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向上人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彧闻言不由愕然,袁峰历来给他的印象就是有威胁就要趁早铲除,想不到在曹操身上却反其道而行,荀彧当然不相信袁峰没有意识到曹操的威胁,但略一琢磨心里便明白这是为何了,当下向袁峰说到,
“主公必是觉得杀掉曹操不如击败他来得痛快,来得光明正大。”
“哈哈,文若知我,杀掉曹操容易,但要彻底击败他却更有挑战性,这天下本是一盘棋,曹操和我这类人好比下棋之人,若是将对手杀掉,谁来陪我下棋?!”
“主公说得是……”
荀彧和袁峰两人相谈甚久,不知不觉从城外回到临时入驻的府中。两人不但将以后的扩张路线定了下来,还把天下大势和曹操给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袁峰是获益良多,他能够料敌预先凭的是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但对具体每一步如何走却是两眼一抹黑,哪像荀彧这种能将每一步算得如此精确,就在两人意犹未尽之时,郭嘉从屋外走了进来,袁峰立刻起身相迎,
“哈哈,奉孝,我正想去找你,没想到你自己来了,来得正好,我们坐下来谈。”
袁峰拉着郭嘉进了屋,郭嘉趁着袁峰没有开口说话的间隙快速向袁峰说到,
“主公,我军已取下郿邬,张郃将军正在着人统计郿邬中的钱粮,稍后自会呈报给主公。此外,钟繇从并州传来捷报,高顺将军率军大破北匈奴,擒杀左贤王,斩获数万,北匈奴一溃千里,高将军请问主公下一步该如何……”
袁峰闻言不由大喜,笑着向两人说到,
“奉孝,文若,这是我们这几个月来听到的最称心如意的捷报,高顺果然不负所望,这回北方那群蛮子总不敢再轻易向我们叫板了……”
己方终于打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胜仗,荀彧和郭嘉也高兴不已,袁峰的话让两人不由赞同,这一场大胜足以震慑各族,数年之内无人再敢南犯,荀彧借机向袁峰说到,
“主公所言极是,此战一胜必然令大漠各族丧胆,十年之内没人敢与云中抗衡,但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对付北匈奴?”
袁峰闻言不由一顿,他打心底不愿多生杀戮,如今自己实力远胜从前,就更不需要通过杀戮来削弱敌人了,他想起了自己当初进军大漠时许下的豪言,那就是让大漠变成自己出兵中原的大后方,虽然如今自己已经占据关中,下一步必然会图谋汉中和西凉,但好事哪会有嫌多的道理,袁峰快速思索一番之后就向荀彧和郭嘉说到,
“文若,奉孝,我打算让高顺在大漠之中筑起一座坚城,地点就选在弹汗山,你们觉得如何?”
“主公是想将整个大漠变成自己的属地?”
荀彧和郭嘉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袁峰的意图,对此袁峰也不隐瞒,而是向两人说到,
“文若,奉孝,自高祖皇帝立国以来,大汉的边患始终没有断过,汉庭强盛时北方少数民族自然不敢南犯,但汉庭衰弱时他们就会趁火打劫,将整个边境搅得天翻地覆,而且这帮人来去如风,边关的将士只能被动防御,究其根本,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主公,荀彧明白了,北方各族祸乱边境,究其原因就是居无定所,朝廷每每进兵讨伐却不知该往何处进兵,主公在大漠中筑起一城,是想将各族的根扎住。”
“文若所言甚是,奉孝,你觉得呢?”
“主公此举不但能让北方各族扎根,而且从此可以在大漠之中驻军,若是各族一有异动便可就地举兵讨伐,免除了边患之苦。”
“正是,如此一来大漠便可成为大汉的一州之地。”
这可是开疆辟土,荀彧和郭嘉二人心里不由激动,但荀彧很快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于是向袁峰说到,
“主公,大漠之中尽是沙土和草皮,从何处取得筑城的坚石和木材,离大漠最近的莫过于云中,若是从云中运过去,那岂不是劳命伤财?”
