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然后,一切便水到渠成了……
  张夫人还有些担心,担心杨家不认亲,不说自家衣衫褴褛,对方穿着讲究,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郞说不准都当爹了,因此,只说是故旧,报了亡夫的名讳,想着能见折氏一面,拜托折氏能在自己过世后照看闺女一二。
  没想到九娘当即就喊出了“大嫂!”
  六郞也是激动不已,恭敬的请张夫人稍后,然后让鸽子去寻顶小轿来。
  整个相认过程平淡无奇,但每个人都难掩喜色,但张夫人和未来大嫂喜气中又带了丝悲苦。
  八娘也将寇准给忘到了九霄云外,围着大嫂喜笑颜开。
  六郞命七郞八郞给小眼睛当保镖,便向小眼睛告辞。
  折氏和张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泪水涟涟。
  “我们去你们家乡打探,愣是什么消息都没有,”折氏叹息,“你们怎么不来太原呢?”
  “本来是要回家乡的,可半路遇到打仗,过不去,就绕道了,谁知道,唉……”张夫人抹泪,谁知道在路上,三个儿子相继染病,钱花得差不多了,人也没救回来。
  母女俩身无余钱,养活自己都难,哪还有盘缠去投亲啊,只能留在当地……
  张夫人靠给人浆洗养大了闺女,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还算安稳。
  但张娘子大了,街上的一地痞瞧中了张娘子,无奈,母女俩只好带着微薄的家资偷偷搬家。
  茫茫四野,两人也没个方向,张夫人娘家兄弟姊妹众多,如今天下太平了,张夫人便想干脆寻寻娘家人的消息,想着汴京人多,便索性朝汴京走来。
  也是巧了,她们才到汴京两天,就遇到了杨家儿郎。
  “他们安稳下来了,为什么不到太原来找咱们?”九娘很不解。
  “家道中落,孤儿寡母,咱们若翻脸不认人,她们怎么办?”八娘挺能理解的。
  “咱们家是那种背信弃义的人么?”九娘觉得受到了侮辱。
  “赌不起啊。”八娘道,“今儿张夫人可是一句也没提婚约的事。”
  九娘想想,也是,“咱们要对大嫂好点。”
  晚上,折氏和张夫人关起门来说悄悄话。
  张夫人倒也坦诚,说过往的事,大家都别提了,“当家的出身低微,我不识字,也不会女红,大娘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头,小娘子该学的,我也教不了,做杨家的长媳,大娘不合格……”
  张夫人只求折氏瞧在以往的情分上,关照自己闺女一二。
  折氏却说,“大娘不会女红没关系,我也不会,大娘不识字,也没关系,她今年才15岁,跟着八娘九娘一起读书也不晚,杨家长媳不需要长袖善舞,也不需要才情满满,杨家长媳需要的是坚毅,大度,韧性和包容。咱们都是武将家,夫君都是拎着脑袋在拼杀,夫君倒了,咱们就得当起这个家……”
  张夫人道,“大娘倒是挺泼辣的……”
  “我瞧着也是挺利索的,你就放心吧,大娘让我来教。”折氏道,“大郞过两天就回来了,你若瞧不上眼,咱再两说。”
  张夫人叹气,“齐大非偶啊……”
  “武将家起起伏伏得多了,谁能说得准日后……”折氏也唏嘘。
  “大郞若瞧不上,你别勉强。”张夫人还是忧心闺女,“我知道你和将军都是重义之人,可过日子还得他们自己过。”
  “我虽没生闺女,可将八娘和九娘也是疼在骨子里的,”折氏安慰着,“你的担心,我懂,依你,若孩子们不对付,我给大娘做干娘。”
  虽然不知道大郞的观感如何,八娘九娘挺喜欢这个大嫂的。
  大娘有些敏感,但并不自卑,对杨家兄妹彬彬有礼,刻意交好,但并不卑躬屈膝,有主见却又不是一根筋。
  没两天,大郞就回府了,和张家娘子瞧对了眼,两人的婚事终于敲定。
  折氏请人看了婚期,大喜的日子就订在三个月后。
  杨家终于要办喜事了,整个府里都喜气洋洋。
  而潘府则是笼罩着一片乌云,潘夫人火大的很。
  寿王蹴鞠队竟然将潘仁美的侄子给踢出了队伍,还是寿王亲自踢的!
