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俩,分那么清干嘛。”八娘呵呵,“日后我成大财主了,我的钱随你用!”顿了顿,“不收利息,记得打借条就行。”
  九娘打八娘,“你还想收我利息?”
  ……
  大郞的婚礼办得简单而隆重,客人不多,但也有几家上门。
  皇后频频召八娘九娘进宫,一些低级武官的家属便试探的和杨家进行了接触,因此,杨家倒也发了几张请帖出去。
  杨父军务在身,压根就没上折子请假,因此,男客便是由二郞等人招呼,好在来的男客也是小郎君,大家倒也有话题可聊。
  八娘九娘穿着大红衣,在后院跑来跑去,来的女眷都没带小孩,她们就自娱自乐了。
  “我要闹洞房!”八娘很高兴。
  九娘也很嗨皮,“我也要去。”
  路过的管家婆子忠叔的媳妇忠婶笑了,“小娘子可不能去。”
  因折氏忙,忠婶特意去给田氏和甘氏说了,让她们看好小娘子,到时可别闹笑话。
  七郞八郞跟着去迎亲,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张家这边也在租住的小院子里办了几桌流水席,请了街坊邻居们。
  虽然张家母女一直在家里备嫁,准备的绣品太多,时间太赶,没怎么和邻里打交道,但门房却是和家家户户都混了个脸熟的,因此,张娘子出嫁这日,邻居们还是赶来凑热闹,小孩更是欢喜,七郞八郞喜钱都发了不老少。
  一派喜气洋洋。
  晚上汴京城内一小院内,一婆子回话,“是张夫人,她拜谢邻里的时候,看的真真切切的,虽然老了,可还能认得出来。”
  “这么说,杨家真的娶了张家的小娘子?”一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沉吟着。
  一郎君道,“阿娘,孩儿打探清楚了,张家只得母女俩人,住的院子是杨家出钱租的。其余的,没打探到,她们母女俩一直没出过门,院子里伺候的都是杨府的人。”
  “我反正不嫁杨二郞。”旁边一小娘子跺脚,“他们再重情意,我也不嫁!”


第45章 耿家
  耿家在汴京已定居差不多十年,耿将军战死后,耿夫人带着三个儿子,一闺女辗转多地,最后留在了汴京。
  虽然当年迁徙得很辛苦,但耿夫人带出来的细软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便在汴京租了个小小的院子,将儿郎们继续送去上学堂,节衣缩食的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耿家大郞读书不行,但舞枪耍刀却很在行,长到十五岁便投身到汴京的禁军里当了个兵丁,大宋将守卫京师的军队称作禁军,耿大郞一直在守城门,前两年升了职,手下管着二三十号人,如今很得上司赏识,正待再提一级,在朝廷里有品级了,正九品了。
  耿家二郞对做生意比较感兴趣,等耿二郞大了,耿夫人便拿了一部分家底让耿二郞开了个布庄,耿二郞经营得有声有色,已在汴京开了一家分店。
  耿三郞身体弱些,耿大郞便托了关系将其塞进了开封府当文书。
  等耿大郞能立起门户了,耿夫人便请人教耿娘子绣花。
  待认定大宋会安稳下来,耿家才在汴京城买了个两进的小院。
  一家子日子过得挺和美的。
  大郞二郞都成了亲,大郞娶妻黄氏,岳父就是禁军里的一正八品的宣节副卫,如今儿子已经两岁了。
  二郞才成亲半年,娶妻李氏,岳父是捕头,李氏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三郞正在相看,二郞想给他介绍一商贾做岳家,大家互惠互利,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大郞则想再等等,看看三郞有没有潜力在衙门混,如果有,还是在衙门里找,有个照应,能得肥差。
  耿家娘子今年十四岁了,性格爽利,虽然被耿氏关在家里学了几年绣花,和文静还是不搭边,经常跑到街上去玩,和二嫂李氏的表弟张四郞接触得多,两家有点结亲的意思。
  耿夫人当年是故意没去太原的。
  想着张家和刘家定亲后,张将军就遭了不测,自己家和刘家一结亲,得,自己就成了寡妇,耿夫人心里膈应得不行,不打算和刘家再有什么牵扯。
  因此,耿夫人想着兵荒马乱的,大家就相忘于江湖吧。
  谁知道官家北伐,将刘汉打下来了。
  耿夫人自然要让大郞关注太原的消息。
  耿大郞职位太低,没打探到刘继业的消息。
  耿夫人唏嘘了一阵,便又去逗孙子去了,各家有各家的缘法,刘家儿郎那么多,折氏也是个刚强的,应该能把日子过下去的,自己操不了那么多心,也没那能耐操这心。
  直到雁门关大捷,耿家才知道刘家已改姓杨了。
  虽然汴京百姓大家都认为雁门关大捷是潘仁美指挥得好,可军营里大家私底下还是流传着杨继业的勇猛。
  然后耿大郞便知道了,杨继业是刘汉的降将,再一问,怎么和刘将军的履历那么吻合呢?回去就给耿夫人说了。
  耿夫人自然让大郞仔细探查,折氏没改姓啊,人也在汴京,不怎么费功夫,这人就对上了。
  耿家就犯了难。
  自己小日子过得挺和美的,真不想和刘家,错,杨家,有任何牵扯,谁知道杨家克了当家的,还会不会克子孙后代啊。
  而且如今门不当户不对,谁知道杨家是什么打算?
