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众妙之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易言将下午所发生的一切跟刘淳风讲了一遍之后,也许是刘淳风觉得在自己学生最危难的时间没能帮上忙,所以他便要补偿一下,说道:“你也不必担心,县尊与我颇有几分交情,定不会叫你家里有事的。你的父亲既然求了林公让你在他身边听用,这是倒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自己拿决定,不过,若是你不想去那里的话,我可以推荐你去白鹿洞书院里去读书。”

这个推荐对于易言以前来说是梦想中,在淳风书院之中如果成绩好的话,能够推荐到白鹿书院中去,而现在易言直接跳过成绩大比那一步。尽管他心中同样的兴奋,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刘淳风便也说让易言安葬完父亲之后再跟他说,先考虑几天。

在后面的日子,易言只一心的筹备着他父亲的丧事。

请人做八仙,八仙就是专门去坟山挖坟坑和抬棺材上山的,没有人愿意来。

镇上的人不同意易言父亲埋进坟山里,他们认为邪气过重,埋进了坟山会让镇子不太平。有人还说晚上梦到过世多年的父亲托梦,告诉他不能让易良康住进来。

种种压力之下,最后还是易言的爷爷做出决定,不再埋到坟山里,而是埋在坟山对面的一座孤山上。镇中人同意了,却依然请不到八仙。

最后没办法,只得请亲戚们抬棺挖坟了。

在下葬的那一天,看的人很多,但是来送丧的很少,除了他们家里的一些亲戚之外,镇上的都没有。在他们这里有一个风俗,不论是镇上谁家人死了,只要不是关系太差都会去送一送的,因为多数人姓易,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他们家的酒席自然也没有人来吃,比较亲近的亲戚谁家都不多,所以上山的那天显得非常的冷清。

不过,意外的是在要上山的那一天,居然请到了一个道士。在易言这里,无论是谁家里死了人,都要请个道士,他会教人怎么选地安葬,教那些安葬的程序,只是之前去请没有请到。

这个道士是外地的,名叫胡元生,他自己说是来自茅山。易言家里人也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他愿意做法事就行。

然后,这一天就在这个名叫胡元生的道士主持下,冷冷清清的将易良康下葬了。

一切尘埃落定。

人死如灯灭,活人还需要活着。

黄昏之时,在送走了所有亲戚之后,易言坐在门前的夕阳下,将那把剑拔了出来。直到现在他才有时间来仔细的看这把剑。

剑拔出,太阳的光芒照在剑身上,折射出一片片光影落在屋里,晃动间,光芒照在他的眼中,探入他的眼眸深处。

握着剑把,略略感觉有些大了,这是因为他的身体还没有长开,没有成年,所以才会觉得有些大了。

剑身全部抽出来,一片白亮,阳光之中隐隐看到剑身之中似有血丝若烟云,用手去擦,只摸到冰寒,那血丝根本就是在剑身之内。

易言心中惊讶,看着那剑身,举起对着日光看,有一种异样的魅力。

剑尖锋利而尖细,整个剑身修长,拿在手中,只觉得这剑应是不能受重击。翻转过来,映入眼中的是两个字。

“太平。”

易言念出声来,只见那太平两字龙飞凤舞,又隐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哪里有半点太平气韵,倒是透着杀戮的味道。

他端详着这把铭刻着太平两字的剑许久,他不知道这剑是什么来历,不知道怎么出现在父亲的手上的,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死后还能走回来,不知道父亲本来只是普通的武师怎么一下就变成了修行之人。

“我只是拿着父亲带回来的剑居然可以杀了县中法师。是因为这剑特别,还是我已经变得与众不同?”

