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八娘-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折氏忙说,“寿王说了,等七郞大了,给他在御林军里寻个差事,假以时日,咱们在朝中也会有相交之人的。”
“阿爹,当田舍翁不好么?你看陶太君,日子过得多逍遥。”八娘只好劝杨父。
杨父只说,情况不一样。
总之,杨父还是没解甲归田之意,也是,对上男同胞的事业心,八娘毫无胜算,只能瞎着急。
然后杨父和折氏将八娘和九娘给好好批评了一番,着重批评的是八娘,八娘有生以来头次被训话,正规意义上的训话……
杨父和折氏在那斟词酌句,绞尽脑汁,既要让八娘受到教训,又不能让八娘感觉受到伤害,这个度很不好把握啊……
看着杨父和折氏在那烧脑细胞,八娘好想说,你们干脆劈头盖脸骂我一顿吧,何苦这么累,反正我又不会改……
若不是陶太君适时来访,八娘没准真会脱口而出……
第98章 送别
陶太君在宫里见了官家和皇后,大宝得了许多礼物。
大家说了会家常,没耽搁多久,陶太君一行就出了宫,然后呢就直奔杨家,还带着厚礼。
陶太君给杨家准备了一份礼,给八娘九娘又单独备了礼物,瞧着礼单都是些好东西。
大宝欢快的让八娘将他该得的那份钱拿给他,说,“这是我头回自己挣来的银子,阿爹说,意义不同,让我留着,呵呵,他把钱补给你们了!我就说我家有钱吧。”得意的不得了。
这汝南王还真是不走寻常之路啊。
陶太君在杨家也没久留,送完礼,寒暄两句,等大宝拿到了分赃,就起身告辞。
杨父和折氏自然是要亲自送陶太君出门上马车的,上马车前,陶太君对杨父冷不丁的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杨父和折氏皆是一顿,陶太君却不待多说,径直上了马车。
汝南王和杨父折氏又说了两句客套话,邀请有空去蒲城玩,然后就促催大宝走快点。
大宝还在和九娘依依不舍,“九娘,你一定要来蒲城看我啊,我还小,找不到路,等我长大了,我就来汴京找你玩,你明天送我不?”
陶太君明日一早就离京,这京城是一刻都不想多待的。
八娘九娘自然说是要去送别的。
陶太君走后,杨父和折氏一宿未眠。
第二日,八娘九娘早早的起来,要去给大宝送行,管家忠叔赶紧追上,杨家得送仪程啊。
陶太君一行人起了个大早,城门一开就出城了,八娘九娘是在城门口遇见陶太君的车队的,暗叫好悬,幸好起了个大早。
于是,便从城门送到了城外的十里长亭。
到了长亭外,陶家的马车停了下来,陶太君下来略作歇息,汝南王当乖儿子,跟在陶太君身边。
大宝则跳到八娘九娘跟前,“等我大了,就可以喝酒了,今儿喝茶!”
“喝茶?”八娘九娘都愣了。
大宝见八娘九娘两手空空,身边也没个下人,皱起眉头,冲汝南王大喊,“阿爹,她们空手来的,没有酒,更没有茶!”
八娘九娘闹了个大红脸,没时间给大宝买礼物啊。
八娘强辩道,“忠叔刚拿出去的是什么?什么叫空手?”
大宝不平道,“那是你阿爹他们送的,不是你们送的!”
“时间太紧,我们不是没空去买嘛,下回给你补上。”九娘态度很好。
大宝真不挑礼,昨儿在杨家就将八娘九娘的收藏大致瞅了一眼,八娘就是藏钱,能送么?肯定不能,九娘喜欢的就是兵器,大宝倒喜欢,可九娘不敢送啊,“惹着你阿奶,日后我们就见不到面了!”吓唬了一番,大宝也就算了。
大宝不高兴的是,阿爹说了,送行要有酒的,但年纪小,不准喝酒,只能喝茶,可是酒呢?酒在哪儿?没酒是送别么?!
陶太君瞅了汝南王一眼,汝南王讪讪的,“谁知道杨家小娘子不讲究啊……”
“那你们怎么和我送别?”大宝撅着嘴,很是委屈,人生头一回送别就这么被毁了……
杨忠也急,可实在是太早了,长亭周围摆摊的都还没出摊呢,别说茶了,就是白水还得去陶家马车上找。
九娘略一思索,就将头上的木簪子取了下来,塞到大宝手上:“给你闺女攒着!”
