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经过用最新的技术彻底的改造后,性能更强于以往,美国航运局毫不犹豫地授予了新船主一张“最高等级船舶”的证书。“玛丽亚。谢列斯塔”号船长是彭查敏。勃里格斯,38岁,美国人,生于马萨诸塞州,已有近20年的航海资历,是一位有经验的船长。为人有礼、诚恳、友善,在直布罗陀颇受尊敬。他是在“玛丽亚”离开纽约前10天才接任这次船长职务的。在他接任之前,船由勃里格斯的现任大副阿贝尔。理查逊指挥。此人是缅因州人,好冒险,曾在波士顿至澳大利亚航线上创造过快航纪录,但是“玛丽亚”号船主不喜欢理查逊这种过分逞强的性格,所以改聘勃里格斯当了船长。但理查逊非常喜爱“玛丽亚”号,哪怕只当副手也愿留在船上。“玛丽亚”号船主古米。文切斯特,原本也是一位船长,文切斯特的小女儿弗朗西丝卡就在不久前嫁给了大副理查逊为妻。
直布罗陀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曾发现“简。格拉栖亚”号的杰瓦大副有隐瞒事情真相的嫌疑:大副认定,是风暴让勃里格斯船长决定带上家眷和船员弃船逃生,但是,调查委员会了解到,在11月的最后一周时间里,亚速尔群岛海域不曾发生过任何风暴。起码有15艘以上的船只,在这段时间曾在同一海域航行。除此之外,委员会还根据下列事实,否定船只遇到风暴的说法。在休息舱里放着一架缝纫机,在它抛光了的台板上,放着线坨、针和机油。如果风浪大到船不能驾驶了,其摇摆的剧烈可想而知,这些东西何以还能保持在光滑的石板上而不滑落到地上去呢?同样的道理,在休息室的桌子上还有盘子也不曾滑落,连茶杯也不曾有一个打碎。至于舱底的积水,那完全可能是船壳木板裂缝或外金属壳贴得不密封而漏进去的。后来,在水的浸泡下,木板又把裂缝胀死,所以不再进水。而船长房里,因为舷窗没关,所以东西都变潮湿了。不仅如此,在记事板的下面还发现了另一条留言,“弗朗西丝卡我最最亲爱的妻呀!”这些字是用尖的物件划在石板上的。弗朗西丝卡是理查逊夫人的名字,即“玛丽亚”号大副的妻子、船主的女儿。笔迹鉴定证明,这是查理逊大副的手迹。杰瓦先生否定在“玛丽亚”号上可能发生了暴动和谋杀,他的论据是,似乎在船上不曾发现有暴力事件的痕迹。但在勃里格斯的床下发现一把刀,刀身上有许多褐色的污迹,这可能是暴动中牺牲者的血迹。另外还在甲板的不同角落找到了许多这样的污渍,在右舷的扶手上也有。此外,在这些扶手上还发现了好几处很深的砍痕,最大的可能是用斧子劈的。经过详细的勘查,人们还发现了诸多疑点,而有些疑点甚至还带有神秘色彩;为什么船上的货舱盖板都是打开着的?为什么第一舱的盖板又是朝天放置的?为什么后甲板上部舱室的窗户全用木板遮住或干脆钉死?为什么后住舱有1个照明舷窗是敞开着的?为什么木工工具箱会放在理查逊大副的住舱内?为什么第二根桅杆上的帆都放了下来?为什么船上的一切证件都找不到了,而惟独留了航海日志?为什么有一只酒精桶是打开着的?但谁也不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些互相矛盾的诸多疑点中,简直看不到任何走出迷宫的迹象,于是调查委员会决定再看看船的水下部分会不会有什么异常。他们请来潜水员下水勘查。潜水员发现船的首柱、龙骨和船舵都保持良好,说明该船既没有搁过浅,也没有与别的船相撞过。但发现船首的外壳在水面上约半米处有一条2米长的划痕。他用手触摸了一下,划痕竟深达1英寸,宽有1英寸多。从外形判断,这个划痕不是船帮与码头擦撞所产生,而更像是有人用锐利的工具特意划的。于是,潜水员再次下水,在船的另一侧同一位置上,也看到了这样的划痕,潜水员把这一重要的疑点报告了调查委员会的专家。是谁在船首两侧近水处划上这样的划痕?伦敦来的探长们用专业手段确定,这两条划痕是在3个月前划上的,也就是船只遭到遗弃的那个时间———1872年的11月末。褐斑的鉴定结果终于出来了,刀身上的不是血,且时间已经久远,在甲板和帆布上的斑迹是铁锈、橄榄和某种汤汁的混合物。
英国侦探通过纽约警局的帮助调到了“玛丽亚”号全体船员的材料,了解到全队中有4位挪威的一级水手。材料上说,他们不仅技能精湛且品行良好。看来,这些水手不大可能制造暴乱。到这个时候,总检察官才不得不同意非暴动的分析。
1873年3月12日,对事件的调查暂告结束,调查委员会宣告解散。两天后,直布罗陀法院确定了给予莫尔霍斯船长的奖金数额———1700英镑。人们对这一扑朔迷离的船员失踪事件提出了许许多多幼稚可笑的假设。
