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浴火都市-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浴火都市》
作者:天道1983
卷1
第一章 那一年的夏天
    1999年的7月15号,正是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的清河县所有学校放假的日子。
    “滴铃铃”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铃声响起,容纳了两千多名高中、初中生的清河县中的校园顿时沸腾了起来。
    但所有初三学生都不知道,这次全县大联考,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
    这次考试,可能会被当作中考成绩入档,是能否顺利以平价生资格升入高中的考试,就看这次考试了。全县初三大联考和中考结合,怕是清河县建校以来,教育改革中最大胆的一次尝试了,有点突击的意味!
    据说这是县教育局对中考改革的一次摸底、一次尝试。当然,确切消息是一个月后才传出的!
    此时,初三五班的教室里,陆续走出三十几名学生来,或得意、或懊恼、或惊疑不定,他们都是初三学生。最末,一名浓密黑发、浓黑眉头微皱的男孩走了出来,身材中等,一米六四左右,体格略微健壮,脸庞上略显稚嫩青涩,嘴角带着微绒毛,正是发育的年纪。这个男生叫张扬。
    张扬走出教室后,却抬头看了看天空,又看看周围的人群、环境,一丝迷茫不经意中闪现在眼里。
    但很快,舔舔干涩的嘴唇,迷茫一清,眼神变得乌黑深邃起来,悠长深远,仿佛经历了诸多沧桑,也和他一身青涩少年装、半旧的双星球鞋、绿色军用书包很不匹配。
    “张扬,在这里,快点!”教室前,大槐树下,三个男生孩聚在那,有说有笑,丝毫不见考试后的焦虑、失落情绪。其中一名个子较矮,活脱脱一副猴样的家伙,大喊着朝张扬催促。
    这家伙叫曹辉,初中时个子很矮,属于一阵风就可以吹倒的典型。但谁又能想到,上了高中,就想吃了化肥似的,个子会长的迅速,甚至超过了张扬,达到一米八零,很难想像!当然,别看他个子矮,但学习成绩却总是班级前三之列。记忆一!
    旁边那个留着一头长发、大脸盘、桃花眼的家伙,经常自以为帅气的甩甩头的叫李波涛。初三,166的个子,也不算低了。
    只是李波涛长了副小白脸,大个子,却没用在学习上。一心想去当兵。记忆二!
    第三个家伙,带着一副眼镜,身材略有点单薄,文质彬彬,有点三好学生的架子,总是笑眯眯的,他叫刘超。事实上,别被他的笑容蒙蔽,刘超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七十二人的班级,总在前十之列,学习状态比较稳定的一个。
    三人和张扬是同一个班级,七十二人的大班。也是张扬的死党之三!
    张扬看向三人,眼神再次恍惚了下,仿佛穿越了时空,可以看到未来,这种神奇让他有些不适应,嘴唇感觉更干涩了。但脚步却没停,朝三人走去。
    只是这眼神,让三人感觉怪怪的,有穿透力?毛骨悚然?他们有种感觉,眼前的张扬似乎有什么心事。难道没考好?
    但没考好,又能差到哪去呢?张扬的学习成绩,也是前十之列的!他们很是放心。
    而以这个年纪的初中生来说,哪会想及更深,想及在刚才那一场政治考试中,自己身上发生了让人有些恐惧的变化,张扬忍不住惊疑不定。
    “张扬,是政治考的不理想吗?但你以的能力,等中考考个平价生,上高中没一点问题的,别愁眉苦脸的了,考过就不要空担心了!是好是坏,现在也改不了的!”曹辉捶了张扬一拳,但这拳头力量只能挠痒痒,打笑道。
    “太没天理了!你们三个家伙都是好学生,平时都在班级前十,我这吊尾的都不急,你还急什么?”李波涛甩了下头发,潇洒的笑道。
    “没事!”张扬裂嘴笑了下,但却是很干涩的笑。
    笑容很勉强,三人还真以为张扬没考好,于是安慰了几声。四人一起走出了校园。
    “张扬,初中就要结束了,说不定我们中有人要分开了,晚上一起喝酒怎么样?我来召集,再叫些人!一人集资十块,足够了!”才出校门,李波涛忽然说道。
    “我没意见,大家去我也去!”曹辉愣了下,随即无所谓道。虽然大家都没什么钱,平时也节省,但这时候并不是节省的时间。
    “你们看着办,到时我参加!”刘超也说道。
    初中一结束,有人不再上学,回家务农,有人出去外地打工,有人可能上中专,有人或许到外地上高中,这样一来,七十多人,至少要分开一半。
    而事实也是如此,这就是人生,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三年的相处,有嫌隙、摩擦,也有欢乐、情谊,一旦面临分开,这些嫌隙摩擦就什么都不是了,都化为了浓浓的情谊,有些不舍得分开。
    张扬这会心里有些乱,他有更紧迫的事情要思考,需要时间来清静一下。
    政治考试中,恍惚了一下,居然发现自己脑袋里多了很多东西,这是灵魂穿越?从2012年回到了1999年夏天?