  六郞是以主力队员的身份空降的,大家自然很不服气,奈何小眼睛站了出来,非议声给勉强压了下去,给六郞以空间展现本领。
  六郞在场上秀了一脚,当即赢得了大半队员的赞叹,连潘三郞的眼睛都亮了。
  虽然寿王一直奉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队员们还是有荣誉心的,见来了个高手,自然是高兴的。
  但潘仁美的侄儿潘膺却偏偏不服气,主要是被六郎顶替的是他的好朋友,彭家的二郞。
  于是,第一回合的训练,潘膺就拒不合作,还挑唆队员罢训。
  潘三郞自然是训斥潘膺,可潘膺愣是不服,昂着脖子,当着小眼睛对六郞进行了全方位的讥讽。
  本来就是走后门,六郞也不好回嘴,便提议和潘膺比试比试,若输了,他退出。
  哪只小眼睛不干了,直接宣布潘膺出局……
  全体队员都傻眼了,寿王不是管事么?
  难道寿王瞧上了杨家的小娘子,厌恶了潘家?
  潘铠给潘夫人说,潘膺不满可以,搞小动作也可以,但是,挑唆队员罢训,那必须严惩,寿王的处理合情合理。
  潘夫人压根不想听潘三郞说话,直接吩咐,将潘三郞送到太原,交给潘仁美教育,“寿王不是喜欢杨家么,让杨家六郞带队好了,哼!”
  潘家几兄妹是轮番上阵,潘夫人都不改主意,坚决要潘铠立马起程。
  潘铠道,“蹴鞠队一直就没进过前三,我要是寿王,早就换人了。”
  “那就让他换!我倒要看看今年他能夺第几!”潘夫人气急。


第39章 操心
  杨父果然重诺,回信让折氏好生筹备婚礼。
  当然,收到杨父回信时,折氏已租了个小院子,派了个门房老头,一个烧火厨娘,还有两丫鬟跟着张家母女搬了过去,花轿总不能从杨府的一个院子抬到另一个院子。
  果然,知夫莫若妻。
  八娘给小眼睛显摆,瞧我杨家多么重诺。
  哪知小眼睛却觉得八娘有毛病,不娶才不对呢……杨家不过是做了他该做的事,还需要表扬么?
  八娘不知道小眼睛是真的正人君子呢,还是书读傻了……
  “有的人家肯定不会认的,有的人家会很阴险,将人娶了,然后给害死,名声也得了,”八娘觉得该给小眼睛灌输一下人心险恶了,皇室成员啊,不能一直当白莲花啊。
  小眼睛张大嘴,半响才说,“怪不得说最毒妇人心!”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八娘无语,哽了半天才说,“你有熟悉的太医没?”
  “你想下药?!”小眼睛一下跳了起来,然后冲着八娘一顿猛批,最后抛出了绝交威胁,结尾处还着重强调,他会持续关注张娘子的寿命的!
  八娘望天,害人性命犯得着这么大张旗鼓么?
  “我想请太医给大哥大嫂看看,给他们开点调补的方子,”鉴于小眼睛的智商,八娘只能说得很直白,“我想赶快抱小侄儿小侄女,小孩子好可爱的!”
  小眼睛这回完全明白了,傻眼了,指着八娘,“这是你小娘子该操心的事么?你害不害臊啊?!”
  “我喜欢小侄儿小侄女,为什么要害臊?”八娘瞪了小眼睛一眼,“你认识擅长这方面的太医不?”
  八娘是想着,杨家后来一门寡妇,大概是哥哥们成亲晚,或者成亲后就夫妻两地分居。如今有大嫂了,那必须得关注大嫂的肚子,杨家孙子越多越好,就算哥哥们最终还是马革裹尸还,阿娘有孙子陪着,总能多些安慰。
  而且,八娘觉得,有了孩子,哥哥们便会多了丝牵挂,也许冲锋陷阵时会稍微注意保存自己,也许在绝境中会有更多的力量强撑着活下去……
  但是,作为一个小娘子,八娘的确没法明目张胆的给折氏说,请个名医看看大哥大嫂会不会不孕不育,于是,便来找小眼睛了,最差的太医在汴京应该都排得上中等……
  “要不就找你熟悉的太医?”八娘认为太医里知名的妇科圣手肯定都是皇后啊,贵妃之类的私人保健医生,小眼睛虽然养在皇后名下,毕竟不是亲儿子,贸然借用皇后的私人医生,还是不大好,中医嘛,基本都是全科医生,各种毛病应该都能诊出来的,若真有问题,再请这方面的专家也不迟。
  小眼睛有点纠结,“我一般都是头疼脑热……”
  “先试试嘛。”八娘游说着,“若现在的太医在这方面还行,你日后成亲时也不用换人把脉了不是?”
