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
“我想听听这件事情。”
“讲下去。”
“后来呢?”
“我对你的观点很感兴趣。”
“听起来你对这件事情有话要说。”
“这件事看起来对你很重要。”
“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这件事你愿意谈谈吗?”
2、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
十二岁的小莉是一个紧张而又爱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来跟她住了一个假期。暑假快结束时,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舍不得,眼泪汪汪地对妈妈说:
“珊珊就要走了,以后又是只有我一个人了。”
妈妈很轻快地说:“你会另外再找到一个好朋友的。”
小莉回答说:“可是我还是会很寂寞的。”
妈妈开始安慰她:“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
“啊,妈!”小莉说着就哭起来了。
妈妈生气了:“你都快念中学了,还是这么爱哭。”
小莉狠狠地瞪了妈一眼,跑进卧室里,哭得更伤心了。


照理说,这样一个场景会有一个圆满的收场的,结果却以一个小小的悲剧结束。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在于,孩子长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对于友情、亲情的渴望。他们会对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处于成人的世故与冷漠,他们往往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很不在乎。这样,他们就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细小的情感波动表现冷酷。这样一种对待孩子的情感的反应方式显然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事实上,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对他的重视,哪怕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严重,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或许在故事中的母亲看来,女儿不应该因为与表妹的分离就流泪哭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不应该没有同情。做母亲的应该这么想:女儿很难过,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尽量设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内心的感觉。如果这样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安慰女儿:
“珊珊走了,教人觉得很寂寞。”
“你们俩这么要好,真舍不得让她走。”
“你会想她的。”
这种反应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亲密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创伤就会消失。


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和同情是情感的绷带,可以治愈孩子受了损伤的自我。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妈妈最好是能够在家欢迎他。这时,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问题来问:
“学校怎么样?”
“很好。”
“你今天做了些什么?”
“没做什么。”
相反,妈妈所说的话应该表达出她很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受的考验和苦难:
“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
“你一定巴不得赶快放学。”
“回到家里很痛快。”


如果妈妈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张便条说明自己在何处,对抚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来说,效果也很好。有一些父母喜欢以写信的方式,来加深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因为写信比较容易表现他们对孩子的爱和重视。也有一些父母喜欢用微型录音机,将要对孩子说的话录下来,孩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听。总之,类似这样的留言方式,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在心灵之间的零距离,让孩子真正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安全的环境里。
3、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妈妈也曾痛苦过。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摆出一副长者的架势,试图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真是一件奇怪而不幸的事情。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显得胸有成竹、有主见、有把握。没有缺点、没有烦恼是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和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会刻意地回避自己过去作为“凡人”的经历,根本没有勇气告诉孩子自己过去的真相和现在的真实感觉。


也有一些父母,因为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就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是何感觉,只要孩子有需求,就那自己抛在一边,无条件地接受和忍受孩子,随时随地为孩子做出牺牲。这样的父母必定会做出虚假的行为、虚假地接受孩子的要求。然而,这样的虚假行为不仅使自己难受,当孩子感受到了以后,他就会因为父母发出的语言信息与父母发出的非语言信息的矛盾而倍感困惑。这时,孩子就会处于进退两难之境。如果孩子被频繁置身于这样的情景,就会使孩子经常蒙受“考验”,使他们承载沉重的焦虑与负担,导致不安全感的发生。


另外一些父母则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他们通常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紧张,很害怕。这时,这些父母就会坦然地跟孩子说:“是啊,爸爸妈妈也很害怕。”、“是啊,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很痛苦过。”这样,孩子就会想,既然连大人都会害怕,也会痛苦,那我也不必因为害怕、痛苦就觉得难为情。孩子对一些不良的情绪就不再抗拒,而是坦然接受。大家都能想像,对于某件事物,如果是抱着抗拒的心理,一定是处理不好的;相反,如果敢于勇敢地面对,才会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父母不羞于承认自己的感受,就自然会解除孩子的抗拒心理。接下来,父母再讲一些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例子,孩子自然就有了榜样。这样的亲子交流,既消除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又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做父母的为什么不大胆尝试呢?


