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望子成龙-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女,小的刚才来的时候听说,张丕小公子就在前不久好像被他爹爹招进了宫中,现在炮击可是有可能会波及小公子的啊!”小卒一边摆弄迫击炮,一边低声说道。

“什么?丕儿居然被招进了宫中?!不好!事情败露了,立刻炮击!”张宁很快想通了其中关节,立刻大叫炮击。

“圣女,张丕可是您的亲生骨肉啊!”小卒劝到。

“什么亲生骨肉!当时我前往长安联系司马懿,我那个妹妹居然代替我给张铭生剩下了一个野种出来。若非丕儿关系到我黄巾复兴大业,我宁愿他早夭了!少废话,快点炮击!再不快点你我都别想活!”张宁此刻已经变得歇斯底里了。

“原来张丕并非是你的儿子啊?如此,朕倒是放心了……”黑衣人站了起来,虽然看不出他的表情,但给张宁一种对方松了口气的感觉。

“你是……”张宁后退了两步,她此刻感觉自己头皮发麻了。

“天眼的情报能力,请不要小看了。任何你自认为隐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真的瞒得过别人的眼睛。尤其涉及毒气弹,自然要加派人手监视,岂会那么容易就被有心人给盗去?”黑衣人笑了笑,拉下了面罩,却不是张铭又是誰?

“宁儿,你真是对得起我啊!”张铭很快就换成了怒目相对的态度,目光死死瞪着张宁不放。

打了一个响指,转眼整个楼顶被大量的黑衣人所包围。

“张铭!奴家对不起你,但请你去死吧!”张宁先是低声对张铭说了句,然后立刻掏出一把手枪,对着张铭就是一枪过去。

子弹打到了张铭的身体,张铭立刻向后倒下。而张宁没有因为射击成功而放弃,第一时间朝着迫击炮跑了过去,将里面的炮弹打了出去。

“张家除了丕儿,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有资格继承帝位!”张宁歇斯底里的大叫,因为她明白,自己已经成功了。

然而,打出去的炮弹在空中飞行了十来米,便爆了开来。爆出来的并非是那阵阵的死亡毒雾,而是一朵美丽的烟火。

“你以为,明明知道了你的计划,我还会白痴到放真的毒气弹进去?”张铭缓缓站起,胸前的子弹慢慢掉落。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张宁看了看那个还有点燃烧痕迹的烟火,再看看还活着的张铭,怎么也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么了。

“最新三型防弹衣,全军只有我现在暂时装备,近距离防弹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降低冲击力度的效果还是有待提高……”张铭揉了揉胸口中枪的地方,隋丹没有射穿,但还是让胸口阵阵疼痛。

“拿下她!给她一个体面的走法……”张铭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下了楼梯。

“不!这不是真的!”身后,传来了张宁歇斯底里的吼叫声。

五天后,华夏帝国皇妃张宁暴病而亡,享年三十二岁。同时帝国大力整治贪污**案件,多名涉嫌的军方、政方官吏下马。有心人都看得出,那些下马的不少都是原本的黄巾余孽。

不过他们不是那种八卦之徒,张铭不希望让世人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情况,那么他们当然也会配合。至于一般人,他们只相信官方的说法,真相他们永远不会去学着探讨。

张丕被送到田豫的膝下,他的身边多了一个贴身婢女。若有心人仔细留意,会发现这个婢女和张宁有七分相似,但貌似形不似,所以大家都明白她并非张宁。

至于查处那些黄巾余孽的结果,就是张铭转眼获得了黄巾复兴积攒下来的大量财帛,看到这个数目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因为这已经等于吴国三年的财政收入了!