有人猜想是“玛丽亚”号上突然流行了鼠疫之类的传染病。中世纪的欧洲,鼠疫、霍乱、黄热病、痢疾等可怕的疾病曾有过百年的传染史。这些疾病一直被认为是远航海员的大患。有这种想法也很自然,当时船上的卫生条件极差,缺乏完备的卫生条件来保存饮用水和食品,很容易暴发传染病,常发生全船人员丧命的可怕事件。“玛丽亚”号上的鼠疫首先在水手中传播,勃里格斯船长知道了疫情以后,试图全力保护自己的女儿、妻子和其他官员,不得不命令堵死水手舱。但水手们奋力反抗并得以突围,反而把船长关在了后甲板的住舱里,并钉死了窗户。由于绝望,患病的水手们打开了货舱,试图用酒精来忘却对绝症的恐惧,过量的酒精使水手们很快醉倒。此时勃里格斯船长和其他官员通过照明舷窗而逃出了住舱。由于慌张,即没有带食物,也没有带水,放下了惟一的一艘小艇逃生,最后又被风暴所吞噬。船上的那些水手,当他们醒来发现只剩下了自己以后,绝望至极,为了少受病痛的折磨,全都跳海自杀了。
另一些人则推测说水手们杀死了船长和官员,把他们的尸体抛入大海,然后乘上小艇企图到亚速尔群岛登陆。可一场大风,使得本已被病痛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再也无力应付,全都葬身鱼腹。纽约《时代报》刊出文章,称“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的船长本人患有精神疾病,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只有其亲人才有所了解。船长病情间隙发作,但发作时变得极其疯狂,此时勃里格斯会完全失去理智,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不幸的是,在当天恶劣的风浪条件下,他的病又发作了,他拿起了自己的马刀,挥舞着砍向一切遇到的人,甚至连他的女儿和妻子也没能幸免。当他恢复理智时,明白了所发生的一切,他把尸体抛入海里,擦去了痕迹,销毁了船上的文件,但遗忘了航海日志。随后乘上小艇逃走,可最后还是因饥渴而死于海上。小艇一旦无人驾驶,很快因囤积水太多而沉入海底。
英国《海事》杂志的解释是,勃里格斯船长的女儿十分任性和顽皮,她整天在甲板上乱窜,妨碍了水手们的正常工作。只有当海面上出现了一群惹人喜爱的海豚以后,小女孩才被它们深深地吸引而变得安静下来。从这以后,她整天呆在船头,观看海豚鱼跃和嬉水。船长看到海豚使索菲变得安静,于是让水手做了一个专门的平台,悬挂在船首,女儿站在那里欣赏这些可爱的动物。外吊的平台不时地与船壳撞擦,这就留下了上述两条深深的划痕。
1884年初,英国当代大名鼎鼎的侦探作家柯南道尔也用“玛丽亚”号事件构思一部小说,作家的丰富想像和生花妙笔让读者们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主题。柯南道尔的这篇特写又使人们记起了12年前那个谜团。于是,关于大西洋的诸多秘密一时又成了报纸热衷刊登的题材。“玛丽亚。谢列斯塔”号这艘不大的帆船也就名声远播,成了不吉利的代名词。
1874年,船主文切斯特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把它转让给了别人。第二年,这艘船又载货前往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途遇大风,折断了双桅。经修复后仍航行于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运输线上。不过,海员们都很迷信,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在这样不吉利的船上工作。所以该船又几经转手,转价一次不如一次。
1885年,在美国船长巴克尔的指挥下,“玛丽亚”号在海地岛附近航行时,撞上了暗礁,数小时后就被海浪冲成了碎片。保险公司很快查明,这是预谋犯罪,目的是骗取保险赔偿。法庭拿出了足够的证据,是船主和巴克尔船长串通作案。就在法庭宣判的前一天,巴克尔船长饮弹自尽。
在19世纪至20世纪更替的那几年,除了报刊上登载有关此船的各种文章之外,还有几位作家把它写成了小说。在柯南道尔之后,还有英国作家巴里宾。阿杜尔莫里申,劳伦斯。基京克等,后者写的《伟大的骗局》这部小说,是以所谓原“玛丽亚”号上的厨师年愈84岁高龄、现居苏格兰某地的彭贝尔顿先生口述的形式写成的。上述小说无论写得如何惊险、刺激,都不能使读者对这起大西洋神秘事件的实际情景有所了解。那么究竟那里发生了什么呢?有没有最合理的解释呢?
