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家是听到传言,说杨八娘给自己的儿子争取了辽国南大王世子的位置,起初还忐忑了一番,忐忑完了,就开始琢磨了,八娘这么小年纪就给还未出生的儿子谋到好处了,牛啊!当然了,八娘一向就很有成算的,于是,脑袋瓜一转,馊主意就出来了,八娘让田家再多攀两门亲应该很容易的嘛。
  于是田氏的大哥便来寻田氏了,还说,照应自家的人多了,那来叨扰田氏的时候就少了嘛……
  田氏虽然一心向着娘家,可听了大哥的要求,还是很无语了好半响,然后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若你想让八娘将田收回来,让跟着王家去学做生意的人赶回去,那我就去给八娘说!”
  早就拒绝了田家人的田氏此时给八娘抛了个炸弹,就算闺女不能减肥,转移下目标也是好的,免得又克扣自己的口粮,饿坏了身子怎么办?
  果然,八娘瞬间便开始了声讨田家的极品亲戚,威胁的话说了一大堆,听得田氏肠子都毁青了……“八娘啊,你骂姓田的时候悠着点啊,我也姓田啊……”
  八娘哽了一下,“你现在是杨家的人!”
  而杨二郞此时却是懵了,自己升职了?成指挥使了?30日后去报道?
  虽然依旧有30日的休假期,可升职了啊!
  杨二郞给来报信的吏部衙役封了个大红包,然后就赶紧去给杨父汇报。
  杨父一琢磨,昨儿八娘独自出府了,难道去找寿王了?可动作也不会这么快吧?
  杨父赶紧将八娘叫去询问。
  八娘想了想,“巧合,肯定是巧合!寿王说了,他要过段时间才去找官家,等官家身体好些再说!”
  八娘说得斩钉截铁,小眼睛还是说话算话的,说这段时间不去打扰官家,那肯定就不会去,“若他改主意了,肯定会派人来知会一声的,可他没有啊。”
  杨父一想,也对,这才教育八娘,不要一有事就去找寿王,“田家经常寻你,你是怎么个烦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八娘呕,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杨家是为姓赵的卖命,还被猜忌!不找姓找的找谁?!
  杨父还对着皇宫方向遥拜,“官家圣明啊!”
  八娘更呕了……赵匡义这个奸诈的!
  赵匡义自然不知道八娘在暗暗骂他,心情正好呢。
  这段时间,皇子们身边都跟了暗探的,小眼睛自然也没能例外。
  八娘的胡搅蛮缠和小眼睛的回话,官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很开心,三郞果真是至孝啊!给自己添麻烦也知道挑自己身体好的时候来,嗯,日后,三郞不听话,自己就装病……
  既然小眼睛这么为官家着想,官家自然要投桃报李的了,杨父肯定暂时不能回雁门关,但是,杨家儿郞多嘛。
  官家这么一过问,便知道杨二郞被带薪休假了,略一沉吟,大笔一挥,杨二郞就给提了一级,成指挥使了,当然,30日后去报道。
  官家自然也不会特意将小眼睛叫到面前说这事情给你办了,你就别管了,老子给儿子办事,还需要夸耀么?自然是需要的,但是嘛不经意间无意的透露一下下就好了,呵呵……
  所以,小眼睛目前还真不知道。
  小眼睛被李昉叫去了,大家粗略研究了一下,觉得辽国这个南大王大致可行,因此,当务之急是先给幽州派属官!其余的条款再慢慢研究!
  官家只有一个要求,派去的属官必须要对小眼睛的胃口!虽然小眼睛万事不管,可若瞧属官不顺眼,也添堵不是?
  于是,李昉便将草拟的人选一一给小眼睛分析,让小眼睛挑,还说了,这只是初选,过两天还要安排个见面会。
  李昉才介绍完三个人,小眼睛就不想听了,“李大人和诸位大人看着办就好,反正只要是老奸巨猾的,诡计多端的,城府很深的,笑里藏刀的,口腹蜜剑的,阳奉阴违的,睁眼说瞎话的,都行!老实人,厚道人,忠厚人,直肠子统统不要!”
  众人额头直冒黑线,你真当你是奸人收容所么?
  李昉则想去问问李先生,你就没教过褒义词么?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绵里藏针等等,没教过么?!这么一来,被挑中人的谁乐意啊?!
