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为小哥儿-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今天撞鬼了?”刚刚只以为他抽风了,现在听着这话,季安逸觉的,这人怕是心里有事。
“我就说个事实,怎么就成撞鬼了。”苏锦明的明媚忧伤状态立即消失的一干二净,甩着扇子胡乱的摇了两下。“货我都要。”
这突然的又孩子气,是怎么回事?季安逸有点讷闷了,暂搁了疑惑,回道。“成。你要多少?暂时出不了太多。家里有一堆事要忙。再说,我也不想太累,挣钱什么的,差不多就够了,还想抽出点时间偷个浮生半日闲。”
“家里现在还有多少货?”苏锦明问了句,又嘀咕着。“也就你嫌钱挣的太多。”
季安逸想了想。“都不多,也就铺子里两天左右的货量。肯定不能马上给你,你先说个数量,我最近几天帮你做出来。回头让小木过来拿。”
“也成。所有货给我五十斤。卤味萝卜干和蒜辣萝卜干各二百斤。果酱到时候有多少要多少,鱼酱每月两百斤,今年没酸笋?”苏锦明问了句。
“没有。我都晒成笋干了。”季安逸指了指卤味笋。“对了。萝卜干暂时还没有,这才四月底,没萝卜。”
苏锦明听着,没怎么在意,摆着手说。“到时候有了我让小木过来取货。以后,萝卜干和鱼酱都这个数,每月来取一次,至于卤味得隔三差五的来回跑。到时候再说。价位方面,就依着你在镇上的价位我当进货价如何?”
“好。”季安逸爽快的应了。“茶叶蛋隔久了会失了味道,最好当天做隔天卖,从景阳镇到晚景城有些远,我直接把方子给你,这个容易不难。”
“也好。”苏锦明听着也没多说什么便应了这事。
俩人熟门熟路的把文书拟好,签字按印。
正事完了后,苏锦明问他。“我过两天回晚景,你要不要一块过去看看?”
“这一来一回的得折腾好几天,还是算了,最近家里事一堆。”季安逸倒是更喜欢呆了河溪村,这里清净悠闲,就算物质生活不高,依旧很舒心惬意。
“好。有事找小木,让他告诉我。”瞧着时辰差不多了,苏锦明也没多留,上了马车匆匆忙忙的走了。
王小二拎着木桶进厨房。“媳妇,竹笋切好了。”
“嗯。晚上再来张罗。”季安逸应着,走了过去,把文书递给王小二,又把刚刚的事情仔细说了一番。
王小二看了一眼,把文书塞到了媳妇手里。“你拿着。我去把牛牵回来。”
“好。”等王小二走后,左右看了一眼,见四周没人,季安逸直接把文书扔进了空间里,出了厨房忙着别的事情去了。
进了五月中旬,村里的气氛明显的要欢喜不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抬眼一看到处可见,有人拎着木桶小心翼翼的采摘着尚还青涩的果子,可以听见,他们边摘着果子边乐呵呵的说着家常,语气里满满的全是幸福感。
“家里的果树明年也能结果了,希望可以跟今年一般,结一树的果子。”趁着现在有点时间,王宝儿麻溜的编草鞋。
农忙时节一到,这草鞋就不耐穿了,得多编几双放着,回头忙起来可别空闲,总不能打赤脚干活。
张三哥儿听着,笑着说了句。“家里的果树是新树,果子结的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倒是刘伯家的果树,好几年的老树了,今年那果子结的真馋人。”
“说起来。种果树来钱慢了点,有路子可卖还是挺挣钱的。”季安逸笑着说了句。
“对。就是风险也大。”说着,王宝儿又笑了笑。“说起来,干啥都风险大,老天给活路挣啥钱都不难。”
“季哥儿,季哥儿。”三人正说着话,就见刘秀一阵风似的窜了过来。
季安逸抬眼看着,笑着起了身。“阿秀过来了。”
“我阿麽要我过来问问,今年的杏,你要吗?”刘秀喘着粗气说着话。
张三哥儿忙拿了把椅子在他身后。“坐着。”又进屋倒水。
“这个啊。”季安逸想了想,答道。“买给村长吧。”
“那成。那我先过去了。”有了答案,刘秀又匆匆忙忙的走了。
张三哥儿正端着水出来,看见了,愣了下。“这风风火火的忙什么?还不到农忙时节。”
“孩子长大了。”王宝儿看着刘秀的身影,笑容满面的说了句。
谁知没多久,钟三阿麽也过来了,问的还是杏的事情。
季安逸给了同样的答案。
快傍晚,连刘伯也过来了,问的依旧是杏的事情。
