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太平洋战争-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晨一点三十分卫星过顶后,首批起飞的两个大队战机在团长带领下滑出机库,有序的滑向跑道尽头……十分钟后开始双机起飞,二十四架战机各挂三枚激光制导炸弹以三百米高度飞向攻击目标……三大队担任护航任务的十二架战机在高空完成编队飞向蓝军空军机场……蓝军雷达发现了红军护航机群,命令已升空担任空中警界任务的一个中队S—30战机,飞向红军护航机群……其余战机紧急起飞升空……但是已经晚了几分钟时间,红军两个大队战机的超低空飞行使蓝军雷达晚了几分钟才发现空袭机群……就这几分钟为红军战机赢得了攻击蓝方陆航直升机的时间……红方空军战机从三千米空中通过蓝方陆航直升机场,然后升至六千米迎向蓝方机群……

在空军机群升空后,红方特战团集成步兵大队沿一号公路发起进攻,防守一号公路的蓝军为了不敞开红方远程精确打击力量,进行了分散布置,兵力过于分散造成火力不能有效集,在红方一个大队集中火力打击下迅速丢失防御地带,迫不得已动用远程火炮群向红方攻击部队进行远程打击……这样的打击歼灭红方进攻部队非常有效……但是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红方散布在演习区的侦察员立即将炮群位置通知了指挥部……十分钟的红方的远程火箭弹就覆盖了炮群的所在区域……蓝方第二炮兵的东风—9、11导弹也覆盖了红方远程火箭炮团……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是这一系列的攻击使蓝方指挥部异常忙碌,最终被红方侦察发现,红方的东风—9导弹和覆盖了蓝方指挥部……

演习导练部判定:红方损失空军团,远程火箭炮团、特战团集成步兵大队……蓝方损失空军团、陆航直升机营、陆军远程火炮营、指挥部……

第三节 攻击型特种兵3

至此演习开始仅三个小时,最终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演习区域的天空已经属于红方陆航大队的直升机……演习导练部在征求蓝方主力部队战车营、机械化步兵两个营的意见后(蓝方部队承认战败)宣布红方胜利,演习结束……

演习任务由攻转守,欧阳民生首先做的工作是召开各兵种主官联系会议……会上他首先发言:“今天我们各参演部队就防御作战任务开一个讨论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讨论拿出一个防御大纲,在此基础上统筹我们的行动……达到空地一体、远、近一体、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最终完成任务……请各位自由发言……”

空军团长:“我来先说,导训部有规定双方都不能攻击空军基地和二炮,空军和二炮就只能是配角……双方的空军都是S…30战机,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制空权对双方都非常重要……有制空权的一方空军可以从空中打掉对方的任何地面重型武器……所以我的意见是空军在演习初期放弃对地攻击专施空战……如果对方在演习初期用空军攻击地面部队,就要加大载重量,损失灵活性……我们在空战中就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双方空军的损失为2:3,那么最终是我们保有一个大队取得制空权,代价是陆军损失重大;对方空军损失完,取得地面攻击的前期重大战果,但是失去了制空权……我们一个大队十二架飞机可以在后期无干扰的攻击对方陆军,他就没有取胜的希望了……”

二炮营长:“我们是没有防守能力的军种,只能远程打击,所以欧阳团长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一切听你的命令……”

远程火箭炮兵团长:“我们的基本情况与二炮接近,不同的是对方可以攻击我们团……所以除了打击,我们还有一个自保的问题……在机动性上,我们要灵活一些……走、停、打的转换时间只需要十分钟……受打击精度的限制……我们一个火力单元是一个连……单车点攻击的精度目前还达不到……”

欧阳团长:“信息化作战中采取单纯防御,或者被动性防御都是不可取的……要那样就只有失败一条路……我的观点是受任务限制,我们除了不能率先全力攻击对方外,在对方全面攻击的时间积极防御与主动全面出击并重……不说对攻,起码要做到对打,重点打对方的技术节点……如:信息中心,旅、营指挥部、陆航、远程炮兵这些规则中能打,而且是打掉以后对整个演习起决定作用的节点……空军的意见很好,就是要首先争制空权,争不了就对耗,耗完了大家都没有空中打击就还是在同一起点上……我看总体方案原则定为:信息优先,集成作战,灵活防御,突出打击……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制定方案的工作就交给联合参谋部……”

