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皇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脑中突如雷电鸣闪而过,自己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如此草率而为、感情用事?想无忧,是费了多少心力才争得如此宝贵珍惜的过渡时间,令民间朝中暂时休宁,若因自己一时冲动跑去甘露殿中,破了斋戒戒律,万一灾情有所反复,又怎对得起无忧的一片苦心?

    无忧!无忧!李世民心中深深痛苦,龙目中隐有滚热潮流暗暗涌动,无忧,你是我李世民心中最骄傲的妻,是我大唐国当之无愧的皇后,可是无忧,你为我所做之多,又叫我这一生如何还你?

    李世民龙目紧闭,将心中万般纠结尽数敛在眼帘之内,难禁的痛:“回!”

    只一个字,多少柔情热血尽在其中……

    …………………………

    土地耕田久历风雨,沧桑干涸的深沟、眼见日复一日填平,苍茫大地逐渐展露萌萌生机……

    灾情得以控制,又有国库放粮财赈济,眼看一月悄然而逝,李世民匆急不待的赶至甘露殿门口,带着承乾、青雀、丽质,还有尚在襁褓的雉奴,由奶娘抱着,一齐等待甘露殿大门的开启……

    晨光透出云层雾霭,金灿灿一片夺目,泼洒在秋的气息里,暖融融耀眼的金色……

    漆木殿门,缓缓露出缝隙,进而放大成开阔的一片天地,灿烂的金色光芒中,绫绸雪缎仙女、款步轻移如莲花开绽美丽,素颜未施一点脂粉,映着融融晨光,似玉女出尘清新……

    李世民迎上前几步,望着无忧的脸有些许讶异,如星眸子左右顾盼生灿,望着儿女尽数扑将过来,投给深爱男子一个深深了解的目光……

    他知道,她一定挂念着孩子、挂念着他……

    “无忧,又令你受苦了!”

    君王目光有万千感慨丛生其间,无忧只浅浅望他一眼,笑容平淡亦如往常:“怎是受苦?斋涤养心,何苦之有?”

    李世民见她笑容清淡无华,眼中却有碧流孕育滋生,左右望一眼跪作一地的内侍宫女,微微一笑,了然拉过无忧的手,暖暖的流,自彼此掌心默默升温……

    丽正殿,只一月而已,却似阔别许久,不再有浓重的药味弥散不去,唯有淡淡紫兰花香,沁人心脾舒适……

    这一天,亦出常安静,没有人来打扰这难得重聚的温馨,李世民拥着无忧,安坐在窗边睡榻之上、仰望星空,点点繁星,围聚在月的周围,李世民倏然想到了某个相同的夜,亦如此温暖……

    “无忧,还记得吗?”

    修长手指、轻抚开无忧秀丝情长,遥望星空的眼,渺然怅惘:“很多年前,你曾说‘二哥的前生,定是星辰,若非星辰、又怎会如此光耀的夺人眼眸?’你可还记得?”

    无忧微微一笑,亦望向华美璀璨的星空,眼中光芒流转如星:“你说‘是阿,我定是星辰,那么,你就定是那安然的皎月,若非皎月,又怎会菂心洁色的、令灿星相捧,永不离弃呢?’”

    无忧亦记得当时的心境,矛盾,更觉得前路渺茫,当时,李世民笑容疏朗,而自己却觉星月亦是圆缺无时,而今再又忆起当年情景,不禁莞尔……

    “笑什么?”

    李世民低眉望她,深黑眼眸亦似当年深沉,可那英俊的脸廓,却多了几分棱角如削,少了几分骄桀……

    不免深深感慨,玉削素手抚上俊毅的脸庞,叹道:“陛下变了许多……”

    李世民握住她的手,微微一笑:“当然,你不也是变了,如今都已不会任性了!”

    眉眼深深宠爱中、隐有调侃的笑纹,无忧亦是俏脸微扬,故意板起脸孔:“难道从前,我曾有过吗?”

    李世民直起身子,倏然靠近她半撑的身体,幽俊的眼,暗魅深锁其中,牢牢固住女子亮澈的晶瞳和心……

    那是一双足令天下人震慑的眼睛,男子,震撼于那眸心深处暗藏的威严,女子,深陷在那遂远深沉处幽魅的迷离,无所遁形、无从逃避,无忧已与他多年恩爱相守,却仍不免流云几片飞红……

    “我们……好像已分开了好 久:炫:书:网:……好 久:炫:书:网:!”