  李昉耐着性子说了官家的担心,毕竟是要共事的,相处愉快还是很重要的。
  小眼睛便说了,只要不让我们吃亏,我和谁都相处愉快。
  好吧,李昉等人也觉得小眼睛没留下的必要,礼貌的表示,没小眼睛什么事了,等小眼睛走后,大家立即叮嘱房里打杂的文书,闭紧了嘴巴!
  寿王的话若传了出去,幽州南大王府的属官不就差在额头上贴个“大坏蛋”三个字了么?!


第142章 小心眼
  寒窗苦读十数载,莘莘学子们翘首期盼的便是金榜题名。
  好容易中了进士后,大家才知道,这仅仅是迈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而已。
  候缺,职位,升职等等官场中事,比读书更费心神。
  虽然三年一大考,取中的人也不多,奈何因年老退休,生病辞职等等而空出来的职位更少啊。
  所以,每年大考后,不光考生,就是吏部也殷切盼望多些人辞职。
  可是,这回,面对着几案上的一堆辞职信,吏部尚书吕蒙正头疼了,沉默片刻,拿着一堆辞职信去找李昉。
  不光挑选出的幽州王府属官集体辞职,就是那些入围的也全交上了辞职报告。
  李昉也顾不得追究是谁泄漏了消息,为什么入围的候选人竟然知道自己入选了,头大无比。
  老奸巨猾之人谁愿意趟这浑水啊,要知道,辽国只保证,两国交战,南大王若在幽州,人身安全铁定获得保障,若在大宋,战后也不追究,可属官呢?没一句提及啊。
  况且,在这样的形势下,明晃晃的在敌国当过了明面的间谍,身手异处还是轻的,运气好的,朝廷还会表彰,认可是为国殉职,倒霉的,没准还落个卖国贼的下场,牵连父老乡亲,日后就算安全调回大宋,谁知道会不会被猜忌为暗里投靠了辽人?
  既然老奸巨猾,那自然是要顾及自身利益的了。
  而一腔热血的愣头青们,又难当此任啊!
  李昉无奈,只好拉着吕蒙正进宫找官家。
  官家气急,“果然忘恩负义读书人!”
  李昉和吕蒙正不干了,怎么能一竿子打倒一大片呢,“官家,大家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意思是,朝廷也应该制定出一个章程来,保证大家的身后事啊!
  官家怂李昉,“你拟啊,朕拦着你了么?”
  李昉哑,这章程怎么拟,总不能说但凡在幽州殉职的,一律都是英雄吧,谁能保证中间不出一叛徒呢?这章程一出来,那可是让叛徒们毫无后顾之忧啊……
  官家大笔一挥,准了这帮人的请辞,而且永不录用,并且告诉李昉,这等人家教出来的子弟,不知为君王分忧,只顾自身荣辱,难堪大任,好好查查,有近亲为官的,一律降三级。
  然后当着李昉和吕蒙正的面,对窦神通说,“十年之内,若有人给这等人家的子弟科考做保,这人品,哼哼,怕也堪忧啊!”
  李昉和吕蒙正忙劝,不能这么打击报复啊,如此一来,十年之内,这些人家可是没人能参加科考了,损失巨大啊。
  官家挑眉,“朕哪不准他们考了?”
  你是没明着下旨,可窦神通将这话传了出去,谁敢给这些人家的子弟做保?没人作保,怎么参加科考?
  于是,李昉和吕蒙正便建议了,窦神通要多听少说啊,保密原则必须要时刻谨记在心啊!
  官家冷笑,“丞相和吏部众卿拟定的人选名单都能传出去,还有脸叫朕身边的人嘴巴严实点?”
  李昉和吕蒙正红着脸,走了。
  在李昉和吕蒙正才将辞职批准信发出去,还没将这些人为官的亲戚整理出来时,就有人跑来问,听说官家不准辞职人家的子弟科考?
  李昉和吕蒙正晕,窦神通,你干嘛如此高效啊?!有奖金拿啊?!
  在官家的支持下,在窦神通的大力运作之下,这消息一天内便传遍了汴京的大街小巷,并飞出了汴京城,在第三天,蒲县的陶太君都知道了……
  不过,这一回,民众倒都站在了官家一边,挑肥拣瘦的人当然不能用啊!这等人家的家教肯定有问题!官家做的好!
  朝中官员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官家做得对,一派认为官家处罚过严,但也不好开口说情。
  在大朝会上,官家主动说了,小眼睛没担任一官半职,就因为领了朝廷的俸禄,都知道为君分忧,忠心耿耿,在宫门口还被无知百姓谩骂,扔菜叶!还是新鲜的菜叶子啊!若是焉的,还没那么疼呢!
