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返城之前-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丫头起来了?起来就好,俺还打算一会去叫你起来吃完饭。”闫婶子见到宁熙从房里出来后说道,“那过来先把晚饭吃了,趁着都这些还热。”

“嗯,好的,婶子。”宁熙应答道。

坐在桌子边吃饭的时候,闫婶子同宁熙说了一下地里的事情,说今年的收成看着比往年好,今年能分的粮食比起去年可能会多点。

闫婶子说完后还加了一句,“你也不用担心公分的事情,工分大队书记都已经给你记上了,保底的,而且再怎么说身体才是第一,等身体好全了,你下地干活啥的,婶子放心。”

宁熙因着高烧晕倒在地里的事情这几天成了大伙儿聊天的话题,都夸这闺女是个实在的,放眼整个村子里都难找到几个跟宁熙一样的。

闫婶子跟人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难免会对这些来村里的知青做比较,相比之下,心里的天平偏向了宁熙这边。

还是宁熙这闺女实在,不像那个住在别家的女知青那样,仗着自己长的俊歪歪心思多,成天想着怎么能提前返程,宁熙长的可比她俊多了,也没见着有那么多的歪歪心思,归根究底还是爹妈教养不好,好好的一个闺女给养歪了。

可惜这么好的闺女不能给自己当儿媳妇,要是她家谨行能有个实在的媳妇儿,他在部队里也就不用担心后方出乱子。

唉!真可惜!

这个念头让闫婶子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一样,她越是满意宁熙就越是想着以后宁熙的返程,心里头因此而显得空空的。

“谢谢你婶子,你对我真好,要是没有你照顾的话,我怕是也不会好的这么快。”对于闫婶子的照顾,宁熙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前世她在插队的时候,每次有个什么不好的,闫婶子都是尽心照顾她,而她能报答闫婶子的也只有在下工后帮着闫婶子做一些她及力能做的事情。

闫婶子的馒头蒸的很松软,宁熙细细的品尝着这令人怀念的味道,好像她很久没有尝到这个味道了,她没疯之前在单位上班的时候经常在食堂里吃饭,疯了之后,福利院的饭菜更是没法入口,只能说是填饱肚子,饿不死。

能再次尝到这个味道,宁熙突然觉得她能清醒的活着,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你这丫头,赶紧吃饭,一会冷了就不好吃了。”闫婶子说完后,二人便安静地吃着晚饭,没再说什么。

吃完饭后,宁熙帮着闫婶子收拾碗筷,就在这时,闫婶子家的院门外有人在喊,闫婶子手上没得空,就让宁熙到外头看看是谁在喊门。

宁熙应了下来,走到院子打开院门一看,来人是村里的其他五个知青,四男一女全部都过来了。

院门打开后,其中的一个男知青上前说道:“宁熙,你病好了?”

宁熙仔细一看,不用多想便叫出对方的名字:“李彦之,你们怎么来了?”

另一个站在李彦之身边的男知青说道:“今天听闫婶子说你退烧了,所以我们趁着下工后过来看下你,不过看你精神还不错,我们也就放心了。”

这个说话的男知青叫汪洋,宁熙记得汪洋前世在她返城后不久也跟着返城了,后面的事情她也不是很清楚了,不过他们能过来看她她已经是很感激了。

“你看我这记心,你们快进来,屋里坐会。”宁熙说话的同时让他们进来。

五人也不客气,直接进了院子,宁熙领着五人去了自己的房间。

大家坐下后,询问着宁熙的情况如何,宁熙也说道自己已经好了很多,最多歇个两三天的时间就能继续上工。

进屋后,大家都聊的很开,唯有五人中唯一的女知青赵秋华一句话也没有说,用一种宁熙看不懂的眼神看着宁熙,看的宁熙浑身不自在。

“秋华姐,你这样看着我,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不妥啊?”宁熙看着眼前的这个女知青,若不是她有了前世的经历,怕是怎么都不可能会知道这个长她两岁的女人心狠的没边。