    张扬也不拒绝,沉吟了下道:“能否推迟一天,明天晚上?大家今天心情不佳,最好明天晚上,如何?不过,可以先通知一声,大伙有个心里准备”
    三人想了下,觉得有些道理,都同意了。
    “我负责张国栋、何亮、白露他们,住的比较近些,张扬你负责你‘那位’及她的姐妹,嘿嘿”李波涛甩出一句,一脸暧昧的笑容。旁边曹辉、刘超都笑了。
    ‘那位’指的是张扬的女朋友杨蓉,也是他的初恋,家境富裕、父母都是县上的干部,她性格外向活泼,写的一手好文章,是县中艺术部的副部长之一。
    她很漂亮,淡淡的柳眉,小巧的琼鼻,樱桃小嘴,那眼睛眯起来象月牙,会说话似的。身段娇小玲珑,如钢琴键上的精灵。
    如今,她在学习素描,这段时间在画室似乎更加忙碌了,张扬一般都见不到。
    张扬收敛了下心情,笑了笑,答应了下来。
    如果那份‘记忆’没出错的话,并不是她忙的厉害,十天半月才能聚一次,而是有苗头,彼此间开始无意识的疏远了。
    他们之间关系出问题了。或者说,她出问题了。
    在学校大门口,四人分开了,他们分别去张罗着通知其他同学,张扬一个人却在大门口足足呆了十分钟,似乎在发呆,又似乎在观察着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场景。
    99年的清河县,显得十分破旧落后,脏乱、物质贫乏,似乎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最直接的写照。
    学校对面,如今是人流最多的地方之一,汽车站,这里的小客车,发往全县二十几个乡镇村,也有发往省城和邻近几个地市的卧铺车,里面显得拥挤无比。
    十年后,这里就被废弃了。而新车站,建立在桥南头,那是通往延边市的201国道。
    车站外,那一排平房,经营着一小排的饭馆和商店、五金店,其中有一家面馆,老板兼师傅叫刘波,这家面馆直到2011年还开着,位置几乎没变过。
    再有桥北那县人民医院,此刻被一排空房包围着,但后来却发展成最繁华的地段之一,饭馆、理发店、KTV、火锅店,挤满了左右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让张扬疑神不定,将来,这县城真的会那么变化?
    “张扬,考的怎么样,怎么还不回去?”正出神着,里面走出一名女老师来,却是张扬的语文老师刘芳艳。
    淡蓝的牛仔裤紧紧的包裹着那双苗条美腿,臀部饱满,脚上踩着黑色高跟鞋,节奏轻快,上身紧俏的短袖衬托着一对高挺,柳腰,且那双眼明媚无比,嘴角微翘,泛着一丝的调皮,这是张扬曾经暗恋过的女人。
    刘芳艳身边还有一名高大的男老师,却是他的新婚丈夫,正好奇的打量着张扬,见张扬看过来,略带微笑的点了下头算是招呼。
    张扬腼腆一笑,干涩道:“刘老师,不是,考的还成,只是想一个问题走神了,老师出去玩?”