大宝好想打滚,行不?
八娘拿出了手帕,大宝酝酿好了情绪,只等八娘将手帕塞自己手上就发飙。
却见八娘蹲下,在脚边抓了两把土放在手帕上,系了下,土稍微多了点,又倒了些出去,然后系好,交给一脸懵逼的大宝,一脸的郑重:“这是汴京的土,收好了,想我们了就拿出来闻闻。”顿了下,补充道,“我们家乡有人出门,没人送,自己都要抓把土揣身上。”
大宝被八娘的郑重给弄晕了,真有这习惯?
“揣好。”八娘依旧一本正经。
大宝就懵懵懂懂的将那包土揣在了身上……
“没酒,没茶。”大宝依旧盯着送别酒不放。
“你家马车上有茶啊。”八娘提醒着。
“那是我家的,是我给你们送行,还是你们给我送行?”大宝鼓起腮帮子,气鼓鼓道。
“我们花钱买,不就是我们的了嘛。”八娘笑道。
大宝歪着脑袋一想,这个可以有,当即吆喝着卖茶水给八娘九娘,“茶壶和茶杯也得买,不能借!”
杨忠赶紧拿出一锭银子给陶家送茶的人,汝南王的下人嘴角直抽抽,但在大宝的吆喝下,还是接过了银子。
八娘心想,这茶不便宜啊……
不过,总算三人举起了茶杯,大宝笑得眉眼都找不到了,举着茶杯,等八娘九娘说临别感言。
“一路保重!”九娘道,“回家要好好听话,不要自己乱跑。”
八娘道,“好好读书,少看佃户打架。”
大宝使劲的点头,就是不喝。
九娘又道,“会写字了,就给我们来信,日后有机会,我们就去蒲城看你,你来汴京,记得来找我们。”
这个大宝喜欢,开开心心干了手中的茶。“满上。”
看来是三杯的架势了,八娘赶紧喝了自己的茶,亲自给大家满上,“打不过谁,将账记下,回头我们去帮你找回场子。”既然有人敢拐大宝,那应该也有人敢打大宝吧?
九娘也道,“多吃饭,少惹事,但谁敢欺负你,别手软,我们太远,找你阿奶和阿爹,告状不丢人!”
大宝很高兴,仰着脖子干了,“没人欺负我,我这么可爱。”好吧,人家大宝要的是个态度。
这回换九娘给大家掺满,“记得孝敬长辈。”
八娘道,“一切尽在这杯茶中。”
大宝开心的进行总结,“你们要记得给我写信,我过生日记得给我送礼物,嗯,缺钱了,找我,我家有钱!”最后用生命喊道,“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八娘道,声音也不小,免得大宝挑理,再重来一回。
“后会有期!”九娘忙跟上。
大宝手一抬,将茶水洒地上了……
茶杯刚送到嘴巴的八娘一见,赶紧泼茶……这汝南王,教的是些什么啊,妥妥的形式主义啊……
九娘心道,幸好口不渴喔……
长亭里,陶太君已在瞪汝南王了,汝南王扭头,表示没看见……
送别仪式一完毕,大宝就头也不回的跳上了马车,雄赳赳气昂昂“出发!”好似他要去做什么大事一般。
陶太君上马车前对八娘说了句,“汴京禁军还算好进。”
汝南王依旧是邀请大家去蒲城玩……
“陶太君是什么意思?”看着陶太君一行的马车徐徐远去,八娘扭头问九娘。
九娘道,“回家问阿爹!”
“你脑子长来不用么?”八娘瘪嘴。
九娘道,“八娘。”
“嗯?”
“求你了,你就当你脑袋是个摆设,千万别用……”
第99章 朝中无人
陶太君的话很好理解,杨家儿郎不要一股脑儿的去前线,汴京留点人,一来,朝廷会少些怀疑,二来,多少能消息灵通些。
杨父和折氏一听就明白,可是,杨家在朝中无人啊。
木秀于林,这道理,杨父也懂,但他不表现,等着的就是死路啊……
儿郎们留在汴京,杨父也懂,可没门路啊,亲家们职位都不高,自家的儿郎还排队等着上班呢,哪有余力管女婿?
儿郎们除了去雁门关,还能去哪儿?
因此,听了八娘九娘的转述,杨父和折氏都只能苦笑。
八娘明白了,试探着问,“哥哥们在汴京怕只能从最下层做起喔?”