  “你是小娘子啊,慎言,慎言!”小眼睛觉得杨家真不会教闺女,小眼睛认为,不能让八娘名声有损,于是便果断的告诉八娘,老实回家等消息,少在外头瞎打听。
  然后,小眼睛扭头就特意去蹴鞠队视察了,给六郞提了句,说蔡太医第二日会登门,让大郞和张家娘子做好准备,六郞不明所以,感动莫名,寿王真是太体贴了,完全没吐槽小眼睛多管闲事。
  寿王也觉得自己考虑周到,琢磨着得让八娘请自己吃顿好的。
  奈何蹴鞠队人多嘴杂,小眼睛给六郞交代时,又没有刻意避人,于是乎,折氏才听了六郞的汇报,还没来得及赞叹小眼睛,正在琢磨汴京有这规矩么,潘夫人已再度发了一通脾气。
  八娘没多想,完全没体会到小眼睛的良苦用心,只以为小眼睛是顺便了。
  杨家热情的接待了蔡太医,不管怎样,这都是小眼睛的一片心意。
  杨大郞身体倍棒,棒得蔡太医都羡慕,“大郞平时都吃些什么啊?”准备回去让自己儿子也照着吃。
  张娘子身子也没大碍,只是略有些宫寒,但问题不大,蔡太医开了副方子。
  折氏又请蔡太医给张夫人把把脉。
  张夫人这段时间许是喜事临门,心情好,身体也大有好转,汴京的医生都没想到张夫人能好得那么快,但陈年旧疾去之不易,须好好养着。
  蔡太医的水平明显比折氏请的大夫高明了许多,说得更中肯,给开了两幅养身方子,详细说明了吃食禁忌。
  喜得折氏给蔡太医封了个大大的红包。
  蔡太医刚回办公室,就被皇后请去了。
  潘夫人实在忍不住,进宫见皇后了,话虽然说得客气,可自己的不满还是适当表达了。
  功勋夫人的抱怨,皇后自然不能充耳不闻,何况还是亲家呢。
  碍于小眼睛的不着调,皇后没找小眼睛,直接问蔡太医,证实了果然是让蔡太医去给杨家儿子及未来儿媳开养生方子的,皇后半响无语。
  打算给官家说吧,又怕官家和小眼睛之间再出个什么意外,想了想,干脆把楚王找了来。
  楚王和小眼睛一母所出,比小眼睛大三岁,比小眼睛懂事成熟多了,能文能武,很得官家喜爱。
  虽然因楚王懂事,官家没让皇后负责养育,但因小眼睛养在皇后膝下,楚王对皇后也非常亲近。
  皇后也很喜欢楚王,很是遗憾小眼睛和楚王完全两个性子。
  楚王长得像官家,聪明伶俐,官家出征时都将他带在身边,小眼睛长的则更肖母些,但那性子就真不知像谁了。
  皇后将事情给楚王说了,让楚王劝劝小眼睛,“别让官家知道了。”
  楚王只知道游船马吊风波,不知道后面还发生了这么多事,暗暗自责自己对小眼睛不够关心,出了皇宫就直奔寿王府。
  到了寿王府一问,小眼睛不在,去蹴鞠队了,楚王突然觉得杨家也没什么不好,从来不关心蹴鞠队的三郞竟然在蹴鞠队,知道要争荣誉了,也算好事嘛……
  但楚王还是当即转向蹴鞠队,得给小眼睛把把关,楚王自信,他看人还是很准的……


第40章 代沟
  蹴鞠场边,小眼睛喜笑颜开,和旁边的两小郞君不时耳语,目光就没怎么往场地上训练的队员身上放。
  “三弟。”楚王走近。
  小眼睛对亲哥哥是一点也不犯怵,礼都不行,咧嘴笑问“大哥,你怎么到这来了。”
  “王爷。”七郞八郞忙行礼,虽不认得,但小眼睛的大哥吗,必然是王爷了。
  “这是谁家的小郎君?”楚王笑着,问小眼睛。
  “杨家的七郞八郞,就是雁门关大捷的杨继业杨大人家的。”小眼睛介绍着,“我打算明儿带他们去找五弟,看五弟那缺人不。”
  楚王咳嗽了一声,好吧,不怪潘夫人气恼,三弟的确不知道自己屁股该坐在哪儿。
  “潘三郞不错嘛,越发厉害了。”楚王不接小眼睛的话,看向场内,潘三郞一如既往的勇猛,头号前锋当之无愧,和他配合的中场也很不错,技术过硬。
  寿王的蹴鞠队虽然有潘三郎这员猛将,虽然潘三郎也极尽全力的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但是,蹴鞠是讲究配合的,个人素质重要,协作同样不可小视,而寿王的队伍一直就缺个中场组织人员,所以,队伍成绩一直不怎么样。
