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师成长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友,却没一个像容青君那样令他时常记挂在心头,不来看一看就像少了点什么。虽然容青君向来一副冷漠生疏生人勿近熟人勿扰的模样,但风纾难就喜欢这个样子的容青君,就连他慢吞吞说话的调子,也令他觉得别有韵味。
他以为是他在破除容青君的心防,让他慢慢接受自己的存在,视他为知己好友,殊不知,在这个过程里,是他自己率先打开了心,不知不觉被容青君侵入、渗透,直到占满了他的全部。
许多年后的风纾难总是梦回他们初遇的那一天,梦里有他恬淡的表情,清澈的声音,干净的十指。远在时光之外,破碎而美丽。
好像一觉醒来,他推开门,就可以看到那如画的身影,可以听到他跟自己打招呼,道一声:“早。”
☆、第22章 过年
第二天便是除夕,容青君一早起来,换上了一身新衣服。
天气晴好,院子里的红梅树上依稀尚有白雪压顶,映得红梅花儿越发娇艳。永望山庄上下除下人外,只有风纾难与容青君,却也不觉冷清,下人们来来往往,在各屋各院的檐下挂上了红灯笼,窗纸上糊着喜庆的剪纸,一派热闹气象。风纾难还领着容青君亲自写了几副对联贴到了门楹处。
到了晚间,屋外开始爆竹声声,下人们不论男女有说有笑,毕竟是过年,山庄上下整体气氛是轻松喜庆的。风纾难待下并不苛刻,而长公主昨日来一趟后,又给每个人发了过年的赏钱,且因为风纾难今次要留在山庄过年,赏银便尤其丰厚。
风纾难夹了块元宝模样的年糕给容青君,这些小年糕被捏成了各种喜庆的形状,蕴含了对来年的祈愿,元宝形的寓意恭喜发财,如意形的是万事如意,小鱼儿状的是年年有余,最大的一个捏成了十二层浮屠宝塔的模样,取破灾辟邪,功德无量之意。
容青君一边吃着一边听风纾难给他讲解。虽只有两个人,年夜饭依然做得很丰盛,稍晚点,下人又送了一大碗饺子进来,说了一串吉祥如意的话后才退了下去。
他已吃得十分饱,不愿再碰饺子,却听风纾难道:“青君,这碗饺子里有一个是包了一枚铜钱的,吃到的人就能拥有一整年的幸运,我们一起吃。”
说着将碗移到了两人中间,要与他头挨头头一块儿用。容青君顿了一下,从善如流地答应了。
吃到一半,风纾难停下了筷子。
容青君抬起头,看他咀嚼的动作渐渐放缓:“你吃到了?”
风纾难的眼神幽深,静静看了容青君一会儿,忽然一手伸过来扣在了他的脑后,脸凑近,唇轻轻地压在了容青君的唇上,温柔地触碰着,容青君感觉到了他湿热的舌头,他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迎接他的闯入,一番唇齿交融后,一枚圆圆的钱币从风纾难的口中被渡到了容青君嘴里。
“吃到了。”风纾难眼角带笑,一语双关。
饭后照例在园中散了散步,之后就到了往常该睡觉的时间,容青君扯了扯风纾难的衣袖示意,风纾难摇摇头:“不,青君,今晚我们不睡。”
容青君的眼神里迅速写上了为什么。
“因为是新年,我们要守岁。灯笼要亮一夜,爆竹要响一夜,我们要守一夜,这就是过年。”
容青君似懂非懂,但两人还是移步到了卧房外侧的小室内。
风纾难靠坐在宽大的软榻上,容青君半躺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准备迎战漫漫长夜。他向来随心所欲,从未试过逆着本能熬夜不眠,但从风纾难嘴里说出来的那些风俗听着总是那么有意思,令他很想尝试。
“青君,若是困就先睡,你的份我替你守着。”风纾难了解地说着,软榻边还放着一桌小食坚果,用来解困提神。
“青君以前是怎么过年的?”夜很长,风纾难顺势提到了这个话题。
“不记得了。”
“那还记得你的父亲母亲吗?”
