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纵横-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里,张崎的眼角微微跳动,狠!太他妈的狠了!添油方式的波次进攻?这分明就是让那些忠于朝庭的士兵们去送死啊!难怪饮马潭会久攻不下呢,庞建,你究竟还想让多少人去死?!
    虽然,张崎心中清楚,门阀豪族和朝庭只见的明争暗斗,随着前车骑大将军庞休之死,已到了水深火热、剑拔弩张的境界,但,张崎仍然没有料到,庞建会采用这样赤裸裸,毫不掩饰的方法,来消耗朝庭的军事力量。
    张崎觉得,他多少能够猜出庞建邪恶的想法,但同时,张崎又认为,庞建太笨了。怎么能用如此直接、明显的方法呢?要是战败了,虽然有门阀豪族的势力护着,但问罪下来,还是同样难逃责罚啊,应该用更隐蔽、更不易被人看出的阴暗手法,如果自己是庞建,哼。。。。。。
    密折中写到,在六月初二。游击将军庞毅,率三万中军主力,在前锋将士死伤殆尽的情况下,忽然杀出。破匈奴三大部落的硬盘,攻陷饮马城。。。。。。
    什么?!游击将军庞毅?!
    便是前车骑将军庞休之子,和禁卫军统领尉迟勇之子尉迟疾。并称为京都双杰的庞毅么?
    身为左路军主帅的庞建,却身在战场十多里外的帅帐中,根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那么,在前锋将士死伤殆尽的情况下,才忽然出击,并一举破敌的中军,时机拿捏的可谓恰到好处,这个庞毅了不得啊!
    而胜利的将领,是不用接受责罚的,也就是说,攻击战的前期,庞建那赤裸裸消耗朝庭军事力量的行为,因为庞毅此刻的胜利,而不再接受指责,甚至,那庞建还能洋洋得意的叫嚣着,死人多怎么了?最后不是胜利了么?!这是老子的战术谋略,你们懂个屁!
    张崎脸上露出轻松神色,暗忖。虽然朝庭军队死伤不少,但总算是攻下饮马潭了,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不料,随着继续地观阅,却仿佛迎面挨了一记重拳。。。。。。
    密折中写到:就在庞毅率中军,攻陷饮马城的同时。在饮马城的后方,忽然出现了难以想象的骚乱,接着,身为征北大将军右路军统帅的李寿,率领一队人马现身而出。。。。。。
    什么?李寿?!
    右路军统帅的李寿?他怎么跑到左路军的地盘上来了?他是怎么跑来的?怎么可能跑来?他想干什么?
    这,这个忽如其来的变化,比公牛会产奶,母猪会爬树,还要让人难以置信啊!
    张崎的眼珠子,瞪得差一点掉落到地上,他的手下意识的一抖,密折发出“哗哗”声响,倒使旁边推磨般来回踱步的景宗皇帝,扭过头来瞅了他一眼,随后,景宗皇帝发出一声悠长叹息。
    张崎怀着既忐忑不安,又急欲知道最终结果的心情,继续阅读。
    密折中写到,随着李寿的出现,左路军的那些将士们,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李寿的指挥,而游击将军庞毅,在看见李寿后,策马回身就跑,速度之快,堪比惊兔。。。。。。
    这个庞毅,应该只有二十三、四岁吧,还真是一个人物呢,太识时务了!
    张崎觉得,他很是能了解庞毅此刻的逃跑,左路大军,是由朝庭的西北戍边军组成,都是李寿担任西北大帅时的老部下,李寿虽然是右路军统帅,但同时兼领征北大将军,从军权上讲,左路大军也在其管辖之下。
    而庞毅呢,虽然率中军一战破敌,但当初,为了让前锋战士死伤殆尽,指不定怎么被手下的将士们怨恨呢,再加上前车骑大将军庞休,传闻便是死在李寿手中,头颅更是被李寿制成盛尿的溺器,如果自己是庞毅,恐怕跑得还会更加快速一些呢。
    张崎心情复杂的继续看下去,当初,便是担心李寿在西北军中地势力,而让李寿担任右路军族兵的统帅,现在,李寿可算是虎如深山了,接下来,李寿又会做出什么惊人举动呢?