  加上耿娘子坚决不进杨家门,因此,权衡再三,耿夫人和耿家儿郎达成一致意见,不和杨家结亲。
  可杨父在朝为官,杨府也在汴京,杨家那么多儿郎,谁知道日后有没有人进禁军守卫京畿?日后被杨家认了出来,怎么解释?
  “就说咱们不知道他们改姓了,”耿二郞道,“大哥在禁军里只当了个不入流的小头,哪能打听得到什么消息。”
  “咱们在汴京安顿下来了,为什么不给太原送信呢?”耿大郞道。
  “路上不太平,家里只有竹叔和柳婶子跟着,竹叔会拳脚,要看门户,哥哥们还小,谁送信?”耿娘子振振有词。
  “那等我大了呢,怎么也没去太原?”耿大郞觉得答案有漏洞。
  “忙啊,事情一样接一样,没空呗。”耿娘子反正是坚决不要嫁给杨二郞的。
  “我们家如今就是混个温饱,又不是大富大贵,也没拿妹妹去攀附什么权贵,”耿二郞道,“咱们不登杨府的门,也让人挑不出什么理来,就是舍不得花路费钱,又怎么了?后来官家收回太原,咱们打探了,没刘将军的消息,本来就是打探了的嘛,咱们就给妹妹定亲了,虽然没下定,但两家有默契了嘛,自然也就不会再想着寻亲之类的。”
  “阿娘,就算日后杨家有人进了禁军,大哥注意些就是了,不容易被发现的,”三郞道,“谁让他们改姓杨了呢。”
  折氏依然犹豫,让大郞持续关注着杨家。
  杨家和潘家的纠葛,耿家还真没打探出来,圈子差得太远。
  杨大郞和二郞出门寻岳家,耿家也不知道,没那实力,也不敢去收买杨府的家丁。
  不过,杨大郞娶妻,耿家还是知晓的,毕竟是大事。
  再一查,是找到张家母女俩了。
  耿家便分化成两派了。
  耿夫人有些心动,“杨家总归是厚道人家。”
  耿大郞和二郞也认可耿夫人的观点。
  耿娘子还是坚决不同意,耿三郞站在耿娘子一边,“妹妹和张四郎情投意合。杨家再厚道,妹妹不喜欢,这日子也难过啊,妹妹又不是和厚道过日子。”
  想到张家四郞,耿夫人也是无话可说了,耿大郞和耿二郞也是结舌,张四郎这个妹夫人选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杨家的事就到此为止,”耿夫人下定了决心,叮嘱大郞和二郞不要向媳妇透露消息,“若杨家真有人去了禁军,大郞躲着些。”
  而杨家这边来参加婚宴的几家武将家眷中,有人透露出了和杨家结亲的意愿,折氏虽然心中乐开了花,可也没贸然应下,虽然儿媳妇娶得艰难,但也不能凑合,折氏再急也还是保持了清醒的……
  不过,婚宴刚结束,折氏就让忠叔好生打探一下。


第46章 票(一)
  家里多了个大嫂,对八娘的生活没太多影响,如果非要找点影响呢,那就是折氏对八娘九娘的关注少了点,因为,折氏在手把手的教儿媳妇管家,闲暇时间少了。
  这对王氏等人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折氏几乎没时间和她们打马吊了。
  王氏认为,让张夫人单独住租住的小院太不明智了,特意给大少奶奶提了,可张夫人愿意自己住旁边。
  王氏等人没马吊打了,正觉无聊呢,都在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去雁门关照顾照顾杨大将军了,刚给折氏打了申请,正巧,蹴鞠比赛开始了,于是众人便有了新的爱好,观赛,管他是哪两只队伍打,只要有比赛,场场不缺,遇到紧俏的,没买到票的,也在场外的茶楼里听热闹,折氏笑骂,“看我不给将军说,他没蹴鞠重要!”