易言心中想着这些,满心的疑惑无法得到解释。

又想到那个法师的铃铛,进到屋内拿了出来,在太阳下,铃身并不如何的光亮,反而透着一种青暗色,就像是生了绿锈的铜铃,只是这铃不是生在表面,而是生在内里。

铃铛托在掌心,才不过将掌心盖着,然而却颇沉,透着冰冷的感觉,摇一摇,半点声音也没有。

易言惊讶,再用力摇动,依然没有半点声音。

他思忖着:“修行人的法器果然与重不同。”

又想:“这太平剑与这铃都是修行人才会有的法器,老师定然是不会在意,那王肃居然也没有半点心动,林公身边的人果然与众不同。”

夕阳照在易言的脸上,将他的五官照的清清楚楚,普通的面容,没有什么让人看了觉得特殊之处。不过,在这夕阳之下,倒有几分沉静安详。

“哥哥,你打算跟那个王叔叔去云南那里吗?”妹妹易安从外面出来,抬着头问道。

易言伸手摸了摸妹妹那有些凌乱枯黄的头发,摇了摇头,说了声不知道。

“那你是要去白鹿洞书院啊。”易安继续问道,小易言六岁的易安显得比她同龄人要瘦小些,用易言母亲的话说就是,她已经生了两个,身上的精华血气都传到两个儿子的身上,在生易安时,又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所以生下来干巴巴的。

易言依然摇头说不知道,随之问道:“要是安安的话,你会去哪里?”

“我呀?”易安却连想都没想的立即回答道:“我会去云南那里。”

“为什么啊。”易言有些好奇易安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阿爸以前在那里啊,我想知道阿爸为什么会死。”

她很自然的说着,小小的脸在夕阳下通红,能清晰的看到她嘴上有脱起的白皮,易言伸手将她嘴唇的白皮掀起,却不小心掀出血,她嘴巴一扁,就要哭,易言连忙松手,嘴里说道:“不哭,不哭,安安最勇敢了,你去云南不怕吗?”

“怕什么?”易安被这个问题问的忘记了哭,但是声音之中仍然带着将要哭的哭腔。

“怕……怕那个…怕有坏人啊。”易言一时间之间也说不出怕什么,他自己心中忐忑不安,无论是去云南林公那里,还是去庐山白鹿洞书院他都在内深处有着一种惧怕,可要是问他怕什么,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坏人啊,那我就不去那里,我去白鹿洞书院。”

很显然易安现在还不知道何谓害怕,但是她第一时间的选择,却让易言感到羞愧,暗道:“父亲莫名其妙的死在外面,死后仍然不忘回家来看我们。我却连去都不敢去他失去生命的地方。”

这种羞愧,让他下定决心要去云南。

“安安,我决定,决定了云南好不好。”易言说道。

“哥哥不是说那里有坏人吗?”易安问道。

“有也不怕。”易言笑着说道,他像是在为自己打气一样。

“那你去了那里,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带好吃的回来。”易安从台阶上纵跳下去后回过身来说道。

易言快速的笑道:“肯定的。”

“还要赚钱。”易安说道:“阿爸每次回来都会带钱回来,你也要带。”

赚钱这一点倒是让易言有些为难,他不知道自己去了那里能不赚到钱,但是在妹妹期盼的目光下也豪气说道:“哥哥一定赚很多很多钱回来,还给你买好看的衣服。”

“还有好吃的。”易安快速补充道,她不忘要吃的东西。

易言大笑着捏了了捏安安没有什么肉的脸,这是他这么多天来最为轻松的一刻。

压在头顶的乌云正在缓缓散去。

突然,易言看到有一人拐过墙角,出现在眼中的是王三爷,后面紧转过来的是查尔斯牧师。

这些天来查尔斯牧师几乎天天都会来,在得知易言他们家请不到做法事的道士后,他主动要求担任葬礼上的牧师,这点不光易言不同意,他爷爷、叔伯们都不同意,宁愿没有做法事的道士也不要这个洋人。

在镇子上就这一个洋人,大家说起洋人来时,个个都凶巴巴的,恨不得将洋人都赶到海里去,可是见到洋人时,却没有一个敢出恶言,包括官府衙门里的人,当面没有谁敢得罪。查尔斯想要传教,却怎么也不会有人去信的,他们用沉默回避来表达着自己心意。

PS: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第9章 :寻灵

易言也不想跟查尔斯辩论什么神话故事的真假,他说不过查尔斯,但也绝对不会被说服,又不愿意听,所以转身进了屋子里。

不过,妹妹易安倒是挺喜欢听查尔斯讲《圣经》上的故事的,她也不怕生,老远就喊道:“三爷爷,你又来讲故事啦。”

