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向上人生-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饺嘶魍耍飧隽俗匀徊桓创嬖凇
“哈哈,文若此言深得我心,所谓擒贼先擒王,我们可不能被马腾和韩遂的这一招给弄慌了神,不然就贻笑大方了。这两人一年之前偷袭长安的旧账我还没找他们算清,如今却是又生异端,自动送上门来了,这倒省了我远赴西凉找他们麻烦……”
弄清了事情的关键所在之后袁峰一身轻松,不由得跟荀彧和郭嘉开起玩笑来,二人也不觉莞尔,之后荀彧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赶紧抱拳向袁峰说到,
“主公,属下方才忽然记起一事,或许对此次对阵马腾和韩遂有所帮助。”
“哦,快讲。”
“遵命。主公方才说起一年之前马腾和韩遂偷袭长安,属下忽然有所领悟,马腾此人属下并不了解,只知其自称马伏波之后,实则是一草莽出身;韩遂其人属下却是知道,此人乃西凉名士,这两人似乎称兄道弟,但我料其必然貌合神离,韩遂必然耻于与马腾为伍,主公可试着施离间计。再者马腾有一子名叫马超,此人勇猛无比,曾和子龙将军大战三百回合不败,但我观马超此人性烈如火,主公可从马超入手离间马腾和韩遂……”
“哈哈,尚未出征便已料敌预先,有文若运筹帷幄,奉孝随机应变,我何愁马腾和韩遂大军,单是文若这几句话就抵得上十万西凉骑兵,哈哈……”
面对袁峰的称赞,荀彧不由连连拱手,袁峰心中却是惊骇不已,演义中曹操被马超韩遂的联军杀得割须弃袍,最后能得胜正是离间计的功劳,这计谋一道还真是殊途同归,万变不离其中。
第五十五章 拟建水军 曹操用计
建安二年,马腾和韩遂在金城和西凉等地密谋征讨袁峰,但还未等他们出兵,关中等地却提前进入了雨季,原本关中等地通常要到六七月之后才进入雨季,但今年五月刚刚结束雨季就来了,而且较之往年的雨季,今年的雨势特别大。大雨刚刚持续半月,长安周边的许多郡县都已向袁峰发来求救文书,一大堆的告急文书看得袁峰不由乍舌,心说这要得多大的雨才能造成这般险情啊。不过这场雨也不是对袁峰完全无利,至少它延缓了袁峰和马腾韩遂之间的战争,如此大雨休说骑兵,就连步兵都是寸步难行,马腾和韩遂的兵马自然到不了长安,袁峰心里也不希望及早开战,现在多一天时间自己的实力就要提高一些,着急的应该是马腾和韩遂。
长安,袁峰正在署衙之中忙个不停,统领各地的救灾赈灾,荀彧一身湿漉漉的从外面赶了进来,袁峰一见赶紧停下手中的事情,给荀彧递上一块干布,荀彧也不客气,接过来胡乱拭擦了几下赶紧向袁峰说到,
“主公,前去各地打探灾情的官员已经陆续赶回,各地的大雨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陈仓和咸阳等地几乎已经被大水淹没,武功和池阳诸县连续发来告急文书,……”
袁峰越听眉头就皱得越紧,以往袁峰的领地内差不多都是风调雨顺,只是偶尔发生一些干旱,这洪灾袁峰可是头一回遇上,以往的重心也都在抗旱上,哪里料到老天会突发一场大雨,这回可是打了一场无准备的仗。袁峰心中也纳闷,关中地处内陆,按说不该有这么大的雨,难不成老天见自己如此顺风顺水,也要横插一脚妨碍自己一番,袁峰抛开这种荒谬的想法向荀彧问到,
“文若,渭河的水势如何了?”
“渭河的水势虽然凶猛但尚未成灾,徐晃和张飞两位将军正在日夜加修堤坝,但愿还来得及。”
“哎,也只能如此了,现在只能祈求这雨季能早些结束。”
袁峰不由苦笑,自己也有被老天为难的时候,早些年前袁峰深陷火海之时曾被老天救过一次,让袁峰以为老天站在自己一边,但现在看来情况并不如此,看着屋外瓢泼一般的大雨,袁峰忽然向荀彧问到,
“文若,关中尚有如此大的雨势,那关东和淮南等地呢,是不是也是这般情形?”
