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皇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重又挨紧她,在她脸颊颈边轻轻细吻,显得漫不经心:“这后宫安排自有皇后处置,朕可管不得……”

    无忧略推开他的身体,淡粉色唇边含了笑:“谁是你的皇后?我可认得?”

    李世民亦笑得暧昧,眼光佯怒:“哼!胆敢讽刺天子,你要……该当何罪?”

    无忧芳唇抹了春色无边,半支起身子,李世民倒顺着躺了下去,无忧低眼望着他,一瀑水丝柔落,撩起俊美男子万般心火……

    “不要尽说些烦心事,负了这大好春宵!”

    倏的搂过眼前女子,紧贴在胸膛,无忧却轻轻撑起来,脸色凝了郑重:“这事情,迟早要说的,早些定下,也免得……争执!”

    天子眼中、掠现鹰锐晶光一闪,凝着无忧清和的眸,越发收紧,是啊,这位次不定,难免女人中的争斗,李世民轻抚无忧的脸,已越发消瘦,这些个月,真是累她太多太多……

    ***************

    (1)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认识别人是智,认识自我是明,战胜别人是有力,克服自我是强,知道满足是富,身体力行是有志,不丧失根本的是长久,身死而道存的是长寿:)

    …………………………

    (1):冠冕丝带上两耳处,垂着的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第5卷 飞龙舞凤

    “实不瞒你,这事情我早已想过,只是还未最后定下!有些事……到还要你去疏通!”

    其实,自女刺客后,李世民便已想过此事,他不想令无忧来定,便怕谁心里生了不满,而借机报复,这日后,无忧虽贵为一国之母,可自古宫廷争斗,却不管权利位次,只以手段论!

    李世民将她轻轻搂在怀里,看烛光摇曳、闪烁不定:“皇后之下,刚好四位夫人(1),泽(韦妃2)年长,又……不惜生命的救你,便以她为贵妃……”

    无忧嘴唇微微一动,想要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来,若韦妃真如她所说,只是自卑自危,那么希望这后宫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能令她满足了,况且,还有湘儿,她的女儿毕竟非李世民骨肉,多受其他孩子白眼,虽自己常要承乾、青雀、丽质勿以为伍,可小小一个女孩,心里定是不好受的……

    “如夕先进门来,又是公主出身,贵之下淑妃之位,该由如夕!”

    李世民推起无忧身子,继续道:“想如夕向来清高,也定不会争这位次!”

    无忧碧水流转、微微一凝,附和的笑中难免苦涩,她知李世民向对韦妃特别,除自己外,深谙进退之道的韦妃、得去了最多,这番无意造成的苦肉之计,便更令李世民另眼相看,故,这贵妃的决定,恐也有很多宠爱在其中,而淑妃……

    无忧心中暗叹,不错,杨如夕向来清高、不争位次,但,只恐她所要争得……反是自己要更加提防的……

    李世民并没注意无忧的怔忪,凝眉细思:“对于柔儿,我心里是多有歉疚的,她全家再怎样也皆为我大唐所杀,虽是报阴世师措骨扬灰之仇,终也是累得她家破人亡,后又被我利用,故,虽她进门要晚,但,淑之下德妃之位,想由她居之!”

    李世民捧住无忧的脸,长长一叹:“所以,便只有委屈了岚儿为贤妃,还要你去说好……”

    无忧点点头,她知岚儿是不会计较地位名次,想多年来,李世民也是了解的,才会作此安排……

    无忧凝看着眼前男子疲惫深黑的眸,已不似适才的温柔惬意,不禁心疼,习惯的抚开他眉间倦意,却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陛下可还遗漏一人?”

    俊眸微微一滞,其间光泽瞬间变了颜色;李世民轻坐起身,深深望她:“你是说……杨若眉吧?虽我欠她很多,但,恐她的身份,并不宜有所封位……”

    眼中凝了丝无奈,无忧低眉、亦是感叹,玄武门后,李世民下令肃清齐王府、东宫属亲,却独令留下了齐王妃,之后,她便一直住在东宫,也知自己身份尴尬,并不常和人走动,甚至那夜赏花,都不见她来……