15。这些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人类航海史上,“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的船员神秘失踪成了海上神秘现象的象征。然而,这样的事件绝非仅此一次,在“玛丽亚”号出事之前就有过,以后也一再发生。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3桅快船“艾伦。奥斯汀”号的奇异经历。
1881年12月12日,“艾伦。奥斯汀”号正在北大西洋航行,遇到一艘双桅帆船在海上漂荡,船上空无一人。于是船长格里芬派大副上船察看。大副来到船上,发现船尾的船号及注册港地名均被抹掉,但帆船是完好的,货舱里满是瓶装的果汁和葡萄酒,储舱里还有大量的食物和淡水,但所有的船上文件不翼而飞。格里芬船长决定把它拖到目的港,需要3名海员上到那艘船去,可船员们都十分迷信,谁也不愿意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无奈,船长只得许以重酬,才有3人应命而去。两个星期的拖航十分顺利,在离岸还有3天路程的时候,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拖索绷断了,夜里两船失去了联系。一天后,“艾伦。奥斯汀”找到了这艘帆船,此时距纽约目的港只有300海里。船长发现派上船的人失踪了,于是再许以重赏,费尽口舌,终于又动员3名水手登船配合拖航,拖航重新开始。第二天黎明,“艾伦。奥斯汀”号的值班舵手发现航速突然快了许多,再看后面的拖船,已不知去向。船长为了找到这艘神秘的帆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但再也不见其踪影。这艘帆船以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成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奇案。
1894年,德籍海轮“匹克荷本”号在印度洋发现了一艘帆船,无人驾驶,船员全都死亡,但死因不明,惟一的一个活着的,也已经发疯,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搞不明白。“匹克荷本”号船长只好命令把船带走,一起靠到了南非的开普敦港。当地海事管理机构为调查此事花了一年时间,最终也仅搞清发疯的正是该船的船长,而事故原因仍一无所知。
还有一艘荷兰货船的遭遇也让人百思不解。这一事件发生在1948年的蒸汽货轮“乌兰克。密达”号上。这年2月,出事那天天气晴好,但这艘货轮发出了SOS求救电波,根据当地英国和荷兰雷达站的测定,出事船正位于马六甲海峡。电文称:“船长和官员们都死了,船上活着的也许只有我一个人了。”隔了一会儿后又说,“我快要死了!”随后再也没了信号。根据雷达测报的坐标位置,立即从最近的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派出了救援船只。他们在离测报点50海里处找到了这艘船。当救援人员爬上“乌兰克。密达”号甲板时,他们见到了可怕的惨景:船上的人全死了,船长躺在船桥上,其余的官员则分别倒在驾驶室或起居舱里,在机舱和住舱里发现了司炉和水手们的尸体。无线电报务员仍然坐在自己的工作舱里,手中仍紧紧地握着发报器的手柄。所有遇难者的脸上都是极度的恐怖,但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在把“乌兰克。密达”号拖到港口后的一段时间后,第4货舱不知为什么突然起火,火势非常迅猛,很快蔓延开来,接着,发生了爆炸,该船的神秘经历与船一起沉入了海底,成了永久的秘密。
1954年2月末,英国货轮“列尼”号正航行在新加坡至科伦坡的旅程中,在离尼科巴群岛约200海里的海面发现了一艘处于漂泊状态的货轮“霍尔丘”号,于是“列尼”把它拖到了港口。查看该船,除了前桅折断外,船上设施一切正常。1万多袋大米好好地放在舱里,淡水、食物和燃料也储备充足,但船员全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一艘失踪船是丹麦的航海实习船“戈毕哈芬”号。这艘5桅大帆船在1928年载着80名年轻的未来海员进行一次环球航海实习。这年的12月4日,它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继续下一阶段的计划。大约过了1个星期,“戈毕哈芬”已驶出了4000海里,基地还收到了它的一份电报,说是航海顺利,乘员状态良好。可这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也一直没有回到哥本哈根。这艘船的失踪引起了丹麦社会的广泛关注,船上的实习生中有不少出自富家或名门,这些家庭对官方的搜寻很快失去了信心。于是自筹资金组织了搜索,当然是仍无结果。