由于大雨造成道路中断,袁峰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收到洛阳和关东等地的消息,此时只能凭自己来推断。袁峰此话一出荀彧便明白袁峰在想什么,当下开口向袁峰说到,
“主公,荀彧自幼于颖川长大,对关东等地的气候也略知一二,眼下关东也应该进入雨季了,但天道无常,关东等地到底是何情形,荀彧也不敢妄加揣测……”
“好一句天道无常,文若,这场大雨倒让我突然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组建一支水军,这种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船,有了水军也就等于有了自己的船,那样我方救灾的士兵在水中就可以来去自如,不至于眼下这般窘迫,……”
荀彧闻言不由点头,各地眼下最缺的就数船只,大多数士兵都是靠一些木板来充数,这哪能和船相比,救灾的效率自然不高了。
“主公所言甚是,只是匆忙之间恐怕无法凑齐组建水军的船只……”
“文若,此事不急于一时,这回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以后再遇上这种洪灾之时我们定然有了防备。”
说起以后荀彧不由略带深意地看了袁峰一眼,没等荀彧开口说,袁峰自个儿就说开了,
“文若想必是在想大灾之后这些水军该何去何从吧,呵呵,实不相瞒,我的确想借此机会组建一支水师,事实上我心中早已有此想法,只是怕你们反对所以才没有提出来。眼下我们还在关中偏安一隅,之后很长时间恐怕都得在北方四处征战,用到的也大多是骑兵和步卒,北方偏于干旱,河流稀缺,水师恐怕难有勇武之地,也可有可无。但若要光复汉室,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南下与盘踞南方的势力决战,江南河流众多,届时水师便成了咱们必不可少的力量了。”
“主公深谋远虑,荀彧佩服。”
“文若不必佩服我,我料你心中恐怕也有这样的打算,只是碍于众将的情面而没有提出来而已,我麾下诸将都是马上将,就连我自己也是旱鸭子,没有必要我是实在不想组建水师……”
荀彧虽然不明白旱鸭子是什么东西,但袁峰提议组建水军的事他确实早已想到,只是北方历来轻视水战,荀彧是担心袁峰和诸将反对而没有说出来,毕竟组建水军可是一大笔花销,荀彧也没有把握说服袁峰等人,如今袁峰亲自提起荀彧刚好借机进言,
“主公所言甚是,正因为北方各路诸侯并不注重培养水军量,我们就更应该兴建一支水军。再者,北方虽然河流稀少但却有一条贯通东西的黄河,若能组建一支水军,主公与敌交战之时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黄河将兵马运送到敌人后方,如此一来我军的胜算就更大了,只是这组建水军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水军士兵,北方士卒大多不习水性,士卒的训练恐怕会很难……”
“呵呵,这点我早已经想好,我军的士卒虽然不习水性,但黄河、渭河两岸却有不少渔民,我们就从这些人中间挑选一些精壮作为水军的雏形,待水水军形成规模之后再慢慢扩充,你看如何?”
“主公考虑周全,荀彧佩服。”
荀彧现在对袁峰的头脑是惊叹不已,至此他也明白袁峰组建水军的想法恐怕很早就有了,不然哪有计划得如此周密的,但袁峰的卓远见识仍让他佩服不已,荀彧的模样让袁峰不由好笑,被聪明如荀彧这样的人敬佩袁峰也有些飘飘然,不过他倒很快就恢复冷静,现在水军的事八字都没一撇,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袁峰向荀彧说到,
“文若,我有一事还需你帮我参详,组建水军之后,我军之中谁可以做水军主将?”
荀彧闻言不由皱眉沉思,袁峰这话可是难住他了,荀彧把主将念了一个遍也没想出谁擅长水战,只得凭直觉向袁峰说到,
“主公,依属下之见,徐晃可为水军主将。”
“哦,文若为何看好公明?”
