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对八娘毕恭毕敬,说了会天气后,就给八娘说了,她有门远亲,在益州做了点小生意,前不久前来汴京,就抱怨路上不好带钱……“益州钱庄出了个交子,就一张纸,整个益州都可以兑换,每贯兑换的时候给30个铜钱,可方便了,但出了益州就不行了……”然后便囧囧有神的看着八娘……在汴京发行交子,肯定大有市场啊!
  八娘……我是猪……赶紧请王夫人吃点心……
  等王夫人一走,八娘就雀跃起来,可以成立银行,发行纸币啊!商人出门做生意可以拿支票啊,或者汇款单嘛!
  于是,八娘当晚就给小眼睛说了,小眼睛吓了一跳……朝廷拿纸当钱?“朝廷还是要脸的……”
  八娘赶紧说了益州的交子,“钱庄都能发,朝廷难道还比不过钱庄?钱庄是见了银子才给交子的,朝廷自然也不能乱发纸币,得根据国库存银来……”
  发多了,没准买把菜都得拿一斤纸币,那可就遗臭万年了!
  小眼睛眨巴眨巴眼睛,觉得得好好想想……
  于是,被贬的向敏中便接到了密令,到益州出差,调研交子,回来写个朝廷发行交子的可行性报告来!
  向敏中……朝廷发行交子?!天啊,一缺钱就发,那还不乱套了啊!朝廷有规律,谁信啊!反正向敏中是不信的!自己真不是奸臣啊!这事没法做啊……“良心不许啊……”
  小眼睛……“朕待你不薄啊!”违反旨意买薛家的房子,可都放过你了啊!
  向敏中哭……那更不能行奸臣之事来回报圣恩了啊……


第565章 还是钱
  “八娘,我觉得还是应该去泰山拜拜。”小眼睛知道八娘对封禅颇有微词,所以改了个说法,不用那么高大上的词了,咱换个通俗的。
  八娘无语,“朝廷不是很忙嘛?”
  小眼睛不光派了人去益州调研交子,还派人去了福建,调研海贸,顺便再去交趾,多买些粮食来。
  又让工部的人抓紧研究印刷技术,若真的要发交子,首先就要提防伪造啊,技术不过关,说啥也白搭。
  然后,小眼睛还下旨说,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从事任何一种行业,只要能养家糊口,都无愧于祖宗,言下之意就是没地种,那就做小买卖嘛,在路边卖个茶水什么的,或者在家绣个花什么的,只要能赚钱养家,就别纠结田地了。
  当然了,期间小眼睛也没忘了催王旦就捐钱给慈幼局和免田税之事……
  总之,小眼睛很忙的,怎么又抽风想起去泰山了呢?
  八娘表示不解。
  小眼睛就说了,“你看啊,前些年吧,风调雨顺,可辽兵和党项又虎视眈眈,如今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都回来了,交趾也回来了,可偏偏又出旱灾!”
  往大了说,朝廷不顺啊。
  “小雷的婚事就不说了,兔儿也没瞧上福儿,”小眼睛叹气,“咱家正缺钱吧,你四哥早不娶媳妇,晚不娶媳妇,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娶亲……”
  往小了说,家事更不顺啊……
  八娘,我四哥娶亲你送了很多礼嘛?!
  杨四郎这些年一直没娶继室,可这不是和折家联系上了嘛,自然要亲上加亲一下了,可是,杨家孙辈年纪都还小,只有杨四郎的儿子年纪最大,可杨四郎已经给人定亲了,其余的,离成亲都早着呢,恰好,折氏大哥的女儿带着一双儿女守寡,大家一合计,改嫁吧,以前守寡是没找着合适的,如今找着了,还守什么寡啊!
  那边公婆还在,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当然,大概也是想和杨家建立联系,很痛快的点了头,允许孙儿孙女跟着亲娘去杨家,但是,不能改姓。
  所以,这婚事是很顺利的就谈成了,也就往来了两三回书信而已,一切搞定。
  让小眼睛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小雷和福儿的婚事要能这么顺利该多好啊……还得一脸心疼,“要不我找老四再借点钱?”
  七郎八郎成亲,八娘可是送了重礼的,四郎虽然是再婚,可他是折氏亲生子啊,这礼还得比七郎八郎稍重些才行。
  “我有钱!”八娘只觉得好笑,小眼睛再找陈王借钱,没准陈王以后打死都不进宫了……
  “那折氏是不是很有钱?”小眼睛有种感觉,如今寡妇都比自己有钱。
  八娘……我怎么知道……
  八娘送礼时,小眼睛啥也没说,得,没想到在这等着呢,八娘没好气道:“你在汴京拜拜财神好了!”