“呵呵,筑城之法我心中有数,你二人赶紧替我传令,让高顺将大军在大漠中驻扎下来,不得再屠杀任何俘虏,我要留之以为筑城之用,至于筑城之法我稍后便差人送至高顺手中,让他静等便是……”
“遵命。”
二人虽然疑惑袁峰为何如此信心满满,但还是将袁峰的命令传了出去。袁峰则连夜将如何取土烧砖、烧瓦的方法写出来让人送给高顺,同时让并州的钟繇和徐庶二人为高顺派去几百工匠,帮助高顺筑城。用现有的筑城方法自然没法在大漠中筑城,但若有几千年之后的方法那就不同了,当这一座坚城被建成时,天下人必然会为之震惊……
将筑城的方法交给高顺之后,袁峰便全力处理长安诸事,他听从荀彧的建议,效法刘邦当年入关中的方法,严令不准士兵扰民,同时将关中诸地的徭役免除一年,关中百姓为之欢喜不已,袁峰顺利拿下长安等地。当然,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缴获所得,这一仗虽然没怎么打,但李郭二人带走的钱财却被赵云一文不少地带了回来,加上郿邬之中所缴获的钱粮,拿到张郃送来的清单之后袁峰笑得险些合不拢嘴,
“哈哈,文若,有此钱粮为后盾,我数十万大军三年之内不用为粮饷担忧,这李郭二贼总算帮了我一点忙……”
“主公所言极是,眼下正好趁机养民,让各地失散的百姓归农,待三年之后我军的粮草便可由这些百姓供给。”
“好,文若,这内政之事我全交由你来办,你去吧,顺便将奉孝给我传来,我有事与他商量。”
“遵命。”
荀彧闻言退去,不一会儿郭嘉匆匆走了进来,袁峰起身向其说到,
“呵呵,奉孝,这些日子你随我四处奔波,这身子可还挺得住?”
“多谢主公关怀,属下身子还算硬朗,不知主公召属下前来是为了何事?”
袁峰拉着郭嘉来到行军地图前,手指汉中之地郭嘉说到,
“嘿,奉孝,我想要这一块地方,你可愿意替我取来?”
“主公打算攻取汉中了?”
“不错,我们要赶在曹操之前做好决战准备,平定我们的后方,省得到时候四面楚歌。”
“呵呵,为主公分忧乃属下份内之事,主公要这汉中之地,属下自然要为主公取来。”
“奉孝可有良策?”
“暂时没有,不过在主公兵临汉中时,属下自然会奉上讨敌良策。”
“也好,那就暂缓用计,等出兵之日再说……”
至此,袁峰便极力消化长安和关中之地,同时不动声色地将兵马源源调入长安,只等万事俱备便出兵汉中……
第三十七章 曹操的动作
袁峰在长安一面整兵安民,一面却积极地准备着进兵汉中的事宜,但他派去汉中的细作所返回来的消息却让袁峰大吃一惊,张鲁居然在汉中大肆扩军。不止如此,汉中各地的守军相比以前也增加了一倍有余,尤其是汉中第一险地阳平关,更是由张鲁的心腹将领和手中的精锐驻守,原本还漏洞百出的汉中之地一夜之间变成了铁板一块,袁峰不由欲哭无泪,自己虽然想着攻取汉中,但可是从来都未曾表露出来,调兵遣将也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想到这样还是刺激到张鲁,这下汉中恐怕就不好攻打了,袁峰立即向屋外的士兵吩咐到,
“来人,去将军师给我找来。”
袁峰很快将郭嘉召来,后者似乎也知道了汉中的变故,一脸凝重地来到袁峰面前,
“主公,”
“唉,奉孝,汉中的变故想必你也应该知道了,张鲁居然抢在咱们动手之前作好了一切准备,这回怕是要啃硬骨头了……”
“主公,既然张鲁已经作好了万全的准备,主公何不暂缓对汉中用兵,先将其他地方攻打下来,到时候张鲁孤掌难鸣,必然会自动归降。”
郭嘉的话让袁峰眼睛一亮,若是能逼降张鲁自然是好事,但仔细一回想之后袁峰又觉不妥,于是向郭嘉说到,
“奉孝,我打算强攻汉中!”
袁峰此言一出,原本以为袁峰会同意自己建议的郭嘉顿时一阵错愕,不等郭嘉相问,袁峰就接着说到,
“奉孝可是疑惑我为何要与张鲁硬碰硬?”
