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英豪榜-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武王上前执住周赧王的手,亲热地:“蒙大王相邀,才使臣一路得以领略王朝物华丰宝,真是三生有幸。在这犹如天堂的美景之中,你我不论君臣之礼,不叙天下是非,只讲兄弟情谊,如何?”
周赧王尚未答话,杨博沉声地:“天子乃天之骄子,岂有与臣子称兄道弟之理?”
张仪微笑:“天子降临人间,自然应以俗世之礼仪游戏红尘,泽被苍生。”
周赧王拍了拍秦武王的手:“对,对。快快随我入城,大家一同畅饮。”
秦武王:“恭敬不如从命。”
186.大殿上
周赧王设盛宴款待秦武王君臣。王公大臣作陪。
三十二名乐女演奏乐器,六十四名舞女轻歌曼舞。
歌舞声中,周赧王向秦武王敬酒:“秦国雄霸天下,威震四方,可喜可贺。”
秦武王起身将酒洒在地上,款款地:“敝国在大周王朝的发祥地上赖以生存,能有今日之兴旺,全赖王室所赐。所以,敝国之威,就是王室之威;敝国之荣耀,就是王室的荣耀。”
周赧王:“说得好,说得好。如今三川之路全线贯通,有利于你我兄弟今后经常走动亲近啊。”
秦武王:“兄弟之间,理应不分彼此,经常往来。一句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王公大臣们脸色阴晴不定。
张仪等人一脸坦然。
187.寝宫
周赧王推窗望月,愁眉不展。
杨博、顾畅和尹真在一旁伫立。
周赧王收回目光,微叹了一口气:“杨博、顾畅、尹真,从秦武王对寡人的态度上看,你们认为秦国对我大周王朝可否有吞并之意?”
杨博:“臣认为目前秦国并没有把王室放在心上。”
顾畅:“秦国的重心意在吞并六国,一时之间不会对王室下毒手。从秦武王的态度上看,秦国已经把覆灭王室视为探囊取物般容易。但眼下秦国若对王室下手,会在天下大失民心,对瓦解六国合纵联盟阵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秦国为了收买人心,只会假惺惺地对王室表示亲近。这样天下虽乱,大王仍可避开战火,做一个太平天子。”
周赧王:“我可不想像先王那样苟且偷生。”
尹真:“大王有意振兴王室,本是一件好事。但世事难为。一旦大王有所动作,让秦国察觉,王室马上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周赧王捏了捏拳头,又无力地放松:“大丈夫为人一世,不能为振兴江山社稷摇旗呐喊,一生岂不枉然?”
杨博:“百忍成金。大王只要善于忍耐,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周赧王一脸沮丧。
188.太庙傍室
周赧王带着秦武王君臣参观九龙宝鼎。
秦武王一只一只地观赏着大鼎,在铭刻有‘雍’字样的鼎前停下,两眼放光:“这就是代表秦国地理方位的大鼎啊。”
周赧王:“对。”
秦武王抚摸着大鼎,兴致勃勃地:“此鼎有多重?”
周赧王闻言色变。
张仪微笑着走到鼎前:“鼎的轻重,诸侯不能相问。”
秦武王对周赧王一笑:“对,对。从前楚庄王争霸天下,有取而代之大周王朝之意,所以刻意问王室大臣王孙满鼎的轻重。王孙满当时回答说,‘治理天下,不在鼎的大小与轻重,而在于人的才德与品行。君主有德,鼎虽小亦重;君主无德,鼎虽大犹轻。故鼎之轻重,诸侯不得相问。’我一时无心,忘了这件事,望大王恕罪。”
周赧王缓了缓脸色:“无心者无罪。”
秦武王进一步地:“你我兄弟今日纯属来这里游玩。鼎的轻重不能问,不知能否举一举?”
周赧王:“若仁兄有能力,举一举也无妨。”
秦武王偏头对任鄙一笑:“任鄙,你是我大秦国的勇士,来举一举鼎,博大家一笑怎么样?”
张仪悄悄向任鄙摆了摆手。
任鄙:“大王,臣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远远不如当年,没有能力举鼎了。”
秦武王把目光转向蒙骜:“蒙骜,你风华正茂,举鼎应该没问题吧?”