  结果,小眼睛也没邀功,就这么默默的将委屈给咽了下去,若是换了你们,还不天天哭喊着朝廷委屈了你们啊?!
  好好学学小眼睛的一腔赤忱吧!
  然后宣布,给小眼睛双倍的俸禄!
  没人反对,御史也没吭声!
  武将很得意啊,冲文官们呵呵,“这等人就该杀头!在军中,临阵脱逃可是要杀头的!”
  “此风不可长啊!”
  “我们粗鄙之人读书少,可被分到打恶仗,那也是慷慨激昂的领命而去啊,这书读得多,怎么反而没我们明事理了?”
  “咿,王府侍卫有人请辞没?没有?不是说武将不如文官的么?”
  一时间,朝廷中的武将纷纷挺起了胸膛,文官们憋红了脸,被迫低调。
  辞职的人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小眼睛得了双倍俸禄,八娘哼哼了,“就是不给我们家赏银,也该给我们家发个忠义匾吧?”
  杨父道:“军中人本就不一样,讲究的是令行禁止,被选中的侍卫再不情愿,你瞧,有谁辞职?再说了,二郞不升职了么?”
  八娘瘪瘪嘴,“我和九娘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差点就毁容了呢!难道不该给我们点赏银么?我和九娘又没在军中任职!”
  杨父笑道,“阿爹赏,如何?”
  八娘摇头拒绝,“都是自家的钱呢!”
  杨父指着八娘摇头,“财迷!”
  而翰林院的学子们纷纷跳了出来,请命为朝廷效力!以证明自己是好儿郎!
  而朝廷官员还是没人站出来,早过了冲动的年龄了!
  去往大相国寺的中低层官员瞬间多了起来,如今是没法辞职了,只希望自己别被选中!
  而这个时候,寇准站了出来,在朝堂上请求前往幽州!
  八娘蹦达了起来,果然是忠臣啊!
  但是,官家竟然没批,李昉等重臣也不同意,理由竟然是寇准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不适合搞敌后工作!
  “寇准简直是难得的人选啊!”八娘赶紧冲小眼睛道,“炮仗好啊,气势上就能压倒辽人,再说了,他又不是去当间谍的,他是明谍,大家都知道他是间谍,都知道他是搞破坏的,不需要隐藏身份啊,不需要低调啊!”
  小眼睛是请八娘九娘吃饭,以感谢宫门口的救援的,如今民众都去骂辞官者了,小眼睛终于放心大胆的请八娘九娘去酒楼了,主要是请八娘去王府,八娘不去。
  结果,小眼睛还没表示感谢呢,八娘就一脸兴奋的开始吹酒桌风了。
  小眼睛耸耸肩膀,“官家不比你聪明?不比你想得周到?官家知道怎么安排的……”
  八娘晕,这个啃老族还真是坦然啊……
  小眼睛品了口菜,又接着道,“你干嘛瞧寇准不顺眼啊?老针对他干嘛啊?别小心眼了……”
  八娘懵,哪有,这是忠臣好不好,名相,想抱人大腿都没机会的啊……
  然后,八娘想起来了,自己唯一一次的很荣幸的上朝,喷寇准了……
  赵家人真是小心眼啊,自己都差不多忘了,他还牢牢记得,呃,不知道寇准忘了没?


第143章 钱财
  大宋的官僚机构实在是太没效率了,杨二郞都上班了,属官人员还没定下来。
  小眼睛压根不放在心上,万事有官家呢。
  不过,小眼睛的心情也不怎么好就是了,因为他终于见到了楚王。
  两兄弟相见,究竟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总之,小眼睛和楚王单独待了一个时辰,出来时,两眼红红的,情绪很是低落,见了官家只问,“大哥没有疯,为什么要放火?他究竟怎么想的啊……”神情间很是没落,“阿爹,我不为他求情了,真的,太不懂事了!”
  官家心里是五味杂陈,楚王没有申辩,就是不想让三郞为他喊冤,终究还是护着三郞的……
  小眼睛顿了下,又道,“阿爹,我领了双俸,拿一份给大哥养家好不好?”送东西进南宫必须要官家同意的。
  “宫里不会短了他的!”官家拒绝。
  小眼睛想了下,又道,“大哥成庶民了,他的爵位是不是该给大郞啊?允升可是你的长孙呢……”这是为小侄儿谋福利了。
  官家也是心塞,说来儿子不少,可到如今竟然还只有一个孙儿,许王府里至今还没动静,小眼睛也没当爹的迹象,三年抱两的喜事怎么全是旁人家的?