“主公,属下并非看好徐晃将军,我军之中恐怕没有以水战见长的武将,徐晃将军也不擅水战,属下举荐徐晃做主将,一来是徐晃智勇兼备,而且沉稳;二来徐晃跟随高顺将军修习兵法,对练兵之法略微擅长,是训练水军的不二人选……”
“好,水军就交给徐晃来训练,至于建造船只和招募士兵,文若还要从中多多协助才是。”
“遵命。”
袁峰和荀彧敲定了组建水军的事,远在淮南的曹操也期望自己手中能变出一支水军来,关中大雨,关东等地也没能幸免,淮南比关东更早进入雨季,曹操率领的大军如今都被困在泥泞中。从出兵到现在已经近一年,曹操虽然将袁术打得节节败退但始终未能拿下袁术的根基淮南。
淮南,曹操一行人顶着细雨大摇大摆来到淮南城外,淮南城中的袁术与其麾下将士早已被曹操层出不穷的计谋打怕了。袁术更是严令各路守军紧闭城门,他虽然吃了败仗但采取的策略却非常正确,淮南城中钱粮充沛,就算守上两年也不成问题,而曹操等人却是劳师远征,自然不能持久,这样耗下去撤军的必然是曹操。城外,看着紧闭的城关曹操不由一跺脚,
“想我曹操东征西讨无往不利,何时遇上如今这般情形,袁术这厮太过可恨,等破了城我定要亲手处决他……”
一旁的荀攸闻言不由苦笑,荀攸新投到曹操帐下,他并没有听从自己叔父荀彧的召唤投靠袁峰,而是效命于曹操帐下,他感觉曹操正是难得的明主,袁峰再怎么厉害恐怕也难以相提并论,再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可是袁峰不能比的。正如荀攸所料,他投靠到曹操麾下就得到重用,曹操并没有因荀彧为袁峰效力而怠慢荀攸,反而封荀攸为军师,将荀攸视为亲信,言听计从。荀攸自然感激不已,拼死效命,见曹操发完牢骚,荀攸开口劝道,
“主公,所谓物极必反,这场雨已经持续数月有余,我看不久之后将停下来,主公应催促将士们修复战甲和兵器,以待来日攻城才是……”
“公达,我军在水中泡了近两个月,战甲和兵器都生锈了,就算大雨停下来我们恐怕也无力再战,再者,军中的粮食只够十日之用,运粮的人马一点音信都没有,此事我丝毫不敢透露,但倘若开战这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一旦将士们知道我们粮尽,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荀攸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他倒不是怕死,而是惊讶于曹操的镇定功夫,粮草只够十日之用曹操还能捂到现在才说,要换成别人恐怕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了。军粮可是部队的根基,而曹操却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一般,荀攸不由咽了咽唾沫,
“主公打算怎么办,撤军么?”
“事已至此,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我已传令收拾行装,准备撤军了。”
“主公万不可如此,不然我们辛苦得来的城池又会落入逆贼袁术手中,我军此番的征战就白费了。”
“不这样做又能如何,难不成让袁术自己打开城门献降么?!”
“主公,我军受大雨之苦,袁术何尝不是,属下有一计,不费主公一兵一卒便可叫袁术束手就擒。”
“当真,公达为何不早说?!”
曹操闻言不由大喜,荀攸却是摇头说到,
“主公,此计太伤天和,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属下不忍用之。”
“到底是何计让公达如此为难,不如说来听听。”
荀攸并不开口,而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曹操沉吟半响之后惊喜地说道,
“公达说的可是水淹?!哈哈,公达此计甚好,我早该想起来才是……”
曹操说完就转身而去,荀攸却是呆呆地站在原地,刚才他在曹操脸上看到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荀攸顿时有些明白,曹操恐怕早就想到水淹淮南,也觉得此计伤天和,只是在等着自己来做这个恶人而已,荀攸不由苦笑,他总算见到了曹操奸诈的一面……
第五十六章 水淹淮南 袁术败亡
建安二年,对淮南久攻不下的曹操不顾刘备等人的反对,毅然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引来附近的淮河之水大淹淮南。淮南城池本就处在低洼之地,大水一到淮南周围很快就沦为一片泽国,而且片刻之间这大水还不会散去,淮南内外几乎都是齐肩深的大水,城中的军民只得聚集在城墙和高楼上苟延残喘。曹操的军队则早已在大水到来之前退到高处安营扎寨,只留下一座淮南城浸泡在大水之中……
淮南城中,此时的袁术早已没有刚刚称帝时那般春风得意,曹操的一场大水既淹没了淮南,也冲垮了袁术心中的凭仗,大水淹没淮南之后袁术就一病不起。袁术的皇宫之中,一帮医官正忙着给卧病的袁术会诊,长史杨弘匆匆忙忙地来到外面求见,袁术吩咐宫娥支起自己的身子后便让杨弘入内,后者一进屋就扑通一声跪在袁术榻前悲声哭到,
“陛下,城中到处都是大水,兵甲生锈,粮食发霉,将士们和百姓都苦不堪言。眼下内有大水为患,外有强敌环伺,我朝危在旦夕,陛下,臣恳请陛下迁都!”