而那些被拉下马的贪官,也进一步成就了张铭的威名,那些受害者自发组织起来,给张铭送上了一把万民上以示感激。

两个月后,一切又回归了平静,一切都停留在了大家的记忆之中。

第二卷黄巾乱起发展势力第八十章 禁毒战争宣战东吴

自东吴称臣足足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时间悄然来到了公元211年。

更多的学子从华夏大学和华夏军校毕业,他们之中有不少人进入了政府和军队之中任职,而华夏大学的学子,有一部分成为了地方师范学校的教师,也有一部分留在华夏大学里面深造。

这些年,公办私办的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自从《专利法》颁布之后,学子们又找到了一个发财的好路子,不过前提是加入这些研究所的学子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否则那些投资者除了血本无归以外别无他想。

不过也托这个的福,天眼众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如今张铭专们分出了一批天眼众的班底,建立一个专门打击私自研究违禁品的部门。他们的职权很简单,就是密切留意各种明的暗的研究所,一旦对方有涉及研究违禁课题的,第一时间争取吸纳入国家研究所,或予以制止继续实验,最严重的全部逮捕处决。

至于违禁课题是什么?一个就是人工生命制造课题,这里并非指机械人或者改造人,而是人工合成人类的技术,比如克隆等。

这种技术不说它会不会遭天谴,但张铭知道这种技术只能存在国家研究所,并且需要严格保密,而不是随便放任任何一个研究所去研究。

又比如毒气、细菌的研究,又或者毒品等违禁药物的制造,这些若不及时进行制止,那么结果必然不堪设想。世家想要获取更大利益的野心不灭,那么这些甚至一度进入地下偷偷研究的课题,一天都不会被终止。

说起毒品,鸦片虽说也有种植,但如同后世一样,只在少数地方开放给少数农民进行种植,并经过一系列的措施避免这玩意外流。而种植的目的无他,只因为罂粟具有一定的药用效果,中医需要用到一部分这些东西。

不过软性毒品摇头丸倒是被某个世家赞助的研究所研究出来,因为非常隐蔽而且科技调查局不知道这玩意的危害,所以当有不少年轻人过量服用摇头丸挂掉之后,才开始进行追踪取缔,可这玩意的制造技术已经搞得大部分世家都知道了。

有利润尤其是暴利,就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就算张铭已经明确摇头丸是禁药,必须严格取缔,但地方总有人愿意充当这玩意的保护伞。而更多的摇头丸,最终的目标却是卖到了北方的匈牙利,或者南方的东吴,甚至偷偷走私到了由毌丘俭和司马家后人建立的南越王国之中。

东吴和匈牙利深受其害,不过匈牙利在刘豹的带领下显然对这玩意蛮感兴趣的,走私量可以说逐年上升。而张铭对走私给匈牙利的摇头丸完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走私者更是猖獗了起来。

至于南方的东吴,在吃过了一段时间的苦头之后,诸葛亮已经明确要求孙策严禁这玩意的买卖。

但这玩意后来流行的五石散一样受到士人的欢迎,慢慢的服用这玩意成为士人的一种潮流,所以就算东吴搞严禁,但因为各地要害部门差不多都在世家的手中,所以摇头丸这玩意,依然半公开地出现在各个聚会场合。

颓废流开始出现在东吴,虽不是他专有,但也算是泛滥了。东吴办理的大学之中,大量学子成绩不断下降,第二年就无奈宣布退学,或者因为打架斗殴什么的被勒令开除。

东吴的造血系统开始出现问题,而原本流淌的血液也开始出现病变。由摇头丸带来的**加深、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等问题不断拖着吴国发展的后腿。

最后,孙策完全发飙,宣布政府部门谁服用这玩意立刻开除,而且华夏大学在校生谁服用这玩意的立刻开除学籍,私自贩卖的直接砍了。

经过大半年的整顿,孙策才将整个东吴的风气扭转了一半(寒门庶族)回来。剩下的一半(世家)因为是人治的关系,扭转效果并不是很好。不过所幸那一半已经进入了合理范围,对东吴的运转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孙策也只能无奈妥协了。

那灰色的五个月里面,整个东吴的经济倒退了三成以上,税收归零不说,对外贸易的逆差更是使得东吴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

可以说,孙策算是终于是明白了,为什么张铭一开始就对摇头丸这玩意实施强力打击,感受过这玩意带来的危害后,他也觉得全国禁毒工作开展是多么的重要了。

张铭那边也并没有太好,因为自从摇头丸以后,一种名叫神仙粉和五石散的东西开始出现在某个研究所里面。受到摇头丸带来的经济效益,那些世家不断暗地投资研究者,秘密开发这些软性毒品。