奇怪的是,在大西洋航行的许多船只曾在不同的地点遇到了这艘满帆航行的船。
1929年1月,英属特里斯但—达库尼亚群岛的居民见到该船在该岛与好望角之间的海域漂泊,当时正刮着大风。几天后,风停了下来,丹麦方面曾组织了搜寻,但一无所获,这年的稍后一些时间,智利的渔民在作业时又见到了这艘船,接到报告后,当地的海难救助人员又进行了搜索,可仍是无功而返,于是人们认为,“戈毕哈芬”肯定已经沉没,无人能活着回来。可“戈毕哈芬”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20年以后,1949年10月7、8日的夜间,一艘荷兰货船“斯特拉特。马盖汉斯”号正航行在非洲南端,船长比特鲁。阿盖尔突然发现一艘大型帆船迎面驶来,对向它发出的信号和警告全不理会,阿盖尔船长只好紧急规避,才避免了一次撞船事故。很快,这艘全速急驶的大船就消失在大雾之中。阿盖尔船长认为,它很像是失踪了多年的“戈毕哈芬”,若船长的推测正确,那么这艘船已在海上漂了20年了。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些不幸而沉默不语的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16。听到九年前的激战1951年7月26日,诺顿太太等一行5人来到法国海边的一家小旅馆度假。11天的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回伦敦的时候,经历了他们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8月4日凌晨,他们一行人中的两名女子,被一阵阵的炮火声惊醒,她们看了看手表,指针正对着早上4点20分。她们从床上跑起来,冲向阳台。远远地望着黑暗中通往海边小路模糊不清的轮廓,想要找出发出声音的原因。但是,她们张望了许多,始终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平常的事情发生,没有来往的车辆,没有军队,没有炮火,什么都没有。只有阴暗的悬崖顶,黑暗的屋顶和寂静的夜空。然而声音又的确存在,而且越来越猛烈。战士的喊叫声在逐渐增高,炮火越炸越响,还有一架架飞机在夜空中怒号,并不时伴有呼啸而来的一颗颗炮弹。
“战争”在继续。她们中其中一人曾当过兵,因而,她很快从惊恐、疑惑中缓过神来,对照着手表按顺序记录下所有“听到”过的事情过程。
事实上,在3个小时时间里,她们所听到的枪炮声、飞机轰鸣声等等,正是9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的再现,她们的叙述和军事记录上的记载几乎相差无几。
她们叙述说:上午4时左右,听到喊声“如雷轰鸣”,其间有炮声和越来越响的轰炸声。
盟国正式军事记录是:上午3时47分,同盟国战斗机与德国战舰交火。驻扎在海滩的部队互相射击。
她们叙述说:4时50分,突然一切都静寂了下来。
军事记录上记载:4时50分,为部队在普维斯登陆时刻。然而计划执行比原定时间晚了17分钟,在此期间枪炮声停了下来。
她们叙述说:5时7分,巨大的声浪,主要是俯冲轰炸造成,同时伴有微弱的喊叫声。
军事记录道:5时7分,登陆船只在猛烈炮火下冲上海滩,接着驱逐舰炮击达埃比,飞机袭击海滨建筑物。
她们叙述:5时40分,重新静寂。
军事记录:5时40分,海军停止炮击。
她们叙述:5时50分,大批飞机轰鸣声,伴有微弱嘈杂声。
军事记录:5时50分,盟军空军增援部队到达,与德军飞机遭遇。
……这两个妇女所住的地方,是靠近达埃比港的一个沿海村子,这里是当年3个登陆点中的一个。科学家们调查了附近所有的居民和客人,在这一地区,再也没有任何人听到过什么异常的动静。因此,他们大感不可思议:这两名英国妇女并没有参加过那场战斗,当时也没有留下任何现场录音,她们虽然看过有关的故事,但决不可能看到过极为机密的军事记录。那么,为什么她们居然在9年后在当年登陆的地方听到同那场残酷战斗如此相符的声音呢?