  楚王窃以为寿王今年应该能站到领奖台去,应该能冲进前三。
  “那小郎君是哪家的?”楚王指着那能干的中场队员问,觉得眼生,不过大半队员他也不认得就是了。
  “杨家六郞。”小眼睛兴致勃勃的介绍着,“杨将军以前喜欢用蹴鞠练兵,他家的郎君个个都不错,大哥,你那缺人不?他们家除了四郞在雁门关,其余的都在汴京。”
  楚王真是没往杨六郞身上想,因为和潘三郎配合得太流畅了,两人离心有灵犀不远了,楚王还以为是潘家的子侄。
  潘三郞的名头在汴京那可是响当当的,长得又好,学习也好,能文能武,还听话,从来都是令人羡慕的旁人家的孩子,楚王有些暗乐,不知潘大人瞧见这情景该作何感想。
  楚王有些不懂少年的世界,虽然自己也就比他们大几岁。
  “大哥,你那缺人不?”小眼睛还在继续推荐人才。
  “王家的人还排队等着呢,”楚王委婉拒绝,王家是他的岳家。
  “杨家郎君真不错,八郞九郞还教我呢,教得挺好。”小眼睛有些遗憾。
  “你在学蹴鞠?”楚王不可置信。
  蹴鞠是一项人人都喜欢的运动,太祖喜欢,官家喜欢,武将喜欢,文官也喜欢,百姓更是热爱。
  除了朝廷张罗的大型比赛,民间的各种蹴鞠对抗赛那是层出不穷。
  大街小巷,但凡有空地,基本上都能看到小孩在那玩蹴鞠,连小娘子都喜欢参与。
  宫里就不用说了,太祖喜欢和官员踢两场,官家也喜欢和大家过过脚瘾,
  可是,寿王是从来不踢蹴鞠的,因为他五岁的时候被蹴鞠砸过脑袋,从此以后坚决不玩蹴鞠,威逼利诱统统不管用。
  官家劝寿王下场,他总是说,“我喜欢鼓掌。”
  果然,寿王从来都是个好的拉拉队员,只要他心情好。
  “你真的在学蹴鞠?”楚王反复求证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眼睛点点头,“也没怎么学,就是偶尔踢一下。”看得出来,对玩蹴鞠还是兴趣不大。
  楚王问七郞,“潘三郞踢得好,还是你六哥踢得好?”
  七郞道,“潘三哥爆发力强,六哥技术更细腻。”七郞可是懂蹴鞠的,点评得很中肯。
  听着杨家七郞唤潘三哥,楚王更加不懂小孩的世界了,小朋友,你们真不知道潘家非常不爽你们么?
  七郞八郞都是跟着九娘喊的,虽然潘杨两家没往来,潘家对杨家心结不小,可是,双方毕竟没撕破脸,加之潘三郞又没对七郞等人使脸色,七郞八郞这三哥两字喊得是没一点心理负担,潘三郎也应得很自然。
  觉得和小朋友们有代沟的楚王最后还是拎着小眼睛吃高档酒楼去了。
  “杨家儿郎不错,”楚王给小眼睛夹了一筷子青菜,很客观的评论道,“你和他们多接触也挺好的。”
  “我自己知道吃,不要夹来夹去的。”小眼睛真不挑食,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大哥给他夹菜,好像自己没长大似的。
  “杨六郞呆板得很,七郞八郞不错。”小眼睛更喜欢俩小的。
  “再好也不要往五弟那塞,”楚王提点着,“五弟有自己的安排。”人人都有亲朋故旧的,关系户只多不少。
  “七郞八郞真不错。”小眼睛强调,表示他真的是爱才。
  “五弟认识的人也不会太差。”楚王道,“你就不要胡乱插手了。”
  小眼睛看向楚王,不服气,楚王不理他,又给他夹了筷子青菜,“怎么想起让太医去杨家?”
  “你怎么知道?”小眼睛放下筷子,不乐意了,“大哥,我12岁了!你不要老盯着我!”小眼睛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小屁孩。
  “谁有空管你,”楚王又给小眼睛夹了筷子青菜,碗里都快被青菜堆满了,“我还忙着呢。”
  “那你怎么知道的?”小眼睛不信。
  “听说的。”楚王没出卖皇后。
  小眼睛更不开心了,“蔡太医说的?我有个头疼脑热的他告诉你就罢了,为什么去趟杨家都要说?!”