事实上,与孩子作亲密的情感交流的另一个秘方,就是对孩子表现出自己的坦率和真诚,获得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成为孩子的挚友,把握孩子的内心,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情感深度的、理智的人。虽然有些问题很难向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解释清楚,但是,如果父母能够坦诚自己的观点,单单你的态度,就会赢得孩子的心。


实际上,告诉孩子父母的真实体验,不仅能赢得孩子对你的信赖,同时,由于父母本人的真实生动的经历往往比起陌生伟人的壮举,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因而更具有独特的震撼力,孩子更容易从中学到面对困境与坎坷的方法与精神。
 



  
书中自有颜如玉          红袖添香夜读书 --蒋成钢E书制作
本书所有权属于作者。本人制作纯属爱好。联系制作人请点击



 


第二板块:最不该说的话
  



 
 第3节:最不该说的话



1.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孜孜3岁生日的那天,我们送了她一件红色的毛线连衣裙。孜孜高兴极了,一定要当面穿出来,以表示对我和她叔叔的感谢。可是有一点麻烦的是,连衣裙的领开得比较高,孜孜有些搞不明白,哪面是前面,哪面是后背。
春容想帮孜孜,孜孜却坚持着反复比试说:“我自己会。”5分钟过去了,孜孜还在努力,但妈妈却着急起来,客人们马上就要到了,她还得赶着准备。
“让我来帮你。”春容说。
“不!”孜孜惊声尖叫,“我会!”
经过好几分钟的冗长等待,孜孜终于穿好了裙子,但是可惜,她还是把它穿反了。孜孜显得很沮丧,她决定把毛衣裙脱了重新来,但明显的是,她显得越来越着急,呼吸声都渐渐短促起来。
“孜孜,妈妈还有好多事要准备,别再耽搁时间了。快过来,妈妈告诉你怎么穿。”春容看了看挂钟,再一次说,语气中已经有了一些焦急。
“不!”孜孜往床边退了一步,坚决拒绝妈妈的帮助。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次春容真的发火了,她一把把孜孜硬楸了过来,“我现在没时间再跟你磨蹭了。”春容边说边强行从孜孜手中夺过裙子,孜孜则左右扭动着身子,试图挣脱妈妈的控制,“不!不!我自己会穿!”孜孜像被打败了一样,大声哭喊起来,拒绝妈妈将那件讨厌的连衣裙穿上她的身体。


结果可想而知,孜孜的生日过得非常扫兴。而我则不断责怪我先生,怪他坚持要买那件毛衣裙。只到有一天,当孜孜穿着那件毛衣裙来我家玩,而她一见面就对我骄傲地说,“是我自己穿的!”的时候,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这时我也不再责怪我先生,而开始琢磨:


大多数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时,他们就会试图争取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他们也会害怕自己办不到,或者是害怕父母认为他们办不到。这时,如果你粗暴地揭穿了真相并坚持到底,强迫孩子放弃心里最渴望的追求,他很有可能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反抗你。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极大的秘密就是,他想“成为他自己的主人”,并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这时,如果你早早地告诉他,“我知道你做不到”,“我比你更能干、更聪明”,而没有采取商讨的、或协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那种失败或无助的感觉就会转变成羞耻或者愤怒,从而损害他的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愤怒或被羞辱的情况下,将耗费更多的经历来证明自己。因此,适当地维护孩子的“面子”,多给他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给他保留一定的权力,他就不会再感受失败,也不再那么顽固地反抗,而比较容易放弃坚持、承认问题、接受另外的可能选择。
2.你问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干什么?


如果要破译孩子内心的密码,在孩子说或问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最好是不要着重在这件事情本身,而应该经常推及到这件事所隐含的前因后果。只有领会到了这些前因后果,做妈妈的才会明白,孩子事实上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东西”。


因为,在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他所关注的问题或事情,他自然的就会“设身处地”地演绎到,要是“我”成了这件事情的“主角”,或者“我”也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人们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我呢?结果又会怎样?只有当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或肯定的答复之后,孩子们才会坦然地去做这些事情,或面对那样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曾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好不容易,四岁的宏宏才在妈妈的哄劝下,答应上幼儿园去。妈妈陪他到了幼儿园,但仍担心他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会很伤心,便决定暂时留下来,多观察他一会儿。哪知宏宏一进游戏室,把墙上的画看了一遍,便大声说:“这些画是谁画的?难看死了!”
妈妈一听便感到很窘。她不赞同地望着小宏,急忙说:“这些画很好看,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


然而老师却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自在。她明白宏宏的意思,微笑着对他说:“在这儿你用不着画很美丽的画。在这里你可以画最坏的画。事实上,只要你喜欢,你想怎么画都成。”听到了这样的保证,宏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老师答复了他话里隐藏的担忧:“要是一个孩子在这里画不了那么好的画,他会不会因此挨骂,或被嘲笑呢?”


过了一会儿,宏宏又发现了一辆坏了的玩具火车。他仔细打量了一阵子,很有正义感地问:“谁弄坏了这辆火车?”妈妈一听便来了气:“你要知道谁弄坏了这辆玩具火车干什么?你知道是谁,跟不知道是谁有什么关系?这儿你一个人都不认识。多嘴多舌!”


