主人的态度。

舍人见祢衡不大像会过来的样子,只得满腹委屈地走到祢衡跟前,不耐烦地说道:“愣着干嘛,相国唤你呢。”

祢衡不紧不慢地问道:“相国是怎么对你说的?”

舍人道:“就是让你进去呗,还能咋说。”

祢衡道:“相国说的是让我进来,还是带我进来,叫我进来,请我进来?”

舍人心想,读书人就是毛病多,非得咬文嚼字不行,便回答道:“是请你进去。”(其实是小罗一贯的作风)

祢衡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已无须再多问什么,一个请字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第三十四章 蓄势待发 (过渡章)

第三十四章蓄势待发(过渡章)

人,一辈子要走很多很多的路,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

人,一辈子要说很多很多的话,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句;

人,一辈子会认识很多很多人,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个。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也许就只在于他们多走对了一两步路,多说对了一两句话,多交对了一两个人而已。

祢衡终于站在了小罗的面前,离他只有一丈有余的距离。

这一天的会面,已无数次在祢衡的脑海里预演过。

他很清楚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他要用他的思想侵略小罗的大脑,用他的口才纂改小罗的意志。就在今天,就在这里,他要走对一步路,说对一句话,交对一个人。

祢衡一进入小罗的府衙,眼中便再没有别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小罗的身上,他已经完全进入战争状态,小罗就是他的对手,他的敌人。

诸君不妨自问,倘你见到一位相国级别的人物,并且你见到他不是为了歌功颂德,而是有求于他,你已经走投无路,只有他,拔九牛之一毛便能将你拯救。

那么,你愿意给他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我想,大概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甚一样。

对祢衡而言,这样的问题是个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

祢衡想的不是他应该留给小罗怎样的第一印象,而是他应该强加给小罗怎样的第一印象,关于这个第一印象,小罗有权评价,却无权拒绝。

当然,这是建立在祢衡拥有强大的自信和无畏的勇气的基础之上,对那些只想安安耽耽过日子、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来说,还是请勿模仿为好。

从祢衡迈过寝宫的门槛的那一步开始,他便在用狂放的肢体语言刺激着小罗的神经。

他高昂着头,目不斜视,步伐宽阔而有力,浑身散发出利剑出鞘的夺人气势。

在他英俊而棱角分明的脸上,看不到丝毫乞讨者的惶恐和悲伤,有的却是施舍者的自在和怜悯。

他仿佛并非身处在万民仰望的高高庙堂,在他看来,这里只是一处任他纵马游缰的无主草场。祢衡向小罗行礼,仅长揖而已。

祢衡的狂妄,半是天性,半是蓄意。所谓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

小罗半躺着,审视着祢衡。尽管他不动声色,但无疑祢衡已强加给他这样的印象:这是一个高傲而强悍的人,这是一个专注而坚毅的人,这是一个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的人。

关键是,这样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总是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于是,在正式的会谈开始之前,祢衡便已经成功地给会谈双方的关系定下了他想要的调子。

祢衡和小罗四目相投,如两只动物般互相打量,带着七分挑衅,三分提防。

小罗昔日在战场和官场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时至今日,他丝毫没有懈怠,心态始终在战场和官场之间游移。

作为精明的战略家,他想的是:眼前这位祢衡能的眼光到底有多高?在这位祢衡的眼光下,能给我将来带来什么长远利益?

作为出色的权术家,他想的是:他有哪些长处可以供我使用?哪些缺陷可以便于我驾驭?

能将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思考方式集于一身,让小罗颇为得意,而他自从政以来能铲除奸佞,举任贤才,一帆风顺,这也是一极大之原因。

但,祢衡同学是何等人物!他对小罗的研究早已透彻在心。

早在当年一起就学于孔融门下之时,祢衡和郭嘉就游说的技巧作过无数次的探讨,并达成这样的共识:“说人之法,有如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必先知所说之心,尔后方以吾说当之。”

知所说之心,找出他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只需轻轻一击,便足以辉煌大胜。

那么,眼前这位相国,传说中的张小罗,贤明与权力并重,阴险与智慧的化身,他的破绽会在哪里?

作为蓄势待发的祢衡,又将如何一击致胜?

第三十五章 祢衡之论

小罗的府衙内一片安静,好似风暴来临前的安静。

所有的人都预感到有些奇特而瑰伟的事情将要发生,这些事情将在未来产生深远而强烈的影响。他们期待着,为能亲眼见证而兴奋莫名。

从没有人如祢衡这般能带给小罗如此大的压力,使他艰于呼吸。

不就是一个狂士嘛?看看他到底有多少能耐!

他下意识地欠起身来,打破了冻结的沉默,冷冷地说道:“你就是祢衡?”

祢衡一直在等待着小罗先开口说话,他等到了。

小罗沉不住气,他表现出了他的好奇心。而无数的教训表明,正是好奇心要了猫的命。

“平原祢衡,拜见陈留相国。”祢衡简单而直接地回答道。诸如“三生有幸,久仰久仰,不胜荣光”这类阿谀之词,祢衡是打死也说不出口的。

好在小罗他是现代人,也不在乎这些虚文形式,他看着祢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