  小眼睛:“这不是钱的事,就是觉得不顺……”
  “你是宁愿缺钱,还是宁愿辽军兵临城下?”八娘道:“哪能让你事事如意啊……”
  小眼睛坚持:“我还是觉得拜拜上苍要好些。”
  “你现在有钱去泰山嘛?”八娘瘪瘪嘴。
  小眼睛……转身就去找王旦了,效率呢?
  而福儿和一帮伴读则在聚精会神的听蔡伯希说福建的海船,蔡伯希眉飞色舞的说了两个时辰后,最后结尾来了句:“我也是听家中下人吹的!”
  福儿……合着大半天就听你吹牛了?还转吹的?
  福儿……哪来那么多不靠谱的伴读啊!盯着蔡伯希,好想问,你还记得你是神童不?亲,你不是小恩啊!
  福儿当晚就给小雷写了封信,建议小雷去福建走走,看看海船,出海工具可是很重要的!朝廷要是能造出又大又稳的海船,还怕没银子赚?而且,水师装备也能上去啊!一举两得呢!
  然后又给兔儿写了封信,详细叙述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日常,表示自己天天认真读书,很少出宫……
  兔儿接到信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福儿究竟知不知道该怎么写信啊?纸张不便宜啊!败家子……知不知萧山百姓吃水都困难啊!有那钱浪费纸张,还不如……额,有钱也买不到水……
  小雷现在哪还有心思去福建瞅吹牛吹出的大海船啊……这旱情,怕是颗粒无收……
  看着三四岁的小孩都抬着小桶四处找水,小雷对兔儿道:“看着他们,我真的觉得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
  兔儿也觉得和生存相比,自己心心念念的元帅梦简直不值一提。“要不你代八姨父去拜拜龙王?”
  小雷悟……我怎么没想到?
  不知该不该赞一下小眼睛的影响力……
  小雷去龙王庙连拜了三天,一点乌云都没见着,侍卫开始劝小雷离开,有灾情,就有流民,安全难保障。
  小雷自然不听,直接去找了两浙转运曾会,亮了身份。
  曾会是赵匡义时的榜眼,为人正直,为官敢言,当即就告诉小雷,只能打井,打深井,但是,没钱……请小雷赶紧走后门找小眼睛拨款。
  “户部的钱都拿去买粮了,”小雷叹气,真不能怪户部,“不能找富户借银嘛?”
  真不愧是小眼睛的女儿……没钱不怕,先借来用用……
  曾会愣了下,借?额,朝廷认嘛?来年肯定是没田税收入的,后年,自己也许就调职了,富户愿意借嘛?额,总比劝富户出钱容易吧?好歹他们手上多了张借条嘛,“这户部认吗?”曾会还是有点担心。
  “先借!”小雷斩钉截铁,“出了事,我兜着!户部不认,我认!”然后知道灾情最严重的是萧山,便道:“我去萧山坐镇!”
  于是,小雷便来到了萧山,发现大家竟然吃水都困难,赶紧找到刘县令,“将县里富户都请来!”也别说什么吃饭喝茶了,形势严峻啊!
  焦头烂额的刘县令见了小雷,立马挺起了腰,派人去请富户,还给小雷抱怨:“请了他们三回了,唉,都不出钱,这回也不知他们信不信咱们是真借钱……”
  结果,只来了两家,其余人家全找托词给推了……
  而潘衮也在这时候终于追上了小雷,刚跑进县衙,还没来得及踹口气,就听小雷道:“潘衮,你去将他们给我请来!刘大人,派个衙役带路!”
  潘衮立即眉开眼笑:“是……”只要不赶自己走就好……


第566章 魄力
  小雷被弹劾了!
  小眼睛在朝堂上把弹劾折子朝御史扔了去!“你们一个个究竟是饱读的诗书,还是读的都是屎啊!小雷一弱女子都知道以大局为重!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给朕说朝廷律法是吧?哪条哪款规定了,公主不能借钱,不能借粮以安民心的?!给朕指出来!”
  “不就借了萧山二十多家乡绅商户的银子嘛?!不就借了萧山二十多家富户的粮食嘛?!朕说了不认嘛?!若不是小雷非常时机行非常之事,一旦民乱,流民率先抢的就是这些富户!不说给小雷送锦旗,竟然还找人弹劾她?良心都叫狗吃了嘛?!”