这回,季安逸想了想,让刘伯把杏卖给他,这样,他就不用去收别人家的杏了。
就他家的山头和刘伯家的山头,两个山头的杏做果酱差不多了。
等着村里的杏子差不多都摘光了,树枝上就留了可怜兮兮的几个,待它成熟了自家摘着吃。
日子已经进入到了六月,天气越来越热了,杏慢慢转着颜色,由青涩进入成熟。
季安逸他们家要开始忙碌起来了。
小胖子已经一岁多了,走路越来越稳妥,看着摇摇晃晃,却不会摔着。
木栏椅已经关不住他了,小木床也关不住他了,他都可以利落的翻下小木床,自个起床尿尿。
当然,大黄和小黄被教过的,让它俩在旁边护着点。
大人们整天跟个陀螺似的忙活时,他就带着大黄和小黄,以及躲在暗处的小人参,滴溜溜的到处乱窜玩的特别开心。
大夏天的,就给他穿了一个肚兜,倒是喜的他整天笑的见牙不见眼了。
考虑到蚊虫的问题,几个大人特意花了一个傍晚,把屋子周边的草丛都彻底清了一遍,又把水沟也清了一遍。
小胖子的玩耍范围就在清理过的屋周边。
梧桐树下搁着矮凉席,玩累了,他就趴上去,呼呼大睡。
大黄和小黄趴在旁边守着他。
大黄和小黄懂事机灵,它们俩看着小胖子,还真没出过差错,时间久了,大人也放着心,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忙碌的农事里。
六月忙的是货量,七月就是农忙了。
货也要交,镇上铺子要顾,地里的农忙也得紧着时间收拾。
太忙了,大家都没什么时间说句闲话,每天就是忙事忙事忙事,心里头仔细的置归着,把事情一件件理好,今天忙什么明天忙什么,可别因为太忙而没了头绪,反而耽搁时间。
好在平日里都井井有条成习惯了,一下子忙起来,也不见一点慌乱,都清楚自己要忙点什么。
就是气氛太紧张了,少了惬意和悠闲,一天到晚也就吃饭的时候或躺床上的时候,能叨两句话。
农忙告一段落,时间进入到八月时。
几个大人似乎才回过神来,才开始注意四周,这才发现,小胖子不知不觉结实了好多,白白净净的一个馒头,现在成黑包子了,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特别的精神黑亮,笑起来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开心,光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心里欢喜。
有那么一种恍惚感,似乎好久好久没有见到小胖子的般。
这认真一瞧,艾呀,心里头的那股情绪,都能把人给淹没了。
如今的小胖子,已经可以利落的喊人了,声音又响又亮还带着乐哈哈的笑,喊的那叫一个甜哟。
“得给大黄和小黄奖励一顿丰盛晚饭。”抱着小胖子,季安逸大声说了句。
大黄和小黄听着,特兴奋的摇着尾巴,发出一声接一声的吠叫。
“肉肉。”小胖子响响亮亮的嚷嚷,两眼睛大光放光。
季阿强看着,忍不住捏了一把他的胳膊。“你已经够肉了。还天天嚷嚷肉。”
小胖子一听这话,不高兴了,很认真的答着,眼睛圆鼓鼓的看着阿爹。“不肉。”
第114章
八月初;细雨飘。
热了整整两个月的天,总算透了几许清凉,好歹能让人喘口舒服的气了。
从镇上收工回来时;已经是午时了。
把物件都稍稍整理整理。
季安逸倒了三杯水,三人坐到了过道口;记着今天的帐。
“这段日子茶叶蛋的数量上涨了不少。”翻着帐本,张三哥儿笑着对身旁的两人说;又指了指帐本。“最近天天可以卖掉三十多个。”
茶叶蛋是一铜钱一个。七月份里总共卖出了一千零三十八个;这个月估摸着还得增点。
“估摸着还得往上涨。有不少正渐渐习惯着;一铜钱一个的蛋。”季安逸笑着接了句。
茶叶蛋味道好;只是一铜钱一个蛋,吃着怪心疼的;刚开始嘴馋就尝尝;等多吃了两遍,慢慢也就习惯这价位了。
王宝儿想了想,又看了看帐本。“面馆生意也好了些,今天我数了数,共下了五十二碗面。本来汤有点少,我那会瞅着时间,估摸了一下,后面来吃面的,就少盛了点汤,倒是勉强够了。”
“季哥儿做的卤味好,大馒头卖的最多,都快过二百大关了。”把今天的馒头数量记了上去,张三哥儿笑的特别开心。“米粥也不错,都可以卖出一桶了。”顿了顿,又说。“肉包子卖的不太好,也是咱们手艺不成。东街那家肉包子,味道真好。每回路过都站满了人,你们说,他家一天得卖掉多少个?”