事实上,宏宏并不是真的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想知道是谁弄坏了这辆火车。宏宏真正想知道的是:那个孩子在弄坏了玩具之后,是否遭到了惩罚或批评。老师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含意,便很恰当地回答说:“玩具是拿来玩的。有时侯免不了会玩坏。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宏宏好像很满意。他的询问技巧使他得到了必须的信息。这些信息汇编在一起,在他的头脑中便变成了这样的图景:“这里的大人很和气。即使是画了一幅很难看的画,弄坏了一件玩具,他们也不会马上就发脾气。我用不着害怕,待在这里肯定很安全,很开心。”于是,他便跟妈妈挥手“再见”,跟着老师去寻找他在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心”去了。
此后,宏宏再一没有向妈妈哭闹过,说他要拒绝到幼儿园去。
3.你要是再不走,我就把你丢在这儿。
五岁的儿子在聚精会神地看一个社会调查节目。当作家的爸爸以为儿子这么小就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了,心里很高兴,便问他说:“怎么不看动画片了?”
“不看”,儿子很生硬地回答说。
见儿子不愿被人打扰,爸爸就没再理他,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给儿子讲完了故事,可儿子还是没有睡意。突然儿子问爸爸:“什么叫弃婴呢?”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于是,爸爸便把这个问题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通。可儿子还是不满意,继续问:“那么,在成都每年有多少弃婴呢?”爸爸说:“这个,我得去查数据。”爸爸正要去查,儿子继续问爸爸说:“在四川每年有多少?在全国有多少?全世界都有弃婴吗?”


这时,爸爸才恍然大悟:印象中,今天儿子所看的社会调查节目是一个有关孤儿院的弃婴的生存状况的纪实节目。所以,儿子想到了弃婴问题。但儿子所关心的,并不是“弃婴”这个社会问题,而是他会不会也成为“弃婴”的个人问题。他问这个问题不是同情弃婴,而是怕自己也遭受相同的“命运”。他要知道的数字不是弃婴的数字,而是想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被丢弃的可能——而这才是儿子问话的真正意图。
通常而言,孩子最大的恐惧就是父母不爱他或不要他。在《伊甸园东》一书中,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对这一恐惧加以了戏剧化的描写:


“孩子所有的最大恐惧是失去了爱,而被遗弃是他所恐惧的地狱……跟随遗弃而来的愤怒,愤怒又会造成报复心理,带来某一种形式的犯罪行为……有一个孩子拒绝了他所渴求的爱,踢打小猫,同时把他的内疚隐藏起来;另一个孩子则偷,用钱来博取爱;第三个孩子则征讨世界——经常生活在内疚、报复和更内疚之中。”


因此,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孩子都不应该受到遗弃的威胁。不管是开玩笑,还是在生气,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警觉到,他有被遗弃的可能。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在街上或市场里转悠,为此他便经常听到一些愤怒的母亲对着看热闹的孩子说:“你要是再不走,我就把你丢在这儿了。”这种说话方式会触发潜伏在孩子心中已有的遗弃恐惧,煽起要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幻灭感觉。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多半都是母亲。因为走不了多远,心里极其不安的她肯定会折转身子。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在孩子的怠惰超过了能忍受的程度的时候,伸手去把他拖走,要比用语言去说他好得多。


然而,由于生计所迫,做父母的很难做到不与幼小无知的孩子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被遗弃的错觉,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溜走,而应提前做好准备。比如,直接告诉孩子真相,放一张与宝宝的合影在他的床头,提前让他与照顾他的人熟悉,或用小录音机录下自己的亲切话语,都可以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



  
书中自有颜如玉          红袖添香夜读书 --蒋成钢E书制作
本书所有权属于作者。本人制作纯属爱好。联系制作人请点击



 



  



 
第5节:最不该说的话


1、你好乖啊!你真聪明!
大多数父母都坚信称赞孩子,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安全感,树立起正面


的积极意识。因此,当我说不适当的称赞会使孩子产生紧张和恶劣的行为时,理由何在呢?理由就在于,孩子们经常具有想破坏人家的冲动意识。在父母对一个孩子说“你好乖啊!”“你真聪明!”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因为他心目中的自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不能接受你的称赞。在他的眼里,你很有可能用一种称赞的方式来“讥刺”他,希望他成为父母所希望的样子。因为大多数时候,他可能都不是“乖孩子”,也不“很聪明”。因此,他听到的称赞越多,为了表现他真正的“自我”,他的行为就会越恶劣。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当他们刚刚称赞过孩子的好行为之后,孩子们接着就会撒野,好像孩子对他们的称赞不满意。这可能是孩子们演的“哑剧”,是他采取的表达方式,表达他有个“公开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更真实的“隐藏的自己”。在这方面,我也曾有过如下的亲身经历。
我的宝宝刚满月的时候,朋友阿萍带着她的四岁女儿小雨来看弟弟。一见到我儿子,阿