蒙骜:“微臣远没有大王威武有力,不敢献丑。”
秦武王对周赧王一笑:“老弟,看来只有我献丑了。”
说着挽起袖子,扎紧腰带,上前抱住了鼎。
张仪劝阻:“大王,这是普通人玩的游戏,您是万乘之躯,应注重身份。”
秦武王对他眨了眨眼:“哎,大家都是凡人,怎么玩都是讨一个高兴嘛。”
张仪知趣地退到了一边。
秦武王抓紧鼎耳,运足神力,大吼一声,抬起了大鼎。
众人欢呼。
周赧王涨红了脸。
秦武王抬着鼎,转身向前迈步。每迈一步,地上皆留下深深的足印。
周赧王不禁失色。
秦武王抬鼎走到大门口,抬脚欲跨过门槛,忍了一忍收回脚,转身往回走。不料一忍之下力道尽失,鼎失手跌地,砸在迈出的右脚之上,顿时将胫骨压得粉碎。
秦武王大叫一声,创口血流不止,倒地昏死过去。
众人又惊又急,赶忙上前施救。
189.郊野
白起率军队扎营,等候秦武王一行。
蒙骜飞马而来,滚鞍下马飞奔入帐禀报:“白大将军,大王举鼎游戏,突生意外,生命危在旦夕。快请秦太医前往施救。”
白起闻言色变,赶忙召唤左右:“快请秦太医!”
190.洛邑寝宫
周赧王对杨博等人不安地:“秦武王遭遇不幸,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秦国必将迁怒于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杨博:“大王勿忧。武王鲁莽,于我无罪。只要我们提供最好的药物,顺顺当当把秦国君臣送出王城,就不会有事了。”
周赧王叹了一口气:“看来,王室从今往后,都只能小心翼翼地侍候秦国了。”
191.旅途中
秦国军马佐护着秦武王,匆匆往咸阳赶路。
秦武王躺在车上,奄奄一息。
192.赵国国都
几名侍女侍候杜瑾梳妆。
字幕:赵国国都邯郸
苏秦走进来。
杜瑾挥退侍女,对苏秦一笑:“看你的样子,一定有高兴事。”
苏秦坐下,笑了一笑:“有一件高兴事,也有一件忧愁的事。”
杜瑾:“先说说使你犯愁的事…”
苏秦:“齐宣王乘燕文王归天,欺即位的燕易王幼小,乘机派兵攻占了燕国多座城池。”
杜瑾:“那高兴的事呢?”
苏秦:“秦武王在洛邑举鼎砸断了脚,流血过多,生命危在旦夕。”
杜瑾:“你如何打算?”
苏秦:“我打算乘此机会重新组织天下兵马,征伐秦国。”
杜瑾转了转眸子:“秦武王发生意外,秦国一定会马上在各边境上加派重兵进行防守。六国联军再次出征,料想也不会占到什么便宜。”
苏秦:“可是这确实是一个重塑六国军威的好机会。”
杜瑾:“依我看,目前你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是去调解齐燕两国的争端。六国之间产生内哄,对合纵联盟阵营极其不利。倘若秦国乘虚而入,挑拨激化齐燕两国之间的矛盾,那就不好办了。”
苏秦怔了一怔:“…是啊,灭亡皆起于内哄啊。”
杜瑾:“你马上向赵武灵王辞行,我陪你赶赴燕国。对了,兰芝总说在城里呆不惯,我看还是让她领着通儿回乡下吧。乡下始终要安宁一些。”
苏秦点了点头:“嗯。”
193.秦国国都
夜静更深。
魏妍宣、碧玥、张仪和文武百官守在寝宫中,愁眉不展。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秦越人拉开寝室的门,咳喘着走出来。
237:第十七集
第十七集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秦越人。
秦越人扫了众人一眼,颤了颤嘴唇:“…大王…归天了。”
悲声四起。
194.议事大厅
魏妍宣、碧玥、张仪和众臣戴孝汇聚一堂。
张仪:“几年之中,我国连丧二王,实属不幸。武王生前没有册立太子,归天时也没有留下一句话。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各位议一议在王室之中,奉立谁为新主为妥?”
樗里疾:“按大秦律法,在特殊情况下,太后有权力立或废一国之主。”
张仪:“两位太后有何旨意?”
碧玥:“请宣太后做主。”
魏妍宣:“依照祖制,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目前和先王同辈的宗室子弟中,较为出色的人有华阳君嬴文、高陵君嬴华和泾阳君嬴晟,请诸位大人明择。”
众臣窃窃私语。
嬴华看了嬴文和嬴晟一眼,对魏妍宣郑重地:“太后,臣有话说。”
魏妍宣:“嬴华,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嬴华:“我和嬴文、嬴晟同是先君孝公的儿子,是惠王和武王的异母兄弟。这些年来,我们三人对大秦国功微德薄。实在没有资格担当大位。宗室后辈之中,嬴稷出类拔萃,有容人的气度,有高远的志向,是承继大位的最佳人选。请两位太后和各位大人明择。”
魏妍宣:“嬴稷年仅16岁,尚未成年,没有能力执掌国家政权,不予考虑。”
碧玥:“张仪大人,你认为呢?”