    眼神逐渐温柔入骨,温热的唇,贴上香甜柔软的唇瓣,愈发热烈、愈发激昂、愈发情意深切……

    无忧墨睫落如蝶飞,任他肆意掠夺抢占心的全部,呼吸渐渐紊乱急促、意乱情迷……

    身体自心底滚烫发热,突有一丝凉意拂过,不禁一颤,雪绸香缎沿身而下,肌肤滑软玉嫩胜过花瓣玉蕊,久违的淡淡体香,勾动君王激烈如潮的炙热情怀,燃起胸中一团烈火……

    他的手温柔抚过香肩雪肤,唇热游走缠绵渗入骨髓酥润,美人娇喘细细,意识迷乱如在仙境云端……

    星空,璀璨依然,月色皎洁洒下凝华一片,夜空徜徉、光影交辉,深深倦爱的人,脉脉柔情浸在星月之下,永不相离……

第6卷 危言止

    灾情得控,苍苍大地万物复苏,天下危言止息、不攻自破……

    李世民颁下诏令,言“隋末,天下大乱,造成饥荒灾难,尸骨遍野横陈,触目惊心,现令各地官府抚恤灾民、掩埋尸骨……”

    灾难虽是过去,可连年受灾,死亡无数,使得人口大为减少,李世民甚是忧心……

    丽正殿,火烛台畔,帝王俊眉拧紧,手持奏疏,暗暗叹气……

    无忧端来清新碧茶,望君王脸色忧虑,不禁问:“陛下何事烦恼?”

    李世民望无忧一眼,叹道:“无忌,要辞官!”

    无忧面色微微一滞,随而却有丝欣慰的笑,浮上唇角,与君王举首对望,安然道:“如此……甚好!”

    李世民玩味一笑:“你啊,便早就盼望这一天呢!”

    说着,将奏疏放在一旁,无忧亦笑道:“自陛下登基,国事琐事太过繁遽,朝中人心本便不易聚拢,因着陛下恩宠,长孙家尤为惹眼,也为陛下多添烦恼,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方安,哥哥此时辞官,恰到好处,令今后朝中更多些安稳!”

    李世民苦笑,摇了摇头:“好!好!这话啊,都被你们兄妹说尽了!但……”

    李世民自桌旁拿过另一份奏疏,严肃道:“无忧,有件事……怕还要劳烦你!”

    无忧收起笑意,娇嗔道:“哦?既这般客气,我便可不应了?”

    李世民一怔,随而朗声一笑,慢言道:“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连年灾荒,令人口大减,而太上皇及掖庭宫宫女繁多,深锁宫中亦是白白浪费衣物粮食,且阴气郁积,不如令她们出宫,寻求配偶,增加人口!”

    无忧点点头,赞道:“此乃一举两得,陛下应予准许!”

    “嗯!”

    李世民亦点头赞同,眼神却有柔情不舍:“只是……这后宫宫女之事,怕还要劳烦你了!各个宫中走谁留谁,还有……”

    李世民略一犹豫,道:“还有……父皇那里!要做到协调并不容易,怕都要劳你累心了!”

    无忧柔然一笑,美若娇花映水安娴:“哪里是劳累,这本便是我该做的!”

    李世民眉间感慨顿时深重,无忧总是这般解他,总将一切沉重轻轻一笑带过,其实艰难,心中自有所知,可那笑中却无一分勉强,更无半点为难,只有对自己宽解、安慰的情意……

    紧紧握住无忧的手,眼中有万分嘱托的不忍……

    圣旨即下,裁剪宫女,后宫再怎样心有怨言,终还是不敢怎样,不情如韦贵妃,却也是强作笑颜应命……

    掖庭宫倒也不难,都是些罪女宫婢,出宫方是另一片坦途……

    无忧亦心知,李世民之所以难为,便难在了太极宫中,岳凝一事,怕更令父子之间芥蒂深深扎根,恐非几日几夜可以调息……

    这日一早,无忧着了浅色衣饰,显得自然随意,端了亲手做的蜜碗,恭敬向李渊请安……

    李渊身边依旧偎了张、尹二妃,可眉目间却已不见了昔日的锐利之气,虽是冷漠的神色,终也,没了那许多嚣张……

    “父皇,近来身体可还好吗?”

    无忧微笑端坐在软缎锦团之上,李渊苍眉浓聚,低沉道:“还好!皇后今日……是有事才来吧?”

    无忧笑道:“父皇这是说哪里话?臣媳不日日来给父皇请安的?”