郭嘉点点头,兵法之中与敌人硬碰硬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即使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郭嘉自然愿意选择避实就虚,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袁峰却有他自己的打算,
“奉孝,我们若要逐鹿天下,手中怎能没有一只百战之师,但真正的百战之师不是从校场中训练出来的,而是从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们之前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从未经历过攻坚战,而若要谋取天下,攻坚战必然不可避免,我决定拿张鲁的军队来为我们练兵,一来张鲁偏安一隅,士兵未见得都是能征善战之兵,但又不乏战斗力,正好拿来练手;二来汉中离长安很近,放着张鲁在旁边我们怎敢全力远征。所以,汉中不但要打,而且要虎口拔牙,一振我军的士气……”
“主公说得是,郭嘉必然全力相助主公。”
“好,眼下正值酷暑季节,不宜用兵,等到秋凉之后我们再挥师南下,会会张鲁……”
袁峰在长安积极整兵备战,夺了天子的曹操也没闲着,曹操果真如荀彧所说的那样,将天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自己周围的势力互相攻伐,但有不从者曹操便携天子剑亲自引兵讨伐,短短数月之内就将自己的地盘扩大了几倍有余。不仅如此,曹操分别以天子和他自己的名义连发两道求贤令,广招贤才,前来投靠的士族子弟和寒门子弟不计其数,曹操的实力迅速提升……
许昌皇宫气势非凡,自从将天子和百官接到许昌后,曹操迅速为汉献帝刘协盖好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宫,但只有刘协自己知道,这座皇宫的主人并不是他,而是曹操,他更像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出不得宫门半步,而且连上茅厕都有人盯着,可怜刘协虽为汉帝,但每日都活得胆战心惊。
皇宫之中,汉帝刘协和百官齐聚一堂,当然少不了坐在汉帝旁边的曹操,朝中的百官心里都清楚,虽然朝堂议政是和皇上商量,但到了拿主意的时候那都得曹操说了算。待汉帝和曹操都坐定之后,小黄门尖着嗓子喊道,
“天子上朝,有事即奏,无事退朝!”
之后不少文臣出列禀奏了一些赈灾安民之类的不痛不痒的事,曹操坐在一旁不吭声,刘协只能壮着胆子自己做主。等到戏志才出列禀奏时,曹操顿时来了精神,戏志才要禀奏什么曹操当然知道,因为这都是他吩咐戏志才做的,只见戏志才持着玉牌来到正中央向刘协说到,
“启奏陛下,我大汉立国数百年,能数次于危难之际而乾坤扭转,都赖历朝皇帝英明和文武的效命。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才能昭示朝廷的天威。并州袁峰,冀州袁绍,此二人各驻守一方,保境安民,可谓是功不可没,臣恳请陛下册封此二人,以激励天下臣民为国效力……”
“爱卿所言极是,但袁峰已为前将军,袁绍虽未得到赐封,但此人曾自领大将军之职,不知爱卿要朕如何封赏这两人?”
“陛下,袁峰袁绍为大汉鞠躬尽瘁,与叛贼董卓周旋,挽救大汉于水火,更有袁峰在诸侯盟散之后仍与董卓势不两立,数次兴兵伐董,此二人功在社稷,不得不赏,臣恳请陛下册封袁峰为我朝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以示天恩!”
戏志才的话一说完,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有反对也有赞成的,刘协不由陷入为难之中,他自己清楚,册封大将军和太尉这等大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于是向一旁的曹操问到,
“不知曹将军有何建议?”
此时曹操还没有坐上丞相的位置,只为自己要了一个小小的将军官职,虽然比朝中的不少官员矮了不知多少级,但朝中却是由他这位小小的将军一手遮天,见刘协问起自己,曹操清了清嗓子说到,
“袁峰袁绍都是有功之臣,更兼袁氏一门几代人都为大汉尽心尽力,区区大将军和太尉的官职自然当得起,这两人皇上不但应该赏,而且要重赏,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对他们的赏赐,以激励将士为国效命……”
见曹操点头同意之后,刘协才册封了袁峰和袁绍二人的官职,散朝之后曹操则和他的嫡系人马聚在一起,其胞弟夏侯惇忍不住向曹操抱怨道,
“主公,这大将军和太尉可是朝中要职啊,主公自己不坐也罢了,为何拱手送给袁峰和袁绍,长他人威风,这下袁峰和袁绍可是超出主公一大截啊……”
“哈哈,元让,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太尉,那都是些虚衔,天子都在我们手中,我想让谁坐什么官还不是一句话,袁峰和袁绍得了大将军和太尉的官衔又不能多出点什么,反而还会成为众矢之的,能让这两人难过的事,我何乐而不为?”