    玩?娱乐?这词,对这会来说,比较新鲜。因为这会,大家能娱乐消遣的地方极少。但也算一种招呼。
    “是啊,你赶紧回去吧,老师走了!”刘芳艳抿嘴一笑,挥挥手,亲密的挽着她丈夫的胳膊,和张扬告别了。
    “好吧,站在这里会被人当猴子看的,回家!”张扬无奈的想,走上街道,顺着朝桥北的人流,朝‘记忆中的家’走去。
第二章 那租来的家
    城关镇,走马巷十八号。
    这门牌号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据说,有人住在这院子时,曾经中过体彩大奖,这数字寓意‘要发’。只是如今这木大门陈旧腐朽了,上面也黑糊糊的,那墙似乎乱石堆积起来的,用力一推就会倒。破旧的院子,破旧的窑洞。
    没错,这里就是窑洞,建起来怕有三十多年了。
    整个走马享,大多陈旧,但那条巷道却干净的很,偶尔也有车子停留。
    巷子口,那里是县人大,而巷子里,张扬家的斜对面,却是县教育局。城关镇不大,这一片集中了不少政府部门。
    张扬心情复杂的驻足木大门外,甚至不敢去推那木门。生怕记忆中的这一切,只是虚幻。
    这里,是张扬家租住的地方,一个月四十块。而且这狭小的小院子里,还住着三家邻居,拥挤的很。
    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张扬回来了?听说今天考试了,考的如何?”院子里,邻居王阿姨一见张扬回来了,顿时热情招呼道。
    这院子里,也就张家和王阿姨家比较亲近,都为了供自己的儿子上学,才搬到了县里来的。王阿姨家,丈夫是做木活的,如今也在县里找营生。
    他家有个比张扬低一届的儿子,读初二。对学习上,一家人可是很热心。
    张扬吐了口气,露出丝笑容道:“还行,试卷不怎么难,答的还顺利!”
    确定这份未来记忆没错,他大吐了一口气。
    “我爸妈他们没出去吧?”
    “没,正在做饭呢,呵呵!”
    张扬朝里面一间窑洞走去。熟悉的门帘,熟悉又陌生的父母说话的声音,这让他一时忐忑、激动,眼眶里不禁溢出了泪水。
    或者受‘未来记忆’的影响,得知父母一辈子蹉跎而过,到六十岁也在为儿子们的事情操心,张扬的呼吸就有些不畅。
    父亲一辈子错过很多次机会。军人转业,却选择了回家务农;公办教师登记,他却将机会让给了别人,并没有重视,那可是二十几年的教龄啊!吃公粮和他再无关系后,到外地做生意,赚一次,却不再乘胜追击,将生意做大,而更多时间却是生意做赔。
    但父亲是为了这个家。
    如今,大哥在上海就读大专,弟弟张帆在城关小学上五年级,不过,已经开始胡混,不再专心学习,有了这一丝苗头了。
    张扬进了门,将书包放下。父亲张胜和母亲罗玉梅的面容,比‘记忆’中年轻了十几二十岁,母亲在做饭,父亲却在炕上拿着一个笔记本,钢笔写写画画,似乎在筹谋着什么。
    见儿子回来了,父亲放下笔记本,看了过来,却不说话,眼神却在询问。母亲露出了笑脸,谨慎问道:“考试怎么样了?”
    张扬挤出一丝笑容,略微颤声道:“还行,全班前十没问题,不过还没对答案,得成绩出了才知道具体多少名!”
    父亲张胜和母亲罗玉梅明显吐了一口气。似乎张扬寄托了他们所有的希望,而张扬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罗玉梅又问了假期的问题,然后又抱怨道:“小帆今天不回来吃饭,说是同学过生日请客,这臭小子,不学好!将来怎么考初中?”
    父亲微皱了下眉头,却没说出来。
    张扬转移了话题。弟弟的学习、不归家,他或许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要扭转、让弟弟张帆回到学习上来,这得一步步来,如果真如‘记忆’中所记载,体罚教训一顿又有什么作用呢?必须得从根源上找出问题。而根源,却是这个家庭的贫困。
    不经意中,张扬考虑问题,似乎不再是稚嫩少年,而是以成年人的角度,高一层次的。
    “爸,你在看什么?”
    “你爸呀,今天街上真好碰到我娘家人,是对面教育局的副局长,人家给他公办教师的名额,却被你爸推了,说到外乡教书,他不舍得离开!”母亲罗玉梅没好气说道。
    只是责怪,并没有意识到这公办教师身份,有多么珍贵。
    张扬心中一动,这一切居然到眼前了?又要应验了一次?