    李渊眼神有一瞬间迟疑,随即而逝,平缓道:“日日皆请安,今日……却尤不同啊!”

    无忧眼神一顿,观望李渊脸色,那苍老的眉间显有感慨万分,秀眉微微一蹙,突感到眼前老人又憔悴下许多,自然明了,怕他已心有所觉……

    微微低眉,轻道:“父皇向以家国天下为重,故……”

    “皇后无需再说!”

    李渊哑声打断了她,缓缓站起身来,德妃一旁轻轻搀扶:“皇后,世民圣旨已下,太极宫更要起到表率,否则何以服众?对吗?”

    无忧垂首,不语,心中却有莫名酸楚,父子之间走到这样一步,究竟是如何造成……

    李渊枉然一笑,四顾环视太极殿、眼神幽幽迷茫,这座宫殿,紫檀香弥漫熟悉的感觉,温暖,却早不该属于自己……

    对向殿门,喟然长叹:“劳皇后回去告诉世民,便说……父皇决定,搬出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居住!”

    一句话简单明了,无忧心中却更感慨然,望着李渊消沉苍老的背影,她知道,对于朝政国事,他已决定完全放手……

    阳光融暖的清晨,心底却有份莫名的痛,暗暗奔涌……

    贞观二年,连年灾害已过,李世民与皇后裁剪宫中宫女共计三千人,释放出宫,各自婚配,以增加急剧减少的人口,恢复往日勃勃生机……

    一切事宜妥善处理,李渊便于贞观三年四月由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并改弘义宫为大安宫;朝中风潮渐渐平息,李世民真正掌握了大唐命脉!

    内忧既解,外患亦有好讯传来,早于贞观元年,突厥便有天灾风雪,令牲畜大减,更在去年频有不和之音传出;突利在幽州北面建立衙署,导致数十部落反叛越发苦寒的突厥,归附唐朝,颉利因此责备于他,并将他囚禁、鞭打,令本就对颉利颇有不满的突利更生异心,并几次反叛于他,并向大唐上表,要求归附,只是当时,李世民被内患所扰,未有顾及……

    与大唐一般,近年突厥亦是天灾人祸不断,可与大唐不同的是,颉利可汗并不因此而积行善德,反而愈发暴虐、甚至骨肉相残,失尽人心,但,李世民却仍未急于攻打突厥,而是同刚自苦难中解脱的黎民百姓一同,增强国力、休养生息……

    虽是如此,却也不可给突厥以喘息之机,不出兵,亦要令他惶惶而不可终日……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派遣其弟奉贡大唐,李世民心思一转,赐其宝刀宝鞭言:“你可汗统属部族犯下大罪者,刀斩之,小罪者,以鞭抽打!”

    其弟回归薛延陀,夷男闻之十分开心,然而颉利听说却大为惊慌,随即派来使臣,向大唐求亲,行女婿之礼,以求一时安平……

    虽是如此,李世民亦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颉利向来狡诈多变,并不足信,深知,终还要彻底灭之,方能永除后患!

第6卷 天可汗

    虽自东宫搬入太极宫,李世民仍然批折直至深夜,立政殿中,无忧陪在一旁默默剪烛,她本不需亲自来做,却自小,独爱这挑灯剪烛的融暖温馨……

    李世民对折凝思,习惯性开口问道:“张公谨上言,此时功突厥实乃天赐良机,并列出六点原由,你看……可适宜出兵吗?”

    说着,递上奏折,许久,无忧却仍没有伸手接过……

    李世民朝她望去,只见韵美容颜,映在烛火幽黄的明亮中,粲然,如金辉洒落……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如何不言?”

    无忧放下手中银剪,安然道:“军国大事,岂是我当插口?”

    李世民略有一怔,随而笑道:“你是我大唐国尊荣的皇后,亦当为天下操心!”

    无忧望向他,俊朗眉目中、有隐约得意之色,冰雪心思只瞬间一转,淡淡浅笑:“陛下所言差异!正因我乃大唐皇后,统领六宫,更要有所表率约束,古来女子不干国政,干政者,多有乱朝纲,故,便更加不可妄议!”

    李世民先是一愣,旋即朗声而笑,自嘲道:“真好个古来女子不干国政!纵你我这般恩爱,便当床榻闲聊也不可吗?”

    无忧笑笑垂首,不语……

    李世民敛住笑意,倒有一丝正色:“我似总也说不过你!”