这个。季安逸还真没想过。“不清楚。应该有不少。对了。我们把肉包子撤了吧。”
“也成。肉包子卖不动,撤了挺好。”王宝儿挺赞同的。
七月农忙,正好铺子的生意不错,又有地里的活,还得给苏老板送货,整整一个月,忙的有些麻木了。
连屋里屋外都没怎么收拾,好不容易缓过来了,昨个花了一整天,把屋子彻底清扫了一番。
等十月又是农忙,把肉包子撤了,时间上多少能松动些。再者,肉包子一个月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把精力放别的事情上。
“对。还不如多做几个馒头。”张三哥儿把自个的想法顺嘴说了句。
馒头比肉包子容易做些,肉包子有点麻烦。
想起一个事情,季安逸站起身。“我去看看笋干。”
也晒了不少笋干,却没有想到,生意很不错,他得清一清还有多少笋干,回头告诉苏锦明,这下半年的卤笋货量得相对的减少点。
“咱周边的村子里,也有人家会晒笋干,冬天用来做家常菜。最近不忙,可以抽个空到处问问。”王宝儿听着,提了一句。
因家里较为贫苦,能卖钱的就卖钱,不能卖钱的才留着自个吃。像笋干,完全是野生野长的,都会多多少少晒点。
河溪村往年也有人晒笋干,今年却是没有,都在忙着种树养鸡等事情。
家里的笋干一半是他们自己晒的,一半是铁哥儿他们晒好送过来的。那时节,笋长的好,他们几人都是动作利落的,山里的笋差不多都给清了晒成了干。
不料,卤味笋干味道好,价格还算可以,倒是比卤味豆腐干卖的还要好些。
“得放点话出去。咱们家收笋干,明年就宽松些了。”看完存货回来,季安逸心里有底了。
给苏锦明的货得减少三分之一,自家铺子里的货也得减一点点,勉强可以撑到来年。
“麽。舅麽。旺麽。”
这人还没有出现,带着浓浓奶味儿的声音,已经响响亮亮的钻进三个大人的耳朵里了。
正说着话的三人,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时,小胖子才摇摇晃晃的出现在门口。
门槛很高,差不多是他的一半高。
这个完全难不到他。
他利落的翻过了门槛,身后跟着大黄和小黄。
一进屋,就咧嘴乐呵呵的笑啊笑,笑啊笑,扑腾扑腾的扑进了王宝儿的怀里。
这两天下雨,天气清凉了不少,小胖子睡眠好,早上他们大清早的出门时,见他还在睡觉就没吵着他。
“吃了饭饭没?”季安逸笑着问了句,又看了看他的兜兜。
兜兜里放着吃的,有软软香香的肉块,还有小饼子,还有脆脆香香的小鱼干,就算凉了,依旧可以吃的。
小胖子站直了小身板,低着头,把兜兜里的小布袋拿了出来,用手指抠了抠口袋,口袋口被撑大了些,他的手麻溜的钻了进去,拿出肉块,看着季安逸嘿嘿嘿的笑。
然后,他一扭身板,把肉块递给了旁边的两只狗狗,每只喂了一块。
紧接着,才捏了一条小鱼干嘎嘣嘎蹦的嚼着,笑的那叫一个开心哟。
“长的可真快,马上就两周岁了。那时候,刚生下时,才这么一点。”看着小胖子,张三哥儿比划了一下。
惊觉,时间一晃,过的可真快。
有些事情,就跟一场梦似的。
看着吃的正欢的小胖子,王宝儿想起的是另一个事情,他不着痕迹的瞅了瞅对面的季安逸。
说来,下个月季哥儿也要满十六岁了。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五个年头。
那时候,只想着,要活下去,不能让王家断在他们手里。
哪里会知道,弟弟娶了季哥儿,会给家里带来这么大的福运,这日子是一天一个变化。
得好好琢磨琢磨,现在手里也有点闲钱了,得给季哥儿整点好物件。
到底是王家亏了他,小小年纪过来王家,从没见他说过什么抱怨的话,也没念叨过什么,一直踏踏实实的跟着弟弟过着。
自个家里的日子经营好了,还记得拉一帮他这个当哥的。
这孩子心眼实在。
还得提醒一下弟弟,可别忘了这事,今年的生辰跟往年可不一样,他自己也要用心点准备。
得一个好伴不容易,得好好珍惜着。
晚上,躺床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王宝儿帮小胖子把被子盖好,又压了压边,看着季阿强,小声说起一些事。“九月二十七是季哥儿十六岁生辰。咱们家现在有点闲钱,买点好物送他吧。”顿了下,叹了口气,又说。“这孩子,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先前咱们家亏了他,他和小二把日子过起来了,不念旧怨反而知道拉咱们一把。”
“你说送什么好?家里现在有几两银子。打套银器?”季阿强听着,没多想,就说了话。
想了想,王宝儿迟疑了下,说道。“听说玉养人。不知道是怎么个价位。”
“好玉才能养人。几两银子买不到好玉。”季阿强皱着眉说了句。又道。“我觉的送玉,不太实在。”
“我也就刚刚想到了,顺嘴说了说。”确实,几两银能买到什么好玉。王宝儿笑了笑,便搁了这话,继续说。“咱家还要多少银子?”