“娘亲……”容青君眼里的迷惑一闪而过,容娘的身影在他心里划过,很快又模糊:“记不清了。”
风纾难不语,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容青君的过往都仿佛是个迷一样。
“我记得……娘亲抱着我,在窗口看爆竹。”容青君顿了顿,又好似回忆起了一些片段:“但是……不能出去。”然后他摇了摇头,关于他的童年就像是一口枯井,连容青君自己也再寻不到投影。
风纾难试着从他的只言片语里去拼凑,但信息太少,实在难以完成。
就这样聊着,慢慢地容青君终于熬不过睡意开始了脑袋打鼓,风纾难发现了他的状态停下了言语,嘴唇在他额间盖下了烙印:“青君,我爱你。”
容青君睡得迷糊,连眼睛都没睁开,以手将风纾难压向自己,学着他的样子以唇碰了碰他的脸。
过了这一夜又是新的一年。
正月里的头几天风纾难回了几趟长公主府,但最多都是早上去,下午便回了。
又过了十来日,早上起身时风纾难说:“青君,今晚我家中设宴,晚上不一定能回来,你与我同去罢,只是人多了些,你若不喜欢便告诉我,我带你回我房中歇着。”
于是这一天容青君便随风纾难回了长公主府。马车从西山驶入城,沿途所见变得热闹繁华起来。雍京的街道很宽阔,时不时从视线里掠过的飞檐重瓦彰显着天子之都的大气,百姓还沉浸在过年的喜乐里,一派祥和升平之象。
到达长公主府的路途花了近一个时辰。
“很远。”下马车时容青君总结,风纾难每天就是这样来回奔波的吗?
好像听到了容青君的心声,风纾难说:“尚可,我每天以快马代步,比坐马车约莫快半个时辰。”
长公主府位于皇城之内,离皇宫不远不近。这里一街一府,来往间皆是满朝文武勋贵。风纾难的马车到时,府里很快有人迎了出来,口称:“小郡爷,容公子。”
风纾难问清了长公主与附马的所在,两位在浣花廊,正在接待早早到来的贵客。
容青君跟着风纾难穿过一片漂亮的回廊,走到一排雅致的堂屋前,还未进门,就见一个小姑娘提着裙子冲过来,扑进风纾难的怀里搂着他不肯撒手了。她的脸蛋肉乎乎的,红润得像一颗蜜桃,头上顶着两个胖胖的小发鬏,身高才到风纾难腰间。
“纾难哥哥你回来了,我好想你啊!”小姑娘娇娇地喊着。
容青君被挤到后面,不太开心地看着这不知道哪儿来的小女孩,她霸占了风纾难的双手,使他没法牵着自己了。
“葵儿,快别闹你纾难哥哥了。”出声的是白锦葵的母亲,她站在门口,嘴里说着阻止的话,脸上却是满含笑意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都怪纾儿一去数月,回来也不见踪影,难怪葵儿想他。他现在是长大了,不肯给我抱,要是再小点,我也得把他搂怀里来,好好说说他。”长公主也来凑趣,却是偏心着白锦葵,挤兑自己的儿子。
两位贵妇人相视笑笑,一齐转身回了,由着孩子们自己解决。
风纾难安抚完了白锦葵,才牵着容青君过来给长公主行礼,之后带着他回自己房间。
身后,白夫人奇怪地问起:“纾儿身边的孩子是哪家的小公子呢?我像是从没见过呢。”
“不怪你不认识。”长公主道:“那不是京中哪户人家的孩子,是纾儿从饶阳救回来的孤儿,我看他痴痴傻傻的,只纾儿的话还能听几句,是个可怜孩子。”
“原来如此,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是纾儿能干,积的善缘。”心里想的却是幸亏那孩子是个痴傻的,倘若换个能说会道的,长公主可就不一定能容人留在风纾难身边了。
这边容青君牵着风纾难的手,一路紧抿着唇。
风纾难察觉到容青君的情绪,问道:“青君不开心吗?”