宁熙记得很清楚,赵秋华来自S市,父母只是工厂的工人,家庭条件只能说是一般,而且她在插队的时候还是跟刚下乡的时候傲气的很,都来了好几年还都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上工也不积极,但是她却在四个男知青里面人缘很好,很得男知青们的关心,李彦之来插队来的早,对后面来的知青关照很多,接触多了赵秋华就跟李彦之好上了,当时两人海誓山盟,非卿不娶非君不嫁,那感情好的,大伙儿都觉得他们以后结婚那是砧板上钉钉的事情。

谁知道世事难料,谁也不会知道当村里公布了返城名额后,全部都改变了。

那时候上面给村里的返城的名额只有五个,他们插队的知青有六个人,所以说最后只能有五个人能返城回家。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知青们都忙着找关系找路子弄到返城的名额,到最后,只有赵秋华没有,其他五个,包括自己都得到了那个宝贵的返城名额。

☆、第5章 回忆

赵秋华没有得到返城的名额,心有不甘那是肯定的,毕竟别人能得到名额而她没有,为了这个名额她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在里面,可到最后,五个名额一个都落不到她头上来。

这样的结果让赵秋华郁郁寡欢,她想着没了返城的名额,她回不到自己家乡,一辈子都要困在这个小村子里。赵秋华一想到往后的日子里,她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城里人,而成为跟她看不起的农村人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她不要过这样的生活,她不要!

李彦之看见对象因为没有得到返城名额而变得万分憔悴的模样,他心里自然是不舍,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赵秋华在他人眼里再不好,但是在他李彦之眼中,他这个对象虽然说脾气不是顶好的,但人无完人,只要他觉得人好就行,他始终觉得他对象其实还是个心灵很善良的一个姑娘。

自己对象的苦愁李彦之都看在眼里,想到自己过不久就要返城回家了,而他对象还得在这农村里呆着,这让李彦之真的是左右为难,他来插队快七年的时间了,说不想接着返城的机会回家那是骗人的,可是内心又舍不得心上人成日愁眉苦脸。

在两人的一番海誓山盟之后,李彦之心一狠,牙一咬,就把这个宝贵的返城的名额给了赵秋华,自己继续留在农村里。

李彦之把这个名额给赵秋华内心百感交集,他想着只要赵秋华心里有自己,他就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回到城里,到时候他就可以继续跟赵秋华在一起了。

可惜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却是最残酷的。

赵秋华得了李彦之的返城后,很快就办理好了返城的手续,她也是这五个返城知青中最早返城的那个,当时李彦之送赵秋华回家的时候,二人泪水行行,最后是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剩下的那些得了返城名额的知青们陆陆续续的踏上返城回乡的路,在李彦之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那个他们呆上了好几年的省。

赵秋华刚回到S市的时候还跟李彦之有通信,随之时间一长,从S市来的信件也慢慢的开始变少了,在赵秋华返城后半年的时间后,她给李彦之的信里夹带了一张结婚帖子,外加一封分手信。

李彦之满心欢喜的接到赵秋华的来信,他想着之前赵秋华来信少了,自认为赵秋华忙工作去了,写信这件事情多少是怠慢了点,但是起码还有来信,还给他一个盼头,可是当他打开赵秋华给他的信后,他整个人都崩溃了!

李彦之心中的好女孩给了他最致命的一击,灭了他唯一的希望。

当时李彦之把他的返城名额给赵秋华的时候,他家里人劝李彦之不要把这个宝贵的名额给赵秋华,毕竟家里人为了这个名额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才弄到的,就这么被李彦之轻而易举的送人了,家里更是气的没法。

这件事情闹到最后,李彦之的家人就再也不管李彦之,也不想管他了,因为他把家人的心血白白浪费掉,让他们寒了心。

李彦之因为这件事受到的打击不小,为此浑浑噩噩地过了好些时候,还好他跟返城的那几个知青还有信件来往,后来他得了国家高考的消息后才振作了起来。

可惜,人生总是有不顺的时候,李彦之以为以他的能力,能考上大学,可是在他高考的时候,他因为疲劳过度昏倒在考场上,与考上大学的梦想失之交臂。

李彦之醒来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是没有希望了,沉重的打击让他的精神慢慢的消沉下去,最后,成了村子里唯一的疯子。