    “公办教师,现在待遇和普通民办教师差不多,不过,国家发展,教育是根本,以后肯定要提高公办教师待遇的,说不定和干部待遇差不多的”张扬沉吟了下,说道。
    父亲张胜和母亲罗玉梅一下停下了手头的活,惊疑的看着儿子。
    “真会这么高待遇?”父亲怀疑道。
    “如果将来和干部待遇差不多,这名额说什么也不能放弃,你马上打个电话,拿回来!”母亲急切说道。干部身份,到底是很多人向往的。
    张扬一下乐了,意识到自己说的太超前了,于是含糊道:“这也是我猜测的,新闻报纸上说,将来可能大幅提高公办教师待遇,逐步裁撤掉民办教师,这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什么?全国这么多民办教师,怎么说撤就撤了呢?那得多少人失业啊?”母亲罗玉梅大惊失色。
    她也曾经是一名教师,有过五年的教龄,但一家有了三孩子后,只能在家照顾孩子了,即使如此,她也跟随着父亲从外省到本省,又是十几年教学,可以说,也是教师生涯出身了。
    看父亲和母亲的神色,张扬有些后悔了。自己只是根据那份‘记忆’所说,能否实现也不确定的。
    但对父母来说,这样的决定是非常郑重和重要的。
    张扬看了眼父亲张胜,说道:“其实得看我爸的想法,是想当教师呢,还是继续务农,或者干脆做点生意,这一点要想好,再做决定!”
    父亲和母亲对视了一眼,从他们眼神里,似乎看到了犹豫,难以决定。
    可以想到的是,如果父亲接受了公办教师的身份,那么就得按照教育局的调配,可能到外乡任教两三年。
    但让母亲一个人照顾张扬和弟弟张帆,能照顾得来吗?
    或者,以后这家里的经济林地,谁来种呢?
    这是一系列的严肃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决定的。
    吃过饭,张扬打了声招呼,出了家门。
    他是有份莫名其妙得来的‘记忆’,似乎是预示着未来?又或者是灵魂穿越重生?但涅磐重生的人生就一定要去改变一些东西吗?
    张扬却不这么想的。
    PS:新书,需要大家给力支持,喜欢的收藏、砸票,一天两更!
第三章 曾经的初恋
    张扬摸摸了兜里,两张十块的纸币还折叠的整齐,脸上泛起丝丝振奋的笑容来。
    这钱,并不是和父亲母亲要的。而是和往年暑假一样,他在老家黄沿村,晚上掌灯在村子里捉土蝎卖的钱。一个暑假,一般可以捉到一斤二三两,一百三十块的私房钱。
    对每一个初中生来说,一百几十块,都算一笔大钱了。这会儿在县里的饭馆,服务员的工资,管吃不管住,一个月也才三百块钱。
    “阿姨,我打个电话!”邮政局旁的一个小商店柜台上,放着一部公用电话,也只有邮政局旁边的公用电话费用才便宜一点。
    “随便打,一分钟两毛五!”
    拨着熟悉的号码,张扬心情居然出奇的平静了下来。
    “喂,找谁啊?”电话是一个男孩接的,声音稚嫩,张扬立刻想到是她的弟弟,才八岁,和张扬有点象,也是浓眉、皮肤黝黑点,嘴角带着黄黄的绒毛,两人曾经见过一面,很合的来。
    “小战,你姐呢?”“姐,有人找你,是大胡子”
    电话那头,传来这小家伙的呼喊声,张扬笑了出来。大胡子,是小家伙给的绰号,而他自己,是小胡子,却是他姐给起的。
    大约几息后,话筒那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喂声,熟悉的声音,清脆,活泼。
    “是我”张扬声音还是颤了下,随即流畅了起来。“明天傍晚六点,大家在学校大门口见面,晚上集资聚会一下,只五班的,你的姐妹你来通知!”
    又加了一句。
    “明晚你没事吧?”
    那边似乎略微迟疑了下,才欢快道:“没事,和大家聚会重要,我听说咱班里有人不打算上高中了,还有人到外地上学去六点是吗,我准时到,陈惠她们我来通知!”
    “恩,那我挂了!”张扬平静的说道。
    一挂电话,那边的杨蓉听听嘟嘟的声音,却愣了。这是张扬第一次挂她的电话,听着语气有些冷淡。
    这是怎么了?