季阿强起了身,蹲到了床边,小心翼翼的把钱罐子抠了出来,捧着坐到了王宝儿的身边。“你数数。应该快十两了。”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兴奋劲。
“小胖子现在最喜欢往旮旯犄里抠抠挖挖,他眼睛又尖,这钱罐子再找个地方搁着。”边说着,王宝儿边数了数,眼睛亮了亮。“有八两银子了。咱手里还有一千二百个铜钱。”
“过几天我们到镇上仔细看看,打个模样好量足的银簪子,我瞅着,苏老板头上带的那种什么,挺好看的,咱们买不起玉的,可以整个银的,季哥儿模样白白净净,像苏老板那样把头发束着,也好看。”季阿强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闪闪发光的看着王宝儿。
还有余钱的话,他也给宝儿打个量足的银簪子。
这么一说,王宝儿心里顿时好欢喜了。“你说的对。送好衣服,季哥儿还舍不得穿,送两样发饰,又不妨碍做事。这样正好。过两天咱们就到镇上看看去,对了。季哥儿缺了笋干,到时候我们去周边村走走,问一圈谁家晒了笋干,帮他收些回来。”
“成。”季阿强利落的应了句。
呼呼大睡的小胖子,蹬了蹬小胖腿,一个翻身,由躺睡变成了趴睡,半个身子露在了被子外面。
王宝儿看见了,抱着他重新躺好,又紧了紧他的双腿并拢好,把被子重新盖妥当。“对了。二十八也是小胖子过生辰,都两周岁了。给他做身新衣裳吧。”
“好。”季阿强笑着应了,在小胖子脸上亲了口,又抬头亲了亲王宝儿。“睡吧。”
今年的八月,顺顺畅畅的过了。
田里的水稻长势特别好,有丰富经验的老农,含着旱烟,看着田野的方向,乐呵呵的说着。今年大丰收。
“季哥儿。”刘秀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老远就开始喊了。
小胖子正在屋外玩着,听见声音,乐颠乐颠的冲了过去,手里举着根木枝,边冲边喊。“戳戳。”
这孩子,最近喜欢拿着木枝,东戳戳西戳戳。
“小胖子。”刘秀注意着他,见他冲过来,赶紧伸手把他抱在怀里。
小胖子不喜欢人抱,他更喜欢自己带着大黄和小黄到处乱窜。“不抱。”
大黄在旁边摇着尾巴,咬了咬刘秀的裤子。小黄则调皮的边汪汪汪的叫边上窜下跳。
“阿秀过来了。”季安逸笑着走出了屋。“他沉着,你别抱他,让他自个玩。”
“劲头真大。”刘秀笑着把怀里乱扭的小胖子放到了地上。
小胖子一到地上,继续举着木枝冲冲冲,边冲边嚷嚷。“戳戳戳。”
跑远了些,看见拐弯处,出现一个人,小胖子愣了愣,然后,奶声奶气的开始喊了。“阿爷。”
迈着小胖腿噔噔噔的跑了过去。
季谷听见孙孙的声音,立即加快了步子,三两步小跑了过去,蹲着乐呵呵的看着他,从口袋里掏啊掏,掏出一个糖果。“孙,吃。”
“爷。肉。”含着糖果,小胖子含含糊糊的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季谷。
季谷单手抱着他,就往赵屠夫家走。
“爷。”小胖子吧唧了两下嘴里的糖,从兜兜里掏出布袋子,捏了一条小鱼干放在季谷嘴边。
季谷张着嘴,嘎嘣嘎嘣的嚼着,脸上满满的全是笑。
“阿爹你上哪?”王宝儿看见他们爷孙俩,心里就有了猜测,估摸着小胖子又缠上他阿爷了。
季谷停下脚步,对着王宝儿笑了笑,没有说话。然后,继续往赵屠夫家走。
“小胖子你舅麽说,晚上的肉肉不做了。”王宝儿凉凉的说了句。
小胖子一听,立即吐了嘴里的糖果,他其实不爱吃糖果,顺顺溜溜的说。“爷,抓鱼。”
季谷抱着小胖子又转了方向,朝着小溪的方向走。