  八娘九娘可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寿王队的比赛必须得出席,寿王五弟,陈王的比赛也要场场不落,七郞八郞在当替补的嘛,其余的年龄段,就只等着看决赛了。
  即便如此,八娘九娘天天晚上都要熬夜做作业,折氏请的先生竟然不喜欢蹴鞠,压根不去看比赛,鉴于两个小娘子请假申请忒容易被杨家的人批准了,先生便想了一招,请假没关系,作业不能少,八娘九娘便苦逼了。
  六郎他们的学堂可都每天放半天假了呢,因为蹴鞠比赛都安排在下午举行。
  八娘和九娘拿这做样板,要求先生放假,先生只问,“你们上场了么?”“既然没上场,还说什么说?”直接将八娘九娘给堵了回去。
  八娘九娘又去找折氏,折氏却不干预,“你们经常请假溜课,先生早恼了,真惹火了先生,请辞了可麻烦了,换个先生,没准你们平日都溜不出府了……”
  八娘便给九娘说,上午的武学停了,用来文化学习。
  九娘不干,“不能停!”简单粗暴,还不给理由。
  八娘九娘忙起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没弄到成年队决赛的门票。
  第二天就要比赛了,七郞一大早才来说,高价门票都没买到,怎么办?
  八娘九娘当即就急了,最精彩的怎么能错过,吼七郞:“你怎么办事的?”
  “忠叔前两天说没买到票,”七郞解释,“派去的人不知道明天的票是在另外的地方卖的,等找到地方,一看那架势,肯定买不到,但还是排了起来,排了几个通宵,还在队伍尾巴上呢,票就没了,我就让他赶紧买高价票,多贵都买,我找王姐姐拿钱,结果刚才忠叔告诉我,只买到了一张,还是倒数第三排,十贯钱,害怕卖到假票,不去验票的,不敢买。”
  “那就是有一张了?”九娘瞪七郞,“你为什么说没买到?”
  “若是两张,就给你们了,”七郞解释,“可只有一张,给你们谁也不合适啊,那不相当于没买到票么?八郞刚从我这拿了钱,跑去守着了。”
  九娘放下笔,被先生罚也认了,“我也去守着,只要有人卖高价票,我就把人抢过来!”
  八娘也跟上,“我也去,七郞,你再去弄点钱,赶紧来找我们!”
  八郞高喊,“你们记得要还我啊,那是王姐姐的钱,不是我的!”
  到了售票点一看,八娘九娘就傻眼了,简直是人山人海啊,没人问,“要不要票?”全是问,“有票没?”
  好容易有人愿意出售一张多余的票,瞬间就被人海淹没了,八娘九娘挤都没挤到跟前……
  “我们去找寿王。”八娘拉住还要往人群里挤的九娘。
  “你去找寿王,我留在这。”九娘对寿王处不抱希望,“明天就比赛了,你让寿王上哪儿找票去?”
  八娘觉得还是试试,各种渠道都试试,“我要找到票了,怎么通知你?”八郞就没个人影。
  “不用找,”九娘道,“票还嫌多?真多了,高价再卖出去就是。”
  八娘一想也对,对鸽子燕子说,“跟紧九娘,拉住她衣裳。”然后转身跑去寿王府。
  寿王队今年果然夺得了第三名,这让未去观赛的官家很高兴,给潘三郞赏了一堆好东西,看得小眼睛心里泛酸,八娘不是说功劳都归功于官大的么?
  陈王队伍今年头次参赛,止步于第四名,陈王略微有一点点遗憾,七郞在最后一场比赛的最后几分钟替补上次,竟然踢进一球,王氏乐得将嗓子都吼哑了,田氏和甘氏冲着旁边观众不住的夸,“那是我们家的儿郎。”不过,七郞的上场也只是将比分缩小,未能改变输赢。
  但获得第四名的陈王也得到了官家的嘉奖,这让小眼睛心里更不平衡了。
  小眼睛正在府里生闷气呢,八娘找上来了。
  小眼睛一听,霹雳扒拉的将八娘训了一顿,“你是屎急了才挖茅坑啊?!!汴京城里,提前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就在排队买明天的门票了!!你现在才来找票,我给你上哪儿找去?去抢啊?”