    无忧握紧李世民的手,知他有愧,双眼含了情意,却不得半语……

    女人是复杂的,却也简单,只是一味爱她所爱之人,为其倾尽所有都还嫌不够;杨若眉看似幸运,得到了所爱之人最终的眷顾,可她又何其悲哀,恐只有自己心知——

    如此这般的爱中,涂满了多少亲人家人的鲜血淋淋……

    君王心急,宫内准备自不敢有片刻闲散,八月二十二日,丙子日,新君登位仅十三天后,宫内再次披金布彩,幔车成簇堂皇富丽,礼乐彻天,鸣奏音律冲入霄云……

    沿汉白玉阶,步步婀娜的窈窕仙女,身着赫赤色滚金缎襈朱罗衣(1),裙摆逶迤描画云卷镏金瑞祥图,金凤翔于云端、霓裳璀璨,宽袖桃红抹金、霞绡雾縠,暗金色高腰宽带紧束,抹衣缃色(2)明映生辉,缎带流苏柔坠,金灿点光摇摇曳动……

    无忧姿态端庄贵雅,银红色淡粉匀抹,眼睫桃颊绯流若霞,樱唇微含了丹朱,香脂轻涂了雪颈;青丝挽髻、金凤飞于乌云深处,璎珞金步摇舞若雀翔……

    李世民不由得愣住,无忧这番浓妆艳抹,竟美得如此惊人,清润的眼眸、流光明媚,艳色的红妆、绝丽风情,倾城难描其一点风韵,倾国亦不能得其半分颜色……

    无忧尚未走进身前,李世民便不觉得起身,迎着走上几步,伸出手、一直举在半空,直到纤凝柔腻的指尖、微触到修长的指,才紧紧握住,眼目深情的望着,宛如回到了十三年前,那个红烛燃心的夜……

    无忧亦有一瞬间出神,李世民玄衣龙袍威仪,君临天下的气质、豪迈坚毅,一时间,新婚、分离、洛阳、玄武门,皆在脑中辗转盘旋,夫妻十三年的种种辛酸甜蜜,晕开眼里波水涟漪粼粼……

    大殿之中,一时静寂,似礼乐动天惊地,亦不能闯入他们的世界……

    过有一忽,李世民回过心神,将皇后玺印交于无忧手中,从此,天下江山、山河万里,皆有他深爱的女子与他共享,今生何其有幸……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盖礼乐震天、百官齐喝、直上云霄……

    无忌亦在其中,抬眼望向高高在上的妹妹,光彩照人掩日、神态怡然自若,被逐家门的羞辱、寄人篱下的无奈,多年打拼、相依为命的过往,亦皆在这一刻由衷感慨……

    李世民始终牵着无忧的手,俯望文武百官,整个大殿突显得狭小,他的江山、他的美人、他的天下社稷,心,再无半分彷徨……

    ☆☆☆

    立后大典结束,李世民却仍然心情澎湃,寝殿之中、握着无忧的手,力道丝毫不减,眼神更久久凝着她秾艳的脸,呆呆出神……

    “看什么?又不是没有见过?”

    无忧眼中含情带露,他的眼神深情热辣,令得胭脂更添绯灿……

    李世民的手拂过她红润的脸颊,唇边笑纹横生万种情意:“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佳人难再得(3)!”

    无忧朱唇轻抿,知他亦如自己般感慨丛生,今日之于他们,便似十三年前般、永生珍贵……

    “就会哄我,一国之君、花言巧语的……”

    坚实的拇指,轻按在朱丹唇上,身体缓缓靠近,俊美的脸,在无忧眼中渐渐放大,呼吸吹吐在耳际,热在心里……

    “我的天下,有你共享……才完整!”

    湿热的吻、随声音而下,沿着耳垂脸颊,游走温柔,无忧只觉、被熟悉的手臂紧紧抱住,眼中雾水、凝了一生的幸福……

    立后大典已过,众妃亦各得其位,心中不论欣喜不满,皆不流于表面,新制的宫妃装秾艳流丽,各位美妃抹了妆彩争妍,每日一早,都会来向皇后问安……

    作为再嫁之妇,韦妃却在众妃中封位最高,眉宇气度间自含了颇多傲色,杨如夕的确不在意这名次排位,可要这个女人位于自己之上,心中难免诸多不满,表面不屑、亦含了清高之色,无论韦妃如何眼神挑衅,皆尽量保持仪态不失……

    “众位姐妹都是熟悉的,便不要这般拘谨显得生分了,贵妃近来身子可好?前阵子一忙、到忘了关问!”