  “两浙转运使曾会的折子,你们看了嘛?!萧山旱情最重!吃水都没了!若不是小雷,多少萧山百姓得流离失所?!多少老幼妇孺得死在逃荒的路上?!曾会可是上折子夸小雷有魄力呢!”
  “小雷收敛民心?!她是为她自己嘛?她是为朝廷收敛民心!”
  “给朕查!究竟是收了谁的脏钱,朝小雷身上泼脏水的!”小眼睛最后还点了刑部尚书的名,让他彻查弹劾小雷的御史!
  然后宣布散朝,拂袖而去!
  回到家,八娘和福儿还没来得及问呢,小眼睛就冲福儿嚷嚷,“多学学小雷的血性!”
  福儿……我,我,都说我像爹啊……
  八娘刚给了福儿一安慰的眼神,小眼睛就冲八娘道,“小雷像先皇,有魄力。”
  八娘……其实你可以说小雷像我的……
  “还是派人去帮衬一下吧,”八娘好不担心,“小雷毕竟太年轻了,过于冲动。”强龙不压地头蛇啊,可别被人给联手阴了。
  “我已经让七郎带了一千兵丁疾驰去萧山了。”小眼睛道。
  “你不是下令当地的厢军听令于小雷了嘛?”八娘更着急了,小眼睛十天前接到小雷的加急快件,就下了命令的呢,“怎么,他们不听号令?”厢军虽然战斗力不强,可要拿下小雷她们几个还是很容易的,可别出什么乱子。
  小眼睛摇头,“派禁军去震慑力强些!”
  这就差敲锣打鼓的告诉当地,都长点眼睛,少说小雷坏话!
  “怎么不是让九娘去?”八娘有些纳闷,依照小眼睛的秉性,前去萧山的应该是九娘啊。
  小眼睛道:“七郎听小雷的。”
  八娘……“小雷有些冲动,需要个人在旁边劝着。”
  福儿点头……要张弛有度啊,不能将乡绅们逼得太紧了……
  “小雷有分寸的!”小眼睛道,“哪怕出了点格,又怎么了?有我善后呢!”
  “再派个懂政务的去吧。”八娘急,“我不怕小雷做事出格,可若连累了百姓,那就不好了。”
  “我让曾会去萧山坐镇了。”小眼睛道。
  八娘松了口气。
  福儿也放心了,这才问道:“粮食在路上了嘛?”
  萧山的情形,不等秋收,就得断粮,旱得连野草都枯死了,否则,小雷也不会让潘衮和兔儿硬是逼着十多个富户打开粮仓,强行借粮了!
  这边潘夫人还在家中担心小雷,让潘仁美看看有没有属下离萧山近,可不能让小雷受欺负了,结果,第二天,弹劾潘仁美,潘铠和九娘的折子就到了,两浙路苏州府上的弹劾折子,说潘仁美纵孙行凶,潘铠和辽国公纵女行恶,将萧山闹得不成样子,苏州都受影响了,大家都怕潘家人去抢粮食啊,比土匪还吓人呢!
  潘仁美当即就给了潘二郎一下,“你若和三郎一般出息,有我什么事?”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得为孙子背锅,能不生气嘛!瞧兔儿,人家直接找潘铠和九娘!
  潘二郎……恨不得飞到萧山去揍潘衮一顿!
  潘铠和九娘……应该庆幸嘛?
  满朝大臣都等着小眼睛发飙,等着苏州府的人被骂,结果,小眼睛在朝堂上没啃声,给在洛阳督建皇宫的丁谓去了道手旨,让他丁家起好带头作用!
  丁谓可是苏州人,当地大家族!
  丁谓一接到信,就赶紧给家人去信,信中让大家一定要主动配合小雷的工作,立即派人去萧山,问小雷是否需要协助……派了个亲信回乡送信,给族长带话,太子都能惹,但公主坚决不能惹……
  丁谓知道小眼睛的底线,可旁人不知道啊。
  萧山的乡绅商户都很牛气的,县令请不来,小雷命潘衮将人给强行给拽来开会的。
  一落座,刘县令就介绍了小雷,当朝公主啊!
  小雷等着众人诚惶诚恐的拜见呢,结果,人家纷纷冷笑,说刘县令,“找人假扮公主,也找个像的啊!”
  “就是,金头饰好歹得备上吧!”
  “绫罗绸缎也得跟上!”
  “御林军也得有嘛!”