因为华夏人独特的智慧,这些软性毒品每五个与更新换代一次,可以说几乎查禁了一例,华夏帝国某个地方就会出现一个新的软性毒品。

而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东吴在安定之后,居然也开始研究起了毒品制造。

只是和华夏帝国不同,他们研究的可不是k粉什么的软性毒品,而是鸦片之类的可上瘾型毒品。虽说张铭已经不断加强了对东吴贸易的监察力度,而且个个重要关口和一些小路也开始密切监视,但依然没办法断绝一部分鸦片和海洛因进入了华夏帝国。

终于,有一个常年负责走私海洛因的瘾君子死在了海洛因上。张铭开始大肆报道这个案例,并且将那个瘾君子死掉时候的样子绘画出来,以此告诫那些吸毒者毒品的危害。

效果不是没有,但任何一个瘾君子,不管是自己要变成瘾君子,还是中招之后变成了瘾君子,已经上瘾的他们,要戒毒非常困难。张铭不得不兴建大量的戒毒机构,帮助他们戒毒,只是他明白,毒品的危害不是**上,而是在精神上。一天精神上的毒瘾没有戒除,那么**上戒除再多次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张铭发火了。

都是华夏人,为什么东吴要用这玩意害人?

谴责?这太便宜他了!只要一天东吴还游离在华夏帝国的统治范围外,谁也不能保障对方会完全服从自己的安排。

所以,因为毒品战争引发的灭吴之战,正式列入议题,并且在三天的研究之后,确定了灭吴之战的详细计划。

对于毒品这这种不能给华夏帝国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将华夏帝国不断拖累的玩意,这些第一代开国功臣当然是感到非常愤慨。

至于那些世家出身的臣子,家族虽偶有投身毒品研究的,但他们更明白华夏帝国不断扩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毒品的贩卖,所以研究止于软性毒品,对危害华夏帝国的鸦片等毒品自然也是深恶痛绝的。

当然,说穿了其实就是因为东吴大量研究鸦片和海洛因这些玩意,直接导致他们家族个别子弟成为了一个废人,而且大量抢占了他们的毒品市场,在利益的推动下,他们当然要赞成灭了东吴。

利益!战争永远都是政治的延续。张铭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政治环境,让东吴之地的华夏子民获得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地位。而世家子弟为了他们的家族,为了自己地位的提升,也纷纷支持这次战争。

几乎没有任何争执,灭吴就被定了下来,初步定为分三路攻打东吴。

第一路是由关羽、马超两人率领的三万人部队,从巴蜀之地攻打交州;第二路则是由张郃、张舍等人率领的五万荆北部队,南下攻打荆南,占领了荆南之后,开始向东攻打东吴;最后一路则是由周泰、周瑜、鲁肃率领的破浪海军,自夷州对建业、会稽郡发起攻击,随后由海军陆战队的统帅文钦、泠苞二人对着些州郡的城池进行占领,同一时间张辽、魏延、陈到等人也会在徐州牵制东吴的一部分兵力。

由于华夏帝国取得了一系列可以让世界仰望的成就,所以为了能够给东吴境内的百姓有避难的准备,张铭亲自下达了对东吴的宣战通告。

因为是全国通告,所以孙策很快就接到张铭的宣战书,于是第一时间召来诸葛亮,问道:“孔明,如今我们有一战之力吗?”

“一切准备妥当,其实就算华夏帝国没有对我等发起宣战,最多三个月我等也会开始对华夏帝国进行宣战!”诸葛亮带着一丝笑意回答道。

“如此就好……”孙策背靠着龙椅,低声呢喃到。

第二天,孙策正式表示对华夏帝国宣战,并第一时间任命甘宁、蒋钦和潘璋组成踏浪海军,北上攻打华夏帝国沿岸城市。至今,可以说孙策都还没有发现夷州的存在,这算是他的一个败笔。

任命朱恒、凌操率领大军从交州迎击华夏一路军,并且伺机攻入益州;任命孙翊、黄盖、程普抵抗华夏帝国二路大军,并且伺机攻下荆北诸郡。

针对即将随时会南下的徐州、扬州军队,孙策任命全聪、丁奉率军抗击。务必做到半渡而击,将华夏帝**队尽数消灭在长江之中。〖Zei8。Com电子书下载:。 〗

整个吴国的战争机器也开始运转了起来,为了这一天不少武将做了太多的模拟练习,此刻他们总算不需要继续模拟练习了,因为他们可以真正上战场去获得他们应得的战功了!