    密折中写到,李寿把左路军统合后,竟不再扩大斩杀、劫掠匈奴的胜利成果,而是命令全军迅速后撤,在后撤的路途中,车骑大将军庞建因为战马受惊,坠地身亡。。。。。。
    ~~战马受惊,坠地身亡~~定然是被你李寿指使手下,刺杀而死,竟整出这样一个简劣,经不起推敲的借口,也太嚣张了吧。
    张崎越看越是心惊,汗水在不知不觉间,已然湿透衣衫,但整个人,却又觉得冷的厉害,他几乎不敢继续看下去了,幸亏密折也到了结束之时。
    密折最后写到,现在,李寿率领大军,已经回到了安梧,因为要面对匈奴左贤王稽邪珊的疯狂反扑,李寿命令,西北各州郡,自动进入军管制度,同时和梁王李伦,共同上表呼吁朝庭,早立李安微太子,以安大臣之心。
    ~~西北各州郡,自动进入军管制度~~恐怕玩的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一套把戏吧,李寿分明是想掌握军权,割据西北。
    ~~同时和梁王李伦,共同上表~~现在的梁王,恐怕已经是李寿手上的人质了,让他追兔子,他便不敢去抓鸡,共同上表,不过是空具名份。
    ~~早立洛王李安为太子,以安大臣之心~~这才是关键啊,李寿此举,分明是在玩兵谏,在他的背后,怕是有不少的皇族大佬们支持呢。
    难怪李寿如此大胆,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一时间,张崎捋着胡须,到说不出话来,这份小小的密折,有着太多只能意会,却不能言传的东西啊。
    昭泰元年,庞皇后病亡,后位空缺,因为立后的人选,关系到楚王李昊和洛王李安,谁能最终成为,大齐帝国皇储的这个关键问题,景宗皇帝为了扶洛王李安登太子位,下达了斩杀当时的车骑大将军庞休、庞建、庞毅等旁氏主要人物,希望能够震慑住各大门阀豪族。
    因为行事不密,在杀了车骑大将军庞休之后,便泄露了消息,而让其他几名旁氏成员成功逃离,使天下门阀豪族闻讯震惊,出现了多处州郡,在名义上仍属朝庭,但实际上,却已形同割据的可怕现实。
    因为情况的糟糕,景宗皇帝担心引发更大的骚乱,所以立洛王李安为太子一事,便一直按住不提,李寿之所以敢毫无顾忌的杀死庞建,公然向各大门阀豪族叫板,其实就是担心景宗皇帝变卦,而采取逼虎跳墙的绝户计。
    这时候的张崎,到不得不佩服李寿了,这个计策,实在是太毒了。景宗皇帝在继位之初,锐意变革,因此而触犯了门阀豪族的利益,双方斗得死去活来,最后,景宗皇帝妥协了,为了平熄门阀豪族的怒火,他把当时坚持变革的官吏,都处以了极刑。
    现在呢,为了立太子一事,跟门阀豪族斗争的激烈情况,丝毫不比当年差,景宗皇帝的犹豫,让皇族中支持洛王李安为太子的人,着实心惊胆寒,生怕再次成为牺牲品。
    李寿在此时,玩出这样一手,等于断了景宗皇帝再次妥协的退路。
    在李寿的背后,又都是些什么人呢。。。。。。
    张崎越想越觉得,这里面的水太深了,深不可测啊,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首便已是百年身,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子,为什么要屁颠屁颠的跟着景宗皇帝来着偏殿呢,这不是伸着脖子找死么!
    “张崎,你一贯见事极明,对这份密折你是怎么看的?”
    景宗皇帝忽然站住了脚步,咬牙切齿的老脸,露出有所决定的神情,向张崎问道:“你说,朕应该如何应对?”
    “这个、那个。。。。。。”
    最害怕的,便是景宗皇帝如此询问,有时候被信任,也是沉重的负担啊。
    张崎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琢磨着如何才能逃离眼前这个困境,想了半天后,他忽然说道:“臣怀疑这份军情密报,其中有虚假成份。”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洞察
     更新时间:2009…4…30 13:10:28 本章字数:3315
    “、、、、、虚假成份?”
    这话,到让景宗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他拖长了声音问道:“你是说,这份军情密折是假的?”
    说实话,景宗皇帝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这份密折是假的。
    “朝廷的军情密折,消息来源,自成体系,是要经过严格求证、审查之后,才能上达天听,呈报到陛下你的面前,而且,密折中所写的总要消息,迟早都会传到京都,料想那些负责的上禀军情的主官,在这方面到是不敢隐瞒,否则,他们有几颗脑袋够砍?!”