容青君看着风纾难关切的表情,眯了眯眼,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风纾难无法,只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多陪容青君,哄他开心。
晚宴上人来人往,风纾难身为主人无法时时照顾容青君,加上容青君也不爱在人群里待着,便提前离了席。风纾难特意让杨锐送他回房。
晚宴结束的时候,风纾难偶然听长公主说白锦葵上吐下泻难受得直哭,大人们以为是小孩子嘴馋吃坏了肚子,风纾难却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的猫腻。
他身上有些发寒,心不在焉地辞别了长公主和附马,回到了自己院子里,却迟迟没有进门。他不知道见了容青君要说什么,问他:“青君,你不喜欢锦葵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告诫他锦葵是妹妹,不能……不能敌视,不能这样对待?想起前世,同样是第一次见面,容青君就用那样激烈的手段杀死了锦葵,风纾难心中就升起一股荒谬感。
虽然结局不同,过程却无比类似,就像是冥冥之中的宿命。
容青君一直在等风纾难,所以他一进院门就发现了,又等了半天,却没等到人推门回屋,便自己起身走到了院子里。
院里有青石铸成的桌椅,风纾难坐在长凳上,表情是少见的冷漠凝重。
容青君走到他面前,两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正好可以平视对方。
两人都沉默着,半晌,容青君先伸出了手,牵住了风纾难的手。
望着他琉璃一样澄澈明净不染尘埃的双眸,风纾难终于伸出了另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头顶。
“青君,你真是任性。”
这一年过完年后,朝堂之上涪陵郡王风纾难了结了饶阳振灾之事,又辞去了一切职务,在西山之上的永望山庄过起了半隐居生活。当今圣上挽留无果,郡王的母亲和静长公主数次劝他归府也不得,终是作罢。
☆、第23章 西山
西山之上,春日的雨水刚刚散去,泥土混合着草木清气,散发着潮湿的味道。两个年轻人在山间散步,脚踏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两边是绿荫成碧的林子,薄雾氤氲其间。
“成亲是什么?”容青君忽然抬起头问风纾难。
“成亲……就是两个人变成一家人,从此在一起。”
“他们说白锦葵要嫁给你,与你成亲。”
风纾难一怔,转头去看容青君。三年过去,他已经长成前世记忆中的模样,美得像画中人,也懂得了更多生活常识,只是仍不爱与人说笑,冷冷淡淡,少言少语。
“你要和白锦葵成亲,和她在一起吗?”容青君如今说话已经流利很多,只是语速依然是慢慢的。
“不,没有这回事。”风纾难否认。
他如今已有二十岁,到了议亲的年纪,长公主府与国公府关系不错,白锦葵身为老国公的嫡亲孙女,她的姑母是当今的皇后,与风纾难可谓是门当户对,长公主待她又极亲近,因此许多人便认为白锦葵是最有可能成为长公主媳妇的人选之一。
但事实上,无论风纾难自己还是长公主,都没有起过这样的想法,而白家也没主动透露过这样的意思。
白老国公年轻时纵横沙场,带军数十年,一举平定了西北,为太平天下立下了莫大功劳,在军中声望无人能及。白家又出了一位皇后,白锦葵的父亲,老国公的继承人也非无能之辈,白家往后数十年富贵可期。于白锦葵的婚事上着实不必着急,况且白锦葵还小,才十二岁。
前世他与白锦葵的婚约,也是因为白家遭逢不幸,锦葵双目失明,白父身亡,老国公痛失爱子,不久也撒手人寰,这才求他娶了她,她声泪俱下,说这辈子不愿嫁人,只为了对白母有个交代,不令她伤心,所以想与风纾难做一对名义夫妻,来日若他有心爱之人,她自愿和离出家。
那时他与锦葵真正情同兄妹,又适逢青君失踪,心灰意冷,便答应了下来,谁知婚礼之时青君突然出现,给锦葵招来了杀生之祸。
今生因容青君不喜白锦葵,他刻意冷淡疏远了她,但这份情谊尤在。前世白锦葵眼睛受伤是出于*,算算时间,就在不久后,若可以,风纾难总想尽一尽力,帮她避免悲剧重演。
只是青君……
“那你要与别人成亲,与别人在一起吗?”容青君执着地看着风纾难的眼睛,追问不休。
风纾难上前一步抱住了他:“不,青君,我只跟你在一起。”