双方都在准备,而那些百姓也开始大量南迁,他们明白现在时代变了,所谓炮火无情,谁能知道那些呼啸的炮弹会不会打在自家头上?所以能够避免战火,那是当然要快点躲避的。

于是东吴沿岸,接近华夏帝国的地段,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偷偷南下避难。有条件的直接偷渡到了华夏帝国那边,因为他们知道主战场不会出现在华夏帝国里面。

由此也可以看出,就算孙策自认可以和华夏帝国一战,但他的子民显然并不看好他。而要不是官吏对偷渡者非常严厉,只怕沿岸地区早已成为了一座座空城了。

在这样的气氛下,随着交州桂林郡外的一声枪响,东吴和华夏帝国的战斗哦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二卷黄巾乱起发展势力第八十一章 戏说工兵空中杀手

安静了三年的华夏大地又再次热闹了起来,人们此刻已经都明白了,华夏帝国要对东吴下手了。

华夏帝国的人此刻都在激动之中,因为南边那个碍眼的东吴即将变成历史,华夏大地即将要被华夏帝国所统一。自汉末天下分裂的日子大家已经腻味了,能够获得统一是大家一直以来最大的梦想。

而东吴的百姓则在担心之余,心底深处却也有一点点希望华夏帝国早点南下。他们希望得到华夏帝国子民的权利,哪怕要相应履行一些义务。受到本土世家制约的东吴,百姓们已经明白这个国家一天不来一次大手术,他们的日子都别指望真的好过。

现在和十几年前已经不同了,生存已经不是问题的现在,大家需要的不是活下去,而是活的更好!

而东吴百姓害怕的,则是双方大战殃及池鱼。如今谁都知道那些火器一天比一天厉害,而且爆发之后完全就是不认人的。万一东吴和华夏帝国是在自己家门附近开打,那些炮弹落在自己家里,那么自己不是白白送命了吗?

于是,大量靠近先前的百姓开始想尽办法偷偷跑去南方。而那些守将尤其是那些守城士卒因为都是本地人,父母都在本地居住,也不希望战火伤害到他们,尤其那些逃难的也是向南而不向北,于是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因为他们的放松,逃跑的人是越来越多,转眼靠近前线的几个城乡村几乎都成为了一片鬼蜮。运气不好的,走了五六个村子都不见一个人,当然,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在某个村子发现一两个老得走不动有没有人赡养,只能呆在村子里面等死的老人。

“这些该死的百姓!”行军的路上,黄盖不断大骂,这次已经是他第三十五次叫骂了。

“公覆!百姓知道什么大事?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小命能不能留着,明明知道我们要开战了,他们逃难也是情理之中嘛!”一旁的程普终于是听烦了,于是抱怨了一下。

“德谋,你说的我知道!只是如今想要征召一些民夫帮我们修桥铺路什么的都找不到,还得我军精锐士兵去做这些粗活,而且一旦要守城,没有民夫的帮忙总是也有些麻烦不是?”黄盖显然拿身边这位老伙计没辙,只能幽怨的说道。

“公覆啊!时代变了啊!你以为还像以前,大家大刀长枪打肉搏呢?那些呼啸的炮弹,什么城墙不能给轰没了?守城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抢占制高点才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没有民夫这点,说真的我也现在也有点不爽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个诸葛小子要建议陛下组建一支专门修桥铺路的工兵了,这个时候没有工兵确实就是一个麻烦!”程普不由得感慨道。

说真的一开始诸葛亮在朝堂上建议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很多将领都反对。为什么呢?因为那么一支说是士兵还不如说是民夫一般的军队,那叫做军队吗?

让国家花钱养一只不能上阵杀敌的军队,还不如就地征召民夫更划算,至少平时不需要给军饷,而给他们的酬劳,战争结束后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呢!