“谁能一步登天?”折氏道。
八娘懂了,阿爹阿娘都不反对哥哥们在京工作。
然后冲九娘说,“找寿王去。”
九娘拉住八娘,“你还没给阿爹说你不想当侧妃呢。”
八娘冲九娘翻了一个白眼,想了想,气不过,再翻了一个白眼,“孰轻孰重?”
“不能这么不地道!”九娘还是不赞成。
“我们和寿王也算是朋友吧?”八娘分析着。
“因为你要当侧妃,寿王才会这么卖力的帮忙。”九娘道。
“你不能小瞧寿王,侮辱寿王。”八娘讪讪道。
九娘盯着八娘,“做人要厚道。”
八娘沉默片刻,“九娘,朝堂上是什么情况你也知道,陶太君都提醒了,我们能找到帮忙的人只有寿王,那为什么不去做?侧妃的事是以后的事,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也许寿王不乐意了,也许我乐意了,谁知道呢?”
九娘看着八娘,“八娘,你若进宫,你就是奸妃。”
八娘怔,“你忠义!你憨厚!”
于是,八娘九娘打了一架,毫无悬念,八娘惨败。
“我知道你是为了咱们家好,”九娘给八娘清理着嘴角的伤口,“可是要有底线啊,你不管不顾的攀扯潘家,这不是小人行径么?你这么利用寿王,这不卑鄙么?看着事都不大,可你习惯了,日后真的会成坏人的。”
本来八娘想说,九娘啊,三观能不能不要这么正啊,一听潘家,已不想再说话,众人独醉我独醒,这滋味真的不好受啊……
“我决定端午的时候多吃点粽子。”八娘龇牙咧嘴道。
“啊?”九娘茫然,说正事呢,怎么扯到吃了?
“得好好纪念一下屈原,”八娘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九娘手下用劲,“刚才就不该只使两成力!”
八娘哀嚎,果然,赢弱就要挨打啊……
杨家众人看着八娘嘴角的伤,傻眼,田氏大叫一声,就冲甘氏扑去……杨家敢伤八娘的,除了九娘,还能有谁?!
九娘忙叫,“不是我打的,她自己撞的!”
是的,九娘全逮着肉多的地方揍,打着疼,还不会伤筋动骨,八娘下盘不稳,摔了个狗啃食,嘴角正好撞在门槛上……这应该算八娘自己撞的吧?
“怎么这么不小心啊?”田氏赶紧松开抓住甘氏头发的手,甘氏使劲踩了田氏一脚,田氏龇牙,没敢嚎……
折氏赶紧拿上好的伤药,杨父拉着八娘心疼得不得了,“疼吧?”
看着杨父慈爱的眼神,八娘觉得就算给小眼睛当侧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爱情,我有亲情啊……
于是,第二天,八娘就满血复活,拉着九娘去找小眼睛,“侧妃多好啊,这侧妃我当定了。”
九娘毫不犹豫的泼冷水,“你是不是觉得你忒伟大啊?告诉你,我头一个就不领情啊。”
这是姊妹么?
说绝交的话,会不会再打一架?
……
小眼睛瞅着八娘红肿的嘴角,惊讶着:“撞的?还是被人打的?”
“九娘打的!”八娘没好气道。
小眼睛立马瞅向九娘,“八娘口不择言,也有你阿爹阿娘教训,你怎么能动手?!你力气大,也得讲理啊,你比八娘小啊!怎么能朝八娘动手呢?”
九娘深呼吸,“她自己撞的!”
“你不打我?我能撞?”八娘哼道,“归根到底,就是你打的!”
“不是我打你,好不好?”九娘掰扯着,“是打架,打架,知道什么是打架?就是你也打我了,没打着,只能挨揍,是你技不如人,但不能冤枉我,说是我打你!”
八娘晕……
“你和九娘打架?”小眼睛觉得八娘真是白痴啊,“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我是女子!”八娘叽歪着。
“吃一堑,长一智,”小眼睛摇头,“吵架多好,你准赢。”
九娘突然觉得小眼睛活该被利用,但是,怎么在八娘不长歪的前提下坑小眼睛呢?
“请我吃饭?你嘴这样,能吃么?”小眼睛还在乍舌。
“找你帮忙。”八娘开门见山。
“去潘家?”小眼睛自作聪明,“我不去,自己惹的祸,自己解决。”
八娘晕,潘家这奸臣怎么就阴魂不散呢。
小眼睛见八娘面色不豫,忙将脑袋一阵猛摇,“别找我!”