同意,欧阳团长你就牵头制定方案,我们遵照执行……

联合参谋部开会欧阳民生讲了方案原则和几个重点:“电子对抗首先是保证自己的信息畅通,其次才是干扰对方通讯,要集中设备量体裁衣,不要撒胡椒面……到处有干扰结果一处都不灵,这和打仗一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是特种兵就要有特种兵的打法,防御不拼阵地战,攻击不搞大突击……小股重点出击,打对方的各级指挥部和技术接点……比如侦察中队去侦寻、攻击对手各个营部和通讯中心,丛林大队抽两个中队去攻击对手的陆航和远程炮兵;二炮就重点攻击对方的旅指挥部和重装甲营……”

演习开始的前一天入夜不久,侦察中队的一百二十名队员已经分为四十个小组,每组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分别秘密前往蓝军集结区域自己的侦察任务区……二十岁出头,已经是副小队长的军生和施海龙带领自己的小组于深夜潜伏进了任务区……突然一个极小的耀眼红点出现在军生的夜视镜中……夜深人静的演习区,谁在抽烟?老百姓的可能性不大,极可能是执夜班的军人……军生决定去一探究里,隐蔽接近红点的过程中,隐隐看见地面有一片微弱的光亮,这已经可以判定是一处蓝军驻地……发出召集队员的信号……两名离自己不远的队员一会就赶了过来……指着那片微弱的光亮军生说,我们分别行动,对那片地区进行详细侦察,两个小时后在这个位置集合……两个队员按命令一左一右,自己居中出发了……尽管有夜色和伪装服的掩护,在离目标三百米的地方军生还是停下来仔细地观察,确定没有监控系统,特别是没有了红外线监控后,才隐蔽接近目标……远在数十米外就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匍匐前进到只有二十米的地点抵近侦察,原来这是蓝军的通讯中心……他们担心白天暴露目标,所以改在深夜才开始安装设备……这个通讯中心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山坡的凹陷处……盖了双层防伪网,而且是用蜡烛照明,如果不是夜视镜,即使是在夜色中,不抵近观察都不会被外人发现……不幸的是有一名军官在伪装网外过了一次烟瘾,更不幸的是抽烟的红光出现在了一公里外军生的夜视镜中……

即使通讯中心,蓝军指挥部应该就在半径数公里之内……利用天亮前这几个小时,三名特种兵分别行动后终于在距通讯中心六公里之外的西北方向搜寻到了蓝方的指挥部……留下两名队员在蓝军指挥部东面三公里外监视,军生自己返回到距通讯中心一公里处隐蔽潜伏……

施海龙在任务区发现了蓝军远程炮兵,并在天亮之前与派来袭击的丛林战三中队汇合隐蔽下来……

演习前一天欧阳民生的侦察中队侦寻到了蓝军旅指挥部、通讯中心、远程炮兵群、陆航基地,重型装甲营集结地、后勤供给中心……限于演习规则,自己必须在蓝军发起全面攻击过后才能对攻击方发动反击……作为防守方的红军必须承受蓝军的第一轮猛烈的远程精确打击,只能用在对方第一轮打击中幸存的部队反蓝军……怎样从蓝军的第一轮打击中保存实力?是深挖洞,严密伪装式的被动防御?还是其它更灵活的方法避开蓝方的精确打击?欧阳民生经过反复权衡最后决定,还是从信息作手……只要能在第一时间准备地掌握信息,让部队移动起来;己方空军能在适当的时间拦截蓝军空军,就有白分之六十以上的把握从蓝军的第一轮猛攻中保存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他发出几项命令:侦察人员在没有发现蓝军重大变化之前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从规定的演习开始时间,所有通讯执行一号手动无线电变频方案,确保通讯畅通;电子战中队在防御纵深于演习开始后五分钟进行干扰,阻断蓝军侦察兵的无线通讯;所有部队必须从演习开始时间处于接到命令就能立即移动,离开各自阵位的状态……