    毕竟身份已然不同,人还是那些个人,却显得拘束起来,韦妃倒是不然,依旧笑满春风:“谢娘娘关心,承陛下爱护,尽送些珍品稀物补身,已是大好了!”

    柳眉弯了厉色一挑,别有意味……

    ………………

    (1)皇后衣服,是然自己按照贴吧图片改编而写,觉得很好看,但,读者贴吧提供:朝服应是深青色,叫袆衣,袆衣者,深青织成为之,画翚,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朱罗縠褾、襈,蔽膝随裳色,以緅领为缘,用翟为章,三等;青衣,革带、大带随衣色,裨、纽约、佩、绶如天子,青韈,舄加金饰!

    (2) 缃色:浅黄色、浅金色

    (3)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1) 唐嫔妃: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2)韦妃留下名字韦珪,字泽,然觉得名字不好听,就叫字了!

第5卷 各凭本事

    杨如夕目光最是凌厉,亦觉她是独对着自己,如今她虽正在得意之时,却也不能就此落了声势,不然,岂不日后更加抬不起头来……

    “贵妃娘娘确是日渐好了,最近气色也越发红润了,这身子……”

    说着,掩口轻笑:“这身子……也见丰腴了不少,虽说圆润有致,却也不宜过了,还要多注意的好,您说呢?”

    韦妃丽眸紧紧一收,迎着杨如夕浅浅含笑的眼,狠狠一瞪:“不劳淑妃费心,我们初来乍到的自颇有不适,宫中水土尚未曾适应,自当要尽补,才不至失了体统,倒不似淑妃来得轻车熟路,不需劳费心神了……”

    杨如夕心中倏的一悸,眼眸微有凝滞,随而平和:“哼,到当真如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1)!确是一方水土,养得一方之人,贵妃娘娘可要尽快适应了!”

    杨如夕之意,便是她生长于皇宫,自生来比她贵出许多,此自然而然,无需与她争执;韦妃亦出身大户,读得诗书,怎能不解其意?粉嫩的脸,更加红润,樱唇抿出了白痕……

    二人争执越发明显,无忧左右而望,终凝在杨如夕身上,眉目安和如常:“淑妃言语越见锐利了,到叫我想起初见之时,想想竟已过去了这许多年,你我姐妹长久,妹妹已持稳得多了,怎又似少时般咄咄了呢?妹妹可莫负了陛下之心,要真真……当得起这个‘淑’字啊……”

    无忧言语渐渐舒缓,却眼神幽深、字字切切,生生遁入杨如夕心里;杨如夕身子莫名一抖,转眼对向无忧的眼,清若山泉的水眸,却有彻骨凉意……

    “娘娘,杨氏殿外待侯请安!”

    一婢女,恭敬施礼,无忧微一示意,便起身去了,杨如夕正不知如何回语,如此一来,到解了自己尴尬,可心中涟漪却犹不能平息,无忧如此玄机暗藏的一句,令手心直冒出冷汗……

    杨如夕正自忖思,一袭红衣、明玑珍珠耀了满头乌丝的杨若眉,步步款款而来……

    赤红色水纱石榴裙,摇摆浮艳生姿,低胸抹衣针绣蝶舞桃花飞,越显酥胸白脂香凝,杨若眉姗姗来迟、神色旁若无人,盈盈恭敬施礼:“杨氏,拜见皇后娘娘千岁……”

    大殿之中,有一瞬间安静,似皆屏住了呼吸,望着眼前绝艳女子,众美妃表情各异,杨若眉却只当旁无她人,丽睫抬也不抬……

    “不必多礼!平时倒是少见你呢,也要多与大家走动才好!”

    无忧微笑的对她,杨若眉却仍面无表情,敛袖起身……

    无忧望望众妃,皆以异样的眼神打量起杨若眉,而杨若眉面色平淡,似完全未觉局促,无忧微一低眉,杨若眉纤细的指,紧紧攥住丝绢,纹路分明可见……

    无忧一叹,看来她仍是心有顾虑的……

    “好了,一个早晨,我也乏了,各位妹妹便散了吧!”

    无忧吩咐身边一句,众妃揽衣起身,各自施礼,脂香粉浓飘了满殿馥郁……

    “陛下驾到!”