    无忧举眸,观他眼眸中似有所失,忙是一笑,安慰道:“军国大事,我本也不懂,想陛下英明神武,定有计较!只是一切尚需循序渐进,百姓们方从水深火热中脱解,万事……皆不可急了!心以天下民生为首,自何时……亦不会有误!”

    李世民怔住,眉间蹙起深深思索,良久不语……

    无忧笑着垂首,整平坐下褶皱的被襟,双手却被突的握紧,抬眼迎上君王坚毅深眸……

    李世民盎然一笑,道:“我懂了!”

    李世民幸而未动干戈,贞观三年,又遇大水侵袭,好在并未造成灾难,李世民勤政治灾、抚恤万民,民心亦无动荡,不过几月时间,大唐天下便已现昔日风光……

    因颉利越发专制蛮横,突厥更遇连年灾害,一方江河日下,一方如日初生,贞观三年九月,突厥九位部族首领率三千骑兵归降唐朝,进而野古、仆骨、同罗、奚族首领亦随之归降唐朝……

    十一月,突厥兵犯河西,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激战数时,大获全胜,俘虏突厥兵卒一千多人!

    眼看突厥日见衰败,李世民遂当机立断,命兵部尚书李靖、华州刺史柴绍等四人,各守其道,合兵十万余,均受李靖节度,终要举刀雪耻、挥兵突厥!

    命发不过几日,任城王李道宗便于灵州再败突厥,军心振奋!

    如此连战连捷,仅仅过去一月,早对颉利不满的突利可汗,便亲自上书唐朝请罪,李世民望着跪在地上的突厥可汗,心中感慨陡然而生……

    回想从前,自武德时起,为了百姓利益、国家安稳,多少次忍辱负重,次次退让、年年进贡,向突厥俯首称臣!如今,突厥可汗拜倒在大唐天子脚下,当年耻辱已洗雪大半!而另外一半……

    李世民咬牙坚定,定要生擒颉利、扫平突厥!

    同月,突厥郁射设率领所部投降唐朝;东谢部落首领谢元深、南谢首领谢强率部归附唐朝……

    这一年,户部上奏,大唐人口自塞外归来及四方夷族投降归附,男女人口新增一百二十余万人!

    贞观四年初春,捷报频传,李靖率三千骁骑自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当夜,突袭定襄,大获全胜!逼迫颉利将牙帐迁至碛口!

    同时,李世绩出兵云中,与突厥激战白道,大破之!

    二月,李靖再败颉利大军于阴山,颉利欲率一万余兵度沙漠逃生,却不想李世绩早已堵住碛口,颉利兵至,人心离散,手下部族首领纷纷率众投降,李世绩俘虏五万余还朝,生擒颉利,开拓疆土自阴山至沙漠带,公榜昭示天下!

    二月甲寅(十八日),皇后产下一女封城阳公主(1),突厥又得平定,李世民下旨,大赦天下!

    突厥既平,四方部族纷纷臣服,首领齐聚宫阙,以大唐天子为天下至尊,齐称之为“天可汗”

    巍巍大唐,雪耻前辱、扬威立仪!

    人前威严肃立,赫赫天威,人后,面对深爱女子,却是柔情款款、温存怜惜……

    拥着无忧在怀,仰望璀璨星空,似从未感到这般明灿:“无忧,你可觉得,今晚星光似与平日不同,特别明亮!”

    无忧回头望他一眼,不禁笑道:“怎是这星光不同?星光并与平常无异,只是陛下的心境……已然不同!”

    话到末尾亦有些许感慨,回首数年风雨,如被压沉在深水海底,如今,终可以安然浮出水面,喘上口气来……

    但观李世民眼底,却似仍有许许愁虑,深黑的眸,黯然之色夺取光采,无忧回过身来,凝看他许久许久,自他微微的苦笑中,已心有了然……

    “陛下,而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想太上皇定是看在眼里了!”

    无忧温柔的安慰,总若涓涓流水恰到好处,李世民搂住无忧,在她耳际轻轻细吻,叹道:“过几天,我在丹霄殿宴请群臣,诸公主王妃皆令参加,我……”

    声音略略一顿,道:“我真真希望……看到父皇!”

    无忧亦有感慨,在他怀中紧紧靠拢,父皇,终是他心里不可平复的伤!

    ………………

    (1)城阳公主:未记载出生时间,然推测应该是贞观四年,二年生李治、六年生晋阳、九年生新城(抗议小李,太密集了!),那么就二至六年之间推测,怀孕十个月,大概要贞观四年出生,呵呵!