“不是潘家的事!”八娘咬牙。
小眼睛松了口气,“其他的事嘛,好说。”
“九娘不让我找你,说给你添麻烦,”八娘看了九娘一眼,嘀咕着,“九娘是担心以后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之类的,那个,那个,我做了啥对不起你的事之类的,我又找你帮了这么多的忙,挺不厚道的……”
“你对不起我的时候多了,”小眼睛啧啧有声,“痛快点,矫情。”
“不说其他,咱们还是有点交情的,是吧?”八娘忙道,“你找我帮忙,我肯定也会帮是吧?只是你没啥需要我帮忙的,就显得我好像怎么着你似的……”
“不就是攀附权贵嘛?”小眼睛笑呵呵道,“一般人还攀附不了呢。”
“对,我就是攀附权贵!”八娘忙冲九娘道,“不是那什么不厚道……”
“攀附权贵是好词?”九娘呵呵了,八娘好像真的要长成棵歪脖子树呢,怎么办?
八娘不想搭理九娘,如果要给个期限,那就是一万年!
八娘也没遮遮掩掩,直截了当的说,朝中无人啊,阿爹在前线真的让人不放心,请小眼睛想办法能不能在汴京给杨家的人寻个差事,哪艰苦去哪儿,不挑地,从小兵做起,不挑职务,只想留在汴京,“好歹耳朵灵些,过个几年,总有几个狐朋狗友,六郞和七郞他们不就交到朋友了嘛,只是大家都还小,都没办差,朝中无人真不行啊,忒吃亏了……”
小眼睛听了,琢磨了一会儿,“我不是人?”
八娘“????”
九娘“????”
祝大家跨年快乐!
第100章 改变(一)
小眼睛虽然没差事,但好歹是王爷,更重要的是,这个王爷还是官家的儿子,亲儿子。
因此,小眼睛的办事效率出奇的高。
第二天,小眼睛就送来消息,寿王府的侍卫有一缺,让杨家四郞三日后去报道,还特意说了,王府侍卫先干上几年,若有机会,就到地方上去历练。
让四郞留京,是八娘提的,理由很简单,阿娘的亲儿子啊,大哥要留在阿爹身边,那四哥留在京里打点家务,不应该么?
九娘都觉得应该,忒应该了。
四郎探母这出戏有多火,折氏,四郎和四嫂就有多痛,八娘窃认为,先让四郞远离战场,乃是上策。
小眼睛虽然嘴巴不着调,但办事还是很牢靠的。
得了消息,杨家众人齐齐看向八娘,这绝对的是走了裙带路线啊,这好么?
本来八娘内定为寿王侧妃的事,折氏是严禁消息扩散的,但在小眼睛大张旗鼓的内眷声明下,汴京人都知道了,更何况杨家众儿郎。
杨家众人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太好了,紧接着就担心八娘,会不会让寿王看低了,这还没进门呢,娘家应该是小娘子们的依仗,而不是拖累……
八娘弱弱道,“六郞都去雁门关了,七郞八郞又还小,阿娘一人在家很辛苦的……我想让寿王帮忙给四哥在禁军中找个差事,行就行,不行也没啥,哪知他图省事,直接安在他府里了……”
“你可别乱说!”折氏笑骂着,“王府不比禁军强啊?你以为那么容易进王府?”
阿娘貌似是真的很高兴?八娘诧异了,好吧,自己真的不是很懂,王府侍卫也得分哪家王府啊,主要是跟着小眼睛这么个王爷,前途啥都是有限的,在禁军中,没准还能往上攀登攀登……
因此,八娘担心有着强烈事业心的杨家儿郞会不大乐意。
四郞郑重的谢过八娘,“劳八娘费心了!我会好好办差的,不让你难做。”
“你要用心办差,不要因为寿王好说话就懈怠了,寿王虽然说过几年要你去地方历练,但你可万万不能想着这事,若有机会,自然好,若没机会,更不可心生不满,”杨父道,“总之,万不可让寿王为难。”
四郞当即虚心受教。
“你们不怨我自作主张就好,呵呵”八娘见大家都很开心,心情大好。
“日后万不可再擅自做主,”杨父道,“总之,不可再去麻烦寿王了。”
八娘点头,杨父不满,“知道了没有?”