夏侯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曹操绕来绕去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倒是曹仁听懂了曹操的意思,于是向曹操说到,
“主公此举可是要将那袁峰和袁绍同时推到风口浪尖,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
“嘿,不错,子孝长进不小啊,但你只猜中其一,却不知其二。”
“哦,主公此举还另有深意?”
“当然,对付袁峰和袁绍我怎么可能只出一招,那岂不是堕了我曹操的名头。嘿,对袁峰我不了解,但对袁绍我却是知根知底,袁绍此人看似坦荡,但内心却是嫉贤妒能,我让志才进谏,封袁峰为大将军,而将袁绍封为太尉,袁绍心里必然愤愤不平,因为论辈分袁峰还是他族弟,论实力袁绍拥有冀州,不比袁峰弱,但他的官职却比袁峰低,袁绍必然不肯接受,而且可能由此和袁峰生出间隙,嘿嘿,我这招可是一石数鸟……”
曹操仔细一解释,众人顿时恍悟,原来这看似简单的封官晋爵却藏了这么多玄机,众人不由猛拍曹操马匹,一边的戏志才却向曹操说到,
“主公,袁绍虽然难容于人,但对袁峰却不可小视,此人能耐非同小可,更有能人相助,主公的计谋袁峰必然能识破……”
说起袁峰曹操心头顿时烦躁,他以前并没有怎么将袁峰放在眼中,所以对袁峰了解不多,等到袁峰逐渐崭露头角时却跑到偏远的云中去了,曹操就更加不知其深浅了,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人曹操向来都是打起精神全力应付,而且袁峰不久前还在争夺天子的过程中与他较劲,那一次曹操可是被袁峰吓得不轻,对袁峰他可是时刻都记在心上,见戏志才说起袁峰的情况,曹操顿时深以为然,
“志才,袁峰最近有什么动静?”
“没有,不过细作回报,袁峰似乎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对汉中用兵,汉中张鲁也正在大肆扩军,我看张鲁似乎有所察觉,袁峰和张鲁之间必有一场恶战……”
袁峰和张鲁大战,这看似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曹操听完之后却高兴不起来,眉头更是皱成一个“川”字,张鲁对阵袁峰,他不用想就知道最终的结果,现在就看张鲁能撑多久了,似乎觉得不应该坐视袁峰灭了张鲁,曹操向戏志才说到,
“志才,你赶紧替我拟一道奏章,封西凉韩遂为金城太守,加镇西将军,马腾为西凉太守,加征西将军,同时派人去西凉造些谣言,就说袁峰有意西凉诸地,马腾和韩遂都是人老成精之辈,定然知道会如何做。”
“遵命。”
戏志才立即转身而去,曹操转身向一帮文武说到,
“各位,我虽然暂时给袁峰制造了一些麻烦,但这些并不能置袁峰于死地,马腾韩遂等辈绝非袁峰敌手,我们要靠自己。我意,尽快进攻徐州,将徐州六郡变成咱们的良田,徐州陶谦与我有杀父之仇,陶谦虽死但其罪不可赦,更有大耳贼刘备,我等鳌兵数日尚未得徐州一城一地,此人却坐收徐州全境,恨煞我也,我誓不饶他,各位尽快回去整顿兵马,择日与我进兵徐州,取那大耳贼的首级……”
“遵命。”
一干文武陆续散去,与此同时,曹操对各路诸侯的委任和封赏也陆续发出,曹操有意将封赏袁峰和袁绍的事让天下人皆知,于是乎,袁峰和袁绍两人尚未接到封赏,但天下人差不多都知道这事了,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果然大为不快,曹操的奸计得逞……
第三十八章 借花献佛 出兵汉中
曹操大肆册封天下诸侯,自己被封为大将军,虽然前来宣旨的官员还没有到长安,但这道消息却飞到袁峰手中。虽然自己被升了官,但袁峰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曹操给自己升官那绝对是没安好心,更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虽然册封了不少诸侯,但却将自己顶在了大将军的位置上,袁峰对此是哭笑不得,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却被曹操硬推上大将军之位,这当然不是曹操无知,恐怕曹操故意这么做的,目的恐怕就是激起各路诸侯对自己的不满,别人有什么反应袁峰不清楚,但自己那位便宜大哥袁绍肯定对此不满。