李彦之疯了后,村里安排了人照顾了好些年,直到那家专门给疯了的知青开设的福利院建立后,村里人就把他送了福利院,没过几年,宁熙因为家破人亡的打击,也跟着进了李彦之所在的这家福利院,直到宁熙死的那一刻。

眼前的赵秋华是李彦之噩梦的开始,宁熙在想,当初李彦之那个时候不心软的话,疯的那个人怕是会变成赵秋华了。

赵秋华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我这只是想仔细看看你是不是完全好,你看这秋收很累人,生着病你还非要死磕着下地,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要是她生病了,肯定是请假在屋里休息,干活这事,就让别人去好了!她才没有像宁熙傻呆呆的死心眼,在这农村里,再艰难都要最大的让自己过的舒坦。

唉,可惜怎么都比不上她家里的条件,插队快四年的时间了,她真的好想回家,这样的日子她真的是快受够了!

对方话里的意思是真是假,宁熙不去多想,因为在宁熙的心里她还真的不想跟赵秋华有过多的接触,单凭着前世她对李彦之那么狠心这一点,宁熙就知道赵秋华这人不值得深交。

“呵呵,这不是相应国家的号召嘛,说的实在点,就是为了能多赚点工分。”宁熙实话实说,她这么努力干活就是为了赚工分不饿肚子。

宁熙这话让在场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大家都没有想到宁熙会说的这么直接,跟平时有些呆呆的模样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变。

而赵秋华在笑的同时心里又看不上宁熙的俗气,还京城来的呢,就这样?

“行了,大家干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今天过来是给你送毛|主|席语录的,等秋收完了,大队上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学习,你就趁着休息的时候好好看看,到时候等我们忙完再一个一个学习多少也省了点时间了。”李彦之说道,村大队上就只给发了最新的两本毛|主|席语录,村里一本,给他们知青一本。

宁熙应道:“好的,我趁着这两天休息好好看,到时候咱们一起学习。”

对于李彦之,宁熙有种很深的感激之情,当初她刚来村里插队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李彦之帮衬着,她记得刚来的那个冬天,要不是李彦之教她用烫热的萝卜敷手的话,她这双手在冬天估计啥都干不了。

对于这么好的一个人,前世他就是太信他喜欢的女孩,毁了一生,倘若他心硬一点没把那个名额让给赵秋华的话,依着李彦之的才学,肯定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只是,前世的他,可惜了;今生她还真的不希望对方再走老路,最起码不要给赵秋华给蒙蔽毁了自己。

☆、第6章

语录给了宁熙后,几人继续闲聊着,说着一些村里的事情。

闫婶子端着一小盘炒好的野生榛子进来,放到他们面前,笑着说道:“你们过来,婶子这也没什么好招呼的,这些是俺前儿个得空到山上打的野榛子,味道不错,大伙儿尝尝。”

闫婶子是典型的东北妇女,为人豪爽,也很热心,即使她寡居十多年辛苦的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也没有把她这份对生活的热情磨灭掉。

宁熙笑着说道:“婶子,你真客气,谢谢你!”闫婶子对她真的是好,好到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报答闫婶子了。

闫婶子不在意的说道:“没什么的,这也是山里头弄来的,也不值几个钱,你们快尝尝尝尝味道行不!”说着招呼着大家拿盘子里的野榛子,那热情的模样让大家没法拒绝闫婶子的美意。

李彦之来插队来的早,跟村里人早就打成一片,所以他率先拿起野榛子,剥开一个放到嘴里。

闫婶子炒野榛子的手艺不错,野榛子给炒的脆生生的,放到嘴里一嚼,野榛子的香味溢满口中,直让李彦之开口夸,“婶子的手艺真好,这榛子炒的真香,味道真好!”

闫婶子给李彦之这话夸的眉眼弯弯,直招呼他们吃,“你们吃啊,婶子那里还有的是,别不好意思!”