易言回到屋里听着那个查尔斯讲了耶稣使瞎子开眼,聋子能重新听到的故事,心中暗道:“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不再去多想,只是想着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想不通,他决定什么时候来问一问老师,或者问一下王肃。

这时,易言听到母亲回来的声音,出了房间,一同回来的还有王肃,而那个查尔斯依然在门外的跟易安讲着,并不看王肃,非常的认真。

“牧师爷爷,上帝跟女娲娘娘谁更厉害啊?”小安安终于问出了这个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的问题。

查尔斯愣了愣,他立即回答道:“当然是上帝……”随之又觉得回答这样的问题非常不合适,在他的心中,这片大地上的神话断续不全,正因为他们是虚假之神,所以无法在天地间永存。

“那上帝跟齐天大圣谁更厉害一些?”

“当然是上帝……”

“那上帝跟阎王爷比呢?”

“和老祖比呢?”

“老祖是谁?”

“老祖就是老祖啊,你不认识啊?”

“……”

易言没有心思去听易安的问话,王肃已经进了门来,他来这里显然是有很直接的目的。这几天并没有看到他出现,易言当然不会去问这些,只听易言的母亲说道:“言,你决定了是要去云南还是去白鹿洞书院了吗?你王叔明天就要走了。”

这些天,易言与他母亲易美红也商量过,可是到现在也没有拿定主意。其实在易美红心中,此时的家庭情况并不适合易言出行的,若是易良康还在世的话,肯定是要让易言去白鹿洞书院的。

到最后,易美红还是决定让易言自己拿主意,虽然她心中并不想易言出去,觉得一个人出门在外没有一点照应,很难。但是又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普通农人一生之中哪里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呢。

王肃也看过来,易言迟疑了一下,说道:“我还是去云南吧。”

王肃转头看向易美红,显然还是要看她的决定。

易美红迟疑的说道:“你决定了?”

“嗯,父亲平白无故的丢了性命,我怎么也应该去那里看看。”易言认真的着,王肃朝他看了看,便说道:“如果决定了的话,那明天早上就走吧,你先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我来接你。”

他说的很快,说完便又朝易美红抱了抱拳后离开了,并不留下来吃饭。

外面查尔斯已经走了,易美红看着易言,说道:“真的要去那里的话,你还要去跟你老师说一声,明天就要走,太急了,真的要去?”

看起来,易美红心中对于易言去云南林公那里并不是很支持的,但是也没有反对,这表示她其实也拿不定主意。

易言立即说道:“是哦,我去一趟老师那里,去的晚了老师睡下了的话就不好。”

说话间已经快速的朝外面走去,他妈在后面喊他拿灯,他只说能看见。

王肃出了易言家的门,然后出小镇,去了埋藏着易言父亲易良康的那座孤山,这山名叫船头山,四面都是水田,像一条船头一样,所以称之为船头山,易言的爷爷说葬在这里,虽然在阴间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也不会饿着。

王肃来到了坟前,他前前后后看看地形,举止远望,发现这一座独山在田野之中,确实像是一条船。再向外看去,更远处却是一圈一层连绵的山,将这一片田野和小镇都包裹着。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地形或许有些说道,但是他又不是那些善观天地灵气汇集的道人,也不是寻龙占穴修行的风水术士,他只是一个在军中修行《兵煞玄天罡》的刀客。

在观看了一阵子没有什么头绪之后,最后在坟前碑前站立良久,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许久后才离去。

易言手中的太平剑插在纪连海的胸口,无论是不是有意,这都是一个大麻烦,所以王肃根本就不问这些。

那天他去了县中,自然是摆出林公的身份来,那县爷在沉吟了一番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有一位小妾在回家省亲的跑上被一伙强人劫了,他希望王肃能够去帮他救回来,即使是死了的也要带一样东西回来。

但他却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一伙人,只是说了个位置。这些天王肃就是去了那一带寻找,好在他混迹江湖多年,很快就被他找到了,并救了出来。在进了东侯县时王肃并没与那县爷小妾一起过去,而是来了易言的家里。

王肃转身下去,朝县中去。他要将这事在今天晚上彻底的了一了。

知县已是有品官员,虽然品秩低。但若是他修行了《九品中正诀》的话,便能化官气、民望为法力,王肃只怕还不是对手,不过,府衙中掌正堂印的人中,会是有修行在身的,这整个大清国都很少。