第6卷 此心无悔

    大安宫静谧安闲,愈发苍老的李渊似已熟适了这种日子,无忧日日请安依旧,更流露李世民盼望父子冰释的心,李渊心有所知,却不露半分声色……

    两日后,四月初三,颉利被押回长安,顺天门城楼,天子之威赫赫,李世民例数颉利数项罪状,颉利一阵痛哭谢罪,李世民免其一死,令其暂住太仆寺中!

    当日夜晚,皓月凌空,辰星耀明天色银河,苍茫夜幕,丹霄殿中,曼舞轻歌、管乐笙箫齐奏,大唐邀天同舞、盛世辉歌!

    帝后同着盛装朝服,朱摆映着青红颜色,携手端坐丹霄殿中,两旁妃嫔依位而坐,穿银纳锦、浓妆艳抹,渴望帝王一眼垂顾,怎奈君王目中只有这天下盛歌,无暇分心,偶尔流露些温柔脉脉,也只是对着身边高贵女子……

    群臣酒浓兴至、觥筹交错,亦为这太平盛世欢歌!

    声乐腾腾中,唯有些失落的错觉,君王眼神掠过一丝伤感,俊眉微蹙起遗憾万分……

    父皇,父皇,如今这天下升平、四海归心,难道,竟仍敌不过您心中积聚的隔膜吗?

    “太上皇驾到!”

    思绪忽地停滞,丹霄殿中歌舞骤然而歇,李世民龙目精亮,只于一瞬之间,烁出万般惊喜……

    缓缓站起身来,眼望父皇盛装步步走进,双手紧紧握住龙袖,不自觉快步如飞,迎上李渊紧凑有秩的步伐……

    “父皇!”

    李世民心中跌宕,百感交集,李渊冲他微微一笑:“当年,汉高祖刘邦屈受白登之辱,毕生未能雪耻,而今,我儿却一举歼灭突厥,江山……不负所托!”

    李世民胸中豁然疏朗,压在心里多年挥散不去的阴云、如烟散尽,只一句话,多少滋味挣扎,皆成往事,五味杂陈、密密交缠……

    父子相视一笑,恩怨情恨尽在其中……

    鼓乐喧嚣、歌舞升平,怎比得上深爱女子脉脉温情……

    一夜繁华落尽,只剩她笑靥如水温柔,枕在她墨染轻软的发丝上,淡香扰乱心海……

    为何她一颦一笑令自己顾惜至此,为何她眨眼之间,便将自己的心、永世锁紧?今生来世、永生永世,不愿挣脱、不能放手……

    李世民为她轻轻拉上锦丝稠被,她安然睡姿如莲,墨色睫毛浓密卷翘,在雪似的面颊上倒出迷人暗影,李世民不禁低下头去,轻吻她秀鬓如云,无比珍爱的女子,只愿一生执手相拥,再无他求……

    心中突感幸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

    夫复何求!

    李世民轻轻站起身来,今夜竟兴然无眠,缓缓踱出殿外,太极宫庄肃威严,如今大唐天下安平、四海归服,只望百姓富足安乐,于心再无所憾……

    仰天长叹,感慨良多……

    “你……真的很行!”

    身边一男子声音熟悉,李世民回过身来,茫茫夜色下,一身影斜倚白玉栏杆,一柄宝剑在手,笑意清淡:“天下臣服,万民归心,草民……恭贺天可汗!”

    说着,移动身形,走至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微微一笑,直视眼前男子,正是柳连!

    “你也很行啊,这太极宫……都能出入随便?”

    李世民笑得显然随意,柳连望着眼前君王之气、不怒而威,亦笑道:“还托陛下令牌之福!”

    左右一望,调侃道:“陛下身边无一兵半卒,便不怕刺客行刺吗?”

    李世民微笑不语,想想这些年来,风雨经历、坎途崎岖,身边多少人事,皆同岁月而去,人已非昨、今不似昔……

    李世民望向星空浩瀚,感叹道:“你……仍不愿入朝,助我同创个大唐盛世吗?你该……也是有抱负的人吧?”

    柳连轻轻一哼,笑道:“草民野惯了,本便不爱这诸多约束,从前,世事离乱、百姓困苦,便想与兄弟们一起打出个安平天下,可如今,四海升平、百姓日子愈见安稳,我……还有什么抱负?”

    李世民望他一眼,不语……

    柳连亦敛住笑意,望了望身后矗立威严的太极宫,眼神掠过一丝难言情致,心中突感酸涩,这许多年了,身边改变太多,却唯有这一份情致始终不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