“他们说你要和女子成亲。”
“不会的,不用理他们说了什么,我只和你在一起。”风纾难的手在他后背温柔地拍了拍,给予安抚。
容青君得到答案,满意地终止了话题。
他们又在西山上闲走了几圈,偶然间采得了一株灵草,被容青君收入了药园。几年下来风纾难对容青君药园的了解全面了很多,再不对此表示奇怪,甚至还帮着容青君去收集珍奇野物,耐何西山美则美矣,却不是灵草奇花生长的胜地,数量着实不多,每每刻意寻觅不得,反在不经意间偶遇几株。风纾难也试过直接找药商购入上等的人参、灵芝、茯苓等物,但大多品质不足不被药园认可,少许品质尚可的还要看新鲜程度,若是采摘时日太久,会被药园认定为“死物”,仍然不予接受。
回到山庄的时候下人告诉风纾难长公主来了,正在挽秋堂等候。风纾难叫容青君回了书房,自己去找长公主。
长公主此来除了看望风纾难外,还带来了皇后将举办春日宴的消息。
“你已经连着缺席两年了,前几日皇后特意找我说话,今年可是说什么都不能让你再推托不去了。”
“……儿子知道了。”
春日宴是每年春季都会举办的盛宴,名义是庆贺一年风调雨水,祈愿未来幸福安康,实则不过是贵族男女又一种聚会形式。
民间百姓的春日祭只是简简单单在家宅里面进行洒扫祭祖,开一坛春日酿,一家人畅饮开怀,再将新封坛的春日酿埋入地窖中,以待来年,这便是一个四季循环了。
皇家举办的春日宴则花样繁复得多。王孙公子世家千金齐聚,哪怕是玩也要讲究诗意讲究才气讲究别致。
巧的是今年春日宴举办地点就在西山之上,离风纾难的永望山庄不远。
容青君风姿清绝,站在一众贵公子间也毫不突兀,虽无人识得他,但有风纾难在侧,也无人敢对他唐突无礼。
“风兄!”
容青君闻声望去,只见一个白衣公子脸上挂着大大的笑,一手勾在风纾难肩上。
“白扬。”风纾难跟来人打了个招呼,此人正是白锦葵的二哥,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不务正业,不事生产,一年里有半年在京城找不着他身影。
风纾难知道他只是更喜自由自在,不爱走“正途”,为人却不坏,因此前世同样酷爱游山玩水行走江湖不走正途的他与白扬颇有点交情。今生他被诸事缠身,早早成了青年一代里的榜样,与白扬少了同被视为“不思上进”的高门子弟的革命情谊,却因为是少数几个不劝他上进的亲友,而被他引为知己。
风纾难拍开了他的爪子,继续给容青君找食物。宴会上的糕点酒酿都出自宫中御厨之手,美味自不必说,平素是很难吃到的。难得容青君喜欢,风纾难投喂得很愉快。
“风兄,可有段时间没见着你了,大伙儿都说现在要见你一面比上天还难,难得今天你出来呀,果然还是皇后娘娘的面子大!”
“你要见我,去永望山庄随时可见。怕是你自己在外玩得乐不思蜀,我这一亩三分地在哪儿,你都找不到了。”
“话可不是这么说,咦,夙……”白扬忽然停住了话语,脸上露出了短暂的迟疑。
风纾难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撞到了容青君看过来的眼神里。他喊了一声青君,走过去把手里的食物放到他面前的矮几上。
“风兄认识这位小兄弟啊?他长得可真像我在南方认识的一位朋友,叫萧夙,人称夙公子,小兄弟你认识不?”
对于不认识的人,容青君自然没理会。
风纾难顿了顿,淡淡道:“这是我认的义弟,叫容青君,你别认错了。”
白扬讨了个没趣,摸摸鼻子认了,谁叫他没本事在风纾难面前横呢。
白扬走了,风纾难与容青君两人所在好似自成一方天地,再没有其余闲杂人等打搅。结果过了一会儿白扬又晃了回来,就坐在旁边看着两人不坑声,眼神透着古怪。可惜两人都不为所动,风纾难是泰然自若,容青君是完全无视了他。白扬几次张口想说什么,终于还是忍住了。
“几时回京的,这次预备待多久呢?”风纾难总算肯答理他一下。
“……回来有几日了,不走了,过几个月外祖七十大寿,爹娘大哥妹妹我,我们全家都去清河给他老人家祝寿。”被风纾难一问,白扬才回过神来,把眼睛从容青君脸上挪开,放到风纾难身上。
白夫人出身清河纪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纪老是先帝朝的元老,在先帝驾崩前已致仕还乡。有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纪老的七十大寿族中后辈都极重视,谁又知道老人家还有没有下一个十年呢?