    张琦分析道:“但,陛下,你注意到没有,在这份军情密折上,却又有一个极大地破绽,那就是,征北将军李寿,究竟是如何出现在饮马潭的?他怎么可能会出现在饮马潭呢?难道他会飞?这也太难以置信了,臣便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古怪呢?”
    “所以,臣以为,这份军情密折,还是太过疏简了,应该按下缓议,待征北将军李寿和梁王李伦,正式上奏的军报来到之后,再相互对照、印证,根据具体的情况,招集众臣,商议出一个稳妥的对应之策。”
    张琦的这番话,从道理上来讲,四平八稳,老成持重,无论从任何方向来看,都挑不出丝毫毛病,但景宗皇帝在沉吟半晌后,却忽然冷笑起来:“张琦。无论李寿那个奸恶之徒,是如何出现在饮马潭地,现在都变改不了,李寿已掌握兵权,要割据西北的这个事实,对不对?”
    张琦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日渐昏聩、丢三忘四、借钱不还的景宗皇帝,竟然能一针见血的便指出了整个事情的关键,实在是天大的意外啊,当下喃喃地道:“这个、、、、、、陛下明鉴万里。”
    “明鉴万里?!哼,朕就不信你张琦看不出来这一点来,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朕按下缓议?你安的是什么心?你应该知道啊,当正式军报上奏道朝廷之时,那些门阀豪族因为庞建之死。能放过朕么?而朕现在,又无法处罚李寿,怎么办?朕能怎么办?!”
    景宗皇帝悲愤的叫喊道:“朕退一步。别人便逼一步。朕现在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了。为了李氏皇朝的万代基业,朕唯有选择皇族势力,而跟门阀豪族做个你死我活的了断,这其中,难道还有可以缓和的余地么?”
    景宗皇帝一步步向张琦逼去,下垂的老脸,流露出来的却是让人毛骨悚然的狞厉:“你是不是打算当墙上草,任凭朕和门阀豪族斗个你死我活。而手持军权、观风望色、两不得罪?!你以为朕不知道么?你有一个外号,叫‘玉石蛋儿’,永远滑不溜手,永远不会倒下,永远站在利益地一方,从而保全荣华富贵。”
    这番言语,句句都是诛心之言,张琦腿一软,已跪倒在地,脸变得几无人色,喊叫道:“陛下!陛下!臣、臣绝无此意啊!”
    景宗皇帝恨恨不已的盯视着,跪伏在脚下簌簌而抖的张琦,既气愤又伤心。
    景宗皇帝自己也知道,他手下地大臣,有不少人是心怀二志地,更存在着观望地念头,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害怕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更因为他这个皇帝,曾经很不名誉的,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了忠心臣子的性命。
    也就是说,这些臣子,虽然平时看上去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其实在内心深处,根本就不信任他这个皇帝。
    但张琦你不应该啊,自己对张琦平日里恩重如山,推衣解食,还委以重任,视为心腹,让他掌管朝廷大部分的军权,想不到,人心啊、、、、、、、、
    以前,怎么就没有看透这个混账东西呢?!
    在这瞬间,有拔剑砍人的冲动。
    景宗皇帝觉得眼中金星乱冒,气吁塞胸,心跳如鼓,身子一晃,险些没有摔倒在地,他指着张琦冷声道:“你信不信朕现在就将你赐死,再诛你九族?!”
    “陛下!陛下!臣是冤枉的啊!天大地冤枉啊!”
    张琦磕头不已,“嘭嘭”有声,顷刻间,额头已是一片青紫,虽然在惶恐之中,但张琦心中明白,这一刻,可是万万不能嘴软心虚的,否则,那才是真正的死无葬身之地呢。
    “臣之所以认为应该缓议,主要是因为此时事态不明,贸然决断,很有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应该慎重行事,臣,是绝无二心的啊!那些污蔑之词,更请陛下不要相信!”张琦仰天泣号:“臣之忠心,可鉴日月,昭昭乾坤,朗朗八荒,臣之碧血、、、、、”
    “够啦!”
    景宗皇帝不耐烦的打断了张琦的告白,他盯着张琦的脸,淡淡的道:“既然你把你自己,说成是天下第一##的大忠臣,那么,朕就要看你的行动了、、、、”
    景宗皇帝压低嗓音,杀气腾腾的到:“朕命令你,在三日之内,把原先驻扎在,函谷、依阙、广成、孟津四关的南方军旅,回调到京城四门,随时听候朕的差遣。”
    “臣,领旨!”