张仪:“臣是嬴稷的老师,为了避嫌,不予评判。”
碧玥:“嬴稷是宣太后的儿子,从出生那天起陪宣太后在冷宫里渡过了12个寒秋,没过什么锦衣美食的日子,又代父出征函谷关,之后又随公孙相国征伐楚国,在战火中历炼成长。可谓少年早熟。因此我认为嬴稷有能力执掌大位。既然宣太后不便表决,我就行使律法赋予我的权利,正式册立嬴稷为我大秦国第37代君主,赐号昭王。”
魏妍宣:“我反对。”
碧玥:“反对无效。”
魏妍宣:“我大秦国目前处于六国孤立之中,若一个少年执掌大位,对江山社稷有害无益。我再次反对。”
碧玥:“反对无效!我大秦国有满堂忠臣良将,自会辅佐昭王治国。列位臣工,就这么定了!”
众臣异口同声地:“臣等遵命。”
195.后宫
魏妍宣和碧玥在亭榭间散步。
魏妍宣:“碧玥,你让稷儿执掌大位,这个玩笑开大了。”
碧玥:“稷儿是你一手调教出来的,你应该对他有信心。”
魏妍宣:“我不是怀疑他的智慧和才干。主要是他现在年纪太小,根本没有威望和魄力领导大秦国与六国对抗。”
碧玥:“我认为作为大秦国的一国之主确实很辛苦,但并不难。有我干爹制订的一部浩浩法典作后盾,一切问题都可以依靠律法迎刃而解。”
魏妍宣叹了一口气:“是啊,幸亏有商君,我大秦国才在惊涛骇浪中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走向辉煌。”
这时,一名内侍来报:“相国大人求见妍宣太后、碧玥太后。”
魏妍宣:“请。”
内侍告退。
两人走入亭子坐下。
一会儿,张仪穿过走廊,走入亭子,俯身下拜:“臣参见宣太后,碧玥太后。”
魏妍宣:“大堂之外,就不要讲太多礼节了。坐下叙话吧。”
张仪依言起身入座。
魏妍宣:“张仪,昭王即位,你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你身体一直不好,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张仪浅浅一笑:“我正是觉得有力不从心之感,才来向两位太后求救的。”
碧玥:“你想让我们怎么帮你?”
张仪:“我想让两位太后亲政,指导和辅助昭王治国。”
魏妍宣瞅了碧玥一眼,摇了摇头:“不行。祖宗有训,女人不得干预朝政。”
张仪:“可大秦律法明文规定,凡王室成员,不论男女,皆有责任和义务无条件地为国效力。妙玉太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魏妍宣:“我和碧玥根本无法与妙玉太后相比。何况从前妙玉太后也没有亲自执政。”
张仪:“各个时期的情况都不相同,但目的是同样的。两位太后在国中的威望很高,应该有能力辅助昭王把国家治理好。”
碧玥:“女人亲政,难免会被诸侯嘲笑。”
张仪:“恰恰相反,在我国的制度下,女人可以上阵打仗,料理朝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今的大秦国疆土有上万里,人口近千万。昭王未成年,独掌朝政未免万分吃力,有两位太后辅助,压力就会相应小一些。为了便于管理,我建议我国设置左右丞相。左丞相主管军事,右丞相主管行政。另重新调整三公九卿的制度。设国尉一职掌管全国兵马的军事调配;设廷尉一职掌管全国的司法机构,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和审理重大案件;郎中令掌管朝廷旨意的传达和负责王室安全警卫工作;治粟内史掌管税收及全国财政开支;少府掌管宫中货物的供给与财务;典客主管民族事务;宗正主管王室宗族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原有的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及大夫、郎中、谒者、卫尉、太仆等职务不变。各郡的太守、郡尉、监查御史职务不变。这样一来,国家再大都容易层层治理。”
魏妍宣点了点头:“这样的分工更加明了合理。那你认为左右丞相的职务谁来担当合适?”
张仪:“甘茂任左丞相,樗里疾任右丞相。”
碧玥:“那你呢?”