“纪老七十大寿?什么时候?”风纾难追问。
“在六月里,我和我娘、妹妹预备五月初走,爹和大哥事忙,可能一起,也可能晚些时日再赶来。”
风纾难点点头,敛眉思索了下,他知道当时是白父与白母等人先回清河,白绍垫后,结果就在去清河的途中白父一行遭遇了山贼,白父重伤而亡,白锦葵不幸被刺伤了双目,白母与白扬两人幸好只受了轻伤,在侍卫的保护下带着白父和白锦葵狼狈逃到了纪家。
按理说白父继承了白老国公的一身武艺,区区山贼本不能伤到他,但不幸就是这么发生了,当时一片混乱,事后再去追查也失去了线索,只把那一带的山贼乱匪清理整肃了一遍了事。老国公听闻噩耗一病不起,白家风雨凄惶,等到老国公终于去了,白家声势也大不如前。
风纾难有心提点白扬几句,这时却见长公主走了过来,只得先把话咽下,打算回头再说。
长公主有心让风纾难多与人交际,重新融入京城的贵族圈子里,但再三劝说他也不肯,来了春日宴上也只与他带来的男子一起独坐一边,不肯与人交谈共游。说了几句,风纾难意志坚定,长公主颇有些闷闷不乐地走了,临起身前眼带深意地看了容青君一眼。
白扬早在长公主露出要与风纾难说说话的表情时就走到了一边,但一直悄悄关注着,如今见长公主神色不豫地走了,他看了看风纾难恍若无事的表情,又看看容青君冷淡的双眼,心想他才不信长公主这么精明的人会看不出这两人之间的猫腻,也才不信聪明如风纾难会不知道他娘亲已经看出来了而且心中不快呢!
☆、第24章 离京
从西山归来的第二日,长公主一早就造访了永望山庄。
容青君在悦木居的药房里检查着他的草药,没有参与他们的交谈。
悦木居是为容青君而改建的院落,与风纾难的书房博雅舍相邻,中间没有院墙相隔,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上有水榭回廊联接两边。整个悦木居里除了一排大屋外,就是一大片整齐的药田,种植着从各地寻来的药材,虽不如药园中的草药珍奇,也是许多药方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容青君极喜欢与草木为伍,每天大部分的时候不是阅读医书,就在花在侍弄这些花草上了。
药田里特意从西山上引来了天然的山泉水用心浇灌,加上容青君面对草木时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所有的药材都长得极好。风纾难也有请了人帮他一起打理,但多半时间容青君还是不喜欢旁人碰他的所有物。
这天他同往常一样打理了药田,将已成熟的药材采摘下来,带入后方的那排大屋,也就是他的药房中。
药房的格局周正,布置简单,一目了然,正对着门的是一墙的药屉,里面装满了各种已处理或者待处理的药材,前头一道长桌,上头放着小秤、片刀、碾槽、铜杵、小药炉等物,另一侧的靠窗处则放着好几排各色药罐、炉子、汤锅。几年下来这个药房早已颇具规模。
容青君将新摘的药放在长柜上,又从药屉中取出十多样零星存放的草药,按次序排开,称好克重,按各自所需的手法将其处理好后,先将两三种片好的药材投入汤锅中,加水慢慢熬制,等水快干时,又加入数种,如此循环往复,等到最后一种药材加入后,这一锅药已变成了浓稠的黑浆水。容青君左手持铜棒匀速搅拌着,右掌一翻,一株形似梨花的草药出现在他手中,青绿色的枝叶上开了十来朵小小的洁白的花,花心呈嫩黄色。
右手微微抖动,一点点嫩黄的小颗粒从花心脱离,乖乖地听从容青君的指挥掉入了汤锅中,融入了黑色的浓浆中,成了整锅药的一部分。
等这一切处理完,时间已近午时。
容青君从长柜下方的药箱中取出了十个细长身子的玉瓶,将药剂倒入瓶中封好口。这些玉瓶也是风纾难依据他的要求特地订制的,对于药物存放来说,这种白边玉的器皿是最佳的,它质地细腻,属性温和,硬度在玉器里也是最坚固的,且颜色淡雅,显得瓶身光滑润泽,非常漂亮。除了使用最多的玉瓶外,还有银瓶、木瓶、石瓶、竹编瓶等,数量不多,但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他将玉瓶放入了最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