王肃走后不久,易良康坟后林子里钻出一个人来。

这人头戴一顶黑色的道士帽,大概三十来岁的模样,身上一身土黄道服,背上背着一把柳木剑,一个包袱,包袱上满是符咒。

他正是那个为易家做法事的胡元生,来自茅山,茅山道士善捉鬼、炼尸。

他心中兴奋万分,昨日他来到这里时,便听到镇上在说有人死后还能从千里之外走回来的事。他一听便知道,这是身死灵不散,最后的心愿没能了,心愿强烈才这会这般。

他听师父说过师门之中曾有一位祖师爷,抓过一个这种身死之后性灵不灭,精魄不散的行尸,最后竟是炼成了尸王,只差一步就成了飞天夜叉,虽然仍然是受雷劫而死,但是这足以让他心动了。

“现今天地间灵气溃散,煞气日渐浓郁,还有什么比飞天夜叉更适合存在的呢。”

胡元生心中想着,围着走了一圈之后便认准了五行方位。随之将包袱放在地上,从里面抓出一把米沿着坟圈起来,这是米符。

又从包袱里拿出五面小旗子分别插在五个地方,那五面旗子颜色各不相同,旗面上都有着清晰符文。在五杆小旗的下面,那道士又取出朱砂,然后以手沾着朱砂在小旗插着的那块地方写下繁复的咒。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脱下自己的道袍盖在碑石上,然后便开始掘坟。

本身是修行之人,挖得飞快,不一会儿便挖到了棺木,他兴奋的推开棺盖,并不怕棺中死尸已经化为僵尸。在他的门派之中有一套炼尸的秘法,自然也有捉尸法阵。之前他就是在布阵,最后将道袍盖在碑石上就是蒙蔽坟中之物的六识。

可是棺盖才一推开,却有一只青黑的爪子已经抓住了他的脖子,将他拉进了棺材之中。只听到棺材之中一阵挣扎的响声之后,便再也没有声息了。

夜悄悄离去,天色微明,转眼大亮。

易言起了个早,或者可以说他一晚上都没有睡踏实。衣物都是他母亲收拾好的,也不多,就是一些换洗衣服,和一块银元和一些铜钱。

昨天晚上易言到县中找到他老师刘淳风后,跟他说了自己去云南。他老师刘淳风微微有些惊讶的样子,问他是自己选的,还是他母亲让他去的。

他便说既是父亲临死遗愿,那就当遵守。

刘淳风立即夸奖了一番,这让易言又一次的感到羞愧,因为他在做出决定之时是徘徊而犹豫的。刘淳风则是笑着说道:“一个人的成长,必定是要经过不断的徘徊和选择的,世上没有完美的圣人。”

他的这话让易言感到轻松了不少,又听刘淳风说道:“林公是当朝柱石,无论是学问还是修养都是我辈的楷模,你去那里的话,一定要勤勉多思,将来有所成就也不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笑,说道:“当然,你是我的学生,我也会感到骄傲。”

刘淳风的一番话让易言心中兴奋无比,当即便表示一定会努力的,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诲。

最后易言问出了困扰他几天的问题,他将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说给刘淳风听。

刘淳风仔细的看了看易言的面容,最后说道:“我不太善于观气望神,不过听你所说的,我想应该是你父亲传了灵力给你。你要注意了,这灵力是煞气炼成的,你没‘寻灵’就拥有了煞气灵力,这并不太好,我想,这也是你父亲让你去林公身边原因。”

修行人修行事并不算什么机密,但是易言还是第一次听到‘寻灵’这个词,当即便问什么叫‘寻灵’。

“寻灵是近数十年来才出现的,这在以前是不需要的。”刘淳风说道:“因为灵气日渐稀薄,而煞气却日渐浓郁,无处不在。……”