第四节 攻击型特种兵4

距演习规定开始时间半个小时,从红军指挥部弛出三辆轮式装甲战车……欧阳团长、参谋长、副团长分别乘坐在战车上各带一组参加演习的兵种参谋,组成一个能指挥演习作战的临时指挥部弛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团指挥部就留下政委杨帆充当诱饵……

蓝军指挥部收到了这个信息,本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蓝军旅长知道红军的这步棋破解了自己袭击这一招,而且还不知道他的新指挥部究竟设在哪里……只好命令潜伏的各蓝军侦察员监视这三辆装甲战车弛向了何处……零点过五分蓝方的侦察员就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其实蓝军旅长的攻击方案本来就没有照搬红军进攻的那一套,他充分利用了演习规则……蓝军不全面开始进攻,防守的红军就不能先动手……兵书上说一鼓作气、二鼓息、三鼓竭……现代生理学研究人在不睡觉的条件下,保持精神兴奋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超过四十八小时人的精神系统就要进入半睡眠状态……蓝军总指挥把他的总攻时间定在了演习开始基准时间的四十八小时后,也是侦察卫星第二十一次过顶后十五分钟……每一次卫星过顶获得的实时图象都与之前的图象进行对比,看红军布署有哪些变化……以此确定蓝军攻击目标的准确方位数据……红军的侦察能力强,相应的反侦察能力也强……就算能制住我的侦察兵,也制不住太空的卫星……如果卫星每次过顶后红军都变化兵力布防位置,变上二十次就是四十个小时,红军也就行动迟缓了……那时发起全面攻击就算红军还在变化位置,也一定就在附近没有走远,而且完全暴露在地面损失会非常大……蓝军的这一招正切中了欧阳民生的软肋……特战团的灵活防御恰好建立在信息畅通,部队能快速移动上……

演习开始的基准时间过去了,一等、二等、三等都没有侦察中队潜伏队员的任何信息……也没有等来蓝军的任何远程精确打击,十个小时过后,士兵们开始出现了疲惫态……而潜伏侦察的队员已经超过了四十八个小时……看来蓝军是在与我们打心理战,要想在精神上、士气上先胜我们一筹……即是这样我们就顺其自然,留下值班人员全体在车上睡大觉……休息够了动起来也迅速……欧阳留下副团长和参谋长作预备指挥部,自己在天黑过后只带了一个随身警卫员隐蔽地又回到了团指挥部……指挥部由政委和副参谋长轮流值班,自己倒头大睡,休息去了……其实欧阳民生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情,首先是陆航大队的直升机,飞机不象汽车的发动机一动就可以立即开走……飞机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动机预热时间,没有充分的预热飞行中就可能空中停车,直升机失去动力就会下坠,谁也不能保证能够二次开机成功……就是在特别紧急时冒险紧急起飞,它能快过东风…9导弹?其次是远程火箭炮,车大体重移动慢,最后才是蓝军直升机对机车大队和山地战大队主战设备的攻击……这些部队只有近程防空导弹,能否抗过直升机?这些部队都是重装主力部队,失去了这些部队这场防御作战也就失利了……只是担心也没有用,规则就是要防御方抗过对方的第一波打击……寻求信息化作战中,灵活防御对手远程精确打击方法……所以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休息……

又一个夜晚和一个白天过去了,第三个黑夜已经降临……对方还是没有发起攻击的迹象……只有安心等等……演习开始后卫星第二十次过顶获得的红方防御兵力部署经过蓝方图象分析员对比分析,结论是没有变化,蓝方指挥员终于发出了全体行动的指挥……旅指挥所的作战参谋和技术人员都迅速到达自己的岗位……