  对于这个目前唯一的孙子,官家自然是打心里喜欢的,取名赵允升,可是有那么一个爹,这个孙子日后的道路注定曲折啊……
  官家不得不为他多考虑一二,允升的爵位还是等着许王登基后封赏才牢靠啊,三郞就是天真啊……
  因此,听了小眼睛的话,官家笑着摇头拒绝了,小眼睛“喔”了声,也不坚持,只是说将多的一份俸禄放在官家这,官家帮小侄儿收着,等小侄儿大了,再给小侄儿成家用,“让他和他的兄弟们日后富裕些。”
  官家好笑,“你自己收着不行?到时给他不就好了?干嘛放朕这,想听朕夸你啊?”
  “八娘说的,等我有了儿子,就有私心了,没准我就会改主意了,”小眼睛道:“虽然我觉得八娘胡说,可万一呢?八娘算了笔帐,每年光俸银就是一万两千贯,十六年差不多有20万贯了,还不算其他呢……”
  所以,小眼睛就决定把钱存在官家处,“就算日后我反悔了,不给了,可存阿爹这的钱肯定也不好意思拿回来的。”
  官家默然,自己三兄弟当初也是亲密无间啊,谁能料到日后……人心易变啊……
  小眼睛有点不好意思,“阿爹,我觉得我不是那种人,可,可,可大家都说我耳根子软……王妃倒是大度的,可八娘却是只一门心思只顾小家的……”
  “知道自己耳根子软还不想办法改?”官家嗤笑。
  “我这不是在想办法么?”小眼睛振振有词。
  官家:呃……
  小眼睛果然想了办法,不过,是针对官家的,让官家打收条,并且承诺不得挪用,每年还要检查库存,嗯,还要找见证人……要求一大堆……
  是你求着朕保管的好不好?还提条件?难道不应该给朕保管费么?官家怒,将小眼睛赶走了……
  八娘觉得小眼睛蠢透了,为什么不将钱给楚王妃呢?楚王不会要,可楚王妃为了儿子,意志肯定不会那么坚决的。
  小眼睛却说南宫里没有大哥大嫂的贴身仆人,钱放在南宫不安全。
  八娘又说了,给侄儿一大笔钱不见得是好事……“你儿子成家,你也不会一口气给他20万贯吧?”
  小眼睛啧啧,瞧吧,八娘现在就心疼了……“阿爹给我的就不止!光王府就值不少钱呢!”
  “你阿爹是皇帝,你只是王爷。”八娘提醒道,“抛开双俸不说,咱们只算一份,十六年你总共拿到手的还没20万贯呢,你打算不吃不喝?这还是只算一个儿子呢!”
  小眼睛眨巴了一下眼睛,“我不是在做生意了么?对了,王家有消息没?”
  说起王家,八娘想起来了,“王家来人了,说是和大理那边联系上了,第一批货已经出发了。”
  “喔,”小眼睛点点头,“赚钱了告诉我。”
  “行,没告诉你,那就是亏钱了。”八娘笑道。
  小眼睛白了八娘一眼,“盼点好的行不?”
  八娘乐呵呵,“王家还想去幽州做生意,我给推了,贪多当心嚼不烂。”北边王家毕竟要熟悉些,知道小眼睛成辽国南大王了,看到的全是商机,等舆论环境刚好转,就派人找七郎,透露了这么个意思。
  八娘对七郞说,“和辽国做生意风险太大,而且,王家是打算做成大宋第一商贾么?过犹不及,名头太响不见得是好事。”
  七郞琢磨了一番,将话带给了王家老太爷,建议王家还是闷声发大财比较好。
  小眼睛无所谓,还在想着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十多年后不会将给侄儿攒的钱拿给儿子用……
  虽然小眼睛无所谓,可朝廷有所谓啊。
  小眼睛和辽国谈的内容完全没涉及到经商,可李昉却向官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幽云十六州的贸易,除违禁品外的货物交易都要大力支持。
  官家和重臣们商议了两天,同意了。
  可光大宋支持不行啊,辽国也得同意啊,因此,王府属官就更得慎重挑选了,日后要交涉得东西可不少啊,必须得是个全才。
  而九娘俨然已认为八娘是个精通各式花样内宅宅斗的全才,要八娘出主意,“大宝又冲撞后外婆了,这回是真的冲撞了!怎么办?”