  “你也没办法?怪不得十贯钱都只能买到后排的位置,人家排了一个月,该他们挣钱,”八娘挠挠脑袋,“没事,我再去抢高价票。”
  寿王又不是票贩子,八娘没多掰扯,赶紧的想跑回去继续挤,总有点希望不是?
  小眼睛叫住了八娘,“你先等等,我想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八娘充满了希翼。
  “我进宫去找官家,”小眼睛道,“不行的话,我就去找我大哥。”自己可是有大哥的人。
  八娘便跟着小眼睛跑到宫门口,“我在这等你消息。”
  认为官家偏心眼的小眼睛便蹭蹭的跑去找官家了。
  官家正忙呢,让小眼睛等着,一等,就等到午饭时间。
  小眼睛觉得自己受到了冷遇,浑身嗖嗖的放着寒气。
  官家传午饭的时候,才被提醒,寿王还在外面等着呢。
  官家赶紧让人将小眼睛领进来,言简意赅的问,有什么事?主要是忙了一上午,脑袋都是涨的,下午还有一堆事呢,没心情关心儿子。
  小眼睛还没说呢,又有人来了,这回来的是重臣,官家便又将小眼睛打发了,“你明儿再来吧。”今天实在没功夫当慈父。
  小眼睛那个气啊,鼓着腮帮子到外面去了,也不去吃饭,也不去找皇后,就在那石阶上坐着等……


第47章 票(二)
  官家终于忙完了,下午已过了大半,太监总管王公公赶紧禀告,寿王还在外面候着呢,午饭都没吃,谁劝都不听。
  官家愣住了,这是有事?“没去禀告皇后?”
  王公公摇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敢贸然去禀告皇后啊……
  官家赶紧走出去,看着小眼睛坐在石阶上落寞的背影,官家莫名一阵心酸。
  “三郞,地上凉,起来,跟阿爹进去。”官家柔声道,“想吃什么,阿爹让人给你做。”
  小眼睛委屈极了,赏赐没自己的,自己就不计较了,巴巴的跑进宫,还被晒在外面大半天,真正的大半天呢,官家是亲爹么?
  小眼睛幽怨的看了官家一眼,慢腾腾的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
  官家大手牵住小眼睛的不算小的手,慢慢的朝屋里走,“阿爹今儿实在太忙了,以为你没什么事呢,三郞,你也是,有事干嘛不啃声呢,你说出来,阿爹再忙,也会先把你的事办了啊,给阿爹说说,遇到什么事了?”
  小眼睛进了屋,喝了杯水,这才提出了要求,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明天成年队决赛场贵宾席的席位。
  成年队的比赛那可是场场爆满,决赛就更不用说了,一票难求,这可是官家都要出席的。
  至于贵宾席,那是有旧例在的,功勋权贵每府的名额那是有定数的,基本上是每家两个席位,若当家的不在,那就只给女眷席一个,比如潘家,潘仁美不在京,就只有潘夫人一个人有资格出现在贵宾席的女眷队,男同胞队的票便会由官家机动处理了,给某些有潜力的官员。
  而女眷席则是几乎没什么机动票的,皇后连自己娘家妈想多要一张,都给拒了的。
  就连皇室成员那也得资格老的,受宠的,才能在贵宾席上露脸。
  当然了,官家一般都把大老婆和儿子闺女带上了的,除此之外,小老婆也就只能带两人出来,可见席位之紧缺。
  小眼睛却问官家要三张贵宾席的票,全是女眷席的。
  因此,官家一听小眼睛的要求,半天没回过神来,这是在说笑话么?“三郞,说正事啊。”
  见小眼睛一脸的认真,官家便问了,“给谁啊?”
  “潘八娘,杨八娘和杨九娘。”小眼睛说得顺口极了。
  官家听得翻白眼,“除了公主,你见过哪家小娘子坐贵宾席的?你就不怕她们拘谨?”早知道,就该让这小子继续在外头坐着,坐一晚上都该!
  “那就让她们拿去送人。”小眼睛反正是卯上了。
  “滚。”官家气乐了。
  “那给我20张门票,我去送人。”小眼睛昂着头,挺着胸,还努力睁大眼睛。
  “门票你都搞不到?”官家一脸的鄙视。
  小眼睛眼睛都没眨一下,“嗯。”在自己亲爹面前,有什么可丢人的?