    内侍官声音高挑尖细,顿惊住众妃的心,众妃重又敛衣下拜,姿态婀娜翩跹、声音娇婉柔和,适才或咄咄逼人、或尖酸刻薄、抑或是沉默冷淡的,俱都换了另一幅脸孔……

    李世民走进殿来,眉头却紧锁在一起,见了众妃拜作一地,皱痕更深了一层……

    “平身吧!”

    声色暗哑,表情暗淡……

    无忧亦迎上前来,微一欠身:“陛下!”

    “皇后不必多礼!”

    修长的指,微微发凉,无忧秀眉微蹙,他指尖的温度,直令心里莫名不安……

    众妃起身,霞丝缎裙摆起万种风情,杨若眉艳眸深凝着眼前男子,已是赫赫威严的大唐天子,可为他付出了所有得自己呢?杨若眉涩涩苦笑,在他心里,竟什么也不是……

    李世民在她热烈的注目下,亦有微觉,玄武门后,与她从未曾有过单独相处,他怎不知她心中的渴望,但……

    李世民看她一眼,随即转开,他——终是不能过去心里的坎儿……

    “都退下吧!”

    冰冷的一句,不再看众妃一眼……

    众妃脸色或倏然沉暗,或习以为常,唯杨若眉冷冷一笑,最先转过身,杨袂而去……

    众妃这才再一施礼,随着退了出去……

    “妹妹慢走!”

    身后一声轻唤,令走在最先的杨若眉回过头来,迎上的、是风柔华贵的杨如夕,杨若眉并无言语,只待她走近身来……

    杨如夕情态端庄,却颇有意味的挑了挑眉:“妹妹心计真出乎了姐姐意料,原来向和我走的近,原不是姐妹投缘,而是……意在陛下阿!”

    “哼!这……便叫引狼入室吧?”

    韦妃亦近了身来,柳眉高挑,瞟了眼杨如夕……

    杨如夕看她一眼,众人面前,依旧不失端仪:“是不是狼的……倒不一定,陛下却可是怠慢了妹妹,妹妹若有难处尽管开口!”

    杨若眉眼中微凝了厉色,隐下心中怒意,扫向二人的眼:“多谢姐姐关爱了!这起初……妹妹确输了姐姐们大截,要姐姐们多多教诲了,可这日后……”

    唇角扬起些不易察觉的笑:“这日后深宫之中,怕……还要各凭本事……”

    ***************

    (1):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生态环境条件即物种形成的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是物种成型的前提和关键,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物种自然会存在差异!

第5卷 渭水深深

    韦妃与杨如夕皆有一颤,杨若眉体态妖娆,绝媚的背影摇摆生姿,直到赤红色水纱裙逐渐隐没,其余众妃才互看看,皆有尴尬之色,本是与燕岚阴柔无关,但,听了杨若眉那番言语,难免心中暗暗不快,看来,这本便愈见复杂的形式,又要再兴波澜了……

    ☆☆☆

    “她……还好吗?”

    李世民本就暗淡的眸,更没了颜色,眼望众妃退去的殿门,有许久沉默……

    无忧自知他所指是谁,走到他身边,轻轻一叹:“表面看去还好,但想来心中……定有颇多苦楚!”

    李世民亦是一叹,拥着无忧的腰,向内殿走去:“你……多去开解她吧!”

    无忧倏的停下脚步,思有一忽,方才抬起眼,目光恳切:“说到开解,恐没有人比陛下……更能是她心中良药了!”

    李世民手劲一收,许久,皆是默默……

    “再说吧,眼下没有那个心情!”

    拥着无忧继续走,行动缓慢、步步沉重……

    无忧早看出他似有心事,握紧他搂着自己的手,关切道:“怎么?是不是……朝中有事?这朝中之事,桩桩件件的都还要慢慢来,急不得,也……”

    “突厥军队……已打到了高陵!”