  ……
  小雷正在反省呢,人靠衣装啊,可自己出门就没带行头啊!教训!深刻的教训!回头就写信告诉福儿,日后出门,备着一套朝服!
  结果,就听到人说,“瞧找的什么人啊,眉毛眼睛鼻子,哪点像公主了?”
  “是啊,是啊,要找就找个有贵气的嘛!”
  “就这小眼睛,哈哈,还公主呢!哄谁啊!?敢问大人,公主长着一双小眼睛,是像的官家啊,还是皇后娘娘啊?别说是像官家,哪个小娘子长着这样的一双眼睛能选入宫中的?还能受宠生孩子的,也别说像皇后娘娘,能独宠六宫的皇后娘娘长着这样一双小眼睛,官家眼瞎啊?”
  ……
  小雷……被人身攻击了?又不能大声咆哮,我爹外公是小眼睛啊!没遗传给闺女,遗传给外孙了!怎么破……
  小雷还在郁闷呢,潘衮上前就给了众人一人一耳光,“敢对公主不敬!”
  潘衮这个气啊,小雷通身的贵气,你们都眼瞎嘛!眼睛小怎么了?眼睛大无神!
  小雷身边的侍卫们一见,也不等小雷开口,上前去将众人踢下椅子,“跪好!”
  “敢问公主,如何处置这些以下犯上之人?”潘衮很是恭敬。
  “不知者不罪……”小雷笑吟吟道,得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嘛,还得问大家借银子呢,不能把关系都弄僵了。
  “大家都起来吧。”小雷笑眯眯道。
  潘衮和侍卫一出手,众人就有几分懵了,刘县令可不敢这么干,小雷再一开口,大家七七八八的倒不敢怀疑了。
  不说口音了,就冲那语气,一般的小娘子此时早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了,哪能这么淡定。
  因此,小雷借银子倒很顺利,主要是借款不算多,大家也乐得结个善缘,小雷的欠条一式两份,“一份交给户部存档,若来年县衙不认,诸位托人给京中慈幼局代封信就是,慈幼局会把信转交给本宫的。”
  算是变相保证了,一定还钱。
  小雷一借到钱,就让刘县令赶紧寻人去打井,先把吃水给解决了。
  自然,小雷是要实地考察一下的,看着干裂的土地,小雷眉头就没舒展过,实地考察了一天后,小雷就觉得,萧山百姓没多久就会闹粮荒,撑不到秋收。
  因为除了树皮,找不到其他能吃的东西。
  存粮?亲,还有个词叫青黄不接呢,一般人家的存粮鲜少能吃到新粮收获的,都是开春了,万物复苏了,有菜吃了,才能迎来秋收的,结果干的连野草都不长了,上哪儿朝填肚子的去?
  于是,小雷便又将萧山的富户给请来了,不借钱了,借粮食,“朝廷的赈灾粮已在运来的路上,粮食一到,立即就还你们。”
  众人自然不乐意了,这时候的粮价是多少?赈灾粮来了,粮价又是多少?
  这是抢钱呢?!
  这时候,官府是不准涨粮价,可粮铺有粮卖么?不涨价,绝对的不开门!
  大家还不是只有买高价粮,还得偷偷摸摸的!
  小雷好说歹说,结果大家都摇头说没粮!随你怎么说,就是没有,大家纷纷觉得当时借银子太痛快了,让公主得寸进尺了,这回做好了攻守同盟,坚决不点头,不就一公主嘛,能耐再大,也就只能是公主!
  刘县令叹气,如今粮价疯涨,这些人家都等着拿粮食换田地呢……
  小雷压根就没想到田地买卖上去,听刘县令一说,怒了,这样敛来的家产,拿在手里不觉得烫手嘛?!
  不准田地买卖?好多人家都不要官府的红契,这没办法。
  于是,小雷便让刘县令出告示,大家可以到县衙来借粮食,先借一个月的,拿着户籍来借,三年内还清,不收利息,三年后未还的,收10%的利息。
  刘县令……“没粮食啊!”
  “你只管发告示!”小雷道,“粮食我解决。”
  刘县令迟疑了下,还是好心的提醒了下小雷,萧山的几个乡绅,背景雄厚,还是别闹僵了。
  小雷呵呵,比背景,自己从来就没输过,好不好……
  一边给小眼睛去信,要求有权调动厢军,一边让刘县令将衙役全派上,带着潘衮和兔儿,上门强行借粮去了!
  小雷还是先咨询了一下刘县令,谁家粮食最多,势力最大!先啃硬骨头!