“迁都?”
靠在榻上的袁术闻言虚弱地一笑,目光却直直地望向皇宫之外,看着屋檐上不停落下的雨滴,袁术满脸都是苦涩。在曹操引来大水淹没淮南之前袁术还在为这场大雨欢喜不已,但现在这雨倒成了他的催命符,现在根本不用曹操来取自己性命,这场大雨就足以击垮自己,想到这里袁术不由恨声道:
“苍天无眼,为何相助曹贼而亡我袁术,我袁术本是顺承天命而称帝,为何偏偏不得上苍的眷顾,所有人都弃我而去……”
说到悲惨处袁术不由放声大哭,一旁的杨弘也是一脸悲色,当初袁术称帝时是何等风光,麾下兵力数十万,战将千员,文臣更是数不胜数,放眼天下诸侯没有一个能与之匹敌。如今那些文武却是死的死,逃的逃,到现在还留在袁术身边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待袁术发泄一番之后杨弘再次说到,
“陛下,我朝如已是今危在旦夕,微臣恳请陛下商议迁都一事!”
“爱卿,天下虽大,但却没有我袁术能够容身的地方,淮南已是我们最后的根基,舍了此地我们还能往哪儿去?”
“陛下万万不可因小失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菜烧,区区淮南怎能与天下大好江山相比,只要陛下保重龙体,兴复我朝便指日可待。孙文台之子孙策孙伯符数年之间向陛下借兵过江东,如今已在江东站稳脚跟,陛下何不去江东谋得一番帝业?!”
袁术闻言眼睛顿时一亮,如果能保住自己性命还可以成就帝业,那他何乐而不为,袁术急声向杨弘说到,
“爱卿真乃忠臣,朕这就派你赴江东宣旨,传令孙策引兵前来营救朕,孙策之勇更胜其父孙坚,他若肯来曹操不足为虑。昔日朕曾经提拔孙坚,后来又收留孙策,两番有恩于孙氏一族,料孙策不会忘恩负义,爱卿即刻前往江东……”
袁术匆匆拟完一道圣旨之后杨弘就偷偷奔江东搬救兵去了,做完此事之后袁术的精神总算好了一些,于是急忙召见各路将领,令其紧守城池以待援军,众将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依令行事……
袁术自以为得计,于是打起精神坚守淮南,殊不知杨弘偷出淮南没多久就被曹操派出的游骑抓获,袁术那道求救圣旨自然一并落入曹操手中,曹操看完不由大笑,
“袁公路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居然向旧属孙策求救,可惜这求救信永远到不了孙策手中,哈哈……”
“曹贼,你不得好死!”
杨弘破口大骂,他伪装成客商潜出淮南,一路小心翼翼但还是没能逃出曹操的魔掌,知道自己这回恐怕难以善了,杨弘干脆大骂一通解气。杨弘本以为曹操会一怒之下杀了自己,但没想到端坐主帅位上的曹操却是一副听得津津有味,很是享受的样子,杨弘不由泄气,自然也没有力气再骂下去,曹操却是意犹未尽地说道,
“骂得好,平日里我听到的全都是些奉承的话,从来没有被人这般痛快地骂过,你们这些儒生读破万卷书,骂起人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杨长史为何不继续骂下去了?”
“曹贼,休要得意太早,我只恨天不助我朝而助恶,你要杀便尽管杀吧,我杨弘决不皱一下眉头!”
“哈哈!好骨气,袁公路帐下居然也有阁下这等人才,可惜注定要明珠暗投,你若恳降了我,我可以不计前嫌照样重用你。”
杨弘干脆将脸转向一边不再说话,曹操自讨了个没趣,吩咐士兵将杨弘押下去看管之后曹操向下首的荀攸说到,
“公达,袁术气数已尽,我意趁此机会消灭袁术以绝后患,你看可否?”
“正该如此,诚如主公所言,袁术已是穷途末路,淮南更是摇摇欲坠,此时攻城定能事半功倍。”
“好,传令下去,全军回返淮南,待大水一退立刻进军,不给袁术任何喘息机会!”