张仪:“非常时期,我作为大秦国特使专门出使六国,主要负责瓦解六国合纵联盟的工作。”
魏妍宣:“在目前的局势下,这项工作太危险啦。”
张仪:“我想过了,只要乘齐燕两国发生矛盾之机加剧双方的矛盾,瓦解六国联盟轻而易举。”
魏妍宣:“那要如何加剧齐燕两国的矛盾呢?”
张仪微笑:“苏秦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196.燕国国都
黄昏时分,苏秦和杜瑾乘一辆马车进入都城。
字幕:燕国国都蓟城
巡城的士卒脸色阴沉,街上的行人面色张皇,行色匆匆。酒肆茶楼纷纷关闭。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城市一片萧条。
马车驶过长长的街道,拐向相国府。
相国府门口,无数华丽的车马呈一字排列。音乐声和喧笑声中,达官贵人、名流淑女粉墨登场,下人应接不暇。
苏秦和杜瑾在一个僻静处下了马车,混杂在衣着光鲜的人之中,默默地走向相府。
一位下人在台阶上拦住了苏秦和杜瑾的去路:“两位,请留步。”
两人停下脚步。
下人打量着他们风尘满面的样子,阴阳怪气地:“两位可否有嘉宾名帖?”
苏秦摇了摇头。
下人沉下了脸:“既然不是相国大人邀请的客人,就请去别处混饭吃去吧!”
苏秦毫不动气:“阁下的意思,是我们进不了这道门…”
下人哼了一声。
苏秦浅浅一笑:“那就让子之出来见我。”
下人翻了翻眼睛:“你是哪根歪葱?”
杜瑾冷冷地插话:“他算不上是哪根葱,他只不过是苏秦!”
下人张了张嘴:“…苏……”
他慌手慌脚地跑进相府。
一会儿,子之领着一大群酒气冲天的官员仓皇而出,在苏秦和杜瑾脚下跪成一片:“臣等恭迎大人和夫人。”
苏秦嘘了一口气:“那句话怎么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燕国遭受战争摧残,全国上下一片沧桑,诸位大人却能在莺歌艳舞、纸醉金迷之中安享花天酒地,真是空前的会享福啊。”
子之等人满面羞惭。
苏秦:“醉死在酒桌上的是可怜虫,战死在沙场上的才是勇士。你们如果能把在酒桌上拼酒的勇气用在保家卫国上,这个国家还会烽烟四起,万民流离失所吗?国家的荣耀是大众谱写的,可是国家的耻辱往往就是一小部分手握重权却荒淫腐化的人造成的!你们这些人作官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拼命追求个人享乐而让国家和民族蒙羞吗?!”
子之瑟瑟发抖:“臣等罪该万死。”
苏秦仰天长叹:“商君说得好啊,治国必先治官,治官方能治吏治民。可是普天下又有几个人真正能明了节小欲方能存大义的道理呢?”
197.后宫
内侍们置办精致的酒宴。
侍女们忙忙碌碌地为邵骊淋浴、薰香、梳妆。
灯火灼灼,红影伴佳人。
一切安排停当,邵骊在侍女们端着的大大小小的铜镜中挑剔地观赏了一番自己风流而不风骚、娴静而不失其性感的妆扮,感到满意后挥退了众侍女。
香炉中,袅袅青烟上下浮动,暗香四扩。
渐渐地,沉稳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邵骊连忙坐在软榻上,摆出一个端庄的姿势,感觉不妥,又移坐在摆满酒水佳肴的几案前作出一副无比妩媚的姿态,想想又不合适,最后起身倚珠帘而站,轻扯罗衫,微仰粉颈望着天边的弯月。
苏秦走进来,顾盼之间,瞥见邵骊的粉背倩影,连忙垂下眼睑,当堂下拜:“臣苏秦参见太后。”
邵骊脸上晃过一抹狡黠的微笑,假装没有听见。
苏秦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只得再次开口:“臣苏秦参见骊太后。”
邵骊轻轻拉上罗衫,缓缓转身,带着一脸大梦初醒的朦胧神态,碎步上前,搀扶苏秦:“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大人盼来了。”
苏秦起身,瞅着邵骊的脸,不禁心神一荡,赶忙控制住自己,恳切地:“臣未能及时制止齐国兵伐燕国的行径,致使燕国民心浮动,朝野不安。臣实有失责之罪。”
邵骊轻扯着苏秦的衣袖,妙目增光:“大人心忧天下,情系众生,燕国不过是一小块薄土罢了,能蒙大人垂怜,已是万幸,怎么还敢奢论大人之过呢?”