  介于小眼睛要这20张门票还动了点脑筋,知道先从贵宾席入手,介于小眼睛在外面坐等了那么久,午饭都没吃,官家讥笑了小眼睛一番后,还是点头应下了,只要不是贵宾席,好说。
  “位置好点的。”小眼睛还提着要求,“前排。”
  “前排不一定有,中间的如何?”官家也不傻,没许诺给前排的位置。
  小眼睛高高兴兴的走了,约定明早早朝完后来取票。
  八娘在宫门外都等得快将地板给踩出个坑来了,终于看到了小眼睛的身影,那简直是热泪盈眶啊。
  “请我吃顿好的。”小眼睛一见八娘就得瑟的要求请客。
  “没问题,”八娘一见,也高兴了,没白等,没白饿,“走,我现在要随便吃点什么垫垫底,饿死我了。”
  见八娘也没吃午饭,小眼睛心情更好了,“蠢,双寿在这呢,你给他说一声,不就好了。”
  “不是怕我刚走开,你就出来了么,呵呵”八娘笑眯眯道。
  “我也没吃呢,择日不如撞日,你现在就请了吧。”小眼睛道。
  “你也没吃?”八娘不知宫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却是清楚小眼睛是为了帮自己弄票才这样的,当下道,“没问题,不过,你先垫着,我真没带钱,我们让七郞拿钱的。”
  “这顿我请你,随便吃点。”小眼睛哼了声。
  “那多不好意思,”八娘笑道,“随便吃点的钱还是有的,我带了200多文,大餐时间你定。”
  “200文?”小眼睛哼哼,最终还是跟着八娘去了一家小店,吃了碗面条,饿了,吃什么都香。
  “有几张票?”八娘边吃面条,边笑嘻嘻的探问。
  “几张?”小眼睛哼了下,“听好了,20张,中间。”
  八娘一下欢呼起来,“你太厉害了,一顿大餐不够,两顿,不,三顿,我算算啊,阿娘,大哥……”八娘霹雳扒拉一算,“我们家14个人呢,嗯,七郞那张票让忠叔去看,对了,再问问张夫人有没有兴趣,15张,”算完眉开眼笑,不贪心:“我只要15张就好了,剩下的你送人,呵呵。”
  小眼睛摇头,“你们家人还真多,我只打算给你10张的,剩下的我送人。”
  “14张,张夫人不管她了,”八娘忙作揖,嘻哈道:“你的大恩大德,小的铭记在心。”
  “光记着就行了?”小眼睛不上当。
  “任你差遣。”八娘笑道。
  小眼睛鄙视,“你?”
  “还有九娘!”八娘笑道,“要不,明儿让她亲口给你说?”
  小眼睛继续傲娇,“10张够了。”
  “真不够啊,”八娘继续游说,“你没事先答应旁人吧?”
  小眼睛瘪嘴,不搭话。
  八娘笑嘻嘻道,“除了我,肯定没人今天才来找你,若是以往找上你了,你肯定早给办了,呵呵,对吧?你的能力,那在汴京还是要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呵呵。”
  这马屁一拍,见小眼睛在抿嘴笑了,八娘急忙再接再厉,“所以,你要送多少张,大家都不知道嘛,呵呵,匀点给我了,呵呵,不影响旁人的。”
  小眼睛终于松了口,“下不为例啊……”老实说,小眼睛还真不知道送票给谁,大哥?贵宾席的好吧,五弟,和大哥一起的好伐,潘家?人家早弄到票了,给他们也是送亲戚……李先生?貌似也不是缺票的人家……
  琢磨了一会儿,小眼睛便道,“都给你,瞧你那小人样。”
  “你留着送人嘛。”八娘真的不贪心。
  “我认识的人,除了你,谁会缺票?”小眼睛斜眼。
  “你送给潘八娘呗。”八娘给着建议,“让她去做人情啊。”


第48章 票(三)
  官家这边等小眼睛走后,就把负责蹴鞠比赛的相关人员给叫来了,让给开个后门,给点票。然后,官家就傻眼了,别说中间位置的,就是最后一排也都没有了。
  “你们怎么办事的?”官家怒了,自己都知道贵宾席要留点机动位置的,底下这帮人是吃白饭的么?
  管蹴鞠比赛的是礼部在负责,礼部尚书李昭检那可是唐朝的进士,官家的老师,78岁的人了,那就是只管大事,小事听都不听的,因此,具体事宜是礼部侍郎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