命令:东风…9型导弹准备攻击红方陆航基地,远程火箭炮阵地;空军一个大队S…30战机起飞,低空至演习区外100公里待命,陆航团全部武装直升机起飞低空突防攻击红方机车大队和山地大队的主战武器……十分钟后接到了二炮、空军、陆航的报告,导弹做完发射准备,飞机已起飞低空飞往目标……蓝军旅长发出第二组命令……远程火炮准备攻击红方防御前沿各阵地……重装甲战车营准备快速攻占最后目标317高地……工兵连准备出动在预定河段搭建浮桥……空军两个大队起飞中空进入演习区争夺制空权……东风导弹发射,空军、陆航直飞目标,开始攻击……潜伏在远程炮兵阵地附近的施海龙看见了蓝方炮兵们集体冲向大炮,立即向指挥部进行了报告……听见施海龙的报告,紧接着又听见蓝方重装营,工兵连都行动起来……预警雷达报告蓝方两个大队S…30起飞……欧阳民生发出了各部队立即快速行动,离开原有阵地,进行机动防御命令……空军全团战机起飞争夺制空权……发完命令和政委一齐跳上指挥部外的装甲车,带着作战参谋率先开始了机动防御……

在蓝方侦察兵和卫星,地面电子定位的复合侦察下,红方的一切早已经被蓝方掌握,战场对蓝方是透明的……他们的东风导弹、远程火炮、飞机、直升机已经精确地标定了所有的射击参数……全面的远程精确打击将在几分钟后降临红方部队的预设阵位……这时对红方而言快速机动能力成为防御作战任务是否能够在对方的第一波全面精确打击下保存有生力量的关键……只要能在一千多平方公里区域中游动,未来的一个多小时,即侦察卫星再次过顶之前,战场对蓝方就不在透明,红方就拥有信息优势和开始有效反击……就在欧阳民生离开后几分钟原来的指挥部就受到了来自空中的空对地导弹攻击……蓝方第一波精确攻击下,红方保存了通讯中心、八架S…30战机、两架直升机、半个远程火箭炮团、特种作战团没有大的损失基本保存了全建制……现在轮到红方反击了……

欧阳民生发出了作战命令:立即攻击蓝方通讯中心、旅指挥部、远程火箭炮团火力覆盖重装战车营,丛林战中队攻击远程火炮……二炮部队准备攻击对方陆航机场……

隐蔽潜伏在蓝方通讯中心附近的军生小组,早就得到了九名特战团侦察中队队员的支援……他们潜伏在对方唯一能够机动的路边,接到命令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wén rén shū wū¨就用数十枚榴弹摧毁蓝方的通讯中心;攻击蓝方旅指挥部的特种兵扑了一个空;丛林三中队突袭远程火炮团成功,完歼对手;蓝方陆航团的三十几架直升机返归在机场加油补弹时被东风…9导弹摧毁;重装战机营损失过半继续攻击已经有气无力,构不成重大威胁……在这个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的空域,红方空军拥有八架S…30战机无干扰地专施对蓝方地面目标的攻击……蓝方已经没有完成攻击任务的有生力量……又失去了通讯中心,信息传输不畅,被导练部判定失败……

这次演习是军委总部组织的,我军第一次多兵种初级信息化联合演习……各军、兵种主要首长都现场观摩了全过程,总结会也由军委领导主持……这些亲身参加过机械代战争的军人知道,演习是预定规则和排除了偶然性的实兵真枪游戏,不是实战……实战没有那么多的规则,却有很多偶然性……但还是给了他们巨大的震憾……震憾之一是远程精确打击的竟如此强大,迫使人们在面对一支信息化军队时不能再采用机械化战争的模式去与之正面大规模对抗……震憾之二是战场对拥有信息化的一方竟是如此的透明……没有信息化的一方就像瞎子,一个瞎子是不可能与明眼人在战争场上对抗的……热兵器时代不可能产生“柯大狭”……震憾之三是信息化除了强大的一面,还包藏了极其脆弱的一面,脆弱到经不起丝毫闪失……