    恋爱中的小男女,对感情方面最是敏感,杨蓉突然感觉心里一痛,难受起来。
    虽然她渐渐长大了,也感觉她和张扬之间的差距,家庭差距,人缘圈子差距,认知的差距,她无意识下,开始丝丝的疏远张扬。但这份初恋感情的美好,却又让她不忍放弃。
    而由张扬首先表现出冷淡,却是她不能接受的,不想面对的。
    “杨蓉,怎么接电话接了半天?赶紧收拾一下,一会去你三舅家吃饭,他新任公安局副局长不久,还没恭喜过呢!”杨蓉的妈妈许婉从戈壁房间催促道。
    “哦,妈,马上!”杨蓉应道。心下难受,更有些委屈,更茫然
    张扬更是心里憋闷。一份‘记忆’居然让他难以忘怀,又要提前结束这段难忘美好的初恋?
    这到底是对是错?
    他也在问自己。
    若说,这世界没门当户对,张扬是不信的。这样看来,他们的确是门不当户不对,只是在错误的时间认识,错误的发展成美好的初恋。
    彼此的差距啊!
    张扬忽然有丝不忿起来。差距?似乎归结起来,就在财富上。一个贫困,一个富裕,这似乎是根本的原因。
    财富?
    张扬忽然嘲笑般的笑了,丢下几毛花费,大步的走上了街道。看得那商店阿姨一阵嘀咕,现在的孩子读书压力太大了?
    摩托不多,私人车子更少,过往的人们,在装扮上,更显得保守,即使像样的时尚包,带的人似乎看不到。
    “石榴乡的车快走了,要去的赶紧啊!”去往各乡的班车,缓慢的溜在街道上,那跟车的在大喊着地名,也在招揽着最后的客人,尽管车厢里面挤的够满了。
    张扬扫了一眼,都是那么的熟悉,曾经,他也这么赶过班车,错过的话,那得第二天才能回去了。而这一晚上,住旅馆也得十天块,住的却是五六个人集体房。
    尽管这班车在并不平坦的土路、山路上绕行,很是危险,但它的作用却不可替代。
    现在还不知道父亲和母亲是否决定这暑假回乡,一方面是种地,这一块不能耽误,一方面是在县里,没小生意可做,住着都是只出不入,不如在家,一个月下来,包括兄弟俩捉土蝎卖的钱,也有小三百块收入。
    可以预计,要回乡,坐的也是这班车,这车,凝结了张扬上一世的许多感情。
    甚至,就在不久前,他一家人都是坐班车来县里的。而此刻,却在熟悉之余,感觉有些拘束和不安来。
    似乎,象有几年时间没有坐过这小班车似的?
    都是这‘记忆’在作怪!
    好吧,张扬决定去验证这‘记忆’是否正确,无论是灵魂穿越而来,还是未来记忆加身,张扬总担心这是幻觉
    记得,县里唯一的电影院,在县初三大联考后的这一天下午和晚上,电影院据说引来一部新片子《世界末日》,张扬转道,去了电影院。
    电影院是县里娱乐唯一的标志。政府经常在这里开表彰大会,甚至有时的人大会议,组织会议等等也在这里开,而闲暇之余,电影院用来自营自收,播放些电影片子,赚些票钱。
    张扬也曾经在这里看过。一张票一块,不过电影很多是老片子,反映的是解放、抗日的老片子,更新的时候很少。
    “张扬,你也来看电影?这是部新片子,据说很经典的!”
    “张扬”
    “”
    在这里,张扬居然见到几对小情人,是熟人。
    张扬对他们开玩笑道:“怎么敢光天化日下成双成对出现了?不怕老师和教导主任抓了?”
    “不怕!反正他们现在又管不到了”这几对小情人,顿时脸红了,不过却显得不再拘束。毕竟,张扬也有个小女朋友,和他们是‘同一战壕的’的。
    张扬打过招呼后,扫了眼今天反映的电影,眼神和那字眼似乎来了个激烈的碰撞,眼睛火辣辣的,连心脏也剧烈怦然起来。
    果然是《世界末日》?!
    这的确是部国外拍摄的、少有的经典之作,时间记忆没错!
    那说明,自己真是从未来灵魂穿越到1999年的华夏?
    记忆啊,虽然来自上一世的记忆繁冗,很多的记忆碎片,有用的、完整的并不多。
    比如,他上一世学的是计算机信息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工作一般,收入不多,自重生前,也是孤身一人,而接触的更多的是网络,这所谓接触网络,只是看看时政新闻,小说,娱乐明星等,当作了消遣,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这些行业。
    真让他具体说出哪一件经济大事,政治大事的一二三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