对袁术更加不利的是,这场大雨的走势被荀攸言中了,大雨不久便停了下来,转而却是烈日暴晒。淮南周围的大水很快退去,路面也逐渐干涸,曹操的大军再次将淮南团团围住。与此同时,亲自回返许昌押运粮草的曹洪也将救命的军粮送到曹军营中,曹操心中再无顾虑,立即对淮南发动猛攻。夏侯惇,夏侯渊和刘备各领人马攻打一面城墙,曹操自己也亲自引兵攻打一面。四路大军猛攻淮南城,袁术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他渴望的援军还没来,曹操的大军却来了,而且是四面围攻,这曹操看来是不想给自己留活路啊,
“曹贼可恨,待我援军一到看他如何嚣张……”
就在袁术自言自语的时候,大将纪灵和主簿阎象一脸焦急地来到袁术面前,袁术见状心中不由一惊,不等两人说话就抢先问到,
“两位爱卿,曹军攻入城内了?”
“陛下,曹军并未攻破城池。”
袁术闻言心中一松,只要城池还在自己手中就好,但看纪灵两人脸上仍是一脸焦急袁术不由奇道,
“两位爱卿可有要事禀奏?”
“陛下,我军将士的兵甲箭矢和守城器械都被大雨破坏,而且未得到及时修缮,微臣担心,担心城池守不住。”
主簿阎象咬牙说道,一旁的纪灵立即点头附和,袁术闻言脸色顿时一僵,淮南对自己的重要性再明显不过,如果丢了淮南自己真的完了,袁术不由急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援军呢,孙策的援军怎么还没到?”
纪灵和阎象同时摇头,他们每天都在城上观望,城下尽是曹操的军队,哪有什么援军,就在袁术等人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小校匆匆来到三人面前,
“陛下,城下有人自称曹操,扬言要见陛下。”
“陛下,此必是曹贼的阴谋,陛下不可轻易前去。”
听完小校的禀报,阎象抢先说到,袁术犹豫一番之后笑道,
“爱卿不必担心,曹操若是停止攻城那是对我方有利,现在多等一刻我们活命的机会就多上一分,曹操要与我叙话我正好趁机拖住他,不让他引兵攻城。”
袁术说完大步向城墙上走去,连皇帝出行的仪仗也没带,纪灵和阎象两人赶紧一前一后跟着上了城墙,袁术来到城上定眼一看,城下之人正是曹操,
“曹阿瞒,你有什么话要与朕说,现在尽可说来。”
“啊呸!袁术,你擅自称帝,不尊朝廷,居然如此不知廉耻,在我等大汉官员面前称尊,我原本还想念及当年并肩作战讨伐董贼之情,给你留一条活路,但现在看来,你连董贼都不如,我曹操耻于与你为伍……”
“曹阿瞒,当年你只不过是一方小小诸侯,我弹指就可以灭掉你,可恨董卓那厮没能杀掉你,不过即便如此这淮南也会是你的葬身之地,待我援军一到,你就再也不会有当年那般好运了,哈哈……”
袁术在城头大笑,曹操却不以为意,在曹操脸上并没有看到惊慌失措的表情,袁术不由失望,但当他看到从曹操军中被押出来的杨弘之后,袁术失望的表情瞬间转为绝望,城下曹操却是嘿嘿一笑,
“袁术,认得这个人吧,他叫杨弘,是你的长史,也是你派去搬救兵的,可惜他没能从我手中溜走,哈哈……”
城上的袁术好似被抽光了所有力气一般,瘫倒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顿时一阵骚动,纪灵和阎象赶紧将袁术扶下城墙,曹操打马而回。之后曹军再次攻城,这回守城的袁军却没了之前那种寸土必争的斗志,曹操用的这招正是攻心,既击垮了袁术的信心,也击垮了守城将士的信心……
城中,被抬下城墙的袁术仍然两眼空洞,阎象呼喊一阵之后袁术才回过神来,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纪灵和阎象,袁术开口说道,
“两位爱卿,朕已经完了,淮南也完了,你们各自突围或者投降去吧。”
“陛下,纪灵愿意死战,率城中将士誓死保护陛下突围!”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我们自己突围出去,江东已经去不得了,曹操很有可能已经派兵堵住我们去江东的道路,眼下唯有往北而去,投奔冀州或者长安……”
阎象快速向袁术说到,后者却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投奔袁绍和袁峰袁术根本就没有想过,但现在恐怕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了,能够救自己的恐怕唯有这两人,袁术向阎象说到,
“爱卿,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你快去宫中将朕的传国玉玺拿来,我们这就投奔冀州……”
阎象立即转身而去,眼下袁术手中能够拿出手的东西恐怕就只有传国玉玺了,拿着玉玺保命的机会就更大一些,阎象前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