  自然……兔儿在萧山一战成名……
  潘衮默默的当着无名英雄……没想到还是坑爷了……
  小雷瞬间获得了百姓的爱戴,其他受灾地方的百姓都急切盼望着小雷的到来……
  曾会得知了小雷的行径,暗叫了一声好,赶紧给小眼睛写了封折子,将萧山的情况大书特书,给小雷找了无数的理由,不能让官家将公主惩罚太过嘛……
  小眼睛记下了曾会,这人不错……


第567章 赐匾
  曾会一到萧山,得,弹劾曾会的折子就铺天盖地的飞往小眼睛案头。
  小眼睛将所有弹劾曾会的折子全给压下了,然后招来王旦,让王旦查,两浙一带的世家有哪些!
  王旦这边还在整理资料呢,小眼睛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给萧山的何家送去了一块匾,用红绸布给遮得严严实实的,并特意强调了,一定要敲锣打鼓的从县衙送到何家大门,挂上后,才能揭匾!
  何家是萧山第一大户,拥有的良田最多,商铺最多,族中读书人也最多,当官的也不少。
  因此,何家在萧山那可是横着走的,刘县令都鲜少能见到何家族长。
  所以,当小雷带人到何家强行借粮时,对面的何家家丁佃户那可是个个手持木棍,完全没将小雷放在眼里。
  小雷是惜命的,自然是站在了兔儿身后。
  于是,兔儿闪亮登场……
  于是,何家粮仓的粮被全部借走,换来了小雷的一张白条。
  何家能咽下这口气才怪,于是便四处运作起来,势必要弹劾得小雷成为庶人!
  得知朝廷发下了个匾,何家众人很是得瑟,官家想凭一个匾就安抚住大家伙儿?做梦!公主的行径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必须要官家给个明确的说法,委婉的台阶,何家不需要!大家不需要!
  萧山当地的大家族也齐齐聚在何家,共同声讨小雷,声讨朝廷,表示若不严惩小雷,就进京去敲闻登鼓去!规矩不能乱啊!大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吹来的,那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啊!此歪风不可涨!必须要扼杀住!
  小眼睛赏赐的匾抵达县衙时,小雷不在,带着兔儿去了旱情最严重的乡,那地方总共只打出了两口出水的深井,那么多人,两口井,可想而知,为挑水少不得打架。
  小雷一是去震慑那些不按规矩排队挑水的人,二嘛,是想再看看,能多打出一口井不……
  而潘衮呢,则带着厢军去接王家在福建购买的粮食去了。
  王家这些年生意也在向南扩,在杭州组建了分公司。
  分公司的负责人如今是七郎最小的舅舅,在王家历练了许多年,经过诸多竞争,刚到杭州上任不到半年。
  王家各地分公司的负责人上任前,都得在总部好好培训一个月,宗旨就是:抱紧官家的大腿!抱紧杨家的大腿!眼光要长远,舍得一时利,换来万世财!
  所以,虽然王家并没做粮食生意,但一听小雷在萧山进行抗旱工作,王幺舅立即就派人去福建购粮,在曾会抵达萧山的第二天,王幺舅也到了萧山县衙,“公主,先期只筹到了两万石粮食。”只是不好从福建运来,途中太不安全,请求人手支援。
  曾会赶紧安排人手去运粮,潘衮主动请缨带队,担心厢军和萧山土豪有牵扯,背地使坏,这时候,粮食多珍贵啊!
  小雷派了个侍卫给潘衮,免得潘衮独木难支,“多长个心眼!”
  潘衮很开心,“放心吧,我可是在军营里待过的!”又叮嘱了兔儿千万不能离开小雷后,带着人马火速去接粮。
  因此,七郎赶到时,小雷他们都不在。
  听了刘县令的介绍,七郎赶紧抽调200禁军去接应潘衮,万一厢军勾结歹人,潘衮和那个侍卫怎么没的,都没人知道!
  潘衮可不是小白!
  然后,七郎便去找小雷了,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小雷嘛。
  萧山富户得知朝廷派了一千禁军来保护公主,都觉得小眼睛晓得小雷犯了众怒了!这不,都在担心小雷的人生安全了嘛!
  为了皇家的面子,小眼睛肯定得过段时间才收拾小雷!
  于是,众人便加紧了活动,联合两浙的大户,进一步的给小眼睛施压,先不处理公主,可以理解,那潘家的两个总该动动吧?潘衮,有多远滚多远吧!潘兔,呵呵,不就一叛徒嘛!潘家可真会起名字!
  因此,大家伙的气焰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