  八娘哪知道怎么办啊?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自己这号人啊,八娘苦着脸,问满脸希翼的九娘,“知道赵括么?”
  九娘跺脚,“你就不能出息点?!”气呼呼的走了。
  八娘晕,大宝那么可爱,自己当然也想帮啊,可前提是得有本事帮才行啊……
  八娘只好去追九娘,“请大宝来家玩吧……”
  虽然官家依旧遗忘了杨父,但舆论环境好了很多,大宝来杨府也不会被人吐口水了。
  “难道大宝还要一直在外做客么?”九娘认为这治标不治本,乃下下策!
  “陶太君那么精明的人都没办法,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八娘反问。
  “当局者迷,何况儿媳再不亲,那也是儿媳!陶太君总要给些面子的!”九娘道:“我们和大宝的后娘可没交情!”
  “你也说了,那是大宝的后娘!一个孝字下来,谁也没辙!”八娘摇头。
  九娘哼了好几声,没再言语,第二天才恢复了理智,给大宝写信,邀请他来汴京玩……


第144章 无题
  朝堂的纷争大概告一段落,杨父终于获得了官家的招见,场面话说了一番。
  杨父终于结束了停薪留职,启程回雁门关了,带走的只有大郎,三郎和五郎留在了汴京,官家说了,幽州王府侍卫赴任时,他俩要当当向导。
  杨父离开汴京后,九娘便游说八娘,去蒲城玩玩,因为大宝来信说,陶太君不准他去汴京。
  八娘也挺担心大宝的,可自己和九娘在蒲城是完全没份量的,除了安慰大宝,也没其他作用,八娘想了想,决定狐假虎威一盘,跑去寻小眼睛,问小眼睛有没有什么令牌之类的,一亮出来就能吓傻一群傻子的……
  小眼睛茫然,这是什么东西?没听过?自己应该有么?
  八娘见状,便说,“你胡乱弄个牌子给我,我到时好拿去唬人!”
  小眼睛没点头绪,便问八娘究竟要干嘛,八娘便将大宝的事说了,“我觉得他后娘不是好人,打算吓唬吓唬她和她的娘家!”
  “那是汝南王妃!”小眼睛头疼!
  “可她只是乡绅之女,陶太君又没扯王府的排场,她没准压根就不知道是汝南王大还是寿王大……”八娘道。
  “可她如果真有那心机,怕不好糊弄啊……”小眼睛其实真的不蠢。
  八娘道“可你是官家的儿子,她肯定不敢得罪的!”八娘道。
  小眼睛琢磨了会儿,让八娘回家等消息。
  第三天才给八娘送了十个特别爆发富的寿王府府牌,金光闪闪,每个都像大烧饼那么大,让人不仅鄙视小眼睛的审美,还担忧他的财政!
  见八娘看着金烧饼一脸的纠结,小眼睛忙解释道:“这玩意就是唬不懂行的人的,真弄个什么千年乌木的,没准还以为你哄她呢!”
  “可拿这个去唬大宝的后娘,也太小瞧她了吧?”八娘不知该做何表情。
  “反正是唬不住机灵人的,”小眼睛道“但好歹是金子,总能派上用场。”
  见八娘望着金烧饼不出声,小眼睛又道“那我再给你弄个千年乌木的?可这个等得久,我手上没现成的木头。”
  八娘琢磨了会儿,勉强收下了十个金烧饼,“要没用,回来再还你……”
  “留着吧,除了你,也没人要。”小眼睛挥挥手,很是财大气粗。
  “后娘肯定没亲娘好,可也没那么坏,也许就是凑巧了,”小眼睛又开始说教,“不是人人都坏得流油的,也不是人人都有你那脑瓜子,知道胎不稳,就赶紧去害人的,武则天不也只有一个么?”
  “是,就我最坏!”八娘收起十个金烧饼,冲小眼睛没好气道。
  “你不是坏,你是把人想得坏!”小眼睛冲八娘摇头。
  这话八娘听得心情还不错,冲小眼睛灿烂的笑了“你还真有识人之明!”
  小眼睛也很高兴,“早点回来,你可别在蒲城过年啊!”
  “我在雁门关过年,也不会在蒲城!”八娘笑道“到时给你带蒲城特产!”
  小眼睛高高兴兴的走了,临走前,再三叮嘱八娘,别惹陶太君,千万别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