苏秦无言。
两人在对方眼中解读着彼此的言外之意,仿佛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
邵骊脸上红晕递增,眼神朦胧,梦呓般地:“…我错了…我错了…我一直以为你是横空出世的粗壮猛夫,却绝没想到你是一位卓立不群的翩翩美男子。想必在你心中,我是一个专横丑怪的老太婆吧。太后给人的印象都是又刁又怪又丑的。”
苏秦:“太后美若天仙,艳惊红尘。”
邵骊牵引苏秦入席而坐,幽幽叹了一口气:“自古红颜往往薄命。我入宫方得文王宠爱,不幸文王就撒手归西。易王刚即大位,齐国欺我孤王年幼,寡母无能,公然撕毁合纵联盟条约,猖狂发动战争。易王在朝中没有威信,群臣人心离散,我一个守寡女人强撑着摇摇欲坠的江山社稷,实在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幸亏老天爷可怜我,冥冥中让你来拯救我于火海。大人,你是我以及整个燕国唯一的寄托了。”
苏秦深沉地:“匡扶正义,是我义不容辞的事。”
邵骊眼巴巴地:“不知在你心目中,可对燕国有特殊的情意?”
苏秦:“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年文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时下燕国有难,我理当挺身而出誓死报效。”
邵骊端起一杯酒,眼泪一滴滴地溅落于杯中:“大人义薄云天,我无以为报。借此薄酒,以表我对大人的无限感激之情。”
苏秦接过酒杯,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邵骊梨花带雨地笑了。
198.相国府
子之和一帮大臣坐在厅堂中议事。
鹿毛寿:“连日来,太后不分白天黑夜频频召苏秦大人入宫,不知所谋可否会对我等不利?”
市被:“是啊,太后是一个极有心计的女人。如果有苏秦大人撑腰,弄不好不知何时在座的大老爷们的脑袋就搬家了。”
很多人惴惴不安。
子之扫了众人一眼,嘿嘿一笑:“你们这些人啊,凡事都只会顾及自己的祸福,不会思量大局的利弊。苏秦大人手握天下兵马,只需轻轻跺一跺脚,天地都会震动。太后千方百计献宠于他,无非是为了让齐国退兵,还我国一方平安。苏秦大人若能代表燕国出头,比千军万马上阵都强。像这样的人,谁不想使出浑身解数巴结呢?”
鹿毛寿:“相国大人说的有道理。原先我还固忌太后会用美色迷惑苏秦大人,现在我倒但愿太后一天到晚对苏秦大人投怀送抱,能长久地把苏秦大人留在我国。那样,我们就高枕无忧了。赵国的王公大臣这些年躲在苏秦大人的这把大伞下,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子之:“一般人总是恨不得把美貌的女人弄上床,千娇百宠。可是苏秦大人不是一般人啊。太后纵然美色绝伦,要让苏秦大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却万般不易。除非太后会玩让人意想不到的花招。”
199.前线
齐燕两军生死决战。
刀光剑影之中,尸体覆盖沃野,鲜血染红了江河。
七匹快马驰骋而来。七名将官手持金牌宝剑,在沙场上飞奔呼喊:“金牌宝剑在此!双方立即休战!金牌宝剑在此!违令者一律以叛逆论罪!”
两军将士纷纷放下武器。
200.池塘
风和日丽,荷花绽放。
苏秦和邵骊坐着一条小船,在水中荡漾。
四周青山环绕,风景如画。
苏秦:“前线既已休战,我将赶赴齐国,让齐宣王归还燕国被占领土,并进行赔偿。”
邵骊:“我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你还会不会回来?”
苏秦:“说不准。”
邵骊:“愉快的日子总是飞驰如电,苦闷的日子总是度日如年。人世间总是苦闷多于愉快啊。哎,你知不知道什么话最令人心碎?”
苏秦:“你有钱吗?曾经无数次有人这样问我。”
邵骊:“现在是几时?我总是这样问别人。”
两人互递惺惺相惜的笑。
邵骊:“你会游泳吗?”
苏秦:“会。”
邵骊:“我不会,我听人说,要学会游泳,必须被呛很多水,是不是这样?”
苏秦:“是。”
邵骊捧起一捧水,任水珠在指缝间溅落:“我一直没有在真正的水里面游过泳,但是我总在世人的口水组成的海里面游泳。我不停地游,孤独地游,我游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