“知道了。”八娘小声道。
田氏嘀咕,“明明大家都很高兴,干嘛还训八娘啊。”
折氏气,“你娘家拖累你,你乐意,我们可舍不得拖累八娘!”
田氏缩了缩脖子,本来气焰高涨的,顿时成了个鹌鹑。
四嫂也很是欢喜,回头就让人给娘家送信,四郞有正经差事了呢,王府侍卫呢,正八品,吏部记档了的呢,可不是仅仅在军中历练了……
虽然男儿都志在四方,可家中妻子还是将平安放在首位的,王府侍卫,又好听,又安全,多好啊……
孟家没想到女婿还有这机遇,还以为杨家会世代被困边陲呢,正后悔苦了闺女,要知道,两个小娘子几乎是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了……连孟家这等没资格上朝的人家都知道了这等消息,可想事有多大,看来寿王的确是个好大腿啊……
而在杨父准备启程回雁门关的前一天,兵部给杨家发了个通知,任命杨二郞为禁军的副指挥使,一个月后报道。
“副指挥使是什么?”八娘不是很懂,九娘也很好奇。
禁军下面设厢,军,营,都四级,都是最小的单位,额定人员100人,一个营基本上管5个都,军辖5个营,厢管10个军。
副指挥使就是一个营的副职,从八品。
杨二郞调入的这个营是负责守城门,基本没啥立功机会,除非辽军兵临城下,客观的说,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差事。
但杨父和折氏也已很高兴了。
杨父骁勇已让人侧目,8个儿子目前看来也没纨绔,还貌似个个都能上战场,这更加让人眼红,官家怕是也不放心的……
这个情况,杨父知道,折氏也知晓,可没办法啊,儿子们大了,不能让他们在家里游手好闲吧?也不能让他们朝纨绔上发展吧?你说真有个纨绔儿子,那也就认了,可哪家父母乐意逼自己儿子去当纨绔的?而且,杨家也没那实力养纨绔啊……
因此,儿郎们便只能去雁门关军中历练,可这么多儿子,全在一个队伍里,确实有些招摇,但是杨家的确没其他地方安置儿郎啊……
陶太君提点的话更让杨父和折氏心烦,道理都懂,可改变却很难……
没想到寿王这么给力!
如今二郞和四郞短期内是没法挣军功,可话又说回来了,杨父的军功朝廷都算在潘仁美头上,儿郎们的军功也闪不了什么光……大郞他们如今不依旧是军中历练么?没编制的……倒叫朝廷猜忌……
二郞和四郞虽然挣不了军功,但他们进入了大宋武将的圈子,虽然是最基层,但这对未来的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
寿王绝对是帮了杨家大忙了。
杨父只能吩咐折氏,寻些合寿王心意的礼物,找个时机送去。
四郞的差事没引起什么涟漪,小眼睛给自己挑人,吏部和兵部自然不会多言。
可二郎的差事却让朝中某些人侧目,因为小眼睛没领差,他要给人在禁军找工作,就得找人帮忙啊。
本来吧,若八娘没攀扯潘家,小眼睛就找潘大郞了,可八娘来那么一出,小眼睛再傻也知道得避开潘家,想了下,小眼睛索性找上了许王,以前有事都是找大哥的,大哥成庶人了,找二哥总没错吧?
听了小眼睛的请求,许王不知道是该因为小眼睛的信任而感到欣慰呢,还是欣慰呢,还是欣慰呢?还是先喝口水呢?
在杨家两小娘子指责诸多朝臣有通辽嫌疑的情况下,这事是应下呢,还是……
小眼睛见许王沉吟,也不勉强,“二哥觉得为难就算了,我本来想找鲁国公的,但又怕你怪我咋找外人都不找你,你为难就算了,我找鲁国公去,本来你在军中也没有鲁国公人脉广。”
这让许王能说啥?本来你不是第一人选,是因为大家是兄弟才找你的……
许王是不是还该赞小眼睛如此给面子?
第101章 改变(二)
许王还是很要脸的,当下就道,“我是在想安排在哪儿比较合适……”
“不挑,有个差事就行。”小眼睛一脸的无所谓,八娘的确说的是不挑啊,要求很低。
许王点头,“我知道了。”
小眼睛又说了,“最好赶在杨大人离京前办妥吧,杨三郞大概要跟着杨大人启程的,省得跑半路将人叫回来,折腾。”
许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