欧阳民生说了句话:“如果哪一天美军要来侵略,我就带一支突击队去攻打他的达尔文基地……”初生牛犊就是不怕虎……让参会的高级将领们大生感慨……

第五节 缅甸斗豹1

二零零二年发生了两件事,由此将欧阳民生推向了新的军旅生涯……美国著名的牛仔总统向全球强力推广民主;美英联军攻占阿富汗……

国家安全部从安插在被其软禁的著名民主领导人昂山素素身边的特工处得到情报……那位牛仔总统决定派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武装渗透进M国,对她施行武力解救……之后全力支助她在M国开展民主运动,夺取全国政权……得到该情报后的M国政府决定,请求中国政府派一支小型陆军部队帮助围剿侵略军……我国接受了这一请求,派欧阳民生率特战团丛林战大队去协助M国防御侵略……欧阳团长率领的一支四百人特种作战部队,在国境边上全部换装M国陆军军服,分乘二十辆汽车行驶三天到达伊洛瓦底江以东,勃固山脉西侧的一个叫瓦地的山区城镇……著名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素就被软禁在瓦地镇外三公里的一处无名山寨中……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一大早,在M国国防军一名大校的陪同下对无名山寨的外围地形进行了仔细察看……随后以无名山寨为圆心,向四周派出二十组地形测绘小组,绘制1:10000的军用地图……其余人员以各中队为单位,按原建制,在山寨外驻防警戒……

无名山寨位于勃固山脉腹地,四周高山深沟,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阻绝了交通,仅有一条小道与瓦地镇相通,交通极不方便……但是对丛林战高手高山深沟、原始森林都不能阻碍他们的前进,反而能为他们行军提供绝佳的掩护……因此,山寨的任何一个方位都可能是那些丛林高手们突袭的发起地……山寨周围方位的任何一片区域都可能是他们接近的途径地……这座群山密林中的山寨,对普通机械化陆军是易守难攻,在丛林战高手面前却变成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因为明暗移位了……防守者变为明的一方,攻击者变为了暗的一方……欧阳手中虽有四百精兵,且大多是丛林战的高手,但是要在山寨外消灭进攻者(他们同样是丛林战高手),也非易事……因为不知道对手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间来,所以不能预先给他布下口袋阵等他进来关门打狗……

欧阳团长最后制定的方案是,随队来的设备处队员秘密进驻瓦地镇M国营房,架设安装大功率无线电干扰和侦察设备,任务是前期侦察侵略军无线电信号和信号方位……我军发起打击后干扰敌方无线电信号,使他们失去与支援大部队的联系……派出三十组特战队员,每组三人向以山寨为中心纵深十公里的周边进行长期潜伏警戒……以七天为一个轮换周期,在发现入侵者后,以丛林战的特殊方式向上级汇报……之后大队合围,在丛林中以丛林战方式解决战斗……双方都以自己见长的丛林战斗一决高下……丛林战不是那一方在人数上占优就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是一个依靠单兵的耐心,丛林隐蔽攻击技能,很多情况下是使用冷兵器分出高下,解决战斗的……做出这样的决定,欧阳团长完全是以自己军人的那颗争强好胜之心,就是要硬碰硬的与这支全球最负胜名的特种兵以各自擅长的军事技能一决胜负,以此检验自己部队真实的战斗力……唯一有所保留的是,在山寨的边缘,保留一个小队三十六人的防守预备队,防止手突破围剿后,冲进山寨救走昂山素素……

漫长的等待,敌方的攻击行动都不见踪影……一天终于从国内传来了信息……根据我国军事卫星使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瓦地一带地面图像上发现,在伊洛瓦底江西岸,若开山脉的一处山谷有直升机在飞行……此处距瓦地四十公里,属一个M国地方军阀控制区……大校联络官介绍,那是一个实力不算强的军阀,以前从未拥有过直升机……为了弄清实际情况,欧阳团长请大校联络官带一个中方侦察小组,到发现直升机的山谷做实地侦察……并派军生担任大校的随身警卫员……联络官爽快答应,立即带领一个六人侦察小组出发了……

第二天侦察小组在联络官带领下,顺利完成任务回到无名山寨……他们经过抵近实地侦察证实该处有中型送兵直升机六架,武装直升机四架,共十架直升机……另外有成建制的特种兵一百人左右……侦察员还报告,在距山谷数公里处发现多个传感器,其中有电视摄像,红外成像,声音感应多种类型……综合分析欧阳团长认为美军已经发现了看守昂山素素的部队得到有生力量增援……因没有到无名山寨实地侦察探清情况,所以在用金钱买通的军阀属地,待机而动……他们安装的传感器虽被侦察员们破坏,从被破坏多个传感器的这一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