当唐周将这道消息传到袁峰手中时,袁峰正在和手下的一帮文武议事,听闻袁峰被封了官,众将倒是挺高兴,唯独荀彧和郭嘉两人苦着一张脸,想必这两人也是看破了曹操的用心了,见袁峰收到消息之后就默不作声,荀彧起身向袁峰说到,
“主公,曹操此举不安好心,依属下所见,主公最好对大将军的位置推辞不受——”
荀彧的话还没说完,张飞就抢着说到,
“哼,即是朝廷封的官,哪有再退回去的道理!这官又不是咱们向曹操那厮要的,是他自己送上门来的,这等好事焉有推辞不受的道理……”
“唉,翼德,官职再高但都是些虚名,要之又有何用,你且听文若将话说完再争不迟。”
张飞闻言只好退在一边,荀彧见状接着说到,
“主公所言极是,官职即是虚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曹操手握天子却为何只给自己芝麻大一个小官,而将重要的官职全都封给主公和各路诸侯,我看曹操是在转移天下人的视线,他夺了天子风头日盛,眼下既想扩充实力又不愿招致各路诸侯的目光,所以才出了这么一招棋,如此一来就将世人的目光转移到主公身上来了,主公虽然功勋盖世,但资历却不足以服众,年纪轻轻就坐上大将军之位,肯定会让不少人心生不满,而这种情况恰好是曹操最愿意看到的……”
“曹操这一招可是够险恶的,我若受了这大将军之位就中了他的计,若依文若所说不受这官职,曹操恐怕还会使出不少后招,我们即将对汉中用兵,哪有心情和曹操做这些明争暗斗,奉孝,你觉得我该如何办?”
这大将军的位置对自己来说可是个烫手山芋,袁峰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处理,只得广泛征求意见,见袁峰问自己,郭嘉立即起身说到,
“主公,依属下所见,这大将军印绶主公不能接下来,接下来那就称了曹操的心愿,但又不能退回去,退回去会堕了主公的名声,如此一来,主公就只剩下将这大将军印绶让出去一途。”
袁峰闻言眼前一亮,心说倒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好招数了,曹操想摆布自己和天下诸侯,自己为何就不能借花献佛,袁峰大喜之下立即说到,
“好!我看,就将这大将军的印绶原封不动地送往冀州,奉孝觉得如何?”
“主公英明。”
郭嘉心里其实有两个人选,那就是袁绍和袁术,因为只有让给这两人才不至于让曹操有机可乘,毕竟这两人的辈份都在袁峰之上,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他们也不会弱了袁峰的名头。而对于袁峰来说,这两位他当然更倾向于袁绍,要送给袁术恐怕立即就将袁绍给得罪了,而且就个人因素袁峰也不愿让给袁术……
至此,这件事的处理方法就这样定了下来,当朝廷的天使将大将军印绶送至袁峰面前时,袁峰坚决不受,但却没有将印绶退回许昌,而是差人送往冀州,交到袁绍手中。让袁峰哭笑不得的是袁绍不但受了大将军的印绶,居然将曹操给他送去的太尉印绶派人给袁峰送了过来,那意思就是让袁峰坐太尉之位,以张飞为首的众将不由大怒,袁绍这样做不异于羞辱人,但袁峰不以为意,将太尉的印绶留了下来,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尉。
很快,秋季便来临,虽然张鲁将汉中布置得好似铁桶一般,但并未让袁峰取消攻打汉中的计划,相反,袁峰攻取汉中的决心无比坚决,曹操用官职来挑起诸侯对他的敌视这一招让袁峰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曹操这么快就注意到自己,忍不住出手对付自己,天知道他以后还会用什么招数来对付自己,必须尽早地为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后方才行。
长安城中,袁峰将原本属于王允的府宅定为自己的临时住地,长安虽然让董卓重新修建了一回,但董卓修建的重点可是皇宫,袁峰可不敢公然到皇宫之中住下,只好暂时将就着住下了。眼下即将出征,袁峰将一干文武会集起来商量作战之事,众人似乎也知道袁峰即将用兵,张飞首先抢出来叫道,
“主公,这回怎么也该轮到我张飞做先锋了,主公当年可是有言在先,若遇上战事我定为先锋,这回攻取长安俺张飞虽然捞了个先锋官,但李傕郭汜这两个草包太不经打,俺的长矛还没捅到他们身上这两个家伙就投降了,不过瘾……”
眼见张飞抢着争先锋官,其余众将也毫不示弱,纷纷向袁峰请命。事实上,这一战怎么打,派谁去打袁峰心中早已和郭嘉荀彧商量好了,当下向众人说到,
“诸位,作战计划我已拟好,众将听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