  “不是蔡太医说的,”楚王道,“你给杨六郞说的时候又没避人,旁人告诉我的。”
  “怎么人人都成长舌妇了?”小眼睛愤愤。
  “潘膺是怎么回事?”楚王问。
  小眼睛翻了个白眼,将事情讲了一遍,“我还在场呢就这样,我不在的时候还了得?!不是我说,潘大人真该好好管管他的子侄了,他三个儿子都教得挺好的,怎么侄儿竟这样?”
  楚王抚额,告诉小眼睛,要认清清疏远近,潘家才是小眼睛的岳家。
  小眼睛道,“我知道啊,我和潘三郞玩不到一块儿,不也把蹴鞠队交给他管么,我还约他吃过酒楼呢。”
  “潘家不是只有一个潘三郞。”楚王耐着性子提醒。
  “我对潘大郞,潘二郞也是彬彬有礼的,见了潘夫人也是周到的很,见了潘大人更是恭敬,对潘八娘也不错啊,”小眼睛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和她说话都是轻言轻语的。”
  “你对杨家好得有些过了……”楚王话还没说完,就被小眼睛打断了,“我对杨家怎么了?杨六郞是官家安插到我这的,我和杨大人,杨夫人都没接触,和杨八娘说话是用吼的,和杨九娘说话用哼的……”小眼睛真的觉得大哥太冤枉人了。
  “杨八娘,杨九娘长得好看么?”楚王有些疑惑,据打探的消息,杨八娘就是一胖乎乎的小娘子,杨九娘则黑瘦黑瘦的,两人都和天姿国色不搭边,但不排除自己的弟弟眼神不好。
  “我虽然眼睛小,可不瞎。”小眼睛瘪嘴。
  “你眼睛小?”楚王震惊了,谁不知道寿王会爬的时候自己照了回镜子,话还说不利索呢,就一直强调他眼睛不小。
  小眼睛怒,“谁说我眼睛小?哪小了?”
  “你自己刚刚说的啊?”楚王哭笑不得。
  小眼睛懊恼极了,杨八娘说漏嘴了就会喊自己小眼睛,自己怎么也这样了呢,咬牙切齿“真是近墨者黑,古人诚不欺我也……”


第41章 代沟
  蹴鞠场边,小眼睛喜笑颜开,和旁边的两小郞君不时耳语,目光就没怎么往场地上训练的队员身上放。
  “三弟。”楚王走近。
  小眼睛对亲哥哥是一点也不犯怵,礼都不行,咧嘴笑问“大哥,你怎么到这来了。”
  “王爷。”七郞八郞忙行礼,虽不认得,但小眼睛的大哥吗,必然是王爷了。
  “这是谁家的小郎君?”楚王笑着,问小眼睛。
  “杨家的七郞八郞,就是雁门关大捷的杨继业杨大人家的。”小眼睛介绍着,“我打算明儿带他们去找五弟,看五弟那缺人不。”
  楚王咳嗽了一声,好吧,不怪潘夫人气恼,三弟的确不知道自己屁股该坐在哪儿。
  “潘三郞不错嘛,越发厉害了。”楚王不接小眼睛的话,看向场内,潘三郞一如既往的勇猛,头号前锋当之无愧,和他配合的中场也很不错,技术过硬。
  寿王的蹴鞠队虽然有潘三郎这员猛将,虽然潘三郎也极尽全力的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但是,蹴鞠是讲究配合的,个人素质重要,协作同样不可小视,而寿王的队伍一直就缺个中场组织人员,所以,队伍成绩一直不怎么样。
  楚王窃以为寿王今年应该能站到领奖台去,应该能冲进前三。
  “那小郎君是哪家的?”楚王指着那能干的中场队员问,觉得眼生,不过大半队员他也不认得就是了。
  “杨家六郞。”小眼睛兴致勃勃的介绍着,“杨将军以前喜欢用蹴鞠练兵,他家的郎君个个都不错,大哥,你那缺人不?他们家除了四郞在雁门关,其余的都在汴京。”
  楚王真是没往杨六郞身上想,因为和潘三郎配合得太流畅了,两人离心有灵犀不远了,楚王还以为是潘家的子侄。
  潘三郞的名头在汴京那可是响当当的,长得又好,学习也好,能文能武,还听话,从来都是令人羡慕的旁人家的孩子,楚王有些暗乐,不知潘大人瞧见这情景该作何感想。
  楚王有些不懂少年的世界,虽然自己也就比他们大几岁。
  “大哥,你那缺人不?”小眼睛还在继续推荐人才。
  “王家的人还排队等着呢,”楚王委婉拒绝,王家是他的岳家。
  “杨家郎君真不错,八郞九郞还教我呢,教得挺好。”小眼睛有些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