闫婶子一个寡妇能在村里站得住脚,自然有她的过人之处,这群年轻人的拘谨她怎么看不出来,想着,城里来的孩子就是跟乡下的不同,不像乡下的娃儿见到吃的就猛往自己兜里抓,恨不得全部装自个儿兜里去。

得了闫婶子的鼓话,大伙儿这才开始拿起野榛子来剥,一时间大伙儿都夸闫婶子炒干货的手艺好,夸的闫婶子眉眼弯弯,脸上挂着大大笑容。

见着大家吃的挺欢的,想着年轻人她一个老太婆参合个啥,于是闫婶子说道:“你们聊着,婶子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就离开了宁熙的屋子。

闫婶子对宁熙好,村里人大伙儿都知道,汪洋咬着野榛子语带羡慕地说道:“宁熙啊,闫婶子对你可真好,还真是让人羡慕你啊!”

来这里插队的知青,跟所住的那些人家关系有闫婶子跟宁熙这般好的,没有多少,基本上是能过得去就行,看着闫婶子把宁熙当闺女一般的对待,这多少让其他的知青羡慕了。

毕竟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能有个对自己好的,还真的不错,连带着这般辛苦的生活也要好熬了一些。

他们都是群从来没有下过地,种过田的年轻人,国家的号召让他们来这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说实话,这日子一久,还真的很难熬。

思乡之苦,加上身体的疲劳,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宁熙浅笑着点头,同意汪洋的话,说道:“应该是说我很幸运地入了婶子的眼才是,而且我能给安排住婶子这里,也算是种缘分。”

也许真的是缘分,不然她重活回来的时候,怎么会重活到这个时候来,而不是重活到往后一点的时候?她以前从来不信因果缘由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令人匪夷所思的重生后,她想,她重活而来,必定是有原因,而这个原因,还真的有待于自己去发掘。

“说的也是,我们来自天南地北,能给安排到这个村里插队,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汪洋点头说道,“庆祝我们这难得的缘分!”

这话让在场的人心微微颤动着,相互看着对方,心里难掩那份难言的激动。

在这时,李彦之看着赵秋华,那个人是他所爱慕的,他想,他能跟赵秋华从相隔几千里远的地方在这里相遇,相知,相恋,这份缘,很值得他去珍惜。

仿佛是感觉到李彦之的视线,赵秋华的脸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跟李彦之的视线相碰,里面的情谊让二人的心跟吃了蜜糖一般甜。

相对于他人的激动,宁熙只是淡笑着看着这群年轻激扬的脸,同时李彦之跟赵秋华之前的互动同样是丝毫不差地落入她的眼中。

看着这两人,宁熙心里头不由在想,前世李彦之得到那样的结果,是情爱害人还是情爱作弄人?

从目前来看,要一下子让李彦之认清楚赵秋华的真面目的话,怕是还有些难度了,毕竟前世李彦之为了赵秋华能把那个改变命运的宝贵名额给了赵秋华,这就不难看出李彦之对赵秋华的深情。

不过,依着赵秋华的脾性来看,今生李彦之在赵秋华身上的这一劫怕是避开不了了。

看着李彦之年轻的脸,宁熙想起那个在福利院,神智已经疯癫的李彦之,苍老的脸上没有一丝活人该有的表情,浑浊的双眼透着深深的麻木跟漠然,就跟行将就死的人没有两样。

也是,赵秋华在拿走李彦之的那个返城名额的时候,就等于是拿走了他一切的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甚至是已经绝望的人,还能有什么盼头?

宁熙想着,也许会有个契机让李彦之从赵秋华编织的爱情网中清醒过来;也许这个契机不会有。不过,只要她能帮上的话,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让赵秋华毁了李彦之,毕竟,这个朋友跟她有着相同的命运,不同的是,她能重来一次,而他却没有这个机会。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她这样幸运能重新谱写人生,能将错误的事情重新扭转过来?而上天给了她这个机会,她想,她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且她一定能!