    指尖湿冷的触感更加冰凉,李世民眸光丝丝生寒,被无忧握着的手、指节间“咯咯”作响……

    周边各国入寇中原边境,早已屡见不鲜,早在六月玄武门后,吐谷浑便举兵进攻岷州,突厥则趁机入侵陇州、渭州;七月,柴绍大破突厥于秦州,八月,吐谷浑与突厥又分别遣使请和,可谓一波三折……

    如今,李世民刚刚登基不过七日,突厥又趁大唐国内有变,新君即位,颉利、突利两可汗合兵一处,大举进攻高陵;八月癸末,突厥兵已至渭水便桥之北……

    长安城全城戒严,承天门外兵甲黑压如云……

    颉利派了心腹使者执失思力入见李世民,以观虚实……

    执失思力走进大殿之中,眉眼高扬、环顾左右四看,毫无恭敬谦和之态,微一下拜,眼神低也不低:“执失思力拜见大唐天子!”

    李世民坐于宝座之上,龙目中精光锋如刀刃,殿下之人,只一小小突厥将领,眉宇间便无一丝敬畏之意,若然听之任之一味求得平安保全,只怕令其气焰越发嚣张,更加肆无忌惮……

    李世民龙目一横,双眸冰冷深沉:“哼!你们可汗,可是派你来探究虚实?”

    执失思力身子一颤,实没想到李世民如此直截了当,微有一愣,随即避开李世民逼问的话锋,仰首道:“我二位可汗已率兵百万,正在渭水便桥之北……静待陛下!”

    音调渐渐加紧,气焰何其嚣张!

    李世民纵身而起,临战对峙,多少名臣将领皆不足与他相持,又况此突厥小将乎?拿率兵百万吓唬谁来?

    “住口!我与你们可汗当面结为兄弟,约定和睦通好,前后赠你金银布帛不计其数,虽你们乃戎狄族人,但也是长着颗人肉之心吧?却何以作出如此背信弃义、禽兽不如之举?而今,乃你方可汗单面违反约定,我大唐自问心无愧!今日,便且先要了你小命再说!”

    李世民眸底寒光凝结成霜,直让执失思力心里一抖,素闻李世民善于缓兵之计,但此次却不想行动这般迅疾、不加丝毫考虑和半点敷衍拖延之词……

    不由得愣在当地,李世民冷冷一笑,龙目中厉色摄人心魄:“绑起来!”

    左右之人欲要上前相劝,毕竟突厥雄兵正于渭水河畔虎视眈眈,李世民却是右手一扬,示意左右勿再加多言,赫赫威武震得大殿瓦片俱颤……

    执失思力傲眉厉目顿失了光彩,竟自跪在地上频频求饶,李世民冷哼一记,却不作理会,执失思力随即被关入门下省!

    李世民听着执失思力声嘶力竭的讨饶声渐渐隐没,双目微闭,心中感慨颇多,如此,虽是声势上夺了先机,但此却绝非长久之计,渭水河畔,突厥雄兵百万之众,要如何退之,心中亦没把握……

    ☆☆☆

    天空已泛幽黄,暗淡得笼罩了整个皇宫,死气沉沉的秋,长风直入长安城每一个角落,没一处安宁、亦无一处声息……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唯有风声……

    “陛下如今已是身系天下,万事还当要小心!”

    无忧便如从前一般,为李世民捧来明光盔甲,李世民低眼望望,有片刻凝神,接在手里,却放在了一边……

    “陛下!”

    见李世民没有换装之意,无忧轻呼,秀眉微微蹙凝……

    李世民拥过她,眼中精锐的光,隐有万分无奈:“无忧,这仗……不能打!”

    向来纵横天下未尝败绩的他,眼光越发暗淡:“这一战,牵扯太多,莫说如今实力尚有差距,且说朕才刚刚即位,便要兴起战争,恐人心浮动、百姓惶恐,国之根本必将动荡,故,这一仗……不……能……打!”

    字字切切,寒气漫遍整个眼底……

    无忧知他心中激愤不服,却又不得不忍,心有感叹,却是坚信的神色:“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忍得一时之辱,图得百年基业,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英雄!我相信……你……绝对可以,如今情势,也只有……你可以!”

    无比坚信的眼神,如流水蜿蜒、如浪涛激荡,撞入李世民五脏六腑,热血奔腾冲入眼眸……

    李世民紧紧握住无忧的手,紧紧握住!

第5卷 杨夫人

    秋风瑟瑟如刀,吹起渭水河畔潮湿的味道,李世民带高士廉、房玄龄、萧瑀等仅仅六人,出玄武门,直奔渭水……

    渭水河流缓慢奔淌,李世民骏马傲立,与突厥百万之众仅一水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