可以说他们几乎没有给诸葛亮反驳的余地,就将这个工兵批判的一无是处,而孙策显然也对这个东西不太了解,听了麾下大臣的话也觉得就地征召民夫更划算,于是也就没有组建工兵部队。

“不说了!距离江夏郡已经越来越近了,不知道孙将军到了没有?”黄盖显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喏,看到那个部队了没有,若没有搞错,应该就是先一步到达的孙翊部了!”看了看前方,程普将望远镜递给了黄盖,指着前面说道。

“这玩意不错,若是以前有这玩意,别说华雄了,吕布都能给围杀了!”黄盖拿起来看了看,前方的军队确实都是吴军的制服,而军旗更是上书一个大大的孙字,若没搞错应该是孙翊部才对。

“算起来我们算是落后了,听说华夏军早在诸侯讨董之时就有使用这玩意,只是我军不仅晚了魏军几年研究琉璃的制造,研究和正式制造就花了几年的时间,又花了一个多月的研究,这才将它制造了出来。”程普接过望远镜,不由得叹道。

“这算啥子?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走!过去和孙将军汇合,然后一路杀过去,将荆州北部都几郡都给打下来!”黄盖也是懒得说这些有的没的,直接下令加速前进。

不一会,三人就汇合了,对面的果然是孙翊率领的吴军。

“我说凤翔(孙翊表示),你呆在这里不会是打算等我们两个老头吧?”黄盖跑上前,笑眯眯地说道。

“也有这个意思,另一部分则是安排士卒将华夏国建造的那条铁路给炸了!”孙翊笑眯眯地说道。

在黄盖和程普这两个很早就跟随孙坚的老部下,孙翊可不敢摆出东吴皇族的作态。要知道自己小时候,他们两个甚至指导过自己武艺和军略的,可以算是自己大半个老师的。

“铁路,就是那个用长长的铁条,和那种叫做枕木的东西铺设的道路吧?说起来某也奇怪,一条路做得那么复杂干吗?而且那些铁条卸下来,可以制造多少武器啊?华夏帝国算是向我们炫富吗?”黄盖此刻依然弄不清楚铁路是干什么的。

“谁知道呢?从江夏到柴桑的跨江铁路建成没多久,也不见华夏帝国的人怎么用它,谁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不过它有一段毕竟铺在了江上,有了那一段铁路,对方要从长江那边对我军发起攻击可就容易多了!”孙翊摆摆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那条条路是干什么用的。

“那段铁路啊?说起来我们过来这边好像也是用了那条铁路下面的桥梁吧?我说凤翔啊,你把它炸了,我们回去怎么办啊?”黄盖一听立刻着急了,抓着孙翊大声问道。

“我说黄老将军啊!难道我们都没有民夫帮忙搭建一座浮桥吗?”孙翊有点奇怪地问道。

“别说那个了,知道华夏帝国要打过来了,那些贱民一个两个都逃难去了,走了大半天都不见一个活人,真是晦气!”黄盖被说到了心中不爽之处,立刻破口大骂。

“凤翔你不知道啊!公覆这一路过来为此都骂了三十六次了,说真的我也觉得郁闷,此番战后,一定要向陛下谏言,设置工兵才行了,没有他们说真的还真不方便啊!”程普苦笑道。

“其实我听到传闻之后也觉得不妥,工兵虽说没什么战斗力,但对面的华夏军里面,工兵可是常备兵种,既然他们都有,那么总说明这兵种至少不是说明坏东西对吧?”孙翊笑道。

“别说了,说了我就心烦……嗯?那个嗡嗡的声音是什么?”黄盖抱怨了句,随后立刻大叫。

“不知道,好像是从天上传来的……嗯?那个是什么?!”孙翊随着声音抬头看了看,却是发现对面有二十多个黑影朝着自己飞了过来。

“感觉不是大雁,大雁可不是这声音的!”程普大叫。

“总不会是什么飞天妖怪吧?”上了年纪的黄盖,也不由得开始迷信了起来,虽说这年头的人普遍迷信。

“我看看……我x的!那是什么怪物?大铁块居然飞在了天上?呃?那是……华夏帝国的金龙吞天军旗!是华夏帝国的军队!”孙翊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随即大叫起来。

“什么?凤翔,你确定你没开玩笑?我看看……我的妈啊!那是什么怪物?!”黄盖懵了,他怎么也想不通那些大铁块要怎么样才能飞上天。

“我日!有东西掉下来了!那个形状,是炮弹!快!快散开!”到程普的时候,他发现那些飞在空中的怪物正在往地上投放一些椭圆形的东西,看过炮弹的他,知道那些绝对是炮弹之类的东西。

“轰轰……”爆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