待情绪平静下来后,李彦之说起了秋收后的思想学习,因为他们所在的村子处于北地,冬季是最佳的学习时间,说完这个事情后,其中一名叫温学军的男知青说起了探亲一事。

这里插队的知青都知道这边安排探亲的时间大都是在冬天闲下来的时候,只不过这探亲的名额每年也就只有两个而已,所以知青们想要回去探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也是宁熙来了快三年都没有回家探过一次亲的原因。

前世宁熙来了这里也是很想回家探亲的,但是她了解一起在这里的知青们比她更需要这个机会,因为他们来的时间比她都长,有的五六年,有的四五年的时间,她了解那种思家的疼,所以她把这每年只有两个人回去的机会让给了那些比她更需要的知青们,直到她返城后。

“今年探亲,你们谁打算申请回家去?”温学军说道,想想他上次回家探亲也是大前年了,前年跟去年他都没有再去申请回去,今年他有些想回家看看,父母的年纪大了,在家里虽说别的亲人帮忙照顾,但是他还是想自己回去多看几眼,尽尽自己的孝心,因为他不想看到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情况发生在他的身上。

“今年我没打算回去,去年我回家了,家里也给我来信,心疼我说路远回去一趟路上遭罪,所以我打算明年再回去。”汪洋说道,他其实也想年年回家看看,但是想到路远,还是算了,接着想到宁熙来了快三年的一次都没有回去过,遂问道:“宁熙,你今年打算回家看看吗?”

宁熙笑了笑说道:“没,今年还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她知道这年的年前返城的名额就下来了,她也没有必要来回折腾,还是等得了返城名额再回去也不迟。

“喂,我说宁熙,你比我们男人都坚强,三年都没回去过。”陈煜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要知道在这里能坚持三年不回家的,说实话,你一个姑娘家比我们强很多。”他都是隔一年回去一次,实在是想家想的受不了,所以相比于宁熙的坚强,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我哪里坚强了,我不回去只是怕自己回家了就不想回来了。”宁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而她说的也是事实,她虽然是想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但是她更明白自己确实是如她自己所说的,回去就不想回来了,对她来说家里不仅仅是舒适,更有疼爱她的父母。

宁熙这话让赵秋华心里暗自嗤笑一番,她想,若是给她机会,她必定年年回去,才不要在这里过冬天,简直是冻死人了,可惜去年她回家探亲了,所以今年就算她去申请也没有她的份。

想起S市的繁华,那里有高楼,宽阔的大道,还有家里给安排的那个适合她的对象。

想到这里,赵秋华看了一眼静静剥着野榛子壳的李彦之,跟家里所安排的相亲对象相比较,李彦之就差了很多,她想李彦之是不是插队的时间久了,怎么身上没有一点城里人的味道,城里人的优越感让赵秋华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顿时觉得世人皆醉她独醒。

☆、第7章

老家的一切跟这里相比,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所以她决不能困在这一方寸土中不得出去,让这破地方毁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哪怕是用尽任何方法,她都要回家!

赵秋华在心底愤愤的发誓,她绝对不能落入那种有家归不得的下场!

对于宁熙的话让她扯着嘴角说道:“宁熙说的没错,回家了是不想再回来了,这老话说的好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不说宁熙有这样的想法,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吧!”

她就不信他们就不想回家了,如果说不想回家的,哼,还真不是一般的虚伪!

汪洋咽下榛子仁后,说道:“这本来就是,咱们家都是在城里,父母家人也全部在那边,我现在就盼着能早日回家去,离家这么些年了,大前年回去的时候,我爸妈比起以往明显老了好多,肯定是担心我担心成这样的的。”说完,汪洋的语中有些哽咽,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中,而宁熙也不例外。

宁熙想到前世,她返城后,宁父宁母才四十多一点的年龄,鬓角都染上白霜,这都是担心自己担心出来的,看得她心里莫名的辛酸;而且在宁父宁母出车祸过世后,她就疯了,连自己亲自给父母收敛都没有做到,她,真的枉为人女!

前世的事情已经过去,她重活一生,她还有机会不让自己悔憾终生。

宁熙在心中默默的念着:爸妈,女儿很快就要回城了,然后就再也不会离开你们了!

所以,就算不为自己,仅仅是为了让父母放心,她都一定要回去!

李彦之在这群人中来的最久的,这些年都一直没有回去过,他想起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诗,他更想在家里的父母亲,他是父母的老来子,虽然家里还有兄长在家中,但是父母亲年纪已过花甲之年,他怕的是父母骤然过世,而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