    张琦看着神色接近疯狂的景宗皇帝,心中叫苦不已,他明白,景宗皇帝这是准备跟京都门阀豪族撕破脸,而大开杀戒呢。
    但,就算是把京都的门阀豪族杀光了,难道还能把天下的门阀豪族都杀光不成?到时,天下非大乱不可。而自己,更有可能成为替罪羔羊。
    从窗棂透射进来地灿烂阳光,撒照在张琦的身上,但张琦感觉到的却是,从来没有过的寒冷和黑暗。
    从议事的武英殿中回到内宫,已是天色渐黑。华灯初上之时,一盏盏大红宫灯依次点燃,高悬在回廊、飞檐之上,寒波映影,墨竹婆娑,风中涌动着淡淡花香。
    景宗皇帝边走边想着心事,全然没有注意身周的景物。
    想起张琦,景宗皇帝仍然觉得恨恨不已,小人!这是一个隐藏极深地小人!极不可靠!以为朕是可欺之主呢,今日,才算看出他的本来目的,只是现在,还要利用他。将来找到合适人选。第一件事便是撤了他的军权。打入死牢,让他生不如死。
    想起张琦,便又想到了太尉陆平,想到了太尉陆平那张始终都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脸,景宗皇帝便觉得一股邪火涌上心头,满嘴都是苦涩味。这次征伐匈奴的军事计划,是你陆平一手制定的,你难道就没有预料到今日的后果?哼!三日之后,朕第一个要杀的门阀中人,便是你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家伙。
    想到了太尉陆平,自然而然的又想起了李寿,朕要将他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株连九族、、、、不行,李寿这个奸贼,也是太祖之子,九族之中也有朕,难道朕还要把自己斩了不成?
    有苦说不出,有火泄不掉,这样地痛楚最是伤人。
    景宗皇帝气喘吁吁,步履却是越走越快,好像是要去找人拼命一般,完全不像是一名已经五十多岁的老者,负责提灯笼照路的内侍,一边小跑跟随,一边在心中叫苦不迭。
    转过了一扇月洞门,又过了一条绿柳长垂地斜坡,在假山花草掩映之间,是一座燃着辉煌灯火,仿佛天上宫阙般地精致楼阁。
    咦,这不是雨花阁么?朕怎么会到这里来了?
    景宗皇帝猛然清醒了过来。
    在雨花阁中居住地嫔妃,便是景宗皇帝这二十多年来,一直长宠不衰的王美人,也是洛王李安的生母。
    一个舞姬出身的女子,一朝选在君王侧,竟能够得宠二十多年,那份绝代风华,早已成了大齐帝国的传说。
    在庞皇后死后,景宗皇帝曾经打算,立王美人为后,使洛王李安自然而然的占据太子的名份,将来能顺利继承自己的皇位,但后来因为一连串的意外,再加上门阀豪族的坚决反对,这件事情便一直搁置不议了。
    此刻,站立在黑夜的暗影之中,看着身前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但不知为什么,同时又感到了说不出来的陌生。
    在李寿的背后,都是一些什么人?除了那些皇族中的大佬,有没有王美人和洛王李安的身影?
    洛王李安今年才十六岁,并不知晓什么事情,但,王美人可就不一样了,久居皇宫内院的王美人,应该清楚的知道,如果洛王李安不能继承皇位,她和洛王李安将来都难逃被新皇赐死的命运。
    皇位的争夺,从来就是这样残酷的事情。
    是了!一定是这样了!
    一定是王美人见自己这个皇帝,迟迟不能定下她的皇后之位,和洛王李安的太子名份,担心日久生变,于是,阴谋联结皇族大佬、李寿等人,玩出了这么一手逼宫的把戏,迫使自己跟门阀豪族们彻底决裂、、、、、
    好狠毒的心肠!好深沉的心机啊!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心气秉性万分了解,是绝对不可能设计出如此阴险的计策——贱人!
    就在这时,身前的雨花阁门扉开启,四五名宫女拥着一名仙子般的美女,蹁跹袅娜的行来,看见景宗皇帝后,那美女极其欢喜的蹲伏施礼道:“臣妾接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强暴
     更新时间:2009…4…30 13:10:36 本章字数:3380
    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产生出来的审美疲劳,可以让景宗皇帝忽视,眼前这流瀑般的青丝,胜雪肌肤,可以让他装作,看不见那异花初绽般的笑靥,和秋水眼眸。
    但,随着这一拜而下的盈盈,那自然而然生出的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却仿佛是扑面而来的夜风,全然无从抗拒,便悄无声息的从毛孔侵润到了肺腑,并泛滥成无所不在的迷醉。
    是啊,正因为有了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那份温顺柔美,那份体贴娇艳,早已深印在骨髓深处,成为了比美丽更加强大的力量。
    贱人!这是一个贱人!