萍便把他抱在自己怀里,端详了好一阵子。而小雨则表现出了少有的安静,独自在一边玩,就好像妈妈不存在似的。于是,我们便跟小雨开玩笑说:“小雨,妈妈把弟弟带回家,你同意吗?”见小雨不说话,我们又说:“要不,干脆叫妈妈给你生一个小弟弟?”见小雨还是不说话,于是,我们便讨论起阿萍再生一个儿子的可能。


又过了好一阵子,小雨仍一个人在安静地玩。这时,我意识到可能冷落了小雨,便对小雨说:“小雨今天表现真乖,真是一个乖孩子!”哪知这一说不要紧,只见小雨站起身,随手就把茶几上摆着的一个小花瓶推倒在地,摔得粉碎。
过了几个星期之后,小雨自己在无意中透露了这次风波的秘密。原来在她妈妈逗小弟弟


玩的时候,她一直就在心里嘀咕着,妈妈平常总是责备我,原来她喜欢的是弟弟。如果妈妈真的给我带一个弟弟回家来,那么,我的玩具是不是就要全部被他霸占了呢?要是真的这样,我一定要把那个弟弟“整掉”。或者,我干脆生一场大病,这样,妈妈为了照顾我,就没有心思再要小弟弟了。正当她想到这个坏主意的时候,我就为了她的表现好而夸奖她。我的夸奖提醒她不该有这种坏想法。她拼命想表示她不该得到我的夸奖,于是东张西望,看到了小花瓶,就立刻发生了以后的事。
2、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尽管赞美通常来讲具有神奇的效力,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赞美有时也像青霉素一样,不


能随便拿来就用。运用药效强烈的药品有一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像剂量、间隔时间,以及注意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等。使用情感的强效药品——称赞——的时候,也要注意此类规则。不能超剂量使用,要注意时机,防止过敏性反应等。
比如,在孩子把房间打扫干净以后,最自然的评论方式是只说他工作得如何辛苦,房间
有多干净。最不相关、最不适合的是说他有多乖、多自觉。父母对孩子所用的夸奖字眼应该是一面镜子,给孩子的“成就”提供一个“真实”的影像;而不应该是一个扩及他个人如何的夸大影像。
下述例子提供了一种适当的称赞方式:


旅行回来后,妈妈和爸爸忙着上班,八岁的儿子在家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他扫除了地板上的垃圾,擦干净了桌上和窗户上的灰尘,并把凳子摆放得很整齐。妈妈回家见了非常高兴,就表示赞赏儿子的成就和努力:
妈妈:房间那么脏,我真不相信只花了半天工夫就清理得干干净净。
儿子:这是我做的!
妈妈:房间里满是灰尘,你爸爸的杂志、报纸又到处都是!
儿子:我把该擦的都擦了,该放好的都放好了。
妈妈:这工作可不简单。
儿子:是啊!
妈妈:房间里好整洁,看起来就叫人心情舒畅。
儿子:是整洁多了。
妈妈:谢谢你,儿子。
儿子:不用谢。
妈妈的话使儿子因为自己的工作而高兴,因为他的成就而得意。这天傍晚,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爸爸回家,要让爸爸看了整洁的房间,好在暗地里重温一下因为工作完美而带来的得意心情。
比较起来,下列赞美方式对于孩子的个性培养来说,就没有如此大的效应:
“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你真是妈妈的小帮手。”
“要是没有你,妈妈真不知该怎么办。”


这一类的评语可能威胁到孩子,引起他的焦虑。他可能会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这么高的标准,而且不能长久保持这种光荣记录。因此,他为了免得老是担心,最终会报露出自己的“马脚”,他就会立刻坦白地采取恶劣行为,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这种情况使我联想到,有时候,直接赞美一个孩子的品性,就好像是直射的阳光,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会刺伤眼睛。因此,要尽量避免直接告诉一个孩子,说他有多么了不起,像天使一般美丽、可爱、诚实,以免使他的眼睛受伤,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阴影。



  
书中自有颜如玉          红袖添香夜读书 --蒋成钢E书制作
本书所有权属于作者。本人制作纯属爱好。联系制作人请点击



 



  



 
第7节:最不该说的话


1、别跑,会摔跤的。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