知道孙孙爱吃小鱼干,有了闲空,他就往溪边放网,隔三差五的送些小鱼过来。
等走远了些,小胖子认真的在布袋里掏着零吃,认真的说。“爷,阿麽坏。”
“不坏。”季谷慢慢吞吞的回了句。
“肉,不给他吃。”塞了一块肉给阿爷,小胖子说了句。
季谷嚼完了嘴里的肉,才慢慢吞吞的说。“给吃。”
爷孙俩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嘣,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话,往溪边走着。
身后大黄和小黄乐颠乐颠的跟着。
“大伯带着小胖子玩去了?”见王宝儿进来,季安逸问了句。
“对。抓鱼去了。”王宝儿说着。
旁边已经说完话的刘秀,站起身就准备走了。“季哥儿,我回了。”
“好。”季安逸送着他出了屋。
“阿秀过来有事?”王宝儿问了句。
季安逸收着杯子。“嗯。问萝卜的事情,朱家种了些,我让他送过来没事。”
“估摸着明年得成事了。我瞧着好,阿秀下半年明显懂事了好多,刘阿麽看着也该高兴了。”王宝儿笑着应。
张三哥儿把锄头搁好,擦了把脸上的汗,说道。“那萝卜干是不是可以收了?我刚看了看,差不多了。”
“对。我正准备做这事。”碰巧阿秀过来了,就搁一边了。季安逸说着,赶紧出了屋继续忙着。
十月农忙,十月里的事情,能提前准备好的,九月里都仔细的想了想,把事情提前准备好。
免的到时候,又忙的喘不过气了。
九月进入尾声,事情都合理安排好了。这十月的农忙,比起七月会好一点。
“季哥儿,你明天十六岁生辰,咱们摆几桌吧。”吃过晚饭,天色尚早,大伙都坐在过道口乘凉,王宝儿说起这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季安逸的身上。
季安逸愣了愣,然后,笑了。“成。喊哪些人?”这个他不太懂。
“就平日里跟咱们关系亲近的。”说着,张三哥儿一一点了点。
说完请人的事情,又聊起了当天的菜色。
都戌时过半了,才进屋睡觉。
第二天,天刚刚蒙亮,大伙都起来了,张罗着今天中午饭桌的事情。
季安逸到各家走了一趟,让他们中午过去吃个饭。
听了他的话,大伙就放下了手里的事,跟着他一并回了屋,撸起袖子就开始帮着忙。
人多做起事情来就快。
还不到午时,所有的活都已经忙好了,一切事情都整的妥妥当当。
瞅着时间还早,一群人就坐到了梧桐树下,开始叨起家常。
连不太出门的刘大麽今个也是早早过来。
聊的最多的,还是河溪村近几年的变化,回头看看,可真是一天一个样。
话里话外的把村长和季安逸都给捎上了,心里都清楚着,如今日子慢慢越过越好,跟这俩人有很大的关系。
村长不在还好,季安逸这个寿星是在场的,听了一箩筐的好话,听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要应点什么好,就一直劲的笑,温温和和的笑着。
热热闹闹的午饭过后,把场清理干净了。
大伙回家后,没多久,又纷纷过来了,手里拎着自家的一点心意。
季安逸都笑着收下了,包了些卤味豆腐干,让他们也尝个味道。
到傍晚,王家屋才算安静下来。
见张三哥儿忙旁的事情去了,不在屋里,王宝儿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决定说说。“季哥儿。”
“嗯。”季安逸正在整理着送来的东西,头也没抬的应了声。
“你别先忙活,跟我来屋里,我有事跟你说。”开了口,话就好说了,王宝儿顺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