    景宗皇帝一遍一遍在心中告诫着自己,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保持着火山般的愤怒,和铁石般的冷硬。
    朕要惩罚她!朕要杀了她!朕要让她碎尸万段!朕要让她明白,欺瞒朕、背叛朕,会落得怎样一个可怕下场!!
    心中,仿佛有一头凶兽,在不停的嘶吼着,咆哮着,要肆虐一切,但,为什么?在心中,也同样有着一份柔软,如这#不去夜风,在盘旋,在徘徊,在与那头凶兽相抗争。
    静静蹲伏在路边的王美人,因为始终没有得到“平身”的谕令,不由大为奇怪,微抬眼帘,流瞳轻转之下,正瞅见景宗皇帝那张忽青忽白,忽而目露凶光,忽而深情一片的老脸上,不由吃了一惊,轻呼道:“陛下……”
    这一声轻呼,倒把景宗皇帝从迷乱中唤醒了过来,朕这是怎么了?朕是被这个贱人的美色给迷惑了么?朕当年的雄姿英发、刚毅果决都到哪里去了?
    朕这么多年来,一直无所作为。定然都是因为迷恋这个贱人,所以才疏忽了国事,陷入今日困境之中……越想越恨。景宗皇帝目光狰狞的瞅着王美人,而此刻,那王美人也感觉出不对来了。不待招唤,便站起身来,扑入景宗皇帝的怀中,连声问道:“陛下!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朕现在好得很呢!朕从来没有这样清醒过!”
    景宗皇帝一把揪住了王美人的云鬓,咬牙切齿地道:“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事情么?你以为你就能欺瞒过朕么?你这个贱人!朕今日要让你知道朕得厉害!”
    头上的青丝被扯,固然疼痛万分。但景宗皇帝此刻说出的每句话语,都似雷霆重击,在耳中连续不断的炸响着,王美人一时间连头上的疼痛都顾不得了。浑身颤抖,惶急而恐惧的问道:“陛下,臣妾、臣妾究竟是怎么了?让陛下您如此生气?”
    平日里,那仿佛落珠玉盘般的柔腻声音,在急切间,已变为了撕裂般的沙哑,娇美无俦的容颜,更已变得惨白如雪,连朱唇都失去了红润。秋水双眸,填满了惊诧和惧怕。
    “怎么了?!你还有脸问!你勾结外臣,谋逆非份之福,你狐媚朝政,迷乱君王……”
    景宗皇帝的手,用力一扯,王美人已摔落在地,景宗皇帝养生叫喊道:“来人啊!”
    身周的宫女和内侍,看见这忽然发生的变故,早已经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颤栗如同鸡雏,恐慌无比的站立在那里,不敢发出丝毫声响,手中的灯笼,却摇晃得如同流星一般,此刻,听了景宗皇帝的喝叫,纷纷跪伏在地,高声应答。
    那摔落在地的王美人,此刻就如受伤的母兽,不待景宗皇帝再说出第二句话来,便连滚带爬的扑了上来,从地上牢牢地抱住了景宗皇帝的大腿,仿佛抱住的是救命的稻草,架海的金梁,放声哭叫道:“陛下!臣妾是冤枉的!臣妾并没有勾结外臣啊!这是天大的冤枉啊!”
    声音之惨厉,几不类人声,连续不断滚落而下的泪水,更在顷刻间,便使景宗皇帝大腿的衣衫濡湿一片。
    景宗皇帝缓缓低下来头,只见王美人正跪伏在地,用力抱着自己的大腿,仿佛猿之哀鸣般的泣声哀告,那张平日里,能让大地回春,雪花花开得倾城容颜,恰似一朵带雨梨花,有着说不出来的悲伤、哀婉、绝望,和平日里的荣华贵雅、柔媚清丽相比,竟是一种完全另类,并绝对想象不到的美艳。
    此刻的景宗皇帝,心情无疑也是极为复杂的。
    激荡澎湃的怒涛,让景宗皇帝的面容扭曲,手足轻抖,而王美人求告、呼唤,又让景宗皇帝的脑海中,蓦然闪现出,这二十多年来,一幕一幕恩爱相伴、柔情蜜意的甜美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