科学家兰伯特教授面见了两位女子,并严密地询问了她们。后来他在报告中说:“她们是两个身心健康的妇女。”以后又经过长期调查和探索,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这个经历必须列为一次真正的通灵现象。”但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其中的疑难。或许她们完全是偶然闯入了一个第四度的保存过去的声音空间?那个夏日夜晚“时光倒流”时所真正发生的一切,将永远是一个人们心目中难解的谜。
17。大海怎么会在头顶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神秘事件研究家叫马歇尔。卡尔多纳,在他住在美国西部的一段日子里,总是到处寻找古玩。一天,他到一家古玩店选购古董,突然发现一卷陈旧的手稿,这卷书稿显得破破烂烂,字迹已褪色,幸好内容还算完整。马歇尔只花了买一卷废纸的钱就把这份手稿弄到了手,回家后急急忙忙通读了整部手稿后,他大吃一惊,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这部书稿记录的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挪威位于欧洲北部,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内,一位叫奥尔夫。亚森的渔夫和他的儿子就住在这里。一天,亚森和他的儿子乘一艘小小的机帆船向北行驶,他们计划这次行程约需1个月。航行途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船向北行进,气温却一天天地升高。一天,儿子突然指着罗盘说:“爸爸,你看,罗盘好像有点不对头。”亚森回头一看,罗盘突然开始指向南方,可是船仍在向北行驶。渔夫父子看看四周,看到的情形让他们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不知该怎么办。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消失了,代之以碧蓝碧蓝的海水。船继续行进,这时周围的环境似乎已近黄昏,他们环顾四周,上下左右都是海水。又过了一会儿,四周一片漆黑,仿佛进入了一个长夜无昼的世界。突然,他们看见了另一个太阳,也许称为“地心的太阳”更恰当些。逐渐地,周围亮如白昼,海水前方出现了陆地。他们隐约分辨出陆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植物,甚至还有动物。
很久以前,亚森父子曾听说过一个传说,在北极某处有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气候怡人,难道这就是那个世外桃源?一年后,亚森父子平安地回到了故乡。他们向邻居叙述了那个国度里的情景。那里住的都是些巨人,身高大约4米;那里不仅有动物、植物和各种农作物,还有供他们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具,其大小与巨人成正比;那里的1粒葡萄大得相当于1只普通的苹果。村里人没有一个相信他们的叙述。他们所说的是白日梦话。亚森父子没有办法,只能专程前往美国,向住在洛杉矶的乔治。埃马森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埃马森根据他们的叙述写成了这部名为“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的书稿。
人真的会遇上这些事情吗?挪威的北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证实,在北冰洋底下,似乎有一个由海水形成的巨大空洞。他从1893年6月开始,在北冰洋的浮冰上生活了一年半,成为第1个踏入北纬86°41′的人。他看到了北极圈内的许多奇异现象。其中,在北冰洋的冰海中有一片“开水”,这是一片在黑沉沉的广阔冰海上的不反射天空光线的不冻海域。
美国极地探险家霍尔早于南森20多年曾3次闯入北极进行探险,他也提及,当他的探险队一行正沿冰山前进时,在距他们大约7公里的地方出现了一片不冻海域,这片“开水”从南到北,占据了2座冰山之间的整个海峡。1906年,极地研究家威廉。里德根据南森和霍尔的叙述,坐着狗拉雪撬直奔北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