在刘淳风家里并没有呆太久便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手中还多了一本书。

在家里吃完饭之后,母亲易美红一边帮他收拾东西时,一边嘱托他出门在外,凡事不要与别人多计较,待人要礼貌一些,多笑一笑总是不会错的。

她所说的是易言的缺点,在她的心中易言不擅言词,在陌生人面前更是寡言少语的,所以她会说让易言见到生人时即使是没有什么话说,也要笑一笑,不要紧绷着个脸。

易言自是应着,将母亲的话记在心中。

而妹妹易安与易行也是在房间里忙前忙后帮着收拾东西,到后来东西收拾了一大堆却带不下,又将一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都挑出来。易言自己又将那个纪连海的铃铛,和老师送的那本书包在衣服里一起带着。

当东方有一缕太阳光芒落在易言家门前的台阶上时,王肃来了,这时易美红已经煮好粥吃,王肃与易言都在吃了之后上路了。

直到上路,离开了城上镇,看着远处仍然在目送的母亲与弟、妹,他才像是猛然醒悟到自己真的要离开家乡去往遥远的地方了。

脑海之中还徘徊着妹妹说的话:“回来的时候多买些好吃的,多赚些钱回来。”

尽离家的思绪占据了脑海,但是当他一想到要到林公身边去时便无比的兴奋,他想象着有一天能够荣耀的归乡。

在易言走后几天,突然天降暴雨,落下一道道划破天空的雷光。天晴之后,不知谁发现船头山上易良康的坟已经只有一个大坑,里面的棺木都四散,尸体也散了一地。于是便有流言在镇里传开,说是那坟邪气太重,所以才会被雷给劈了的。

第11章 :遁术

“混沌演化,万物生,天地成。我不知道这个天地之中是一开始便拥有着无穷奥妙,还是孕育了无数代的生命之后,整个天地变得如现在这般的莫测神秘了。遍观《天地志》,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天地是一直在变化着的。而现在,正处于一个剧变的段口。”

易言坐在客栈房间里的灯下翻看着《妙门万化寻灵真经》的第一页上面的文字。这本书正是他的老师刘淳风给他的。

“……,灵气消失,煞气日渐浓郁,元神不得出窍,赤婴受污,法术更是难施。诸般劫难濒现世间,灵山福地大派是如此,小派散修亦如此,此为千万年来,天地间修行人最大之劫难也。然,我辈修行本就应感应天地,顺应天地变化。李某不才,苦修一百二十余载,上不能承师门之道统,下不能续师门之传承。……”

“观天地百余年,将死之时,不愿心中所思所想葬于黄土,……”

“灵气充溢时,纳天地灵气修行。而灵气稀薄,煞气浓郁时,便应纳天地煞气修行。然而煞的修行必定让影响心性,李某觉得,吸纳煞气炼化为灵力时,应当先‘寻灵’。……”

“寻灵原来是为了让修行的人不被煞气改变心性。”易言看着窗外思索着,如果用通俗的一种说话来说,就是寻灵是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找到一块纯静之地,并保护好,不让自己在天长日处的吸纳煞气的过程之中变成一个魔物。

灯光暗下去,灯油已经不多,易言合上书,吹灭了灯准备休息。书才看了一点点,但是他不得不睡了,因为明天还要赶路。

自离家以来,易言已经随着王肃走了十天。

往南而走,披星戴月,每天休息的时间并不多。除了第一天离家时的兴奋之外,第二天开始,便是遍身酸痛。

一天到晚都在单调的赶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即使是走路也能走到自己喘息。

王肃极少停下来休息,易言甚至怀疑若非因为人有三急,若不是人还要吃饭,他会一直走下去,一口气走到云南。

全身肌肉的酸痛从第二天一开始就达到了顶巅,双腿甚至连路都走不了,他对王肃说自己身上好痛,想要王肃今天能够走慢一些,王肃却说:“那我送你回去吧。”

这让易言猛然的醒悟过来,王肃与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亲近,他连忙说不回去。

从那以后,他便默默的跟随着在王肃的身后。而王肃竟是极少与他说话,或者说是如非必要,根本就不会说话。

易言在长时间的行走过程中,看得最多的就是王肃的冷漠的后背。在重复而单调痛苦的赶路过程之中,易言不断的思考着王肃与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什么关系。他的直觉告诉他,或许并不是太好。

十五岁的他,并不擅长交际,所以两人尽管在一起许多天,有时强迫自己去找王肃说话,得到却只时淡淡的回应,或者只是投来地淡淡的一瞥。尽管他在心中一再告诫自己,王肃是救了自己一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